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络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郑利君[1](2020)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脏腑推拿对伤科类疾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8例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课题,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齐鲁脏腑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常规推拿疗法。两周(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两组疗效差别。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传统颈肩部手法有明显疗效。颈性眩晕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齐鲁脏腑推拿在改善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方面疗效确切。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在头晕目眩、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及舌苔脉象评分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提示齐鲁脏腑推拿较常规颈项部操作对改善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更有优势。本研究68例受试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齐鲁脏腑推拿疗法从脾胃及肾论治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疗效。结论: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齐鲁脏腑推拿疗法作为齐鲁推拿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胸腹部和背部手法操作,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定眩,较传统颈项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近、远期疗效更确切,今后还可以在现代技术手段对该疗法的研究和推广方面深入探索。
何水辉[2](2020)在《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旨在研讨调元益气法对于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作用机理,为气血亏虚型眩晕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调元益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连续针灸6天,每天1次,休息一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予西比灵10mg口服,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均为3周。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体重以及治疗前症状、体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症状及体征,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有效。2、调元益气法能明显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3、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在总有效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陈佳瑶[3](2019)在《背俞穴温针灸对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背俞穴温针灸对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的患者寻找一种具有传统针灸特色、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方法: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拟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72例2018年4月-2019年1月于佛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部就诊或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为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治疗组的临床选穴为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的肺俞、心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均双),并于针刺后施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的临床选穴主要围绕颈部的局部穴位选取,具体为百会、双侧风池、天柱、大杼、颈夹脊(C3、C4、C5),予施以电针治疗。以上治疗每周5次,共治疗2周,中间间隔2天。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总评价,并参照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痛量表(NPQ)、中医症候评分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积分统计对比,以评价背俞穴温针灸疗法对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病患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共脱失7例病例,总共纳入有效病例65例,其中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33例、对照组(常规电针组)32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比例、病程)进行基线比较,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对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治疗前的各量表总积分及子项目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对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治疗前后的各量表总积分及子项目积分进行自身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为: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的治愈率为54.55%,对照组(常规电针组)为25.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5.对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ESCV总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眩晕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日常生活及工作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心理及社会适应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颈痛症状与功能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颈痛程度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颈痛持续时间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携带物件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阅读及看电视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治疗组(背俞穴温针灸组)和对照组(常规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统计学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认为两种疗法对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均有疗效,且背俞穴温针灸疗法的疗效更优,主要在改善眩晕、日常生活及工作、颈痛持续时间、阅读及看电视体验以及中医症候方面更为明显。
韩珊珊[4](2018)在《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温针灸和电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更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方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温针灸组和电针组三组,每组3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温针灸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电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电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常规组的有效率为66.7%,电针组的有效率为83.3%,温针灸组的有效率为93.3%。电针组和温针灸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温针灸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均为P<0.05,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其中电针组和温针灸组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7.02±4.53cm/s、41.26±4.27cm/s)、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9.92±6.51cm/s、43.26±6.39cm/s)、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48.02±8.27cm/s、52.25±9.10cm/s)明显高于常规组(34.73±4.18cm/s、35.27±5.88cm/s、44.57±7.39cm/s)。3.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电针组和温针灸组的ESCV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温针灸组明显高于电针组。4.温针灸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和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均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温针灸治疗的有效率高于电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涂韶恒[5](2016)在《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内热针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科室门诊及住院部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例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静脉麻醉下行内热针治疗,对照组行电针治疗,治疗7天后列表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总有效率97.1%。结论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起效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静脉麻醉下实行针刺,患者痛苦小,便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岳海莲[6](2016)在《复元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青州市人民医院入院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使用复元活血汤,对照组使用颈复康颗粒,30天为一疗程。对病人进行用药前后的量表评定及椎动脉血流速度检测,两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且治疗组(3.32±2.66)较对照组(4.74±3.48)降低明显,P=0.024;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01,而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1.94±1.30)较对照组(2.54±1.15)减小更为明显,P=0.016;治疗后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双侧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快,P<0.001,治疗后治疗组左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43.30±9.58)、舒张末期血流速度(25.30±4.78),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41.80±9.40)、舒张末期血流速度(24.82±5.86)分别较对照组左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38.56±6.23);舒张末期血流速度(22.52±6.28);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37.66±9.92);舒张末期血流速度(22.28±6.56)改善明显(P=0.004;0.014;0.035;0.033)。结论:复元活血汤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复康颗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增快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椎动脉血流状态,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恢复。
