一、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杰[1](2021)在《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产生,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有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其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创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构建起关于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主体论、方向论、动力论、体制论和路径论。其中,科技创新主体论认为人才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并重点用好“三类人才”;方向论认为科技创新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动力论认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形势所迫,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制论认为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优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以及健全科技基础研究体制;路径论认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南针,具有重要意义,并随着实践发展而日臻完善。在理论意义方面,深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研究,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底蕴以及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理论发展。在实践意义方面,有利于中国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以及中国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杨洪[2](2020)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正所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和发展之源。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绩的取得与人才密切相关。党和国家历年来都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过去这40多年,我国的人才队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各类人才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形成了与时俱进、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人才思想体系,为我国更好地开展人才工作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为了更好地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形成历程,探寻人才思想与改革开放进程的相依共生关系,概括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内容,本文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人才思想,由点到面地对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归纳。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围绕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渊源和时代背景。渊源主要从理论依据和实践来源两个方面叙述;时代背景主要是人才思想形成过程中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的概括。分析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人才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阐述其中的核心内容;第四部分主要概括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人才思想主要是关于对选才、育才、用才、管才等方面的思想理念。本部分则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才的重视、选人用人标准、科学的育人及管理、人才发展机制体制五个方面概述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价值。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要领导人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而概括出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据出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理论联系,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深入分析人才思想对指导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促进我国人才工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王江波[3](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姚科敏[4](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姚程[5](2020)在《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为取得巨大成绩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无疑是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所在。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动主体,创新型人才所投入的人力资本即本文所论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显然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要素,而科技经费、科技设备等物质资本则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考察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科技人力资源与经费投入已分别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位,可以说中国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了大量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导致这种背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技经费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等等。不过,基于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最关键的原因还需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方面去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当然需要结合主客观两方面去探讨,但主客观因素结合的最终反映,则是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的行为选择,毋庸置疑受到制度的制约。从产权制度看,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成果保护,已经形成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系列制度,如专利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等,但是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即创新型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却迄今都未立法予以明确。虽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通过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改革,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科技人才拥有其自身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产权已然得到默认,他们也可以自主创业或自主选择就业单位,即原则上享有自身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转让权。并且,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收益权原则上也依法得到保护。然而,由于缺失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方面难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也因此影响到中国科技领域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持久性。若进一步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看,由智力、知识决定的科技创新主导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之各国科技竞争中的成败得失都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息息相关,因而促进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需求必须包括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有鉴于此,对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理论界不容回避的责任,故笔者选择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期望能对此问题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本文总共分为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说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并阐明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与评述相关研究的现状,论述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阐述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制度、产权、人力资本以及创新理论;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制度、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产权;构建以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一般理论分析——联系中国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为分析路径的研究框架。第三章,对制度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一般理论分析。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制度、科技创新的所属范畴;其次,分析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再次,分析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作用;最后,考察科技创新领域制度安排的非平衡性。第四章,分析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与原因。首先,分别从哲学与经济学视角为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进行理论溯源;其次,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并说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第五章,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内涵。首先,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本质、内容、属性、功能进行一般性探讨;其次,分析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实现的内涵。第六章,基于中国实际来分析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在关系。首先,通过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情况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析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其次,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分析中国现阶段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中国现实,揭示其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第七章,分析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与绩效。首先,分别从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实现的视角对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深化改革的绩效。第八章,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经验及其启示。评述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实践与经验,得出美国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第九章,提高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与建议。在给出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相关政策建议。第十章,给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结论:(一)制度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内生动态关系。