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萝卜红色素作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卜祉木[1](2021)在《紫色小麦粒色调控位点的发掘》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对食品的营养和美观要求增加。既美味又富含营养,同时具有良好感官效果的有色食品在市场上走俏。通过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及远缘杂交等方式结合培育而成的彩色小麦是小麦育种的珍贵种质资源。彩色小麦其籽粒的种皮或糊粉层呈现与普通小麦品种不同的颜色,主要分为紫色和蓝色两大类,紫色小麦的颜色由种皮决定,种皮由母本珠被细胞发育而来,因而亲代母本的基因型决定种皮颜色。在彩色小麦的糊粉层或种皮中存在水溶性色素花青素。花青素能改善视力,防止血管破裂,扩张冠动状脉,改善心肌营养,具有消除体内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改善心肌营养等功能,防止肥胖和糖尿病。研究彩色小麦粒色的调控位点,对于开发新型的保健食品,改善人们饮食结构,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紫色小麦花青素含量极高,花青素合成通路的研究已经比较明晰,在水稻等作物里相关研究已卓有成效,研制出了“紫晶米”,为彩色小麦相关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但是当前紫色小麦紫色基因位点的研究尚不明确,关于彩色小麦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紫色小麦粒色调控位点进行初步定位,以期为更好的研究彩色小麦、解决隐性饥饿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考虑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的前提下,对10份亲本之一是漯珍1号的紫色小麦(豫教黑1号、宛麦20、05Z6-014、05黑初27、06Z6-040、冀紫439、周黑麦1号、07黑初2、06Z5-027、04SS繁10)和6份亲本不是漯珍1号的紫色小麦(山农紫麦1号、紫优6号、04初113、05Z4-020、紫优5号、04SS繁08)以及752份非紫色普通小麦进行50K芯片检测,利用GAPIT中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对16份紫色小麦和752份遗传背景相似的非紫色小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R包“qqman”绘制曼哈顿图,运用“LD Block Show”绘制热图进行LD Block分析。筛选出了在7A染色体上的漯珍1号紫色特异片段,确定了紫色基因候选区段148504329-161652313 nt。2、在温室种植中国春×漯珍1号,矮抗58×漯珍1号的BC2F1,待籽粒成熟后提取RNA,选取极端表型的个体构建RNA混池,对矮抗58后代的紫色小麦成熟前半粒时期的籽粒、矮抗58后代的紫色小麦成型后的全粒、矮抗58后代的普通小麦成型后的全粒、矮抗58后代的普通小麦成熟前半粒时期的籽粒、中国春后代的普通小麦成型后的全粒、中国春后代的普通小麦成熟前半粒时期的籽粒、中国春后代的紫色小麦成型后的全粒、中国春后代的紫色小麦成熟前半粒时期的籽粒8个混池进行BSA-Seq;结合小麦的参考基因组序列,最终筛选到27个可能相关的基因,其中有4个基因在中国春后代和矮抗58后代中都差异表达。对定位区间基因做功能注释发现Traes CS7A02G193000具有蛋白结合功能,Traes CS7A02G197400、Traes CS7A02G193700和Traes CS7A02G192500目前功能未知。
顾辰茜,程萍[2](2021)在《“中和滴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教学价值》文中提出"中和滴定"知识有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顺序,结合滴定分析法的产生和发展、指示剂的发现、滴定管的发明及改进等史实,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建构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刘倩[3](2020)在《无铝胭脂虫红色素呈色效果的改善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胭脂虫红酸作为天然的蒽醌色素,色泽鲜艳,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染色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胭脂虫红酸的呈色对环境(如pH值和金属离子等)的敏感性,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商业中常用呈色较为稳定的胭脂虫红铝色淀进行染色,但铝色淀分子中铝元素的存在导致其在食品中应用的安全性受到质疑。目前,国内外对于胭脂虫红酸颜色变化原因的研究很少,仅有的少量文献还有一些矛盾之处,难以支持胭脂虫红无铝色素的开发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以无铝胭脂虫红色素的开发为目标,首先探讨胭脂虫红酸及其铝色淀在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呈色效果,重点阐明食品中不同组分对胭脂虫红酸及其铝色淀呈色效果的影响,明晰铝色淀呈色稳定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借鉴铝色淀稳定机制,利用螯合金属离子、保护和改善胭脂虫红酸及其所处环境两个途径,研究两性化合物和金属螯合剂对胭脂虫红酸呈色效应的改善,以及蛋白质-多酚复合物体系负载胭脂虫红酸后对其呈色的改善,以推动胭脂虫红酸在食品中广泛应用。首先,研究了胭脂虫红酸和胭脂虫红铝色淀在不同食材(鱼糜、鱼柳、猪肉糜、鸡肉糜、牛奶、稀奶油和豆浆)中的染色情况。结果表明,胭脂虫红酸对不同食材的染色差异较大:鱼糜和鱼柳呈紫色,猪肉糜、鸡肉糜和豆浆呈暗红色,牛奶和稀奶油呈灰绿色。相比之下,胭脂虫红铝色淀呈色较为稳定,除鱼糜和猪肉糜外,其余食材均为粉色。为了探讨食材中可能造成胭脂虫红色素呈色不稳定的因素,研究了常见食品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FP)、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和酪蛋白)、金属离子(Fe3+、Fe2+、Ca2+和Cu2+)和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抗坏血酸和红曲红)对两种色素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5.38mg/m L MFP、1%WPI、1%SPI和1%酪蛋白可通过提高溶液pH值,使胭脂虫红酸溶液分别变为酒红色、酒红色、酒红色和橘黄色;而胭脂虫红铝色淀呈粉色,不受蛋白影响。1 mmol/L Fe3+、1 mmol/L Fe2+、100 mmol/L Ca2+和1 mmol/L Cu2+均可与胭脂虫红酸螯合使其分别呈黑色、棕色、棕色和紫色。Fe3+、Fe2+和Cu2+可改变胭脂虫红铝色淀的颜色;而Ca2+对胭脂虫红铝色淀的颜色无影响。0.01%亚硝酸钠在酸性环境中可将胭脂虫红酸氧化,使其变为黄色,胭脂虫红铝色淀也受此氧化作用而变色;而0.01%-1%抗坏血酸和0.01%-0.1%红曲红对胭脂虫红酸和胭脂虫红铝色淀的分子结构无影响。上述结果说明,物料pH、金属离子和损害结构的氧化剂等可以显着影响胭脂虫红酸的呈色,通过体系中加入两性分子、螯合金属离子或者保护胭脂虫红酸结构并改善其所处环境,可能可以改善食品体系中胭脂虫红酸呈色。