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川[1](2021)在《水-能源-粮食耦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基于水足迹理论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决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扩张等带来的粮食安全、能源危机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水-能源-粮食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管理概念被提出,受到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拟在科学解析水资源、能源、粮食之间的关系,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定量分析京津冀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和竞争关系,旨在为决策者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提供决策依据与科学支撑,以期实现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管理利用与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从京津冀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可知,京津冀综合评价指数在2003-2005年呈增长阶段,在2005-2014年呈不稳定阶段,在2014-2017年。由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各城市发展趋于稳定,使各子系统和水-能源-粮食系统出现良好发展态势,并逐渐稳定。京津冀城市群在2003-2017年水-能源-粮食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度均大于0.8,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且呈良好发展态势,标志着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程度较好。各城市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发展态势较好,仅天津市耦合协调度呈降低趋势,大部分城市达到中级协调,但未发展至优质协调。通过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律说明城市水-能源-粮食系统协调发展空间、增长速度较大。(2)定量分析水-能源-粮食系统的竞争关系。从水足迹计算结果来看,京津冀地区2003-2017年粮食生产水足迹从309.84亿m3减少至212.36亿m3,其中蓝水足迹从130.32亿m3减少至98.54亿m3,能源生产水足迹从5.78亿m3增长至11.75亿m3,谷类粮食生产水足迹占比最大,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占比均超过80%。各城市粮食消费水足迹持续增长,京津冀地区竞争关系从北部至南部逐渐增加。根据城市群的发展趋势,京津冀地区城市水资源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自2014年区域一体化实施以来,竞争关系有所减缓,由此可见城市单独发展不足以应对未来水危机(3)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和竞争关系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粮食安全和能源可持续等问题,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本文对其城市群进行划分,形成有机统一的区域体系。第一类为水-能源-粮食消费主导城市,为北京、天津、张家口。第二类为粮食和能源生产主导城市,为邯郸、邢台、保定、衡水、沧州。第三类城市为水资源优势城市,秦皇岛、承德、廊坊。针对不同区域类型城市,应采取不同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措施。
蒋燕[2](2021)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水资源的质和量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系统产生负荷。在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之后,城镇发展以集约、绿色生态为主。城镇化发展特征发生改变,水资源系统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会产生变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耦合度能全面的反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协调度能准确地显示不同系统之间的整体功效与协调效应。为了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充分参考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居民统筹这6个维度构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从水资源承压、压力、协调、管理者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构建指标体系。根据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可获取性原则,选取黑龙江省2011年-2018年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两大系统的相关数据,根据熵值法确定权重,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两个系统综合发展值进行计算,进而计算耦合度值,以期具体了解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根据耦合度计算结果可知: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很强。在时间维度上,黑龙江省这8年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度值均处于0.9~1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期间虽呈现出轻微的波动特征,但总体变化相差不大。说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相互关联很大,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很强,且多年来一直保持高耦合状态。从空间维度上看,在各地级市中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鹤岗这4个城市的耦合度相比其他城市较强,而省会城市哈尔滨的耦合度值是最低的。在空间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可知: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不是很好,有“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这三个协调阶段,在类型上属于过度类型和失调类型,可知,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从时间维度上看,2011年-2018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虽有轻微变化,但耦合协调度值不高,一直处于“失调”的状态。根据各地级市8年的数据变化情况可知,只有协调性较好的哈尔滨市能看出明显的协调度值上升的趋势,其余城市协调度值无明显变化。而在空间上,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在各地级市中,哈尔滨、大庆、牡丹江3个城市的协调度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其余城市协调度则为“中度失调”阶段,协调性相对较差。
侯焮晨[3](2021)在《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及其可持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资源在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评价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答题。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评估其可持续利用能力顺理成章成为地区首要目标之一。江苏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在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水资源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污染浪费、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反过来又较大限度地制约着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江苏省2009-201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质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推算出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压力指数以及可持续利用指数;利用Arc GIS10.7软件对江苏省各市2015-2018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进行空间分析;利用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水资源超载程度、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影响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分析表明:(1)2009-2018年间,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2018年比2011年下降了15.56%。生产用水账户占比最大,其次为生活用水账户,生态用水账户占比最小,多年平均比例为83.50:6.02:1.00,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受当年降水量影响较大,相关系数为0.8858。水资源生态盈亏状况在研究时间内全部为赤字状态,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水质生态足迹、COD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在2011年达到最高值后,连续7年均处于下降的状态表明江苏省对水资源的保护成效突出,但水污染状况依然严峻。