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 脱贫应依托智力科技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晓军[3](2020)在《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文化认同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和发展力的基础,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根基。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以文化认同为视角,探索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而提升文化向心力、感召力、协同力、影响力和聚合力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法、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文化认同为视角,对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系统研究文化认同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基础上界定了双方关系:文化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内在源泉。梳理我国文化认同和软实力建设历程,总结了我国软实力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文化获得感提升;社会主义文艺活动日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民族整体与认同意识增强,民族团结事业得到发展。有待提升之处在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缺乏协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分析对美国、英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做法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文化认同视角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法:巩固文化认同核心意识,提升文化向心力。增强文化认同道德基础,提高文化感召力。强化文化认同利益根基,增进文化协同力。创新文化认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认同凝聚力,增强文化聚合力。本论文(除引言外)一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是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理论研究进行探析。通过对文化认同及功能的解析,明确文化认同的作用,即文化认同可形成个体身份识别、可建立凝聚的社会群体、能够实现人类精神需要的满足;通过对软实力理论历史脉络的梳理,明确软实力理论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探讨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梳理,挖掘文化软实力内涵;通过文化认同和文化软实力理论的梳理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文化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文化认同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指向,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加强文化认同的重要保障。二是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认同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历程进行梳理,阐述我国文化认同在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及此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历程和建设成果。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文化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阶段,党和政府逐步在理论上较好的解决了方向性和时代性协调的问题,在实践上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主要经历了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阶段。对于文化软实力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全方位的理论拓展。综上,这一部分主要论证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当时社会呈现的文化认同观关系密切。三是探析文化认同视角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及不足,肯定了我国在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交流和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文化获得感提升;社会主义文艺活动日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民族整体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事业得到发展。阐明十九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发现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有待巩固、道德基础有待增强、经济基础根基有待强化、文化传播渠道有待完善、民族凝聚力有待提升,并针对每一层面逐步展开讨论具体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四是分别研究美国、英国、日本和新加坡四个文化软实力强国的有效做法。主要从文化产业即文化认同利益根基,核心价值观即文化认同思想防线,传播手段和方式即文化认同传播渠道等三方面探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做法。深入挖掘各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即美国的“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英国的“创新、冒险、崇尚自由、尊重民主”、日本的“重义、重秩序、知礼、爱国、民主”、和新加坡的“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四国各自社会核心价值观理念,全方位探索其软实力建设,进一步发现国外在文化产业、核心价值观建设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具有创新前沿的做法,批判性吸收和借鉴。五是在系统分析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就与问题,以及梳理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有效做法之上,提出在文化认同视角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途径,即巩固文化认同核心意识,提升文化向心力。增强文化认同道德基础,提高文化感召力。强化文化认同利益根基,增进文化协同力。创新文化认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认同凝聚力,增强文化聚合力。针对文化认同的核心意识、文化认同的道德基础、文化认同的利益根基、文化认同的传播手段和文化认同的凝聚等层面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做法,以期能够对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苑文华[4](2020)在《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未来乡村地区振兴发展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点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产业兴旺不仅是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包括第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既可重新配置乡村资源、整合乡村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同时又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可持续“造血式”素质扶贫与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焦点和新增长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亦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势头强劲。但不可否认的是,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资源依赖严重、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较差等不利因素依旧存在,发展瓶颈日益显现,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如何破解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发展困境,全方位提升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竞争力,亟需深入研究。本文将竞争力理论引入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综合梳理国内外各阶段乡村旅游理论研究成果,明确界定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和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等基本概念,以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综合筛选出对乡村旅游业产业竞争力有显着影响的变量指标,构建乡村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同我国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自然资源丰富、软性服务产业健全和农村卫生医疗完善等优势,短板在于人力资源短缺、辅助产业薄弱、政策投资不足和潜在需求有限。最后,结合当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目标、战略定位,提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即:培育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整合资源要素、促进文旅融合,科学规划设计、确保长效持续及拓宽营销渠道、着力智慧旅游。