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指出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张勇[2](2020)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来进一步探讨康艾注射液在恶性肿瘤中西医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选择合理的辅助药物及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21天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2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60ml溶入0.9%NaCl 250ml每日一次,每次连用10-14天。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KPS评分、血细胞计数及化疗毒副反应进行统计,来评价康艾注射液对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临床症候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在改善“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心悸”这四种中医证候方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显示仅在改善“神疲乏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统计显示,治疗组在改善“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心悸”这四种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率比较方面,治疗组在治疗总体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KPS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KPS体力评分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KPS评分提高率为72%,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率为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血细胞计数统计比较:根据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三项治疗前后的统计显示,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项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组白细胞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组血红蛋白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血小板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毒副反应:治疗组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周围神经毒性、过敏反应、心脏毒性、脱发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艾注射液对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化疗患者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在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的同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田美娟,宋相瑾,王丽,陆诚,张佳,谢宏俊[3](2019)在《米托蒽醌联合沙利度胺挽救治疗经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米托蒽醌联合沙利度胺挽救治疗经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经多西他赛化疗失败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米托蒽醌、泼尼松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化疗,对照组仅接受米托蒽醌、泼尼松方案化疗。每2个疗程评价疗效,计算PSA缓解率及中位进展时间、ORR及中位TTP、骨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8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SA缓解率分别为55.0%、47.5%,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4.2个月、3.5个月,mTTP分别为4.9个月、4.1个月,骨痛缓解率分别为74.3%、51.5%,ORR均为5.0%,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眠、消瘦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托蒽醌、泼尼松方案挽救治疗经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联合沙利度胺可进一步改善晚期患者的失眠、消瘦症状。
刘红仙[4](2019)在《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联合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的干预》文中提出背景:细胞因子及相关细胞在疾病过程中构成了复杂的调控和效应网络,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因子网络处于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而在病理状态下,某些细胞因子的缺失、功能受到抑制或者过表达并异常积累都会严重破坏了细胞因子网络稳态,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导致严重疾病。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中关键的病理性细胞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应用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或可溶性受体,或者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阻断剂进行针对肿瘤细胞生长、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干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利用病毒样颗粒作为载体呈递细胞因子抗原表位,可诱导细胞因子特异的抗体产生,有效调控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向肿瘤组织聚集及其抗肿瘤效应的发挥,提示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是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有效策略。另一方面,近来研究发现,在治疗某些肿瘤时,如果使用一些特定化学药物(蒽环类药物)或通过放、射线治疗,肿瘤细胞不仅会发生凋亡,还会使肿瘤细胞从非免疫原性状态转化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状态,使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杀伤效应,此现象称为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ICD的发生伴随着很多信号分子的产生,免疫效应危险信号因子的合成与释放等。诱导肿瘤ICD可针对肿瘤细胞多重抗原激发较全面免疫应答、克服肿瘤异质性这一肿瘤疫苗免疫治疗中面临的关键障碍,是具有独特应用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诱导两个策略的联合干预,一方面利用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行调控,使其利于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及功能发挥;另一方面,利用特定的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激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产生,通过两者协同,获得显着的肿瘤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干预提供新的策略与手段。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实验基础,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以乙肝核心抗原(HBcAg)病毒样颗粒(VLP)为载体,分别呈递IL-33全分子及TGF-β1、FGF-2、IL-4、以及IL-13抗原肽的VLP疫苗。此外,筛选能够引起4T1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化疗药物。首先在荷瘤小鼠中经瘤内注射不同浓度的4种常用化疗药物,考察小鼠肿瘤生长、小鼠体重及存活情况,并考察关键的免疫原性分子表达,获得体内诱导肿瘤组织ICD的化疗药物种类及使用浓度;然后,在体外经肿瘤细胞实验,考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不同药物引起肿瘤细胞死亡情况,并考察关键的免疫原性分子表达,从而获得体外诱导肿瘤细胞ICD的条件。之后,在4T1细胞移植小鼠乳腺癌模型中,以治疗性免疫策略进行抗细胞因子免疫干预,建立肿瘤后,持续监测小鼠肿瘤大小,待小鼠肿瘤大小至5-8mm时,用筛选出的化疗药物对小鼠进行瘤内注射治疗。