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昆[1](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韩冰[2](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严重影响城市住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生命线设施破坏甚至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城市抗震减灾的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基于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使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以期有效提高我国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部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震灾直接损失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运用相关—变异系数法对初建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形成包含5个系统层,17个要素层,35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BP神经网络评价法,利用Matlab工具构建了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显示,经过函数训练后,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高度一致,相对误差均值为2.19%,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准确评价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大小。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得分为0.78,根据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标准认定唐山市的综合抗震等级良好,达到较高水准。通过对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城市防灾环节中的薄弱点,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图21幅;表18个;参55篇。
刘健蕖[3](2019)在《地震谣言治理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特别是自“5.12”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由此引发的地震谣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随着我国地震谣言事件进入“高发期”,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造成了公众心理恐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地震谣言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形式都在发生变化,过往对于地震谣言的定性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地震谣言治理工作理论指导需求。2018年来,伴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政府很多部门处于机构重组阶段,各部门的职能、权力转移,面对频繁出现的地震谣言,如何根据当前地震谣言传播情况和社会结构重新布置治理工作,已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信息因素三个方面对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谣言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的社会背景、谣言制造者谋求利益、群众对地震存在恐惧的心理因素、文字或行为信息被群众误解和、信息源模糊的信息等因素所引起的。本文通过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全面归纳,总结了地震谣言的5个特点,分别是与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关注度高、同类型谣言泛滥、影响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此外,通过对2018年内发生的34个地震谣言事件传播和治理两方面的关键信息的进行整理统计及对比研究,本文总结了关于当前社会背景中地震谣言出现的新的4个传播情况,分别是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少震区更易传播地震谣言、地震谣言类型多样、高学历者也可能是传谣人。为了吸取过往治理失败的教训和总结有效的治理措施,笔者对“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事件”和“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两个案例的治理过程、问题和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地震背景、治理方式和治理时效三个方面对上述两个案例进行了横向比较,深入挖掘地震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地震谣言治理工作中主要有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地震谣言治理主体单一、专家力度辟谣不够、治理机制不健全、辟谣平台太少、政府辟谣不及时、谣言治理效果不明显。当下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使得信息传输更快捷,地震谣言的产生环境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震谣言发生时,创新地震谣言治理机制、拓展地震谣言治理技术手段、消除社会公众恐震心理和打击造谣传谣者,才能科学、有序的进行舆论引导,有效防止谣言的产生和扩散,避免社会的恐慌、混乱,进而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
郭媛[4](2018)在《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而向社会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也是地震部门的核心职责。广东省地震局探索向社会提供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实现了防震减灾工作从注重内部管理到社会管理、从行业服务到公共服务的初步转变,但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总体表现为:有需求没能力、有能力缺服务、有服务低水平。存在哪些瓶颈性的问题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产品属于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效能的高低和社会的满意度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以公共服务供给分工作为理论框架,采用档案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针对履行广东省防震减灾职能的地震部门,分析其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评估其服务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从服务规划者、服务生产者、服务规划者、服务生产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机制等角度,挖掘和分析在公共服务规划和生产过程中,现有公共服务供给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建议,使服务供给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石耀霖,孙云强,罗纲,董培育,张怀[5](2018)在《关于我国地震数值预报路线图的设想——汶川地震十周年反思》文中提出汶川地震发生已经十年了.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汶川地震未能预测,是中国地震工作者心头永远的痛,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反思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地震局系统反思报告认为,"汶川地震未能预测,一是地震成因尚不清楚;二是地震前兆机理尚不清楚;三是经验预报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四是地震前兆时空演化特征尚不十分清楚;五是尚未形成全球地震预测研究机制[1]".反思注意到"地震预测基础性研究落后",认为:"当今的地震预报仍处于