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连续10年呈下降趋势,2018年比2009年下降了64.78%,水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水资源压力指数先下降后上升,除2015年和2016年外,生态压力均大于2,处于极不安全状态,生态压力十分严峻。(2)在研究时间内,江苏省各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苏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连续四年为全省最高值,徐州市在研究时间内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为全省最低值,其他城市年际变化幅度不大。从地区角度来看,苏北地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低于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各市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年际变化与降水量有较强的相关性。除了2018年的徐州市和2015年的淮安市,全省其他城市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降水量最多的2016年。各市空间差异较大,常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全省最高,连云港市为全省最低。从地区角度来看,苏南地区各市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全省最高,其次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最低。除2016年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和泰州市以及2015年的南通市和常州市处于人均水资源盈余状态,其余年份所有城市均处于赤字状态。各市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苏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情况最严重,南通市和常州市生态状况较好,在2015年和2016年均达到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各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情况均在2017年和2018年更加严重。从地区角度来看,苏南地区除苏州市外生态赤字状况最优,苏北地区赤字现象最严重。各市万元水资源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各市之间空间差异显着,南京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人均万元水资源GDP生态足迹最低,用水效率最高。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和盐城市人均万元水资源GDP生态足迹最高,用水效率最低。从地区角度来看,苏南地区用水效率最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最低。(3)研究年份内,江苏省水资源存量资本严重大于水资源足迹广度表征的水资源流量资本的占用水平,及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处于水资源存量不平衡状态,且2017年和2018年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江苏省水资源存量利用状况已经严重超载,水资源问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隐患。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协调程度较弱。研究年份中有6年为弱脱钩,有4年为强脱钩,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协调程度较弱。2014-2016年间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数为强脱钩状态,2017-2018年下降至弱脱钩状态,应当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尽早实现强脱钩状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解效应中,技术效应平均贡献度最高,为负值,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起到了较强的抑制作用;经济效应平均贡献度其次,为正值,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人口效应和结构效应均为正值,但平均贡献度不高,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起到的推动作用不明显。(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较差。除2015年和2016年处于弱不可持续状态外,其他年份均处于中不可持续状态,2013年最差,2016年最优。各市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大多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常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最好,连云港市和苏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较差,其余城市年际变化幅度不大。从地区来看,苏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最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最低。江苏省水资源主要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水资源供给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加强水污染的治理等措施促进江苏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王雅晴,冼超凡,欧阳志云[4](2021)在《基于灰水足迹的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水资源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等挑战,因此加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灰水足迹核算对2016年中国地级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灰水足迹水平差异大,平均值为23.40×108 m3,主要集中在20.00×108 m3以下。中国城市农业源灰水足迹比例占比主要在70%以上,工业源比例占比主要在20%以下,而生活源比例占比在40%以下;(2)全国灰水经济生产率在12.45—857.31元/m3范围内,地区差异明显。33%城市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均大于1,全国地级市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平均值为1.16,城市水资源利用已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压力,用水不可持续;(3)城市水资源开发率与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城市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量"和"质"的压力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关系;(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呈现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发展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用水高产而护水低效的现象。因地制宜的实行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适时纳入灰水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是当前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崔惠敏[5](2020)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实现人类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城市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为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全面提升利用效益,助力节水型城市建设,如何科学、高效地实现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系统问题,包含多个研究对象、目标及约束。本文在分析城市水资源配置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现实分配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以求高效、准确获取城市用水分配方案。首先,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以城市各子区各类用水户为研究对象,用社会、经济、生态多目标效益函数表达式表征配置目标。考虑到事前加入偏好信息对提升决策效果的积极影响,结合梳理出的用水关联因子,采用直觉模糊集方法,分别构建基于偏好信息的各子区、各用水户优先级决策模型,并将上述分析结果转化为权重系数运用到多目标函数中。针对现阶段子区级统计数据不完善的特点,选择对数据量要求较小的灰色预测法得出规划年供需水量作为约束条件,并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红线指标作为补充约束,形成包含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其次,结合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多变量、非线性、强冲突的特点,采用多目标帕累托有效解,进一步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形成基于模拟退火多目标算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案。