为了改善胭脂虫红酸在含铁含钙食品体系(如肉制品和奶制品)中的呈色效果,使其在食品中呈现明亮的红色调,基于加入两性分子和螯合金属离子途径以改善胭脂虫红酸呈色效应,研究了Al3+、Zn2+、甘氨酸、谷氨酸、谷胱甘肽、酪蛋白磷酸肽、WPI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对含铁含钙溶液中胭脂虫红酸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Al3+对含1 mmol/L Fe3+胭脂虫红酸溶液的颜色无明显改善,但可使胭脂虫红酸不受100 mmol/L Ca2+的影响,说明Fe3+、Al3+和Ca2+与胭脂虫红酸螯合能力的大小为:Fe3+>Al3+>Ca2+。Zn2+可与胭脂虫红酸螯合,使其呈现紫色,Zn2+对含1mmol/L Fe3+和含100 mmol/L Ca2+胭脂虫红酸溶液的颜色无明显改善,说明Fe3+、Zn2+和Ca2+与胭脂虫红酸螯合能力的大小为:Fe3+>Zn2+>Ca2+。谷氨酸和谷胱甘肽对Ca2+有一定的螯合作用,可使含100 mmol/L Ca2+的胭脂虫红酸水溶液呈橘黄色,不再呈棕色。EDTA对Fe3+和Ca2+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可使胭脂虫红酸溶液的颜色不受1 mmol/L Fe3+和100 mmol/L Ca2+的影响。上述研究证实,偏酸性的两性化合物和金属螯合剂对胭脂虫红酸在含铁含钙溶液中的呈色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平衡pH值以及螯合Fe3+和Ca2+是有效途径。根据上述结果,基于开发无铝胭脂虫红色素的目标,从保护胭脂虫红酸结构并改善其所处环境途径以改善胭脂虫红酸呈色的角度出发,制备获得5种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不含金属离子复合物、含KCl复合物、含CaCl2复合物、含MgCl2复合物和含ZnCl2复合物),测试了其色价以及光热稳定性,对其在含铁含钙溶液中的呈色情况及作用力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其在肉糜和奶油中的染色情况。结果表明,制备所得复合物在光照、4°C、25°C、37°C和60°C的条件下放置14 d后,复合物颜色无显着变化;在80°C放置14 d后,复合物颜色明显变暗。5种复合物的色价为10.25,约为胭脂虫红酸色价的1/17。在含有Fe3+或Ca2+的碱性溶液中,5种复合物对胭脂虫红酸颜色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pH 8.0的缓冲液中,Fe3+浓度为1 mmol/L时,5种复合物呈紫红色;Ca2+浓度为100 mmol/L时,添加有K+、Ca2+、Mg2+和Zn2+的4种复合物呈洋红色。添加脲、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二硫苏糖醇后,复合物在碱性含铁含钙溶液中的颜色无明显改变,说明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和金属离子之间可能发生了共价相互作用。5种复合物在奶油中呈洋红色,相比于胭脂虫红酸,呈色明显改善。上述研究证实,保护胭脂虫红酸以及改善胭脂虫红酸环境可以有效改善复合物在含钙食品体系呈色效应;蛋白质-多酚-胭脂虫红酸复合物作为一种无铝色素,未来可在乳品体系中广泛应用。
吴雅琴,吕琳琳,孙宇铭,刘师嘉,吴雪,王金铭[4](2019)在《红萝卜皮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文中认为建立红萝卜皮中色素的提取方法,考察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提取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0%乙醇+5%柠檬酸(V(80%乙醇)∶V(5%柠檬酸)=5∶1)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75 min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后将红萝卜皮中色素制成pH试纸,在碱性缓冲溶液中进行其显色反应,显色灵敏,准确度高。
罗尧[5](2019)在《天然色素模板TiO2-SiO2气凝胶光催化还原六价铬及植物无机材料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文中认为六价铬是水体中污染较为严重的重金属离子之一,其不易降解,毒性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光催化技术是能够有效解决水体中六价铬污染且经济环保的方法。TiO2-SiO2气凝胶是一种复合材料,其性质稳定,无毒环保,光催化性能优于纯TiO2气凝胶材料,但TiO2-SiO2气凝胶材料仅能吸收紫外光,为提高TiO2-SiO2气凝胶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催化活性,本文利用姜黄素和三种不同类型花青素(栀子蓝、紫甘薯、葡萄皮红)为模板合成TiO2-SiO2气凝胶,之后将制成的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BET、XPS、UV-Vis等手段进行表征,并用于可见光催化还原六价铬,同时讨论了一系列反应条件(Ti与Si的比例、色素模板含量,催化剂量,pH值,牺牲剂的种类,牺牲剂加入量,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此外,本文首次将多种植物叶片制成无机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中,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论文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加入姜黄素为模板后,通过表征发现材料分散性较好,而且在可见光区有明显吸收。在可见光下,六价铬还原率最高达98.0%,远超过不加色素的TiO2-SiO2气凝胶。(2)加入花青素为模板后,通过表征发现材料分散性较好,而且在可见光区有明显吸收。在可见光下,六价铬还原率最高达86.1%,远超过不加色素的TiO2-SiO2气凝胶。(3)植物叶片经高温煅烧后去除了叶绿体,但仍然有光催化活性,其中甘蔗叶光催化剂的光催化还原效率最佳,加入配体后会提高植物光催化剂的活性。由于甘蔗叶光催化剂是一种含有钾,镁的矿物质,其还原CO2的机理与光合作用机理类似。同时其中所含的镁元素和叶绿素的核心部分卟啉环中含有镁元素相同,这些现象都表明其可能也类似“光合作用”的机制。
王艳娟[6](2019)在《用于鹿肉新鲜度检测的天然色素指示标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食品而言,新鲜度是影响其安全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食品的新鲜度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品质与安全,并且直接影响到其销售的利润。食品新鲜度指示标签作为一种指示食品新鲜度的方法相对于目测来说更加准确,比物化分析法等传统方法更方便并且无需破坏食品本身的结构,是一种新兴且应用广泛的方法。在众多种类的食品新鲜度指示标签中,基于pH值变化的新鲜度指示标签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食品新鲜度指示标签,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食品新鲜度指示标签,本文选用天然植物色素作为pH指示剂,并采用壳聚糖/木薯淀粉作为指示标签的基材,制备新鲜度指示标签用于鹿肉新鲜度检测。