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压烧结与微波烧结ZTA陶瓷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锦,梁炳亮,张建军,艾云龙[1](2022)在《微波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尤其是5G商用时代的来临,微波介质陶瓷的开发与探索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通常采用常压固相烧结的方式来制备微波介质陶瓷,但烧结温度较高、加热速度慢,且烧结时间过长,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损耗,还可能导致晶粒的异常长大。为了降低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通常会添加烧结助剂,如B2O3、CuO等,但加入烧结助剂会引入第二相从而影响微波介电性能。作为一种高效的烧结方法,微波烧结技术是在烧结过程中通过微波与材料粒子的相互作用或微波与基本微观结构耦合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不仅能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还能改善材料的显微组织,因此,近年来微波烧结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采用微波烧结制备的微波介质陶瓷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应用,如Mg2TiO4陶瓷用于多层电容器和微波谐振器,BaTiO3陶瓷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MgTiO3陶瓷用于微波滤波器、通信天线和微波频率全球定位系统,TiO2陶瓷用于电容器和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等。不仅如此,采用微波烧结制备的微波介质陶瓷还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如LiAlSiO4基陶瓷、MgO-B2O3-SiO2基陶瓷等在多层陶瓷基板与微波集成电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微波烧结技术为制备优异的材料提供了可能,还可用于在各种粉末的制备,实现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综述了微波烧结制备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常规烧结和微波烧结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指出采用微波烧结制备的微波介质陶瓷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和祥,黄千里,陈煜辉,刘伯威,刘咏[2](2021)在《多孔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多孔氧化铝陶瓷具有力学性能好、耐腐蚀、比表面积大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在耐火材料、电绝缘体、耐磨机械部件、过滤材料、催化支撑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见多孔氧化铝陶瓷的造孔方法主要有部分烧结法、复刻模板法、牺牲模板法与直接发泡法,合理的造孔方法有利于获得特定孔隙结构与孔隙率。氧化铝陶瓷的常规烧结工艺通常温度高、时间长、易形成粗化晶粒与残留气孔,先进烧结技术如振荡压力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等可有效克服上述缺点,综合提升材料的各项性能。本文从造孔方法与烧结技术两个方面综述多孔氧化铝陶瓷的研究进展,期望为新型多孔氧化铝陶瓷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王玉洁[3](2021)在《固态电解质Li7La3Zr2O12的微波烧结及掺杂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使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与隔膜,可以大幅提高传统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效解决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安全问题,成为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之一。全固态电池的核心为固态电解质,其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高的离子电导率的石榴石型Li7La3Zr2O12(LLZO)固态电解质最具研究前景。LLZO具有四方相(t-LLZO)与立方相(c-LLZO)两种晶相结构,其中立方相比四方相的离子电导率高约2个数量级,但立方相室温下不稳定。因此,得到稳定立方相是研究固态电解质LLZO的前提。另一方面,LLZO固态电解质目前多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晶相可控且原料成本较低,但烧结温度高、时间长,导致晶粒过大、性能下降等问题;而微波烧结为整体加热,烧结温度低、时间短,具有效率高、无污染、材料的显微结构均匀等优势,是一种可取代传统烧结的新颖烧结方法。为此,本文中采用传统烧结与微波烧结两种方式制备LLZO固态电解质,在此基础上,用Al3+取代Li+对LLZO进行掺杂改性,借助X射线衍射、SEM、EDS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制备固态电解质的组织结构以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7La3Zr2O12,首先在900℃保温6h对前驱体粉末进行预烧,然后探究两种烧结方式的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对样品物相、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传统烧结在1100℃下保温12h制备出四方-立方的过渡相结构LLZO,晶粒间结合较为紧密,体积密度为3.91 g/cm3,室温离子电导率为5.89×10-6 S/cm;而微波烧结在1000℃下保温20min制备出纯立方相LLZO固态电解质,但体积密度较低,仅为3.21 g/cm3,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01×10-5 S/cm。在此基础上,利用Al3+取代Li+制备Li7-3xAlxLa3Zr2O12固态电解质,探究掺杂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量为0.2mol时,传统烧结在1100℃下保温12h制备得到纯立方相结构Li6.4Al0.2La3Zr2O12,样品结晶度高,晶粒间结合紧密,体积密度和室温离子电导率分别为4.37 g/cm3和1.21x10-4S/cm;微波烧结在1000℃下保温20min也制备得到纯立方相结构Li6.4Al0.2La3Zr2O12,体积密度和室温离子电导率分别为4.58 g/cm3和8.28×10-5 S/cm。