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模型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可定量优化水资源分配,模型输出的方案综合效益最优;事前将偏好信息加入到决策过程中的方式提升了决策效率;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跳脱及全局搜索能力对于求解非线性的多目标规划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结合研究结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政策启示。本文研究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优化了社会、经济、环境三类目标,并将决策偏好、用水户节水空间、制度红线约束等信息融入模型,提升了配置方案输出的效果及效率。研究结果为节水型城市建设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提供了支撑,对城市水资源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陈姚[6](2020)在《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水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有效地解决水问题、实现水安全,各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实践。当前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存在理论研究匮乏、重项目轻系统统筹的问题。本文从跨城乡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水文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地理信息数据、文献统计数据、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应用了文献综述法、空间分析法、现场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研究源起——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策略提出”的逻辑思路,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理论构建、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水安全问题导向的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等问题。理论构建部分,基于对水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并明确了各系统评价的范围、指标、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城市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分级、分类问题识别,划分安全风险等级,识别出城市“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部分,基于水安全评价模型,采用襄阳市近几年的水文数据、地理统计数据、经济社会数据、网络监测数据,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次流域等空间单元对襄阳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关键问题识别。结果表明:樊城和襄城存在城市蓄水压力大、社会用水压力大、社会管理差等问题;七里河、普陀沟、小清河、清河口、护城河、南渠流域存在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城市排水工程设施不足、城市净水能力弱等问题;陈家沟、七里河、唐白河、清河口、护城河存在基本孕灾环境差、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建设不足、社会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东西葫芦、七里河、清河口、小清河、唐白河存在河道建设基本情况差、社会破坏力度大、水生环境保护与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水安全问题导向的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部分,基于对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安全主要问题识别,确定了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主要空间布局,分别提出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水资源保护意识提升的资源保障对策,源头控制、中间环节管控、末端治理等环境改善对策,防洪涝绿色基础设施、洪涝工程设施、水灾害安全相关设施建设等水灾害防治对策,河道综合服务效能提升、水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两项生态恢复对策。本文立足水系统的复杂性,基于多角度、多尺度、多源数据构建了城市水安全评价的综合模型,作为精准识别城市水问题及关键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依据,对于水生态修复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同时需要通过规划实践不断反馈优化。
陈英杰[7](2019)在《城市水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BM-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2007-2016年水资源绩效进行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了便于比较,本文分别计算了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水资源经济、环境和综合绩效。通过对比三项绩效值的变异系数发现:水资源综合绩效稳定,经济绩效波动幅度最大,环境绩效次之。这说明单纯的评价水资源经济绩效并不符合当前的发展规律,应当将环境、社会指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水资源绩效进行研究。在内部影响分析时,本文利用自然断点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直观的展示出三种绩效值的空间分布情况,探究城市间水资源绩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水资源绩效值高的地区主要是长江下游城市,中、上游城市水资源绩效值偏低。通过计算水资源绩效莫兰指数的计算发现,沿江城市水资源绩效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高低集聚、低低集聚这三种形式,表明城市的水资源绩效水平不但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不同城市产业优化度、水处理技术水平、水资源公共政策等使得城市水资源绩效的空间关联性进一步加强。在分析外部影响因素时,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水资源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自给率、政府管制力度、人口密度、产业优化度都会对水资源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地方各市的财政、地理、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抑制各市水资源绩效的原因亦有差别。各市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方面入手解决影响水资源绩效提升的问题,进而全面的提升水资源综合绩效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回归结果给出提升水资源绩效的建议和策略,是对水资源绩效评价的理论的层面补充,有利于促进水资源中蕴含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更大程度上释放。
陈祖军,李广鹏,谭显英[8](2017)在《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概念及未来战略示范研究》文中提出开展了水资源及水资源安全的基础理论,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外延及其特征等的研究与辨析,综述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或发展的相关理论、技术手段或方法、政策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评估了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特性、现状及安全保障问题;以上海水资源安全保障为例,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及未来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或发展的战略体系与框架,该框架体系包括目标层、体系层、战略层、战术层和保障层等。
苏伟洲[9](2017)在《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全球来看,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呈现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布局不匹配等特征,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已极大地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城市化大力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容,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从而使水资源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统筹好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既关系到城市地区自身的发展,又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理论基础方面,对水资源承载力和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解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一主线贯穿于全文的研究中。第二,对城市水资源系统,城市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城市社会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耦合系统。