在实验终点牺牲小鼠,以ELISA分析血清中特异性的IgG抗体水平;进行小鼠肿瘤称重;记录小鼠肺转移结节数目;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免疫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与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s)及骨髓来源免疫抑制细胞(MDSCs)的水平。结果:经HPLC及电镜观察分析显示,本研究成功纯化制备了呈递IL-33全分子,及呈递TGF-β1、FGF-2、IL-4、与IL-13抗原肽的共5个病毒样颗粒疫苗,小鼠经VLPs免疫诱导了持续的、高水平的抗细胞因子特异抗体应答。通过荷瘤小鼠瘤内注射化疗药物实验,发现米托惠醌(Mitoxantrone,MIT)、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O)、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和硼替佐米(bortezomib,Bort)4种常见化疗药物都具有4T1肿瘤杀伤活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高浓度的化疗药可引起小鼠显着的体重下降及死亡率上升,而MIT和DOXO分别在0.8 mg/kg/次和1.0 mg/kg/次的瘤内注射剂量下对小鼠安全且具有杀瘤活性;同时,通过对肿瘤组织中的ICD关键分子ATP和HMGB1的检测,发现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后ATP和HMGB1的表达水平和对照组相比都有所升高,说明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可引起肿瘤组织ICD。进一步通过肿瘤细胞体外实验,证实MIT和DOXO在10μM浓度下,作用12小时后,即可引起明显的肿瘤细胞凋亡及ICD关键分子钙网蛋白CRT、ATP、HMGB1的表达。随后,经MIT和DOXO处理的ICD肿瘤细胞以预防性及治疗性方式免疫小鼠,对接种的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产生了显着抑制,进一步显示ICD细胞诱导成功及其可在体内激发抗肿瘤免疫。在体内诱导肿瘤组织ICD与不同的抗细胞因子病毒样颗粒免疫协同干预研究中,相较于载体对照组,肿瘤大小有一定程度抑制;待小鼠肿瘤大小为5-8mm时,进一步用MIT和DOXO对小鼠进行瘤内注射治疗,MIT和DOXO单独干预的小鼠肿瘤生长获得明显抑制,而相比于单独的瘤内注射药物及抗细胞因子免疫组,联合干预小鼠乳腺原位肿瘤生长及肺转移受到了更为显着的抑制。此外,抗TGF-β1组脾脏和肿瘤淋巴细胞中CD8α+数量显着上升。结论:本研究通过创新性的将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与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两个策略进行联合,同时考虑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及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诱导,获得了对肿瘤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为临床肿瘤免疫干预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手段,也为开发新型的肿瘤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5](2017)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文中研究说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内)癌治疗指南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6](2015)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文中提出1乳腺癌筛查指南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7](2013)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文中认为一乳腺癌筛查指南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
涂文升[8](2005)在《抗癌药物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的树皮及树叶中提取的一种新的抗癌药物。最早由美国癌症研究所(NCI)和美国布-迈施贵宝公司共同研究和开发成功。目前已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等治疗。现将近年紫杉醇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1 紫杉醇对癌细胞株的凋亡及抑制作用1.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近年来许多作者进行了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
陈鑫,吴诚义[9](2001)在《晚期乳腺癌的二线化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郑荣生,张家驹,秦凤展[10](1995)在《卡莫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以卡莫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进行了Ⅱ期临床对比研究,总有效率分别为50%(4/8)及44.4%(4/9).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均多限于Ⅰ~Ⅱ度,患者可以耐受。卡莫氟组药疹发生率为25%(2/8),口服抗过敏药物可控制其发展。
二、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2)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现代医学与肠癌 |
一、肠癌的发病因素 |
二、肠癌的现代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肠癌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辨证分型 |
三、辨证论治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病例选择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脱落标准 |
第二节 治疗方案 |
一、药物基本信息 |
二、实验方法设计 |
第三节 试验观察指标 |
一、中医临床症状 |
二、KPS体力状况评分(卡氏评分、Karnofsky评分) |
三、血细胞计数变化 |
四、化疗毒副反应 |
第四节 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基线资料对比 |
第二节 治疗后各项结果对比统计 |
一、中医证候评分 |
二、治疗后KPS体力状况评分分析 |
三、两组治疗前后血细胞计数比较 |
四、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状况评价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康艾注射液成分及作用机制探讨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康艾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米托蒽醌联合沙利度胺挽救治疗经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血清PSA缓解率及中位进展时间 |
1.3.2 总有效率(ORR)及疾病进展时间(TTP) |
1.3.3 骨痛缓解评价 |
1.3.4 不良反应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SA缓解率及中位进展时间比较 |
2.2 总有效率(ORR)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比较 |
2.3 骨痛缓解情况比较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联合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乳腺癌的发展现状与治疗 |
1.2 肿瘤微环境 |
1.3 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及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角色 |
1.4 抗细胞因子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 |
1.5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实验设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质粒和细胞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试剂及实验耗材 |
2.1.4 酶和抗体 |
2.1.5 相关化学试剂及实验耗材 |
2.1.6 相关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及诱导表达 |
2.2.2 重组蛋白病毒样颗粒的纯化与鉴定 |
2.2.3 肿瘤细胞的培养 |
2.2.4 小鼠4T1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 |
2.2.5 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剂量摸索 |
2.2.6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诱导和检测 |
2.2.7 VLPs疫苗免疫联合化疗药物体内诱导ICD |
2.2.8 小鼠全血血清制备 |
2.2.9 小鼠肺转移结节观察 |
2.2.10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 |
2.2.11 血清IgG_1和IgG_(2a)的检测 |
2.2.12 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水平检测 |
