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滦县司家营、马城矿区的含铁变质岩系特征及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辰[1](2020)在《冀东高官营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收集资料的前提下,通过野外勘查和室内研究工作,理清了该矿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查明了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和矿石质量,利用变差函数对该地区铁矿矿体品位的变化程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通过磁法精测剖面拟合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该矿区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仅村南残山分布有基岩出露,为太古界单塔子群白庙子组三段黑云变粒岩和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石英砂岩。长城系大红峪组以小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变质岩系之上,地层呈单斜构造,走向近南北,西倾。太古界变质岩系为一总体走向近南北,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矿区内较大的断裂构造为F1断层破碎带,区内岩浆岩不发育。矿床赋存于太古界单塔子群白庙子组三段地层中,区内可分为3个矿带和1个独立矿体,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多为似层状、透镜状,磁铁石英岩为矿区主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磁铁矿呈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以集合体或单体形式呈条纹状定向分布。根据石英条纹的宽窄,矿石结构大致可划分细纹状矿石、条纹状矿石和条带状矿石,矿石m Fe的平均品位为20%~30%。该矿矿体具有两次成矿阶段,虽然矿体品位在空间上有不明显的方向性变化,少数矿体部位的品位表现出的相关性也比较差,但是从矿体整体的品位来看,品位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渐稳定。矿体沿走向方向的变化是一种比较简单而且没有规律的变化,一些影响矿体品位的外界因素在矿化阶段对成矿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从磁法精测剖面拟合好的成果图中可以看出地面磁异常是钻孔控制的铁矿体引起,矿体的对应连接及产状与磁法推测一致,没有其他未发现的有一定规模的矿体,Ⅱ矿带、Ⅲ-2及Ⅳ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以大致控制,矿石质量已基本查明,矿体沿走向及倾斜延深方向均呈尖灭态势,矿床已无远景。图17幅;表16个;参78篇。
刘帅洲[2](2020)在《司家营矿区水化学演化及水岩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司家营铁矿是典型华北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区开采活动改变了地下水赋存状态及地下水流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突水灾害也是频繁发生。在此情况下,研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化规律及控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以司家营铁矿主要充水含水层为例,通过检测矿区各含水层地下水常规离子、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离子比值系数、Gibbs图、piper三线图等方法,分析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同时结合浸泡实验、混合实验对司家营铁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的水岩作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常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得出,第四系上部水主要水化学类型有Ca·MgSO4、Ca·Mg-HCO3·SO4型和Ca·Mg-HCO3型;第四系下部水主要水化学类型有Ca-HCO3型、Ca·Mg-HCO3型;基岩裂隙水主要水化学类型有Na-HCO3型、NaHCO3·Cl型,影响因素主要为岩石风化溶解、氧化还原作用及离子交换作用。分析微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选定Ni,Li,Al作为矿区地下水中特征微量元素。并得出控制研究区地下水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机制是地下水的溶滤作用。通过室内水岩作用模拟实验得出,当第四系下部水补给基岩水时,主要发生的水岩作用包括硅酸盐溶解、黄铁矿的氧化、阳离子交换等。同时,第四系下部水越流补给基岩水时的混合主要为简单的物理机械混合作用同时伴有脱硫酸作用以及碳酸平衡引起的沉淀作用。图38幅;表16个;参84篇。
王明格[3](2019)在《冀东马城BIF型铁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文中指出马城BIFs铁矿床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山海关隆起西南边缘之青龙河断陷带东部,地处河北东部滦南县境内。本文对马城铁矿床的成矿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方法包括流体包裹体测温、主微量\稀土和H-O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建造分析最终确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马城铁矿勘查资料的研究,建立了该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圈定了远景评价区域并对其做出了定性评价。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相关年龄资料数据显示,矿体顶底板黑云变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矿体中钾化混合花岗岩年龄2529±7Ma~2539±8Ma,代表了 BIF的形成年龄和滦县群火山沉积年龄。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马城铁矿变质峰期均一主体温度为250~350℃,后期低温蚀变主体温度为150~200℃,并且各期包裹体温度和盐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代表了后期蚀变具有多期性的特点。马城铁矿主量元素中,SiO2+TFe2O3+MgO平均总含量很高,占到了90%以上,而其它氧化物组分含量很低且Al2O3+TiO2的含量非常低。这均表明马城铁矿石原始形成为较为纯净化学沉积,陆源碎屑物质基本没有参与。矿石中MnO/TFe2O3比值极低,均值为0.002,K2O/Na2O<1,均表现出热水沉积成因特征。马城铁矿Co/Zn、Ni/Zn 比值及其它微量元素特征共同表明,马城铁矿成矿物质与存在于沉积盆地中的火山活动而带来的热液有关。马城铁矿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中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a、Y正异常以及Y/Ho 比值与现代海水接近,均表明马城铁矿∑REE+Y具有海水特征;强烈Eu正异常则呈现出热液稀土元素特征;(La/Yb)N<1则又表明具有海水与热液叠加混合特征;Ce/Ce*范围变化于0.82-0.95之间,比值<1,无明显异常,则指示马城铁矿形成时总体处于缺氧环境。