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

一、Internet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谭少华[1](2021)在《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检索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可惜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初中生信息检索教学并未作为一门课程,而与之最关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获取和保存信息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现代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对信息检索教学相关文献和项目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掌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基础,其次对调查问卷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策略,在某初中选取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实验。两个班级分别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测试,结合三次项目教学法个人成绩的平均分和后测成绩计算出学生信息检索学习最终成绩,对比学习效果。对实验项目教学的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制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对比以及对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项目教学比传统教学在多方面具有优势,包括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等。为了提高信息检索教学效果,教师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设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案例。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曹越[2](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牛宇峰[3](2021)在《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健康教育的不断重视,城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问题关注度的日益提高,老年人更需要具备健康信息素养以便顺利解决生活及网上寻医问药中出现的信息过载、信息质量堪忧等健康信息问题,从而让老年人更好的保持自身良好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面对大量健康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老年人,如何提升他们的健康信息素养,从而更好的获取健康信息、有效运用健康信息、甄别真实的健康信息保障其老年健康生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提升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以便更好的解决健康信息问题,从而更加适应网络社会环境,而提升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对于提升国民整体健康卫生素质与整体健康水平,完善健康教育体系有着极其深远与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于提高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研究并不完善。尚未提出完整的城区老年人教育内容框架及教育方式,难以提升城区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为此,本文借鉴信息素养目标-结构理论、Big6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赋权增能理论、社会适应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调查分析的依据,设计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访谈提纲,对石家庄市区63位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特点进行调查。运用扎根理论对影响老年人提升健康信息素养的因素进行编码,归纳提取了有效初始概念26个、自由节点19个,得出健康状况、社会因素、教学能力因素、自我效能因素、家庭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半结构化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得出了城区老年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次,研读文献成果,以“健康信息素养”为关键词,利用西瓜数据平台从图书馆、健康专业网站、在线课程教育网站中,获取72个并筛选出13个具有代表性的微信平台,以及10个国内线上平台。从文献成果、案例以及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调查结果中提取与分析教育内容要素。通过相关理论来论证与分析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要素,最终构建出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框架,包括:健康信息认知意识、健康信息知识、健康信息运用、健康信息道德实践等4个一级内容,以及9个二级内容、27个三级内容。最后,根据城区老年人的特点探究教育方式的适用性,结合上述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框架,针对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抛锚式方式,分别提出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者、家庭成员在“创设情境”、“协作互动”、“自主学习”、“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提升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实施建议。

许良梅[4](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 构建出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方案,并评价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初步效果,为下一步开展临床正式干预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第一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1.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性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分析和总结,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初稿》。2.方案意见征询会议:采用在线会议形式,邀请4名风湿免疫科临床医护人员和6名SLE患者共同参与到干预方案的制定中。根据会议结果对干预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函询版》。3.德尔菲专家咨询:邀请健康信息学、健康教育学、护理学、风湿免疫学等领域15位专家对方案中的在线课程教育内容进行2轮函询。课题组在每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最终构建《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方案》。采用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判断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的预试验研究预试验:采用非同期对照设计,方便选取2020年6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0例SLE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8月入住的23例SLE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干预结束后,通过计算招募率、完成率和满意度三个指标评价方案可行性,通过评估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电子健康素养两个指标评价方案有效性,并邀请研究对象与干预人员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最终修订和完善干预方案。结果 第一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1.文献研究:(1)共9篇文献纳入研究,干预对象多为艾滋病患者、学生群体、老年群体以及普通网民。干预提供者主要为计算机专业老师、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图书馆员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健康教育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信息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干预内容上,大多数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培训。干预形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干预剂量上,干预时长为1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干预频率为1次到8次不等。评价工具上,主要包括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测试题、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干预效果上,研究均表明通过课程培训,参与者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均有所提高,说明通过教育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体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2)构建的《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能力干预方案—初稿》框架为:采用在线课程培训,干预人员为4名研究小组成员,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健康信息鉴别重要性、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检索高质量健康信息的策略以及微信健康类谣言的鉴别方法4个方面;干预频次为每周2次,每次20~25分钟,共6次;可行性评价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2个方面,其中,定量评价指标包括招募率、完成率和满意度,效果评价指标为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2.