彭昭勇[4](2021)在《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烧结工艺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硼硅酸盐玻璃陶瓷是LTCC常用的材料之一,可应用于宇航、激光、核工程以及光电学等领域。烧结是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制备及应用的重要工序,但烧结过程种常出现的翘曲、变形、收缩不均匀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以有限元为代表的仿真技术以其较好的计算效率与精度显示了在热分析方面的巨大优势,为解决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烧结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论文在分析陶瓷材料烧结机理的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升温速率、烧结温度、冷却方式以及坯体厚度与长宽比对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坯体烧结的影响,并制备了硼硅酸盐陶瓷坯体进行了烧结实验研究。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工艺参数与坯体结构参数通过影响支架内应力的大小与分布,从而影响坯体烧结的质量:(1)升温速率分别为1℃/min、10℃/min、20℃/min的陶瓷坯体热分析结果显示升温速率越快,陶瓷坯体温度场分布越不均匀,最大应力值越大。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1℃/min的陶瓷坯体三个方向的收缩较为均匀。(2)不同烧结温度(800℃、850℃、900℃)的下的陶瓷坯体内温度场分布呈相似规律,但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陶瓷坯体的热应力与变形量增大。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陶瓷坯体收缩率850℃>900℃>800℃,烧结温度是影响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坯体致密度的关键因素。(3)冷却速率将极大地影响陶瓷坯体内的温度与应力分布,自然冷却(风冷)陶瓷坯体内温度梯度越大,产生的应力远大于随炉冷却,导致坯体产生严重翘曲变形甚至开裂等缺陷。(4)陶瓷结构参数对烧结过程中坯体内温度与应力分布亦有较大影响。陶瓷厚度愈大,温度场均匀度愈差,内应力亦愈大。随着长宽比的增加,温度分布梯度增加。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在长宽比为1时,其长度与宽度方向的收缩率基本一致,随着长宽比的增加,长度与宽度方向的收缩都有所增大,容易发生翘曲、开裂。本文研究表明,基于有限元的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烧结过程仿真能够弄清相关参数对烧结质量的影响规律,实现工艺参数的优化,为解决陶瓷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瑞虎[5](2021)在《难熔金属钨与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难熔金属钨与钼及其合金材料作为重要的战略高温结构材料,在电光源、电力、冶金、化工、兵器以及核工业中约束等离子体的第一壁材料以及偏滤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钨与钼极高的熔点,常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在较高的烧结温度、较长保温时间下进行制备,易导致烧结试样的晶粒尺寸过粗、显微组织结构紊乱,最终使烧结后试样的综合性能较差。烧结工艺作为粉末冶金流程最为核心的一节,对材料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而选用合适的烧结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微波烧结技术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加热、选择性加热和非热效应而表现出了独特的特性。相较于传统烧结工艺能够显着降低温度、提升加热速率,在制备细小颗粒、结构均匀、力学性质卓越的烧结试样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本论文以热等离子合成法制备的准球形纳米钼粉末与钨粉末分别作为前驱体,研究烧结温度、升温速率、压制压力与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微波烧结难熔金属钨与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钨及钼试样在微波烧结过程中的动力学及机制进行分析,并同常规烧结工艺后的试样进行对比。利用有限元模拟法对微波烧结纳米钨粉压坯过程中的腔内及试样切面的电磁场强度分布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成果:通过对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发现,烧结温度与升温速率对钼试样的组织结构与硬度值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保温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在1250℃较低的烧结温度下保温30min可制备出具有最高显微硬度359.5 HV0.2的钼试样。在最佳工艺参数即1450℃温度下、保温区间为20 min、加热速率为20℃/min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致密度为99.2%、晶粒尺寸仅为2.07μm且组织结构均匀、硬度值为324.1HV的微波烧结试样,优于同一烧结温度下、保温1 h、最高升温速率为10℃/min传统烧结工艺下制备得到的致密度达99.1%、晶粒尺寸为7μm、硬度值为241 HV0.2的钼试样。难熔金属钨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发现,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与压制压力对试样的组织结构与综合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保温时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最佳工艺参数即1500℃较低的烧结温度下、保温区间为30 min、加热速率为20℃/min、压力为400 MPa的条件下可获得致密度为95.8%、晶粒尺寸为1.3μm、显微硬度值为508.6 HV0.2的试样,优于相同烧结温度下、保温1 h、最高升温速率为10℃/min的传统工艺下可获得的致密度为85.1%、颗粒大小为1.98μm、显微硬度值为450.1HV0.2的试样。当粉体的压制压力达到450 MPa时,在钨试样内部产生了分层现象,对最终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与综合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动力学及机制分析表明,钨与钼试样在微波烧结中的扩散机制均由体积扩散与晶界扩散机制共同控制,并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体积扩散机制逐渐成为核心的扩散机制。微波烧结纳米钼粉压坯的烧结活化能为186.53 k J/mol,明显低于传统烧结下钼试样的烧结活化能254 k J/mol,这表明微波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钼试样内的原子扩散以及烧结致密化过程。对纳米钨粉压坯微波烧结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发现,保温装置(氧化铝纤维与碳化硅)的设置有利于在试样周围形成均匀稳定分布的电磁场,从而保证钨试样内部温度的均匀分布。通过数值模拟,钨粉压坯上下表面的电磁场强度高于其内部,其原因是由于金属材料趋肤效应的影响,在电弧放电损耗与磁损耗机制驱动力的作用下,试样内部的细微结构与电磁场相互耦合,对微波的大量吸收从而使得试样内部的电磁场强度降低,最终有利于试样的整体性均匀加热。