2.2.1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刺激 |
2.2.14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 |
2.2.15 流式细胞术检测CTL细胞水平 |
2.2.16 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s细胞水平 |
2.2.17 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水平 |
2.2.1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与蛋白的纯化和鉴定 |
3.1.1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与蛋白的纯化 |
3.1.2 重组蛋白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 |
3.1.3 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
小结 |
3.2 体内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诱导和检测 |
3.2.1 动物实验摸索瘤内注射化疗药物剂量 |
3.2.2 小鼠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小鼠存活率 |
3.2.3 小鼠肺转移情况 |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Tregs和MDSCs细胞增殖情况 |
3.2.5 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 |
3.2.6 CellTiter-Glo发光法检测肿瘤组织ATP水平检测 |
3.2.7 ELISA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表达水平 |
小结 |
3.3 体外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诱导和检测 |
3.3.1 化疗药物处理4T1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 |
3.3.2 肿瘤细胞凋亡检测 |
3.3.3 CellTiter-Glo发光法检测ATP水平检测 |
3.3.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CRT水平 |
3.3.5 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表达水平 |
小结 |
3.4 动物实验验证化疗药物处理后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
3.4.1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预防性免疫干预 |
3.4.2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治疗性免疫干预 |
小结 |
3.5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与体内诱导ICD的联合干预 |
3.5.1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的预防性免疫评价 |
3.5.2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的治疗性免疫评价 |
3.5.3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与体内诱导ICD的联合干预 |
小结 |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英文缩写词 |
附录Ⅱ 主要溶液的配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5岁 |
1.4.3 45~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的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4.5.2 评估是完全的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前哨淋巴结活检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irradiation, 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 (第8版) 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 (二线及以上) 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 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 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预防或减轻上肢淋巴水肿 |
1 1.2.2 营养和运动 |
1 1.2.2. 1 饮食营养 |
1 1.2.2. 2 运动 |
1 1.2.2.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 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 1.2.4 性康复指导 |
1 1.2.5 生育指导 |
1 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 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
1.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9岁 |
1.4.3 50~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3 肿块密度的描述 |
2.2.2 钙化 |
2.2.2.1 类型 |
2.2.2.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1 不对称 |
2.2.4.2 球形不对称 |
2.2.4.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1肿块 |
3.4.3.1.1形状 |
3.4.3.1.2 纵横比 |
3.4.3.1.3 边界 |
3.4.3.1.4 边缘 |
3.4.3.1.5 回声模式 |
3.4.3.1.6 后方回声 |
3.4.3.2 周围组织 |
3.4.3.3 钙化 |
3.4.3.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1 三维成像 |
3.4.5.2 弹性成像 |
3.4.5.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⑴ 评估是不完全的。 |
⑵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1 记录病灶一般信息 |
3.6.3.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3 结论 |
3.6.3.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检查前准备 |
4.3.1.1临床病史 |
4.3.1.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1设备要求 |
4.3.2.2 扫描体位 |
4.3.2.3 成像序列 |
4.3.2.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⑴ 评估是不完全的。 |
⑵评估是完全的。 |
5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7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保乳手术 |
7.1.6.1术前准备 |
7.1.6.2 手术过程 |
7.1.6.3 术后病理检查 |
7.2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全乳放疗 |
7.3.1.1适应证 |
7.3.1.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3 照射靶区 |
7.3.1.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APBI) |
7.3.2.1 适应证 |
7.3.2.2 技术选择 |
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 (AJCC 7th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0.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0.1.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0.1.2.1 适应证 |
10.1.2.2 禁忌证 |
10.1.2.3 治疗前谈话 |
10.1.2.4 治疗前准备 |
10.1.2.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0.1.3.1 适应证 |
10.1.3.2 治疗前谈话 |
10.1.3.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0.1.3.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0.1.3.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0.1.4.1 适应证 |
10.1.4.2 相对禁忌证 |
10.1.4.3 治疗前谈话 |
10.1.4.4 治疗前准备 |
10.1.4.5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0.2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指南 |
10.2.1 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 |
10.2.1.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0.2.1.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 |