本文从五种原料中提取色素(苏木、紫草、紫甘蓝、紫甘薯、红心萝卜),进行显色实验后选用紫甘蓝色素、苏木色素进行色素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对于紫甘蓝色素、苏木色素所处环境温度上升至60℃,色素残存率下降明显,分别为77.66%,87.56%;酸性条件下色素稳定性更好;紫外光和太阳光的长时间照射会加速吸光度的降低,其中紫外光尤其显着,照射5h后紫甘蓝色素、苏木色素色素残存率分别为74.62%,72.59%,综合色素稳定性与经济效益紫甘蓝色素更优。选用壳聚糖和木薯淀粉按照1:1的比例分别制备成膜基质重量5%、10%、20%、40%的紫甘蓝色素新鲜度指示标签,实验结果显示色素与成膜基质之间有很好的相容性,指示标签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浓度为20%时抗拉强度为10.17MPa;浓度为40%时断裂伸长率为23.56%。将不同浓度的紫甘蓝色素指示标签应用于储存温度为4℃条件下鹿肉的新鲜度指示实验,通过对实验周期内鹿肉感官评分、细菌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汁液流失率进行测定并与指示标签色差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0%浓度的紫甘蓝天然色素作为pH指示剂,并采用壳聚糖/木薯淀粉复合薄膜作为指示标签的基材,制备得到的食品新鲜度指示标签具有对鹿肉新鲜度变化敏感、指示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
赵江欣[7](2018)在《预添加乳酸对泡萝卜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泡菜属于我国典型的传统发酵食品,而泡萝卜又是我国传统泡菜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泡菜仍采用反复脱盐,短期浸制发酵,后期调味增香的工艺,生产出的泡菜风味品质难以与传统泡菜媲美。介于乳酸是泡菜发酵的产物,也是构成泡菜风味的关键成分之一,本试验以红萝卜为原料,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法、550接种发酵法、360接种发酵法以及直投式发酵法进行发酵,在泡萝卜发酵初期预先添加浓度梯度分别为0%(对照组)、0.15%、0.30%、0.45%、0.60%(质量比)的乳酸,并以感官评价为主要评判标准结合其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预加乳酸对泡萝卜风味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在四种发酵方式下,对预加乳酸的各组泡萝卜每天进行滋味、香气、色泽、脆度指标上的感官评价,得到发酵过程中泡萝卜感官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预添加乳酸组产品感官评价分值显着高于不添加乳酸的产品,自然发酵第3天以及三种接种发酵第2天的处理组泡萝卜与不添加组感官评分差值最大,分值相差均在20分以上。泡萝卜风味品质分析显示,其在发酵初期就带有适口的咸味,且乳酸的添加更使泡萝卜始终保持鲜酸爽口的滋味,并且相较于同一发酵时间下对照组脆度以及偏白的色泽,处理组泡萝卜口感更加接近于成熟泡菜质地且色泽鲜红诱人。电子鼻、电子舌气味、滋味图谱分析表明,未添加乳酸的样品与添加了乳酸的处理组泡萝卜样品之间气味、滋味在图像上区分明显,而在0.30%0.60%乳酸添加量的泡萝卜之间区别不明显,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2.泡萝卜各理化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预加乳酸泡萝卜在转色、质地变化、盐分渗透、可溶性总糖降低都快于对照产品、酸含量则随乳酸的添加量的递增而增加,泡菜成熟时间缩短1-2天。而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性物质则随各发酵方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对照组泡萝卜在风味物质含量以及成分种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与泡萝卜感官评分结果相一致,即适量的乳酸添加能有效提升泡萝卜风味品质。3.将泡萝卜各理化指标以及风味成分分析结果与感官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色差与感官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性相关性(p<0.01),进一步说明了乳酸的添加能有效改善产品色泽;与泡萝卜感官品质而在一定的发酵方式下,盐度、总酸、有机酸总含量、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以及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以及酪氨酸均与感官之间存在0.01或0.05水平上的显着正相关,每种指标的变化规律都印证了泡萝卜感官评价结果,即总体上说明乳酸的添加能有效提高发酵效率、改善泡萝卜风味品质。咀嚼性、可溶性总糖与感官之间,盐度与咀嚼性之间以及可溶性总糖与总酸之间均呈负相关性。4.根据感官评分结合电子鼻、电子舌气、味图谱分析以及理化指标、有机酸、游离氨基酸、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可知,0.45%预添加乳酸量为泡萝卜在自然发酵或人工接种发酵下的最优乳酸添加量,所发酵出的泡萝卜感官品质最佳。
赵旭[8](2016)在《酶协同微生物发酵黑糯米酒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黑糯米为原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糖化酶协同微生物酿造黑糯米酒,通过电子舌和GC/MS对改进工艺和传统工艺酿造的黑糯米酒进行品质分析。以盐酸化乙醇(V乙醇:V盐酸:V水=635:225:140)为提取剂,超声辅助提取黑糯米酒酿造过程中各阶段的花青素,以6种植物中常见的花青素标准品飞燕草色素(Pg)、锦葵色素(Mv)、矮牵牛色素(Dp)、矢车菊色素(Cy)、芍药色素(Pt)、天竺葵色素(Pn)为对照,HPLC探究花青素在酿造过程中含量变化;并采用pH试差法测定黑糯米酒中花色苷的含量。75%酸化乙醇提取黑糯米酒中的花色苷,浓缩、离心、冷冻干燥后得到花色苷提取物,使用微弱发光仪测定花色苷提取物清除·O2-、?OH的能力和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清除DPPH?的能力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优化后酿造黑糯米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糖化酶添加量0.4%,Q303根霉曲添加量0.15%,发酵时间4天,温度30℃。最优工艺酿造的黑米酒酒精度由传统工艺酿造的黑糯米酒酒精度的7.3%上升至15.7%;可溶性固形物是黑糯米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传统工艺相比,其含量由36.08 g/L降低为13.52 g/L。感官评分分析结果可知,改进工艺酿造的黑糯米酒品质有所改善。(2)利用模拟人体味觉系统(电子舌)对改进工艺与传统工艺酿造的黑糯米酒对比分析,较传统工艺而言,改进工艺的鲜味、咸味、酸味等基本相接近,苦味、涩味均有所降低;回味测定的二维图分析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改进工艺酿造的黑糯米酒涩味和苦味交互作用显着降低。GC/MS检测分析黑糯米酒中风味物质成分,两种工艺发酵黑糯米酒香气成分共有55种,醇类含量最高。改进工艺的香气成分有52种,相比较传统工艺的50种而言,香气组成总类多、成分复杂多样,其中改进工艺酿造黑糯米酒特有的香气成分有丁内酯、愈创木酚、4-氯羟基丁酸乙酯、乙酸龙脑酯、十八酸;同时基本检测不出传统工艺酿造的黑糯米酒中部分杂味物质,如2,4,5-三甲基-1,3-二氧戊烷、2-甲基-1-丁醇、5-羟甲基-2-呋喃甲醛。