卫紫君[6](2021)在《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的制备与微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高放射性核废物中的锕系核素(例如镎)具有放射性强、半衰期长和毒性高等特点,开发出高可靠性的陶瓷固化体是核废物处理领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钙钛锆石陶瓷(Ca Zr Ti2O7)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辐照和抗浸出性能而被广泛关注,然而对于钙钛锆石陶瓷的新型制备方法和钙钛锆石固化体用于固化镎的研究都未被报道。本论文首先以钛酸钙(Ca Ti O3)、二氧化钛(Ti O2)和二氧化锆(Zr O2)为原料,通过传统常压烧结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和微波烧结法分别制备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对比研究了烧结方法对物相进程、目标相产率、晶体结构、致密化程度和显微结构等影响。然后使用传统常压烧结法制备了钙钛锆石陶瓷以用于固化镨(Pr,镎的模拟核素),讨论了钙钛锆石用于固化镎核素的制备条件、包容量和晶体结构等。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开展了传统常压烧结法在空气气氛下用于制备钙钛锆石陶瓷的研究,采用传统常压烧结法在1000℃至1450℃的温度范围考察钙钛锆石陶瓷的物相和形貌演化。结果表明,Ca Ti O3、Ti O2和Zr O2原料的固相反应于1000℃开始发生,直接形成钙钛锆石目标相,反应于1300℃基本完成。提升烧结温度有助于致密化进程,在1450℃保温10 h的条件下可获得致密度为98.61%的钙钛锆石陶瓷,微观形貌显示陶瓷的晶粒平均尺寸为13.75μm,产率可达98.90 wt.%。钙钛锆石产物的晶体结构为单斜结构(空间群为C2/c)。传统常压烧结法整体工艺较简单,空气气氛可抑制浸出性能差的钙钛矿杂质的生成。然后,开展了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钙钛锆石陶瓷的研究,考察了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于真空气氛在1000℃至1300℃加热对钙钛锆石的反应温度、物相进程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可以快速制备高致密细晶的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前驱体于1000℃开始发生反应,固相反应在1300℃保温10 min即可完成,反应原理与传统常压烧结法一致;钙钛锆石产物的晶体结构为单斜结构(空间群为C2/c);所得样品致密度可达99.41%,粒径大小可达2.44μm。由于放电等离子法在烧结过程中富含还原气氛,钙钛矿杂质的含量为3.38 wt.%,推测还原气氛导致了Ti的还原进而促进钙钛矿杂质生成。接着,探索了微波烧结法用于制备钙钛锆石陶瓷的可行性,考察了微波烧结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钙钛锆石的产率和形貌均匀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钙钛锆石对微波的吸收性较差,微观形貌表明钙钛锆石存在局部反应不均匀和致密化不均匀等问题,烧结过程中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会提高钙钛锆石的产率和均匀性。微波烧结法可以在空气气氛下实现钙钛锆石的快速制备,于1400℃保温10 min的条件下即可合成产率为99.19 wt.%的钙钛锆石陶瓷,反应原理与传统常压烧结法一致;钙钛锆石产物的晶体结构为单斜结构,致密度较低(相对密度为93.58%)。最后,经三种烧结工艺综合对比,由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和微波烧结法分别存在钙钛矿杂质和致密性差的缺点,选择传统常压烧结法制备固化Pr的钙钛锆石陶瓷,讨论了钙钛锆石用于固化Pr的包容量和配方优化。以Ca Ti O3、Ti O2、Zr O2、Al2O3、Pr6O11为原料,采用传统常压烧结法于1350℃保温20 h制备Ca1-xPrxZr Ti2-5x/3Al5x/3O7(0.05≤x≤0.20)钙钛锆石陶瓷,产物主相均为单斜结构的Ca Zr Ti2O7,但钙钛矿杂质相含量随着P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消除钙钛矿杂质,在x=0.20的样品中添加6 wt.%的Zr O2和Ti O2可合成出近纯相的钙钛锆石陶瓷。钙钛锆石固化体的致密度为95.05%,Pr等离子在微观结构中分布均匀。钙钛锆石陶瓷对Pr的包容量可高达7.03 wt.%。产物中Pr的价态在物相相演化过程中保持一致,与原Pr6O11的价态接近。
张洁[7](2021)在《振荡压力烧结制备ZrO2-Al2O3-SiC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锆基陶瓷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在耐磨零件、切削加工、半导体与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关键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以及极端应用环境的需求,氧化锆基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断裂韧性仍需进一步提高。通常,采用添加单一增强相的途径来提高氧化锆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但同时常会造成材料其他力学性能指标的下降;此外,往往采用常压烧结或静态恒定压力烧结的方式制备氧化锆基陶瓷材料,但其致密度和可靠性面临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氧化铝增韧氧化锆陶瓷材料为研究对象,将碳化硅晶须(SiCw)和碳化硅颗粒(SiCp)作为增强相,采用动态振荡压力烧结新技术(OPS)制备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和高硬度的ZrO2-Al2O3-SiC复合材料。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材料组分(SiCw、SiCp单一或复合引入)和振荡压力烧结温度对材料烧结行为、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与热压烧结作对比,揭示材料的协同强韧化机理。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SiCw的引入能够显着地提高ZrO2-Al2O3-SiCw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研究发现最佳的烧结温度为1550℃,最佳的SiCw引入量为15 vol.