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江泽民主席二○○一年新年贺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1](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宋彦洁[2](2020)在《《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研究(2013-2019)》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两国进入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中俄关系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双边关系,被称作是“睦邻友好关系的典范,两国关系的楷模”,深受国际上的重视。同时中俄两国的关系也是我国极其重视的双边关系,习近平主席曾说“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两国的友好关系”。因此,做好中俄关系的对内和对外传播都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人民日报》一向重视中俄关系报道,旨在讲好中俄合作共赢故事,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媒体中俄关系报道的内容质量的提高以及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本文以2013年至2019年《人民日报》关于中俄关系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文中引入议程设置理论,首先对《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理念、报道与政策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从报道议题、内容、态度倾向、体裁、报道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其报道议题的特点、报道内容的特点以及报道呈现形态的特点,总结其议程设置的特点。除了与我国对俄政策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外,《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致力于真实地报道中俄合作现状,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报道注重重大活动的多维策划与反映;不仅传递了中国的形象与理念,也讲述了合作共赢的中俄故事。《人民日报》以此为自身的报道理念,建构出了睦邻友好、合作共赢,政治高度互信、经济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发展,推动战略协作、维护世界和平的中俄发展图景。在新闻业务上,《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的议题设置随着中俄关系发展议程的变化而变化,议题范围较为广泛,政治议题是主要的报道议题。另外,经济议题与文化议题的报道数量也不断增加。从报道内容上来看,报道内容以正面态度倾向作为主要的报道基调;以两国的战略合作为核心主题展开;人物报道主要集中于两国的领导人,突出了两国领导人在两国友好往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报道中的细节描写使报道更具可读性。从报道的呈现形态上来看,以消息为主要报道体裁;刊登版面经历了以要闻版、国际版为主到头版、要闻版为主的转变;版面编排方面具有灵活性,图文结合的形式让报道更鲜活;报道来源较权威,显示出了《人民日报》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也充分利用了最接近官方机构与专家学者的优势。最后,基于对《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的研究,得出了几点《人民日报》对国内主流媒体中俄关系报道的启示:根据两国关系客观设置议题、正面引导舆论;以多重视角展现大国关系与领导形象;用民众的声音更完整地讲好中俄故事;主流媒体更应恪守双边关系报道的平衡原则。
孔洋[3](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生态危机全球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不断加深,导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目前各个国家都对生态危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生态危机问题仍然严重。以“独善其身”为特征的传统思维将生态问题常局限于一个地区或国家,并没有意识到生态危机早已不是“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新思维。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因此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解决生态危机全球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会成为未来生态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对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同时也关注了国内外关于生态危机全球化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的现实状况,提出本文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致力于探究生态危机全球化及其根源,从生态危机全球化的理论阐述、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三个方面阐释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形成及其现状。第三章从生态向度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思想渊源和生态主张,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新思维”这一主张。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梳理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解决思路,包括树立生态命运共同体思维、建立全球生态利益机制、构建国际环境正义新秩序、探索全球协同治理的国际新模式和发展生态技术的共享机制。
石文慧[4](2020)在《洪磊艺术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吕澎在2018年11月策展的“艺术史:40x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写道:洪磊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绕不过的一位,不管在摄影,绘画甚至是小说都有他个人鲜明的特色。”洪磊艺术语言的形成、确立与发展是个人经历与社会发展共同交织孕育出来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与时代特点。本文的导言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正文部分以洪磊的时间线为主线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根据洪磊个人与时代的联系分为时代旋涡之外和时代旋涡之内两节,笔者从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三个方面综合展开研究,介绍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以及成年初期的成长过程,这三个因素都为洪磊艺术语言的形成埋下了铺垫。第二章介绍了洪磊为追寻艺术理想做出的努力:在南京艺术学院的意气风发;在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美术系的沉淀与探索;在北京等地的艺术深造更坚定理想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第三章到第五章以每一时期的典型作品为例展开抽丝剥茧地分析洪磊阶段性的艺术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96-2000分为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艺术语言是“颠覆与针刺”,以《中国盒子》为例介绍了洪磊在艺术上的成功突围和个人艺术语言的确立;以《中国风景·苏州拙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洪磊通过“剧场摄影”表达他对中国园林在当代社会下的境遇与生存的思考。第四章,以2000-2007分为一阶段,这个时期的洪磊创作处于整个艺术生涯的高峰。这期间的艺术创作道路呈现出反方向的两条:以《我梦见我在间苑遨游时被我父亲杀死》和《六个柿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摄影的内容分为穿过梦境的记忆和情怀中的南宋世界,其艺术语言特点表现为充满神秘主义的剧场摄影和对纯净世界的渴望的写意摄影,其间洪磊的创作不限于摄影还有装置,刺绣,影像等等。