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苯并呋喃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滕琪[1](2021)在《铑催化1,6-烯炔的不对称环化反应 ——手性复杂多环的可控选择性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多天然产物中含有很多结构复杂的并环、螺环、桥环甚至多环体系,这些“环”绝大多数都是手性的。因此在有机合成中如何快速高选择性地合成手性复杂多元环系非常重要。传统的方法一般需要冗长的多步反应来构建手性复杂多环化合物,并且反应效率低,同时构建多个手性中心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过渡金属催化的1,6-烯炔类化合物的环化反应,尤其是不对称环化反应是构建这种多元环系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但是该类反应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很多催化反应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当量的酸或碱,反应温度较高,反应类型比较单一,底物范围较窄,立体选择性不好等等。因此,发展更高效的催化体系来合成多种多样的手性复杂多环非常重要。因此,本论文聚焦铑催化体系,筛选一系列手性配体,将其应用到1,6-烯炔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环化反应中,期望以1,6-烯炔类化合物为底物,制备各种手性复杂多环。本论文以铑催化的1,6-烯炔类化合物不对称环化的方法发展了以下三种构建手性复杂多环的新反应。在第一章中,我们实现了 1,6-烯炔与端炔选择性“头对头”插入的氢炔基化和去对称化的迈克尔加成环化串联反应,一步构建了含有两个连续手性中心的氢化苯并呋喃衍生物。反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外加酸碱等添加剂,能够以非常高的选择性一步合成一系列含顺式氢化苯并呋喃结构的共轭烯炔化合物,反应具有100%的原子经济性。这是一种新的合成策略实现非活化炔烃选择性的氢炔基化反应得到单一构型的手性共轭烯炔。在第二章中,我们实现了 1,6-烯炔去对称化的[2+2+2]环加成反应,一步构建含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三环氢化萘并呋喃衍生物。反应先经历去对称化的环金属化形成环戊烯铑中间体,第二步炔烃插入,最后一步还原消除。铑催化1,6-烯炔类化合物的不对称环化反应通常得到的都是双环的产物,这是第一例铑催化的以1,6-烯炔类化合物为底物,一步构建手性三元并环的研究,该反应同样具有100%的原子经济性以及优秀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产物通过后续处理,能够一步构建五取代的手性苯环。该手性苯环是通过模块化三组分组装起来,而传统构建手性苯环的方法通常是从苯环为原料出发的。在第三章中,我们实现了 1,6-炔基烯酮分子内的[2+2+2]环化反应,一步构建手性吡喃类衍生物。吡喃类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很多重要的天然化合物都可能含有吡喃环。我们使用Rh(cod)2BF4和螺环双膦配体SDP作为催化剂,一系列1,6-炔基烯酮均能以较好的对映选择性转化为相应的手性吡喃衍生物,ee值最高能够达到98%。得到的手性吡喃衍生物经过后续转化,还能够进一步得到重要的手性1,5-二羰基化合物。在第四章中,我们实现了金催化串联反应合成复杂多元螺环分子。通过金催化的炔醇分子内的环异构化及与醌亚胺分子间螺缩酮化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得到一系列5,5-苯并螺缩酮类化合物。该原子经济性反应为结构复杂的多环螺杂环提供了重要的合成方法。
马俊伟[2](2020)在《烯(炔)烃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烯(炔)烃参与的双官能团化反应作为高效构建碳-碳及碳-杂键的合成方法之一,已经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部分方法学研究广泛用于天然产物及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鉴于双官能团化反应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以烯(炔)烃参与的双官能团化为研究目标,设计了相应串联环化反应,从而开发了多种高效构建五元环系化合物的方法。此外,作为该课题的延伸,初步探究了“炔烃参与构建六元氮环”的合成策略。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章节:利用串联环化反应“一锅法”合成(杂)环骨架化合物是有机方法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探索与开发具有高效率、高选择、低成本、绿色节能等优势的普适性合成策略是有机化学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长久挑战。第一章介绍了烯(炔)烃参与的1,2-双官能团化/环化反应,利用热化学反应或光催化合成多种类型的杂环化合物。该策略在构建一系列环骨架化合物的同时增加产物分子的结构复杂性,这些官能团化的环结构单元可以为产物分子进一步的修饰提供了建构模块,这些优势吸引着化学工作者们的兴趣。在近十几年中,持续不断的研究成果拓展出众多优秀的合成方法,构建了多彩多样的(杂)环化物。串联的1,2-双官能团化/环化反应在热化学反应和光催化反应中拥有不同的表现,相较而言,在热化学反应领域所取得的合成方案更具多样化和广泛性。作为背景知识,在本章第二小节中我们围绕着加热催化条件下合成五元氮杂环、氧杂环和碳环化合物的研究方向,着重介绍化学工作者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可见光诱导的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因其自身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用料节约等特点贴合“绿色化学”要求,受到了化学工作者们愈发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单电子转移的可见光催化的研究课题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卤代烃参与光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碳中心自由基,参与烯(炔)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的合成策略,构建碳(杂)环骨架结构,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此,本章节第三小节对卤代烃在可见光催化领域的科研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第二章中,我们报道了一类钯催化N-丙炔酰胺的二氟烷基化/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出一系列恶唑类和恶唑啉类化合物,此方案使用“一锅法”将二氟甲基官能团引入杂环骨架,能够兼容多种杂环化合物的构建。该反应体系利用羰基氧原子亲核进攻二氟甲基化的烯基自由基中间体,在钯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顺式立体选择性加成合成目标产物。其中,恶唑啉骨架化合物的环外双键表现出优良的Z-式选择性。随后探讨并验证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在第三章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见光诱导钯催化的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反应,利用含烯烃基团的非活化烷基溴代物,以氧化还原中性的方式构建了一系列五元环化产物。该策略可以合成出含碳-硼键或碳-碘键的多取代碳(杂)环化合物,这些官能团化的环结构为产物分子的进一步修饰提供了构建模块。该可见光诱导钯催化合成策略表现出较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较好官能团兼容性,较宽底物适用范围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在第四章中,我们初步探究了邻叠氮苯基丙炔醇类化合物和溴二氟乙酸乙酯的串联炔烃1,2-双官能团化/自由基环化反应。该合成采取了Co(II)/Zn还原催化体系,温和反应条件下“一锅法”构建了二氟乙酸酯基取代喹啉骨架化合物。我们在反应条件优化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进一步的底物适用性考察、拓展实验和机理验证工作将在近期逐步展开。
郑军[3](2020)在《吡莫地韦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易感人群多,每年在全球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吡莫地韦(Pimodivir)是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PB2亚基单位抑制剂,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吡莫地韦的合成方法存在原子经济性低、三废量大、使用手性制备色谱分离手性中间体、成本高及收率低等问题。本文在对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其两个关键中间体5-氟-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甲苯磺酰基-1H-吡咯并[2,3-b]吡啶和(2S,3S)-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的优化合成路线,在成功地对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及开发手性关键中间体拆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亲核取代反应、铃木反应、脱除吲哚N-Tos保护基以及水解反应等步骤,完成了整个吡莫地韦合成工艺的优化。