第三,在统筹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人口、经济、生态等三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城市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模型和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并对绵阳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对城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城市水资源与人口、城市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城市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等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基于DPSIR概念的城市水资源DPSIR概念模型,并对5个子模型作定量分析。第五,将协调度的概念引入评价水资源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逼近于理想解排序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与水资源的协调性测度模型。利用TOPSIS方法,对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带划分,从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水资源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性发展差异的变动趋势,并结合协调性时空的分布,给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闫骏霞,丛方杰[10](2016)在《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发展过程具有不确定性,用DPSIR模型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从机理上分析了其发展过程,进而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DPSIR模型的各个因子在该方法中的具体体现和对应关系。
二、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水-能源-粮食耦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基于水足迹理论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能源-粮食研究内容 |
1.2.2 水-能源-粮食研究方法 |
1.3 存在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2.1 水-能源-粮食关系作用机理 |
2.2 水-能源-粮食关系解析 |
2.2.1 水-能源-粮食因果反馈关系 |
2.2.2 水-能源-粮食关系属性 |
2.3 评价原则及依据 |
2.3.1 水资源安全 |
2.3.2 能源安全 |
2.3.3 粮食安全 |
2.3.4 可持续发展 |
2.3.5 良性竞争 |
2.4 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
2.5 水-能源-粮食竞争关系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 |
3.2 经济社会 |
3.3 水资源子系统 |
3.4 能源子系统 |
3.5 粮食子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量分析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水平 |
4.1 权重确定结果 |
4.2 综合评价指数时序分析 |
4.2.1 水-能源-粮食综合评价指数 |
4.2.2 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数 |
4.2.3 能源综合评价指数 |
4.2.4 粮食综合评价指数 |
4.3 耦合度时序分析 |
4.3.1 水-能源-粮食耦合度 |
4.3.2 水-能源-粮食各子系统间耦合度 |
4.4 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
4.4.1 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 |
4.4.2 水-能源-粮食各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水足迹定量分析水-能源-粮食竞争关系 |
5.1 粮食与能源水足迹时序分析 |
5.1.1 粮食水足迹时序分析 |
5.1.2 能源水足迹时序分析 |
5.2 能源与粮食对水的竞争指数 |
5.2.1 能源和粮食对水资源的贡献率时序分析 |
5.2.2 水-能源-粮食系统竞争指数时序分析 |
5.3 京津冀发展建议 |
5.3.1 主消费城市分析 |
5.3.2 粮食和能源主导区分析 |
5.3.3 水资源优势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
1.3.2 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
1.3.3 水资源承载力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
1.4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
2.1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2.1.2 相关基础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与指标体系建立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指标体系建立 |
第3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黑龙江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3.1.1 新型城镇化时间维度演化特征分析 |
3.1.2 新型城镇化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
3.2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
3.2.1 水资源承载力时间维度演化特征分析 |
3.2.2 水资源承载力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
第4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 |
4.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度评价 |
4.2 新型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度评价 |
第5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水资源承载力优化对策 |
5.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问题分析 |
5.1.1 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不均 |
5.1.2 水资源承载水平较低 |
5.1.3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偏低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
5.2.2 提升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 |
5.2.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及其可持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际研究背景 |
1.1.2 国内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 |
1.2.2 水资源生态足迹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水资源生态足迹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实用价值、内容与技术流程、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实用价值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流程图 |
1.3.3 数据来源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状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水资源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
2.2.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
2.2.3 水质生态足迹模型 |
2.2.4 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模型 |
2.2.5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
2.2.6 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
2.2.7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
2.2.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 |
2.2.9 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
2.2.10 LMDI指数分解模型 |
2.2.11 Tapio脱钩模型 |
2.2.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章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 |
3.1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分析 |
3.1.1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
3.1.2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析 |
3.1.3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分析 |
3.1.4 江苏省水质生态足迹分析 |
3.1.5 江苏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
3.1.6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分析 |
