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侗[1](2021)在《现代中国“贤妻良母”主义思潮与文学书写(1915-1949)》文中认为
张心悦[2](2020)在《陈衡哲女性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衡哲(1890-1976),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祖籍湖南衡山。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是主张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女学者,是五四时期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陈衡哲幼年时,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知识熏陶,使其思想观念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她赴美留学的经历,使其思想观念中带有西方女权运动自由平等的色彩。她归国后与丈夫幸福的婚姻生活又为其女性观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陈衡哲的女性观是中西观点碰撞的产物,是其根据自我经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产物。本文力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女性观形成的背景与其女性观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女性观的特点及现实启示。本文首先阐述了陈衡哲的生平述略,宏观上对这位历史人物有着总体的把握。其次,阐明了她女性观形成的背景,这是其中西并包的女性观形成的主要源泉与重要因素。再次,文章着重介绍了陈衡哲女性观的主要内容,即三个方面:教育观、职业观、婚姻观。进而又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切入,深入细致地剖析了陈衡哲的女性观。接着,笔者结合陈衡哲的文章着作及生活经历,论述她对其女性观三个方面的自我实践,以此来论证其女性观的可行性与价值性。最后,总结了陈衡哲女性观的特点、探究其观点中的局限性及现实启示,为当前和以后的女性实践提供借鉴。
丁小雪[3](2020)在《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角度探究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文中提出两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1]女性作为两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在历史和空间变换上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社会的“支配”地位到父系氏族社会和父权社会的“被支配”地位,再到后来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从属”地位的漫长演变,才有了现代女性“平等、自主、独立”的社会地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对女性社会地位及其婚姻价值观的变化进行解读,通过解读,我们发现,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理论原因,所以究其根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婚姻价值观的转变,它的背后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相应地也影响着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婚姻价值观,我们分别从远古时期的蒙昧自然期、奴隶社会的奴役附属期、封建社会的顺从被动期到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期,我们通过对这五个阶段传统与现代婚姻价值观的分析,旨在发现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的消极部分,并分析出,影响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消极因素的原因,通过分析传统婚姻价值观中的优秀部分,对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中的不足部分做出反思,为我国当代女性的婚姻价值观合理化、积极化发展提出建议,为当今社会正确的、积极的婚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从而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做出理论贡献。
肖子阳[4](2020)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妇女解放运动对现代女性的塑造及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至延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料的梳理,以上海与延安为主要研究区域,明确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过程中的范式转换,重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入及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实践,如开办妇女学校、创办妇女刊物、号召妇女参加革命活动、规训女性群体等措施,让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社会公共劳动,并以大众化倾向的培养手段催生女性的时代格局与大局意识,自觉承担起阶级革命和社会解放的任务,成为推动社会解放的有生力量。再者以马克思主义视角重申“家庭”的意义与感性的力量,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实践过程中产生负面效果的内在缘由与外部因素,总结中国妇女解放过程中产生的成功经验和客观失误,以深刻反思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当代发展规避路径依赖和经验依赖中存在的惯性偏差。在当代价值意义上,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新时代的再度重申与诠释,回应当代男权主义与消费主义,以及封建复辟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出的新挑战,正视隐藏于资本市场运作中的性别歧视,抵抗市场经济对于女性身体的消费与物化,批判女德班借传统文化之名逆转性别平等的复辟行为,最终实现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重构,推动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迈向健康全面的发展。
