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39例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一、晚期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鲁周南[1](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赵晓康[2](2020)在《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44例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和分析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总结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4例中晚孕期(≥20周)经阴道分娩后胎盘大部分或完全残留于宫腔且手取或钳夹胎盘失败要求保守治疗的病例,对胎盘残留的病因、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胎盘残留患者依据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分为未植入组(A组)14例及植入组(B组)30例。未植入组平均生产孕周30+3(20+1-41+3)周,平均于产后1.07(0.1-4)天完成治疗,4例胎盘自行经阴道娩出,3例手取胎盘,7例超声监测下行钳夹术。11例于产后24小时内完成治疗,其中6例给予输血治疗,2例患者治疗时出血≥400ml。植入组均保守治疗成功,平均生产孕周29+4(20+1-41+1)周,平均于产后17.57(0.27-44)天完成治疗,3例胎盘自行娩出,15例超声监测下行钳夹术,5例腹腔镜下胎盘病灶挖除,4例经腹胎盘病灶挖除,3例宫腔镜下电切。其中19例(63.33%)有产后发热史,4例(13.33%)治疗时出血≥400ml,7例(23.33%)晚期产后出血,17例(56.67%)给予输血治疗。随HCG降低,钳夹成功率呈升高趋势。结论:胎盘残留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影像学未提示胎盘植入则需要促宫缩或在产后较短时间内手取或钳夹,严重并发症较少;影像学提示胎盘植入建议在产后2周后在超声监测下行钳夹术成功率高且安全,3-4周后经腹或腹腔镜下行胎盘病灶挖除术较安全。产后较短时间内治疗常出血较多,产后延迟治疗时间越长发热率越高,因此需权衡利弊,把握好治疗时机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杨晓艳[3](2019)在《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些年,生育年龄推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高龄妊娠人数正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高龄产妇(分娩时年龄≥35周岁的孕产妇)人数及比例的逐渐增加,高龄产妇的妊娠结局也越来越受到临床产科医师的重视。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如早产、巨大儿、死胎死产等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了解高龄产妇孕产期高危因素,可为保障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指导高龄产妇孕期保健,提高产科医疗技术质量,改善高龄产妇围产儿结局。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现状,并探讨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及妇幼保健院完善高龄产妇孕产期管理,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优生优育,改善高龄产妇围产儿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56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高龄组(年龄3546岁),另选取同期在此院进行分娩的非高龄产妇180例作为非高龄组(年龄2234岁),比较两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精神状态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围产儿是否产生不良结局将高龄产妇分为不良结局组(n=72)和结局良好组(n=384),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高龄组产妇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1)。2.高龄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羊水量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5或P<0.01)。3.高龄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1)。4.孕晚期高龄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孕早期和非高龄组(P<0.01)。5.高龄组胎儿窘迫、早产儿、胎儿畸形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5)。6.二分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与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是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的危险性因素(OR>1)。结论1.高龄产妇不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孕期不良心理状态的严重程度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2.产妇年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是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王利民,唐冬梅,黄璐,侯莉,邓耀,胡志敏,夏艳梅,黄娟,王思义[4](2017)在《血HCG检测在阴道分娩后宫内妊娠残留物清宫术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在阴道分娩后宫内妊娠残留物(RPOCs)清宫术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阴道分娩后1cm<RPOCs<3cm的产妇100例根据是否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分为清宫组(观察组)与非清宫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中HCG,用B超检查两组产妇RPOCs大小,对比两组产妇血HCG水平及RPOCs大小差异。结果出院前观察组产时出血、产后出血、产后3天出血、出院前血红蛋白(HG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产褥期内血情况比较,观察组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多、阴道出血时间较对照组长、最低HGB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HCG为(3052.35±1358.56)mIU/ml对照组为(992.70±245.46)mIU/ml,观察组血HC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92%(46/50)患者血HCG水平>2000.00mIU/ml。观察组RPOCs大小与对照组(2.00±0.48cm vs2.03±0.45cm)相比,观察组RPOCs较对照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血象与对照组血象发生分别为48.00%和26.00%、发热发生率34.00%和14.00%、败血症发生率16.00%和2.00%、贫血发生率60.00%和22.00%、重度贫血发生率22.00%和0.00%均较对照组高,产后42天子宫完全复旧发生率分别为84.00%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后1cm<RPOCs<3cm产妇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主要与血HCG有关,与RPOCs大小关系不确切,对于血HCG<2000.00mIU/ml产妇出院前不需常规清宫,而血HCG>2000.00mIU/ml产妇出院前予以清宫,可减少阴道分娩后因RPOCs过度清宫或清宫不及时所带来并发症。

石梅新[5](2016)在《晚期产后大出血6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期间发生晚期产后大出血的60例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胎盘胎膜残留、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良以及切口开裂等;胎盘胎膜残留以及产褥感染所导致的产后出血时间较短,分别在产后614 d和312 d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以切口裂开最多(2 669.9±284.5)m L;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出血均得到充分控制,治愈成功率为100%。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围手术期出血因素预防,从而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单丹[6](2014)在《晚期产后出血32例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积累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40%,其常见发病原因包括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切口裂开等。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治愈,未见子宫切除患者。结论多种病因可以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个体化方案治疗产后出血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疗效。

石慧娟[7](2012)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在产科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指产后24h到产褥期这一段时间内引发大量腹腔和阴道出血,往往以产后2~4周为发病的高峰期,一般表现为一次性突然大量流血,或者刚开始流血量比较少,呈现间断性或者持续性出血,之后则突然引起大量流血。此疾病严重损害到产妇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近几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给妇女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二、晚期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期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2)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44例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高龄产妇的妊娠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血HCG检测在阴道分娩后宫内妊娠残留物清宫术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方法
        1.2.1 设备及试剂
        1.2.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晚期产后大出血6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1.2.2 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晚期产后出血各诱因分析
    2.2 产后大出血各诱因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分析
3 讨论
    3.1 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
    3.2 晚期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3.3 晚期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7)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病因
        4.1.1 部分胎盘残留
        4.1.2 蜕膜残留以及子宫内膜炎
        4.1.3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4.1.4 子宫复旧不全
        4.1.5 会阴侧切口裂开
    4.2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
    4.3 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

四、晚期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经阴道分娩后胎盘残留44例临床病例分析[D]. 赵晓康.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回顾性分析[D]. 杨晓艳.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4]血HCG检测在阴道分娩后宫内妊娠残留物清宫术中的价值[J]. 王利民,唐冬梅,黄璐,侯莉,邓耀,胡志敏,夏艳梅,黄娟,王思义. 西部医学, 2017(05)
  • [5]晚期产后大出血60例临床分析[J]. 石梅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22)
  • [6]晚期产后出血32例诊治分析[J]. 单丹. 中国实用医刊, 2014(17)
  • [7]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 石慧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05)

标签:;  ;  ;  ;  ;  

39例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