H-O同位素及δD-δ18O水分析又表明,马城铁矿石石英的形成流体环境与变质水接近。结合成矿年代与火山活动关系,认为马城BIFs铁矿床的形成其成矿物质来源与25亿年前太古代末期海底火山活动期及间歇期所产生的大量热液流体有关,基本与陆源物质无关。火山作用及流体高温加热使处于缺氧环境的海水温度升高,进而形成海水与热液流体叠加的混合流体。混合流体主体温度在250-300℃,混合流体淋滤、萃取原火山冷凝、沉积物中铁、硅物质形成BIF,并伴随有绿帘-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含铁岩系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表明,马城铁矿与司家营铁矿为大型向斜构造并且在深部存在转折端可能性不大,此区域找矿前景不大。剖面与三维实体模型对比分析,证实马城铁矿Ⅱ号矿体在0线-580m存在合围现象,呈现紧闭倒转褶曲向斜构造特征;Ⅰ号矿与Ⅲ号矿体在23线-1140m标高合围并呈现紧闭倒转褶曲向斜构造特征;物探及钻探推测V矿体在深部已趋于“向形”的转折端。以上发现,证明了马城铁矿存在向斜构造特征。结合地质剖面、三维地质模型及物探资料对马城铁矿床矿区范围内远景展开评价,并最终图定Ⅱ号矿体深部等3个极有潜力远景区。
汪洋[4](2019)在《司家营铁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文中研究说明司家营铁矿南区在开拓和采准阶段的竖井及平巷施工过程中发生多起基岩段突水淹井事故,小型突水更是频发。建立针对司家营铁矿的矿井突水涌水预警体系,对于预防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司家营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采集各含水组水化学样品,利用地下水常规水化学元素和环境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司家营矿区第四系水质类型以Ca-Mg-HCO3型为主,水中常规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溶滤作用影响。基岩裂隙水以Na-HCO3型为主,其水质类型主要受硅酸盐溶解与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影响。地下水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主要来自工农业污染及采矿活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2)根据地下水中Ca2+、Mg2+、K+、Na+、Cl-、SO42-、HCO3-七个指标,结合Bayes理论及逐步判别原理,建立了研究区各水体的常规水化学判别公式。3)研究区内各充水含水层地下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其中,第四系水的年龄为现代水,基岩裂隙水的年龄为次现代水。新河断裂影响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受裂隙导水补给,大贾庄矿中心区基岩裂隙水接受第四系下部水通过“天窗”直接补给,田兴矿中心区基岩裂隙水接受第四系下部水的越流补给。图34幅;表9个;参90篇。
张强[5](2017)在《山东省苍峄铁矿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苍峄铁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克拉通-鲁中隆起之南缘的尼山(白彦)凸起与临沂凸起(穹断)交汇部位,是鲁西成矿带最重要的BIF铁矿床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作开展,本区成矿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在收集地质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铁矿物质来源、成矿构造环境以及成矿机制。主要的成果与认识如下:1、矿物主要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铁矿石主要产于磁铁石英岩。磁铁石英岩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Fe质与Si质相间分布构成矿石的条带状构造,铁矿的主要围岩是黑云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及部分角闪片岩等。2、磁铁石英岩全铁平均含量为33.45%,主量元素主要由SiO2(平均约46.94%)、Fe2O3(平均约18.64%)、FeO(平均约23.57%)组成,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Ba、Rb、U;亏损高场强元素Ti、Zr、Nb。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低,经过PAAS标准化处理后,苍峄地区磁铁石英岩的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其中δEu范围为:1.35-1.67,平均值为1.52,Eu总体为正异常,但是不明显,δCe范围为:0.84-1.01,平均值为0.94,无明显Ce异常。3、苍峄地区铁建造的形成与海底热液活动作用相关度大,但是根据Eu异常值判断可知,距离火山中心较远。在海水运动的稳定期与在缺氧的环境下硅质与铁质相继沉积,继而形成条纹状-条带状构造,且在沉积的过程中,很少有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4、根据黑云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投图显示,本区为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岛弧环境。同时山草峪组黑云变粒岩的原岩为砂质、泥质岩为主,超基性岩、基性岩石相对较少,表明本区总体上构造环境相对活跃,形成环境处在碰撞拼合阶段。5、海底火山热液为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并且距离热液中心有一定距离,海底火山热液在海水的搬运下不断流失,但仍得到了一定的富集。经过较大规模的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下,使原有岩石发生重结晶作用,促进了铁质的进一步富集。后期岩系在强烈的褶皱作用改造和后期断裂作用对矿体的形成无决定性作用,但对产出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形成了以铁质和硅质为主要成分的BIF型铁矿。
郭海[6](2016)在《河北省秦皇岛某铁矿矿坑涌水量预测》文中提出矿坑涌水量是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与成本,对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矿山设计与开采部门制定开采方案,确定矿坑排水能力,制定疏干防治措施,设计排水系统与设备的主要依据。本文以河北省秦皇岛某铁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矿坑涌水量的预测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分析了矿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勘探时的钻孔资料,利用GMS软件建立了矿区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从东西、南北向及组合的剖面系统地对矿区的含水层及隔水层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矿区顶部被巨厚第四系第一含水层完全覆盖,地表起伏不大;第一隔水层分布连续,较好的阻隔了第四系第一含水层与第四系第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第四系底部粘性土层,分布不连续,只在矿区的东北部及西南部部分地区有所分布,厚度较小;基岩强风化带与第四系直接接触,分布连续,天然状态下,对阻隔第四系第二含水层与基岩裂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有一定作用,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与构造裂隙含水层之间则没有隔水层相隔。