闵娜娜[6](2012)在《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特穆特·毛雷尔先生在《行政法学总论》中提出的“公共警告”,作为一种柔性的行政方式,在现代风险社会中,对于提醒公众注意并防范各式各样的风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风险的不同,公共警告可以大致分为社会风险公共警告和自然灾害公共警告两大类。地震灾害公共警告,作为自然灾害公共警告之一种,是指在可能发生地震灾害时,有法定权限的行政主体依法定程序和方式向公众发布警示的行为。有效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将对减少人身伤亡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且深受地震之害的国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即建立起了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尽管法律层面的制度构建越来越体系化,但实践效果却大不如从前。本文即是以中国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为切入点,从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制度化完善建议。本文的正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着重论述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基础理论。具体分为两节,第一节对公共警告的概念、内容要素、共性特征及类型化区分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节则将重点置于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对其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并分析其与普通公共警告的不同特征,为后文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制度探讨和构建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第一节通过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和分析研究,从发布主体和信息公开两个角度总结出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历史上的成功经验;第二节侧重于对制度现状的梳理,分别从法律规定和实践运行两个角度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决策程序和发布机制进行现状解析。第三章提出了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做了相应的原因分析。本章主要采用了中外比较、古今比较的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决策程序和发布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从行政法角度看来,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的构建与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布主体级别设置不合理、预测信息发布的政府垄断、地震局职能定位不准确、决策机制中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欠缺、决策机制的“行政干预科学”、地震预测信息公开的非规范化等。第四章针对第三章提出的制度构建及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第一章所述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历史经验和域外经验为参考,尝试在中国现行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法律及制度框架内提出一定的完善建议,以期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能够真正将中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发挥出来,为防震减灾发挥作用。本章提出的制度化建议主要针对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决策程序和发布机制三大方面,具体包括:发布权的适当下放、打破地震预测信息发布的政府垄断、建立政府与民间合作模式下的地震监测预测信息共享机制、扩大地震预测信息公开的范围等。
陈莉莉[7](2010)在《中外防震减灾管理体系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防震减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国情、国力以及外部安全环境或国内社会发展段情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国家防震减灾管理工作各具特色。这些国家的灾害综合管理体制和应急处置机构建设即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为我国及我省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特别是防震减灾管理提供了经验。对比各国防震减灾管理体制,中国是唯一单独设立地震机构的国家,而国际上自然灾害管理机构则大多设立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长期以来,中国对自然灾害类的危机管理体制实行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当重大灾害发生时,政府成立非常设领导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抢险救灾。这种管理体制,虽然在长期的防灾减灾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权力有限,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比运行机制,发达国家依靠完善的信息系统、严格的建筑抗震标准、形成规模的救援力量,死亡率逐步降低。中国也已经开始重视抗震设防,并在通信、救援、预案方面加强建设;对比法制建设,我国较早推行了防震减灾法,仍然缺乏法规和规章的支撑。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政治、文化、历史、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根据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对预防、准备、反应、恢复阶段的划分,我们必须思预、思防、思救、思建,实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管理体制方面:管理职能和科研职能分开,设置专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强制推行抗震设防工程;建成互联互通和共享资源的信息系统,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整合紧急救援力量,逐步建立风险转嫁机制。法制建设方面:主要是使应对地震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并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
