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监督力度防范审计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何翊[1](2021)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防范的研究 ——基于瑞华所相关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广东正中与瑞华所因为康美药业和康得新的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尤其是瑞华所作为国内大所代表之一,却频繁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处罚。因此,研究国内大所频繁遭受审计失败的原因,对其他所如何有效防止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2013年至2020年证监会对瑞华所做出的行政处罚及监管措施为样本,统计分析了导致其审计失败的各方原因以及审计失败相关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六个部分之中,其中,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基于前人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思路,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树立和总结,提出了审计失败的概念和原因,探讨了审计失败的防范机制,形成对研究主题较为全面认识;第二部分着重说明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对相关理论的概念定义进行了介绍。首先阐述了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两个基本概念,并对两种概念的相关特征进行了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最后介绍了审计失败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基于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的2013~2020年间的会计律师事务所行政处罚公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年度的审计失败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具有地域性、潜伏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其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相关审计失败案例的原因,发现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审计主体一方;最后,对审计失败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以瑞华所为例,首先对瑞华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涵盖了分支机构、业务类型、服务对象、营业收入结构等;然后通过样本数据分析从不同角度总结了瑞华所审计失败的相关特征;接着根据统计数据结果,阐述了瑞华所审计失败的原因以及各种原因出现的频次;最后从行政处罚结果和其他后果等方面分析了瑞华所受到的行政处罚以及审计失败对资本市场、行业以及自身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五部分通过瑞华所审计失败的原因,根据不同的主体,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为瑞华所的审计质量管理、审计失败防范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这也对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最后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出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并基于证监会对瑞华所审计失败的系列处罚案例提出了审计失败的研究展望。本文借助瑞华所相关审计失败案例,对审计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审计失败造成的影响。在理论层面可以帮助丰富国内审计失败案例研究的文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践方面,本文通过对瑞华所系列审计失败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找出了其发生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助于其更有针对性实施整改措施,提升审计质量;另一方面瑞华所作为国内代表之一,其审计失败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他所提供借鉴,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审计质量,净化审计市场环境,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了资本市场公平公正的秩序,也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李璘烁[2](2021)在《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作为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整合企业资源的有效手段,其热度持续上升。近年来,在企业并购中,出于提高并购效率的目的,业绩承诺被频繁选择,该机制有效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企业并购中的重要机制。然而企业为了在并购中获得高估值,往往做出不合理的高额业绩承诺,一旦难以实现相关业绩目标,企业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是财务舞弊的动机,业绩承诺机制引发的消极影响日渐凸显。业绩承诺机制下,企业财务压力骤增,使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凸显,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要想有效应对审计风险,特殊机制下审计风险的来源、具体形成及体现和防范措施值得重点研究分析。上市公司佳电股份在并购实施过程中,做出了高额业绩承诺,在业绩目标难以达成时,用舞弊行为掩盖业绩失诺,相关情况被曝光后,佳电股份及相关负责人被证监会处罚,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程序不当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佳电股份存在的问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该案例中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得以凸显出来,因此本文选择此案例,先基于相关理论,梳理了业绩承诺不同阶段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外部监管环境,即审计风险的来源。再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分析业绩承诺机制下年报审计时不同层次的审计风险形成和体现,对业绩承诺引发的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之后,结合案例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注册会计师和外部监管两个视角,提出业绩承诺机制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的防范的具体措施。本文将业绩承诺这一特殊的财务机制与审计风险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对其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让审计风险这一抽象化名词具象化,让研究内容更加充实。再者,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业绩承诺到期,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让注册会计师提高对执业过程中面临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对业绩承诺下审计风险的防范进行研究,让注册会计师能快速识别出这一机制下的审计重点,识别审计线索,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