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内的表现,制度通过规范与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三方面作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产生、变迁、消亡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制度必须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如此才能对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人力资本作为财产权对象是一个符合理论和现实的命题。马克思、卢梭、康德等哲学家的财产权利理论能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提供哲学依据,而斯密、凡勃伦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思想与理论能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提供经济学依据。而人力资本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且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异质性与创造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时代需要等,使得人力资本不仅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作为财产而客观存在。并且,人力资本产权与知识产权有着显着的不同,人力资本产权涉及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整个链条,与科技创新有着更为全面的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三)人力资本产权是包含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在内的权利束,具有排他性、自由支配性、可转让性和可分割性等产权的一般属性,以及所有权不可转让、使用权不可能完全转让、权能的可控性、专用性等人力资本产权特有的产权属性。人力资本产权可以通过规范与约束功能、稳定预期功能、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作用于经济活动,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经济行为的选择取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的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与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关键就在提高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四)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不断完善了科技体制与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显着地提升,不少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了世界前列。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从而抑制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配置、使用的效率。(五)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有利于科技创新绩效的提高。尽管中国尚未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但近年来中国在人才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措施都已经无形中指向了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提高,中国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进而促进了专利产出数量、专利与论文质量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目标,以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以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论文明确提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命题,不仅通过对哲学、经济学两大学科若干经典文献的梳理,为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学术思想溯源,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指出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且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异质性与创造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时代需要,才使得人力资本不仅作为资源存在而且成为一种财产存在;而社会需要健全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来规范人们之间的有关行为和调节人力资本权益关系,激励人们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本从事生产活动,使人力资本的使用实现最佳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2)论文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投入产出过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于科技创新,而人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离开了人的能动性,科技创新无从谈起。但国际上有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物权法等来保护物质资本的权益,却对科技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缺乏完善的制度保护,现实中各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不一,原因正在于此。(3)论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从科技人才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从而导致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实现程度的不足,并导致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科技创新中配置和使用的低效率。(4)论文对近年来中国有关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制度与政策进行了分析,以阐明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并就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业已取得的成效: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提升予以分析,进一步为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了论据支撑。
程文[6](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李勇[7](2019)在《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难题的“妙药”,人才制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凭借自身所蕴藏的人才资本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创新价值。人才制度就是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进行管理约束的行为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政府等行动集团可以为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排他性产权,为人才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使其私人收益充分接近社会收益,有效激励人才增加人才资本供给、提升创新绩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创新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人才资本理论、创新绩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梳理和修正的基础上,从人才资本的视角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从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人才制度体系可以分为成本控制制度和收益获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直接成本的教育、培训、研发等人才投入制度,以及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交易成本的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创新制度。收益获取制度包括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物质收益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精神收益的人才评价制度。随后,本文从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出发,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变迁历程,及其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美国政府在提供稳定宪政制度等可信承诺的基础上,通过移民制度、留学生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官产学研结合机制等人才制度创新,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制度均衡,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提供边际收益递增预期,确保了美国创新绩效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人才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成果保护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制度创新,为人才逐步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为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支撑。在对中美两国进行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旧金山和深圳两个世界创新城市进行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案例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政府在人才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持对人才制度的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建立起稳定的收益预期和制度均衡,从而有效激励人才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本文在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人才制度创新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包括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建立以创新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既有理论以及对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成本收益和效用函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制度体系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二是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对两个国家及两个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了人才制度体系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为中国构建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足在于,受有关人才制度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在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可及的情况下,可对本研究进一步拓展。