第五章,2008年之后的艺术语言以“双重颠越”为主,着重以《正大光明》和《迷楼》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对当代艺术家洪磊的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其艺术语言与风格特点,具有理论原创性;洪磊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不可绕开的一位,因此,对其艺术语言的研究对中国观念当代艺术史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曹帅英[5](2019)在《理解中国外交创新 ——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的解释》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交创新的重要指示,提出了对于外交创新研究的实践要求:讲好中国外交创新故事,为外交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借鉴。对于外交创新的研究,能够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理论中加入创新元素,从而丰富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达尔文进化思想和熊彼特创新理论,在系统效应的视阈下将外交创新定义为:在具有复杂性特征的国际系统中,作为一种主动性力量执行外交手段新的组合,从而加速(或延缓)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乃至实现一国在国家间领域内的进化发展。以对国际系统或“小”系统的冲击程度为依据,能够对系统或单元层次上的外交创新进行划分。“毛泽东式”的外交创新表现为变革层面的,能够使得不同系统发生转化;“邓小平式”外交创新表现为调整层面的,能够使得系统发生震荡或微调;“习近平式”外交创新表现为全新意义上的,意味着系统出现了进化转化,国家为国际系统的进化转化贡献了新元素。基于形式的不同将外交创新划分为议题创新、手段创新、对象创新、策略创新和思想创新五大类型,分别表现为开创一个新的外交领域、实现一种新的外交机制、建交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发展一组新的国家关系和提出一种新的外交战略。根据程度的不同,将外交创新划分为渐进性创新、适度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三种类型,从而形成了一个5*3的外交创新矩阵。事件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外交创新经历了四个阶段:应对国际格局转变(1986-1992);积极融入国际社会(1993-2000);努力把握战略机遇(2001-2008);实现中华民族复兴(2009-2016)。在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结合第三类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用于理解中国外交创新的理论模型。在案例分析和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对上述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以外交创新为因变量的“中国外交创新模型”。系统变化是模型的自变量,代表战略环境包容性与约束性的相互转化。系统变化的程度越大,整体的外交创新越多,根本性创新也越多。在高清晰度下,外交创新将以水平极高、时间较短的“高峰”形态进行;而在低清晰度下,外交创新将以水平较高、时间较长的“高原”形态完成。伴随着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不断融入,外交创新对系统变化的时滞逐渐减弱。领导类型是模型的中心中介变量,代表着在一国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政治特点。领导类型越为进取,整体的外交创新越多,根本性创新比例也越大。领导类型发生变化的时期,表现出比较多的外交创新尤其是根本性的外交创新。外交创新既受到系统变化的“体系”层次影响,又受到领导类型的“单元”层次影响,从而能够搭起一个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2012年以来高水平的外交创新在受到“奋发有为”领导类型影响的同时,也与领导类型和系统的相继变化存在紧密联系。开放程度和风险平衡是模型的两个外围中介变量,能够表现中国外交创新的具体特点。正式制度外的开放程度越高,外交中的适度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越多。外交活动中“损失相对确定且远小于收益”的确定性创新,数量远多于“损失相对不确定且可能接近收益”的不确定性创新。受到当代中国领导人极高政治智慧的影响,不确定性创新占比,沿着创新程度上升呈现递增趋势。外交投入是一个十分微弱的外围中介变量,代表对外交人力、物力特别是财力的投入水平,其对外交创新的影响未得到实证检验结果的充分支持。在进行稳健性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最终形成了一个以“系统变化*领导类型→外交创新”为硬核、开放程度和风险平衡等不同中介变量为保护带的“中国外交创新模型”。在理解中国外交创新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外交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外交创新研究进行了展望。
徐鹏飞[6](2019)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从中积累和汲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新时代迎来了新气象,我国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张张成绩单令世人瞩目,生产力水平不能再用落后来描述。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集中表现是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全新的研判,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才形成的。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层面来看,归根结底仍旧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趋于多样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瓶颈,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发展生产力上。本文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其中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理论和一些西方哲学家关于矛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第二部分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逻辑,分别从社会生产力维度、人民的需求层次维度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阐释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特征,分别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概述了其科学内涵,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接着又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相关思想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进行了解读。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层面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表现,分别从需求层次和人民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别从城乡、区域、行业、产业几个典型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形式进行了考察。又考察了不充分发展的几种典型表现:创新驱动的不充分,政治上民主与法制不充分、民生发展的不充分,紧接着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原因进行了一一剖析。第五部分针对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相关的路径分析。通过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系统性分析,我们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党章,永远载入了中国的历史史册。
徐晓林,刘帅,毛子骏,周博雅[7](2018)在《公共管理研究的非传统安全命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破解公共管理学"身份危机"的关键在于立足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实践所面临的新挑战,将其中最重大、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作为重要命题开展研究,从而把学科螺旋式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国家治理实践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非传统安全已经成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核心议题之一,是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最重大、最现实和最迫切的挑战之一。非传统安全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应当重视的重要命题,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非传统安全研究迫切需要从公共管理学科视角进行建构。