(3)通过超声波方法提取黑糯米酒酿造过程的花青素,从原料、润粮、蒸粮、淋冷、糖化醪(发酵醪)五个阶段提取花青素,HPLC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糯米酒酿造过程中主要检测到三种花青素,分别为飞燕草色素(Dp)、矢车菊色素(Cy)、芍药色素(Pn);它们在黑糯米原料中含量最高,即原料中Dp、Cy、Pn含量分别高达161.16±2.44 mg/Kg、1525.11±3.23 mg/Kg、53.95±2.18 mg/Kg。随着酿造过程进行花青素含量逐渐降低,检测到洗米、润粮和淋冷过程中Dp、Cy、Pn三种花青素损失量分别为13.44±0.40 mg/Kg、32.81±1.20 mg/Kg、2.15±0.20mg/Kg;在糖化和发酵后期,花青素含量减少变化极其显着,在成品黑糯米酒中的花青素检出率极低,Dp、Cy、Pn分别为0.15±0.07 mg/Kg、1.51±0.16 mg/Kg、0.33±0.12 mg/Kg。(4)pH试差法测定黑糯米酒中花色苷含量,测得传统工艺酿造黑糯米酒花色苷含量为1.50 mg/L;而改进工艺酿造黑糯米酒花色苷含量为4.51 mg/L。微弱发光仪化学发光法测定不同浓度花色苷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花色苷浓度的逐步升高,清除率随之增大,两者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清除超氧阴离子试验中,花色苷浓度为50 mg/mL时,对?O2-抑制率为63.60%,IC50为39.63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试验中,花色苷浓度为20μ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55.01%,IC50为19.72μg/mL,花色苷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作用效果最为显着;在DNA损伤保护试验中,花色苷浓度为20 mg/mL时,对DNA损伤抑制率为55.80%,IC50为19.43 mg/mL。吸光度法测定花色苷对DPPH?的清除率,花色苷浓度为200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高达64.51%。
高向阳,朱盈蕊,高遒竹,王长青[9](2015)在《南阳灰色小麦色素的变色范围与吸收光谱特性》文中研究说明探讨南阳彩色小麦色素的变色范围和吸收光谱等特性,为该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以南阳灰麦为材料,用酸性乙醇溶液超声波辅助浸提色素后,用酸碱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色素乙醇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1 nm,变色范围为p H 4.756.58;灰麦色素是较理想、经济的环保型酸碱指示剂,也可作为天然着色剂和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加以开发利用。
郑君花[10](2015)在《姜黄色素的提取、稳定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贵州姜为原料,研究姜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化技术,将所提姜黄色素及稳定化后的姜黄色素应用在食品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姜黄色素的提取、稳定化及应用三方面。1.姜黄色素的提取采用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姜黄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即:酶解pH为6.0,酶解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5%(v/v),微波时间为10min,此条件下,姜黄色素的提取量为13.91mg/100g。与单一的微波法、单一的酶法、碱法进行对比,酶法-微波法联合提取比单一的微波法提高了14.67%,比酶法提高了37.99%,比碱法提高了41.2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与样品的保留时间,得到所提姜黄色素中含有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两种单体。采用酶法-微波法联合工艺提取贵州5个产地姜中的姜黄色素并测定其含量,得到长顺姜中姜黄色素含量为16.87mg/100g,水城姜中为20.02mg/100g,兴义姜中为8.77mg/100g,安顺姜中为13.61mg/100g,惠水姜中为15.43mg/100g。2.复合稳定剂提高姜黄色素的稳定性采用加入稳定剂的方法提高姜黄色素的稳定性,通过稳定剂的筛选、组合及复配得到色素的复合稳定剂配方,即色素+苹果酸+柠檬酸,且三者用量比例为1:0.5:0.4,此条件下将色素70℃加温10h后,最终残存率为92.31%。对比加入前后色素对温度、pH、光的耐受性,结果显示加稳样在各种条件下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姜黄色素对温度、pH、光的耐受性,表明该复合稳定剂能够增加姜黄色素的稳定性。采用恒温加速试验,依据降解速率方程得到不同温度下姜黄色素的降解速率常数,再根据Arrhnius微分方程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常温下未加稳的色素溶液及加稳的色素溶液的贮存期,结果得到未加稳的色素溶液可以贮存22.3d,加稳色素可以贮存65.4d。3.微胶囊技术提高姜黄色素的稳定性采用微胶囊化方法提高姜黄色素的稳定性,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和β-环糊精作为复合壁材,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乳化剂,对姜黄色素进行包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姜黄色素微胶囊产品的最优制备配方,即:芯材0.1g,乳化剂添加量为0.8g,芯壁比为1:30,壁材比为1:1,固形物含量为2g,产品包埋率为89.11%。对微胶囊色素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微胶囊色素水溶性增加,含水率为2.5%,密度为0.1374kg/m3。对比微胶囊前后色素对温度、pH、光的耐受性,结果得到微胶囊产品比未处理样在各种条件下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姜黄色素的的耐受性,说明微胶囊化可以增加姜黄色素的稳定性。在日光灯照射的条件下,将色素残存率的对数对放置时间进行线性回归,建立色素降解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可以得到色素的贮存期为33.15d,色素微胶囊产品的贮存期为161.96d。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色素微胶囊产品的表面结构,观察到微胶囊产品颗粒表面圆滑完整,无裂痕,部分颗粒表面皱缩凹瘪,颗粒大小不一。4.姜黄色素的应用将未处理的姜黄色素、加稳姜黄色素、微胶囊化的姜黄色素分别应用在果冻中,制得三种果冻,每隔7天测定一次Lab色值。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果冻明度增加,色泽减淡;在果冻放置的过程中,三种果冻的色差值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增加幅度方面,未处理色素果冻>加稳色素果冻>微胶囊色素果冻,且经过28天放置后,△E(未处理色素果冻)为9.30个NBS,色差感觉值达到大的水平;而△E(加稳色素果冻)为3.59个NBS,色差感觉值达到可识别的水平;△E(微胶囊色素果冻)为2.78个NBS,色差感觉值仅达到可察觉的水平。说明微胶囊处理和加入稳定剂可以增加姜黄色素在果冻应用中的稳定性。
