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院校新生的班主任工作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萍[1](2020)在《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 ——以云南Y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从国家政策背景来看,近三十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又开始对教育质量做出要求;从社会背景来看,随着就业形势进一步的紧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社会也对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有迫切需求;从学校发展来看,迫切需要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本研究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选取了笔者工作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Y校),以Y校中职新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调查,分析,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阶段专业认同感水平偏低。2、中职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受到担任学生干部、专业选择意愿和家长受教育类别等人口学变量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设计了《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系列班级活动方案》,并且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参加了此类活动的实验组被试,在专业认同感四个维度及总体的均值方面都有显着提升;但未参加此类活动的对照组被试,除了在专业行为维度的均值有所上升,其它三个维度的均值都有所下降,而且专业认同感总体均值也有所下降。4、通过实验,本研究设计的活动对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有效。本研究希望社会、学校、家长重视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进一步关注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尤其应重视对中职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
李金刚[2](2020)在《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文中指出当急于奔向教育的未来时,亦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以确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教育时代。一方面,“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仍是一个真切的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各种举措,部分人和地区也确实因教育而改变命运,赢得名声,实现“逆袭”。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真相抑或真实,有必要走进那些经典案例,探究其何以如此,分析其在实现教育“逆袭”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本研究选取一个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被称为“教育状元县”的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角度深入考察分析。研讨其塑造教育状元县的历程,分析其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中的参与者如何行动;进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谁更容易从中受益,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最后,论证该县打造教育社会的全民参与过程。通过对会宁二中搬迁“事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描发现,作为利益相关者,因立场不同,人们对学校的认知相异,对学校搬迁的态度亦是多样,但是都将学校当作资源。其中,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是文化效应优先的空间、学校周边企业商户则看重学校空间的经济效应,政府则强调社会统筹管理优先。表面上看,学校搬迁只是学校的事情与他无涉,但是搬迁过程中的博弈和利益纠葛的发生则表明学校绝非是独立于社会时空,而是深刻地影响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以时间为主线对会宁教育展开“长时段”分析,可以发现会宁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没有给其发展各种行业提供便利,教育则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策略。明清之际,得益于朝廷教化和历史积累,学宫、书院开始出现,部分人尝到教育的甜头。随着社会发展,民国时期现代教育也流传到这一地区,重教之风在变迁中延续。1949年之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整体上与社会大环境同步,虽有波折,但是当地人重视教育之根未断,加之当地政府的刻意主导,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其名声也在现代媒体传扬下广为人知,并最终被赋予“教育状元县”称号。该县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诸多方法和策略,以其高中生源为例研究发现,县域内几所高中在招生时,学校间生源存在良莠之差,好学校存在掐尖现象。每一所学校内部,又设置高考指标并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师,以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名额“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精打细算的时空管控和分层划级的人员管理。围绕高中生“尖子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发现,那些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好的学生,更容易从中受益。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生源地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即,在该地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城(县城)乡(乡镇)村(村落)的三级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商户合力将该县打造成一个教育社会。其中,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的“教育景观”为当地打造教育社会提供制度上的引导和整体性的部署;意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及其家长则为当地教育社会的制造提供群众基础;处于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企业商户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既利用着教育名声也为教育名声的维持助力,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社会的创造中来,三者共同实现会宁县创造教育社会的集体动员。
尚航[3](2019)在《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业指导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发诸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我国高校大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的个体情况日渐复杂,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特征愈发明显,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类学业问题开始日渐凸显。根据国家教育部所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平均每学年因学业等原因退学的本专科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十万人,而在我国各高校中每学年因各种学业问题延期毕业与肄业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据本文所做研究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会学、不爱学、学不会等学业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与解决好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学业问题与困惑,使每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促进其自身学业发展并使其最终获得学业成功,这些关键性问题应引发我国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足够的思考、关注与重视。