研究成果为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相关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敏敏,傅新红[6](2019)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均是新时期和新常态下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通过协同联动的作用机制实现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整体性把控和系统性解决。通过对两项战略内在要素的对比,有助于厘清两项战略之间的互通关系。借助于"反贫困创新"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起二者协同联动的运行机制,研究提出的保障措施可为两项战略联动机制的实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庆祝[7](2018)在《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开展创业型大学研究,探索适合部分大学发展的新路径,激发大学的创新创业活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将创业型大学研究与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相结合,为农林院校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从而提高农林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林院校在服务农业现代化中实现新发展,对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创新创业、战略管理、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由普遍理论到特殊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逻辑主线开展研究。通过对大学职能变迁的历史考察,认为创业型大学新形态的出现,是大学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创业型大学及时回应了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和创新人才的渴望,必将成为大学发展一种重要模式。研究以沃里克大学和MIT为例,梳理了他们成为创业型大学的历程。研究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机会,通过组织创新和职能拓展,实现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并利用学术资本带来的发展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本质是:具有变革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的学术创业,是大学通过主动调整内部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实践。创业型大学在组织、职能、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在组织方面,具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跨越传统边界的创新组织;在职能方面,创业精神有机地嵌入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为创新创业文化的策源地,弘扬发展创新创业文化;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多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按照学术资源在知识领域高深程度(尖端学术资源和普通学术资源)与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难易程度(应用性学术资源和基础性学术资源)两个维度及其强弱组合,将创业型大学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创新性创业型大学和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借助Timmons的创业理论,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对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各有侧重,相互作用,动态发展,构成了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基本发展模式。提出了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模型,并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给出了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具体途径与基本模式。通过对农林本科院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审视,回溯了农林本科院校的发展脉络,研究了农林本科院校的目前现状,并借用生态位的理论分析了农林本科院校为什么要转型以及为什么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为农林本科院校向农林本科院创业型大学转型构建了基本模式,并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改造组织结构、突显创业特征、推动教师转型、促进文化融合五个转型策略以及转型要遵循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三原则,从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两方面对保障转型成功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根据战略地图理论,将农林类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分为职能发挥、内部运营、学习与增长三个层面,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绘制了学校转型的战略地图。最后,借助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研究成果,对某农业大学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战略分析和设计。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农业大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从转变发展理念、开展组织改造、突显大学创业特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该农业大学的转型进行了战略设计。
盛克勤[8](2018)在《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定、科技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建设、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推动了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但是,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风险投资、产学研结合以及传统文化的限制,使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战略高度总结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揭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战略问题,对于加快推进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预测与决策理论、管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对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状评价问题、提升江苏区域创新体系的态势研判问题、战略定位确定、战略目标与重点制定、战略对策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灰色综合评价。本部分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灰色定权聚类评估模型,对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各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研究认为,近年来,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功能得到强化,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资金投入体系,区域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区域创新的基础设施、人才等资源条件迅速提高。但还存在着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创新优势、创新风险投资吸纳社会资本提高创新能力功能亟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学研结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保守一面与区域创新体系的需求存在冲突等问题。(2)基于SWOT模型的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态势研判。本部分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SWOT定量模型,研究了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认为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位于开拓型战略区域中,应该采取积极的开拓型战略,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计了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情景分析路径,根据未来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能面临的情景,从企业总体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产业转移推进速度、政策推动能力要素,进一步分析未来10年内在5种情景组合方案中,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可能面临的战略态势。(3)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本部分利用灰靶决策的思想与技术方法,建立基于不确定信息的多目标、多约束、多均衡灰靶决策模型,对江苏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定位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认为,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紧抓以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提升和实现区域持续创新发展为战略主线,把握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的总体要求,突出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区域协同创新潜能的战略抓手。