方案意见征询会议:形成《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函询版》。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鉴别的重要性、网站健康信息鉴别的方法、检索高质量健康信息的策略以及微信健康信息的鉴别方法5个方面,干预形式为钉钉在线课程培训,干预人员为4名研究小组成员;干预次数为6次,干预时间为双休日晚8点,每次20~25分钟。3.德尔菲专家咨询: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0,Kendall’s W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轮专家咨询后,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3~4.93分,变异系数为0.05~0.18。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的特征与质量、获取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以及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4个方面,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第二阶段: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的预试验研究预实验:共纳入43名SLE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干预前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与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实验组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评分为(12.85±2.18)分(t=8.175,P<0.001)、电子健康素养评分为(33.67±3.26)分(t=5.526,P<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后,共有15名SLE患者和3名干预人员针对干预过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招募率、完成率、满意度分别为100%,95.34%,100%。结论 本研究结合SLE患者自身特点与需求,采用理论介绍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运用在线直播平台对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进行干预。采用5次在线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LE基本知识、网络健康信息的特征与质量、获取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以及鉴别网络健康信息的方法4个方面。干预方案构建过程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构建出的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行性。下一步研究将开展临床正式干预试验以评价干预方案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提供依据。

常颖[5](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5G商业化时代的开启,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的重要工具,其开放性、透明性、交互性等优势加快了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无论在经济领域、政务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新媒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都具有自主创造性,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分享条件,并赋予了用户媒介话语权,激发了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农民工用户数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民工的信息需求日益突出,在新媒体信息资源和平台使用上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农民工群体为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和影响范围、用户体量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其传播路径、模式也与传统媒体有较大差异。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服务,进而推动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是在线信息服务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新媒体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动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沉浸理论,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问题。在对国内外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信息行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验分析、实证研究、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进行阶段划分,分别系统阐释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使用行为、分享行为和信息服务模式,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过程中主体、客体、技术和环境要素的和谐发展,并通过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提升对农民工群体在线信息服务水平。第3章从涵义、特征和分类三个层面阐明了新媒体的概念,归纳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包括动机理论、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浸理论,界定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三个概念,并分析了新媒体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阐述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分别分析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使用、分享行为过程,并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层面剖析了各个信息行为阶段的动机,最终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模型。第4章以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的行为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实验法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定量测度,第5章通过构建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采用使用满足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TA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模型,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全部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6章以沉浸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百度贴吧农民工吧数据并利用Python和Xpath路径语言,使用Jieba库实现分词操作并将数据按照内容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可视化研究,对农民工群体的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第7章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选取出的20名访谈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开放式编码比较,提炼和归纳出11个主范畴,构建了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的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并对模式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以典型应用案例进行辅证。第8章将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过程信息服务提升策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服务提升策略,从农民工用户群体层面、政府层面和新媒体平台层面提出在线信息获取行为阶段、在线信息使用行为阶段、在线信息分享行为阶段的信息服务提升策略,并从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客体模式、内容模式和渠道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服务提升策略,以期不断提高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水平,助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本研究基于扎根研究法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并针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过程提出了农民工用户信息服务管理提升策略。在理论层面上,助推新媒体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为农民工用户信息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上,为解决农民工信息贫困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为新媒体平台对农民工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指导,为农民工用户合理使用新媒体平台提供指导。未来的研究中将拓展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群体在线信息行为细分领域的研究,深入开展新媒体对农民工用户群体信息行为影响的动态观测,以提高农民工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牛梦颖[7](2020)在《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互联网用户第一次接入互联网,实现了人类沟通体制的革命。