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金梅[1](2021)在《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任晓东[2](2020)在《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特殊的城市,研究它的产业结构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意义。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数目众多,这些城市的发展主要依托城市资源,经济的粗犷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历史问题相互碰撞,已经形成了高度依赖资源的畸形结构,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转型路径。产业结构优化作为转型核心,发挥它的驱动力是实现转型的根本。论文以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视角,以盘锦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其次,深入分析了盘锦市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虽然盘锦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了一定成效,但是较直观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链延伸度不足、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迟缓等;再次,运用灰色定权聚类和偏离份额两种方法从盘锦市的主导产业现状、城市发展格局和区域政策的角度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结果表明:盘锦市作为再生型资源型城市,适应现阶段发展的主导产业有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四个产业;接下来,运用灰色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盘锦市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走向并得到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结合主导产业选择得到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将资源深加工技术升级为战略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通过区域物流、交通运输和新兴服务业的带动,让盘锦市第三产业向高附加值化发展;最后,结合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对盘锦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合理对策建议。研究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有利于促进盘锦市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向再生型转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崔伊霞[3](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马治[4](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化发展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山东济宁为例》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不同于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仅对资源的依赖性仍旧无法回避,且常伴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现在许多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矿竭城衰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尴尬局面,这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符。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如何有效破解资源型城市“既不资源又不经济”的发展困境,是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此外,因地制宜,不同类型的城市应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缺乏相应的参照性和可比性,急需从源头上建立一套方法学体系,结合实际指导自身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本论文选取济宁这一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回顾评价——健康诊断——路径分析”的研究思路,力求通过机理解析和量化分析的方式,提出因地制宜的生态化转型发展路径。首先,从能值流量、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能值指标以及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方面建立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对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近十年的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表明,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高度依赖当地不可更新资源。因此,虽然济宁市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快提升,但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降低。通过关键物质识别分析,煤炭资源是制约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物质。为此,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是实现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其次,根据生态系统健康VOR模型以及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界定,采用能值指标与传统经济社会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采用组合权重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济宁城市生态系统近十年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2008-2017年济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从不健康发展到亚健康再到健康。最后,论文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路径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可以为我国其它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即采用追踪溯源和因素归类的思路,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的生态化提升路径。首先,基于障碍度模型分析出了影响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环境负载率(C22)、可更新资源能值比率(C7)、环境保护占财政支出的比重(C19);基于能值回顾性评价,分析出了制约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物质为煤炭资源。然后,将以上关键因子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能源资源方面,另一类属于生态环境方面。最后,从这两个方面因地制宜地提出济宁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化提升路径。能源资源方面: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对煤炭资源依赖、提高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方面: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划分生态功能保护区。
景毅[5](2020)在《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了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也加剧了各国之间激烈的发展竞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智力高度集中、科技高度领先的产业,能够为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从而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此背景下,我国为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各级政府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例如提高财政资金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创新性人才培养力度等等。各类产业政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作用,尤其是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克拉玛依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资源型城市,也是北疆经济增长极之一,正确认识和积极研究克拉玛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能够促进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调整克拉玛依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其次,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有助于帮助政府明确定位,查找已有政策的不足,进而修改完善;最后,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可以促进政府制定更加明确和清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增大,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较为单一、政策落地执行差异化较大等。这就需要全面梳理高新技术产业及政策发展现状,查摆不足,结合实际进而调整产业政策。本文从产业政策角度出发,以新公共服务管理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搜集资料、分析文献、理论研究、比较研究等方式方法,结合克拉玛依发展现状及实际,研究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主要分析了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突出有效的经验做法,提出优化完善发展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认为,政府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现阶段的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应该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进行调整。目前政府应在产业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科研投入、人才战略等方面优化完善政策,从而达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清泉[6](2020)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国有森工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为我国森林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经济陷入危困的境地。