井博[3](2021)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会计师事务所频频受到证监会的处罚,审计失败问题为何屡禁不止,这值得我们探究其中的原因。本文对于审计失败的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够对审计失败理论进行一点补充,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找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内外部原因,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来完善审计失败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审计失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再从原因和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制度方面、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方面、监管机构职能管理等方面。最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监管部门如何让处罚更有威慑力、注册会计师如何提升自身执业能力等。本文对近年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涉及到七起审计失败案例进行深入了解和思考,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分析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根本缘由,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审计失败的具体建议。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失败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的研究成果,对“审计失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用公共产品理论、理性经济人理论、审计风险理论分析审计失败。其次,介绍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华泽钴镍、零七股份、亚太实业、键桥通讯、勤上光电、振隆特产、康得新案件七次审计失败的情况,提出了这七个审计失败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复核制度、总所对分所的管理模式、人员管理制度、被审计单位以及审计行业监管的角度深层次分析了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总分所管控和监管力度三个方面对预防审计失败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及对策。这些现象不仅存在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存在于整个行业。因此本文希望能够对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败问题做出一些积极的预防作用。
魏璇[4](2021)在《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以尔康制药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纵深发展,资本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扩张。但是由于市场相关监督机制较不完善,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仍在屡屡发生。医药行业由于市场分散程度高,生产和销售环节较为复杂,市场监管难度较大。同时作为高新产业,医药业发展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资金和技术投入,企业普遍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致使部分医药企业走上财务舞弊的歧途。这不仅会导致企业自身信誉降低,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而且会干扰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秩序,使得行业内不良风气盛行。从近年来医药企业财务舞弊事件来看,事件普遍呈现出涉案金额大、舞弊行为持续较长时间以及手段复杂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中曾被称作“白马股”的尔康制药也发生了财务舞弊行为,连续两年在年报中虚增利润共2.48亿元,引起业内人士一片哗然。因此,对医药业财务舞弊事件进行研究,探索防范和治理舞弊行为的途径,对于抑制舞弊之风的蔓延,维护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研究的文献和成果,深入分析医药行业舞弊的现状与特点,以尔康制药案例为分析对象,从财务信号和非财务信号两个角度对尔康制药财务舞弊进行识别,然后揭露尔康制药利用关联交易自买自卖,销售退回不做会计处理,循环交易虚增收入等造假手段。同时运用GONE理论作为视角,拟找出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根源,从而提出相应的医药企业防范与治理财务舞弊的启示,希望为以后研究相关财务舞弊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尔康制药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医药行业由于经销关系紧密、关联关系复杂,部分企业利用关联关系进行循环交易等手段实施舞弊行为较多,致使市场监管难度大,很难及时对舞弊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第二,财务舞弊行为可以从财务和非财务信号双角度进行剖析,从源头上及时制止舞弊萌芽的产生。第三,针对尔康制药的财务舞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案例启示:首先,从医药行业的角度出发,需要净化行业环境;建立风险导向机制,加强对舞弊行为的辨别能力;提升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鼓励药企聚焦主营业务,提升创新能力,在业内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其次,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构建互相牵制的治理结构,抑制大股东的自利动机;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最后,从外部监管的角度出发,需要提升舞弊成本,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健全相关索赔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健全社会监督体系,扩大对舞弊行为的监察范围,鼓励社会监督成为辨别舞弊行为的重要力量。
王琦[5](2021)在《Y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已连续多年荣获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称号。中国制造业在迎来良好发展商机的同时,也迎来了防范风险的挑战。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给公司发展带来了外部风险的同时,公司内部也出现了治理成本增加,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高风险区域增多,公司内部风险明显加大。国家在采取必要的推动措施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企业监管的力度。对于内部风险的控制,众多公司纷纷采用内部审计来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因此,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公司发展意义重大。Y集团是国内一家发展速度较快并在汽车制造业中具有公司规模和产品质量均有代表性的新型汽车制造业企业。该公司在内部审计应用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Y集团公司必须认真研究内部审计,尽快适应新形势。然而,我国应用内部审计的历史仅仅数十年,内部审计的理论尚不完善,集团公司对内部审计的应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此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理论价值。本文选取了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Y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通过梳理该集团公司在应用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挖掘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对Y集团公司典型案例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能对同类行业其它公司内部审计的应用起到借鉴作用,这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是以统计学、内部审计、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支撑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文献分析、图表分析等规范性研究方法,借助相关理论,认真分析Y集团内部审计现状,以发现问题、挖掘原因、提出建议的逻辑顺序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促进Y集团对内部审计的应用,为集团发展发挥作用。本文整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向、分析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本部分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有关理论进行概述,阐述了内部审计的涵义、职能和作用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问题分析。首先介绍了Y集团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Y集团的内部审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与探讨。本文试图从几个角度分析Y集团内部审计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是对策建议。针对内部审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这是本文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六部分为结论。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Y集团内部审计的研究,总结出同类企业可以借鉴的观点。