以5-氟-2-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溴化、薗头耦合、环化、溴化、N-Tos保护、铃木等反应合成了关键中间体5-氟-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甲苯磺酰基-1H-吡咯并[2,3-b]吡啶,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针对溴化反应步骤收率较低的问题,探索了不同溴化剂、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溴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该中间体六步反应总收率达到37%,较文献值提高了8%。通过对关键中间体(2S,3S)-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合成路线的深入分析,确定了以环己烯为起始原料,经溴化、消除、Diels-Alder反应、醇解、顺反异构化、Curtis重排、氢化还原等反应合成其消旋体及化学拆分的工艺路线。针对消旋体合成中醇解反应和顺反异构化过程需要大过量碱、反应时间长、易双羧基水解、及收率低的问题,探索了不同种类碱、溶剂、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反应条件。优化总收率达到43%,较文献值提高了18%。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化学拆分分离手性关键中间体(2S,3S)-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的方法。通过对拆分剂种类、用量、拆分溶剂、重结晶溶剂、解离条件的研究,确定了优化拆分条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旋光仪分别测定了拆分产物的对映体过量百分数和比旋光度,确定了产品纯度和绝对构型。在完成了5-氟-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甲苯磺酰基-1H-吡咯并[2,3-b]吡啶和(±)-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合成工艺优化以及成功拆分外消旋氨基酯的基础上,通过对拆分复盐解离过程和亲核取代反应的深入分析,探索了使用拆分复盐直接与2,4-二氯-5-氟嘧啶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2S,3S)-3-((2-氯-2-氟-5-嘧啶-4-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的新路线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新工艺操作简单、收率高且避免了中和步骤和大量废液的产生;通过进一步对铃木反应中催化剂和配体种类的筛选,优化了铃木反应条件,并成功采用和优化了“一步法”脱除吲哚N-Tos保护基和水解羧酸酯基的方法,简化及缩短了工艺步骤,提高了产品收率及减少了三废排放。完成了整个吡莫地韦合成新工艺。新的吡莫地韦合成工艺,生产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中间体易分离、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及三废量少。总收率达到30%,较文献值提高了15%,对绿色化学工艺和实际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代晨路[4](2020)在《取代β-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硝基色烯参与药物小分子骨架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基于β-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2-芳基-3-硝基-2H-色烯参与的反应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β-硝基苯乙烯的双键由于受到强吸电子硝基的作用,易受亲核试剂进攻,是很好的Michael加成受体。β-硝基苯乙烯作为有效的合成砌块参与许多碳环、杂环骨架的构建,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中。结合本课题组对β-硝基苯乙烯参与合成杂环药物小分子骨架的构建探索,本论文研究了β-硝基苯乙烯和2-芳基-3-硝基-2H-色烯分别与取代4-苄叉-2-苯恶唑-5(4H)-酮的反应,以及取代2-芳基-3-硝基-2H-色烯和取代1,3-环己二酮的环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多取代环己烷螺恶唑酮化合物,多取代苄叉苯并吡喃酮肟化合物及色烯[3,4-c]异恶唑化合物和多取代色烯并呋喃化合物。第一部分:Cs2CO3促进取代β-硝基苯乙烯和取代4-苄叉-2-苯恶唑-5(4H)-酮的[2+2+2]环加成反应。在最优条件下,获得20个具有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2-苯基-3-氧杂-1-氮杂螺[4.5]癸烯酮衍生物。[2+2+2]三组份环加成反应的产物结构由常规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分析确证,产物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由其中3个化合物单晶X-衍射分析结果予以证实。第二部分:Cs2CO3促进取代2-芳基-3-硝基-2H-色烯和取代4-苄叉-2-苯恶唑-5(4H)-酮的苄叉反应。在最优条件下,获得23个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的(Z)-4-((Z)-亚苄基)-2-苯基-3-酮肟衍生物。随后,在I2/KI/NaHCO3反应体系中,(Z)-4-((Z)-亚苄基)-2-苯基-3-酮肟衍生物很容易通过氧化偶联反应,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1,4二芳基-4H-色烯[3,4-c]异恶唑衍生物。反应所得产物均由常规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谱完成结构表征,其中3个酮肟化合物和2个色烯[3,4-c]并异恶唑衍生物的立体结构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方法予以确定。第三部分:DBU催化取代2-芳基-3-硝基-2H-色烯和取代1,3-环己二酮的环化反应。在最优条件下,获得21个多取代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反应所得产物均通过常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完成结构表征,其中2个化合物的立体结构通过单晶X-衍射分析方法予以确证。
张天舒[5](2020)在《邻炔基类底物参与的五元环化自由基反应研究》文中指出五元环化合物,尤其含有五元碳杂环和戊环的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开发活性药物的优势骨架,如吲哚、呋喃和茚酮。发展新型、简单的五元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探索新的、有效的构建五元环骨架及其官能化的方法是有机合成方法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本论文致力于寻找高效催化模式,发展一些环化反应,构筑新型官能化的五元杂环或碳环骨架。邻炔基类衍生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进行串联环化构建五元环骨架。本论文分别围绕邻炔基芳胺、邻炔基酚和邻炔基丙烯酮类底物,设计并实现了四类环状骨架的构建。论文中的工作涉及两种提供自由基的试剂,分别是叔丁基亚硝酸酯(TBN)和Tongi’s三氟甲基试剂,分别在不同的催化模式下可以生成硝基自由基、亚硝基自由基和三氟甲基自由基。这些反应在金属银或酮催化下,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研究底物普适性及电子效应规律,尽可能证明合成效用,推测反应机理,从而完成自由基五元环化反应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实现了N-磺酰基保护的邻炔基芳胺C(sp2)-H键硝化。在AgNO3催化下,叔丁基亚硝酸酯作为自由基前体,在弱导向作用下硝基自由基进攻苯环的不饱和键。当邻炔基芳胺的氨基对位无取代基时,经过五元环化生成5-硝基吲哚,反之,生成的产物结构为7-硝基吲哚。该AgNO3/TBN体系催化效率高,区域选择性好。克级放大实验效果良好,产物结构可以进一步还原反应得到氨基吲哚或磺酰氨基吲哚。第二,证明了吲唑-2-氧化物的羰基氧来自于水。邻炔基-N-甲基芳胺在AgNO3/TBN催化模式下,首先是银氧化胺基形成氮自由基阳离子,与TBN释放的一氧化氮自由基加成,随后五元环化/亚硝基化构建了一个新的C-N键和N-N键,最终得到吲唑-2-氧化物。该反应只有在氩气环境下反应才可以发生,与前一项工作的反应机理完全不同。第三,以自由基的方式合成3-硝基呋喃。该项工作对底物进行了巧妙设计,经AgOTf催化与TBN反应低温下快速合成稳定的3-硝基萘并呋喃,一步构建C-O,C-N键。通过在邻炔基苯酚基础上增加一个苯环扩大共轭面积,增强了3-硝基苯并呋喃结构的稳定性。第四,设计了邻炔基丙烯酮类底物,在Cu(OTf)2和菲啰啉配体相互作用下,与Togni’s试剂和三甲基腈硅烷(TMSCN)发生五元级联环化,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季碳中心的1-茚酮。由于5-exo-dig使炔基变成环外烯基,因此具有顺反异构,由于氰基位阻较小,以顺式为主要构型。将羰基、烯基和氰基全部还原,得到三氟甲基氰基化的环戊醇。该论文以邻炔基类衍生物为底物,建立了合成多取代5-/7-硝基吲哚、吲唑-2-氧化物、3-硝基萘(苯)并呋喃和1-茚酮的新方法,发展了四类自由基引发的一步构建五元环骨架的合成策略。该论文有图11幅,表8个,参考文献278条。