谭伟杰[7](2016)在《督脉悬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和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候群。本病起病缓慢,常以头,颈,肩,上肢疼痛等方面为特点,伴随身体感觉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方面为特征。临床表现:头晕,恶心,颈部和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疼痛。病情发展严重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使用,使得颈椎病的发生日益增高,目前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e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SA)的发病日渐升高,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据有关临床研究证明,CSA在我国发病率为17%,且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CSA将成为脊柱疾病的重要疾病之一。目的:分析督脉悬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90例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严格执行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受试对象,将符合标准的受试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以1:1:1比例分组至治疗组、对照组1(电针组)、对照组2(督脉悬灸),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督脉悬灸结合电针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电针方法,对照组2采用督脉悬灸方法,以上治疗1天1次,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填写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表,以及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颅内段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观察治疗不同治疗方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影响,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评价督脉悬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1临床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临床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在各自身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级积分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三组治疗效果均有改善,三组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相比提示有显着差异(P<0.05),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则无明显差异,提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三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自身对比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均能提高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通过三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另外两组对照组,而两组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督脉悬灸结合电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供患者生活质量,通过TCD检测发现,该方法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速度,比两种方法单一治疗的效果更佳,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且其副作用少,疗效显着,值得临床上推广。
李冠德(Lee KuanTe)[8](2015)在《颈三针与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疗效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导致的一系列继发病理(椎间关节异常增生、颈椎关节及韧带错位,黄韧带的增厚),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使用手机与平板电脑,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研究目的观察颈三针(天柱穴、百劳穴、大杼穴)与颈夹脊穴两者在神经根颈椎病的治疗上的不同之处,包含止痛效果、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血浆中细胞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理解颈三针的针刺机理与效果,以便进一步推广颈三针的应用。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研究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台湾新北市双和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针灸科门诊确诊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治疗组A组采用颈三针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B组则是采用采用颈夹脊穴针刺治疗。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和疼痛的简化McGill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改善。根据MOS SF-36生存质量表评估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在治疗结束前后进行抽血检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人类肿瘤因子(TNF-α)的血清水平,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最后我们利用MOS-SF36量表来调查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形。所有数据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完成统计任务;统计描述:所有计量资料均用表示X±SD;计量数据采用independent t检验,paired t检验,等级数据采用Ridit分析,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有改善进步,优良率达86.67%;对照组30例也有改善进步,优良率达73.33%,经Ridit分析,(P=0.0382<0.05),显示治疗组A疗效优于对照组B。2.症状与体征改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A透过公式计算出改善率为77.89%对照组则为61.08%透过两组改善率与改善指数的比较,可以知道治疗组A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好。3.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A经2个疗程后,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B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之间的镇痛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说明针刺颈三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镇痛效果显着优于针刺颈夹脊的镇痛效果。4.简化McGill疼痛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中各项积分差值(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cm)、PPI)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说明针刺颈三针在改善患者根性疼痛的症状方面优于针刺夹脊穴。5.PRI疼痛总分比较:治疗两阶段疗程中,每一阶段PRI疼痛总分差值,经t检定后,P<0.01,揭示针刺颈三针在各个疗程阶段改善患者整体PRI疼痛总分程度皆优于针刺夹脊穴。6. MOS SF-36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MOS SF-36量表八个维度积分均显着增加,提示针刺两组穴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都具有良好疗效。两组间积分比较发现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等六个维度中,针刺颈三针优于针刺颈夹脊。经t检验后(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7. IL-6、TNF-α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L6、TNF-α数值均下降,经配对t检定后(P<0.01),证明针刺两组穴位均具有降低发炎反应的效果;治疗后浓度数值比较,经t检定后P(<0.01),证明针刺颈三穴位抑制发炎反应的效果较好。8.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提示针刺颈三针在传统针刺手法不加电针下仍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改善程度亦优于颈夹脊穴。总结上述的实验统计结果,可以得知针刺颈三针在病症改善与各项疼痛控制都优于针刺颈夹脊穴:另一方面在实验室中的检验:血液流变指标、IL6、TNF-α的改善降低情形也优于颈夹脊穴。强而有力解释了颈三针在生存质量表各个维度的改善优于夹脊穴组的结果。
廖振宇[9](2014)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颈性眩晕及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样,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已得到广泛关注。根据中医“骨错缝”的理念,以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牵引治疗相比较,观察两组方法治疗前后症状功能评分,评价该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一种有效、廉价、无创的非药物中医特色方法,以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能降低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共75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以旋转复位手法,对照组以牵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佩戴颈围,尽量做到不长时间低头并积极颈部肌功能锻炼。本研究将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对照以及各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观察两组方法治疗前后症状功能积分及“旋颈”体征,评价该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最后收集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得出结论。结果:a.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b.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P<0.01),总有效率都在90%以上,但治疗组在治愈率(26.3%)及显效率(55.3%)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记录时间点的症状、体征的积分相比较,经t检验发现,O<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两组疗程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各观察记录时间点症状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仅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期(复诊)症状维持方面,相比对照组亦有明显优势。d.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主要症状-眩晕评分的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颈肩痛和头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在对眩晕症状的疗效上治疗组优势明显,但针对颈肩痛和头痛方面两组疗效接近。结论:本研究通过对75例研究对象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评分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一定程度上证明旋转复位手法对CSA的疗效确切性及其疗法的优越性。