管淑慧[6](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杨浩然[7](2021)在《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新三板市场成立的比较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还不太健全,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且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多为创新、创业型企业,公司的治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均不太健全,这为公司及管理层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使得该类公司发生财务舞弊,尤其是利用隐蔽性、复杂性较强的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可能性更大,而其审计机构在开展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时面临的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我国证监会2017年6月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6号—新三板挂牌公司审计》中明确提出,应关注关联方的认定以及关联方交易。这也充分说明了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已经受到了关注和重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信息不对称理论、“深口袋”理论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审计风险、新三板审计风险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内容;其次,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关联方交易审计特点进行分析;再次,描述本文选取的12个案例,进行案例研究设计,并从审计环境、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三个方面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归纳分析;最后,为应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在审计环境方面,要完善新三板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加强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及其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二是在审计主体方面,审慎承接审计业务、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严格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创新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技术方法、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三是在审计客体方面,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设计并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并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本文希望通过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研究,归纳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提供一些可参考性的建议。
李爽馨[8](2021)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快,市场对于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多,注册会计师行业备受关注。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都存在缺陷,再加上签字注师缺乏行业经验、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行业监管威慑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审计失败的现象频发。尤其是在2001年以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打开了国际市场,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大规模涌入,加剧了国内的行业竞争,给我国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2000年事务所的改制也影响了审计行业的发展。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国内第一大所,却在三年内被连续曝出五起审计失败案,震惊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脱钩改制完成后,2001-2020年二十年间我国发生的所有审计失败案,并且对代表性极强的立信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审计失败研究成果后,对加入WTO后的2001-2020年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及审计失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运用审计冲突、信息不对称、供求理论等,研究立信2011-2014年报审计并于2016-2018年被处罚的五起审计失败案,首先对2001-2020年立信在行业中的排名、收入和员工人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统计归纳《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揭露的审计过程、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将立信发展等情况与天健、行业平均和国外水平相比较,发现签字注师缺乏行业经验、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审计任期过长、独立性缺失、“做大”过程中对“做强”关注不足、行业监管不到位、威慑力不足是导致立信连续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为立信提出避免审计失败的整改建议,包括:增加签字注师的行业经验、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完善人力资源聘用制度、缩短审计任期、保持审计独立性、避免盲目扩张、保证审计质量等,为监管机构提出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包括:合理规划监管时间、扩大监管范围和加大处罚力度等。本文研究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2016-2018年三年内被连续曝出的、影响程度较大的五起审计失败案,并且对立信的诸多信息进行了深度剖析,分别是业务收入、员工人数变化、注册会计师占比、招聘标准、分所规模和承接业务的数量,这种分析角度是我国现有研究中没有的。希望本文的研究为审计行业防范规避审计失败提供借鉴。
李坷芯[9](2021)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国药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进步,愈来愈多的人参加到交易市场投资管理活动之后,资本市场变得愈发活跃。然而近年来审计失败案件不断增长,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声誉造成了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再信任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大幅下降,审计行业面对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因此,对审计失败事件进行研究,探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剖析其审计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启示,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审计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ST国药为避免退市虚增收入,其财务舞弊事件违规性质特别严重,由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勤勉尽责查出*ST国药超亿元的财务造假数据,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最后被证监会处罚。