(4)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设计。本部分在分析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目标的灰色预测模型,对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进行预测。通过研究认为,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为,推动创新条件好、创新体系建设水平高的区域实现率先发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推动创新基础好、创新体系建设水平提升空间大的区域实现快速发展,建成具有典型行业示范功能的创新高地;推动创新基础薄弱、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低的区域实现突破发展,建成区域联合发展的特色创新区域。(5)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重点与政策设计。本部分构建了基于创新价值流动的区域创新体系GERT网络模型,识别江苏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的关键战略问题,并基于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重点是构建合理的区域创新利益实现机制、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区域创新骨干主体、强化金融资本对创新的支撑、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区域创新体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演进。为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江苏应加强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突破科技项目融资瓶颈;激发企业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培养创新智力人才;密切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石玉昌[9](2017)在《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文中研究指明清水江流域贵州、湖南两省区2013年统计贫困人口1385万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脱贫需求迫切等问题突出。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但清水江温润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文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清水江流域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一对矛盾当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清水江流域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自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都是整个流域物质流通的主要渠道。明朝时期“皇木进京”促进了当地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繁荣发展。庞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以及活立木蕴藏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汇聚于此,形成了以清水江这条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水上丝绸之路”。木材贸易自清水江中下游运往荆楚、江淮等地,木材的向外流通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回流格局,形成了清水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并存模式。资金流通带动到了银号、银行、典当行的发展;人才汇聚一方面是形成了以区域商团为纽带的会馆、商行,另一方面,人才汇聚也促进了书院教育在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长和发展。多种经营并存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也促成了清水江文书契约的法制社会格局。1998年天然林禁伐,清水江这一林业核心经济区没有了木材贸易的支持,经济遭遇了滑铁卢。但是,在长期的木材贸易影响下,一些小商品经济和江边贸易还依然存在。到了2003年,三板溪电站投入建设并全段截流,清水江木商经济及其带动出来的附属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不单核心经济体消失了,而且连流通通道也截断了,整个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变缓,临江的村落情况尤为严重,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经济的问题,社会、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两次变革,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从繁荣的经济中瞬间变得萧条,人们在这种人为的变化下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贫困程度也不断在加剧。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清水江流域受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条件制约,经济水平一直处于现代经济的边缘地带,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一条虚拟的流通渠道形成。线上的信息流通与线下的物流结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资源转变为商品流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清水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持,也为少数民族“造血式”脱贫带来了契机。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必须要与人口、资源、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下,理念、技术、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也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为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提出了包括经济转型教育、生态开发与保护教育、互联网应用教育等新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新的“下乡运动”带动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地方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兴起,这些经济组织的运行又反推了农村、农民、农业的良性转变。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的现代性转变符合时代与地区发展规律,扩宽了农民的眼界,也促进了农民自主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个人基本素质,进而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造血式”脱贫模式。清水江流域扶贫成效甚微的症结所在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内生的发展视角,扶贫过程中越俎代孢,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经济植入,这种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支持的“养分”,而使得清水江流域的扶贫攻坚陷于重重围城之中。要实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脱贫,须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治贫先治愚,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进行生态脱贫突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木商经济”中的江上流通带动的经济繁荣与“互联网+”网上流通的相似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清水江流域经济生态的支持。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参照的系统分析下,本研究从资源、文化、人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可能性,从教育需求入手探讨清水江流域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向,概括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进一步通过案例建模,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培养中的教育内容、路径和方法,进而构建了与少数民族教育生态相契合的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以期能能过教育实现整个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突围。本研究的创新探索在于:(1)提出了互联网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研究主题和视角;(2)提出并证明了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及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3)使用大量数据和样本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持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造血式”脱贫面对的契机以及存在的问题;(4)提出并证明了教育生态失衡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原生场和次生场,指明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目标及变革;(5)用位育理论提出了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认知习惯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本研究从文化适应与教育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下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挖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教育的影响,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范畴,各级各类教育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平衡过渡的。教育对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支持不是单一的某一级或一类教育可以实现,它是伴随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既服务于这些因素,同时也被这些因素推动。本研究迫于脱贫的强烈需求,只选取了校内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农民教育作为分析要素,对整个教育的系统梳理还存在不足。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互联网教育的多向度发展,本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的走向分析也还存在一定缺陷,期待后续研究能有所突破。