%,在此参数下OPS制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优,主要是由于振荡压力能够有效地减少晶须团聚体的形成及闭口气孔的数量和尺寸,促进材料的致密化,进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OPS制备材料的断裂韧性最大为7.79 MPa?m1/2,其原因主要为材料中存在晶须拔出、晶须桥接、裂纹分支和裂纹偏转等机制,增加了能量耗散,释放了更多的断裂能;同时,SiCw的引入会导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所下降。(2)SiCp的添加提高了ZrO2-Al2O3-SiCp复合材料的硬度。发现最佳的烧结温度为1600℃,最佳的SiCp粒度和添加量分别为200 nm和10 vol.%,在此参数下制备材料的致密度及力学性能最优,相对密度、弯曲强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98.63%、1162 MPa、15.43 GPa和6.36 MPa?m1/2;此外,在老化时间40 h时,含10 vol.%SiCp复合材料中m-ZrO2含量仅为6 vol.%,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抑制低温老化的能力。(3)SiCw和SiCp复合引入能够使ZrO2-Al2O3-SiC复合材料保持高强高韧。结果表明,当SiCw和SiCp的含量分别为5和10 vol.%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维氏硬度达到15.26 GPa,弯曲强度为917 MPa,断裂韧性为6.83 MPa?m1/2,主要是由于颗粒弥散增韧、晶须增韧以及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协同增韧复合材料而增加了能量耗散,并且ZrO2/SiCp、Al2O3/SiCp、ZrO2/SiCw及Al2O3/SiCw等相界处形成共格关系而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此外,发现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含5 vol.%SiCw和10 vol.%SiCp试样中的m-ZrO2含量低且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试样具有良好的抗低温老化的能力。
乐弦,陈俊勇,李华鑫,肖洲,余显波,向军辉[8](2021)在《气凝胶材料的结构强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气凝胶材料被誉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其独特的超多孔结构使其具备众多优异特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气凝胶材料自身结构的脆弱和繁琐的制备流程严重制约了其普及应用。本工作概述了气凝胶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气凝胶材料常用的几种结构强化策略,介绍了近年新出现的仿生强化、浓差诱导强化和微波烧结等工艺优化增强等方法,并展望了气凝胶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
邱博[9](2021)在《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陶瓷/金属宏观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陶瓷颗粒难以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以及陶瓷与金属之间因润湿性差难以实现界面的良好复合等问题,在液态模锻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既不做预制体,也不采用“润湿化”处理的方法—“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技术来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宏观复合材料。首先,利用“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法制备了Zr O2增韧Al2O3陶瓷颗粒(ZTA Particle)增强高铬铸铁(High Chromium Cast Iron)复合材料(ZTAp/HCCI),探讨了压力作用下润湿性较差的陶瓷/金属实现机械啮合的热动力学条件,揭示了机械啮合界面的形成机理。其次,研究了ZTAp/HCCI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热膨胀性能以及机械啮合界面在加热-保温-冷却过程中的演变情况。之后,采用液锻复合技术在压力下制备了ZTA陶瓷块(ZTA Block)与HCCI的复合材料试样(ZTAb/HCCI),研究了制备压力与陶瓷表面形貌对界面啮合行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啮合强度与工艺参数之间的调控模型。最后,研究了ZTAp/HCCI复合材料在干滑动磨损以及冲击磨粒磨损条件下的磨损失效行为,确定了冲击磨损损失与磨损条件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建立了磨损预报模型。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润湿性能差的陶瓷/金属复合体系在压力作用下实现微观尺度上紧密啮合的热动力学条件,包括界面形成所需要做的最小功以及需要的最小外加压力。揭示了压力作用下机械啮合界面的形成机理,包括陶瓷与金属的接触、初步贴合、强化贴合以及完全贴合四个阶段。(2)采用“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方法成功制备了ZTAp/HCCI复合材料试件,其成型完整,表面没有明显缺陷,内部颗粒均匀分布,体积分数可达54 vol%。ZTA与HCCI结合紧密且连续可靠,复合界面为机械啮合界面。冲击断口观察表明,断裂发生在颗粒内部而不是界面脱粘,说明基体和陶瓷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结合强度。(3)采用液锻复合技术在压力作用下制备了ZTAb/HCCI复合试样,研究了制备压力和陶瓷表面形貌对啮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对于粗糙表面陶瓷(Sa=2.046μm)而言,当制备压力由40 MPa提高到100 MPa时,啮合强度由16.73 MPa增加到了24.91 MPa,增幅为48.9%,说明压力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加结合强度。在100 MPa的制备压力下,当陶瓷表面粗糙度由Sa=0.616μm增加至2.046μm时,啮合强度由20.87 MPa增加到24.91 MPa,增幅为19.4%,说明陶瓷粗糙程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结合强度。(4)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ZTAb/HCCI界面啮合强度与制备压力、陶瓷形貌以及陶瓷温度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建立了啮合强度调控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啮合强度的影响规律。(5)在干滑动磨损条件下,当施加载荷由300 N增加到900 N时,ZTAp/HCCI复合材料相对HCCI的耐磨性从1.84倍提高到2.95倍,表明复合材料在较高载荷下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在冲击磨粒磨损条件下,当冲击功由1.5 J增加到4.5 J时,ZTAp/HCCI复合材料的磨损体积损失增大,复合材料相对HCCI的耐磨性由2.35倍降低到了1.74倍,说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随冲击功的增加而降低。(6)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ZTAp/HCCI复合材料冲击磨粒磨损损失与磨损参数(冲击功、冲击频率以及磨损时间)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建立了复合材料的磨损预报模型,分析了磨损参数对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