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和形式多样化,线上社会与线下世界逐渐弥合,呈现出了虚实共生的网络社会形态。近几年,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网络社会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焦点场域之一。在多样、复杂的网络社会问题之中,诸多矛头都指向了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在5G从概念体转化为真实技术之前,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4G的进化。每一代变革,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大众给如今的时代赋予了“信息碎片化”、“大数据”、“云”等标签,以显示如今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智慧化、智能化。相较4G时代带来的个体行为的去隐私化、个人信息的泛商业化等问题,5G不再仅仅是网速快的通讯技术,更代表了低延时、高并发的通用技术,其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对生产方式的重塑,这种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对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根据不断进步的代际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提出全面的提升网络媒介素养。首先,在基于过往社会学者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厘清传播学与社会学在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上的异同,探讨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从技术、文化和社会运作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以社会学视角来解读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以及突出网络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更新换代同步嬗变的待机特征。其次,梳理了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一方面是早期互联网初期融合的网络媒介素养特征,另一方面是总结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通过结合2003年的SARS疫情这一案例,具体分析早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介素养。其三,详细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特征与要求的丰富与进化。在梳理了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要求和时代“智慧”赋予了新的理解。相比早期互联网的二维体系,智能互联网下网络媒介素养在工具层级上从平面检索进化到三维建构,识别层级上从二分判断到综合分析,参与层级上从消费主体到生产主体,以及衍生出的协作层级和智慧网络人。同时,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这一最新例证,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点,归纳了智能互联网时代公民网络媒介素养的问题。比起以往研究中简单的评价为不理性、从众,更细致的结合了时代特点,按照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五个层级进行评价,重点分析了识别层级中公民的假性理性;参与层级中公民极易受算法与偏好的影响;协作层级中后喻文化的现实冲击。最后,结合网络移民和网络原住民两个群体,从自我实现和社会化两个路径探讨得以能够与时俱进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策略。根据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及现状下产生的相关问题,全方位提供一些可以操作的提升措施。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8](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熊玉琦[9](2020)在《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模型及测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功能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占重要位置;互联网医患沟通迅速发展,其沟通质量逐渐得到关注但不尽理想。然而,目前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现有的医患沟通测量工具主要针对面对面医患沟通并存在改进空间。本研究目标是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构建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模型及测量工具,以期帮助改进医患双方的互联网功能沟通行为,提高沟通质量。【方法】结合文献综述、深度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法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参考Hinkin量表开发步骤,以高血压为例探索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量表开发,包括条目生成、内容评价、预调查、实证研究、共同方法偏差检验、评分者间信度评价、单一指标效度检验、共线性检验、外部效度检验。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模型(PLS-SEM)方法验证理论模型,并进一步优化条目形成最终的测量工具。结构模型评估包括共线性、路径系数、R2和f2检验。采用PLS-SEM重要性—效果矩阵分析法(IPMA)分析各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和质量水平。采用多群组PLS-SEM模型分析模型是否跨组不变。最后,参考TOPSIS综合评价法形成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综合指数。【结果】“理论模型”: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强调功能沟通行为及其信息质量。其理论框架包括:患者信息收集质量促进诊断信息提供质量、治疗决策制定质量、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诊断信息提供质量促进治疗决策制定质量、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治疗决策制定质量促进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测量工具”:经内容评价、预调查、实证研究、共同方法偏差检验、评分者间信度评价、单一指标效度检验、共线性检验和外部效度检验,开发了包含4个维度,25个条目的测量工具。“内涵模型”:此段修正的测量工具最终包含20个条目;各路径系数的直、间接效应均有显着意义,R2值和f2值均显示良好的模型评估结果,所有假设均被验证;IPMA结果显示对于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患者信息收集质量是最重要的构念;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路径系数显着的前提下,不同患者主动程度、医生职称、医院级别群组的路径系数跨组不变。“综合指数”:构建的综合指数平均为41.54分,高主动患者组、高级别医院组和高职称医生组分别比其对应低组的平均综合指数高10.53分,1.01分,0.48分。【结论】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核心维度包括患者信息收集质量、诊断信息提供质量、治疗决策制定质量、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构建的内涵模型为指导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开发的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的功能沟通质量。目前我国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水平较低,从综合指数分布来看,构建的综合指数可有效反映我国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水平。【创新与不足】聚焦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构建的模型与现有的模型相比,体现了互联网医患沟通特点,填补了互联网医患沟通中理论缺失的现象;量化了各核心要素间的直、间接关系,增强了模型在实践中的适用性,为指导我国相关实践提供了有效框架。开发了具有信效度的由第三方评价的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测量工具,丰富了现有的测量工具,可用于测量和评价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的功能沟通质量。利用测量工具计算的综合指数可用于比较不同群体和平台的功能沟通质量水平,促进平台管理,也可作为指标衡量干预和政策效果,为设计和改进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局限方面,因相关研究缺乏,未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筛选,亟需高质量的研究对沟通模型进行补充;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未考虑可能影响沟通质量的非技术因素和受沟通质量影响的结果变量,未来研究可丰富此方面内容;为减少研究异质性,实证研究而以高血压为例,未来研究可考虑其他疾病以增强模型适用范围;基于实际情况,实证研究以初诊的标准进行测量,后续可对模型进行修正完善,使之更适合复诊情况。

崔有波[10](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二、Internet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net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
        2.1.2 教学策略
    2.2 PBL教学模式
        2.2.1 PBL概念
        2.2.2 PBL基本特点和要素
        2.2.3 PBL教学流程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3.3 情境学习理论
3 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先导性研究
    3.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2 初中学生信息检索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的制定
    4.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原则