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开始逐渐意识到学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然而,学业指导在我国高校发展与实施的时日尚短,关于学业指导领域的研究还需不断深化。在我国现阶段,学业指导相关概念尚需界定与明晰,学业指导制度尚需制定与确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尚待建立与实施。因此,从根本上说,学业指导许多问题亟待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本文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学生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分析方法,对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首先,明确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基本内容;其次,对我国高校学业指导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明确了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历史走向;再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与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现状进行了定量与质性研究,明确了目前在我国构建高校学业指导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此外,将文献资料法与案例研究分析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与研究了美、英两国独具特色的学业指导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的一般模型。以一般模型为基准,从我国国情以及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实际状况出发,构建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回答了“谁来指导”、“指导什么”、“怎么指导”、“如何保障指导可持续进行”等关键问题,体现了学业指导制度应有的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吕开月[4](2019)在《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试制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高考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和流动的重要手段,是个体改变不利社会地位,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高考志愿填报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任。伴随高考志愿选择的多样性、录取模式改革的灵活性以及影响志愿填报因素的复杂性,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承载了学生、高校以及社会的多重希望,已然成为了新形势下亟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对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本研究而言,在阐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的实际情况,编制调查问卷,选取山东、河北等生源大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借助统计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为了确保研究的实效性,对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以及大一新生进行了个人访谈。最终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倾向的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学生对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因素;学生对大学及专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因素;影响学生志愿填报倾向的高校、专业、就读地域和重要他人因素;获取大学及专业信息的渠道或途经因素。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高考志愿填报倾向的影响因素在个体特征维度层面是否存在显着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家庭所在地、父母亲文化程度以及父母亲职业的不同,使现有社会分层下的资源、信息等占有的不公平继续延续至教育领域,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对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程度、信息了解的程度、选择依据、选择方向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等都被深深打上了社会阶层的烙印,社会分层产生的不公平通过高考志愿填报代际传递。最终研究建议要尽可能地阻断社会分层的代际传递,真正实现高考志愿填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政府、家庭、学生个人作为阻断社会分层代际传递的动力,需要组成合力共同应对。研究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改革与完善高考制度;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家庭资本总体水平;加大父母的教育投入;完善学生个人的策略选择。
张微[5](2018)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然而,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主体困顿、客体倒逼压力和环境挑战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这成为了本文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动因。接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历史沿革与特点的梳理阐析中发现,在学理层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两者存在着耦合性与弥补性统一的内在关联性,这成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在应然层面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实然层面,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为何,是在逻辑上需予以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高校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多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借助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工具予以区分。区分后可知,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是行动者事先预见、非隐蔽性的功能实现,表现为具有服务性质作用于高校学生工作服务领域的实践后果,主要包括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引导等方面。而潜功能则是行动者事先未预见或具有隐蔽性的功能实现,是其在高校学生工作除服务领域外,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后果,具体显现在促进“全员育人”的操作化、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建构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每种功能实现背后均有其发生的必然内在逻辑。在研究逻辑的延续上,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如何实现的问题需予以进一步澄清。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予以回应。通过对影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借助模式划分类型变量,本文尝试提出了原发融入附着型、内驱诱导协助型和外驱嵌入合作型三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并基于特征分析变量对每种模式的特征予以了明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从适用范围与结构生长探讨了实践模式建构的适用性意义。
王微[6](2018)在《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思考》文中认为学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将面临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未来几年学习和生活的导师,班主任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加强班主任工作、提高育人实效尤为重要。