在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矿床的充水因素,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依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结合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相应的地下水数学模型,然后利用Visual MODFLOW、GM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利用稳定流流场及抽水试验观测孔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识别检验,采用手动和PEST模块相结合的方式调整模型参数。利用识别后的参数及观测孔计算水位进行矿区参数灵敏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基岩裂隙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对计算水位的影响最大。通过识别检验后的数值模型对矿区南北矿段不同开采中段的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当开采中段为-150m时,单独开采时北矿段和南矿段矿坑涌水量分别为7020m3/d、22950m3/d,联合开采时矿坑涌水量分别为6500m3/d、22100m3/d;当开采中段为-280m时,单独开采时北矿段和南矿段矿坑涌水量分别为9880m3/d、44200m3/d,联合开采时矿坑涌水量分别为9100m3/d、39950m3/d;当北矿段开采中段为-385m、南矿段开采中段为-419.5m时,单独开采时北矿段和南矿段矿坑涌水量分别为11700m3/d、71400m3/d,联合开采时矿坑涌水量分别为11180m3/d、66300m3/d。
王斌海[7](2016)在《司家营铁矿南区涌水量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家营铁矿南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前期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多条竖井受出水影响,造成工程延误。因此,明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开展涌水量预测对于矿山开采安全、矿山生产期间防治水方案的确定具有重大意义。论文运用Aquirfer Test软件,通过时间降深曲线和时间降深速率曲线,对多孔抽水实验数据进行了解译,确定了含水层类型和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识别了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对长期的地下水动态数据分析,准确划分了南区的水文地质单元,确定了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矿床的充水条件,充分认识了司家营铁矿南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调查了南区各竖井的巷道掘进情况,矿坑的正常排水和突水情况;对南区的地下含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进行概化,建立了三维非稳定流的水文地质模型,运用数值法、比拟法和均衡法对不同开采中段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解译及分析结果表明:司家营南区控水构造发育,含水层类型存在分区特性。根据含水介质划分为第四上部强含水层、第四系下部弱含水层、强风化裂隙含水层、弱风化裂隙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层。垂向上,第四系底部粘土“天窗”区成为联系第四系和风化裂隙含水层的通道,构造裂隙带为联系基岩风化带与施工工作面的充水通道。平面上,司家营南区表现出田兴矿中心区、新河断裂影响区、大贾庄矿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三个水文地质单元的基岩含水层之间多存在低渗透带,削弱了三者间的水力联系,只在新河断裂带的CGK03-NK12孔处构造裂隙发育,侧向上成为各单元间的联系通道。田兴矿中心区侧向及垂向补给不足,井下涌水趋于稳定;新河断裂影响区富水性强,裂隙发育均匀,基岩地下水压力传导快,侧向补给好,为突水多发区;大贾庄矿区裂隙发育不均匀,基岩裂隙水与第四系下部含水层间水压力传递明显,第四系越流为大贾庄矿的主要涌水来源。司家营南区含水系统具多层结构,各含水层相互联系,边界条件和含水结构复杂,构成典型的复杂三维流系统。采用数值法、比拟法及均衡法,预测的-250-450m水平矿坑涌水量为6.92×10411.26×104 m3/d。根据分析结果,认为南区带压开采条件下防治水应以封堵为主,“天窗”区浅层水应进行截流,在CGK03-NK12孔间阻断新河断裂带与南部富水带间的水力联系,重要的巷道工程应避开新河断裂。
陈时磊[8](2015)在《典型井工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涌水量动态预测》文中提出铁矿石和煤炭分别作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和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地下水系统是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资源具有分布广泛、开采便利、水质优良等特点,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优质水源,另一方面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水资源通常与矿产资源伴生在一起,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地下水环境问题。为同时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和保障矿井生产安全,本文以河北大贾庄铁矿和陕北大海则煤矿为例,基于煤田地质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理论,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资料分析、水文地质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手段,分别评价、预测了铁矿和煤矿井工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预测了两个典型矿区动态涌水量,为实现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本文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条件,将大贾庄铁矿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和基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根据岩性、渗透性及富水性强弱,第四系含水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第四系上部强含水层和第四系下部中等含水层。矿区内主要隔水层有第四系中部“主隔层”和第四系底部“底隔层”。隔水层的存在阻碍了孔隙水和裂隙水的水力联系。