张禹晗[6](2020)在《环加成策略在Paeoveitol,Cedranes及Przewalskone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环加成反应是最高效的化学转化之一,可以在一步反应中形成多个碳-碳键或碳-杂原子键。本论文利用[4+2]和[5+2]环加成策略对具有独特新颖骨架及良好生物活性的Paeoveitol,Cedrane及Przewalskone进行合成研究,并对苯酚类衍生物的[4+2]和[5+2]环加成反应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降碳二萜Paeoveitol的仿生全合成研究Paeoveitol及Paeoveitol A-E是陈纪军小组从川赤芍根部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潜在生源关系的一系列化合物。其中Paeoveitol是一对具有6/5/6/6四环稠和骨架、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新型降碳二萜。受生源合成途径的启发,推测Paeoveitol可以由Paeoveitol D与化合物1-49发生[4+2]环加成反应得到。因此,由甲基对苯醌和甲基对苯二酚出发分别经五步反应合成Paeoveitol D和化合物1-49。在加热的条件下,化合物1-49经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与Paeoveitol D发生hetero-Diels-Alder反应,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构建了目标分子中的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脱除乙酰基保护,最终以七步,26%的总产率完成了Paeoveitol的仿生全合成。此外,本小组还对路易斯酸催化、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以及有机金属试剂参与的hetero-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探索。第二章Cedrane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Cedrane类天然产物具有新颖的三环[5.3.1.01,5]十一烷骨架。其中8,14-Cedranoxide具有复杂的8-氧杂四环[7.2.2.01,5.06,13]十三烷骨架,六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其中两个是全碳季碳手性中心,一个是氧杂季碳手性中心。在本章的工作中,我们以R-香茅醛为起始原料,经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Aldol反应、1,2-加成、氧化芳构化和烯丙位氧化得到苯酚衍生物2-48。在研究该化合物的环化反应中,我们发现在高价碘试剂的氧化下发生了串联的分子内氧化[5+2]环加成和醚化反应,一步构建5个连续手性中心和三个五元环,立体专一地得到化合物2-49,将羰基与双键还原,顺利得到了倍半萜化合物8,14-Cedranoxide。由此化合物出发,完成了对8,14-Cedranolide,8,14-Cedranediol的合成。第三章天然产物Przewalskone的全合成研究Przewalskone是由danshenol萜和Przewalskin E通过hetero-Diels–Alder反应连接的二聚体。从甘西鼠尾草中分离得到并对人类5种癌症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受Przewalskone生源合成途径的启发,它可能由Tanshinone I及其衍生物与雪松烷二萜Brussonol或Przewalskin E发生形式上的[4+2]环加成反应得到。邻苯醌可与双键发生hetero-Diels-Alder反应构建苯并二恶英,但邻苯醌与活性更低的呋喃或苯并呋喃发生hetero-Diels-Alder反应生成苯并二恶英衍生物则极为少见。我们首先对呋喃衍生物发生hetero-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两种可能的反应机制:(1)呋喃衍生物与邻苯二酚在三氯化铁催化下进行自由基环化反应得到苯并二恶英衍生物;(2)呋喃衍生物与邻苯醌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hetero-Diels-Alder反应。由于呋喃双键活性低和邻苯二酚(邻苯醌)不稳定,导致这两种反应都有较大的底物限制和收率不高的特点。目前较好的结果是完成中间体3-103和Przewalskin E的hetero-Diels-Alder反应,后续研究仍在进行中。第四章苯酚类衍生物环加成反应综述环加成反应因其能快速构建多个碳-碳键或碳-杂原子键,在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章主要对苯酚衍生物进行的[4+2]及[5+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着重叙述它们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李亚敏[7](2020)在《在线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催化热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消费的主力,然而全球化石能源储量面临着枯竭,且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亟需寻找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唯一含碳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且来源广泛。热解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可以高效率地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及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在热解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实现产物的定向调控。由于生物质组分复杂,研究困难,因此选择探讨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转化,有助于研究生物质催化转化的机理,进而合理地设计催化剂,实现对催化过程的调控,最终指导实际的催化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质的利用率,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主要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对碱金属盐催化木聚糖、分子筛催化糠醛和分子筛催化呋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阐明了开发生物质能的必要性,概述了生物质能及其转化利用方法,介绍了催化生物质热解常用的催化剂和光电离质谱技术的相关应用,并介绍了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标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工作所依托的实验装置和数据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装置和反应装置,并介绍了具体的实验参数。此外,本章还简要地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PCA)、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第三章主要介绍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使用毛细管取样技术,对碱金属盐催化木聚糖热解进行了研究。碱金属盐Na2CO3和K2CO3的加入,可以降低木聚糖热分解的温度及热解速率,改变热解产物分布。为了进一步探究碱金属盐种类及碱金属盐含量在催化木聚糖热解方面的不同之处,本章采用PCA和MCR-ALS对质谱图做进一步处理分析。结果显示,PCA可以清晰地鉴别出两种碱金属盐催化木聚糖在产物分布方面的区别。碱金属盐Na2CO3的含量小于5%时,Na2CO3含量的变化对木聚糖热解产物分布影响显着,碱金属盐促进木聚糖发生开环、脱羰等反应,从而有利于低分子质量物种的生成。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使用超声分子束取样技术,对糠醛的热解及分子筛催化糠醛的热解进行了研究。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检测到糠醛热解的产物有20多种,包含重要产物乙烯基乙烯酮。我们结合理论计算得到H原子进攻糠醛的热分解路径。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检测出Hβ和HY分子筛催化糠醛热解的产物主要包含烯烃、芳烃和含氧化合物。程序升温实验中,Hβ和HY分子筛催化糠醛的同一种热解产物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分子筛Hβ催化糠醛热解的产物中检测到大量苯并呋喃,但是HY分子筛催化糠醛热解的产物中未检测到苯并呋喃,这是由于Hβ和HY分子筛在孔道和酸性上存在差别。通过分析产物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发现呋喃是最早生成的产物,说明糠醛在Hβ和HY分子筛上的初始转化是脱羰生成呋喃。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研究分子筛催化呋喃热解,还利用商用固定床与GC/MS联用装置研究了低温下分子筛催化呋喃转化成苯并呋喃的收率。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研究了 Hβ、HY和HZSM-5分子筛催化呋喃的热解,发现温度低于300℃时,只检测到产物苯并呋喃,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产苯并呋喃的方法。接着,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苯并呋喃的收率。第六章简要地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展望。