任永哲[7](2018)在《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班主任工作是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的班主任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学情和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探讨,并对涉农专业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莹[8](2018)在《关于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思考——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7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情况,提出加强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策略,即紧密结合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实际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丰富入学教育内容;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优化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张虹[9](2018)在《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叙事研究 ——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了叙事研究的方法。笔者以研究者身份出现,用叙事的方式,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研究主题,从中精选了班主任工作年限、学历、工作经历等不同的10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搜集、积累研究素材,与研究对象互动,描述他们的典型性言行,并对“他们的故事”作出解释性理解,最后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进行归纳建构。通过十位班主任工作的事实和细节,深入了解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挖掘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探索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对技工学校的研究,为促进班主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也希望本文能对我国技工教育做出些许贡献。本研究中,笔者以研究者的角度客观地写班主任工作,只是在思考分析时,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去。也就是说,笔者在研究班主任工作时,是个“局外人”。本研究以十位教师讲述他们班主任工作的故事为基础展开研究,是研究对象自己的叙事;研究者对“他们的叙事”进行的研究;明线是研究者对“班主任工作的故事”描述,暗线是研究者的反思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论文以叙事的方式撰写。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对班级的管理,更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以“道德”的方法进行,重视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管理是手段,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是根本,是灵魂。班主任只有充分发挥班级德育这个阵地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赵癸萍[10](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二、农业院校新生的班主任工作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院校新生的班主任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 ——以云南Y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专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专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知理论 |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职新生 |
二、专业认同 |
三、班级活动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所在Y校的概况 |
第二节 现状调查 |
一、调查准备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结果 |
第三章 中职新生因专业认同感低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新生因专业认同感低而面临的问题 |
一、学生的问题 |
二、家庭的问题 |
三、社会的问题 |
四、学校的问题 |
第二节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低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的原因 |
二、社会的原因 |
三、家庭的原因 |
四、学校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提升的实验活动方案 |
一、实验活动方案设计 |
二、实验活动材料准备 |
第二节 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实验活动实施 |
一、实验活动实施 |
二、实验活动分析 |
三、实验活动结论 |
第五章 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建议 |
第一节 学生层面的建议 |
一、主动做专业性的职业规划咨询 |
二、积极参与各类提升专业认同感的活动 |
三、广泛查阅专业信息以及就业前景信息 |
第二节 家庭层面的建议 |
一、对学生提供情感支持 |
二、主动做专业性的入学与就业咨询 |
三、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建议 |
一、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
二、创造职业体验的机会 |
三、提供更多社会支持 |
第四节 学校层面的建议 |
一、学生工作管理方面的建议 |
二、管理人员工作管理方面的建议 |
三、教学工作主管部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教育活动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关于提升中职学校新生专业认同感的活动方案 |
附录D 专业认知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
(一)个人兴趣:好问题是“遇见自己” |
(二)社会现象:贫困县的教育“逆袭” |
(三)学科之思:教育社会学的求真期望 |
二、文献述评 |
(一)时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
(二)时空社会学与教育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论: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论证 |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空间之争:学校搬迁事件的再现 |
一、从“规划”到“搬迁”:学校及其周边的空间制造 |
(一)“规划”:权力与资本主导的空间腾挪 |
(二)“博弈”:搬迁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叙事 |
(三)“搬迁”:始于师生、不止师生 |
二、搬迁之后:学校周边的空间重塑 |
(一)各谋出路:小本经营的商店、出租房、小贩 |
(二)空间认知:学校搬迁的“资源”分析 |
第二章 从无到有:教育发展历程的时空分析 |
一、一个苦水河畔的小县素描 |
(一)抗争与适应:会宁县的生态场景 |
(二)历史与神话:远离教育的记忆 |
二、起始与渊源:1949年之前的教育脉络 |
(一)起于毫末:明清之际会宁县教育的历史溯源 |
(二)迎潮而上:民国时期的会宁教育 |
三、发展与丕变:1949年之后的教育 |
(一)曲折新生:1949-196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二)紊而不断:1966-197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三)名声鹊起:1977-1996年教育状元县的兴起 |
第三章 何以成就:状元县的维系之路 |
一、掐尖拔苗:几所高中的生源分析 |
(一)特色:高中录取学生的逻辑 |
(二)差异:有意还是无意的结果 |
二、包产到户:高考指标的层级下达 |
(一)分摊到校:因班级而异的指标分配 |
(二)责任到人:高考目标的提点与预言 |
三、时空管控: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 |
(一)令行禁止:精细管理的校门与教室 |
(二)按部就班:校历、作息表与倒计时 |
(三)分层划区:教育管理的科层模式 |
第四章 谁的“象牙塔”:“尖子生”之源的诘问 |
一、高中:尖子生的家庭背景分析 |
(一)抽样设计与研究问题 |