矿区地下水总体流向均为自北向南,水力坡度较为平缓。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多条断层相互影响,互相沟通,形成北宽南窄、上大下小的“花朵状”构造裂隙含水带,构成矿床充水空间和导水通道;大海则矿区地下水为多层含水系统,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白垩系洛河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侏罗系安定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侏罗系直罗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和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地下水流向为东北向西南。矿区地质构造简单,确定洛河组含水层和直罗组含水层作为该区主要研究目标含水层。进行了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确定了2煤开采矿井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2)通过分析采动过程中覆岩破坏机理,得出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由于采矿导致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破坏及其性质改变和矿坑大量排水所造成的。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破坏表现为含(隔)水层破坏,进而导致其渗透性、储水性、入渗性及含水层厚度等性质的改变。分析确定采矿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含(隔)水层特征及组合模式、地质构造、开采方式及顶板管理方法、矿体赋存特征。根据地下含水系统中含水层、隔水层和矿体赋存空间关系,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双层强越流型和多层越流型两种典型矿区含(隔)水层组合模式。采动条件下,含(隔)水层结构被破坏,性质改变、矿坑大量疏排地下水,各层地下水子系统之间水力联系增强,矿区地下水环境逐渐发生改变。(3)根据大贾庄铁矿水文资料,分析了第四系地下水和基岩地下水天然流场特征,得出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流向与地层倾斜方向基本一致,基岩地下水位高出第四系地下水位0.2m0.3m。建立矿区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观测孔曲线拟合完成模型识别和验证,获得相应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分布和有关源汇项水量大小,并进行了地下水均衡分析。根据矿山开采方案预测未来30年各含水层流场,结果表明:矿区各含水层流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在采场周围形成了明显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由四周向矿坑集中排泄,流场呈现明显的三维流状态,含水层之间表现为多级次、连锁式越流特征。采动对基岩含水层影响最大,平面上,地下水降落漏斗主要沿断层带及其影响带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漏斗范围在南北方向上波及较远、东西方向基本不变,这与基岩构造裂隙发育规律相一致;垂向上,随着开采水平的提高,漏斗面积不断扩大,这与基岩构造裂隙垂向发育规律是一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变化规律表明,基岩构造裂隙带成为矿坑导水通道。虽然有多层隔水层的存在,基岩矿坑大量排水还是会通过逐层越流影响到上覆第四系含水层。第四系下部中等含水层首先受到影响,在采区上部出现明显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约45m。第四系上部含水层水位大幅下降波及到其上部强含水层,第四系上部强含水层由于渗透性较强,地下水径流速度快,水位表现为整体式下降。(4)采用flac3d对20602工作面回采过程顶板稳定性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冒裂带发育高度约为125m,据此对最新《煤矿防治水手册》中综放开采经验公式进行修正作为研究区2煤层顶板冒裂带发育高度计算修正公式,经计算,2煤层开采后冒裂带发育高度为97.15153.24m,平均121.05m,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完全导通直罗组砂岩含水层,但并未影响到上覆其他各含水层。因此确定直罗组含水层为2煤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上覆其他各层为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大海则矿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通过识别验证完成大海则煤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分别预测了开采计划条件下未来1年、3年、5年及10年直罗组含水层和白垩系含水层流场,通过与初始流场对比分析得出:直罗组作为2煤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发生剧烈变化,形成了以采掘工作面为中心不断变化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研究区构造条件简单,因此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分布主要受回采工作面控制,且随着回采工作面增多,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面积也不断增大,四周地下水集中向采空区排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发生改变,逐渐形成了受回采工作面控制的局部流场。距煤层上方较远的白垩系含水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采空区上方局部流场形态逐渐发生改变,最终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至第10年末,漏斗中心水位下降了近100m,四周地下水向漏斗区集中汇集,垂直下渗补给下部直罗组含水层。白垩系地下水流场局部发生改变,但整体地下水流场形态并无较大变化,预测结果表明,采矿对白垩系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要小于直罗组含水层。(5)矿山采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地下水系统的扰动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开采位置及范围和地下水流场和补径排条件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揭示了涌水量是一个动态的数值。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涌水量动态预测基本方法。据此,结合采掘计划,分别预测了大海则煤矿首采区四个工作面和大贾庄铁矿三个开采水平矿井(坑)动态涌水量。根据预测结果,大海则煤矿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涌水量随采区面积增加而增大,正常涌水量由580m3/h增加到2221m3/h,至第四阶段逐渐回落到约1500m3/h。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涌水量随采空区范围扩大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矿井涌水量逐渐趋于稳定甚至减少。