李瑛娟,滕瑜,杨志鸿,宋群玲[10](2021)在《ZrO2陶瓷相变稳定化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锆(ZrO2)陶瓷材料具有质地轻、耐腐蚀、耐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应用非常广泛,一直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ZrO2陶瓷相变及稳定化研究现状,总结了添加稳定剂对ZrO2陶瓷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rO2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掺杂改性、相变增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ZrO2陶瓷相变稳定化的未来研究方向。
二、常压烧结与微波烧结ZTA陶瓷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压烧结与微波烧结ZTA陶瓷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介质材料的微波烧结 |
2.1 MgAl2O4系陶瓷 |
2.2 LiAlSiO4基陶瓷 |
2.3 MgO-B2O3-SiO2基陶瓷 |
3 中介电常数材料(εr~30) |
3.1 Mg2TiO4基陶瓷 |
3.2 Ba2Ti9O20系陶瓷 |
3.3 MgTiO3系陶瓷 |
3.4 ZnNb2O6系陶瓷 |
3.5 Ca(Sm0.5Nb0.5)O3系陶瓷 |
3.6 Ba(B1/3Ta2/3)O3(B=Mg、Zn)系陶瓷 |
60)'>4 高介电常数材料(εr>60) |
4.1 BaTiO3系陶瓷 |
4.2 TiO2系陶瓷 |
4.3 BO-Ln2O3-TiO2(B=Ba、Ca, Ln=Sm、La)系陶瓷 |
5 结语与展望 |
(2)多孔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造孔方法 |
1.1 部分烧结法 |
1.2 复刻模板法 |
1.3 牺牲模板法(造孔剂法) |
1.4 直接发泡法 |
1.4.1 表面活性剂稳定型泡沫陶瓷 |
1.4.2 颗粒稳定型泡沫陶瓷 |
2 烧结技术 |
2.1 烧结过程与特点 |
2.1.1 氧化铝粉体原料 |
2.1.2 添加剂 |
2.2 烧结技术 |
2.2.1 热压烧结 |
2.2.2 振荡压力烧结 |
2.2.3 放电等离子烧结 |
2.2.4 微波烧结 |
2.2.5 闪烧 |
3 总结与展望 |
(3)固态电解质Li7La3Zr2O12的微波烧结及掺杂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锂离子电池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全固态锂电池 |
1.3 固态电解质的分类及应用 |
1.3.1 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 |
1.3.2 LISICON型固态电解质 |
1.3.3 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 |
1.3.4 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 |
1.4 LLZO的制备方法 |
1.4.1 传统固相法 |
1.4.2 溶胶凝胶法 |
1.4.3 化学共沉淀法 |
1.5 LLZO固态电解质的掺杂改性 |
1.5.1 Li位掺杂 |
1.5.2 La位掺杂 |
1.5.3 Zr位掺杂 |
1.6 微波烧结 |
1.6.1 微波烧结机理 |
1.6.2 微波烧结特点及应用 |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选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过程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LLZO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2.2.1 LLZO前驱体粉末的制备 |
2.2.2 LLZO块体的制备 |
2.2.3 Li_(7-3x)Al_xLa_3Zr_2O_(12)的制备 |
2.3 材料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 |
2.3.1 X射线衍射仪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热重分析 |
2.3.4 体积密度测量 |
2.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 固态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驱体的表征 |
3.1.1 TG热分析 |
3.1.2 XRD分析 |
3.1.3 SEM分析 |
3.2 烧结温度对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2.1 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
3.2.2 对相组成的影响 |
3.2.3 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4 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3.3 保温时间对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3.1 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
3.3.2 对相组成的影响 |
3.3.3 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4 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3.4 微波烧结制备LLZO固态电解质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Li_(7-3x)Al_xLa_3Zr_2O_(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Al_2O_3对Li_(7-3x)Al_xLa_3Zr_2O_(1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1 Al_2O_3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
4.1.2 Al_2O_3对相组成的影响 |
4.1.3 Al_2O_3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4.1.4 能谱分析 |