10.2.2 新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0.2.3 新辅助化疗前的谈话 |
10.2.4 新辅助化疗的实施 |
10.2.4.1 治疗前准备 |
10.2.4.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0.2.4.2.1 联合化疗方案 |
10.2.4.2.2 注意事项 |
10.2.4.3 疗效评估以及化疗的疗程 |
1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处理 |
10.2.5.1 手术分类 |
10.2.5.2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0.2.5.3 术后辅助治疗 |
1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0.3.1.1 适应证 |
10.3.1.2 治疗前谈话 |
10.3.1.3 内分泌药物 |
10.3.1.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0.3.1.5 内分泌解救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0.3.2.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0.3.2.2 治疗前谈话 |
10.3.2.3 治疗前准备 |
10.3.2.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件Ⅵ、Ⅶ) |
1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0.3.3.1 适应证 |
10.3.3.2 相对禁忌证 |
10.3.3.3 治疗前谈话 |
10.3.3.4 治疗前准备 |
10.3.3.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0.4.1 适应人群 |
10.4.2 治疗前谈话 |
10.4.3 主要措施 |
1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0.4.4.1 疼痛 |
10.4.4.1.1 肿瘤晚期疼痛的处理应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 |
10.4.4.1.2 麻醉止痛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10.4.4.1.3 麻醉止痛剂的耐药性和依赖性: |
10.4.4.2 厌食和恶液质 |
10.4.4.3 恶心和呕吐 |
10.4.4.4 疲乏 |
10.4.4.5 昏迷 |
11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1.2.1.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1.2.1.2 预防或减轻上肢水肿 |
11.2.2 营养和运动 |
11.2.2.1 饮食营养 |
11.2.2.2 运动 |
11.2.2.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1.2.4 性康复指导 |
11.2.5 生育指导 |
1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 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3.1.1.2 DCIS |
1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3.1.2.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3.1.2.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3.1.3 诊断 |
13.1.3.1 LCIS的诊断 |
13.1.3.2 DCIS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2.1 手术治疗 |
13.2.2 非手术治疗 |
13.2.3 预防性治疗 |
13.2.3.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3.2.3.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3.1 局部治疗 |
13.3.1.1 手术 |
13.3.1.1.1 全乳切除术 |
13.3.1.1.2 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 |
13.3.1.1.3 前哨淋巴结活检 |
13.3.1.2 放疗 |
13.3.2 系统性治疗 |
13.3.2.1 化疗 |
13.3.2.2 内分泌治疗 |
13.3.2.2.1 SERM |
13.3.2.2.2 芳香化酶抑制剂 |
13.3.2.3 靶向治疗 |
1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2.1 治疗原则 |
1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4.3.1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 诊断 |
15.3 治疗原则 |
1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5.3.3 胸壁复发 |
1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 概述 |
16.2 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 治疗方案 |
16.4.3 治疗原则 |
16.4.4 放射治疗 |
16.4.5 手术治疗 |
16.4.6 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 作用原理 |
16.5.1.2 适应证 |
16.5.1.3 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 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 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 用药时间 |
16.5.4.2 停药指征 |
16.5.5 生化标志物 |
16.5.6 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 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 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 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 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 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 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TAC方案 |
剂量密集AC→P方案 |
AC→P/T方案 |
TC方案 |
AC方案 |
FAC方案 |
CMF方案 |
EC方案 |
剂量密集A→T→C方案 |
FEC→T方案 |
FEC→P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AC→TH方案 |
剂量密集AC→PH方案 |
TCH方案 |
DH→FEC方案 |
AC→TH方案 |
TH→FECH新辅助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CAF方案 |
FAC方案 |
FEC方案 |
AC方案 |
EC方案 |
AT方案 |
AT方案 (Ⅱ) |
CMF方案 |
XT方案 |
GT方案 |
GC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蒽环类 |
紫杉类 |
抗代谢类 |
其他微管类抑制剂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5版) 》修订小组成员 |
(7)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乳腺癌筛查指南 |
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
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3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3.1乳腺X线检查 |
3.2乳腺临床体检 |
3.3乳腺自我检查 |
3.4乳腺超声检查 |
3.5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
3.6其他检查 |
4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4.1 20~39周岁 |
4.2 40~49周岁 |
4.3 50~69周岁 |
4.4 70周岁或以上 |
5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6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二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1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1.1投照前准备工作 |
1.2常规投照体位 |
1.3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诊断报告规范 |
2.1肿块 |
2.1.1肿块边缘描述 |
2.1.2肿块形态描述 |
2.1.3肿块密度的描述 |
2.2钙化 |
2.2.1形态 |
2.2.2钙化分布 |
2.3结构扭曲 |
2.4特殊征象 |
2.4.1非对称性管状结构/单个扩张的导管 |
2.4.2乳腺内淋巴结 |
2.4.3球形不对称 |
2.4.4局灶性不对称 |
2.5合并征象 |
3病灶的定位 |
4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4.1乳腺分型 |
4.2评估分类 |
4.2.1评估是不完全的 |