张玲[8](2020)在《基于吡喃盐中间体的新型串联反应及其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吡喃盐是一类具有弱芳香性的活泼杂环中间体,在化学,生物学和光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基于吡喃盐中间体设计的一系列高效串联反应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廉价易得的曲酸及麦芽酚出发,通过简单衍生及偶联反应引入炔烃官能团得到炔基吡喃酮,该炔基吡喃酮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环化形成呋喃并吡喃盐中间体,基于该关键中间体设计了系列串联反应,为高效构建天然产物分子提供了便捷的合成策略,同时展现了吡喃盐中间体活泼的化学特性。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两部分的研究工作:1.多羟基苯并呋喃的构建及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以曲酸衍生的炔基吡喃酮为原料,在三氟甲磺酸铟的催化下发生5-endo-dig环化形成呋喃并吡喃盐中间体,随后吡喃鎓六元环在水的参与下开环得到二羰基化合物中间体,在通过分子内羟醛缩合反应及芳构化得到羟基取代的苯并呋喃产物。当采用麦芽酚衍生的炔基吡喃酮为原料时,在甲醇的参与下吡喃盐开环形成半缩醛,随后在酸的作用下一锅得到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随后我们完成了多种取代模式的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的构建。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广泛存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基于上述方法学合成策略,通过对羟基苯并呋喃底物的修饰及后续转化完成了11个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中以10步完成了8-epi-Liphagal的形式全合成。2.基于氧吡喃叶立德中间体的[5+2]环加成反应。利用麦芽酚衍生的炔基吡喃酮,在金属的催化下原位形成呋喃并吡喃盐中间体,该中间体作为C5合成子参与[5+2]环加成反应构建[3.2.1]七元环化合物。有意思的是,当用吲哚衍生物为2π组分,在金催化下发生[5+2]环加成时选择性得到exo构型的桥环化合物,当用普通烯烃作为2π组分在碘化锌的催化下则得到endo构型产物。选择性得到不同构型的七元桥环并呋喃的产物,该类骨架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
张明[9](2020)在《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几种合成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的优势骨架,也是构建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筛选药物活性化合物提供了素材来源。近些年,对这两类结构的合成、修饰和改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对于一些结构特殊,难以一步合成的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仍然缺乏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本文以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为研究目标,发展了几类新颖高效的合成策略,完成了三种不同类型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合成,为构建多样性类天然产物化合物库提供了分子基础。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合成方法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详细介绍了几种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合成策略:首先,我们利用手性磷酸催化的异喹啉不对称去芳香化反应完成了C1-吲哚异喹啉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之后,我们利用光催化N-芳基四氢异喹啉和邻苯二甲醛发生的自由基偶联反应构建了一系列C1-异苯并呋喃酮-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进一步的生物学评价显示,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较低的IC50值,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最后的工作是利用咔啉和恶唑酮形成的α-氨基-β-内酰胺四元环中间体,在手性磷酸的作用下发生开环重排,合成了一系列不对称的咔啉并咪唑烷酮化合物。第三部分是对本论文工作的总结及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张杰[10](2020)在《基于无过渡金属参与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杂环化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子中。杂环化合物的高效构建是有机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自由基串联反应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利用自由基串联反应实现杂环的高效、快速构建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利用简单易得的小分子原料作为自由基源,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通过分子间两组分或三组分自由基串联反应构筑了官能团化的3-羰基苯并呋喃衍生物、1,3,6-苯并硫二氮杂?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和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具体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综述了近年来自由基串联反应在构筑官能团化的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主要就几类具有药物偏好的含氧、含氮和含硫杂环的合成进行描述。第二章1,6-烯炔与二甲基亚砜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含甲磺酰基的3-羰基苯并呋喃衍生物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利用碘化铵为促进剂,廉价易得的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自由基源和氧化剂,经过硫甲基化/1,6-烯炔的5-exo环化/硫醚氧化等过程合成了一系列含甲磺酰基的3-羰基苯并呋喃衍生物。由二甲基亚砜提供的硫甲基自由基既是反应的引发剂,又作为官能团参与了后续反应。通过18O同位素标记实验,发现新引入的羰基和磺酰基部分的氧原子来源于水。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性和官能团兼容性且产率良好。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3-羰基苯并噻吩骨架的构建。第三章自由基C-H键硫化引发的2-(1-吡咯基)芳胺/醚/单质硫三组分串联反应合成1,3,6-苯并硫二氮杂?衍生物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利用廉价易得的单质硫作为硫源,醚作为溶剂和自由基源,叔丁基过氧化氢/四丁基碘化铵促进的2-(1-吡咯基)芳胺/醚/单质硫三组分串联反应,经过自由基双C-H键硫化/分子内氨化环化/醚的C-O键选择性断裂等过程高效构建了1,3,6-苯并硫二氮杂?衍生物。通过自由捕获实验结合液质分析,推测了反应过程可能经历的三种中间体。该方法底物适用范围宽、官能团耐受性好,为七元含硫杂环骨架的高效构建提供了新思路。第四章自由基引发的芳胺/醚/单质硫三组分串联反应构筑2-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利用叔丁基过氧化氢/碘化钾促进的芳胺/醚/单质硫三组分串联反应,成功构筑了C-2位官能团化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其中单质硫作为硫源,醚作为自由基源。通过机理研究,推测反应经历自由基历程,并且醚的C-O键选择性断裂生成亚胺中间体为该反应的关键步骤。该反应原料无需预官能团化,简单易得。底物选择范围广,各种醚类化合物,包括苄甲醚和脂肪醚均适用。同时,该方法可以成功应用于两个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子的合成。第五章自由基引发的烯烃分子间硝化杂芳基化反应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利用廉价易得的亚硝酸叔丁酯作为硝基自由基源,通过烯烃/咪唑并[1,2-a]吡啶/亚硝酸叔丁酯的三组分串联反应实现了烯烃的硝化杂芳基化反应,以良好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C-3位硝基烷烃取代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反应条件温和,无需添加剂和催化剂的加入,操作简便,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并且可以成功应用于一些复杂分子的后修饰。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吲哚衍生物的C-3位官能团化。
二、苯并呋喃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并呋喃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铑催化1,6-烯炔的不对称环化反应 ——手性复杂多环的可控选择性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节 1,6-烯炔的不对称环化异构化反应 |
第二节 1,6-烯炔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 |
第三节 论文立题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铑催化不对称氢炔基化环化合成氢化苯并呋喃 |
1.1 引言 |
1.2 1,6-烯炔去对称化的氢炔基化环化反应 |
1.3 机理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1.5 实验方法和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铑催化不对称[2+2+2]环加成反应合成氢化萘并呋喃 |
