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业化模式分析与目标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徐坤[1](2021)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进展及其学术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在整体上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研究到系统阐述、从宏观研究到微观探讨、从研究方法单一到研究视角多元的不断变化过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如何科学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内涵、理论渊源、思想脉络、价值诉求、相关比较、历史评价等方面构成了研究集中聚焦的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相关研究集中关注毛泽东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的研究、毛泽东创新工业管理制度的研究、毛泽东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毛泽东平衡工业布局的研究等方面问题。尽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现有研究已经相对系统化,但其在研究视角、学科融合、思想史透析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深化拓展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依然具备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常颖[2](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5G商业化时代的开启,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的重要工具,其开放性、透明性、交互性等优势加快了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无论在经济领域、政务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新媒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获取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都具有自主创造性,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分享条件,并赋予了用户媒介话语权,激发了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农民工用户数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民工的信息需求日益突出,在新媒体信息资源和平台使用上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农民工群体为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和影响范围、用户体量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其传播路径、模式也与传统媒体有较大差异。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服务,进而推动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是在线信息服务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新媒体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动机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沉浸理论,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问题。在对国内外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信息行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验分析、实证研究、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进行阶段划分,分别系统阐释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使用行为、分享行为和信息服务模式,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过程中主体、客体、技术和环境要素的和谐发展,并通过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提升对农民工群体在线信息服务水平。第3章从涵义、特征和分类三个层面阐明了新媒体的概念,归纳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包括动机理论、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浸理论,界定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三个概念,并分析了新媒体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阐述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分别分析了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使用、分享行为过程,并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层面剖析了各个信息行为阶段的动机,最终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模型。第4章以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的行为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实验法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定量测度,第5章通过构建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采用使用满足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TA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模型,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全部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6章以沉浸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百度贴吧农民工吧数据并利用Python和Xpath路径语言,使用Jieba库实现分词操作并将数据按照内容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可视化研究,对农民工群体的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第7章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选取出的20名访谈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开放式编码比较,提炼和归纳出11个主范畴,构建了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的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并对模式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以典型应用案例进行辅证。第8章将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过程信息服务提升策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行为服务提升策略,从农民工用户群体层面、政府层面和新媒体平台层面提出在线信息获取行为阶段、在线信息使用行为阶段、在线信息分享行为阶段的信息服务提升策略,并从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客体模式、内容模式和渠道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服务提升策略,以期不断提高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水平,助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本研究基于扎根研究法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并针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过程提出了农民工用户信息服务管理提升策略。在理论层面上,助推新媒体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了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为农民工用户信息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层面上,为解决农民工信息贫困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为新媒体平台对农民工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指导,为农民工用户合理使用新媒体平台提供指导。未来的研究中将拓展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群体在线信息行为细分领域的研究,深入开展新媒体对农民工用户群体信息行为影响的动态观测,以提高农民工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孙晓华[3](2020)在《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虽然主要国家及时实施了金融救助并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但过去的11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缓慢。幸运的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亮点,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角色,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调整中发出了新兴大国的声音。《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保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其中,新兴经济体中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抢眼,一方面,两国正在引领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而且转移速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两个亚洲巨人的持续需求,两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值得世界关注。然而,引起世界对中印两国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近年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似性,更是两国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两个初始国情相似的国家在经济增长道路上迥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两国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国通过快速的外向型工业化实现了经济增长,被称为“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增长经验不但没有显示出快速工业化的迹象,而且绕开工业化走上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增长之路,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尽管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但两国都抓住了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机遇,都享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红利,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链条整合,结构红利效应将逐渐减弱,中印两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两国面临的巨大挑战。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将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中印比较的文献比较少。但从实践发展看,两国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印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时期,研究这两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很重要,因为它对就业和生产率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要素数量型增长向要素效率型增长的转变,对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大国的增长实践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以从这个研究中吸取一些教训。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改革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及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初的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使中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印度则在1991年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之后,走上了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业升级主要是市场机制下的资本流动所带动。