    4.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4.2.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4.2.2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4.2.3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实施条件
    4.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
        4.3.1 选定项目任务的策略
        4.3.2 项目规划和准备的策略
        4.3.3 管理项目的策略
        4.3.4 项目回顾及完善的策略
5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应用
    5.1 实验内容
        5.1.1 实验条件
        5.1.2 选取实验对象
        5.1.3 做出实验假设
        5.1.4 选择实验材料
        5.1.5 控制实验变量
    5.2 实验过程
        5.2.1 对照班的传统教学实施
        5.2.2 实验班的采用基于PBL教学策略的应用设计
        5.2.3 基于PBL《网上获取与保存信息》的教学案例
        5.2.4 基于PBL《制定旅游计划书》的教学案例
        5.2.5 基于PBL《网络信息辨真假》的教学案例
    5.3 实验效果调查与分析
        5.3.1 学生学习成绩数据分析
        5.3.2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总结
        5.3.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分析
        5.3.4 学生项目教学评价访谈
        5.3.5 教学总结与反思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概念界定
        1.4.1 移动O2O
        1.4.2 信息搜寻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2.1.2 认知理论
        2.1.3 人机交互理论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2.2.1 问题解决理论
        2.2.2 意义建构理论
        2.2.3 ASK理论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2.4.1 移动O2O概述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分析
        3.1.2 研究方法介绍
    3.2 数据收集
        3.2.1 样本选择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3.2.3 数据分析工具
    3.3 编码过程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性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4.2.3 研究模型构建
        4.2.4 研究假设提出
    4.3 研究方法设计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4.4.4 模型验证
    4.5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问题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样本选择
        5.2.3 实验任务设置
        5.2.4 研究变量测度
        5.2.5 实验流程设计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5.4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设计
    6.2 数据采集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6.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7.2.1 提高信息质量
        7.2.2 提升服务质量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性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区老年人
        2.1.2 健康信息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素养方面
        2.2.2 老年人工作方面
        2.2.3 教育方面
第三章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特点调查
    3.1 研究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2 数据收集
        3.2.1 研究样本选择
        3.2.2 访谈内容设计与行为观察
        3.2.3 原始资料收集
    3.3 影响提升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因素的调查分析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性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特点的调查资料分析
        3.4.1 健康信息认知意识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3.4.2 健康信息知识掌握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3.4.3 健康信息运用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3.4.4 健康信息道德实践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3.5 城区老年人的现实学情特点总结
第四章 基于实践案例中教育内容要素的调查
    4.1 基于微信公众号教育内容要素的调查与提取
    4.2 基于国内线上平台中教育内容要素的调查与提取
第五章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教育内容
    5.1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5.2 健康信息认知意识的教育内容分析
    5.3 健康信息知识的教育内容分析
    5.4 健康信息运用的教育内容分析
    5.5 健康信息道德实践的教育内容分析
第六章 改进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实施的建议
    6.1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适用性分析及选择
    6.2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抛锚式实施建议
        6.2.1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抛锚式教学要素
        6.2.2 公共图书馆的实施建议
        6.2.3 社区服务者的实施建议
        6.2.4 家庭成员的实施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 获取网络健康信息已成为慢性病患者实现自我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慢性病患者信息鉴别能力不足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弱
        4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研究现状
        4.1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内涵
        4.2 用户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现况
        4.3 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的干预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
    一、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
        1.4 文献质量评鉴
        1.5 资料分析
        1.6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文献分析结果
        2.5 干预方案初稿形成
    二、方案意见征询会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参会人员
        1.2 会议前准备
        1.3 会议流程
        1.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参会人员的一般资料
        2.2 会议讨论结果
        2.3 干预方案的修订内容
        3 讨论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遴选
        1.2 专家人数确定
        1.3 专家咨询问卷编制
        1.4 问卷咨询与反馈
        1.5 统计分析
        1.6 指标删除标准
        1.7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专家的一般资料
        2.2 专家积极性
        2.3 专家权威程度
        2.4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2.5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2.6 两轮专家咨询结束后的最终结果
        3 讨论
        3.1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3.2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在线课程教学内容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 SLE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预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案
        1.3 可行性评价
        1.4 效果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干预方案可行性评价结果
        2.2 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3 讨论
        3.1 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2 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3.3 局限与改进
第四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之处
    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附录2 《SLE 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德尔菲函询专家征求意愿信
    附录3 德尔菲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附录5 调查工具