罗奥[8](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刘佳威[9](2016)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地区性的冲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和谐发展,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的大势、世界的共识。可以讲,今日的世界的分工合作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因此,重温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思想的研究,对指导中国乃至世界在交流交往过程中的和平共赢的关系构建,构建包容互鉴的世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主线,通过对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的梳理考察,探究了列宁和平共处理论在新中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以及当今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与发展,并由此分析了和平共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布局。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介绍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的内容、目标、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技术框架和线路图。第一章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理论逻辑,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在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以及具有的历史贡献和意义。第二章考察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运用,具体分析了建国初期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时期中国和平共处思想的探索和萌芽,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等问题,这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第三章探讨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与发展,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运用。具体分析了邓小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思想,江泽民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关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和平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四章是阐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的新的和平发展思想在当今中国外交工作中实际运用,分析了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总体布局。主要研究观点有:大国是关键,处理好大国关系在于抓住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纽结;周边是首要,中国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多变,必须明晰中国和平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夯实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力求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结构的外围;多边是舞台,中国必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建构中国和平发展的广泛基础。
陈璐[10](2012)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争夺与共享 ——一种历史过程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从1983年诞生以来,在国家、媒体、企业和受众历经三十年的角力与协作下发生数次意义的变迁。本文选择了中观的历史过程考察和微观的文本研究结合的方式,将研究对象置于比较宽广的理论空间和现实背景之内,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生产流通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勾连、互动及其对传播进程及结果的影响,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将春节联欢晚会视为静态的文本的片面性。基于上述的思路,本文以历史演进的时间顺序为经,以各方力量在春晚传播中的角逐和协作为纬,设置了明暗交织的两条线索。本文将春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83年-1997年,1998年-2010年,2010年春晚结束后至2012年,分别对应正文的三个章节。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从年节庆典的基本内涵入手,考察1983-1997年之间的春晚,揭示此阶段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节日仪式注入加强团结、凝聚人心等政治意义,从而使春晚逐渐演变成为国家主导的年节庆典。此外,本章也发现了此时媒体在完成政治使命之余的市场探索行为,不过这些市场观念及实践对春晚的深远影响并未立刻显现。第三章针对晚会在1998-2010年的生产流通进行了集中探讨。在权力与市场两种导向的协作与牵制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企业也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首先,国家主导的局面继续维持;其次,三者也在局部展开协作,各取所需。其结果是,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晚会在多重力量的推动之下,逐渐从国家主导的年节仪式过渡为政治与消费的杂糅体,成为国家为主、媒体和企业共享话语权的场域。这一新的仪式景观日益将受众视为规训和贩卖的对象,而非节日的平等参与者,因而逐渐引发传-受矛盾的外显。第四章以2010年春晚结束为起点,将研究的重点置于受众对春晚的对抗和解构的大范围扩散,及其对意义生产阶段所起到的反作用。虽然这种反作用所起到的制约尚不足以和自上至下的宰制力量形成对等,但是它冲击了持续多年的不对等的传-受关系以及传播格局。受此影响,国家和媒体进行了诸多调整举措,一方面积极收编受众以平息矛盾,另一方面则改头换面维持对晚会的控制,不同力量对晚会的争夺与共享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后为本文的结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的嬗变呈现出三个特征:文化形态从偶然、单一发展为常态化、复合的传播活动集群,权力关系从支配方式向交互方式过渡,价值呈现从一元向多元转型。三个特征由外而内,互相映照,既彰显了春晚三十载历史流变的特征、规律,又折射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共同发展轨迹。
二、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江泽民主席二○○一年新年贺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江泽民主席二○○一年新年贺词(论文提纲范文)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
2.3 “台独”的危害 |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
3.2 法律依据 |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
3.3 实践基础 |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
小结 |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成果 |
致谢 |
(2)《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研究(201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核心概念阐述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概况 |