中国的工业主导型模式为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条件,中国因此被学术界和国际组织称为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并被赞誉为“中国模式”,但也为此付出了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诸多代价。而印度的服务业主导模式使印度经济增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中高速,过去20年平均每年超过6%。印度的结构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服务业,但在创造就业方面远没有那么成功,这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无就业增长”的原因,而且印度制造业几乎没有增长,印度经济也存在结构性缺陷,修复起来难度较大。其次,论文对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印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速度慢于中国,而印度的产业结构高度化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再次,通过偏离-份额法对中印的部门内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劳动转移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部门内效应,也就是说两国的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就资本转移效应而言,中国的资本转移效应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印度,说明印度的资本利用效率稍高于中国,而中国的劳动转移效应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低于印度。最后,论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中印产值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显示,印度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35个百分点,而中国则仅带动0.2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国中间产品制造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41个百分点,而印度则仅带动0.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充分印证了中国的工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和印度的服务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概而言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比印度更为激烈,范围也更广。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非常重要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与结构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密切相关。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粘合剂”的作用,中国在服务业上的滞后发展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力向服务部门的转移,因此,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李龙[4](2020)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宅可持续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自然与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住宅短寿、维修困难、大拆大建和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给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发展可持续性住宅和运用可持续性建造方法两个维度来探索新的住宅建设与发展方式。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我国引入SI住宅(Skeleton-Infill Building,SIBuilding),并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以期实现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建造方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由于SI住宅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研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造方法与SI住宅体系划分及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尚不明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协调程度及建造过程集成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厘清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本研究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化协同和过程集成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 SI住宅理论思想源流及其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 SI住宅的技术方法、建设管理模式及可持续性作用,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系统综述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主题及发展趋势;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目标,论述了研究意义。(2)在SI住宅体系划分及工业化建造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概念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界定了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了 SI住宅可持续性表现及其与不同可持续性住宅的对比,论述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概述了本研究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研究方案、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支撑作用。(3)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因素过滤确定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要素,界定了各可持续性要素的内容;运用名义小组法确定各可持续性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各可持续性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运用矩阵实验室法对各可持续性要素分类,分析了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整体系统层次、基线维度层次和可持续性要素层次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4)根据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关系及网络化特征,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利益相关方元网络协同模型;根据元网络模型确定了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工业化建造方法集成的推动作用;运用二模网分析模型进行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识别了核心工业化方法和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核心块之间及核心块与边缘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网络协同关系进行二模转一模,确定了集成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5)根据精益建造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分析了 SI住宅建造更新过程的离散性过程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了建造与更新系统过程内的核心工作流程及工作间逻辑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过程集成,构建了过程集成优化模型,优化了系统过程中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关系;分析了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住宅产业化理论提出了宏观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与并行工程理论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方案;选取具体的SI住宅建设案例,通过工业化建造方案分析和过程优化效果分析,验证了过程集成模型,探讨了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出发,结合SI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三个部分系统研究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工作对拓展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管理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为中国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实践提供了可实施操作的依据。
王睿[5](2019)在《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时空模式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稳健的发展态势,但是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严重依赖于煤炭、钢铁、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产业结构过度集中,化石能源比例高,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作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领跑者,京津冀及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总量规模、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发展潜力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空气质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利用日历视图结合点格图的可视化表达手段,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以来的近五年(2014年-2018年)京津冀及珠三角经济区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在利用日历视图可视化表达空气质量级别及各类污染物污染级别的基础上,图中还加入了表达城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地理参考信息。同时,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各类污染物相关关系及各类社会经济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各区域空气污染的成因及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模式的异同之处,探究京津冀及珠三角经济区的空气质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大气污染严重,自北至南污染程度加重;珠三角地区整体空气质量较好,自沿海向内陆污染加重;近五年来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整体波动向好,空气污染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性差异不断减弱;PM10、PM2.5污染逐年减弱,O3污染逐年加强,二次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断增大;社会经济要素对城市空气质量的驱动方向及驱动强度受区域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空气质量可视化图为分析和理解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近五年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模式提供了简单易懂、直观生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能够为确认各地区首要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开展污染治理工作、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丰[6](2014)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浪潮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后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革命性社会变迁。