    附录6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研究趋势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1 新媒体平台的选择
        1.4.2 农民工群体的选择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2.1.1 新媒体的涵义
        2.1.2 新媒体的特征
        2.1.3 新媒体的分类
    2.2 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
        2.2.1 动机理论
        2.2.2 信息需求层次理论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2.2.4 沉浸理论
    2.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概念
        2.3.1 农民工的概念
        2.3.2 在线信息行为的界定
        2.3.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界定
    2.4 新媒体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
        2.4.1 信息需求多样化
        2.4.2 .信息渠道多元化
        2.4.3 .信息资源丰富化
        2.4.4 .用户之间交互增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分析
    3.1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
        3.1.1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主体要素
        3.1.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客体要素
        3.1.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环境要素
        3.1.4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技术要素
        3.1.5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模型
    3.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过程分析
        3.2.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
        3.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
        3.2.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
    3.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动机分析
        3.3.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的动机
        3.3.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的动机
        3.3.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动机
    3.4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分析
    4.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问题的提出
    4.2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模型构建
        4.2.1 用户在线信息获取行为
        4.2.2 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模型
    4.3 研究设计
        4.3.1 混合实验研究方法
        4.3.2 实验流程
        4.3.3 数据收集
    4.4 数据结果分析
        4.4.1 样本的有用性及可靠性分析
        4.4.2 样本统计分析
        4.4.3 混合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4.5 讨论分析
        4.5.1 农民工在线信息需求
        4.5.2 农民工在线信息来源
        4.5.3 农民工在线信息评价行为
        4.5.4 农民工在线信息输入输出行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分析
    5.1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问题的提出
    5.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构建
        5.2.1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
        5.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框架
    5.3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
        5.3.1 模型理论基础
        5.3.2 研究假设
        5.3.3 模型构建
    5.4 研究设计
        5.4.1 调查问卷设计
        5.4.2 数据收集及人口统计信息分析
        5.4.3 在线信息使用数据分析
    5.5 数据结果
        5.5.1 量表题项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5.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5.6 讨论分析
        5.6.1 社群影响对感知趣味性等因素的影响
        5.6.2 感知有用性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5.6.3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使用行为的影响
        5.6.4 感知趣味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5.6.5 满意度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分析
    6.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问题的提出
    6.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模型构建
        6.2.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
        6.2.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模型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源选择
        6.3.2 数据采集
        6.3.3 数据处理
    6.4 数据结果分析
        6.4.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内容分析
        6.4.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时间分析
        6.4.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主题分析
    6.5 讨论分析
        6.5.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内容规律
        6.5.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时间规律
        6.5.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主题规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7.1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问题研究背景
    7.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7.2.1 扎根理论概述
        7.2.2 访谈样本的筛选
        7.2.3 访谈过程设计
        7.2.4 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7.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7.3.1 开放式编码
        7.3.2 主轴编码
        7.3.3 选择性编码
    7.4 研究发现及作用路径
    7.5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
        7.5.1 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
        7.5.2 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
        7.5.3 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
        7.5.4 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提升策略
    8.1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提升策略的重要性
    8.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8.2.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8.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8.2.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8.3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提升策略
        8.3.1 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提升策略
        8.3.2 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提升策略
        8.3.3 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提升策略
        8.3.4 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提升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学术成果
致谢

(7)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
    第一节 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
        一、技术发展的历史视野
        二、“互联网+”文化的社会化解读
        三、当代社会的网络化逻辑
    第二节 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