3.2 江苏省各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
3.2.1 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
3.2.2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3.2.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空间差异分析 |
3.2.4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
4.1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深度分析 |
4.2 江苏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分析 |
4.3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
5.1 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分析 |
5.1.1 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分析 |
5.1.2 江苏省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空间差异分析 |
5.2 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
5.2.2 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 |
5.2.3 用水结构不合理 |
5.3 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
5.3.1 提升水资源供给能力 |
5.3.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5.3.3 强化水污染的治理 |
5.3.4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基于灰水足迹的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和数据来源 (Method and Data Sources) |
1.1 指标选取与计算 |
1.1.1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
1.1.2 水资源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1)农业灰水足迹核算 |
(2)工业和生活灰水足迹核算 |
(3)灰水经济生产率与荷载系数 |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1.3数据来源 |
2 研究结果 (Result) |
2.1 中国城市灰水足迹特征 |
2.2 中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特征 |
2.3 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分析 |
3 讨论 (Discussion) |
4 结论与建议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
4.1 主要结论 |
4.2 建议 |
(5)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图 |
2.理论基础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
2.1.3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
2.1.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
2.2 多目标规划理论 |
2.2.1 多目标规划解的概念 |
2.2.2 多目标规划求解方法 |
2.2.3 直觉模糊集决策方法 |
3.城市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城市水资源配置现状 |
3.1.1 城市水资源现状 |
3.1.2 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 |
3.1.3 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 |
3.2 城市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3.2.1 自然属性下的城市水资源配置问题 |
3.2.2 社会属性下的城市水资源配置问题 |
3.3 本章小节 |
4.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要素与约束分析 |
4.1 城市水资源效益目标分析 |
4.1.1 基于可持续利用理念的水资源效益目标 |
4.1.2 用水户单位用水效益机理分析 |
4.1.3 效益目标的用水关联因子分析 |
4.2 城市子区划分及供需部门组成 |
4.2.1 城市子区划分 |
4.2.2 城市水资源供需部门 |
4.3 基于偏好信息的各配置要素优先级决策 |
4.3.1 构建基于偏好信息的配置要素优先级决策模型 |
4.3.2 基于偏好信息的各子区优化配置优先级 |
4.3.3 基于偏好信息的各子区各用水户优化配置优先级 |
4.4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约束 |
4.4.1 城市供需水量约束 |
4.4.2 城市制度指标约束 |
4.5 本章小节 |
5.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5.1 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5.1.1 构建目标函数 |
5.1.2 设置约束条件 |
5.1.3 确定函数参数 |
5.1.4 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2 基于模拟退火多目标算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
5.2.1 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2 模型求解方法的选择 |
5.2.3 基于模拟退火多目标算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步骤 |
5.3 本章小结 |
6.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
6.1 广州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
6.2 广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6.2.1 广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参数设置 |
6.2.2 广州市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求解 |
6.2.3 广州市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6.3 .政策启示 |
6.3.1 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
6.3.2 对其他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启示 |
6.4 本章小节 |
7.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概念解析及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 |
3.1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总体思路 |
3.2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确定 |
3.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
3.4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方法 |
3.5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结果分析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1 襄阳城市概况 |
4.2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及分析单元确定 |
4.3 襄阳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4 襄阳城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5 襄阳城市水灾害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6 襄阳城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1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目标及空间布局 |
5.2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资源保障对策 |
5.3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环境改善对策 |
5.4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灾害防治对策 |
5.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恢复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项目实践 |
附录2 评价计算数据 |
(7)城市水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水资源保护的战略要求 |
1.1.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相关政策 |
1.1.3 水资源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水资源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
1.3.2 水资源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绩效评价 |
2.1.2 城市水资源绩效评价 |
2.1.3 长江经济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
2.2.3 外部经济理论 |
2.2.4 系统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3.2 水资源利用的目标 |
3.2.1 经济目标 |
3.2.2 环境目标 |
3.2.3 社会发展目标 |
3.3 目标导向下的水资源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3.3.1 投入指标的选择 |
3.3.2 产出指标的选择 |