满炫[10](2017)在《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思想传承创新的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同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也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也应结合自身特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立德”作为树人的根基,切实做好公安院校育人工作,促进公安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当前,在公安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公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相脱节,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和警务实战需要,满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发展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带来新的考验,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形势背景下,从主流上看,当代公安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与警察职业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现状,这种思想现状将直接影响公安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未来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鉴于此,本文以“文化——教育”作为分析和探究视角,将警察文化与公安院校人才培育联系起来进行细致研究与探索,采取文献研究、历史分析、比较研究、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前公安院校文化育人现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在公安院校的特定环境下,警察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试图找出能够提高我国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为公安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对与研究主旨相关的文化、警察文化、文化育人以及警察文化育人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廓清,同时将警察文化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进行辨析,全面考察警察文化的特征、结构、育人功能以及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文化育人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度阐释作为本文研究论证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将警察文化育人置于广阔的理论空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三个方面为警察文化育人探寻思想来源、理论基石和学科依据。在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下,理论联系实际,从当前形势背景出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安本科院校,对公安大学生思想现状和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存在的客观矛盾和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最后,落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上,即如何切实加强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的育人工作。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提出公安院校警察文化育人的目标,应把握的原则和遵循的规律,对此作出应然性分析,以提高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育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对公安院校警察文化育人宏观框架的设定下,详细论述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育人的内容构建和载体运行,以期从微观层面具体指明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育人的具体策略和路径。
二、发展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 脱贫应依托智力科技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 脱贫应依托智力科技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认同与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研究 |
一、文化认同解析 |
(一)文化认同及相关理论 |
(二)文化认同的层次分析 |
(三)文化认同的功能解析 |
二、软实力解析 |
(一)“软实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软实力”理论的构成 |
(三)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
三、文化软实力解析 |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
(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 |
(三)文化软实力的特点 |
四、文化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关系 |
(一)文化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
(二)文化认同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指向 |
(三)增强文化认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源泉 |
第二章 文化认同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文化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
(二)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双百”和“两为”方针 |
(三)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大众化 |
(四)党牢牢掌握新闻媒体,控制社会舆论导向 |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文化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1978-1989 年:文化建设的复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二)1989-2002 年:文化建设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三)2003-2012 年:文化建设的进一步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二)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 |
(五)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
(六)培育社会主义文艺的党性、人民性和科学性 |
(七)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发展 |
第三章 文化认同视角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及不足 |
一、文化认同视角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社会主义文艺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三)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
(四)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 |
(五)民族整体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事业发展加快 |
二、文化认同视角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问题 |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有待巩固 |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道德基础有待增强 |
(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经济基础根基有待强化 |
(四)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文化传播渠道有待完善 |
(五)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民族凝聚力有待提升 |
三、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综合分析 |
(一)增强文化认同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
第四章 文化认同视角下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经验镜鉴 |
一、美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做法 |
(一)多领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软实力建设 |
(二)运用多种手段将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入社会大众 |
(三)运用发达的媒介文化,提高其影响力 |