陈棋福[8](2010)在《汶川地震引发的中国地震预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中国地震预报历程、地震震例的总结研究和汶川地震的概要回顾,表明我国地震预报已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教训,海城地震等事例说明至少一些地震是存在前兆的,依据前兆进行地震预报是有希望的,但地震预报需要持续不断的长期探索研究。目前,依靠地震预报来防御地震灾害是不现实的,加强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基于地震危险性的科学分析结果进行抗震设防是有效的减灾途径。
陈运泰[9](2009)在《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概要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地震预测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的进展情况,指出地震预测这一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虽然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并非毫无进展.文中以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等方法以及美国帕克菲尔德(Parkfield)的地震预报实践为例,说明在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方面,地震预测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文中分析了地震预测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阐述了为解决这些困难所应当采取的科学途径,展望了地震预测的前景,指出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地震预测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选准地点、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坚持不懈地、系统地进行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
陈建民[10](2009)在《六十年的风雨 六十年的发展——新中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防震减灾事业,致力于提升国家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努力减轻地震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防震减灾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地震预报的研究和实践,起始于1966
二、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
一、特色创新 |
二、应用价值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地震 |
二、地震灾害 |
三、风险 |
四、风险管理 |
五、灾害风险管理 |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
三、公共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
一、构造背景复杂 |
二、地震活动频繁 |
三、地震风险高 |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
一、中央机构改革 |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1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定义 |
2.2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 |
2.1.1 地震危险性评估能力 |
2.1.2 工程抗震防御能力 |
2.1.3 社会基础支持能力 |
2.1.4 灾害管理能力 |
2.1.5 救援与恢复能力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分析 |
3.1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震基本参数 |
3.1.2 灾区统计指标 |
3.1.3 经济发展水平 |
3.1.4 房屋抗震能力 |
3.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关联分析简述 |
3.2.1 灰色系统理论 |
3.2.2 灰色关联分析 |
3.2.3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 |
3.3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度计算 |
3.3.1 确定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 |
3.3.2 无量纲化数据处理 |
3.3.3 灰色关联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4.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4.4 评价指标的优化筛选流程 |
4.4.1 评价指标初选 |
4.4.2 评价样本选择和样本数据获取 |
4.4.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4.4.4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筛选 |
4.5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评价原理方法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5.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3 组合权重 |
5.4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验证 |
5.5.1 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 |
5.5.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5.3 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 |
5.5.4 BP评价模型结果分析 |
5.6 提升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对策分析 |
5.6.1 建立并完善地震管理信息系统 |
5.6.2 提高城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 |
5.6.3 完善城市避难场所规划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地震谣言治理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 |
1.3 主要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主要概念 |
1.3.2 相关理论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2 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与特点 |
2.1 .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 |
2.1.1 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 |
2.1.2 谣言制造者谋求利益 |
2.1.3 普遍存在的恐震心理 |
2.1.4 相关信息被误解 |
2.1.5 信息源模糊 |
2.2 .地震谣言的特点 |
2.2.1 与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 |
2.2.2 关注度高 |
2.2.3 同类型谣言泛滥 |
2.2.4 影响范围广 |