赵雅研[5](2019)在《“五四”时期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指明爱伦·凯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者和儿童教育家,她终生致力于妇女和儿童解放事业发展,她的思想在五四时期传至中国,对新文化改良产生深刻影响。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巨变的发生期,这一时期富有家国情怀和变革意识的知识分子引进西方思想理论为己所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为实现救亡图存展开轰轰烈烈的思想伦理革命。这一阶段,先驱者们重点关注到了“女性”这一被历史空间和话语遮蔽的群体。解放女性,当务之急是把女性从男权的樊篱中释放出来,因此,五四启蒙者首先向封建伦理宣战,实现男女交往自由,恋爱自由成为反抗封建制度的重要手段。爱伦·凯思想正是籍此被介绍到中国。她的“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离婚自由”成为五四青年的精神信条,鼓舞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束缚的青年冲破桎梏,勇敢追求自由幸福,发现“人”的意义,实现“人”的价值。五四时期,爱伦凯思想凭借其先进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在整个学界乃至中国掀起了“恋爱”狂潮,也成为五四文学的重要主题。考察爱伦·凯对五四伦理革命尤其在“恋爱”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必要还原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轨迹。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把握爱伦·凯整体思想,分类归纳其思想核心及主要内容,重点阐释爱伦·凯思想体系中与中国相适应的理论,方便对接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接受与运用研究。其次通过把握史料,还原历史,研究爱伦·凯思想在五四时期的译介与传播过程,侧重分析其思想进入中国的方式路径与媒介。以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基础探究爱伦·凯思想的本土接受,重点分析爱伦·凯思想对五四青年婚恋自由方面的鼓舞与爱伦·凯母职思想与本土的磨合,通过社情分析和作品解读两条路径解读爱伦·凯思想在“开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概括爱伦·凯思想对五四时期其它伦理思想变革的推动,如废娼运动,缠足运动,贞节变革等,把握爱伦·凯思想对五四伦理革命全方位的影响。但随着五四运动转入低潮,爱伦·凯思想也逐渐被忽视甚至湮没于众多文学话语之中。因此论文最后将重点探究爱伦·凯思想在五四后消声的原因,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分析外国思想理论植根本土语境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归纳出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起伏的完整脉络。爱伦·凯给五四时期处于蒙昧状态的人们送来了“火种”,然而却湮没在众多文学话语中,通过归纳爱伦·凯在中国的接受过程既补充五四思潮研究,也能够补充和完善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脉络。
邱高,罗婷[6](2018)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其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实践,顺应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妇女解放运动与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不仅对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
苏文兰[7](2017)在《“女性文化学”视野下“五四”知识女性形象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新文学塑造了异彩纷呈的知识女性文学形象:有为自己"造命"、以追求自由和尊严为人生理想的坚强女性;有满足于做办公室"花瓶"、依赖于男性的办公室摩登女性;也有向黑暗势力彻底妥协、纵情声色的虚荣女性。多样化的知识女性形象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理解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艰辛与无奈,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看到五四时期多元驳杂的文化追求及五四知识女性多元的价值观。新文学中的知识女性,努力摆脱封建的束缚,践行自己的文化与个性追求,实现自己独立自由的梦想。然而,大多数女性最终未能真正摆脱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束缚,在人生博弈中"自我放弃"。可以说,新文学中知识女性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的挫折与失败既是她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张辉辉[8](2014)在《浅论陈衡哲的女性观》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无疑发源于“五四”时期,中国的女作家们受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逐渐觉醒。