3.3.3 指标的筛选与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水资源绩效评价—以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为例 |
4.1 评价模型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4.1.2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4.1.3 Tobit模型 |
4.2 城市水资源绩效评价结果与进一步分析 |
4.2.1 水资源绩效结果计算 |
4.2.2 水资源绩效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2.3 水资源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2.1 基于评价结果的绩效提升对策 |
5.2.2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绩效提升对策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概念及未来战略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或实践进展 |
1.1 水资源安全的概念 |
1.1.1 水资源 |
1.1.2 水资源安全 |
1.2 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基本特征 |
1.2.1 沿海城市水资源特性 |
1.2.2 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
1.3 水资源安全保障研究与实践进展 |
2 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问题简析 |
2.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紧缺矛盾日益突出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 水污染十分严重, 咸水入侵威胁也常年存在 |
2.3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节水型社会建设参差不齐 |
2.4 水资源保护举措缺乏统筹性, 标本兼治力度不够强 |
2.5 水资源综合管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
3 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研究 |
3.1 上海城市及水资源未来发展形势分析 |
3.2 上海城市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 |
3.2.1 目标层 |
3.2.2 体系层 |
3.2.3 战略层 |
3.2.4 战术层 |
3.2.5 保障层 |
4 结语 |
(9)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重要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解析 |
2.1 重要概念 |
2.1.1 水资源承载力 |
2.1.2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
2.2 主要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水资源系统分析 |
3.1 城市水资源系统 |
3.1.1 水资源系统 |
3.1.2 城市水资源系统的特征 |
3.2 城市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 |
3.2.1 城市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的关系 |
3.2.2 城市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 |
3.3 城市社会系统与水资源系统 |
3.3.1 城市社会系统 |
3.3.2 城市社会系统与水资源系统关系 |
3.4 城市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系统 |
3.4.1 城市生态系统 |
3.4.2 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
3.5 城市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耦合系统 |
3.5.1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分析 |
3.5.2 城市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耦合系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及应用 |
4.1 模型构建 |
4.1.1 概念的界定 |
4.1.2 模型分析的边界 |
4.2 模型的系统结构 |
4.2.1 模型的系统构成 |
4.2.2 模型的系统结构 |
4.3 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 |
4.3.1 一般模型 |
4.3.2 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 |
4.4 城市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模型 |
4.4.1 目标选取 |
4.4.2 主要约束条件 |
4.4.3 模型求解 |
4.5 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
4.5.1 基本概念 |
4.5.2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
4.5.3 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 |
4.6 案例分析-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测算 |
4.6.1 绵阳市基本现状 |
4.6.2 绵阳市水资源现状 |
4.6.3 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测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研究 |
5.1 城市水资源与人口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5.1.1 水资源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
5.1.2 城市水资源需求量与人口的相关性分析 |
5.2 城市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5.2.1 水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影响 |
5.2.2 经济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的影响 |
5.2.3 城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分析 |
5.2.4 城市用水结构及驱动力分析 |
5.2.5 城市水资源与产业结构调整倒逼机制分析 |
5.3 城市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水资源与城市生态经济分析 |
5.3.2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3 水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
5.4 城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模型 |
5.4.1 DPSIR概念模型简介 |
5.4.2 城市水资源DPSIR概念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测度模型及应用 |
6.1 系统与协调发展 |
6.1.1 系统的概念 |
6.1.2 协调的概念及内涵 |
6.1.3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内涵与特征 |
6.2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协调性测度算法说明 |
6.3.1 协调性测度概念 |
6.3.2 协调性测度方法 |
6.3.3 逼近于理想解排序(TOPSIS)方法简介 |
6.3.4 协调度算法说明 |
6.4 协调性测度模型应用 |
6.4.1 数据来源以及协调性测度值计算 |
6.4.2 协调等级的划分 |
6.4.3 协调发展状态 |
6.4.4 协调发展状态时空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能源-粮食耦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基于水足迹理论评价研究[D]. 王丽川. 广西大学, 2021(12)
- [2]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D]. 蒋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及其可持续研究[D]. 侯焮晨.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灰水足迹的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 王雅晴,冼超凡,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2021(08)
- [5]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崔惠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1)
- [6]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D]. 陈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城市水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为例[D]. 陈英杰. 山东工商学院, 2019(06)
- [8]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概念及未来战略示范研究[J]. 陈祖军,李广鹏,谭显英. 水资源保护, 2017(06)
- [9]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 苏伟洲.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J]. 闫骏霞,丛方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0)
标签:生态足迹论文; 承载力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资源优化配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