在人类社会启动后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定。改革开放后,中国同时面临工业化与后工业的任务,使中国社会表现出了双重转型的特征。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是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会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方面带来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着手进行行政学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上世纪末中国学者提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并引导着中国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虽然服务型政府的思想和理论是中国学者的贡献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但是对于为何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会最先在中国出现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开展的。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型政府理论的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事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我们知道,理论研究总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相连的,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亦如然。虽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面临着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但从社会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出发,中国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应该以后工业化为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没有解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解决了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因此,服务型政府的产生是与中国的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然而,我们知道后工业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浪潮,所有的国家都无法置身于此浪潮之外。既然这样,那为何在其他的国家没有出现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这个问题需要将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方面来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在中国出现提供了历史优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互转化。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发展到工业文明的典型形态后才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这使得它们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强力阻碍,难以突破工业文明对它们进行变革图新的束缚。在行政理论和实践上,则体现为西方国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行政学研究和政府改革中,始终没有突破管理行政的理论范式和行政框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几乎是同步的,这使得中国的后工业化进程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不会受到“旧文化”的阻碍。正因为这样,在探索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时,由于中国没有“旧文化”所带来的历史包袱而获得了历史的先机,先于发达国家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与中国一样,它们也处于双重转型的历史时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它们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但是,在事实上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出现服务行政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是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建设实践最先在中国出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够在中国出现,除了因为中国社会双重转型所获得的历史优势外,还有其他更加具体的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对于中国的行政学研究和行政改革实践来说,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的行政理论与经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博大的体系,但对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而言,传统文化对它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和合思想、民本思想和作为一种文化的传统日常生活。和合思想将事物看做一个和合体,它既承认冲突(差异),又在承认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冲突的融合来实现对冲突与融合的超越,以生成新的和合体。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来说,在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情况下来思考如何建构起一种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模式时,为了能适应中国社会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特征,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既具有多样性(冲突)又能够促进合作治理(融合)的政府模式,而统治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都只强调了冲突与融合的一个方面,无法为我们建构新的政府模式提供支持。相反,和合思想强调事物中的差异与融合,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学者探索符合后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来说,无疑是一种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它能够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出现提供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上的支持。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为中国学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探索政府模式变革提供一条线索。我们知道,民本思想本身也有着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产生于传统中国社会并为统治型社会治理服务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民本思想是作为社会统治关系的一个调节因素而存在的,目的是要实现和保证“君本”。从这个个意义上来说,民本思想相对于中国社会的后工业化进程而言,是一个反动因素。但是,民本思想之中包含着对“民”和“本”之间的关系定位。如果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重新思考“民”与“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本”关系既不是传统中国社会时期的真“君本”假“民本”,也不应该是工业社会时期形式民主,而是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要实现“以民为本”。因此,通过对民本思想的时代解读,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政府模式变革的思想线索和切入点,对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在中国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分化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在地域上,中国社会则分化为界线明晰的农村和城市。公共领域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宗旨,私人领域是以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而日常生活领域则以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为基础。所以,从文化学的意义上来讲,日常生活领域代表的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文化模式。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开始分化为不同的领域,但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依然是维系中国农村的文化基础,因此,可以将中国农村其看作是一个纯粹的日常生活领域。加之中国农村不管是从地理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来看,都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所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依然有着庞大而发达的日常生活领域。众所周知,管理型政府是一种极度推崇形式理性的政府模式,价值则被视为巫魅而从中祛除,这使得管理型政府自工业社会晚期以来一直广受诟病。如此一来,中国学者在社会双重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来探索符合后工业化的政府模式时,力图建构起一种同时涵盖了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政府模式,而中国发达的日常生活领域所代表的以伦理价值为基础的文化模式为新的政府模式探索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为中国学者开展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核心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包括两个的部分: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性哲学和强调总体的建设性哲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确立起了“机械均衡”的发展模式,但这一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在否定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建构起了“梯度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梯度发展模式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但同时也使得中国诸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中国社会不均衡不和谐的局面,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这是对梯度发展模式的否定。虽然梯度发展模式否定了机械均衡的发展模式,但它们都是以马克思的革命哲学为指导的,其区别仅在于革命对象与方式的不同,建构和谐社会的构想则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部分,也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为基础。在总体性哲学的指导下,中国学者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外,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最先在中国出现,还得益于中国学者对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借鉴和重组。管理型政府的理论和现实形态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后工业化的进程开启后,西方行政学界在对管理型政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也做出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改革,但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负向牵引,而没有对管理型政府造成本质性的颠覆。尽管如此,西方行政学界的一些理论和经验对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方面,虽然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服务型政府中也有“管理”的功能,只是管理的功能不像在管理型政府中那样突出;另一方面,西方行政学界在批评管理型政府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突破管理型政府的框架,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些能够对服务型政府研究有启发的思想和理论。正因为这样,中国学者在进行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时候,没有将国外的行政思想和理念不分良莠地全部抛弃,但也没有照搬照套,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话语重组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总而言之,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够最先在中国出现,是与中国的语境相联系的。在宏观语境的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最先在中国出现是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与中国社会的双转型相联系的;在微观语境的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能够最先出现在中国,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国外理论与经验的借鉴重组紧密相关的。