2.1 《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理念 |
2.2 对俄政策对《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的影响 |
2.3 《人民日报》建构的中俄关系 |
2.3.1 推进睦邻友好,实现合作共赢 |
2.3.2 政治高度互信,务实合作深化 |
2.3.3 推动战略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
2.4 中俄关系报道在《人民日报》中外双边关系报道中的位置 |
2.5 《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的变化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议题特点 |
3.1 议题兼顾面广,以热点事件为选题重点 |
3.2 政治议题凸显,是新闻报道中的“引领者” |
3.3 经济、文化议题并驾,成为报道的热点议题 |
3.4 媒体议题设置展现中俄关系发展议程 |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内容特点 |
4.1 内容倾向以正面倾向为主 |
4.2 报道内容以合作主题展开 |
4.3 报道人物以两国领导人为主 |
4.4 细节描写使报道更具可读性 |
第五章 《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的呈现形态 |
5.1 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
5.2 报道版面多居重要版面 |
5.3 新闻来源多元且权威 |
5.4 信息呈现形式较灵活 |
第六章 《人民日报》对国内主流媒体中俄关系报道的启示 |
6.1 根据两国关系客观设置议题、正面引导舆论 |
6.2 以多重视角展现大国关系与领导形象 |
6.3 用民众的声音更完整地讲好中俄故事 |
6.4 主流媒体更应恪守双边关系报道的平衡原则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生态危机全球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危机全球化及其根源 |
一、生态危机全球化的理论阐释 |
(一)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基本含义 |
(二)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兴起 |
(三)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
二、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
(一)自然资源的全球性短缺 |
(二)环境污染的全球性蔓延 |
(三)生态失衡的全球性扩张 |
三、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 |
(一)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历史因素 |
(二)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思维局限 |
(三)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治理欠缺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向度解析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主张 |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二)反对“西方中心主义” |
(三)建设全球生态文明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理念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新思维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生态危机全球化提供价值基础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生态危机全球化提供新的利益分配原则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生态危机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 |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解决路径 |
一、树立生态命运共同体思维 |
(一)唤醒生命共同体意识 |
(二)普及生态价值观教育 |
二、建立全球生态利益分配机制 |
(一)全球资源适当的分配应用 |
(二)构建全球合理的能源结构 |
三、构建国际环境正义新秩序 |
(一)发展中国家:合理化经济发展方式 |
(二)发达国家:视发展中国家为一体 |
四、探索全球协同治理的国际新模式 |
(一)建立全球生态治理机构 |
(二)制定全球生态管理政策 |
(三)建立全球生态监督体制 |
五、发展生态技术的共享机制 |
(一)各国打破生态科学技术保护 |
(二)建立国际生态技术合作中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洪磊艺术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时代的漩涡内外(1960-1983) |
第一节 时代旋涡之外(1960-1976) |
第二节 时代旋涡之内(1976-1983) |
第二章 无处安放的理想(1983-1996) |
第一节 求学岁月(1983-1987) |
第二节 沉淀与探索(1987-1992) |
第三节 希望中的世界末(1992-1996) |
第三章 成功的突围(1996-2000) |
第一节 颠覆与针刺 |
一.以《中国盒子》为例 |
二.以《仿梁楷·出山释迦图》为例 |
第二节 园林里的剧场 |
一.以《中国风景·苏州拙政园》为例 |
二.以《牡丹亭》为例 |
第四章 小径分叉的花园(2001-2007) |
第一节 穿过梦境的记忆 |
一.以《我梦见我在阆苑遨游时被我父亲杀死》为例 |
二.以《我梦见外星人登陆渐江画轴》为例 |
三.以《说吧,记忆》为例 |
第二节 情怀中的南宋世界 |
一.以《六个柿子》为例 |
三.以《太湖石》为例 |
四.以《七贤》为例 |
第五章 双重颠越(2008-) |
第一节 以《正大光明》为例 |
第二节 以《迷楼》为例 |
第三节 以《既见君子》为例 |
结语 |
附录一 洪磊艺术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品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
1、获奖 |
2、参展 |
3、论文发表 |
(5)理解中国外交创新 ——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实践意义:实现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
1.1.2 理论意义:发展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 |
1.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对中国外交创新的聚焦式研究 |
1.2.2 对中国外交创新的发散式研究 |
1.2.3 新古典现实主义在中国外交研究中的运用 |
1.3 论文的整体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整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外交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大理论下的整体鸟瞰 |
2.1.1 达尔文进化思想与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外交创新理论与实践 |
2.1.3 系统效应视阈下的外交创新概念 |
2.2 历史视阈下的部分拆解 |
2.2.1 前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变革与调整的大历史 |
2.2.2 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外交创新的具体构成 |
3 外交创新的变量测量 |
3.1 类型划分与变量测量方法 |
3.1.1 国家视角下的外交创新 |
3.1.2 外交创新的类型划分 |
3.1.3 外交创新指数的生成 |
3.2 当代中国的外交创新概览 |
3.2.1 应对国际格局转变(1986-1992) |
3.2.2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1993-2000) |
3.2.3 努力把握战略机遇(2001-2008) |
3.2.4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2009-2016) |
4 理论模型的基本架构 |
4.1 描述性统计 |
4.1.1 形式创新指数 |
4.1.2 程度与年份创新指数 |
4.2 理论架构:因变量与自变量 |
4.2.1 理论的整体框架 |
4.2.2 对系统变化的检验 |
4.2.3 对崛起冲击的检验 |
5 影响外交创新的中介变量 |
5.1 领导类型 |
5.1.1 基于道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析 |
5.1.2 领导类型对外交创新的双重影响 |
5.1.3 理解中国外交创新的新古典现实主义框架 |
5.2 开放程度 |
5.2.1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5.2.2 开放程度对外交创新的数量影响 |