本文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引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ST国药失败的案例,发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国药审计中存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缺少审计程序、风险评估不到位、审计证据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存在审计收费高且连续审计服务时间长、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事务所风险控制水平低、事务所质量控制存在缺陷等原因;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存在被审单位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对于外部监管环境来说,存在监管执法低效、处罚力度不够的原因。最后对审计失败提出启示: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提高事务所风险控制水平、加强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建设;被审计单位方面完善被审计单位的治理结构、建立全员参与的内部监督体系;外部监管方面提高监管效率、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杨清裕[10](2021)在《国家审计、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近几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急剧上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同时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导致财政欠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可能继续加大。当债务风险不断累积,一旦到期无法偿还,不仅使地方政府陷入偿债危机,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社会稳定。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为2021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可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重中之重,已经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寻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有效途径对于保障社会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国家审计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通过加强债务查处审计,规范权力运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需要保持时刻警惕,地方政府债务在举债融资、信息公开、资金使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如何提高审计质量,进而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除了审计机关,媒体舆论监督也是现代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厘清媒体监督在国家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扮演的角色,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根据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家审计、媒体监督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地梳理,试图厘清三者关系之间的理论关系和逻辑支撑。其次,深入理论分析。结合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国家治理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对于提出的逻辑框架从理论层面展开论证,分析国家审计对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媒体监督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媒体监督在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用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据此对三者关系提出了合理假设。然后,开展实证研究。由于部分数据还未公布,本文选择我国除西藏和港澳台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搜集2011至2017年间相关数据,对国家审计、媒体监督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选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其他数据则通过手工收集并整理所得,通过Spss、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和分析。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1)国家审计质量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显着负相关;(2)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显着负相关;(3)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有效促进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风险的化解中具有显着作用,同时国家审计与媒体监督可以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为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有力保障。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国家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视角,为促进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提供研究方向。未来可以从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完善媒体监督机制以及探索两者间的互动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展开深入研究。
二、加强监督力度防范审计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监督力度防范审计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防范的研究 ——基于瑞华所相关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审计失败相关研究 |
二、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
三、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联系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审计失败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审计失败的概念 |
二、审计失败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
三、审计风险的概念 |
四、审计风险的特征 |
五、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代理理论 |
二、财务舞弊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四、理性经济人理论 |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现状、原因及后果分析 |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现状分析 |
一、会计事务所审计失败的现状 |
二、审计失败地区分布 |
三、审计失败年度分布 |
四、审计失败主体特征 |
五、审计失败客体特征 |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一、审计客体原因 |
二、审计主体原因 |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后果及影响分析 |
一、行政处罚后果 |
二、审计失败造成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
一、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基本简介 |
二、分所机构情况 |
三、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
四、服务对象及行业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统计数据分析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一、会计师事务所角度 |
二、注册会计师角度 |