随着2014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全面停止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政策的推行,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主营业务相继萎缩,导致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迫切需要通过转型激发黑龙江国有森工的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6月30日成立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森工集团)标志着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正式打破原有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转型成为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龙江森工集团及下属的林业局子公司如何进行转型发展是一件特别考验政府、企业和职工等经济主体智慧和勇气的事情。因此,选择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的分析研究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本研究以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综述作为指导,以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现状作为研究起点;结合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了解全面停伐政策出台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后的现状、企业转型的发展基础及转型的现实原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感知—影响—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研究范式分析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要素,构建和提出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其次,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对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响路径分析,提出从直接影响路径、间接影响路径和调节路径三个方面分析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路径,为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行为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再次,在对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直接影响路径的研究成果中,“转型动因→转型行为”影响显着,是所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中最高的,达到0.666。“构建自有品牌方向→转型行为”的路径系数最大,达到了 0.349。“互联网时代组织平台化转型方向→转型行为”与“大数据转型方向→转型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147和0.149,与现实状况也比较符合。说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自有品牌的构建,与现实情况比较相符。“机会识别能力→转型行为”、“组织学习能力→转型行为”、“企业执行能力→转型行为”和“转型创新能力→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路径中,路径系数分别为0.315、0.296、0.06和0.411。说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转型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最大,对企业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最大。得出中介效应影响路径的研究成果中,当加入中介变量转型能力后,转型动因对转型行为的影响作用减弱(路径系数由0.67变为0.21),因此转型能力在转型动因与转型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最大为0.219,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正处于市场化转型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视对机会识别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企业和员工迅速融入市场环境中。得出调节效应影响路径的研究成果中,当加入调节变量转型程度后,转型程度在机会识别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与转型行为中存在调节作用,转型程度在企业执行能力和转型创新能力与转型行为中不存在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目标及对策建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的研究结果,从转型动因、转型能力、转型方向和转型程度四个方面提出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发展目标。根据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包括:顶层设计推进组织机构平台化转型、加速机制体制改革、合理定位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的关系、加强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和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为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未来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现实依据。
肖滢[7](2019)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中约80%已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资源型产业粗放式生产加工方式影响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同时,资源型产业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在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前,在我国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亟待通过产业绿色转型化解资源优势陷阱和生态环境困局。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而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研究更鲜有涉及。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层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演进规律和政策选择进行了论证和检验,为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绿色转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和适度规模理论,进行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阐释;以资源诅咒理论阐释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基于供给需求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通过理论分析,系统解释了什么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为什么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产业绿色转型?什么是产业绿色转型面临巨大阻力的原因?以及如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在此理论基础体系与理论假设上运用计量统计相关方法,评价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检验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及转型策略,并对湖北省典型资源衰退型城市黄石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本质是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的转型,是要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设置多重约束目标。其内涵包括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逐步协调以及资源型城市工业化绿色效率的提升。(2)产业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实出路。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繁荣”的背景下,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形成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导致产业发展呈现产业结构重工化、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挤出技术创新、产业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特征,并且在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性衰退规律下还将面临资源枯竭的产业发展危机。从长期来看,在资源型产业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下,产业增长速度将放缓甚至逐渐负增长。同时,适度规模理论指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压力消耗的不同步变化也将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通过产业绿色转型摆脱传统工业化、传统重工化和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增长对资源依赖减小和对环境污染的逐步脱钩。而产业绿色转型可以通过传统工业改造拉动产业技术升级、以主导产业转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绿色高效化转型。(3)“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及其间传导作用形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而资源与环境、人力资源、资金供给、生产技术体系及政策制度变动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资源诅咒学说”路径锁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两部门和三部门数理推导模型,明晰了资源型产业自我强化的发展机制。