4.1.5 Al_2O_3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4.2 烧结温度对Li_(6.4)Al_(0.2)La_3Zr_2O_(1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2.1 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
4.2.2 对相组成的影响 |
4.2.3 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4 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4.3 保温时间对Li_(6.4)Al_(0.2)La_3Zr_2O_(1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3.1 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
4.3.2 对相组成的影响 |
4.3.3 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4.3.4 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
4.3.5 两种烧结方式的比较 |
4.4 制备Al-LLZO固态电解质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得奖励 |
(4)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烧结工艺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简介 |
1.2 陶瓷烧结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3 陶瓷烧结工艺仿真及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陶瓷材料烧结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烧结过程 |
2.3 烧结传热学基础 |
2.4 陶瓷材料的热应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陶瓷坯体烧结过程有限元分析 |
3.1 ANSYS软件介绍及热力学分析过程 |
3.2 陶瓷坯体的传热模型 |
3.3 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坯体烧结过程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的烧结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4.1 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坯体的制备与烧结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难熔金属钨与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难熔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难熔金属的发展历程 |
1.1.2 难熔金属制备技术 |
1.2 金属材料的微波烧结 |
1.2.1 微波的基本特征 |
1.2.2 微波烧结技术的发展 |
1.2.3 微波烧结技术的特点 |
1.2.4 微波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的原理 |
1.2.5 微波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的设备 |
1.2.6 金属粉末材料微波烧结的研究进展 |
1.2.7 微波烧结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2.1.2 粉末的制备 |
2.1.3 粉体压制及微波烧结 |
2.2 微观组织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4 粉体及试样粒径的分析 |
2.3 物理性能测试 |
2.3.1 致密度的测定 |
2.3.2 线性收缩率的测定 |
2.3.3 显微硬度的测定 |
3 难熔金属钼微波烧结工艺研究 |
3.1 纳米钼粉的表征 |
3.2 微波烧结纳米钼粉压坯的升温特性 |
3.3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3.1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密度的影响 |
3.3.2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3 烧结温度对钼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3.4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4.1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致密度与线性收缩率的影响 |
3.4.2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3 升温速率对钼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3.5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5.1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致密度的影响 |
3.5.2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3.5.3 保温时间对钼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3.6 微波烧结钼试样的动力学及机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难熔金属钨微波烧结工艺研究 |
4.1 纳米钨粉的表征 |
4.2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2.1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致密度的影响 |
4.2.2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2.3 烧结温度对钨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4.3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3.1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致密度与收缩率的影响 |
4.3.2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3 升温速率对钨试样硬度的影响 |
4.4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4.1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致密度与收缩率的影响 |
4.4.2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4.3 压制压力对钨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4.5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5.1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致密度的影响 |