陈衡哲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最初借鉴者,并曾在旧时代里感同身受过旧思想、旧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与压迫,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女性理论。虽然仍处在一个初步觉醒的阶段,但她的女性观的拓荒价值及超前性和预见性是值得肯定的。本课题旨在对其女性观进行探讨,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去蔽”,还原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陈衡哲。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陈衡哲女性观的具体内容。主要从女子教育观念、女性职业观念、女性婚恋观念三个方面论述。陈衡哲认为,女子教育观应从多方面、多领域开展,具体说来,包括改良女子体育、人文教育、职业教育、人格教育、贤妻良母教育五个方面;陈衡哲先进的女性职业观主要从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进行探讨,其中,对母职的提倡和解决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的冲突是本章论述的重点;陈衡哲的婚恋观念则主要从五个方面研究:关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与再婚自由,寡妇再嫁问题,两性间单位性道德标准,女子独身问题。第二部分探究陈衡哲女性观形成的原因。陈衡哲的女性观得以形成不仅是建立在早期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学说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又与陈衡哲个人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通过分析陈衡哲女性观的意义和局限,达到对陈衡哲的女性观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的目的。陈衡哲的女性观的本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女性同男性是同样的人,也就是自我个体的发现,要求性别平等,争取“为人”的权利;二是发现女性和男性是不同的人,女性与男性有性别差异,要注意到“为女”的责任。总结起来就是强调女性“为人”与“为女”双重角色的理想统一。对陈衡哲女性观价值的考察主要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历史角度呈现出拓荒性和女性本位立场,现代角度则表现出超前性和预见性。陈衡哲女性观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陈衡哲的中西文化背景,使她不断陷入“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结矛盾中。另外,她所信奉的女性主义观点,具有鲜明的人格主义倾向,带有浓厚的民主理想色彩,对于大多数还受奴役的妇女来说,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
窦慧芳[9](2013)在《陈衡哲创作研究综论》文中认为陈衡哲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出身名门,家境优越。良好教育的熏陶,赴美留学的经历,完美婚姻的鼓舞,“造命”人生的追求,这些都促进了她在文学和史学道路上的成功。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作家和历史学家,1917年她便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要早于1918年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随后,她又一发不可收拾,凭借自己的满腔诗情发表了一系列新诗,以她的具体创作活动呼应了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成为胡适最早的“同志”。作为一个睿智大气的女性,她又提出“造命”思想,提倡“为人”和“为女”的女性观,以自己奋进的一生做出最好的诠释,并为广大女性指明一条大道,对当今的妇女生活无不有借鉴意义。陈衡哲为大家呈现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西洋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小史》、《中国文化论文集》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可以说新文学时期的各种文体,几乎都留下了她开拓的脚印,这种开风气之先的视野和魄力,让同时代的女性及后人望尘莫及。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女性,由于个人及历史诸种原因,关于陈衡哲的研究显得有些薄弱。本文旨在陈衡哲创作和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作分类,将陈衡哲创作研究以综论的形式呈现,以还原比较全面和真实的陈衡哲形象。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陈衡哲的创作概况、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题为“走进陈衡哲”,从坚定有志的“造命”人和公允理性的女性观两方面进行阐述,以了解她复杂的人生轨迹及重要的思想观点,这些对她的创作和人生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章谈的是《小雨点》的再发掘,从多样的主题和技巧探索上做了重要阐明,并对《一日》做了再探讨,以确定陈衡哲小说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介绍的是《衡哲散文集》,从广博深邃的视野和人道主义的渲染两个方面展开,以显示陈衡哲散文的特点和贡献。第五章是诗歌及史学研究,诗作中新诗的尝试和自由的精神,史学中理性的风格和女性的视角,都是现代诗歌和历史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是对陈衡哲做一小结,以期待更多的人对其创作进行再解读和再发掘。