范卫青[7](2013)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作为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各个国家(地区)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更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是中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可追随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工业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是不相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①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很长的时期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八再次论述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的演变历程,分析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引导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第一章“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围绕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就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国外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就工业化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研究焦点集中于党的领导人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阐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分析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对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则从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形成不同的理论。第二章“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主要有:(1)无论各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曲折,产业结构中轻、重工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2)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基础工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力量;(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各企业对平均利润率的追求过程中,不断协调、完善了社会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变迁(1949—1978)”,主要分析了1949—1978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与特征,并从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成就,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8-)”,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第五章“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及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应该着重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等等。
谢春[8](2011)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其次,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左右;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属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论文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三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桂家友[9](2011)在《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权利问题逐渐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也比较复杂,从经济结构理论视角探讨是较新的尝试和努力。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演变轨迹以及经济结构演变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影响的程度,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结构演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阐述。新中国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国家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制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从分散的小农生产中获取最大剩余的问题,逐步实行了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生产合作社等制度和政策,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形成。国民经济结构重工业偏向和城乡不平等关系形成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之间巨大差距和不平等关系的产生。为了进一步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维持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国家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长期沉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是基于户籍身份地位,但在城市和农村内部表现为相对的平等。因而,经济结构落后是中国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产生的主要经济根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形成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是国家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放弃,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等制度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城乡关系转型起步;从经济体制发展来看,改革开放是国家改变了指令性计划经济,引进市场要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改变过于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要求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鉴于粮食和生活用品的缺乏,市场选择将资源配置到农业和轻工业领域。政策和市场共同促进了农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表现为农村经济地位上升,促进了农民权利发展,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逐步转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恰好是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兴起之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和国家开发开放政策引导下,国际资本和产业结构转移逐步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积聚,国内政策优惠和财政投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而推进了沿海经济发展极的快速形成。与此同时,立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内地的大中城市也享受开放的政策优惠,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样国民经济结构再次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却是双重的。由于农业是国家一直扶持的基础产业,因而农村的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始萎缩,导致农民大量跨地区外出务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呈现了双向性特征。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彻底瓦解,而且二元结构成为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社会凸显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统筹发展战略。在统筹发展战略下,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和升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经济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地位提升,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演变与公民权利发展关系揭示了经济结构对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国家提出的各种战略以及为此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变化,从而引起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和变化。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结构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公民权利结构的基础,城乡公民权利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部分和重要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基本适应,这种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战略目标和紧迫任务基本保持一致;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建立在足够的物质保障基础之上;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适时推进并获得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基本认同,发展成本较低。从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政府根据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基础条件,从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最重要的目标、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等方面出发,利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制定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导致经济结构演变,从而形成了中国公民权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政治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作用体现为问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即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和通过制定有关政策直接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