二、英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
(一)注重以创意产业助推文化软实力发展 |
(二)较有成效的核心价值观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基石 |
(三)利用发达的媒介全方位传播本国文化 |
三、日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手段 |
(一)以“内容产业”为标识发展本国文化产业 |
(二)立足多元优秀文化基础,丰富民族核心价值观内涵 |
(三)以“内容为王”把握传播精髓,提升全球影响力 |
四、新加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经验 |
(一)多种手段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软实力建设 |
(二)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动力的全方位发展建设 |
(三)运用不同传播载体,增强其文化影响力 |
五、文化认同视角下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评介 |
第五章 文化认同视角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
一、巩固文化认同核心意识,提升文化向心力 |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
二、强化文化认同利益根基,增进文化协同力 |
(一)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经济协调发展 |
(二)提炼传统文化核心内涵,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
(三)促进区域间教育公平,提升文化传承力 |
三、增强文化认同道德基础,提高文化感召力 |
(一)加快塑造道德制度体系 |
(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建设 |
四、创新文化认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影响力 |
(一)创新宣传方式,增进文化影响力 |
(二)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艺术水平 |
五、提升文化认同凝聚力,增强文化聚合力 |
(一)推动民族文化和谐,增进文化认同 |
(二)加快地区经济增长,提高物质文化凝聚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乡村旅游研究 |
1.3.2 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
2.1.4 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2.2 旅游地竞争力理论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总体概况 |
3.2 生产要素分析 |
3.2.1 自然资源 |
3.2.2 人力资源 |
3.2.3 文化资源 |
3.3 市场需求分析 |
3.3.1 现有市场 |
3.3.2 潜在市场 |
3.4 辅助产业分析 |
3.4.1 硬件设施 |
3.4.2 软件服务 |
3.5 产业管理分析 |
3.5.1 发展模式 |
3.5.2 宣传推广 |
3.6 政府机遇分析 |
3.6.1 发展机遇 |
3.6.2 政府作用 |
第四章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4.1 指标构建原则 |
4.1.1 综合性原则 |
4.1.2 实用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2.1 菲尔德法 |
4.2.2 层次分析法 |
4.2.3 聚类分析法 |
4.2.4 主成分分析法 |
4.2.5 因子分析法 |
4.3 指标选取说明 |
4.3.1 生产要素 |
4.3.2 市场需求 |
4.3.3 辅助产业 |
4.3.4 产业管理 |
4.3.5 政府机遇 |
4.4 具体指标分析 |
4.4.1 生产要素分析 |
4.4.2 市场需求分析 |
4.4.3 辅助产业分析 |
4.4.4 产业管理分析 |
4.4.5 政府机遇分析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4.5.1 综合竞争力得分 |
4.5.2 综合竞争力分析 |
第五章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
5.1 培育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
5.2 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文旅融合 |
5.3 高效利用资金,科学规划设计 |
5.4 拓宽营销渠道,着力智慧旅游 |
结论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参考文献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分解 |
二、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构 |
1.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共通点及其联动的必要性 |
2.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构 |
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联动的保障措施 |
1.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联动的现实困境 |
2.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联动的保障措施 |
四、结语 |
(7)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 |
1.1.2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
2.1 生态学理论 |
2.1.1 几个重要概念 |
2.1.2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创新创业理论 |
2.2.1 创新与创业 |
2.2.2 创新与创业行为 |
2.2.3 Timmons创业模型 |
2.2.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战略管理与创业行为 |
2.3.2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制度变迁理论 |
2.4.3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
3.1 大学职能的嬗变 |
3.1.1 人才培养职能的确立 |
3.1.2 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 |
3.1.3 服务社会职能的确立 |
3.1.4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3.2 欧美创业型大学的崛起 |
3.2.1 沃里克大学 |
3.2.2 麻省理工学院(MIT) |
3.3 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探索 |
3.3.1 福州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 |
3.3.2 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4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及模式研究 |
4.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
4.1.1 创业型大学的缘起 |
4.1.2 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 |
4.1.3 知识经济与创业机会 |
4.1.4 从学术资源到学术资本 |
4.1.5 大学的变革与创新 |
4.1.6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解析 |
4.2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分析 |
4.2.1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征 |
4.2.2 创业型大学的职能特征 |
4.2.3 创业型大学的文化特征 |
4.3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
4.3.1 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
4.3.2 应用技术性与学术创新性 |
4.3.3 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林本科院校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
5.1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的历史与现实审视 |
5.1.1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历史沿革 |
5.1.2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
5.2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分析 |
5.2.1 农林本科院校的生态位 |
5.2.2 农林本科院校的生态位策略 |
5.2.3 生态位视角下的农林本科院校转型 |
5.3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模式构建 |
5.3.1 组建创业团队——打造领导核心 |
5.3.2 寻找创业机会——选择转型突破口 |
5.3.3 激活创业资源——开启创业征程 |
5.4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策略 |
5.4.1 转变发展理念 |
5.4.2 改造组织结构 |
5.4.3 突显创业特征 |
5.4.4 推进教师转型 |
5.4.5 促进文化融合 |
5.5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原则 |
5.5.1 整体性原则 |
5.5.2 动态性原则 |
5.5.3 开放性原则 |
5.6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制度保障 |
5.6.1 外在制度保障 |
5.6.2 内在制度保障 |
5.7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战略地图 |
5.8 本章小结 |
6.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战略分析与设计 |
6.1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 |
6.1.1 转型发展优势 |
6.1.2 转型发展劣势 |
6.1.3 转型发展机遇 |
6.1.4 转型发展威胁 |
6.2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战略设计 |
6.2.1 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
6.2.2 深化组织机构改革 |
6.2.3 突显大学创业特征 |
6.2.4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6.2.5 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构成研究 |
1.3.2 区域创新体系的分类和建设模式研究 |