地下水系统特征发生改变,影响控制涌水量动态变化过程。大贾庄铁矿分-450m、-350m和-250m三个开采水平自下而上开采,结果表明,随着开采水平提高逐渐靠近第四系含水层,矿坑正常涌水量由47500m3/d增加到57800m3/d。(6)通过大贾庄铁矿和大海则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对比,对比分析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式、含(隔)水层特征及组合模式、地质构造、矿体(煤层)赋存特征等控制因素,得出:铁矿和煤矿虽然控制因素存在差异,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方式是相同或相似的,即长期井工开采均会影响到上覆各含水层,导致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矿区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水力梯度增加,径流速度加快,整个矿区地下水流场呈现明显的空间三维流状态。同时,毕竟条件不同,二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许英霞,张龙飞,王明格,刘殿龙,高孝敏,贾东锁[9](2015)在《冀东马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在近几年铁矿勘查中新发现超大型矿床,其矿体赋存于新太古界滦县群,铁矿形成后遭受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及后期热液蚀变。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马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中不同类型磁铁石英岩中的石英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马城铁矿遭受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峰期阶段主要形成IIb类气体包裹体和IV类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14℃580℃,盐度主要位于2wt%10 wt%Na Cl区间,表现为低盐度特征;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后形成IIa类液体包裹体和III类含子矿物包裹体,流体包裹体主体均一温度为120447℃,盐度0.88wt%35.32wt%Na Cl,均一温度和盐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代表了区域变质峰后阶段变质流体具有多期性的特点;后期热液蚀变阶段形成I类次生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1239℃,盐度为1.4wt%21.6wt%Na Cl,表现为中低盐度特征。
许英霞,张龙飞,李厚民,李立兴,高孝敏,贾东锁[10](2015)在《冀东司家营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找矿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司家营铁矿床是冀东地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也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累计探明资源量达32亿吨。本文首先对司家营铁矿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控矿条件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结合前人对司家营铁矿构造背景、成矿时代、铁矿成因及后期改造作用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司家营铁矿的成矿模式。通过对司家营铁矿的航磁、地磁异常特征、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进行解析和矿致异常信息的提取,认为重磁法为主、电法为辅的地球物理方法在该地区可有效圈定矿集区。因此,本文在总结归纳司家营铁矿矿床地质控矿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司家营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滦县-滦南-昌黎地区进一步开展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河北滦县司家营、马城矿区的含铁变质岩系特征及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滦县司家营、马城矿区的含铁变质岩系特征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东高官营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1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研究概况 |
1.1.1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1.1.2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因 |
1.2 高官营铁矿床概况 |
1.2.1 自然地理 |
1.2.2 以往工作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冀东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变质基底 |
2.1.2 中新元古代-新生代沉积盖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卵形构造 |
2.2.2 线型构造带 |
2.2.3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太古界单塔子群白庙子组三段(Arb3) |
3.1.2 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Chd) |
3.1.3 新生界第四系(Q) |
3.2 构造 |
3.2.1 地层产状 |
3.2.2 断裂构造 |
3.3 岩浆岩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体的空间分布、规模、形态及产状 |
4.2 矿石组构特征 |
4.2.1 矿石构造和结构研究 |
4.2.2 矿石结构构造 |
4.2.3 矿石化学成分 |
4.3 矿石类型 |
4.4 矿床成因 |
第5章 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
5.1 统计分布曲线法分析 |
5.2 自然分布曲线法与平差曲线法 |
5.3 各曲线图的绘制及数据的计算 |
第6章 变差函数分析 |
6.1 变差函数 |
6.2 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
第7章 深部成矿预测 |
7.1 磁异常特征 |
7.2 矿区岩矿石磁性参数 |
7.3 矿体与磁法剖面正演拟合进行深部成矿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司家营矿区水化学演化及水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1.2 微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1.3 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4.1 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案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区域含水层(组) |