2.1 引言 |
2.2 1,6-烯炔去对称化的[2+2+2]环加成反应 |
2.3 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方法和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铑催化不对称分子内[2+2+2]环化反应合成手性吡喃 |
3.1 引言 |
3.2 1,6-烯炔不对称分子内[2+2+2]环化反应 |
3.3 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方法和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催化[3+2]环化反应合成苯并螺缩酮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炔醇和醌亚胺的[3+2]环化反应 |
4.3 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方法和数据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烯(炔)烃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化学烯(炔)烃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反应:构建五元环化合物 |
1.2.1 利用叠氮化合物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2 利用重氮化合物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3 利用胺类化合物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4 利用1,n-烯炔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5 利用肟和肟酯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6 利用酰胺骨架化合物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7 利用异腈和腈类化合物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8 利用其它含氮底物构建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9 利用醇类化合物构建五元氧杂环化合物 |
1.2.10 利用酸或酯类化合物构建五元氧杂环化合物 |
1.2.11 利用醚类化合物构建五元氧杂环化合物 |
1.2.12 利用酚类化合物构建五元氧杂环化合物 |
1.2.13 利用醛类或酮类类化合物构建五元氧杂环化合物 |
1.2.14 利用多类卤代物构建五元碳环化合物 |
1.3 光催化烯(炔)烃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反应:构建五元环化合物 |
1.3.1 利用芳基卤代物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2 利用α-吸电子基团卤代物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3 利用α-烯丙基卤代物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4 利用烷基卤代物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5 利用氟烷基碳自由基前体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6 利用芳基重氮盐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7 利用胺类或肟类化合物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3.8 利用羧酸衍生物构建五元碳(杂)环化合物 |
1.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属钯催化N-丙炔酰胺的二氟烷基化/串联环化反应: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反应普适性考察 |
2.2.3 反应机理探究 |
2.3 本章总结 |
2.4 实验及数据 |
2.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4.2 底物制备和产物表征 |
2.4.3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可见光诱导/钯协同催化的非活化烯烃与烷基溴代物的分子内串联环化反应: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反应普适性考察 |
3.2.3 反应机理探究 |
3.3 本章总结 |
3.4 实验及数据 |
3.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4.2 底物制备和产物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钴催化炔烃1,2-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反应:构建3-二氟烷基喹啉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思路设计与条件优化 |
4.2.1 思路设计 |
4.2.2 条件优化 |
4.3 实验及数据 |
4.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3.2 产物3的表征数据 |
4.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吡莫地韦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吡莫地韦及其合成研究 |
1.1.1 片段一的合成 |
1.1.2 片段三的合成 |
1.1.3 吡莫地韦的合成 |
1.2 5-氟-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甲苯磺酰基-1H-吡咯并[2,3-b]吡啶2 |
1.3 (±)-反-3-(甲氧羰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15 |
1.3.1 酸酐的醇解反应 |
1.3.2 顺反异构化 |
1.4 (±)-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4的化学拆分 |
1.5 (2S,3S)-甲基-3-((5-氟-2-(5-氟-1-甲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3-基)嘧啶-4-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19 |
1.5.1 亲核取代反应 |
1.5.2 铃木反应 |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5-氟-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甲苯磺酰基-1H-吡咯并[2,3-b]吡啶的合成 |
2.2.1.1 5-氟-3-溴-2-氨基吡啶6的合成 |
2.2.1.2 5-氟-3-((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吡啶-2-胺7的合成 |
2.2.1.3 5-氟-1H-吡咯并[2,3-b]吡啶8的合成 |
2.2.1.4 3-溴-5-氟-1H-吡咯并[2,3-b]吡啶9的合成 |
2.2.1.5 3-溴-5-氟-1-甲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10的合成 |
2.2.1.6 5-氟-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1-甲苯磺酰基-1H-吡咯并[2,3-b]吡啶2的合成 |
2.2.2 (±)-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的合成 |
2.2.2.1 3-溴环己烯12的合成 |
2.2.2.2 1,3-环己二烯13的合成 |
2.2.2.3 内消旋-内型-4H-4,7-乙基异苯并呋喃-1,3-二酮14的合成 |
2.2.2.4 (±)-反-3-(甲氧羰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15的合成 |
2.2.2.5 (±)-反-甲基-3-(((苄氧基)羰基)氨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酯16的合成 |
2.2.2.6 (±)-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4的合成 |
2.2.3 (2S,3S)-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酒石酸复盐4a的合成 |
2.2.4 (2S,3S)-3-((2-氯-2-氟-5-嘧啶-4-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18的合成 |
2.2.5 (2S,3S)-甲基-3-((5-氟-2-(5-氟-1-甲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3-基)嘧啶-4-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19的合成 |
2.2.6 吡莫地韦1的合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吡莫地韦合成路线设计 |
3.2 (2S,3S)-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4c的合成研究 |
3.2.1 (±)-反-3-(甲氧羰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15的合成研究 |
3.2.1.1 (±)-顺-3-(甲氧羰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15a的合成工艺优化 |
3.2.1.2 (±)-反-3-(甲氧羰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15的合成工艺优化 |