2.2.5 传播速度快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震谣言传播现状分析 |
3.1 2018年国内地震谣言概况 |
3.1.1 2018年国内地震谣言事件 |
3.1.2 事件分析 |
3.2 地震谣言传播现状 |
3.2.1 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 |
3.2.2 少震区更易传播地震谣言 |
3.2.3 地震谣言类型多样 |
3.2.4 高学历者也可能是传谣人 |
3.3 本章小结 |
4 地震谣言治理案例研究 |
4.1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
4.1.1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事件概述 |
4.1.2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辟谣经过 |
4.1.3 南阳、驻马店地震谣言治理问题分析 |
4.2 九寨沟地震谣言治理经验 |
4.2.1 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概述 |
4.2.2 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辟谣经过简述 |
4.2.3 九寨沟地震谣言事件治理经验分析 |
4.3 治谣比较 |
4.3.1 地震背景比较 |
4.3.2 治理方式比较 |
4.3.3 治理时效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地震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5.1 地震谣言治理现状概述 |
5.1.1 政府是治理主体 |
5.1.2 治理时效 |
5.1.3 治理模式 |
5.2 地震谣言治理存在的问题 |
5.2.1 .地震谣言治理主体单一 |
5.2.2 .专家辟谣不多 |
5.2.3 治理机制不健全 |
5.2.4 辟谣平台太少 |
5.2.5 政府辟谣不及时 |
5.2.6 谣言治理效果不明显 |
5.3 地震谣言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缺少多中心协同治理 |
5.3.2 地震预报技术不过关 |
5.3.3 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5.3.4 舆论引导方式不当 |
5.3.5 地震谣言监测不到位 |
5.3.6 缺少恐震群众的信任 |
5.4 本章小结 |
6 地震谣言治理策略 |
6.1 .创新地震谣言治理机制 |
6.1.1 加强多主体协同治理 |
6.1.2 融入系统化辟谣平台 |
6.1.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6.2 拓展地震谣言治理技术手段 |
6.2.1 向公众提供预警服务 |
6.2.2 利用大数据技术预防地震谣言 |
6.2.3 寻求地震预报公开形式 |
6.3 消除社会公众恐震心理 |
6.3.1 普及地震科普宣传 |
6.3.2 确保建构筑物抗震设防过关 |
6.4 .打击造谣传谣者 |
6.4.1 健全法律法规 |
6.4.2 采取惩罚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和创新点 |
2 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2.1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分析框架 |
2.2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和需求分析 |
2.3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及其服务规划分析 |
2.4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及其供给分析 |
2.5 公共服务供给效果 |
3 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4 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建议 |
4.1 建立地震部门与服务生产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渠道 |
4.2 推进公共服务规划的精细化 |
4.3 转变供给模式,健全公共服务多方参与机制 |
4.4 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工作 |
4.5 梳理法定职能,分级分类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
4.6 推进信息化服务工程,实现多样化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关于我国地震数值预报路线图的设想——汶川地震十周年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预报的简单回顾 |
2 地震预测研究现状 |
2.1 可操作的地震预测系统 |
2.2 统一的加利福尼亚州地震破裂预测系统 |
2.3 NASA的Quake Sim模拟平台 |
3 关于中国地震数值预报系统框架的设想 |
3.1 地震预测分系统 |
3.2 地震风险预测分系统 |
4 地震数值概率预测的科学思路 |
4.1 长期时间无关地震概率预测 |
4.2 中长期时间相关地震概率预报 |
4.3 地震短临概率预报 |
5 讨论和结论 |
(6)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警告理论 |
(一) 公共警告的概念及要素 |
(二) 公共警告的特征 |
(三) 公共警告的类型化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概念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特征及挑战 |
第二章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历史经验及现状梳理 |
一、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历史经验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发展历程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经验总结 |
二、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现状——法律规定及运行实践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决策程序 |
(三)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发布机制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制度困境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主体制度的缺陷 |
(一) 发布主体级别设置不合理——从历史经验反思当前制度 |
(二) 政府垄断预测信息的发布——从域外经验考察国内实践 |
(三) 地震局职能定位不准确——从基础理论拷问权限设置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决策程序的缺陷 |
(一) 决策机制尚未类型化 |
(二) 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欠缺 |
(三) 地震预报评审制度的路径冲突 |
三、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发布机制的缺陷 |
(一) 地震预测信息公开制度及其现状检讨 |
(二) 信息公开的特殊形式——“地震辟谣”的非规范化 |
第四章 完善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制度化建议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主体制度的完善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发布权的适当下放 |
(二) 打破地震预测信息发布的政府垄断 |
(三) 地震局应明确职能定位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决策程序的制度化 |
(一) 构建类型化的决策机制 |
(二) 政府与民间共享地震监测预测信息 |
(三) 建立独立的地震预测评审委员会 |