2.3.2 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3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常规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理 |
3.1 常规水化学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1 常规离子、TDS、pH值统计分析 |
3.1.2 离子相关性分析 |
3.2 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及机制 |
3.2.1 地下水化学类型特征及演化规律 |
3.2.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化机制 |
3.2.3 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主成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微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1 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
4.2 微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1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4.2.2 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水岩作用室内实验 |
5.1 静态浸泡实验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材料与装置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实验结果 |
5.1.5 结果分析 |
5.2 混合过程实验 |
5.2.1 实验设计方案 |
5.2.2 混合实验结果分析 |
5.2.3 混合实验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冀东马城BIF型铁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文献综述 |
2.1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2.2 硅铁建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2.3 冀东迁滦地区前震旦变质岩系及成矿构造-建造背景研究现状 |
2.3.1 对迁滦地区含铁岩系异同的主要认识 |
2.3.2 关于迁滦地区含铁岩系的空间展布特征的主要认识 |
2.4 冀东司马长成矿带研究现状 |
3 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与研究 |
3.1 区域地质 |
3.2 矿区地质特征 |
3.3 矿体空间分布研究 |
3.4 矿石品位变化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样品及实验简介 |
4.2 锆石CL特征及定年 |
4.3 年龄数据的地质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5.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1 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
5.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5.1.3 包裹体显微测温地质意义 |
5.2 主微量\稀土地球化学 |
5.2.1 主量元素 |
5.2.2 微量\稀土元素 |
5.3 氢氧同位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构造控矿模式分析 |
6.1 马城与司家营成矿层位关系分析 |
6.1.1 含铁岩系基本地质特征对比 |
6.1.2 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6.2 马城铁矿紧闭倒转褶曲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马城铁矿成矿模式与远景评价 |
7.1 成矿特征 |
7.2 成矿模式 |
7.3 马城铁矿远景评价 |
7.3.1 磁、重异常特征 |
7.3.2 远景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司家营铁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1.1.2 水源判别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4.1 关键问题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案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地质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区域含水层(组) |
2.3.2 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 |
第3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流场分析 |
3.1 第四系上部地下水动态分析 |
3.2 第四系下部地下水动态分析 |
3.3 基岩裂隙地下水动态分析 |
第4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常规水化学特征及判别模式 |
4.1 常规水化学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 常规水化学离子组成分析 |
4.3 常规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分析 |
4.3.1 地下水形成控制机制 |
4.3.2 常规离子相关性分析 |
4.3.3 常规水化学因子分析 |
4.4 常规水化学空间分布及控制因素 |
4.4.1 常规水化学类型分析 |
4.4.2 常规水化学空间分布 |
4.5 常规水化学判别模式 |
4.2.1 Bayes逐步判别模式建立 |
4.2.2 判别效果检验 |
第5章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同位素水化学特征及流动性分析 |
5.1 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氢氧稳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
5.1.2 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
5.1.3 碳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
5.2 司家营矿区地下水流动性分析 |
5.3 混合比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山东省苍峄铁矿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BIF研究现状 |
1.3 矿区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 |
1.4 前人工作情况及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2 矿体围岩及夹石 |
3.3 矿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
3.3.1 矿石矿物成分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类型及品位 |
3.4 矿床构造特征 |
3.4.1 构造层划分 |
3.4.2 褶皱构造 |