由于荷兰病效应使得资源部门具有自我强化能力,通过虹吸效应、低关联效应和锁定效应对投资、储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高度依赖、产业结构单一和制度弱化等问题,形成了低技术进步、低人力资本积累和低投资的“三低型”经济,制约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4)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工业绿色高效转型的角度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首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显着,其中成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相较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化现象更为明显;产业结构具有向高级化发展趋势,其中成熟型城市和成长型城市第二产业具有超前发展趋势,而再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第二产业发展滞缓并具有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趋势;产业结构转型速度整体加快,其中衰退型城市整体转型速度较快;其次,资源型城市工业增长与矿产资源依赖、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较弱且不稳定,其中能源对工业增长的阻力系数最大反映出高耗能特征,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现象依然显着需进一步优化;资源型城市工业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烟尘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基本为脱钩状态,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现象具有向好趋势,污染减排治理初见成效;第三,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随时间具逐步改善趋势,从分类型城市来看整体表现为成长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而平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成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的特征,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5)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开发对产业绿色转型效率存在诅咒效应,资源的开发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资源开发进一步通过资源诅咒传导效应,产生了不同强度的对制造业和物质资本的挤出、对制度因素的弱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和对技术创新的制约,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负向影响,使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难度加大,导致一些城市虽然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但收效甚微。而体制机制问题、资金问题、制造业落后问题、人才问题、核心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
朱家琳[8](2019)在《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五位一体”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载体与核心力量。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深入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市场拥挤、交通拥堵、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迅速显现。“转型”成为我国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我国的城市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借鉴了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城市转型由产业转型、治理转型、文化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五个维度展开。五个维度的转型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城市发展。以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我国城市整体看,五方面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不同的路径影响下,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的积极影响更为显着。从空间布局的角度看,东部地区的城市转型全面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产业转型领先幅度较小,治理转型和生态转型水平虽然优势明显但是绝对水平并不高。从人口规模的角度看,特大型城市五维度较其他城市发展均较快,其他城市在产业转型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对于其他四个维度的转型重视程度不足,与特大城市差距较大。为了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议科学把握转型内涵,差异化实施转型战略;正确判断对待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协调推进产业转型与治理转型;深入践行共享发展观念,全速实施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坚定推进生态转型。通过五维度转型的系统化作用,协调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赵立红[9](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探究 ——以滦南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走向新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面临经济发展减缓、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供给质量,优化经济结构,进行经济转型。本文以资源型城市滦南县为例,通过对滦南县经济转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视角深入分析滦南县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的两种经济转型方式,对滦南县经济转型现状和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滦南县经济转型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分析了滦南县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方式和要素,指出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食品深加工产业三大产业为例,分析了滦南县发展新型产业的方式、支撑体系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充分借鉴国外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工业区和国内辽宁省阜新市、山西省大同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益经验,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滦南县经济转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多元治理、政府职能、政策工具的角度为滦南县的经济转型提供政策建议。
徐雪莲[10](2019)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出于国家安全与民族利益的研判,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接着在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大批资源型城市应运而生。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旧动能主导下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道路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诉求,让城市面临诸如资源枯竭、经济下行、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尤其是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构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培育机制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借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机制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和产业转型升级思想以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理论基础,以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继而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价值追寻,沿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来展开研究。具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得出旧动能驱动下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新动能培育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价值体现,来论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创新、政策、服务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的制约因素;最后,在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和产业转型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制约因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构建创新驱动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服务协调机制有机融合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三位一体”的新动能培育机制。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基础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产业结构的概念 |
2.1.2 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
2.2 资源型城市相关理论 |
2.2.1 资源型城市的划分 |
2.2.2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3.1 主导产业的概念 |
2.3.2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2.3.3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3 盘锦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盘锦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3.2 盘锦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 |
3.2.2 第二产业资源依赖程度高且精细化水平低 |
3.2.3 第三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 |
3.3 盘锦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资源型城市特征导致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聚集 |
3.3.2 石油资源依赖性难以短时间内改变 |
3.3.3 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第三产业基础薄弱 |
4 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1 盘锦市主导产业现状分析 |