第四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后果及影响分析 |
一、行政处罚及监管措施后果及分析 |
二、瑞华所审计失败造成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防范审计失败对策 |
第一节 防范审计失败外部措施 |
一、完善外部监管措施 |
二、完善审计失败法律责任承担机制 |
三、积极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工作,更好指导审计业务工作 |
第二节 防范审计失败内部措施 |
一、会计师事务所角度 |
二、注册会计师角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科研成果 |
二、获奖情况 |
(2)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的研究 |
二、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研究 |
三、业绩承诺下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 |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作流程 |
第三章 业绩承诺及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 |
第一节 业绩承诺相关概念及现状 |
一、上市公司业绩承诺概念 |
二、业绩承诺机制的发展 |
三、业绩承诺的作用 |
四、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现状 |
第二节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来源 |
一、上市公司在业绩承诺不同阶段的经营风险 |
二、监管力度薄弱及法律体系缺失带来的风险 |
第三节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风险 |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体现 |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体现 |
三、检查风险的形成 |
第四章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审计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佳电股份基本情况简介 |
一、佳电股份基本情况 |
二、佳电股份发展路径 |
第二节 案例介绍 |
一、佳电股份业绩承诺基本情况介绍 |
二、业绩承诺下的审计风险引发审计失败 |
第三节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审计风险的来源 |
一、业绩承诺不同阶段下佳电股份面临的经营风险 |
二、外部监督的缺失 |
第四节 业绩承诺下佳电股份的年报审计风险 |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
三、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
第五章 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防范措施 |
一、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
二、降低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
第二节 对于外部监管机构的建议 |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的监管 |
二、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舞弊的处罚力度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审计失败原因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审计失败防范对策的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审计失败 |
二、审计风险 |
三、审计质量控制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理性经济人理论 |
三、审计风险理论 |
第三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第一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二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 |
一、快速发展阶段 |
二、稳步发展阶段 |
三、衰退阶段 |
第三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 |
一、合伙人制度 |
二、决策与监督结构 |
三、人员管理制度 |
四、质量控制制度 |
第四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审计失败案例简介 |
一、亚太实业 |
二、振隆特产 |
三、键桥通讯 |
四、勤上光电 |
五、华泽钴镍 |
六、零七股份 |
七、康得新 |
第二节 审计失败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注册会计师未将收入确认为特别风险 |
二、注册会计师未按审计准则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
三、注册会计师未恰当实施函证程序 |
四、注册会计师未有效执行抽盘程序 |
五、未对异常情况保持必要的关注 |
六、未与治理层进行有效沟通 |
七、未对已发现的会计错误采取适当措施处理 |
第五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
一、业务承接阶段未进行风险控制 |
二、对异常情况关注不足 |
三、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
四、内部质量复核力度不足 |
第二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总分所管理制度不合理 |
一、总分所未形成实质性的财务统一 |
二、总分所不合理的责任划分制度 |
第三节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管理制度不合理 |
一、聘用和培训制度不完善 |
二、薪酬制度与晋升体系不以审计质量为导向 |
第四节 审计需求方的低质量偏好 |
一、被审计单位业绩压力巨大 |
二、被审计单位与关联方相关的内部控制薄弱 |
第五节 审计行业监管力度不足 |
一、处罚方式单一 |
二、处罚金额过少 |
三、处罚具有滞后性 |
第六章 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管理制度 |
一、提升员工的执业能力 |
二、建立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和激励体系 |
第二节 加强质量控制 |
一、审慎承接业务 |
二、保证内部质量复核制度的实施 |
第三节 总分所统一管控 |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客户审核制度 |
二、加强总所对分所的资金管控 |
三、增加总所对分所合伙人的管理权限 |
第四节 加强监管力度 |
一、适当增加罚款金额 |
二、适当增加处罚方式 |
三、适当增加审查次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以尔康制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务舞弊概念界定 |
2.1.2 舞弊GONE理论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3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3.1 医药业行业背景 |
3.1.1 医药业发展现状 |
3.1.2 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 |
3.2 尔康制药公司简介 |
3.3 尔康制药舞弊预警分析 |
3.3.1 尔康制药舞弊财务预警分析 |
3.3.2 尔康制药非财务预警分析 |
3.4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件回顾及手段分析 |
3.4.1 尔康制药案件回顾 |
3.4.2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4 基于GONE理论的尔康制药舞弊动因及后果分析 |
4.1 基于GONE理论的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1.1 贪婪因子分析 |
4.1.2 机会因子分析 |
4.1.3 需要因子分析 |
4.1.4 暴露因子分析 |
4.2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后果分析 |
4.2.1 对投资者的影响 |
4.2.2 对会计事务所的影响 |
4.2.3 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
5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
5.1 对医药行业的启示 |
5.1.1 净化医药行业环境 |
5.1.2 建立风险导向型内控制度 |
5.1.3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
5.2 对尔康制药的启示 |
5.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5.2.2 健全公司治理体系 |
5.2.3 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
5.3 对外部监管的启示 |
5.3.1 增加舞弊成本 |
5.3.2 完善对投资者的补偿和索赔机制 |
5.3.3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Y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的研究 |