华维勇[10](2012)在《灰色的亚当 ——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对男性本质与形象的确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由男性自己来言说与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使这一单纯由男性对自我言说与界定的局面得以打破。这种局面的打破主要是因为现代女作家大规模地“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女作家在诉说女性自我命运的同时,也对原来一直由男性自我界定的男性本质与形象进行了“别样”地观察。正是这种女性目光的“别样”观察,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男性呈现出有别于过去的“别样”面目。事实上,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男人除了作为一种生理性别身份之外,他更多地被赋予一种文化形象的存在,比如: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君子”文化形象、政治权谋文化中的“英雄/枭雄”文化形象、民间市民文化下两性情感中的“乞情弱者”的书生文化形象、负心汉文化形象等,这些文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了男权文化传统下的男性自我建构的心理意识。“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大力反对封建传统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此对传统文化彻底断裂,相反,一些深层次的文化集体无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国人内心深处,它在适当的时候就会被触发出来,这在男权文化方面又表现得尤其突出。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本论文采取了一种有别于过去简单地研究分析现代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特点的分析方式,而是将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的男性文化形象的认识基础上,观察并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男性文化本质和形象在现代女作家笔下的演绎,试图发掘出现代女性作家对深藏在历史传统中的男性文化形象一种与过去不同的解读与认知,而这种“不同的认知”却正是因为女性用一种“异性”目光打量男性而得来的。本论文从根本上突破了过去就现代女性笔下的男性形象而论男性形象特点的研究模式,而是将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放在整个传统文化中男性文化形象背景下进行研究,论述现代女性笔下的男性形象发生变化之处,并指出这种变化背后的女性心理意识,这种论述方式使得女性笔下的男性形象何以以此种方式呈现显得更加具有历史发展逻辑。在与传统男性文化形象进行比较之时,本论文还适当将其与同期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进行了比较,突出其与现代男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差异。无疑,现代女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叙述,对如何认知作为社会性别的男性有极强的参照意义。总之,本论文具有切入角度新(以传统文化视角中的男性文化形象为线索来论述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中心新(将传统文化中的男性认知提炼出典型叙事模式来进行论述)、分析新、资料新等特点。
二、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论文提纲范文)
(2)陈衡哲女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第2章 陈衡哲生平述略 |
第3章 陈衡哲女性观形成的背景 |
3.1 家庭因素 |
3.2 中国近代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
3.3 西方近代女性观影响 |
第4章 陈衡哲女性观的主要内容 |
4.1 教育观 |
4.1.1 个人人格教育 |
4.1.2 性别人格教育 |
4.1.3 双重人格健全发展 |
4.2 职业观 |
4.2.1 职业教育 |
4.2.2 参政教育 |
4.2.3 母职教育 |
4.2.4 家庭职业与社会职业的冲突 |
4.3 婚姻观 |
4.3.1 婚姻自主权 |
4.3.2 寡妇再嫁权 |
4.3.3 选择独身权 |
第5章 陈衡哲女性观的自我实践 |
5.1 教育观实践 |
5.2 职业观实践 |
5.3 婚姻观实践 |
第6章 陈衡哲女性观的特点和现实启示 |
6.1 女性观的特点 |
6.2 女性观的局限性 |
6.3 女性观的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角度探究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婚姻价值观概念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述 |
2.2 婚姻价值观概述 |
2.2.1 价值观 |
2.2.2 婚姻观 |
2.2.3 女性婚姻价值观 |
2.2.4 婚姻价值观的相关理论 |
2.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女性婚姻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
2.3.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关于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论述 |
2.3.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女性婚姻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我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及其婚姻价值观的嬗变 |
3.1 远古时期的自然蒙昧性 |