1.3.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研究 |
1.3.5 区域创新体系战略对策与政策研究 |
1.4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框架 |
1.4.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 |
1.4.2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 |
1.4.3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特征 |
1.4.4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灰色综合评价 |
2.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估模型研究 |
2.1.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灰色定权聚类方法 |
2.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2.1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估指标确定 |
2.3 江苏全省及各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价 |
2.3.1 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情况评价 |
2.3.2 江苏各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评价 |
2.4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分析 |
2.4.1 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创新优势 |
2.4.2 创新风险投资吸纳社会资本提高创新能力功能亟待提高 |
2.4.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2.4.4 产学研有效衔接不顺畅限制创新驱动力的提升 |
2.4.5 传统文化的保守一面与区域创新体系的需求存在冲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WOT模型的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态势研判 |
3.1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
3.1.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SWOT定量模型研究 |
3.1.2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SWOT因素分析 |
3.1.3 基于SWOT定量模型的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分析 |
3.2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情景分析 |
3.2.1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情景分析路径设计 |
3.2.2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情景分析实现 |
3.3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态势研判 |
3.3.1 情景1下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态势研判 |
3.3.2 情景2下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态势研判 |
3.3.3 情景3下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态势研判 |
3.3.4 情景4下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态势研判 |
3.3.5 情景5下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态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 |
4.1 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地位分析 |
4.1.1 实施跨区域、次区域“全方位开放” |
4.1.2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
4.1.3 加快宁镇扬“同城化” |
4.1.4 实施“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发展 |
4.1.5 促进苏北经济转型升级 |
4.1.6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4.2 江苏区域创新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2.1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
4.2.2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
4.3 区域创新体系多目标智能加权灰靶决策模型研究 |
4.3.1 问题描述 |
4.3.2 一致效果测度矩阵 |
4.3.3 综合效果测度矩阵与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算法步骤 |
4.4 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设计 |
5.1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
5.1.1 推动创新条件好、创新体系建设水平高的区域实现率先发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 |
5.1.2 推动创新基础好、创新体系建设水平提升空间大的区域实现快速发展,建成具有典型行业示范功能的创新高地 |
5.1.3 推动创新基础薄弱、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低的区域实现突破发展,建成区域联合发展的特色创新区域 |
5.2 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目标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
5.2.1 NGBM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 |
5.2.2 加权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 |
5.3 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重点与政策设计 |
6.1 基于创新价值流动的区域创新体系GERT网络模型构建 |
6.1.1 区域创新体系关键战略问题识别的的基本思路 |
6.1.2 基于创新价值流动的区域创新体系GERT网络模型 |
6.1.3 算例研究 |
6.2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重点分析 |
6.2.1 构建合理的区域创新利益实现机制 |
6.2.2 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区域创新骨干主体 |
6.2.3 强化金融资本对创新的支撑 |
6.2.4 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 |
6.2.5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
6.2.6 促进区域创新体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演进 |
6.3 区域创新体系战略对策选择演化博弈分析 |
6.3.1 基本假设和模型 |
6.3.2 政府和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6.3.3 策略选择 |
6.4 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
6.4.1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6.4.2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突破科技项目融资瓶颈 |
6.4.3 激发企业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6.4.4 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培养创新智力人才 |
6.4.5 密切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1 企业技术创新调查问卷 |
附件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估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件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条件定性评估指标调查问卷 |
(9)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4 文献综述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2.3 核心概念界定 |
1.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滞后的经济、科技水平下脱贫的迫切需求 |
2.1 清水江流域经济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衰落 |
2.1.1 历史上繁荣的“木商经济带” |
2.1.2 清水江截流后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
2.1.3 低态势发展的经济、科技水平现状调查 |
2.2 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原因 |
2.2.1 生态支持机制下的教育多重流向与偏离 |
2.2.2 流动性风险与“他者”语境的离散 |
2.2.3 多重生存关系的主体回归失联 |
2.2.4 文化变迁与生态重塑失衡 |
2.3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
2.3.1 现有扶贫工作成效甚微,受困于多重围城之中 |
2.3.2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
3 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
3.1 以山地稻作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农耕经济模式 |
3.1.1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
3.1.2 庞大的自然蕴藏量和多样化的农作物基因库 |
3.1.3 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农耕文明 |
3.2 以苗、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资源 |
3.2.1 从工具性上升为神性的器物 |
3.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
3.3 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境遇下的清水江区域经济特点 |