5.2.3 开放程度对外交创新的质量影响 |
5.3 风险平衡 |
5.3.1 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 |
5.3.2 对风险平衡变量的检验 |
5.4 外交投入 |
5.4.1 基于创造性介入理论的分析 |
5.4.2 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 |
6 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稳健性检验 |
6.1.1 重新设置加权方式与代理变量 |
6.1.2 进行样本外预测 |
6.2 全文结论 |
6.2.1 新古典现实主义框架下的“中国外交创新模型” |
6.2.2 中国情境下的外交创新研究 |
6.3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6.3.1 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外交改革创新 |
6.3.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全文内容的技术性重述(数学附录) |
附录2: 《国际关系史》中抽取的外交创新事实(1368-1979年) |
附录3: 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事件(1986-2017年)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
2.2 西方思想家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 |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2.3.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理论 |
2.3.2 列宁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 |
2.3.3 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思想 |
2.3.4 改革开放以来历任领导人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
3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逻辑 |
3.1 社会生产力维度 |
3.2 人民的需求维度 |
3.3 我国的基本国情 |
4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特征 |
4.1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
4.1.1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
4.1.2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内涵 |
4.1.3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
4.2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 |
5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
5.1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表现 |
5.1.1 从需求侧维度分析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表现 |
5.1.2 从价值取向维度审视人民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 |
5.2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表现 |
5.2.1 不平衡发展的典型表现 |
5.2.2 不充分发展的典型表现 |
5.3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原因分析 |
5.3.1 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
5.3.2 不充分发展的原因 |
6 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分析 |
6.1 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的具体路径 |
6.1.1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
6.1.2 协调区域发展,实行新的区域发展策略 |
6.1.3 处理好行业利益关系,缩小行业发展差距 |
6.1.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1.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
6.2 解决不充分发展的具体路径 |
6.2.1 完善我国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
6.2.2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
6.2.3 加强法治建设 |
6.2.4 落实惠民政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6.2.5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
6.2.6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
6.3 新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思想指引 |
6.4 改革开放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公共管理研究的非传统安全命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管理学的“身份危机”与机遇选择 |
二、开展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现实性与迫切性 |
(一)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的重大挑战 |
(二)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核心议题之一 |
(三) 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关注重点 |
(四) 非传统安全研究正在成为各学科发展的重要命题 |
三、从公共管理学科视野构建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意义 |
四、从公共管理学科视野构建非传统安全的研究内容 |
(一) 开展问题导向下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的安全研究 |
(二) 整合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公共管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 构建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安全治理体系 |
五、结语 |
(8)《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
二、和平共处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主要内容 |
(二) 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追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及其价值 |
一、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思想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 |
(二) 无产阶级要为国际和平而斗争 |
(三) 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 |
二、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在反对战争中产生的 |
(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和平共处提供现实可能性 |
三、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 |
(一) 在政治关系上坚持和平外交的总原则 |
(二) 利用矛盾和争取动摇者 |
(三) 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颠覆活动 |
(四) 努力搞好国内的经济建设 |
(五)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
四、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 |
(一) 无产阶级主权国家实行和平对外政策 |
(二) 反对帝国主义的兼并政策和战争政策 |
(三) 废除秘密外交和一切侵略性条约 |
(四) 建议立即谈判缔结公正的民主和约 |
五、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新原则新做法 |
(二) 包含着反“和平演变”的重要内容 |