3.2 奴隶社会的奴役附属性 |
3.2.1 女性在婚姻选择上的变化 |
3.2.2 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变化 |
3.2.3 女性在离婚问题上的变化 |
3.2.4 女性在贞节观问题上的变化 |
3.3 封建社会的顺从被动性 |
3.3.1 女性在婚姻选择方面的变化 |
3.3.2 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 |
3.3.3 女性在家庭秩序维护方面的变化 |
3.3.4 女性在离婚问题上的变化 |
3.3.5 女性在贞节观问题上的变化 |
3.4 近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性 |
3.4.1 女性在权利意识方面的变化 |
3.4.2 女性在婚姻选择方面的变化 |
3.4.3 女性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 |
3.4.4 女性在离婚问题方面的变化 |
第四章 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表现 |
4.1 女性人格由附属向独立的转变 |
4.1.1 女性在自我意识方面的变化 |
4.1.2 女性在社会权利方面的变化 |
4.2 女性地位由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的转变 |
4.2.1 女性地位在政治方面的变化 |
4.2.2 女性地位在经济方面的变化 |
4.2.3 女性地位在文化方面的变化 |
4.3 女性性观念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
4.3.1 现代女性性观念多元化表现——丁克 |
4.3.2 现代女性性观念多元化表现——婚前同居 |
第五章 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嬗变的影响 |
5.1 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嬗变的积极影响 |
5.1.1 女性自我意识增强 |
5.1.2 对传统女性婚姻价值观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
5.1.3 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的积极变化 |
5.2 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嬗变的消极影响 |
5.2.1 利己主义倾向 |
5.2.2 自我主义倾向 |
5.2.3 功利主义倾向 |
第六章 正确树立健康科学的女性婚姻价值观 |
6.1 完善婚姻价值观 |
6.1.1 完善女性气质 |
6.1.2 树立正确婚恋观 |
6.2 优化家庭环境 |
6.2.1 家庭女性婚恋观教育的缺失 |
6.2.2 加强婚恋教育 |
6.3 净化社会环境 |
6.3.1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
6.3.2 引导大众媒体积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妇女解放运动对现代女性的塑造及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至延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女性塑造与培养的观念差异 |
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述 |
(一)基本内容 |
二 西方现代女性范式 |
(一)西蒙·波伏娃:女性何以被塑造? |
(二)夏洛蒂·勃朗特:现代女性的文学反映 |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自由主义妇女观的对比 |
(一)自由主义妇女观 |
(二)对自由主义妇女观的批判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塑造与培养现代女性的过程 |
一 传入中国 |
二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 |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女子学校 |
(二)无产阶级女子学校的培养特点 |
(三)无产阶级妇女教育成效分析 |
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下的文艺实践 |
(一)左翼文化运动对现代女性的塑造与培养 |
(二)瞿秋白《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与左翼女性文学形象塑造的转型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
一 革命女性旗帜——丁玲 |
二 职业女性抉择——董竹君 |
三 知识女性缩影——萧红 |
四 妇女教育引路人——徐明清 |
五 没有父亲的女儿们——新女性的命运反思 |
六 迎向还是躲避“大众化”?——1937 大变局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当代意义 |
一 正视当代经济体制下的女性就业歧视 |
二 回应消费主义的新挑战 |
三 批判“女德班”文化乱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地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五四”时期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爱伦·凯着述及思想 |
(一)爱伦·凯的婚恋观 |
1.恋爱自由 |
2.恋爱淘汰 |
(二)爱伦·凯的母职观 |
1.女性职能 |
2.教养儿童 |
二、爱伦·凯思想在“五四”时期的译介与传播 |
(一)爱伦·凯思想的传播背景 |
(二)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路径 |
(三)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阵地 |
三、爱伦·凯与“五四”新文学 |
(一)爱伦·凯婚恋观与“五四”新文学创作 |
1.爱伦·凯婚恋思想与“五四”男作家 |
2.爱伦·凯婚恋思想与“五四”女作家 |
(二)引发“贞操”讨论,助力女性解放 |
(三)爱伦·凯母职观与“新贤妻良母”主义 |
1.冰心的“母爱”观 |
2.陈衡哲的“母职”论 |
四、对爱伦·凯的“冷”探究与“热”反思 |