        一、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
        二、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
        三、网络媒介素养的代际特征
第二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
    第一节 早期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
        一、从分歧到融合——两代人的网络认知差异
        二、从风险到机遇——网络规则与社会干预
        三、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的不一致性
    第二节 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
        一、技术使用的价值追求
        二、情感交互中的安全意识
    第三节 SARS疫情期间早期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一、SARS疫情概述
        二、面对SARS疫情的网络认知与行为
第三章 智能互联网催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嬗变
    第一节 从早期互联网到智能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用户认知与行为的转变
    第二节 智能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一、工具层级——检索到建构
        二、识别层级——判断到分析
        三、参与层级——消费到生产
        四、协作层级
        五、智慧网络人
    第三节 “新冠肺炎”对网络媒介素养的拷问
        一、“新冠肺炎”事件的演化过程
        二、智能互联网下的“新冠肺炎”映像
        三、当代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第四章 与时俱进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节 以自我实现机制驱动网民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我提升的主观能动性
        二、自我提升的个性化和异质性
    第二节 重视网络原住民的媒介素养社会化
        一、家庭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启蒙作用
        二、同辈群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步养成
        三、组织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定向引导
        四、媒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环境建设
    第三节 加强网络移民的媒介素养再社会化
        一、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认知水平
        二、逐渐完善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丰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模型及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功能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占据重要地位
        1.1.2 互联网医患沟通发展迅速但沟通质量存在问题
        1.1.3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研究
        1.1.4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测量工具研究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5.1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理论模型
        1.5.2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测量工具开发与评价
        1.5.3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模型构建与验证
        1.5.4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综合指数构建
    1.6 研究思路
    1.7 技术路线
2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理论模型
    2.1 理论基础
        2.1.1 沟通行动理论
        2.1.2 信号理论
        2.1.3 信息质量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综述
        2.2.2 深度访谈法
        2.2.3 专题小组讨论法
    2.3 研究结果
        2.3.1 互联网医患沟通特点
        2.3.2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界定
        2.3.3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理论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测量工具开发与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测量工具类型界定
        3.1.2 条目生成
        3.1.3 内容评价
        3.1.4 预调查
        3.1.5 实证研究
        3.1.6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1.7 评分者间信度
        3.1.8 单一指标效度检验
        3.1.9 共线性检验
        3.1.10 外部效度检验
    3.2 研究结果
        3.2.1 测量工具类型
        3.2.2 量表初始条目池
        3.2.3 内容评价
        3.2.4 预调查
        3.2.5 实证研究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3.2.6 共同方法偏差
        3.2.7 评分者间信度
        3.2.8 单一指标效度检验
        3.2.9 共线性检验
        3.2.10 外部效度检验
    3.3 本章小结
4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模型构建与验证
    4.1 研究方法
        4.1.1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
        4.1.2 PLS-SEM重要性—效果矩阵分析(IPMA)
        4.1.3 多组PLS-SEM模型分析(PLS-MGA)
    4.2 研究结果
        4.2.1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PLS-SEM结构模型
        4.2.2 条目基本情况分析
        4.2.3 IPMA结果
        4.2.4 PLS-MGA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综合指数构建
    5.1 研究方法
        5.1.1 评价对象及数据整理
        5.1.2 TOPSIS综合评价法
    5.2 研究结果
        5.2.1 总体综合指数及分布
        5.2.2 各分组综合指数情况
    5.3 本章小结
6 讨论与建议
    6.1 研究讨论
        6.1.1 对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理论模型的讨论
        6.1.2 对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测量工具的讨论
        6.1.3 对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内涵模型的讨论
        6.1.4 对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综合指数的讨论
    6.2 建议
        6.2.1 患者信息收集质量促进策略
        6.2.2 诊断信息提供质量促进策略
        6.2.3 治疗决策制定质量促进策略
        6.2.4 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促进策略
        6.2.5 外部条件优化策略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7.2 研究创新性与价值
    7.3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及测量工具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关于“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访谈提纲
附录3 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测量工具适宜性评分表

(10)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互联网
        (二)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网络社会理论
        (三)教育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一、增加闲暇时间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Internet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D]. 谭少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城区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研究[D]. 牛宇峰. 河北大学, 2021(02)
  •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网络健康信息鉴别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D]. 许良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D]. 常颖. 吉林大学, 2020(03)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D]. 牛梦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8]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9]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的内涵模型及测量研究[D]. 熊玉琦.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标签:;  ;  ;  ;  ;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