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疗效显着,还有安全、见效快的优点,且其疗效能维持较长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调整颈椎力学失衡,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李小冬[10](2013)在《电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灸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已有多年历史,对本病有着比较好的治疗作用,它提高了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电针颈椎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靠,具有疗效高、整体调节及不易复发的优势。目的:发扬中医“辨证施治”提高生存质量的应用体系,创新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配穴处方,进一步科学评价运用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本课题是对电针颈椎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出符合本论文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背部电针夹脊穴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方法,3个星期后通过症状与功能评估评价疗效。结果:1.通过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和症状估量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与疗前相比各指标都有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通过症状疗效评定分析,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电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提高评分量表中各项指标的评分。2.电针火脊穴组与传统针刺组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治疗效果。3.夹脊电针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二、纳络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络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基线分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不良事件的处理 |
1.9 病人依从性保证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分组 |
2.2 操作 |
2.3 疗程设置 |
2.4 规范化操作要求 |
2.5 疗效判断标准 |
2.6 数据统计 |
3.统计与分析 |
3.1.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变化 |
3.2 两组患者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变化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
3.4 两组患者回访疗效对比 |
讨论 |
1.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病因病理 |
2.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3.机理探讨 |
3.1 立法依据 |
3.2 脏腑推拿作用机制 |
3.3 推拿取穴方义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CSA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病位的认识 |
1.4 治则治法、证型的认识 |
1.5 证型取穴的认识 |
1.6 中医对眩晕治疗的认识 |
2、西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2.1 概念 |
2.2 病因的认识 |
2.3 发病机制的认识 |
2.4 分类的认识 |
2.5 治疗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病例来源 |
1.2 中西医诊断判定标准 |
1.3 试验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干预措施 |
3 观察指标 |
3.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
3.2 中医证候观察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处理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观察指标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法依据 |
2、调元益气法的理论基础 |
3、调元益气法的特点 |
4、选穴依据 |
5、西药选择依据 |
6、研究结果分析 |
6.1 头晕障碍量表评分分析 |
6.2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
6.3 总有效率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
附表2 中医证候评分表 |
综述 中医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背俞穴温针灸对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一、颈性眩晕的西医发病机制 |
二、颈性眩晕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一、颈性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 |
二、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病例收集结果 |
二、基线特征比较 |
三、观察指标结果比较 |
四、结论 |
第三节 讨论 |
一、背俞穴的特点 |
二、温针灸的概述 |
三、理论分析和选穴依据 |
四、观察指标的选择 |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分组 |
3 治疗方法 |
4 研究指标 |
5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 |
2 临床疗效 |
3 三组患者TCD情况 |
4 ESCV评分 |
5 患者满意度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 |
3 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机的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复元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方法 |
1.4 资料分析 |
1.5 治疗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 |
2.2 视觉模拟(VAS)评分 |
2.3 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 |
2.4 椎动脉血流速度(Vs、Vd) |
2.5 临床疗效 |
第三章讨论 |
3.1 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 |
3.2 复元活血汤方义 |
3.3 临床疗效评定指标的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元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督脉悬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西医认识 |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督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联系 |
1.3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1.3.1 西医治疗 |
1.3.2 中医治疗 |
1.4 灸法与电针治疗CSA的应用基础 |
1.4.1 灸法的认识 |
1.4.2 灸法的现代研究 |
1.4.3 电针的作用机理 |
1.5 TCD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2 临床疗效分析 |
2.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颈三针与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疗效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一、病名概述 |
二、症状认识 |
三、病因病机 |
四、治疗概况 |
五、针刺概况 |
第二节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一、颈椎解剖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疗概况 |
第三节 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 |
一、夹脊穴的认知 |
二、现代解剖对夹脊穴的认知 |
三、经络学说对夹脊穴的认知 |
四、针刺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 |
第四节 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的研究 |
一、靳三针的认知 |
二、颈三针的认知 |
三、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中止标准 |
第二节 临床研究与实验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观察指标 |
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四、治疗方法 |
五、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情况分析 |
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
三、安全性监测 |
四、不良事件的监测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第二节 颈部解剖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
一、机械压迫因素方面 |
二、颈椎力学失衡 |
三、颈交感神经刺激因素 |
四、椎动脉内在因素 |
五、上位颈椎学说 |
六、周围软组织损伤 |
七、牵系学说 |
八、体液因子因素 |
第四节 治疗方法 |
一、祖国医学中手法治疗颈痛的经验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一般资料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疗效标准 |
第二节 临床研究方法 |
一、具体方法步骤 |
二、资料处理分析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评价比较 |
二、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间各观察记录时间点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四、两组间治疗后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一节 对颈性眩晕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手法治疗CSA的理论依据 |
一、推拿手法对内源性稳定的影响 |
二、推拿手法对外源性稳定的影响 |
三、旋转手法的优势 |
四、推拿配合牵引 |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电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一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概述 |
2、流行病学 |
3、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 祖国传统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概述 |
2、病因病机 |
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选题的意义 |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机特点 |
3. 颈夹脊穴的意义 |
4. 双侧取穴的意义 |
5.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
6. 疗效分析 |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纳络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郑利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 何水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背俞穴温针灸对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 陈佳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 韩珊珊. 青岛大学, 2018(12)
- [5]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涂韶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7)
- [6]复元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岳海莲. 青岛大学, 2016(03)
- [7]督脉悬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谭伟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颈三针与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疗效临床研究[D]. 李冠德(Lee KuanT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9]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廖振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电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李小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