3.2.1.3 “一锅两步法”合成(±)-反-3-(甲氧羰基)双环[2.2.2]辛-5-烯-2-羧酸15 |
3.2.2 (±)-反-甲基-3-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4的化学拆分研究 |
3.2.2.1 拆分剂的选择 |
3.2.2.2 拆分溶剂及用量的选择 |
3.2.2.3 拆分剂当量的选择 |
3.2.3.4 重结晶纯化复盐及母液中剩余产物的回收 |
3.2.2.5 复盐解离条件的选择 |
3.2.2.6 拆分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
3.3 吡莫地韦的合成研究 |
3.3.1 (2S,3S)-3-((2-氯-2-氟-5-嘧啶-4-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18的合成工艺优化 |
3.3.2 (2S,3S)-甲基-3-((5-氟-2-(5-氟-1-甲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3-基)嘧啶-4-基)氨基)-双环[2.2.2]辛烷-2-羧酸甲酯19的合成工艺优化 |
3.3.3 吡莫地韦的合成工艺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取代β-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硝基色烯参与药物小分子骨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含色酮单元药物小分子的概述 |
1.1.1 含香豆素单元药物小分子的概述 |
1.1.1.1 含香豆素单元的抗肿瘤药物 |
1.1.1.2 含香豆素单元的抗菌药物 |
1.1.1.3 含香豆素单元治疗白内障的药物 |
1.1.1.4 含香豆素单元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 |
1.1.1.5 含香豆素单元的抗凝血药物 |
1.1.1.6 含香豆素单元的其它药物 |
1.1.2 含黄酮单元药物小分子的概述 |
1.1.2.1 含黄酮单元的抗肿瘤药物 |
1.1.2.2 含黄酮单元的抗炎药物 |
1.1.2.3 含黄酮单元的神经系统药物 |
1.1.2.4 含黄酮单元治疗白血病的药物 |
1.1.2.5 含黄酮单元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药物 |
1.1.2.6 含黄酮单元的其它药物 |
1.1.3 含苯并吡喃单元药物小分子的概述 |
1.1.3.1 含苯并吡喃单元的抗肿瘤药物 |
1.1.3.2 含苯并吡喃单元的降糖药物 |
1.1.3.3 含苯并吡喃单元的降压药物 |
1.1.3.4 含苯并吡喃单元的抗HIV药物 |
1.3.3.5 含苯并吡喃单元的抗炎药物 |
1.1.3.6 含苯并吡喃单元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 |
1.1.3.7 含苯并吡喃单元的其它药物 |
1.2 含苯并呋喃单元药物小分子的概述 |
1.2.1 含苯并呋喃单元的抗肿瘤药物 |
1.2.2 含苯并呋喃单元治疗心脑血管的药物 |
1.2.3 含苯并呋喃单元的神经系统药物 |
1.2.4 含苯并呋喃单元的抗菌药物 |
1.2.5 含苯并呋喃单元的呼吸系统药物 |
1.2.6 含苯并呋喃单元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 |
1.2.7 含苯并呋喃单元的其它药物 |
1.3 含氮杂螺环单元药物小分子的概述 |
1.3.1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抗肿瘤药物 |
1.3.2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抗炎药物 |
1.3.3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镇痛药物 |
1.3.4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神经系统药物 |
1.3.5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降糖药物 |
1.3.6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抗病毒药物 |
1.3.7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抗菌药物 |
1.3.8 含氮杂螺环单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
1.3.9 含氮杂螺环单元的其它药物 |
1.4 本文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Cs_2CO_3促进β-硝基苯乙烯和4-芳基-5(4H)-恶唑酮的[2+2+2]环加成反应获得环己烷螺恶唑酮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3-氧-1-氮杂螺环[4.5]癸烯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2.2.3 实验数据 |
2.2.4 3-氧-1-氮杂螺环[4.5]癸烯酮衍生物的合成条件的优化 |
2.2.5 3-氧-1-氮杂螺环[4.5]癸烯酮衍生物的底物拓展 |
2.2.6 3-氧-1-氮杂螺环[4.5]癸烯酮衍生物反应机理的讨论 |
2.2.7 3-氧-1-氮杂螺环[4.5]癸烯酮衍生物波谱数据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酸铯催化取代3-硝基-2-芳基-2H-色烯与取代4-苄叉-2-苯恶唑-5(4)-酮的苄叉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苄叉苯并吡喃酮肟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3.2.3 实验数据 |
3.2.4 苄叉苯并吡喃酮肟衍生物的合成条件优化 |
3.2.5 苄叉苯并吡喃酮肟衍生物的底物拓展 |
3.2.6 苄叉苯并吡喃酮肟衍生物反应机理的讨论 |
3.2.7 苄叉苯并吡喃酮肟衍生物波谱数据分析 |
3.2.8 1,4-二苯基-4H-色烯醇[3,4-c]异恶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3.2.9 实验数据 |
3.2.10 1,4-二苯基-4H-色烯醇[3,4-c]异恶唑衍生物的底物拓展 |
3.2.11 1,4-二苯基-4H-色烯醇[3,4-c]异恶唑衍生物的波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DBU催化的2-芳基-3-硝基-2H-色烯与1,3-环己二酮环化反应合成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4.2.3 实验数据 |
4.2.4 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的反应条件优化 |
4.2.5 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的底物拓展 |
4.2.6 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反应机理的讨论 |
4.2.7 苯并呋喃[2,3-c]色酮衍生物波谱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邻炔基类底物参与的五元环化自由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合成五元骨架的意义 |
1.2 基于邻炔基类底物构建五环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邻炔基-N-磺酰基芳胺与亚硝酸叔丁酯反应合成硝化吲哚 |
3.1 研究背景 |
3.2 课题的提出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合成应用研究 |
3.5 验证实验与假设机理 |
3.6 产物结构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4 邻炔基-N-甲基芳胺与亚硝酸叔丁酯反应合成吲唑-2-氧化物 |
4.1 研究背景 |
4.2 课题的提出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验证实验与假设机理 |
4.5 产物结构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5 银催化炔苯(萘)酚的硝化反应快速合成3-硝基呋喃衍生物 |
5.1 研究背景 |
5.2 课题的提出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验证实验与假设机理 |
5.5 产物结构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邻炔基甲基丙烯酮的三氟甲基氰基化合成1-茚酮衍生物 |
6.1 研究背景 |
6.2 课题的提出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验证实验与假设机理 |
6.5 产物结构表征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环加成策略在Paeoveitol,Cedranes及Przewalskone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 |
第一章 降碳二萜Paeoveitol的仿生全合成研究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1.1 赵玉明小组对于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1.2 陈纪军小组对于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2 天然产物Paeoveitol的反合成分析 |
1.2.1 陈纪军小组推测的生源合成路线 |
1.2.2 Paeoveitol的反合成分析 |
1.3 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3.1 模型反应的研究 |
1.3.2 手性磷酸催化剂对于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3.3 路易斯酸Fe Cl3对于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3.4 有机金属试剂对于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3.5 加热对于Paeoveitol的全合成研究 |