陈莉[8](2019)在《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认为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新经济时代,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新工科建设需要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因此,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论述了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当前湖北省高校工科建设现状与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发现高校工科建设在发展规模、科类专业结构以及质量等方面与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失调现象,并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层面对发展失调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最后从协同系统的要素出发,对协同目标、协同原则以及协同主体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从协同理论视角来看,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应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坚持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区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可沿着三条路径推动二者的协同发展:第一,政府、高校和相关行业企业三方协同主体互相配合,提高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效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协同环境;高校统筹全校资源,破除制度障碍;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深化产教融合。第二,重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工程科技人才与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树立“人-科技-工程-社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术”“人”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在新工科系统内部形成有序结构,促成协同自组织的产生,实现新工科建设的自我发展。主动适应产业需求,积极推进新兴专业建设;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冯婧[9](2019)在《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是工程之魂,是创新之源。工程教育必须要面向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中形成工程思维、积累工程经验。而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造成我国工程人才竞争力不足。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新工科”的概念应运而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全新视角和中国模式。可见,以新工科建设为视角,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开展系统研究,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从而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新工科的建设思路和内涵要求为导向,以回归工程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求、实践现状与建设路径。通过研究发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实现融合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尚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工程人才培养偏离工程实践,与社会需求脱节。美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经历了面向工程、偏离工程和回归工程三个阶段,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通过总结美国一流大学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的共性和规律,并对麻省理工学院个性化的项目制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个案分析,以期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的放矢的建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致力于探索出扎根中国土壤的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即,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遵循整体优化、未来需求和能力导向的原则,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素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明确工程实践教学目标,注重新工科人才能力培养;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多科综合的实践课程;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主动实践和科教协同;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切实的保障。同时,为保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创新互动机制,明确政府、高校、企业的功能定位,分析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创新激励机制,将科学评价与有效激励有机结合;创新保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监控实践教学质量。
栾培新[10](2018)在《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最重要途径,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我国社会领域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新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如何服务于解决“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有很多值得从STS视角加以深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STS研究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走向一体化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侧重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沿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STS教育三个方向发展。STS的研究视域以及其研究方法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工具。本文提出,STS研究要直面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属于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其依据在于:二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契合性;二者在培养路径上的耦合性。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特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创新创业特质贯穿于高等教育整体系统,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它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建构性和主体性。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价值。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问题。梳理了北美地区、欧洲、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回顾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兴起时期和发展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状况,尤其整理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始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深入推进阶段的情况,并概括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STS的视角审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与超越,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创新创业教育的失衡与平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STS研究视域,探究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对于丰富STS的研究,还是对于促进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参考文献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国际背景 |
2.1.1 严峻的挑战 |
2.1.2 历史性机遇 |
2.2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国内背景 |
2.2.1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
2.2.2 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理论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 |
3.1.2 列宁科技创新思想 |
3.1.3 斯大林科技创新思想 |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 |
3.2.1 毛泽东科技创新思想 |
3.2.2 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 |
3.2.3 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 |
3.2.4 胡锦涛科技创新思想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创新理念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
4.1 科技创新主体论 |
4.1.1 正确认识人才价值 |
4.1.2 大力推进人才建设 |
4.1.3 重点用好“三类人才” |
4.2 科技创新方向论 |
4.2.1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4.2.2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4.2.3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 |
4.2.4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4.3 科技创新动力论 |
4.3.1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形势所迫 |
4.3.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4 科技创新体制论 |
4.4.1 重点:推动科技创新主体转移至企业 |
4.4.2 目的:畅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 |
4.4.3 方向:“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 |
4.4.4 重要任务:健全科技基础研究体制 |
4.5 科技创新路径论 |
4.5.1 立足自力更生 |
4.5.2 发挥制度优势 |
4.5.3 坚定创新自信 |
4.5.4 着眼国际大局、紧跟时代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1.1 深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研究 |
5.1.2 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底蕴 |
5.1.3 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理论发展 |
5.2 实践意义 |
5.2.1 发展科技创新事业 |
5.2.2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
5.2.3 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渊源和时代背景 |
2.1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
2.1.2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
2.1.3 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实践 |
2.1.4 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才思想 |
2.2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才思想的时代背景 |
2.2.1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2.2.2 综合国力竞争对人才的需求 |
3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人才思想 |
3.1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
3.1.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3.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1.3 “三个面向”、“四化”标准、“四有”新人 |
3.2 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
3.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3.2.2 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
3.3 胡锦涛的人才思想 |
3.3.1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 |
3.3.2 坚持人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3.4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
3.4.1 强调人才的战略地位 |
3.4.2 宽广的人才工作视野 |
3.4.3 注重人才工作的持续性 |
4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充分肯定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
4.2 提出了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 |
4.3 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
4.4 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
4.5 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
5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价值 |
5.1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
5.1.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 |
5.2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促进了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 |