1.2.3 关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涵义 |
2.1.1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定义 |
2.1.2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内容和范围 |
2.2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
2.2.1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 |
2.2.2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 |
2.3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3.1 内部控制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受托责任理论 |
3 Y集团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Y集团概况 |
3.1.1 Y集团背景简介 |
3.1.2 Y集团组织结构 |
3.2 Y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
3.2.2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情况 |
3.2.3 内部审计基本工作流程 |
3.2.4 内部审计活动开展及工作特色 |
3.2.5 内部审计制度系统建设 |
3.3 Y集团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内部审计流程不够完善 |
3.3.2 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 |
3.3.3 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偏低 |
3.3.4 内部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利用 |
4 Y集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Y集团特性制约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
4.1.1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存在问题 |
4.1.2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存在问题 |
4.2 Y集团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滞后 |
4.2.1 内部审计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
4.2.2 内部审计人员后续培训力度不到位 |
4.2.3 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不合理 |
4.3 Y集团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
4.3.1 内部审计未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 |
4.3.2 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与实际要求差别较大 |
4.4 Y集团内部审计软环境对审计发展不利 |
4.4.1 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 |
4.4.2 内部审计跟踪整改问责机制不到位 |
5 完善Y集团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
5.1 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实现价值增值 |
5.1.1 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
5.1.2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
5.2 加强集团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
5.2.1 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结构 |
5.2.2 加大内部审计队伍后续培训力度 |
5.2.3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
5.3 改进集团内部审计技术手段 |
5.3.1 加强技术应用,改进审计方法 |
5.3.2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
5.4 建立健全集团内部审计整改制度 |
5.4.1 加大审计改进宣传力度 |
5.4.2 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公开机制 |
5.4.3 建立审计整改问责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7)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
1.3.2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相关研究 |
1.3.3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三板 |
2.1.2 关联方及其交易 |
2.1.3 审计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深口袋”理论 |
2.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3 新三板挂牌公司及其关联方交易审计特点 |
3.1 新三板挂牌公司基本情况 |
3.2 新三板挂牌公司特点 |
3.2.1 准入门槛较低 |
3.2.2 分层制度较独特 |
3.2.3 风险警示制度较宽松 |
3.3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特点 |
3.3.1 项目数量多,时间压力大 |
3.3.2 审计环境差,审计难度高 |
4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描述 |
4.2 案例研究设计 |
4.3 多案例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4.3.1 审计主体 |
4.3.2 审计客体 |
4.3.3 审计环境 |
5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
5.1 审计主体层面的应对措施 |
5.1.1 审慎承接审计业务 |
5.1.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
5.1.3 严格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 |
5.1.4 创新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技术方法 |
5.1.5 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
5.2 审计客体层面的应对措施 |
5.2.1 健全公司组织结构 |
5.2.2 完善公司股权结构 |
5.2.3 设计并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
5.2.4 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
5.3 审计环境层面的应对措施 |
5.3.1 完善新三板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 |
5.3.2 加强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及其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 |
6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审计失败的定义 |
1.3.2 审计失败的原因 |
1.3.3 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 |
1.3.4 立信审计失败的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定义与理论基础 |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审计冲突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供求关系理论 |
3 2001-2020 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及审计失败情况统计分析 |
3.1 2001-2020 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3.1.1 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变化统计分析 |
3.1.2 注册会计师人数变化统计分析 |
3.1.3 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变化统计分析 |
3.2 2001-2020 年审计失败情况统计分析 |
3.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数量变化情况统计分析 |
3.2.2 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处罚情况统计分析 |
3.2.3 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统计分析 |