1.4 研究小结 |
1.5 实验部分 |
1.6 化合物1-25的单晶X-Ray衍射结构 |
1.7 化合物1-24对映选择性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edrane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
2.1 研究背景介绍 |
2.1.1 Stork小组对于Cedrol的合成 |
2.1.2 Baggaley小组对于8,14-Cedranoxide和8,14-Cedranolide的合成 |
2.1.3 Maimone小组对于8,14-Cedranoxide的合成 |
2.1.4 Landry小组对(±)-8s,14-cedranediol的合成 |
2.1.5 Yamamura小组对(±)-8,14-Cedranoxide的合成 |
2.1.6 Ihara小组对于(±)-8,14-Cedranediol和(±)-8,14-Cedranoxide的全合成 |
2.2 Cedrane类天然产物反合成分析 |
2.3 Cedrane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
2.4 研究小节 |
2.5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天然产物Przewalskone的全合成研究 |
3.1 研究背景介绍 |
3.2 Przewalskone的反合成分析 |
3.2.1 赵勤实小组推测的仿生合成路径 |
3.2.2 Przewalskone的反合成分析 |
3.3 底物片段Brussonol的研究进展 |
3.3.1 Sarpong小组对于Salviasperanol和 Brussonol的合成 |
3.3.2 Jennings小组对于Brussonol的合成 |
3.3.3 涂永强课题组对于(-)-Brussonol和(-)-Przewalskin E的合成 |
3.3.4 Gademann课题组对于Brussonol和 Przewalskin E的合成 |
3.3.5 Burtoloso课题组对于Brussonol的合成 |
3.4 Przewalskone的合成研究 |
3.4.1 模型底物的研究 |
3.4.2 片段的合成研究 |
3.4.3 Przewalskone的第一次合成尝试 |
3.4.4 Przewalskone的第二次合成尝试 |
3.4.5 Przewalskone的第三次合成尝试 |
3.5 总结与展望 |
3.6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苯酚类衍生物环加成反应综述 |
4.1 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4+2]环加成反应及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4.1.1 背景介绍 |
4.1.2 o-QMs[4+2]环加成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
4.1.3 总结与展望 |
4.2 苯酚类衍生物[5+2]环加成反应及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4.2.1 [5+2]环加成反应的简要介绍 |
4.2.2 乙烯基苯酚类衍生物形式[5+2]环加成反应 |
4.2.3 电化学氧化酚类实现[5+2]环加成及其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4.2.4 Pb(OAc)_4氧化酚类实现[5+2]环加成及其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4.2.5 Ce(NO_3)_4·2NH_4NO_3 氧化酚类实现分子内[5+2]环加成反应 |
4.2.6 K_3[Fe(CN)_6]氧化酚类实现[5+2]环加成及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
4.2.7 高价碘试剂氧化酚类实现分子内[5+2]环加成及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4.2.8 铁催化[5+2]环加成及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4.2.9 小结与展望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在线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催化热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能及其转化利用方法 |
1.2.1 生物质的组成 |
1.2.2 生物质的转化利用方法 |
1.2.3 生物油的组成 |
1.3 催化生物质热解的催化剂类型 |
1.3.1 金属盐类 |
1.3.2 金属氧化物类 |
1.3.3 分子筛类 |
1.4 同步辐射光电离技术的应用 |
1.4.1 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技术的应用 |
1.4.2 光电子-光离子符合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数据分析方法 |
2.1 同步辐射光源及光束线简介 |
2.1.1 同步辐射光源简介 |
2.1.2 光束线简介 |
2.2 光电离/分子束质谱简介 |
2.2.1 质谱简介 |
2.2.2 分子束取样技术简介 |
2.2.3 光电离/分子束质谱简介 |
2.3 实验装置 |
2.3.1 生物质热解光电离质谱 |
2.3.2 原位热解光电离质谱 |
2.3.3 原位催化光电离质谱 |
2.3.4 商用固定床与GC/MS联用装置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主成分分析法 |
2.4.2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方法 |
2.4.3 理论计算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碱金属盐催化木聚糖热解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准备 |
3.2.2 热重分析实验 |
3.2.3 生物质热解光电离质谱分析实验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G/DTG分析 |
3.3.2 木聚糖热解产物的鉴定 |
3.3.3 碱金属盐催化木聚糖热解产物分析 |
3.3.4 碱金属盐催化木聚糖热解产物随时间变化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糠醛的热解和催化热解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准备 |
4.2.2 原位热解光电离质谱分析实验 |
4.2.3 原位催化光电离质谱分析实验 |
4.2.4 理论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糠醛热解产物的鉴定 |
4.3.2 糠醛的热解路径 |
4.3.2.1 糠醛的单分子解离反应路径 |
4.3.2.2 糠醛的氢原子加成反应路径 |
4.3.2.3 糠醛的氢原子提取反应路径 |
4.3.3 Hβ催化糠醛热解 |
4.3.3.1 Hβ催化糠醛热解产物鉴定 |
4.3.3.2 Hβ催化糠醛程序升温谱图分析 |
4.3.4 HY催化糠醛热解 |
4.3.4.1 HY催化糠醛热解产物鉴定 |
4.3.4.2 HY催化糠醛程序升温谱图分析 |
4.3.5 分子筛催化糠醛热解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呋喃的催化热解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准备 |
5.2.2 原位催化光电离质谱分析实验 |
5.2.3 商用固定床与GC/MS联用装置分析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β催化呋喃热解 |
5.3.1.1 Hβ催化呋喃热解产物鉴定 |
5.3.1.2 Hβ催化呋喃程序升温谱图分析 |
5.3.2 HY催化呋喃热解 |
5.3.2.1 HY催化呋喃热解产物鉴定 |
5.3.2.2 HY催化呋喃程序升温谱图分析 |
5.3.3 HZSM-5催化呋喃热解 |
5.3.3.1 HZSM-5催化呋喃热解产物鉴定 |
5.3.3.2 HZSM-5催化呋喃程序升温谱图分析 |
5.3.4 分子筛催化呋喃热解路径 |
5.3.5 低温下分子筛催化呋喃制备苯并呋喃 |
5.3.5.1 分子筛催化呋喃热解产物的鉴定 |
5.3.5.2 优化苯并呋喃收率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基于吡喃盐中间体的新型串联反应及其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吡喃盐中间体的概述 |
1.3 基于炔烃为吡喃盐前体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
1.3.1 基于苯并异吡喃盐中间体 |
1.3.1.1 [4+2]环加成 |
1.3.1.2 基于o-QDM中间体的环化反应 |
1.3.1.3 苯并异吡喃中间体参与的串联反应 |
1.3.1.4 苯并异吡喃中间体碳正离子的反应 |
1.3.2 [3+2]偶极加成反应 |
1.4 基于氧吡喃叶立德参与的反应 |
1.4.1 基于曲酸及麦芽酚为氧吡喃叶立德前体的研究 |
1.4.2 基于乙酰氧基吡喃酮为氧吡喃叶立德前体的研究 |
1.4.3 基于氧吡喃叶立德中间体的全合成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多羟基苯并呋喃的构建及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1,4-共轭烯炔酮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背景 |
2.3 选题思路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条件优化 |
2.4.2 底物拓展 |
2.4.3 羟基苯并呋喃的不同取代模式 |
2.4.4 含羟基苯并呋喃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
2.4.5 8-epi-Liphagal的全合成研究 |
2.4.6 控制实验 |