5.2.2 为今后我国的人才工作提供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的研究 |
1.3.2 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理论基础与论文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制度经济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2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
2.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2 论文分析框架 |
3.制度与科技创新:一般理论分析 |
3.1 制度与科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
3.1.1 需要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 |
3.1.2 科技创新是一个生产力范畴 |
3.2 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
3.2.1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规范与约束功能 |
3.2.2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激励功能 |
3.2.3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调节功能 |
3.3 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作用 |
3.3.1 科技创新对制度起源的作用 |
3.3.2 科技创新对制度变迁的作用 |
3.3.3 科技创新对制度消亡的作用 |
3.4 科技创新领域制度安排的非平衡性 |
3.4.1 科技创新要素的审视 |
3.4.2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安排 |
4.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与原因 |
4.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 |
4.1.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哲学依据 |
4.1.2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经济学依据 |
4.2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 |
4.2.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经济学分析 |
4.2.2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 |
5.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的内涵 |
5.1 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一般性探讨 |
5.1.1 人力资本产权:本质及其权利内容 |
5.1.2 人力资本产权的属性 |
5.1.3 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 |
5.2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涵 |
5.2.1 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实现 |
5.2.2 人力资本使用权的实现 |
5.2.3 人力资本转让权的实现 |
5.2.4 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 |
6.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基于中国实际的分析 |
6.1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
6.1.1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情况 |
6.1.2 现阶段中国主要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6.2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 |
6.2.1 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
6.2.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6.3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及中国的现实 |
6.3.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多角度审视 |
6.3.2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现实 |
6.3.3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问题的根源 |
7.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改革的方向与绩效 |
7.1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 |
7.1.1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改革 |
7.1.2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的改革 |
7.1.3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改革 |
7.2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深化改革的绩效 |
7.2.1 中国科技创新活动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
7.2.2 中国各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
8.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经验及其启示 |
8.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美国的实践与经验 |
8.1.1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的实现 |
8.1.2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的实现 |
8.1.3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 |
8.2 美国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
8.2.1 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
8.2.2 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
8.2.3 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
9.提高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与建议 |
9.1 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 |
9.2 相关政策建议 |
10.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限度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一、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二、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创新绩效有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才制度研究综述 |
一、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二、人才制度有关研究 |
第三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人才资本理论 |
三、创新绩效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一、基本假设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模型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教育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研发投入体制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人才市场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美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科研组织模式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美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成果保护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成果转化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三、美国的薪酬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美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职称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第一阶段:分权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二、第二阶段:管制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三、第三阶段:平衡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第五章 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投入制度:政府包办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中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控制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创新制度:指令科研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中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激励制度: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中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评价制度:标准主体单一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中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中国人才制度创新的成果与问题 |
二、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 |
第六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旧金山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人才投入制度创新:政府收购科研成果 |
二、人才创新制度特色:科技金融、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 |
三、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与奖励 |
第二节 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二、深圳的人才资本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 |
二、建立以绩效和结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
三、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 |
四、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
五、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动态调整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8)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经济发展需要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 |
1.1.2 新时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转型 |
1.1.3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缺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新工科 |
1.3.2 工程科技人才 |
1.3.3 产业经济 |
1.3.4 协同发展 |
1.4 文献综述 |
1.4.1 新工科建设的相关研究 |
1.4.2 产业经济的相关研究 |
1.4.3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协同理论 |
2.1 协同理论的内涵 |
2.1.1 协同效应 |
2.1.2 序参量 |
2.1.3 自组织 |
2.2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 |
2.2.1 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驱动新工科建设 |
2.2.2 新工科建设引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
第3章 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3.1 湖北省高校工科建设现状分析 |
3.1.1 工科发展规模 |
3.1.2 科类专业结构 |
3.1.3 工程教育质量 |
3.2 湖北省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业发展规模 |
3.2.2 产业发展结构 |
3.2.3 产业科技水平 |
3.3 湖北省产业经济发展对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分析 |
3.3.1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其重点布局 |
3.3.2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对新工科专业的需求 |
第4章 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既成矛盾与原因分析 |
4.1 协同发展的既成矛盾 |
4.1.1 工科发展规模与产业发展规模的既成矛盾 |
4.1.2 科类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结构的既成矛盾 |
4.1.3 工程教育质量与产业科技水平的既成矛盾 |