(三)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实践: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运用 |
一、建国初期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 |
(一) 新中国的建立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深远影响 |
二、新中国创立后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 两大阵营形成 |
(二)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 |
(三) 努力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
三、新中国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国际斗争 |
(一) 反对西方的遏制 |
(二)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争论与分歧 |
四、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框架 |
(二) 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原则 |
(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践 |
五、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基本内容与地位 |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
(三) 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
第三章 创新发展: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中的演进 |
一、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思想 |
(一) 精辟地概括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两大主题 |
(二) 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三)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国家内政问题 |
(四) 创造性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办法:“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五) 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以指导处理党际关系 |
二、江泽民的“新安全观” |
(一) 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
(二) 新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
三、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
(一) “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 |
(二) 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内涵 |
四、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 |
(一) 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
(二) 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谐的新理念 |
(三)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 |
(四) 构建多重区域合作机制的新模式 |
第四章 总体布局: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结构 |
一、大国是关键:抓住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关键 |
(一) 中国的地缘政治结构 |
(二) 中国网状地缘政治结构的关键点:五角均势结构 |
(三) 新中国建国以来与其他四大力量的关系发展 |
二、周边是首要:明晰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核心 |
(一) 中国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二)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三) 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四) 构建新型周边国家关系 |
三、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夯实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外围 |
(一) 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外交“棋局”中的战略地位 |
(二)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
(三)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
四、多边是舞台:建构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广泛基础 |
(一) 多边主义的兴起 |
(二) 中国的多边外交 |
(三) 中国的公共外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
致谢 |
(10)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争夺与共享 ——一种历史过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综述 |
1.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
2 国家主导的年节庆典(1983年-1997年) |
2.1 年节庆典的基本内涵及其变迁 |
2.1.1 传统社会:“辞旧迎新”、“官民同乐” |
2.1.2 解放后至文革:为政治服务的革命节日 |
2.1.3 社会转型时期:回归与重新定义 |
2.2 国家控制下的仪式传播 |
2.2.1 现实因由:宣传管理体制从日常向节日辐射 |
2.2.2 国家管控的表现之一:直接控制节目生产 |
2.2.3 国家管控的表现之二:意识形态的间接制约 |
2.2.4 国家与媒体的协作:收编与迎合 |
2.3 媒体在政治边缘的市场探索 |
2.3.1 国内新闻传播行业早期的市场转型 |
2.3.2 市场观念及实践在晚会中的萌动 |
2.3.3 市场行为对春晚的潜在影响 |
3 权力与市场的共谋及角力(1998年-2010年) |
3.1 权力控制与市场实践的合谋 |
3.1.1 行政保护下的资源垄断 |
3.1.2 权力庇佑下的成本控制 |
3.1.3 盈利激增巩固权-利同盟 |
3.1.4 双重导向在内容生产中的混合 |
3.2 市场与权力的局部矛盾 |
3.2.1 国家对媒体市场实践的制约 |
3.2.2 市场实践逐渐干扰权力宰制 |
3.2.3 市场行为激化其他矛盾 |
4 多元信号的显现(2010年春晚结束至2012年) |
4.1 受众在意义再生产阶段的变化 |
4.1.1 以对抗和解构为主的意义再生产 |
4.1.2 对抗与解构的成因及影响 |
4.2 国家和媒体的求稳与应变 |
4.2.1 盈利方式的改变与收益的保持 |
4.2.2 视觉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
4.2.3 晚会内容的变与不变 |
4.2.4 其他环节中的控制与收编举措 |
附录 |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江泽民主席二○○一年新年贺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2]《人民日报》中俄关系报道研究(2013-2019)[D]. 宋彦洁. 河北大学, 2020(08)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生态危机全球化问题研究[D]. 孔洋.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洪磊艺术作品研究[D]. 石文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5]理解中国外交创新 ——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的解释[D]. 曹帅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D]. 徐鹏飞. 河北经贸大学, 2019(05)
- [7]公共管理研究的非传统安全命题[J]. 徐晓林,刘帅,毛子骏,周博雅.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0)
- [8]《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9]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 刘佳威.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争夺与共享 ——一种历史过程的考察[D]. 陈璐. 武汉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