二、萝卜红色素作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萝卜红色素作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紫色小麦粒色调控位点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色小麦概述 |
1.1.1 彩色小麦功效 |
1.1.2 彩色小麦应用 |
1.2 紫色小麦色素来源 |
1.2.1 花青素的种类、结构及特性 |
1.2.2 花青素的功效与作用 |
1.2.3 花青素代谢通路 |
1.3 紫色小麦粒色基因研究 |
1.3.1 紫色小麦粒色基因的来源 |
1.3.2 紫色小麦粒色基因的遗传分析 |
1.4 分子标记技术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概述 |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小麦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麦籽粒颜色性状的调查 |
2.2.2 DNA提取 |
2.2.3 基因分型 |
2.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2.5 转录组测序 |
2.2.5.1 准备测序材料 |
2.2.5.2 提取RNA和质量检测 |
2.2.5.3 BSR测序 |
2.2.5.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分型 |
3.2 群体主成分与亲缘关系分析 |
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 BSR测序结果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中和滴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教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和滴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
1.1 17世纪——中和滴定知识的产生阶段 |
1.2 18世纪——中和滴定知识的发展阶段 |
1.3 19世纪——中和滴定知识的完善阶段 |
1.4 20世纪至今——中和滴定知识的拓展阶段 |
2 “中和滴定”知识的教学价值 |
2.1 认识知识的建构过程 |
2.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3 总结 |
(3)无铝胭脂虫红色素呈色效果的改善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胭脂虫红酸概述 |
1.1.1 胭脂虫红酸结构 |
1.1.2 胭脂虫红酸的化学性质 |
1.1.3 胭脂虫红酸呈色的影响因素 |
1.2 胭脂虫红铝色淀概述 |
1.2.1 胭脂虫红铝色淀 |
1.2.2 铝元素的安全性问题 |
1.3 提高色素稳定性的方法 |
1.3.1 添加金属螯合剂 |
1.3.2 添加多酚等辅色剂 |
1.3.3 色素分子的改造与修饰 |
1.3.4 色素分子的包埋 |
1.4 蛋白质-多酚复合物对小分子物质的保护研究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食品中不同组分对胭脂虫红色素颜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SPI的制备 |
2.3.2 MFP的提取 |
2.3.3 胭脂虫红色素在典型食材中的呈色 |
2.3.4 不同蛋白质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的影响 |
2.3.5 不同pH值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的影响 |
2.3.6 金属离子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及缓冲液的影响 |
2.3.7 部分食品添加剂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的影响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胭脂虫红色素在典型食材中的呈色 |
2.4.2 不同蛋白质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的影响 |
2.4.3 金属离子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的影响 |
2.4.4 部分食品添加剂对胭脂虫红色素呈色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性化合物及金属螯合剂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改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的配制 |
3.3.2 Al~(3+)和Zn~(2+)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3.3 氨基酸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3.4 肽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3.5 WPI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3.6 EDTA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3.7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l~(3+)和Zn~(2+)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4.2 氨基酸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4.3 肽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4.4 WPI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4.5 EDTA对含铁含钙胭脂虫红酸溶液呈色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白质-多酚复合物对胭脂虫红酸呈色的改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金属离子和多酚对胭脂虫红酸呈色效果的影响 |
4.3.2 蛋白质-多酚-胭脂虫红酸复合物的制备 |
4.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胭脂虫红酸含量 |
4.3.4 胭脂虫红酸负载率的测定 |
4.3.5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颜色的光热稳定性 |
4.3.6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色价的测定 |
4.3.7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在含铁含钙溶液中的呈色 |