4.2.2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三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1超声检查的仪器 |
2超声检查的方法 |
3超声检查的程序 |
3.1基本要求 |
3.2图像的存储 |
3.3报告书写 |
4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4.1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4.2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4.3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4.3.1形状 |
4.3.2饱满度 |
4.3.3边界 |
4.3.4边缘 |
4.3.5回声模式 |
4.3.6后方回声 |
4.3.7周围组织 |
4.3.8钙化 |
4.3.9血管评估 |
4.4彩色超声检查 |
4.5其他相关技术 |
4.5.1三维成像 |
4.5.2弹性成像 |
4.5.3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5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级。 |
6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6.1患者信息的记录 |
6.2双侧乳腺组织正常或异常声像图描述 |
6.3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6.3.1记录病灶一般信息 |
6.3.2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6.3.3结论 |
6.3.4病灶存储 |
7报告范例 |
四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1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1.1乳腺癌的诊断 |
1.2乳腺癌的分期 |
1.3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1.4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1.5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1.6乳房成型术后随访 |
1.7高危人群筛查 |
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2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3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3.1检查前准备 |
3.1.1临床病史 |
3.1.2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3.2 MRI检查 |
3.2.1设备要求 |
3.2.2扫描体位 |
3.2.3成像序列 |
3.2.4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诊断报告规范 |
4.1点状病灶 |
4.2肿块 |
4.3非肿块样强化 |
4.3.1形态特征 |
4.3.2内部强化特征 |
4.4伴随征象 |
4.5病灶定位 |
5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⑴评估不完全。 |
⑵评估是完全的。 |
五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1适应证 |
1.1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1.2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1.3其他 |
2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2.1乳腺X线影像引导 |
2.2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2.3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2.4微创活检设备 |
3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3.1禁忌证 |
3.2术前准备 |
3.3术中注意事项 |
4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4.1禁忌证 |
4.2术前准备 |
4.3术中注意事项 |
4.4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六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1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2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2.1一般项目 |
2.2手术标本情况 |
3病理形态学诊断内容 |
3.1原发灶 |
3.1.1组织学类型 |
3.1.2组织学分级 |
3.1.3肿瘤大小 |
3.1.4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3.2淋巴结状态 |
3.2.1区域淋巴结 |
3.2.2前哨淋巴结活检 |
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4.1常规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激素受体 |
4.2常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原发灶HER-2状态 |
七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1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1.1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1.2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 |
1.2.1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1.2.2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1.3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1.4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5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1.6保乳手术 |
1.6.1术前准备 |
1.6.2手术过程 |
1.6.3术后病理检查 |
2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2.1病理报告中对保乳标本的评价 |
2.2保乳标本切缘取材 |
3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3.1全乳放疗 |
3.1.1适应证 |
3.1.2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3.1.3照射靶区 |
3.1.4照射技术 |
3.2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APBI) |
3.2.1适应证 |
3.2.2技术选择 |
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1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1.1多学科协作 |
1.2学习曲线 |
1.3知情同意 |
2 SLNB指征 |
3 SLNB操作规范 |
3.1示踪剂 |
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4 S L 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4.1 SLN的术中诊断 |
4.2 SLN的术后诊断 |
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 (AJCC 7th乳腺癌TNM分期) |
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九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 |
1适应证 |
2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3照射靶区 |
4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4.1常规照射技术 |
4.2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5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
6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十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2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2.1适应证 |
2.2禁忌证 |
2.3治疗前谈话 |
2.4治疗前准备 |
2.5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化疗详细方案参见附录Ⅵ、Ⅶ) |
3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3.1适应证 |
3.2治疗前谈话 |
3.3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3.4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绝经标准详见附录Ⅷ) |
3.5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4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4.1适应证 |