4 立信及其五起审计失败案的概况 |
4.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及其发展现状 |
4.1.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4.1.2 立信在行业中排名变化统计分析 |
4.1.3 立信收入变化统计分析 |
4.1.4 立信员工人数变化统计分析 |
4.2 立信五起审计失败案的情况介绍及统计 |
4.2.1 立信五起审计失败案的情况介绍 |
4.2.2 立信违规行为和受处罚情况统计 |
4.2.3 审计客户违规行为和受处罚情况统计 |
5 立信五起审计失败案的原因剖析 |
5.1 签字注师缺乏行业经验 |
5.2 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 |
5.3 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
5.3.1 注册会计师人数占比少 |
5.3.2 招聘标准不合理 |
5.4 审计任期过长,独立性缺失 |
5.5 “做大”过程中对“做强”关注不足 |
5.5.1 分所数量激增 |
5.5.2 承接业务数量过多 |
5.6 行业监管不到位,威慑力不足 |
5.6.1 行业监管时间滞后 |
5.6.2 行业监管范围小 |
5.6.3 行业监管威慑力不足 |
6 防范规避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 |
6.1 对立信避免审计失败的整改建议 |
6.1.1 增加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经验 |
6.1.2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 |
6.1.3 完善人力资源聘用制度 |
6.1.4 缩短审计任期,保持审计独立性 |
6.1.5 避免盲目扩张,保证审计质量 |
6.2 对监管机构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 |
6.2.1 合理规划监管时间 |
6.2.2 扩大监管范围 |
6.2.3 加大处罚力度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国药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审计失败衡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审计失败原因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审计失败防范对策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审计失败后果的相关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审计失败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审计失败的概念界定 |
2.2 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 |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理性经济人 |
3 立信所对*ST国药审计失败案例基本情况 |
3.1 立信所及*ST国药简介 |
3.1.1 立信所简介 |
3.1.2 *ST国药简介 |
3.2 *ST国药财务造假手段 |
3.3 立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 |
3.3.2 缺少审计程序 |
3.3.3 风险评估不到位 |
3.3.4 审计证据不足 |
3.4 事件处罚情况 |
4 立信所对*ST国药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4.1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
4.1.1 审计收费高且连续审计服务时间长 |
4.1.2 注册会计师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 |
4.1.3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控制水平低 |
4.1.4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存在缺陷 |
4.2 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 |
4.2.1 治理结构不完善 |
4.2.2 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
4.3 外部监管环境方面的原因 |
4.3.1 监管执法低效 |
4.3.2 处罚力度不够 |
5 立信审计失败的启示 |
5.1 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启示 |
5.1.1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
5.1.2 注册会计师应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
5.1.3 提高事务所风险控制水平 |
5.1.4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建设 |
5.2 对被审计单位的启示 |
5.2.1 完善治理结构 |
5.2.2 建立全员参与的内部监督体系 |
5.3 对外部监管机构的启示 |
5.3.1 提高监管效率 |
5.3.2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国家审计、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新颖 |
1.5.2 变量衡量更为全面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起源 |
2.1.2 地方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 |
2.1.4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体系与度量 |
2.1.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 |
2.2 关于国家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
2.2.1 规范权力运行 |
2.2.2 维护财政安全 |
2.2.3 监督债务科学合理使用 |
2.3 关于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
2.3.1 提升信息透明度 |
2.3.2 加强预算约束作用 |
2.3.3 提升国家审计治理效能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相关理论 |
3.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3.1.2 国家治理理论 |
3.1.3 信息传递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国家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3.2.2 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3.2.3 国家审计、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4 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相关系数检验 |
4.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4 面板数据模型确定 |
4.4.5 实证结果 |
4.5 稳健性检验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强监督力度防范审计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及防范的研究 ——基于瑞华所相关案例分析[D]. 何翊.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业绩承诺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以佳电股份为例[D]. 李璘烁.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 井博.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以尔康制药为例[D]. 魏璇.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Y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 王琦.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7]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研究[D]. 杨浩然.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8]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李爽馨.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9]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ST国药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李坷芯.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10]国家审计、媒体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D]. 杨清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