4.2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方法的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2.1 灰色定权聚类模型 |
4.2.2 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
4.2.3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 |
4.3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3.1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
4.3.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 |
4.4 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综合分析 |
4.4.1 基于主导产业现状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2 基于资源型城市发展格局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3 基于区域政策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4 主导产业的确定 |
5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及方案研究 |
5.1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及原则 |
5.1.1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 |
5.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5.2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
5.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5.2.2 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产业结构参数预测 |
5.2.3 基于灰色动态线性规划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
5.3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6 促进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依托主导产业进行战略布局 |
6.1.1 全面建成石化精细加工产业基地 |
6.1.2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6.1.3 完善辽东湾城市功能 |
6.1.4 推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6.2 整合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广度 |
6.2.1 产业链延伸战略 |
6.2.2 产业一体化战略 |
6.2.3 循环利用产业链战略 |
6.3 深度优化第一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6.3.1 发挥水产资源优势 |
6.3.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6.3.3 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6.3.4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盘锦市三次产业增加值 |
附录B 盘锦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入和用电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绿色发展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
2.3.1 衰败消亡 |
2.3.2 深度开发 |
2.3.3 转型发展 |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1.1 德国鲁尔地区 |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
5.1.3 法国洛林地区 |
5.1.4 日本九州地区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5.2.2 辽宁省阜新 |
5.2.3 河南省焦作 |
5.2.4 安徽省铜陵 |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资源型城市生态化发展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山东济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
1.2.2 能值分析研究综述 |
1.2.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综述 |
1.2.4 文献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能值分析的济宁市生态化发展水平回顾性评价 |
2.1 济宁城市概况 |
2.2 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1 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系统图 |
2.2.2 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 |
2.3 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核算 |
2.3.1 能值分析原始数据及能值分析表核算 |
2.3.2 能值货币比率及出口能值核算 |
2.3.3 能值密度及人均能值量核算 |
2.3.4 能值指标体系核算 |
2.4 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2.4.1 能值流量分析 |
2.4.2 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能值指标分析 |
2.4.3 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分析 |
2.5 制约济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因素分析 |
2.5.1 关键物质识别与分析 |
2.5.2 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三章 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
3.1 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数据标准化 |
3.2.2 改进层次分析法 |
3.2.3 熵权法 |
3.2.4 组合权重法 |
3.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3.3.1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
3.3.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3.4 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
3.4.1 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
3.4.2 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趋势分析 |
3.4.3 济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要素分析 |
第四章 济宁市生态化提升路径分析 |
4.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4.2 障碍度诊断 |
4.2.1 要素层障碍度诊断 |
4.2.2 指标层障碍度诊断 |
4.3 生态化提升路径分析 |
4.3.1 能源资源方面提升路径 |
4.3.2 生态环境方面提升路径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
2.1.1 高新技术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高新技术产业特征 |
2.2 产业政策的内涵 |
2.2.1 产业政策的概念 |
2.2.2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新公共服务管理理论 |
2.3.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分析 |
3.1 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3.1.2 产业园区建设顺利 |
3.1.3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
3.1.4 专利数量不断增加 |
3.1.5 科研人员水平缓慢提高 |
3.2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 |
3.2.2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劣势 |
3.2.3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会 |
3.2.4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 |
3.2.5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 |
第4章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分析 |
4.1 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历史变迁 |
4.1.1 萌芽期 |
4.1.2 探索期 |
4.1.3 发展期 |
4.2 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情况 |
4.2.1 产业政策基本情况 |
4.2.2 产业政策情况分析 |
4.3 政策的主要特点和效果 |
4.3.1 政策主要特点 |
4.3.2 政策取得的效果 |
4.4 政策存在的问题 |
4.4.1 政策制定主体问题 |
4.4.2 政策导向与环境问题 |
4.4.3 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4.4.4 政策支持面不够完善 |
4.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管理协调水平不高 |
4.5.2 缺乏政策保障体系 |
4.5.3 政策内容质量偏低 |
4.5.4 科技服务机构难以生存 |
第5章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及借鉴 |
5.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政策 |
5.1.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5.1.2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3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样本分析 |
5.1.4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带来的启示 |
5.2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政策 |
5.2.1 国内发达城市及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5.2.2 国内发达城市及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2.3 克拉玛依市可借鉴的经验 |
第6章 进一步发展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
6.1 完善产业支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 |
6.1.1 基本原则 |
6.1.2 主要思路 |
6.2 围绕产业发展,设计保障体系 |
6.3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
6.4 加强协同联动,提升政策协调性 |
6.5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
6.6 加大实施人才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
6.7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