4.3.8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在含铁含钙溶液中的作用力分析 |
4.3.9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对肉糜及奶油的染色 |
4.3.10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金属离子和多酚对胭脂虫红酸呈色效果的影响 |
4.4.2 蛋白质-多酚-胭脂虫红酸复合物制备参数的优化 |
4.4.3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颜色的光热稳定性 |
4.4.4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色价的比较 |
4.4.5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在含铁含钙溶液中的呈色及机理探讨 |
4.4.6 WPI-单宁酸-胭脂虫红酸复合物对肉糜及奶油的染色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胭脂虫红酸的色谱图及吸收光谱图 |
附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红萝卜皮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酸碱指示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红萝卜皮色素的提取试验 |
1.2.1 材料预处理 |
1.2.2 红萝卜皮色素的提取 |
1.3 指示剂的显色反应 |
1.4 pH试纸的制备及显色情况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因素实验 |
2.1.1 提取剂的选择 |
2.1.2 不同液料比的选择 |
2.1.3 不同提取温度的选择 |
2.1.4 不同提取时间的选择 |
2.2 pH试纸的显色情况 |
3 结论 |
(5)天然色素模板TiO2-SiO2气凝胶光催化还原六价铬及植物无机材料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六价铬的危害及传统处理方法 |
1.1.1 六价铬的危害 |
1.1.2 六价铬的传统处理方法 |
1.2 光催化技术简介及还原六价铬的研究 |
1.2.1 光催化技术简介 |
1.2.2 光催化还原六价铬研究进展 |
1.3 姜黄素和花青素的研究与应用 |
1.3.1 天然色素概况 |
1.3.2 姜黄素和花青素简介 |
1.3.3 姜黄素与花青素的光催化应用 |
1.4 TiO_2-SiO_2气凝胶光催化研究进展与应用 |
1.4.1 气凝胶材料发展简介、应用领域和制备 |
1.4.2 TiO_2-SiO_2气凝胶概述及光催化应用 |
1.5 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进展 |
1.5.1 光催化还原CO_2研究背景 |
1.5.2 光催化还原CO_2的产物 |
1.5.3 光催化还原CO_2的催化剂 |
1.6 论文选题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选题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合成 |
2.2.1 姜黄素为模板TiO_2-SiO_2气凝胶合成 |
2.2.2 花青素为模板TiO_2-SiO_2气凝胶合成 |
2.2.3 植物光催化剂及光催化剂与配体复合的制备 |
2.3 材料的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氮气吸附-脱附(BET) |
2.3.4 红外光谱(FT-IR) |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 光催化还原六价铬的性能研究 |
2.4.1 方法原理 |
2.4.2 所需溶液配制 |
2.4.3 样品的测定 |
2.4.4 标准曲线绘制 |
2.5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研究 |
2.5.1 实验方法 |
2.5.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姜黄素为模板的TiO_2-SiO_2气凝胶光催化还原六价铬 |
3.1 引言 |
3.2. 材料表征 |
3.2.1 氮气吸附-脱附(BET) |
3.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2.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3.2.5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
3.2.6 红外光谱(FT-IR) |
3.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3. 实验步骤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钛硅比的影响 |
3.4.2 不同姜黄素模板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
3.4.4 不同pH的影响 |
3.4.5 不同初始浓度的影响 |
3.4.6 不同牺牲剂的量 |
3.4.7 重复性实验 |
3.4.8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花青素为模板的TiO_2-SiO_2气凝胶光催化还原六价铬 |
4.1 引言 |
4.2 花青素为模板的钛硅气凝胶表征 |
4.2.1 氮气吸附-脱附(BET) |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4.2.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4.2.5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
4.3 实验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类型花青素的影响 |
4.4.2 不同紫甘薯模板含量的影响 |
4.4.3 不同牺牲剂的影响 |
4.4.4 不同牺牲剂的量影响 |
4.4.5 不同浓度的影响 |
4.4.6 不同pH的影响 |
4.4.7 重复性实验 |
4.4.8 可能的反应机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植物光催化剂的表征 |
5.2.1 氮气吸附-脱附(BET) |
5.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5.2.3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
5.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3 实验步骤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种类植物光催化剂的影响 |
5.4.2 不同催化剂量的影响 |
5.4.3 不同牺牲剂的影响 |
5.4.4 不同配体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用于鹿肉新鲜度检测的天然色素指示标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新鲜度指示标签在肉类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
1.2.1 pH敏感型指示标签 |
1.2.2 含氮化合物敏感型指示标签 |
1.2.3 微生物敏感型指示标签 |
1.2.4 硫化氢敏感型指示标签 |