三、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发布机制的再考量 |
(一) 地震预测信息公开范围的扩大 |
(二) 地震辟谣的制度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中外防震减灾管理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题的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 研究综述 |
2 理论基础 |
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简介 |
2.1.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
2.1.2 公共危机管理方法论 |
2.2 博弈论理论简介 |
2.2.1 博弈论理论简述 |
2.2.2 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的博弈论分析框架概述 |
2.2.3 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囚徒困境和委托代理 |
2.3 运用公共危机管理和博弈论理论分析防震减灾管理问题的依据 |
3 地震活动背景和我国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 |
3.1 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3.1.1 破坏性地震概念 |
3.1.2 防震减灾的概念 |
3.1.3 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的概念 |
3.2 中国自然状况和地震活动背景 |
3.2.1 中国自然状况 |
3.2.2 中国地震活动背景 |
3.3 中国防震减灾管理现状 |
3.3.1 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发展历程 |
3.3.2 中国防震减灾管理的环境 |
3.3.3 中国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
3.3.4 中国防震减灾管理运行机制 |
3.3.5 中国防震减灾管理分类 |
3.3.6 汶川地震处置情况 |
3.3.7 青海地震处置情况 |
3.4 云南防震减灾管理 |
3.4.1 云南地震活动背景 |
3.4.2 云南省地震局职能职责 |
3.4.3 云南防震减灾管理现状 |
4 各国防震减灾管理情况 |
4.1 防震减灾管理体制-以美国为例 |
4.1.1 美国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发展历程 |
4.1.2 美国防震减灾管理体制的特点 |
4.1.3 从地震看美国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
4.2 防震减灾管理运行机制-以日本为例 |
4.2.1 日本地理概况 |
4.2.2 注重防御的防震减灾管理运行机制 |
4.2.3 从阪神·淡路地震看日本防震减灾运行机制 |
4.3 防震减灾管理法制-以俄罗斯为例 |
4.3.1 俄罗斯概况 |
4.3.2 健全的俄罗斯防震减灾管理法制 |
5 各国防震减灾管理体系的比较与分析 |
5.1 管理体制比较 |
5.2 法制比较 |
5.3 运行机制比较 |
5.3.1 准备对策比较 |
5.3.2 反应对策比较 |
5.3.3 恢复对策比较 |
6 完善中国防震减灾管理体系 |
6.1 构建综合性防灾减灾部门 |
6.1.1 变分部门和分类别的单一管理模式为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模式 |
6.1.2 职责明确及细化 |
6.1.3 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
6.2 预防阶段主要做好抗震设防工作 |
6.2.1 抗震设防工程的强制推行 |
6.2.2 保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 |
6.3 准备阶段主要做好应急预案演练 |
6.3.1 地震监测 |
6.3.2 地震预报的可行性研究 |
6.3.3 专业救援队建设 |
6.3.4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职能职责的明确 |
6.4 反应阶段主要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 |
6.4.1 监测系统基础观测数据的有效获取 |
6.4.2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共享 |
6.4.3 发挥媒体信息导向作用 |
6.5 恢复重建阶段主要探索风险保障机制 |
6.5.1 建筑物重建 |
6.5.2 心理干预 |
6.5.3 推行保险 |
6.6 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预测研究进展 |
1.1 预测与预报 |
1.2 地震长期预测 |
1.2.1 地震空区 |
1.2.2“东海大地震” |
1.2.3 帕克菲尔德地震 |
1.2.4 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 |
1.3 地震中期预测 |
1.3.1 应力影区 |
1.3.2 地震活动性图像 |
1.3.3 图像识别 |
1.4 地震短、临预测 |
1.4.1 地震前兆 |
1.4.2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试验场 |
1.4.3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试验的启示 |
2 地震预测的困难与地震的可预测性 |
2.1 地震预测的困难 |
2.1.1 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 |
2.1.2 大地震的“非频发性” |
2.1.3 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
2.2 地震的可预测性 |
3 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 |
3.1 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学家群体 |
3.2 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与研究 |
3.3 坚持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地震预测试验场 |
3.4 系统地开展基础性、综合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计划 |
3.5 加强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 |
4 讨论与结论 |
四、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2]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 韩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地震谣言治理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 刘健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广东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郭媛. 暨南大学, 2018(02)
- [5]关于我国地震数值预报路线图的设想——汶川地震十周年反思[J]. 石耀霖,孙云强,罗纲,董培育,张怀. 科学通报, 2018(19)
- [6]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研究[D]. 闵娜娜. 中国政法大学, 2012(11)
- [7]中外防震减灾管理体系比较研究[D]. 陈莉莉. 云南大学, 2010(03)
- [8]汶川地震引发的中国地震预报探讨[J]. 陈棋福. 第四纪研究, 2010(04)
- [9]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J]. 陈运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12)
- [10]六十年的风雨 六十年的发展——新中国的防震减灾事业[J]. 陈建民. 防灾博览,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