(一)爱伦·凯“热”退潮探因 |
1.传播媒介与接受主体 |
2.爱伦·凯思想本土化过程遭遇的问题 |
3.战时状态下的家国选择 |
(二)对“五四”时期爱伦·凯“热”的反思 |
1.五四吸收外来思想的工具性、功利性 |
2.对爱伦·凯思想的误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实践 |
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
2.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融合 |
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影响与发展 |
四、结语 |
(7)“女性文化学”视野下“五四”知识女性形象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学“五四”知识女性描写中的“解放”话语 |
二、新文学对“五四”知识女性的生存书写 |
三、对新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反思 |
(8)浅论陈衡哲的女性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陈衡哲女性观的基本内容 |
(一) 女子教育观念 |
1. 康健身体的锻炼 |
2. 才识学的训练 |
3. 坚贞人格的培养 |
4. 合适职业的选择 |
5. 女性职责的担当 |
(二) 女性职业观念 |
1. 家庭职业 |
2. 社会职业 |
3. 家庭职业与社会职业的冲突 |
(三) 女性婚恋观念 |
1.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
2. 离婚与再婚的自由 |
3. 寡妇再嫁问题 |
4. 两性间单位性道德标准 |
5. 女子独身问题 |
二、 陈衡哲女性观形成的原因 |
(一) 早期西方女性主义学说的借鉴 |
1.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两性平等和女性理性思想 |
2. 爱伦凯的家庭和母职理论 |
(二) 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融合 |
(三) 和谐家庭婚姻生活的蕴育 |
三、 陈衡哲女性观的意义和局限 |
(一) 陈衡哲女性观的本质 |
1. 妇女也是人——自我个体的发现 |
2. 女性和男性是不同的人——性别差异的承认 |
(二) 陈衡哲女性观的价值 |
1. 历史角度:拓荒性和女性本位立场 |
2. 现代角度:超前性和预见性 |
(三) 陈衡哲女性观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陈衡哲创作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走进陈衡哲 |
2.1 坚定有志的“造命”人 |
2.1.1 恩重如山两亲人 |
2.1.2 铿锵前行人生路 |
2.2 公允理性的女性观 |
2.2.1 “为人”的个性解放 |
2.2.2 “为女”的身份认同 |
第3章 《小雨点》的再发掘 |
3.1 多样主题与技巧探索 |
3.2 再谈《一日》 |
第4章 《衡哲散文集》的审美世界 |
4.1 广博深邃的视野 |
4.2 人道主义的渲染 |
第5章 诗作及史学研究 |
5.1 诗作研究 |
5.1.1 新诗的尝试 |
5.1.2 自由的精神 |
5.2 史学研究 |
5.2.1 理性的风格 |
5.2.2 女性的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灰色的亚当 ——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 |
第一节 已有成果的分类评述 |
第二节 选题涉及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选题价值 |
绪论注释 |
第一章 “知识误我”的女性哀鸣 |
第一节 “五四”妇女观——有关女性解放知识之形成 |
第二节 知识如何误我——“五四”妇女观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
第三节 知识为何误我——对“五四”妇女观的反思 |
第一章 注释 |
第二章 “男人本质”的女性认知 |
第一节 公众场景中的男人本质——在“君子”与“小人”之间 |
第二节 情爱场景中的男人本质——欲望的动物 |
第三节 家庭生活场景中的男人本质——行将坍塌的“王者” |
第二章 注释 |
第三章 “男人形象”的女性书写 |
第一节 渴望被异性拯救的男性形象——凄楚可怜的“乞情弱者” |
第二节 作为拯救者的男性形象——风流潇洒的“白马王子” |
第三节 玩弄情感的男性形象——寡情薄幸的“负心汉” |
第三章 注释 |
结语 女性视野下“娜拉”对应形象的缺失与建构 |
结语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中国“贤妻良母”主义思潮与文学书写(1915-1949)[D]. 王思侗. 吉林大学, 2021
- [2]陈衡哲女性观研究[D]. 张心悦. 湘潭大学, 2020(02)
- [3]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角度探究我国当代女性婚姻价值观[D]. 丁小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妇女解放运动对现代女性的塑造及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至延安[D]. 肖子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2)
- [5]“五四”时期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D]. 赵雅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J]. 邱高,罗婷. 中国文学研究, 2018(04)
- [7]“女性文化学”视野下“五四”知识女性形象解读[J]. 苏文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浅论陈衡哲的女性观[D]. 张辉辉. 曲阜师范大学, 2014(02)
- [9]陈衡哲创作研究综论[D]. 窦慧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10]灰色的亚当 ——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D]. 华维勇. 暨南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