6.8 充分发挥科技援疆的重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企业转型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1.3.2 国内企业转型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1.3.3 国内国有森工企业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2.1.1 研究范围界定 |
2.1.2 国有森工企业转型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2.1.3 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2.2 企业转型行为理论体系 |
2.2.1 企业转型理论 |
2.2.2 企业行为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3 制度变迁理论体系 |
2.3.1 产权理论 |
2.3.2 政府规制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基础及现实原因 |
3.1.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整体概况 |
3.1.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基础 |
3.1.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现实原因 |
3.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现状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水平测度分析 |
3.2.4 聚类分析 |
3.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 |
3.3.2 政府与企业定位模糊 |
3.3.3 市场化组织机构转型举步维艰 |
3.3.4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和基础薄弱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及模型构建 |
4.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目标及驱动力分析 |
4.1.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目标解析 |
4.1.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驱动力分析 |
4.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要素分析 |
4.2.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动因 |
4.2.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能力 |
4.2.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程度 |
4.2.4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方向 |
4.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 |
4.3.1 转型动因对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 |
4.3.2 转型方向对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 |
4.3.3 转型能力对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 |
4.3.4 以转型能力为中介在转型动因与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 |
4.3.5 以转型程度为调节效应在转型能力与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 |
4.4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4.4.1 理论模型构建 |
4.4.2 各变量间的假设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模型验证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2 问卷预调研 |
5.1.3 正式问卷数据的收集 |
5.2 结构方程模型简析 |
5.2.1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
5.2.2 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 |
5.2.3 结构方程模型调节效应分析 |
5.3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度量 |
5.3.1 变量选取与描述 |
5.3.2 前因变量的度量 |
5.3.3 中介变量的度量 |
5.3.4 调节变量的度量 |
5.3.5 因变量的度量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5.1 信度检验 |
5.5.2 效度检验 |
5.6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7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7.1 测量模型分析 |
5.7.2 结构模型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路径分析 |
6.1 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1 转型动因对转型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2 转型方向对转型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3 转型动因对转型能力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4 转型能力对转型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2 中介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3 调节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4 路径分析讨论及假设检验结果 |
6.4.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讨论 |
6.4.2 假设检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目标及对策建议 |
7.1 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发展目标 |
7.1.1 转型动因方面 |
7.1.2 转型方向方面 |
7.1.3 转型能力方面 |
7.1.4 转型程度方面 |
7.2 提升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对策建议 |
7.2.1 顶层设计推进组织机构平台化转型 |
7.2.2 加速机制体制改革 |
7.2.3 合理定位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的关系 |
7.2.4 加强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 |
7.2.5 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3个林业局子公司相关指标数据 |
附录B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研究调查 |
附录C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数据整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评价研究 |
2.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机理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内涵的界定 |
3.1.1 资源型城市 |
3.1.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 |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 |
3.2.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 |
3.2.2 资源型产业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
3.2.3 产业结构理论 |
3.2.4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 |
3.2.5 适度规模理论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分析 |
3.3.1 荷兰病效应 |
3.3.2 挤出效应 |
3.3.3 制度弱化效应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分析 |
3.4.1 社会需求变化 |
3.4.2 供给变动 |
3.4.3 政策制度影响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评价 |
4.1 评价思路、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1 评价思路 |
4.1.2 研究区域 |
4.1.3 数据来源 |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评价 |
4.2.1 产业专业化分析 |
4.2.2 产业多样化分析 |
4.2.3 产业升级方向分析 |
4.2.4 产业转型速度分析 |
4.3 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评价 |
4.3.1 工业增长与资源的脱钩分析 |
4.3.2 工业增长的资源约束分析 |
4.3.3 工业增长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
4.4 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评价 |
4.4.1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的指标体系 |
4.4.2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制约效应分析 |
5.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障碍分析 |
5.1.1 产业发展障碍 |
5.1.2 市场机制障碍 |
5.1.3 要素约束性障碍 |
5.1.4 生态环境压力障碍 |
5.1.5 传统产业退出障碍 |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效应分析 |
5.2.1 资源诅咒及资源要素的制约效应模型设定 |
5.2.2 资源要素的制约效应分析 |
5.2.3 资源要素制约的传导效应分析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与策略 |
6.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分析 |
6.1.1 成长型城市主导产业振兴模式 |
6.1.2 成熟型城市支柱产业调整模式 |
6.1.3 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替代模式 |
6.1.4 再生型城市新兴产业扶持模式 |
6.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策略分析 |
6.2.1 宏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6.2.2 微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第七章 案例分析—以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为例 |
7.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评价分析 |
7.1.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存在的问题 |
7.1.2 黄石市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
7.1.3 黄石市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分析 |
7.1.4 黄石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分析 |