(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
(三)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分析 |
(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反思 |
二、大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住址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乡镇不及县城:不同乡镇考入大学的总体情况 |
(二)乡镇胜于村落:差异直达底层 |
第五章 教育社会:作为社会营生的时空制造 |
一、政府主导下的地景制作:街道、纪念馆与状元历史文化园 |
(一)街、道、巷的教育隐喻:走在教育的路上 |
(二)“教育展馆”:一个微缩教育世界的建造 |
(三)状元历史文化园:教育与消费合奏的现代景观 |
二、因需而生的陪读村、求学者、陪读者 |
(一)“砚台坪”们:因“势”而生的陪读村 |
(二)被迫到主动:租房者的行动逻辑 |
(三)工作与闲暇:陪读者的日常生活 |
三、商机与文化:从“状元宾馆”到“古今会州” |
(一)因附其“名”:早期商户构建教育社会的初步尝试 |
(二)汲取其“意”:创造与消费“状元文化”的现代资本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会宁教育:一个糅合的理解 |
三、教育社会: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料 |
二、论文类 |
三、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学业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国外学业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关于现有研究的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 |
2.1.2 学生发展理论 |
2.1.3 理论分析 |
2.2 核心概念 |
2.2.1 学业 |
2.2.2 学业指导 |
2.2.3 学业指导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学业指导的历史研究 |
3.1 我国学业指导历史发展中的相关制度辨析 |
3.1.1 本科生导师制 |
3.1.2 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制度 |
3.1.3 “辅导答疑”与朋辈指导制度 |
3.2 我国学业指导的历史进程梳理 |
3.2.1 中国近代大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 |
3.2.3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学业指导的现状研究 |
4.1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整体状况调查 |
4.1.1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
4.1.2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4.1.3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
4.1.4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满意度分析 |
4.1.5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期望值分析 |
4.2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案例分析 |
4.2.1 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个案分析 |
4.2.2 复旦大学学业指导个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外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
5.1 美国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
5.1.1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组织模式 |
5.1.2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指导模式 |
5.1.3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个案分析 |
5.1.4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特点与问题 |
5.2 英国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
5.2.1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组织模式 |
5.2.2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指导模式 |
5.2.3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个案分析 |
5.2.4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特点与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的一般模型 |
6.1 学业指导体系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6.1.1 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型 |
6.2.1 一般模型的三个维度 |
6.2.2 三个维度的解读 |
6.2.3 学业指导体系:三个维度的耦合关系 |
7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建构 |
7.1 组织维度 |
7.1.1 学业指导组织与组织网络 |
7.1.2 学业指导人员 |
7.1.3 学业指导制度保障 |
7.2 技术维度 |
7.2.1 学业指导内容建设 |
7.2.2 学业指导方法建设 |
7.2.3 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业指导建设 |
7.3 文化维度 |
7.3.1 学业指导制度文化 |
7.3.2 学业指导行为文化 |
7.3.3 学业指导精神文化 |
7.4 政策和建议 |
7.4.1 完善大学生支持服务体系 |
7.4.2 建立学业指导的专业学术组织 |
7.4.3 将学业指导纳入质量保障体系 |
7.4.4 学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完善学业指导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业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考志愿选择多样化的需求 |
1.1.2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改革的需求 |
1.1.3 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复杂化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高考志愿填报 |
2.1.2 高考志愿填报主体 |
2.1.3 高考志愿填报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理性选择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双边匹配理论 |
3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现状调查 |
3.1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构成 |
3.2 高考志愿填报主体的个体特性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设计与说明 |
3.4.2 访谈设计与说明 |
3.5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6 数据统计与整理 |
4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 |
4.1 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总体现状 |
4.1.1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倾向 |
4.1.2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的了解程度倾向 |
4.1.3 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及倾向 |
4.1.4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的渠道倾向 |
4.2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差异分析 |
4.2.1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差异 |
4.2.2 高考志愿录取模式的认知水平 |
4.3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了解程度的差异分析 |
4.3.1 模型的选择 |
4.3.2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了解程度的差异检验 |
4.3.3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了解程度的特征分析 |
4.4 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
4.4.1 在就读地域因素上农村学生保守审慎,城市学生看重经济发展 |