3.4.3 断裂构造 |
3.4.4 构造对含矿层的影响 |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矿石的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围岩的主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
4.2.2 围岩微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4.3.2 围岩稀土元素特征 |
4.4 同位素测年 |
第5章 苍峄铁矿成矿机制讨论 |
5.1 变质岩原岩恢复 |
5.2 成矿物质来源讨论 |
5.3 构造环境讨论 |
5.4 矿床形成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河北省秦皇岛某铁矿矿坑涌水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矿床概况 |
第三章 地质条件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区地质条件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3 矿床地质 |
第四章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4.1 含水层及其特征 |
4.1.1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
4.1.2 基岩裂隙含水层 |
4.2 隔水层及其特征 |
4.3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4.3.1 基于GMS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4.3.2 模型的分析 |
4.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5 地下水动态特征 |
4.5.1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
4.5.2 地下水水质动态特征 |
4.6 矿床充水因素 |
4.6.1 充水水源分析 |
4.6.2 充水通道 |
第五章 矿坑涌水量预测 |
5.1 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及数学模型 |
5.1.1 模型的范围及边界条件 |
5.1.2 含水层、隔水层的结构 |
5.1.3 含水层的水力特征 |
5.1.4 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 |
5.2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数值模拟 |
5.2.1 渗流区域的剖分 |
5.2.2 含水层、隔水层顶底板高程的输入 |
5.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5.2.4 参数设置 |
5.3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
5.3.1 稳定流流场识别检验 |
5.3.2 抽水试验模型识别检验 |
5.3.3 模型参数优选方法 |
5.3.4 模型识别结果 |
5.4 基于GMS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4.1 GMS地下水建模方法简介 |
5.4.2 基于GMS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4.3 Visual Modflow与GMS的对比 |
5.5 灵敏度分析 |
5.6 矿坑涌水量预测 |
5.6.1 单独开采 |
5.6.2 联合开采 |
5.6.3 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7)司家营铁矿南区涌水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涌水量预测方法分类 |
1.2.2 涌水量预测方法发展 |
1.2.3 涌水量预测方法适用性评价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关键问题与预期创新点 |
1.5.1 关键问题 |
1.5.2 预期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方案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交通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第3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区域含水层(组) |
3.2 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 |
第4章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4.1 矿区含水层(组) |
4.2 多孔抽水试验的含水层性质解译分析 |
4.2.1 含水层性质解译理论分析 |
4.2.2 司家营南区含水层性质解译分析 |
4.3 司家营南区水文地质参数识别 |
4.4 基于地下水动态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4.4.1 第四系上部地下水动态分析 |
4.4.2 第四系下部地下水动态分析 |
4.4.3 基岩地下水动态分析 |
第5章 司家营南区数值法涌水量预测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
5.1.1 模拟范围及边界条件的概化 |
5.1.2 地下含水系统的概化 |
5.1.3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概化 |
5.2 数学模型 |
5.3 数值模型 |
5.3.1 模型的空间和时间离散 |
5.3.2 边界条件的处理及赋值 |
5.3.3 初始流场的确定 |
5.3.4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
5.3.5 模型识别 |
5.3.6 基于模拟的水均衡分析 |
5.3.7 矿坑涌水来源分析 |
5.3.8 矿坑涌水量预测分析 |
第6章 比拟法及均衡法涌水量预测 |
6.1 比拟法涌水量预测分析 |
6.2 均衡法涌水量预测分析 |
6.2.1 地下水均衡因素确定 |
6.2.2 均衡方程的建立与选择 |
6.2.3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6.2.4 计算结果及均衡分析 |
第7章 司家营铁矿南区防治水措施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附录B 附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典型井工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涌水量动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水害防治 |
1.2.2 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1.2.3 矿区水资源保护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型矿区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的选择 |
2.2 大贾庄铁矿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地质概况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
2.3 大海则煤矿研究区概况 |
2.3.1 自然地理概况 |
2.3.2 地质概况 |
2.3.3 水文地质条件 |
2.3.4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工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机理研究 |