3.3.1 农耕经济 |
3.3.2 旅游 |
3.3.3 大健康养生度假 |
4 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生态脱贫的契机 |
4.1 互联网经济转型下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
4.1.1 形态之变: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 |
4.1.2 路径之变:经济互联网化与传统行业的对峙反扑 |
4.1.3 创新驱动: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融合之道 |
4.2“有牛米”类“互联网+”经济模式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带来的契机 |
4.2.1 互联网“高端订制”催生“有牛米”类复古农业复苏 |
4.2.2 互联网经济下“复古农业”成就归因 |
4.2.3“复古农业”经济模式有效反推农村“三变” |
4.3“互联网+复古农业”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限制 |
4.3.1 人才、知识困境 |
4.3.2 企业效率与民族生活难以平衡 |
4.3.3 技术、资金困境 |
5 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1 互联网革命带动的教育变革 |
5.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育 |
5.1.2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
5.1.3 未来教育的走向 |
5.2 互联网经济转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
5.2.1 办学主体多极化发展 |
5.2.2 教育投入日趋多样化 |
5.2.3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
5.3 互联网化教育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人才支持带来的契机 |
5.3.1 互联网创业资源为民族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
5.3.2 劳动力转移方向回归 |
5.3.3 互联网新技术满足了传统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需求 |
6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民族教育模式,助攻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 |
6.1 清水江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需求 |
6.1.1 经济转型的教育需求 |
6.1.2 文化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教育需求 |
6.1.3 信息、网络应用的教育需求 |
6.2 制定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
6.2.1 清水江流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
6.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
6.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评估检验 |
6.3 以高校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归农、为农”教育 |
6.3.1 搭建高校“一带一路”智力扶贫平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功能 |
6.3.2 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民族地区“归农、为农”创业教育 |
6.3.3 优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本课程实践性 |
6.4 建构清水江流域特色“互联网+”少数民族教育模式 |
6.4.1 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用移动互联工具包引导农户熟悉移动互联网功能 |
6.4.2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资源平台应用 |
6.4.3 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营造社区工作坊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的方法 |
二、历史分析的方法 |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
四、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警察文化及警察文化育人的一般概述 |
第一节 警察文化的界定 |
一、警察文化的内涵 |
二、警察文化的特征 |
三、警察文化的结构 |
第二节 警察文化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辨析 |
一、警察文化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区别 |
二、警察文化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联系 |
第三节 警察文化育人的界说 |
一、警察文化育人的内涵 |
二、警察文化的育人功能 |
三、警察文化育人功能在公安院校文化育人中的体现 |
第二章 警察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为警察文化育人提供丰厚养料 |
一、注重道德教育的思想 |
二、注重个人修养的思想 |
三、强调情感欲望与理性精神统一的思想 |
第二节 党的科学理论为警察文化育人奠定理论基石 |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育人思想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警察文化育人提供学理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为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提供方法论指导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机制 |
第三章 公安院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剖析 |
第一节 公安院校文化育人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概况 |
三、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公安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实证分析 |
一、政治思想素质总体良好,消极思想仍然局部存在 |
二、职业价值观尚未定型,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倾向 |
三、主体意识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
四、心态积极,富有创新精神,但自我调适能力相对薄弱 |
第三节 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四章 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的目标、原则及规律 |
第一节 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的育人目标 |
一、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 |
二、育人目标的科学设定 |
第二节 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育人应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筑牢公安大学生忠诚警魂的原则 |
二、坚持促进公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
三、坚持强化公安大学生警察意识的原则 |
四、坚持培育公安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原则 |
五、坚持培养公安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原则 |
第三节 警察文化在公安院校育人应把握的规律 |
一、尊重人格培育多种要素协同的规律 |
二、尊重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规律 |
三、尊重文化育人外在环境制约的规律 |
第五章 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的内容构建及载体选择与运行 |
第一节 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的内容构建 |
一、强化精神支柱,铸造忠诚警魂 |
二、传承文化传统,发扬时代精神 |
三、贴近公安实战,突出警察特色 |
四、激发内在活力,形成文化自觉 |
第二节 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的载体选择 |
一、载体选择的价值标准 |
二、载体选择的基本要求 |
三、载体选择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的载体运行 |
一、虚实结合,加强公安院校警察物质文化建设 |
二、政治建警,加强公安院校警察精神文化建设 |
三、制度创新,加强公安院校警察制度文化建设 |
四、以人为本,加强公安院校警察行为文化建设 |
结语 |
附录 |
一、公安院校文化育人现状调查问卷 |
二、公安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文献类 |
二、期刊文献类 |
三、英文文献类 |
四、报纸文献类 |
读博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一、论文 |
二、科研课题 |
三、科研获奖及社会评价 |
致谢 |
四、发展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 脱贫应依托智力科技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 王晓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苑文华.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构[J]. 张敏敏,傅新红. 农村经济, 2019(12)
- [7]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张庆祝.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江苏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战略研究[D]. 盛克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9]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 石玉昌. 西南大学, 2017(06)
- [10]公安院校中警察文化育人研究[D]. 满炫.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软实力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