4.4.2 在高校因素上农村学生看重社会声誉,城市学生看重物质条件 |
4.4.3 在专业因素上农村学生看重就业前景,城市学生看重发展空间 |
4.4.4 在重要他人因素上城市学生的优势高于农村学生 |
4.5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分析 |
4.5.1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检验 |
4.5.2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渠道的特征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改革与完善高考制度 |
5.2.2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
5.2.3 提高家庭资本总体水平 |
5.2.4 加大父母的教育投入 |
5.2.5 完善学生个人的策略选择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新生访谈提纲 |
附录C: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高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的中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综述 |
1.2.2 本文创新之处 |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与对象的选取 |
第2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
2.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困顿 |
2.1.1 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异化 |
2.1.2 学生工作内容偏离、泛化与悬浮 |
2.1.3 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性困境 |
2.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客体的倒逼压力 |
2.2.1 常规工作路径实效性下降 |
2.2.2 传统组织形式的整合度下降 |
2.2.3 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关系疏远 |
2.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挑战 |
2.3.1 社会转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2.3.2 信息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2.3.3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
第3章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内在关联 |
3.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3.1.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 |
3.1.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
3.2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3.2.1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
3.2.2 社会工作的特点 |
3.3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关联性 |
3.3.1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耦合性 |
3.3.2 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弥补性 |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 |
4.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
4.1.1 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价值基础 |
4.1.2 社会工作参与提供各种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实践 |
4.1.3 理念耦合与方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成长发展指导的内在逻辑 |
4.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 |
4.2.1 对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全面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
4.2.2 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全面关注与帮扶的行动实践 |
4.2.3 去标签化、关注情绪、聚焦优势:社会工作促进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内在逻辑 |
4.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与引导 |
4.3.1 自组织化: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策略 |
4.3.2 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实践 |
4.3.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社会工作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内在逻辑 |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 |
5.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
5.1.1 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选择 |
5.1.2 “人在环境中”指导下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实践 |
5.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论的具体化、明确化:社会工作促进“全员育人”操作化的内在逻辑 |
5.2 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 |
5.2.1 预防性: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
5.2.2 社会工作预防性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行动实践 |
5.2.3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预防功能的发生逻辑 |
5.3 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
5.3.1 核心素质结构与内容要素的耦合: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逻辑基础 |
5.3.2 理念、能力、思维的优化: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实践后果 |
5.3.3 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内在逻辑 |
第6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 |
6.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因素 |
6.1.1 微观因素 |
6.1.2 中观因素 |
6.1.3 宏观因素 |
6.2 实践模式类型变量与分析变量的建构 |
6.2.1 变量建构的基本思路 |
6.2.2 实践模式划分的类型变量 |
6.2.3 实践模式特征的分析变量 |
6.3 实践模式的类型、特征与适用性 |
6.3.1 原发融入附着型模式 |
6.3.2 内驱诱导协助型模式 |
6.3.3 外驱嵌入合作型模式 |
6.3.4 三种实践模式划分的适用性意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A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
(6)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
1、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领路人 |
2、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鞭策人 |
3、是学生在校日常教育管理的执行者 |
4、是班级里所有学生的家长 |
二、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现状 |
1、缺乏明确学习目标, 缺乏有效学习方法 |
2、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自我管理意识较差 |
3、缺乏理想, 职业规划比较模糊 |
三、做好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对策思考 |
1、组建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
2、做好大学在校整体规划指导 |
3、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