7.2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
7.2.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 |
7.2.2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五位一体”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转型相关研究 |
1.2.2 城市转型实证方法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2.1 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1.2 产业集聚理论 |
2.2 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城市转型的提出 |
2.3 城市转型的内涵界定 |
2.3.1 产业转型 |
2.3.2 治理转型 |
2.3.3 文化转型 |
2.3.4 社会转型 |
2.3.5 生态转型 |
2.3.6 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城市转型的内涵 |
第3章 城市转型影响城市发展的路径分析 |
3.1 产业转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
3.1.1 资本与人力资源集聚 |
3.1.2 就业与税收创造 |
3.2 治理转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
3.2.1 行政手段直接干预 |
3.2.2 国有企业引领效应 |
3.3 文化转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
3.3.1 文化氛围营造 |
3.3.2 城市特色昭显 |
3.4 社会转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
3.4.1 降低外部成本 |
3.4.2 增强城市竞争力 |
3.5 生态转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
3.5.1 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协调 |
3.5.2 拓展发展空间 |
第4章 城市转型影响城市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与变量选取原则 |
4.1.1 选择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因 |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及步骤 |
4.1.3 变量的选取原则 |
4.2 变量的设定及模型构建 |
4.2.1 变量设定 |
4.2.2 观测变量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3 构建理论模型图 |
4.3 实证检验结论及分析 |
4.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和适配度检验 |
4.3.2 研究假设的检验 |
4.3.3 城市转型指数的测度、比较 |
第5章 全面推进城市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科学把握转型内涵,差异化实施转型战略 |
5.1.1 科学把握城市转型内涵 |
5.1.2 差异化实施城市转型战略 |
5.2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推进产业转型与治理转型 |
5.2.1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业转型 |
5.2.2 坚持以放管服为抓手推进治理转型 |
5.3 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 |
5.3.1 坚持以双轮驱动推进文化转型 |
5.3.2 坚持以放管服为抓手推进治理转型 |
5.4 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坚定推进生态转型 |
5.4.1 以人口布局的调整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
5.4.2 以负面清单制度的完善遏制生产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探究 ——以滦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视角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述 |
1.4.2 国外研究概述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滦南县经济转型方式一分析: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
2.1 滦南县基本概况 |
2.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方式 |
2.2.1 延伸产业链,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2.2.2 坚持科技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
2.2.3 引进国外技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
2.3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要素 |
2.3.1 自然资源 |
2.3.2 劳动力 |
2.3.3 资本 |
2.3.4 科学技术 |
2.3.5 生态环境 |
2.4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2.4.1 科技发展水平有待继续提升 |
2.4.2 生态环境需要继续改善 |
2.4.3 社会稳定存在一定压力 |
2.4.4 转型需要更充足的资金 |
第3章 滦南县经济转型方式二分析:发展新型产业 |
3.1 发展新型产业的方式 |
3.1.1 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引进现代农业企业 |
3.1.2 发展休闲观光类和历史文化类旅游业 |
3.1.3 积极承接京津转移的食品深加工产业 |
3.2 发展新型产业的支撑体系 |
3.2.1 科学技术支撑 |
3.2.2 政策制度支撑 |
3.2.3 人才支撑 |
3.2.4 资金支撑 |
3.3 发展新型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现代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
3.3.2 发展现代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
3.3.3 发展食品深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经验 |
4.1 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案例分析 |
4.1.1 德国鲁尔工业区 |
4.1.2 法国洛林工业区 |
4.2 国内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案例分析 |
4.2.1 辽宁阜新 |
4.2.2 山西大同 |
4.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经验启示 |
4.3.1 经济转型的根本方式是产业转型 |
4.3.2 经济转型的动力是科学技术 |
4.3.3 稳定的就业是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 |
4.3.4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5章 滦南县经济转型的SWOT战略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优越的交通区位 |
5.1.2 丰富的资源 |
5.1.3 坚实的产业基础 |
5.2 劣势分析 |
5.2.1 三大产业结构有待继续调整 |
5.2.2 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
5.2.3 缺少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5.3 机遇分析 |
5.3.1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 |
5.3.2 政府政策支持 |
5.3.3 建设京津冀生态支撑区的需要 |
5.4 挑战分析 |
5.4.1 区域竞争压力较大 |
5.4.2 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
5.4.3 社会稳定存在压力 |
5.5 滦南县经济转型策略 |
5.5.1 优势机会策略(SO策略) |
5.5.2 劣势机会策略(WO策略) |
5.5.3 优势挑战策略(ST策略) |
5.5.4 劣势挑战策略(WT策略) |
第6章 滦南县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
6.1 坚持多元主体合作治理 |
6.1.1 加强政府与市场合作治理 |
6.1.2 加强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 |
6.2 完善政府职能建设 |
6.2.1 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经济职能建设 |
6.2.2 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职能建设 |
6.2.3 落实环保要求,完善生态职能建设 |
6.3 加强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 |
6.3.1 发挥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
6.3.2 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
6.3.3 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马克思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思想 |
2.3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
3.1 旧动能主导下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3.2 新动能培育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体现 |
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的制约因素 |
4.1 创新:第一动力不足 |
4.2 政策:外生动力欠缺 |
4.3 服务:内外保障薄弱 |
5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培育机制建构 |
5.1 引领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建构 |
5.2 促进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建构 |
5.3 保障机制:服务协调机制建构 |
5.4 新动能培育机制的内在逻辑整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研究[D]. 范金梅.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任晓东.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4]资源型城市生态化发展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山东济宁为例[D]. 马治. 山东大学, 2020(10)
- [5]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D]. 景毅. 新疆大学, 2020(07)
- [6]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研究[D]. 刘清泉.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D]. 肖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五位一体”的视角[D]. 朱家琳.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新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探究 ——以滦南县为例[D]. 赵立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D]. 徐雪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