4.2 发展失调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层面 |
4.2.2 高校层面 |
4.2.3 企业层面 |
第5章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要素分析 |
5.1 协同目标 |
5.2 协同原则 |
5.2.1 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
5.2.2 区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
5.2.3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
5.3 协同主体 |
5.3.1 政府——统筹协调者 |
5.3.2 高校——主要建设者 |
5.3.3 企业——重要参与者 |
第6章 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
6.1 主动协同发展,提高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效能 |
6.1.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协同环境 |
6.1.2 高校:统筹全校资源,破除制度障碍 |
6.1.3 企业:发挥行业作用,深化产教融合 |
6.2 强化协同序参量,把握新工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
6.2.1 树立“人-科技-工程-社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
6.2.2 制定“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
6.2.3 构建“学”“术”“人”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6.3 形成协同自组织,实现新工科建设的自我发展 |
6.3.1 主动适应产业需求,积极推进新兴专业建设 |
6.3.2 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升级 |
6.3.3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1 湖北省高校本科工科基本专业布点情况 |
附录2 湖北省高校本科工科特设专业布点情况 |
附录3 2017 湖北省高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览表 |
附录4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布局 |
附录5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的新工科专业一览表 |
附录6 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工科专业开设情况 |
(9)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工科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新工科 |
1.3.2 工程与工程实践 |
1.3.3 实践教学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义与要素分析 |
2.1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外在要求 |
2.1.1 满足产业需求 |
2.1.2 引领未来发展 |
2.1.3 实现融合创新 |
2.2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教育逻辑 |
2.2.1 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
2.2.2 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
2.2.3 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 |
2.3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要素分析 |
2.3.1 前提: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
2.3.2 核心: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
2.3.3 基础: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
第3章 新工科视角下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
3.1 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人才培养偏离工程实践 |
3.1.2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社会需求 |
3.1.3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
3.2 我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3.2.1 理念层面:工程实践教学理念滞后 |
3.2.2 主体层面:政校企功能定位不明确 |
3.2.3 机制层面: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
第4章 美国一流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
4.1 回归工程:美国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逻辑 |
4.2 美国一流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4.2.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育理念 |
4.2.2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推崇科教结合 |
4.2.3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
4.3 个案分析:麻省理工学院项目制实践教学体系 |
4.3.1 拆除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实践项目 |
4.3.2 依托校企合作,探索综合性实践训练 |
第5章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 |
5.1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原则 |
5.1.1 整体优化原则 |
5.1.2 未来需求原则 |
5.1.3 能力导向原则 |
5.2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路径 |
5.2.1 明确工程实践教学目标 |
5.2.2 开展多科综合实践课程 |
5.2.3 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法 |
5.2.4 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
5.3 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机制创新 |
5.3.1 互动机制:政校企协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
5.3.2 激励机制:科学评价与有效激励有机结合 |
5.3.3 保障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监控教学质量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
(10)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1.2.1 STS相关问题研究 |
1.2.2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相关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STS直面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
2.1 STS的历史演进 |
2.1.1 STS的诞生 |
2.1.2 STS的形成 |
2.1.3 STS的发展 |
2.2 STS的基本界定 |
2.2.1 STS的概念分析 |
2.2.2 STS的研究对象 |
2.2.3 STS的研究方法 |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STS审视框架 |
2.3.1 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STS教育 |
2.3.3 STS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
第3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阐释 |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厘定 |
3.1.1 创造、创新与创业 |
3.1.2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
3.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创”教育的统一 |
3.2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
3.2.1 系统性 |
3.2.2 实践性 |
3.2.3 建构性 |
3.2.4 主体性 |
3.3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
3.3.1 以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引领 |
3.3.2 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根本 |
3.3.3 以“三创”素质养成为核心 |
3.3.4 以各具特色为重点 |
3.4 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分析 |
3.4.1 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
3.4.2 引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
3.4.3 厚植“三创”文化基因 |
3.4.4 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
3.4.5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
第4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考察 |
4.1 国外主要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
4.1.1 北美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1.2 欧洲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1.3 亚太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4.2.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 |
4.2.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4.3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由高校自发探索到政府引导、社会联动 |
4.3.2 由技能型创新创业教育到素质型创新创业教育 |
4.3.3 由模仿型创新创业教育到本土型创新创业教育 |
第5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考量 |
5.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超越 |
5.1.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狭隘化与碎片化 |
5.1.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超前性 |
5.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 |
5.2.1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功利化与表层化 |
5.2.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回归: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
5.3 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与平衡 |
5.3.1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表现 |
5.3.2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根源 |
5.3.3 知识与实践关系平衡的路径 |
5.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 |
5.4.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 |
5.4.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 |
5.4.3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路 |
5.5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 |
5.5.1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 |
5.5.2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问题的根源 |
5.5.3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网络的构建思路 |
第6章 结论 |
6.1 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是中国STS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 |
6.2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
6.3 创新创业教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其内在特征 |
6.4 考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并探寻出路 |
6.5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俊杰.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研究[D]. 杨洪. 西华大学, 2020(01)
- [3]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D]. 姚程.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李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陈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 冯婧.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栾培新. 东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