4.5.2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4.5.3 保温时间对钨试样显微硬度的影响 |
4.6 微波烧结钨粉压坯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
4.7 微波烧结钨粉压坯的有限元模拟 |
4.7.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的制备与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放射性核废物的固化处理 |
1.2.1 固化体的综合要求 |
1.2.2 玻璃固化体 |
1.2.3 陶瓷固化体 |
1.3 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物的研究 |
1.3.1 钙钛锆石的晶型与结构 |
1.3.2 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的优点 |
1.3.3 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的烧结方法 |
1.3.4 钙钛锆石用于固化锕系元素及模拟核素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与原理 |
2.3.1 致密度测量 |
2.3.2 物相分析 |
2.3.3 显微结构分析 |
2.3.4 XANES分析 |
2.3.5 XPS价态分析 |
第三章 传统常压烧结法制备钙钛锆石陶瓷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相分析 |
3.3.2 致密度及显微结构分析 |
3.3.3 晶体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钙钛锆石陶瓷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物相分析 |
4.3.2 致密度及显微结构分析 |
4.3.3 晶体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烧结法制备钙钛锆石陶瓷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物相分析 |
5.3.2 晶体结构分析 |
5.3.3 致密度及显微结构分析 |
5.3.4 三种烧结方法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统常压烧结法制备镎-钙钛锆石陶瓷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物相分析 |
6.3.2 晶体结构分析 |
6.3.3 致密度分析 |
6.3.4 显微结构分析 |
6.3.5 XPS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7)振荡压力烧结制备ZrO2-Al2O3-SiC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氧化锆陶瓷概述 |
1.2.1 氧化锆陶瓷的基本性质 |
1.2.2 氧化锆陶瓷的应用现状 |
1.3 陶瓷材料的脆性 |
1.3.1 陶瓷脆性形成的原因 |
1.3.2 陶瓷材料脆性的解决途径 |
1.4 提高陶瓷材料韧性的机理 |
1.4.1 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
1.4.2 微裂纹增韧 |
1.4.3 晶须增韧 |
1.4.4 颗粒弥散增韧 |
1.4.5 层状增韧 |
1.5 不同烧结方式 |
1.5.1 传统烧结方式及其局限性 |
1.5.2 振荡压力烧结 |
1.6 本论文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振荡压力烧结制备ZrO_2-Al_2O_3-SiCw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
2.1 实验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过程 |
2.1.3 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烧结温度对ZrO_2-Al_2O_3-SiCw复合材料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2 SiCw含量对ZrO_2-Al_2O_3-SiCw复合材料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3 不同烧结方式对ZrO_2-Al_2O_3-15 vol.%SiC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ZrO_2-Al_2O_3-SiCp复合材料的振荡压力烧结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
3.1 烧结温度对ZrO_2-Al_2O_3-SiCp复合材料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实验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SiCp粒度对ZrO_2-Al_2O_3-SiCp复合材料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实验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SiCp含量对ZrO_2-Al_2O_3-SiCp复合材料烧结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实验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Cp和SiCw复合引入对ZrO_2-Al_2O_3-SiC复合材料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实验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过程 |
4.1.3 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物相组成 |
4.2.2 显微结构 |
4.2.3 致密度 |
4.2.4 力学性能 |
4.3 低温老化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气凝胶材料的结构强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通过组分复合的增强策略 |
1.1 使二氧化硅气凝胶与活性分子或聚合物复合强化 |
1.2 以纳米结构或基体作为支撑填充二氧化硅多孔网络 |
1.3 构造多尺度多重网络互穿结构 |
2 通过工艺优化的增强策略 |
2.1 气凝胶材料的仿生常压干燥 |
2.2 气凝胶材料的浓差诱导强化 |
2.3 气凝胶材料的点对点局部烧结 |
3 总结 |
(9)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陶瓷/金属耐磨复合材料研究概况 |
1.1.1 陶瓷/金属耐磨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存在问题 |
1.1.2 陶瓷/金属耐磨复合材料磨损性能 |
1.2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界面概述 |
1.2.1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制 |
1.2.2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界面润湿性 |