吴芳[10](2010)在《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到工业国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突破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局限,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工业化道路不断的进行探索,在我国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深入研究毛泽东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对指导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四个主体部分和结论构成:绪论简要陈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论述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相关理论及其历史背景,说明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现状出发,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把苏联工业化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部分阐述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过程,结合探索不同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客观论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实现的目标及演进过程。第三部分对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局限性进行了客观评价。第四部分结合新的形势,新问题,试图阐述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在结论部分指出改变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的依据,毛泽东探索工业化的实践为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尽管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探索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也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工业化模式分析与目标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工业化模式分析与目标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进展及其学术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宏观层面经典问题的研究 |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内涵研究 |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研究 |
(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思想脉络研究 |
(四)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价值诉求研究 |
(五)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相关比较研究 |
(六)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评价研究 |
二、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微观层面现实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毛泽东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毛泽东创新工业管理制度的研究 |
(三)关于毛泽东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毛泽东平衡工业布局的研究 |
三、对深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的思考 |
(2)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研究趋势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1 新媒体平台的选择 |
1.4.2 农民工群体的选择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涵义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1.3 新媒体的分类 |
2.2 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理论 |
2.2.1 动机理论 |
2.2.2 信息需求层次理论 |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2.4 沉浸理论 |
2.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相关概念 |
2.3.1 农民工的概念 |
2.3.2 在线信息行为的界定 |
2.3.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界定 |
2.4 新媒体对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影响 |
2.4.1 信息需求多样化 |
2.4.2 .信息渠道多元化 |
2.4.3 .信息资源丰富化 |
2.4.4 .用户之间交互增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分析 |
3.1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 |
3.1.1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主体要素 |
3.1.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客体要素 |
3.1.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环境要素 |
3.1.4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的技术要素 |
3.1.5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要素模型 |
3.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过程分析 |
3.2.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 |
3.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 |
3.2.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 |
3.3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动机分析 |
3.3.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的动机 |
3.3.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的动机 |
3.3.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动机 |
3.4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机理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分析 |
4.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问题的提出 |
4.2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模型构建 |
4.2.1 用户在线信息获取行为 |
4.2.2 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模型 |
4.3 研究设计 |
4.3.1 混合实验研究方法 |
4.3.2 实验流程 |
4.3.3 数据收集 |
4.4 数据结果分析 |
4.4.1 样本的有用性及可靠性分析 |
4.4.2 样本统计分析 |
4.4.3 混合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
4.5 讨论分析 |
4.5.1 农民工在线信息需求 |
4.5.2 农民工在线信息来源 |
4.5.3 农民工在线信息评价行为 |
4.5.4 农民工在线信息输入输出行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分析 |
5.1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问题的提出 |
5.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构建 |
5.2.1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 |
5.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模型框架 |
5.3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 |
5.3.1 模型理论基础 |
5.3.2 研究假设 |
5.3.3 模型构建 |
5.4 研究设计 |
5.4.1 调查问卷设计 |
5.4.2 数据收集及人口统计信息分析 |
5.4.3 在线信息使用数据分析 |
5.5 数据结果 |
5.5.1 量表题项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
5.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5.6 讨论分析 |
5.6.1 社群影响对感知趣味性等因素的影响 |
5.6.2 感知有用性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5.6.3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使用行为的影响 |
5.6.4 感知趣味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
5.6.5 满意度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分析 |
6.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问题的提出 |
6.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模型构建 |
6.2.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 |
6.2.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模型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源选择 |
6.3.2 数据采集 |
6.3.3 数据处理 |
6.4 数据结果分析 |
6.4.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内容分析 |
6.4.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时间分析 |
6.4.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主题分析 |
6.5 讨论分析 |
6.5.1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内容规律 |
6.5.2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时间规律 |
6.5.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的主题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
7.1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问题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7.2.1 扎根理论概述 |
7.2.2 访谈样本的筛选 |
7.2.3 访谈过程设计 |
7.2.4 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7.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
7.3.1 开放式编码 |
7.3.2 主轴编码 |
7.3.3 选择性编码 |
7.4 研究发现及作用路径 |
7.5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 |
7.5.1 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 |
7.5.2 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 |
7.5.3 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 |
7.5.4 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提升策略 |
8.1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提升策略的重要性 |
8.2 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2.1 农民工在线信息获取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2.2 农民工在线信息使用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2.3 农民工在线信息分享行为服务提升策略 |
8.3 农民工在线信息服务模式提升策略 |
8.3.1 在线信息服务主体模式提升策略 |
8.3.2 在线信息服务客体模式提升策略 |
8.3.3 在线信息服务内容模式提升策略 |
8.3.4 在线信息服务渠道模式提升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2 印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现状 |
1.2.4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简评 |
1.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简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 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1.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法则 |