2.4.7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5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
2.5.1 典型实验操作 |
2.5.2 实验数据 |
2.6 单晶数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氧吡喃叶立德中间体的[5+2]环加成反应 |
3.1 引言 |
3.2 基于构建七元环骨架的研究背景 |
3.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条件优化 |
3.4.2 底物拓展 |
3.4.3 底物衍生化探究 |
3.4.4 控制实验 |
3.4.5 可能的机理 |
3.5 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 |
3.5.1 基本的实验操作 |
3.5.2 实验数据 |
3.6 单晶数据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二 代表化合物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几种合成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概述及其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结构概述 |
1.3 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骨架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引言 |
1.3.2 四氢异喹啉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3.3 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磷酸催化异喹啉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合成C1-吲哚异喹啉 |
2.1 引言 |
2.2 课题设计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反应条件优化 |
2.3.2 反应底物扩展 |
2.3.3 反应的应用 |
2.3.4 推测反应机理 |
2.4 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仪器与试剂 |
2.5.2 α-吲哚四氢异喹啉4的合成 |
2.5.3 化合物6的合成方法 |
2.5.4 化合物7的合成方法 |
2.5.5 化合物8的合成方法 |
2.5.6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1-异苯并呋喃酮-四氢异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课题设计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反应底物扩展 |
3.3.3 生物活性检测 |
3.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仪器与试剂 |
3.5.2 合成化合物4的典型光催化偶联反应 |
3.5.3 化合物5的合成方法 |
3.5.4 控制实验 |
3.5.5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咔啉并咪唑烷酮化合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课题设计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2 底物扩展 |
4.3.3 反应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仪器与试剂 |
4.5.2 化合物4的一般合成方法 |
4.5.3 [3+2]环加成反应 |
4.5.4 控制实验 |
4.5.5 产物表征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Ⅰ:典型化合物图谱 |
附录 Ⅱ: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无过渡金属参与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杂环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自由基串联反应的杂环构建 |
1.2.1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香豆素衍生物 |
1.2.2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4-色满酮衍生物 |
1.2.3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呋喃衍生物 |
1.2.4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二苯并吡喃衍生物 |
1.2.5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菲啶衍生物 |
1.2.6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喹啉衍生物 |
1.2.7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3,4-二氢喹啉酮衍生物 |
1.2.8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异喹啉酮和异喹啉二酮衍生物 |
1.2.9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吲哚酮衍生物 |
1.2.10 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唑 |
1.3 基于自由基串联反应对杂环特定位点的官能团化 |
1.3.1 自由基串联反应对吲哚C-3位官能团化 |
1.3.2 自由基串联反应对咪唑并吡啶C-3位官能团化 |
1.3.3 自由基串联反应对吡啶C-4位及喹啉C-2官能团化 |
1.4 立题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1,6-烯炔与二甲基亚砜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含甲磺酰基的3-羰基苯并呋喃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
2.2.3 反应机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测试仪器、试剂及方法 |
2.4.2 原料的合成 |
2.4.3 产物的合成 |
2.4.4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自由基C-H键硫化引发的2-(1-吡咯基)芳胺/醚/单质硫三组分串联反应合成1,3,6-苯并硫二氮杂?衍生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
3.2.3 反应应用和拓展研究 |
3.2.4 反应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测试仪器、试剂及方法 |
3.4.2 原料的合成 |
3.4.3 产物的合成 |
3.4.4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自由基引发的芳胺/醚/单质硫三组分串联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
4.2.3 反应应用和拓展研究 |
4.2.4 反应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4.4 实验部分 |
4.4.1 测试仪器、试剂及方法 |
4.4.2 产物的合成 |
4.4.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自由基引发的烯烃分子间硝化杂芳基化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2 底物适用范围研究 |
5.2.3 反应应用和拓展研究 |
5.2.4 反应机理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5.4 实验部分 |
5.4.1 测试仪器、试剂及方法 |
5.4.2 产物的合成 |
5.4.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苯并呋喃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铑催化1,6-烯炔的不对称环化反应 ——手性复杂多环的可控选择性合成研究[D]. 滕琪. 山东大学, 2021(11)
- [2]烯(炔)烃双官能团化/串联环化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 马俊伟. 兰州大学, 2020
- [3]吡莫地韦合成工艺研究[D]. 郑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取代β-硝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硝基色烯参与药物小分子骨架的构建研究[D]. 代晨路. 扬州大学, 2020(04)
- [5]邻炔基类底物参与的五元环化自由基反应研究[D]. 张天舒.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环加成策略在Paeoveitol,Cedranes及Przewalskone合成中的应用[D]. 张禹晗. 兰州大学, 2020(01)
- [7]在线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的催化热解[D]. 李亚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基于吡喃盐中间体的新型串联反应及其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四氢异喹啉和四氢-β-咔啉化合物的几种合成策略研究[D]. 张明.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基于无过渡金属参与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杂环化合物[D]. 张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