3.1 采矿对地下含水空间结构破坏及性质的改变 |
3.1.1 含水空间结构的破坏 |
3.1.2 覆岩含水层采动破坏机理 |
3.1.3 含水空间性质的改变 |
3.2 采矿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3.2.1 采矿对地下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 |
3.2.2 采矿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1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分析 |
4.1.1 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式 |
4.1.2 含(隔)水层特征及组合模式 |
4.1.3 地质构造 |
4.1.4 矿体赋存特征 |
4.2 矿区大规模开采前地下水天然流场特征 |
4.2.1 天然流场时间确定 |
4.2.2 第四系含水层流场特征 |
4.2.3 基岩裂隙含水层流场特征 |
4.3 铁矿动态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4.3.1 大贾庄铁矿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3.2 数学模型 |
4.3.3 大贾庄铁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4.4 大贾庄铁矿动态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
4.4.1 预测方案 |
4.4.2 大贾庄铁矿动态开采对基岩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
4.4.3 大贾庄铁矿动态开采对第四系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
4.5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分析 |
5.1.1 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式 |
5.1.2 含(隔)水层特征及组合模式 |
5.1.3 地质构造 |
5.1.4 煤层赋存特征 |
5.2 煤层覆岩破坏特征研究 |
5.2.1 冒裂带发育高度计算 |
5.2.2 导水裂隙带导通分布 |
5.3 煤矿动态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3.1 大海则煤矿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3.2 大海则煤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4 大海则煤矿动态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
5.4.1 预测方案 |
5.4.2 大海则煤矿动态开采对直罗组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
5.4.3 大海则煤矿动态开采对白垩系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
5.5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述 |
5.6 铁矿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比分析 |
5.6.1 控制因素及条件对比分析 |
5.6.2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矿山采掘方案涌水量动态预测研究 |
6.1 涌水量动态预测方法 |
6.2 研究区选择 |
6.3 基于工作面掘进进度涌水量动态预测 |
6.3.1 预测方案 |
6.3.2 涌水量预测结果 |
6.3.3 矿井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
6.4 基于开采水平涌水量动态预测 |
6.4.1 数值法涌水量预测 |
6.4.2 比拟法预测涌水量 |
6.4.3 矿坑涌水量对比 |
6.5 涌水量动态预测评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冀东马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特征 |
1. 1区域地质特征 |
1. 2矿床地质特征 |
2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
2. 1流体包裹体分类 |
2. 2不同类型矿石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10)冀东司家营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找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区域地质特征 |
2矿床地质特征 |
2. 1地层 |
2. 2构造 |
2. 3岩浆岩 |
2. 4矿体特征 |
2. 5富铁矿 |
2. 6矿石特征 |
3成矿模式 |
4地球物理特征 |
4. 1主要岩 ( 矿) 石磁性及密度特征 |
4. 2磁异常特征 |
4. 3重力特征 |
4. 4电磁法 ( CSAMT) 测深在司家营铁矿的应用 |
5司家营铁矿地质 -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
6结论 |
四、河北滦县司家营、马城矿区的含铁变质岩系特征及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东高官营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D]. 刘思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司家营矿区水化学演化及水岩作用研究[D]. 刘帅洲.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冀东马城BIF型铁矿床成矿规律及远景评价[D]. 王明格.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4]司家营铁矿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D]. 汪洋.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山东省苍峄铁矿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讨论[D]. 张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6]河北省秦皇岛某铁矿矿坑涌水量预测[D]. 郭海.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4)
- [7]司家营铁矿南区涌水量预测[D]. 王斌海.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
- [8]典型井工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涌水量动态预测[D]. 陈时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9]冀东马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许英霞,张龙飞,王明格,刘殿龙,高孝敏,贾东锁. 地质与勘探, 2015(02)
- [10]冀东司家营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找矿模型[J]. 许英霞,张龙飞,李厚民,李立兴,高孝敏,贾东锁. 地质与勘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