2.1.3 钱纳里的跨国模型 |
2.1.4 工业化内部结构合理化标准——霍夫曼定理 |
2.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2.2.2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比较 |
3.1 中印产业结构的初始状况比较 |
3.2 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2.1 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2 印度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3 中印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3 中印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及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3.1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2 印度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3 中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印产业结构现状比较及原因分析 |
4.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 |
4.1.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三次产业划分角度 |
4.1.2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27 个部门划分角度 |
4.2 中印产业结构质量比较 |
4.2.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2.3 印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4 印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3 中印产业结构差异性原因分析 |
4.3.1 需求因素 |
4.3.2 供给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及驱动因素比较 |
5.1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比较 |
5.1.1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GDP和 GDP增速比较 |
5.1.2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速比较 |
5.1.3 中印失业状况比较 |
5.1.4 中印劳动生产率比较 |
5.1.5 中印通货膨胀情况比较 |
5.1.6 中印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 |
5.2 中印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比较——产业结构变动视角 |
5.2.1 领先的“中国制造”和落后的“印度制造” |
5.2.2 中国侧重“制造业”而印度侧重“信息通讯业” |
5.2.3 领先的“印度服务”和后起之秀的“中国服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6.1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
6.1.1 结构红利假说 |
6.1.2 结构主义的资源逐效率配置论 |
6.1.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组织演进论” |
6.1.4 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创新论 |
6.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结构效应——扩展的偏离-份额法 |
6.2.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对印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2.4 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2.1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根本 |
7.2.2 市场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 |
7.2.3 政府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的政策和引导上“有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住宅建设可持续面临的挑战 |
1.1.2 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的结合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SI住宅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课题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基础概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SI住宅建设与更新概述 |
2.1.1 SI住宅的概念与体系划分 |
2.1.2 工业化建造的内涵分析 |
2.1.3 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改造 |
2.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概述 |
2.2.1 住宅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
2.2.2 SI住宅建设更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界定 |
2.3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3.1 住宅产业化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协同理论 |
2.3.4 精益建设理论 |
2.3.5 并行工程理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4.1 研究方案设计 |
2.4.2 研究框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
3.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 |
3.1.1 可持续性要素识别方法设计 |
3.1.2 可持续性构成要素的界定 |
3.2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集成设计 |
3.2.1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理论概述 |
3.2.2 集成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 |
3.3 基于ISM-DEMATEL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分析 |
3.3.1 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
3.3.2 基于ISM的可持续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
3.3.3 基于DEMATEL的可持续性元素分析 |
3.3.4 可持续性系统构成与关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网络协同机理 |
4.1 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的界定 |
4.1.1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 |
4.1.2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的网络化特征 |
4.2 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概述 |
4.2.1 元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
4.2.2 二模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
4.2.3 二模网模型的分析内容 |
4.3 可持续性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1 可持续性元网络模型构建 |
4.3.2 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
4.3.3 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
4.4 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分析 |
4.4.1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中心性分析 |
4.4.2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4.4.3 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分析 |
4.4.4 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集成机理 |
5.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的内涵 |
5.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属性 |
5.1.2 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实施框架 |
5.2 IDEF0与DSM模型概述 |
5.2.1 IDEF0模型概述 |
5.2.2 DSM模型概述 |
5.3 基于IDEF0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建模 |
5.3.1 IDEF0整体过程系统功能模型 |
5.3.2 基于ICOM子图的过程系统分解建模 |
5.4 基于DSM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优化 |
5.4.1 过程逻辑关系的DSM界定 |
5.4.2 DSM的回路识别算法 |
5.4.3 基于路径搜索法的过程优化算法 |
5.4.4 基于DSM的过程优化模型 |
5.5 SI住宅建造过程集成机理分析 |
5.5.1 SI住宅建造与更新过程优化的实施 |
5.5.2 面向过程集成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
5.5.3 面向过程集成的现场建造策略分析 |
5.6 SI住宅建造过程优化案例分析 |
5.6.1 工业化集成建造方案分析 |
5.6.2 过程优化效果分析 |
5.6.3 过程集成对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
附录B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目标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
附录C SI住宅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时空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模式分析 |
1.2.2 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数据 |
2.3 空气质量可视化表达 |
2.3.1 分区统计图表法 |
2.3.2 日历视图表达法 |
2.3.3 点格图表达法 |
2.4 城市空气质量分析 |
2.4.1 聚类分析 |
2.4.2 相关分析 |
2.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 空气质量分布模式及其对社会因素的响应 |
3.1 空气质量时空分布模式 |
3.1.1 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 |
3.1.2 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的区域差异 |
3.2 空气质量对社会因素的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4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
4.1 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式 |
4.1.1 气溶胶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模式 |
4.1.2 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模式 |
4.2 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模式的区域差异 |
4.3 大气污染物空间自相关模式的差异 |
4.3.1 全局自相关模式的区域差异 |
4.3.2 局部自相关模式的区域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主题陈述与意义诠释 |
(一) 主题陈述 |
(二) 意义诠释 |
二、分析框架与相关概念 |
(一) 分析框架 |
(二) 相关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三) 综合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论文结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目标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索 |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发展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 |
一、理解中国行政改革 |
二、“服务”定位的政府模式变革 |
三、探索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 |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探索中的理论与实践” |
一、“理论先导”阶段 |
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阶段 |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 |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 |