4.2相对禁忌证 |
4.3治疗前谈话 |
4.4治疗前准备 |
4.5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十一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指南 |
1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 |
1.1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2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 |
2新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3新辅助化疗前的谈话 |
4新辅助化疗的实施 |
4.1治疗前准备 |
4.2宜选择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4.3疗效评估以及化疗的疗程 |
5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处理 |
5.1手术分类 |
5.2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5.3术后辅助治疗 |
十二晚期及复发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1适应证 |
1.2治疗前谈话 |
1.3内分泌药物 |
1.4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5内分泌解救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2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2.1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2.2治疗前谈话 |
2.3治疗前准备 |
2.4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具体方案见附件Ⅵ、Ⅶ) |
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3.1适应证 |
3.2相对禁忌证 |
3.3治疗前谈话 |
3.4治疗前准备 |
3.5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3.6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十三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适应人群 |
2治疗前谈话 |
3主要措施 |
4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4.1疼痛 |
⑴肿瘤晚期疼痛的处理应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 |
⑵麻醉止痛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⑶麻醉止痛剂的耐药性和依赖性 |
4.2厌食和恶液质 |
4.3恶心和呕吐 |
4.4疲乏 |
4.5昏迷 |
十四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康复治疗的定义 |
2康复治疗的内容 |
2.1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2.1.1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2.1.2预防或减轻上肢水肿 |
2.2营养和运动 |
2.2.1饮食营养 |
2.2.2运动 |
2.2.3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2.3心理状态的调整 |
2.4性康复指导 |
2.5生育指导 |
2.6术后随访指导 |
2.7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十五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乳房重建的目的 |
2乳房重建的指征 |
3乳房重建的类型 |
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十六乳腺导管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治疗原则 |
2局部广泛切除联合全乳腺放疗 |
2.1适应人群, 禁忌证, 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 术后病理检查 |
2.2全乳放疗 |
2.3辅助内分泌治疗 |
3其他治疗选择 |
3.1全乳房切除术 |
3.2单纯局部切除术 |
4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Van Nuys预后指数 (附录Ⅸ) |
十七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2.1治疗原则 |
2.2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 |
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3.1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3.2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不良反应 |
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十八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2诊断 |
3治疗原则 |
3.1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3.2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3.3胸壁复发 |
3.4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3.5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3.6内乳淋巴结复发 |
3.7放射治疗技术 |
3.8全身治疗策略 |
十九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概述 |
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4骨转移的治疗 |
4.1治疗目标 |
4.2治疗方案 |
4.3治疗原则 |
4.4放射治疗 |
4.5手术治疗 |
4.6止痛药治疗 |
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5.1.1作用原理 |
5.1.2适应证 |
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5.4.1用药时间 |
5.4.2停药指征 |
5.5生化标志物 |
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5.6.4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 |
附录Ⅲ超声报告模板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TAC方案 |
剂量密集AC→P方案 |
AC→P/T方案 |
TC方案 |
AC方案 |
FAC方案 |
CMF方案 |
EC方案 |
剂量密集A→T→C方案 |
FEC→T方案 |
FEC→P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AC→PH方案 |
剂量密集AC→PH方案 |
TCH方案 |
TH→FEC方案 |
AC→TH方案 |
PH→FECH新辅助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CAF方案 |
FAC方案 |
FEC方案 |
AC方案 |
EC方案 |
AT方案 |
AT方案 (Ⅱ) |
CMF方案 |
XT方案 |
GP方案 |
GC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蒽环类 |
紫杉类 |
抗代谢类 |
其他微管类抑制剂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 |
四、米托蒽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肠癌术后气血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D]. 张勇. 扬州大学, 2020(04)
- [3]米托蒽醌联合沙利度胺挽救治疗经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J]. 田美娟,宋相瑾,王丽,陆诚,张佳,谢宏俊. 现代肿瘤医学, 2019(20)
- [4]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联合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的干预[D]. 刘红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9)
- [6]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5(09)
- [7]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3(08)
- [8]抗癌药物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J]. 涂文升.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5(01)
- [9]晚期乳腺癌的二线化疗方法[J]. 陈鑫,吴诚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1(02)
- [10]卡莫氟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观察[J]. 郑荣生,张家驹,秦凤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