1.3 成膜基质与新鲜度指示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壳聚糖/木薯淀粉 |
1.3.2 合成酸碱指试剂 |
1.3.3 天然色素 |
1.4 鹿肉的营养价值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天然植物色素提取及其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 |
2.3.1 植物色素提取制备 |
2.3.2 植物色素变色情况及不同pH溶液指示效果 |
2.3.3 植物色素的理论化研究 |
2.3.4 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植物色素的提取溶剂情况 |
2.4.2 植物色素在不同pH溶液中的指示效果 |
2.4.3 植物色素的理化性研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紫甘蓝新鲜度指示标签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新鲜度指示标签制备 |
3.3.2 指示标签的外观 |
3.3.3 指示标签的红外光谱 |
3.3.4 指示标签的机械性能测试 |
3.3.5 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指示标签的表征分析 |
3.4.2 指示标签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指示标签的机械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紫甘蓝新鲜度指示标签应用于鹿肉新鲜度检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3.2 感官评定 |
4.3.3 细菌总数测定 |
4.3.4 pH值的测定 |
4.3.5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4.3.6 硫代巴比妥酸(TBA)的测定 |
4.3.7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4.3.8 指示标签的感官评价 |
4.3.9 指示标签色差L*、a*、b*值的测定 |
4.3.10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鹿肉腐败过程中感官评定结果与分析 |
4.4.2 细菌总数测定结果结果与分析 |
4.4.3 pH值变化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4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变化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5 硫代巴比妥酸(TBA)变化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6 汁液流失率变化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7 新鲜度指示标签的感官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8 利用CLELab色空间对于食品新鲜度指示标签颜色变化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9 鹿肉试样品质指标和新鲜度标签色差变化关系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预添加乳酸对泡萝卜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泡菜人工接种发酵的研究及生产现状 |
1.2 乳酸对泡菜的作用 |
1.3 泡萝卜其它风味物质的产生 |
1.4 感官评价方法及在泡菜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泡菜的制作 |
2.2.2 发酵剂的准备 |
2.2.3 风味品质指标检测分析 |
2.2.4 泡萝卜感官评价 |
2.2.5 基础理化指标检测 |
2.2.6 有机酸分析 |
2.2.7 挥发性物质分析 |
2.2.8 游离氨基酸分析 |
2.2.9 亚硝酸盐的测定 |
2.2.10 统计分析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泡萝卜感官评价结果与分析 |
3.1.1 发酵过程中泡萝卜感官评分的动态变化 |
3.1.2 泡萝卜的感官评价结果 |
3.1.3 电子鼻检测结果与分析 |
3.1.4 电子舌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 泡萝卜基础理化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3.2.1 色差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2 咀嚼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3 盐度结果与分析 |
3.2.4 可溶性总糖结果与分析 |
3.2.5 总酸结果与分析 |
3.3 有机酸结果与分析 |
3.3.1 有机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2 泡萝卜有机酸的比较 |
3.3.3 泡萝卜有机酸的主成分分析 |
3.3.4 泡萝卜有机酸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4 游离氨基酸结果与分析 |
3.4.1 泡萝卜游离氨基酸的比较 |
3.4.2 泡萝卜游离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 |
3.4.3 泡萝卜游离氨基酸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5 挥发性物质结果与分析 |
3.5.1 泡萝卜挥发性物质的比较 |
3.5.2 泡萝卜挥发性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
3.5.3 泡萝卜挥发性物质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6 亚硝酸盐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乳酸处理后泡萝卜的感官评价 |
4.1.2 不同乳酸处理后泡萝卜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
4.1.3 不同乳酸处理后泡萝卜风味物质的比较 |
4.1.4 不同乳酸处理后泡萝卜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 结论 |
4.2.1 乳酸的添加对泡萝卜发酵过程的影响 |
4.2.2 乳酸的添加对泡萝卜风味品质的影响 |
4.2.3 泡萝卜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2.4 泡萝卜最优乳酸添加量的确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酶协同微生物发酵黑糯米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糯米酒简介 |
1.1.1 黑糯米 |
1.1.2 黑糯米酒 |
1.1.3 我国黑糯米酒产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酿造过程中根霉和糖化酶的作用 |
1.3 电子舌和GC/MS测定酒类风味 |
1.3.1 电子舌简介及应用 |
1.3.2 GC/MS分析技术 |
1.4 多酚类物质 |
1.4.1 花青素 |