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三、中国的后工业化课题 |
第二节 工业化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一、工业化及其结果 |
二、工业社会的政府模式 |
三、政府模式变革的时代话语 |
第三节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政府 |
二、中国的先机:“抗拒”与“变迁”的对比 |
三、后工业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和合思想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
二、和合思想对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启示 |
三、和合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二节 民本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 |
二、民本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三、民本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作为“文化”的传统日常生活 |
二、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
三、日常生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从革命到建设 |
一、“革命性哲学”指导下的“建设” |
二、“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确立 |
三、“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后果 |
第二节 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失衡与政府变革 |
一、梯度发展:对“机械均衡发展模式”的否定 |
二、梯度发展模式的确立 |
三、分化与失衡:从财富到权力 |
第三节 和谐社会建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科学发展:对梯度发展的否定 |
二、“发展的辩证法”与政府模式变革 |
三、政府变革的方向: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六章 话语体系重构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一节 自我省察:中国行政学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一、中国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及内容 |
二、中国行政学研究的特点 |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中国行政学的要求 |
第二节 它山之石:国外行政学说及实践经验 |
一、对国外行政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借鉴 |
二、对国外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
三、对国外行政学说的话语分析 |
第三节 话语重构:合作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
一、中国语境下的行政话语体系探索 |
二、中国语境下的行政话语体系重组 |
三、“新”的行政话语与政府模式变革 |
结语:从“方言”到“普通话” |
参考文献 |
1. 中文译着类 |
2. 中文专着类 |
3. 中文期刊类 |
4. 外文文献 |
5. 报刊文献 |
6. 其他文献 |
后记 |
(7)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
二、我国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早期的工业化模式 |
一、英国工业化发展模式 |
二、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三、德国、日本的工业化模式 |
第二节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
一、俄国早期的工业发展 |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现 |
三、俄罗斯的后工业化 |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一、巴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三、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 |
一、轻、重工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
二、基础工业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
三、世界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演变(1949—1978)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业化道路探索 |
一、建国前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
第二节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一、以苏联为模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 |
二、工业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工业化道路的畸形发展(1957—1978) |
一、超常规的工业化道路——“超英赶美” |
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钢为纲” |
三、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同时并举” |
四、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
第四节 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经验 |
一、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
二、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方针 |
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 |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 |
一、工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
二、调整过程中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
三、工业化发展道路变化的原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 |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
二、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 |
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第五章 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 |
第一节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 |
第三节 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一、现代化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 |
二、工业化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
一、虚拟经济的定义 |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
第五节 工业反哺农业 |
一、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向” |
二、工农业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
三、不同的主体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作用 |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
1.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
2.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 |
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2 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3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2.2.4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第3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
3.1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 |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 |
3.1.3 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90年代初) |
3.1.4 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90年代初之后) |
3.2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 |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 |
3.3.1 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 |
3.3.2 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
3.3.3 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
3.3.4 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
3.3.5 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 |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
3.4.1 资源缺乏 |
3.4.2 环境污染 |
3.4.3 人口问题 |
3.4.4 城乡收入差距 |
3.4.5 信息科技水平低 |
3.4.6 区域发展不平衡 |
3.4.7 工业结构不合理 |
第4章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4.1 英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及新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
4.2 美国创新性工业模式 |
4.3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 |
4.4 韩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
4.5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
4.5.1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保障 |
4.5.2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驱动力 |
4.5.3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
4.5.4 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资本保证 |
4.5.5 加大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
第5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
5.1 中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5.2 设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
5.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5.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
5.4.1 工业化进程与结构 |
5.4.2 工业化质量 |
5.4.3 工业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
5.5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5.5.2 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赋权法 |
5.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 |
第6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
6.1 数据样本的收集 |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 测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6.3.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各年份的测度 |
6.3.2 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
6.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
7.1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
7.2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
7.2.1 以"三大创新"驱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 |