4、提升班主任整体素质 |
四、结语 |
(7)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代大学生情况分析 |
1.1 处于自媒体飞速发展时代 |
1.2 学生注重张扬个性, 但适应性较差 |
1.3 家庭经济背景差异大 |
2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
2.1 录取学生中调剂生源多 |
2.2 农村生源较多 |
2.3 专业思想不稳定 |
3 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大学生班主任工作特点 |
3.1 班委选举需要更加慎重 |
3.2 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参与 |
3.3 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 |
4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
4.1 加强专业思想的巩固工作 |
4.2 关注集体的同时, 要尊重个体 |
4.3 深入学生, 找到生活贫困、经济上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
4.4 充分发挥助班、助教的作用 |
5 结语 |
(8)关于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思考——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情况分析 |
(一) 学生生源结构 |
(二) 入学教育内容 |
(三) 入学适应帮助来源 |
(四) 学习目标缺失 |
二、加强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策略 |
(一) 紧密结合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实际问题,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 |
(二) 丰富入学教育内容 |
(三) 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的作用 |
(四) 优化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三、结语 |
(9)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叙事研究 ——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班主任工作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技校班主任工作职责的研究 |
三、关于技校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技工学校概念界定 |
二、班主任概念界定 |
三、班主任工作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叙事研究法 |
(三)访谈研究法 |
(四)归纳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 |
一、十位班主任简介 |
二、为什么选这十位班主任 |
三、研究结果的呈现 |
第二章 十位班主任故事与思考 |
第一节 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兼备的班主任:李青林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且学且践行的智慧教育者 |
(二)教育情怀的拥有者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热爱成就班主任工作 |
第二节 直来直去的班主任:李浩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严格管理 |
(二)不能触碰的底线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主任角色的正确定位 |
第三节 重视学生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的班主任:余立维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第一个班 |
(二)第二个班 |
(三)第三个班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主任的工作目的 |
第四节 追求优秀的班主任:王梦琳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
(二)以德育人理念的践行者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
第五节 平易近人的班主任:罗建文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用心 |
(二)亦师亦友 |
(三)及时反思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如何做到宽严相济 |
第六节 勤奋务实的班主任:温丽娜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第一次当班主任 |
(二)第二次当班主任 |
(三)第三次当班主任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的反作用 |
第七节 在反思中调整探索工作的班主任:曾涵秋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校内四年 |
(二)校外一年(学生实习)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性格与教师的职业发展 |
第八节 重视班风,以活动促发展的班主任:胡媛媛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巧抓时机 |
(二)重视班干部选举 |
(三)重视习惯的养成 |
(四)以活动促发展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从知识关怀到精神关怀 |
第九节 徘徊在痛苦与快乐之间的班主任:帅艳艳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痛并快乐着 |
(二)德育渗透 |
(三)客观看待学生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班主任工作的职业倦怠 |
第十节 且行且摸索的班主任:张勇 |
一、案主素描 |
二、班主任工作旅程 |
(一)良苦用心 |
(二)班风营造 |
三、我的思考与分析: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
第三章 十位班主任工作故事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一节 对十位班主任工作故事的概括 |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表现 |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性表现 |
三、教师的内在动机影响班主任工作 |
第二节 对若干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一、阻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因素 |
二、班主任综合素养影响班级的管理 |
三、学校组织文化和管理体制影响班主任的工作和发展 |
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
第三节 给班主任和学校的建议 |
一、给班主任的建议 |
(一)给本文中十位班主任的建议 |
(二)给所有班主任的建议 |
二、给学校的建议 |
(一)给学校决策者的建议 |
(二)给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四、农业院校新生的班主任工作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 ——以云南Y校为例[D]. 赵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2]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D]. 李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3]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D]. 尚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4]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吕开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 张微.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 王微. 青春岁月, 2018(21)
- [7]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 任永哲.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10)
- [8]关于农业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思考——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李莹.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8)
- [9]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叙事研究 ——以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D]. 张虹. 深圳大学, 2018(01)
- [10]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