1.4.2 花色苷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1 课题的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酶协同微生物酿造黑糯米酒工艺探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Q303根霉曲微生物总量计数及其活力测定 |
2.2.2 酶协同微生物发酵黑糯米酒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舌和GC/MS分析黑糯米酒的风味物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分析结果 |
3.2.1 电子舌分析结果 |
3.2.2 GC/MS分析结果 |
3.2.4 电子舌结合GC/MS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糯米酒中多酚类物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青素在黑糯米酒酿造过程含量变化 |
4.2.2 黑糯米酒花色苷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南阳灰色小麦色素的变色范围与吸收光谱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仪器及试剂 |
1.3实验方法 |
1.3.1样品的预处理 |
1.3.2测定色素变色范围 |
1.3.3色素提取液吸收曲线扫描 |
2结果与分析 |
2.1色素提取液吸收波长的选择 |
2.2样品粒度的选择 |
2.3乙醇体积分数和酸度的选择 |
2.4料液比的选择 |
2.5超声提取条件的选择 |
2.6色素变色范围的测定结果 |
2.7讨论 |
3结论 |
(10)姜黄色素的提取、稳定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天然食用色素研究概况 |
1.1.1 天然食用色素简介 |
1.1.2 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方法 |
1.1.3 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化方法 |
1.2 姜黄色素简介 |
1.2.1 姜黄色素的理化性质 |
1.2.2 姜黄色素的药理作用 |
1.2.3 姜黄色素的提取方法 |
1.2.4 姜黄色素稳定化方法 |
1.2.5 姜黄色素的应用 |
1.3 贵州姜资源状况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姜黄色素的提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设备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料处理 |
2.2.2 姜黄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 姜黄素的提取工艺和评价指标 |
2.2.4 单因素试验 |
2.2.5 正交试验 |
2.2.6 四种工艺提取姜黄色素的对比试验 |
2.2.7 提取物的定性分析检测 |
2.2.8 贵州5个产地姜中姜黄色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3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2.3.4 四种工艺提取姜黄色素的对比试验结果 |
2.3.5 提取物的定性分析检测结果 |
2.3.6 贵州5个产地姜中姜黄色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稳定剂法提高姜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设备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稳定剂的种类筛选试验 |
3.2.2 稳定剂使用量的确定 |
3.2.3 稳定剂的组合优化试验 |
3.2.4 稳定剂的复配试验 |
3.2.5 色素稳定性的对比试验 |
3.2.6 色素贮存期的考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稳定剂的种类预选 |
3.3.2 稳定剂使用量的确定 |
3.3.3 稳定剂的组合优化试验 |
3.3.4 稳定剂的复配试验 |
3.3.5 色素稳定性的对比试验 |
3.3.6 色素贮存期的分析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胶囊化提高姜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设备及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姜黄色素微胶囊制备 |
4.2.2 姜黄色素微胶囊产品质量的评价 |
4.2.3 姜黄色素微胶囊产品理化性质的检测 |
4.2.4 姜黄色素微胶囊产品稳定性的试验 |
4.2.5 姜黄色素微胶囊的电镜扫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姜黄色素微胶囊制备 |
4.3.2 姜黄色素微胶囊产品理化性质的检测 |
4.3.3 姜黄色素微胶囊产品稳定性的试验 |
4.3.4 姜黄色素微胶囊的电镜扫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姜黄色素在果冻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 |
5.1.2 设备及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果冻的配方 |
5.2.2 果冻的制作工艺 |
5.2.3 色值的测定 |
5.2.4 色差的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四、萝卜红色素作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色小麦粒色调控位点的发掘[D]. 卜祉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中和滴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教学价值[J]. 顾辰茜,程萍.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03)
- [3]无铝胭脂虫红色素呈色效果的改善途径研究[D]. 刘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4]红萝卜皮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酸碱指示剂的应用[J]. 吴雅琴,吕琳琳,孙宇铭,刘师嘉,吴雪,王金铭. 山东化工, 2019(16)
- [5]天然色素模板TiO2-SiO2气凝胶光催化还原六价铬及植物无机材料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D]. 罗尧. 云南大学, 2019(03)
- [6]用于鹿肉新鲜度检测的天然色素指示标签的研究[D]. 王艳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预添加乳酸对泡萝卜品质影响的研究[D]. 赵江欣.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8]酶协同微生物发酵黑糯米酒工艺研究[D]. 赵旭. 贵州大学, 2016(03)
- [9]南阳灰色小麦色素的变色范围与吸收光谱特性[J]. 高向阳,朱盈蕊,高遒竹,王长青. 粮油食品科技, 2015(05)
- [10]姜黄色素的提取、稳定化及其应用研究[D]. 郑君花. 贵州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