7.2.2 以"四个统筹"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深化动力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8.2.2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
8.2.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技术要素内生性效应 |
8.2.4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转变 |
8.2.5 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8.2.6 城乡统筹,坚持"三农"民生工程 |
8.2.7 大力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
8.2.8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工业化发展差距 |
8.2.9 提升对外贸易层次,着手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9)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 公民权利理论 |
(二) 经济结构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的贡献 |
(一)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 可能存在的理论贡献 |
第二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的形成(1949-1957)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条件与基本状况 |
(一) 新中国成立对公民权利发展的意义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基本状况 |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格局 |
(一)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逐步形成 |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形成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沉淀(1958-1978) |
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的主要原因 |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持续 |
(二) 为继续推行战略进行的思想教育运动 |
(三) 城乡分割体制强化 |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加深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 |
(一) 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
(二) 城乡社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固化与扩大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扩大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的起步(1979—1991) |
一、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新需求 |
(一) 公民权利平等 |
(二) 国际社会的影响 |
(三) 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与平等的内在需求 |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 |
(一)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
(二) 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
三、改革中的农民公民权利发展:从承包上地到外出务工 |
(一) 农村改革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二) 村民自治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三) 外出务工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四) 农民公民权利发展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中的反复(1992-2002) |
一、市场经济与公民权利发展 |
(一) 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发展的影响 |
(二) 市场中的阻力与动力 |
二、经济结构调整新趋势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影响 |
(一) 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
(二)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城乡公民权利变化的双向性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六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的增强(2003—2010) |
一、经济结构优化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 |
(一) 城乡分治基础的瓦解 |
(二) 经济结构优化战略与举措 |
(三)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平等化发展 |
二、新时期有利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的政治社会条件 |
(一) 有利的政治条件 |
(二) 有利的文化条件 |
(三) 有利的社会条件 |
三、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进一步缩小分析 |
(二) 平等化发展趋势下的差距鸿沟 |
(三)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七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与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分析 |
一、政治权力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
(一) 政治权力作用下的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
二、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
(一) 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的特征 |
三、公民权利发展模式与政治稳定 |
(一) 公民权利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对"亨廷顿铁律"的超越 |
(三)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 |
小结 |
总结与讨论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三、余论: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必然与对策思路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毛泽东探索工业化道路的阶段划分 |
1.2.2 对毛泽东探索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
1.2.3 毛泽东对工业化道路探索的路径选择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历史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探索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及历史背景 |
2.1 工业化的理论来源 |
2.1.1 工业化及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 |
2.2 探索工业化的历史背景 |
2.2.1 落后的生产力是提出工业化的现实依据 |
2.2.2 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根本前提 |
2.2.3 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对中国工业化的阻碍 |
2.2.4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 |
第3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
3.1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 |
3.1.1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政治前提 |
3.1.2 正确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 |
3.2 结合本国国情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 |
3.2.1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选择问题 |
3.2.2 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
3.3 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命题 |
3.3.1 建立独立、完整、现代的工业化目标体系 |
3.3.2 “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
第4章 对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
4.1 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取得的积极成果 |
4.1.1 中国的工业化要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
4.1.2 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农、轻、重协调发展 |
4.1.3 中国的工业化要保持工业布局的平衡 |
4.1.4 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 |
4.1.5 工业化过程中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4.1.6 工业化过程中要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
4.1.7 工业化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
4.2 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局限 |
4.2.1 按农、轻、重比例关系发展工业化没有贯彻始终 |
4.2.2 粗放式、高速度的推进工业化,忽略了我国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
第5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意义 |
5.1 当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1 城乡二元结构 |
5.1.2 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 |
5.1.3 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
5.2 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指导意义 |
5.2.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统筹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 |
5.2.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重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第6章 结论 |
6.1 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依据 |
6.2 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为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
6.3 毛泽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先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工业化模式分析与目标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进展及其学术反思[J]. 徐坤. 毛泽东研究, 2021(04)
- [2]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与服务模式研究[D]. 常颖.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 孙晓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4]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D]. 李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时空模式分析[D]. 王睿. 武汉大学, 2019(06)
- [6]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中国语境[D]. 李丰. 南京大学, 2014(01)
- [7]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D]. 范卫青. 武汉大学, 2013(01)
- [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 谢春. 中南大学, 2011(12)
- [9]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 桂家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D]. 吴芳. 东北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