1.2.3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 |
1.3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1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
1.3.3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液锻复合技术制备陶瓷/金属宏观复合材料的方法及理论 |
2.1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1 实验材料及结构设计 |
2.1.2 “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法制备宏观复合材料的技术原理 |
2.1.3 “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法制备宏观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2.2 液锻压力下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实现机械啮合的条件 |
2.2.1 热力学条件 |
2.2.2 动力学条件 |
2.3 液锻压力下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机械啮合界面形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 |
3.1 实验方法 |
3.1.1 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测试 |
3.1.2 机械啮合界面演变观察 |
3.2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2.1 复合材料的颗粒分布及机械啮合界面表征 |
3.2.2 复合材料的组织观察 |
3.3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膨胀性能 |
3.3.1 力学性能 |
3.3.2 热膨胀性能 |
3.4 ZTA/高铬铸铁机械啮合界面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演变 |
3.4.1 加热过程中的演变 |
3.4.2 保温过程中的演变 |
3.4.3 冷却过程中的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4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机械啮合行为及强度模型 |
4.1 实验方法及陶瓷表面形貌的表征 |
4.1.1 测量ZTA/高铬铸铁啮合强度试样的制备 |
4.1.2 测量ZTA/高铬铸铁啮合强度的方法 |
4.1.3 陶瓷表面形貌的表征 |
4.2 制备压力对ZTA/高铬铸铁机械啮合行为的影响 |
4.2.1 制备压力对机械啮合状态的影响 |
4.2.2 制备压力对结合率的影响 |
4.2.3 制备压力对机械啮合强度的影响 |
4.3 陶瓷表面形貌对ZTA/高铬铸铁机械啮合行为的影响 |
4.3.1 陶瓷表面形貌对机械啮合状态的影响 |
4.3.2 陶瓷表面形貌对结合率的影响 |
4.3.3 陶瓷表面形貌对机械啮合强度的影响 |
4.4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ZTA/高铬铸铁机械啮合强度模型 |
4.4.1 响应面分析法 |
4.4.2 试验设计 |
4.4.3 机械啮合强度模型的建立、分析与检验 |
4.4.4 工艺参数交互作用对机械啮合强度模型的影响 |
4.4.5 机械啮合强度模型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及磨损模型 |
5.1 实验方法 |
5.1.1 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
5.1.2 冲击磨粒磨损试验 |
5.2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干滑动磨损性能 |
5.2.1 耐磨性结果 |
5.2.2 施加载荷对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
5.2.3 机械啮合界面在滑动磨损条件下的演变 |
5.2.4 磨损机理 |
5.3 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冲击磨粒磨损性能 |
5.3.1 耐磨性结果 |
5.3.2 冲击功和磨损时间对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3 机械啮合界面在冲击磨损条件下的演变 |
5.3.4 磨损机理 |
5.3.5 不同复合材料抗磨性能对比 |
5.4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冲击磨损模型 |
5.4.1 试验设计 |
5.4.2 基体金属磨损模型的建立、分析及验证 |
5.4.3 复合材料磨损模型的建立、分析及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ZrO2陶瓷相变稳定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ZrO2陶瓷单一掺杂体系相变稳定化 |
1.1 Yb2O3稳定ZrO2陶瓷 |
1.2 Y2O3稳定ZrO2陶瓷 |
1.3 Al2O3/ZrO2相变增韧陶瓷 |
2 ZrO2陶瓷复合掺杂体系相变稳定化 |
3 高温热障涂层中ZrO2掺杂稳定剂的研究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 论 |
4.2 展 望 |
四、常压烧结与微波烧结ZTA陶瓷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J]. 刘锦,梁炳亮,张建军,艾云龙. 材料导报, 2022
- [2]多孔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和祥,黄千里,陈煜辉,刘伯威,刘咏.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06)
- [3]固态电解质Li7La3Zr2O12的微波烧结及掺杂改性研究[D]. 王玉洁.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烧结工艺仿真与实验研究[D]. 彭昭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5]难熔金属钨与钼的微波烧结工艺研究[D]. 王瑞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钙钛锆石陶瓷固化体的制备与微结构研究[D]. 卫紫君.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7]振荡压力烧结制备ZrO2-Al2O3-SiC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 张洁.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8]气凝胶材料的结构强化研究进展[J]. 乐弦,陈俊勇,李华鑫,肖洲,余显波,向军辉. 硅酸盐学报, 2021(04)
- [9]ZTA/高铬铸铁宏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磨性研究[D]. 邱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10]ZrO2陶瓷相变稳定化的研究进展[J]. 李瑛娟,滕瑜,杨志鸿,宋群玲.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