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许地山的“安乐”观(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作[1](2021)在《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台湾内渡家族中,许南英家族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对象。明清时期,许氏家族自大陆迁徙台湾。至进士许南英一代,许氏家族已成为台湾士绅阶层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台湾地方社会享有崇高声望。抗日保台失利后,许南英洁身内渡,个人及家族命运都发生重大改变。内渡后许南英处境飘零,无以为家,屡遭宦海风波。愈是身处逆境,他愈对民族、国家的未来产生强烈关注,展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许南英的儿子们均出生于台湾,成长于大陆,在父亲许南英的人格指引下,传承了“落花生精神”的优秀家风,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革新,他们表现出了与父辈相同又不同的姿态与风貌。这一代的许氏子弟尤以许地山成就最着,声名最隆,堪称许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如今,许南英家族后裔在先辈们的人格精神感召和家风熏陶下,继往开来,分别在不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地方上积极参政议政,在连通两岸、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均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顾王乐[2](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彭蕊蕊[3](2020)在《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净土五会念佛行仪是净土四祖法照创立的念佛法门,其行仪文本有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上中下卷)三卷与略本《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一卷,集净土宗行仪之大成。这两部行仪文本在中晚唐宋初广为流传,之后在中原地区绝迹无传,于九世纪中叶传入敦煌的五会念佛行仪赖敦煌藏经洞得以保存,五会念佛行仪亦随着藏经洞的开启进入了学者的视野。净土五会念佛行仪主要内容由四十来篇赞文按一定的程仪顺序排列,为了配合仪式应用的需要,在赞文中加以音乐性的“和声”与“套辞”,并穿插“五会念佛音声”念诵佛号。这样的行仪形式颇具特色,丰富和发展了净土宗行仪。不仅如此,五会念佛行仪亦是佛教仪式文学的代表,前人对其文学性的研究虽有涉足,但仅倾向于单篇赞文的研究,还未有从行仪整体形式角度全面挖掘这些赞文的渊源与价值。鉴于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敦煌写本文献为基础材料,立足佛教信仰与仪式关系,将五会念佛行仪置于净土宗思想历史下,就五会念佛行仪渊源、文体来源及文学艺术特征等从文本细读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第一节主要概述了弥陀净土信仰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大乘精神特质,弥陀净土信仰以“三经一论”建立了其基本理论与修持体系,以其“念佛”修持的便易性与“临终往生”的关怀精神深得普通民众的普遍信仰;第二节在前人对法照生平行迹的研究基础上,将前人所忽略的法照传记虚构部分与写实部分结合考察,丰富了对法照修行实践的认识;第三节分析了五会念佛行仪结构受善导念佛行仪的影响,并对五会念佛行仪结构作简要概述。第二章,探讨了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文体来源。五会念佛行仪赞文属于佛赞文的一部分,在形式与内容上承袭了印度佛教赞呗的音乐性,又具有汉语体的韵味。此外,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作为净土宗的仪式内容,在净土仪式、赞文创作实践中又独具魅力,自有其一脉相承的发展历史。第三章,讨论了五会念佛仪式赞文的文学艺术性特征。第一节就五会念佛赞文内容的丰富性分为了三类,并进一步分析了五会念佛赞文的通俗性与修辞的多样性特征;第二节就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与音乐形式从句式、联章、套辞、和声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揭示了这些形式与法会仪程进行与宣教化俗的联系。第四章,以敦煌写本文献为材料,从写本学研究视角,吸取五会念佛写本文献中呈现的信息,考论出五会念佛在九世纪中上叶已传入敦煌,一直流传于宋初;通过对五会念佛行仪赞散抄写卷抄写形态、同抄现象的解读,发现五会念佛行仪赞文散篇还被用于祭亡仪式、受戒仪式与信徒日常修持诵读之中,说明了五会念佛对敦煌社会生活习俗有深刻的影响。
张燕[4](2020)在《《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收藏有中国历代石刻拓片近五千通,上至西汉,并延至民国,比较全面地反应了我国古代石刻的历史面貌。其中石刻造像记共计844通,参与造像的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涉及面广,材料十分丰富。相对於传世文献要经过文人的过滤与转述,石刻造像记一经刊刻,难以更改,真实性更强,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具有文字学、词汇学、文献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以下简称《京都拓本》)所藏造像记爲考察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与科学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展开造像记词语的专题深入研究,以期爲海外机构藏汉文石刻造像记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借鉴,爲汉语词汇学及汉语词汇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撑,同时亦爲今後大型辞书编纂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具体分析与研究造像记的起源及定名,对材料选择的范围进行界定。并对本选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运用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説明。第一章《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整理与文字辨正。主要对《京都拓本》收録的造像记文献进行科学整理,并对《京都拓本》附録中的部分误释字和未释字进行细致辨正,以便爲後续的《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专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专题研究。按照主题义类的方式,对《京都拓本》造像记中出现的八类特色词语进行了较爲细致的分类描写分析,爲汉语词汇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资料。第三章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词语及相关问题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南北朝与隋唐时期造像记在结构、内容及词语等方面的异同,以便於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的继承、发展及整体使用状况。第四章《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对辞书编修的价值。利用《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补正《汉语大词典》在词目、义项及例证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在辞书编修方面的研究价值进行必要探讨。结语。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研究进行全面总结。主要对《京都拓本》文献整理、词语释义及分类描写分析,造像记内容、结构、用词用语比较,造像记词语与辞书修订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归纳与经验总结。
王石堆[5](2019)在《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文中研究表明蔡献臣(1563-1641)福建省同安县浯洲平林(今金门县琼林村)人。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二,次年廷试二甲第六名。授南京刑部主事,官至光禄少卿。晚年家居讲学近二十年。着有《清白堂稿》等。《清白堂稿》有崇祯刻本,又有咸丰琼林族人抄本。献臣盐籍,世居琼林。琼林蔡氏科名自十四世蔡标始。献臣祖蔡标举人,父蔡贵易进士,至献臣三世科名。献臣及子女姻亲均闽南科举人家。献臣重要交游有王世贞、汤显祖、何乔远等;考论献臣与他们交游,可补王、汤研究之缺。献臣生长海岛,又曾任巡海道,对海上防御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筑铳台、铳城十分必要,同时应辅以舟火攻,攻即是防;他痛击“与其守外,何若守内”的谬论,坚决反对撤兵澎湖。制义理论方面,蔡献臣认为制义是“我明神物”,制义与诗赋古文相通,并以通变的眼光审视明代各时期的制义。蔡献臣还是理学家,以万历四十三年(1615)为浙江巡海道为界,前期继承明兴以来泉州蔡清等理学家学脉,“务在专朱”;後期转而治王阳明“致良知”说,以为“良知是我师”;“致良知”说源於孔孟,也就是孔孟学说。文学方面,献臣主张“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强调文章的经国济世功用。他偏爱宋代的邵雍与苏轼。他以诗家的眼光审视《伊川击壤集》,拉近了理学与文学的距离;认为苏轼“文章擅天下”,特别欣赏“万斛泉源”、“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的行文风格。献臣年少即有诗名,创作跨度超过六十年。他认为抒写襟胸怀抱是诗的本质,其诗多抒写个人品格、情怀、志向,关心国家安危。蔡献臣的抗倭防夷诗尤有特色,诗表达了对整个中国海洋安全的关注,及克敌制胜的信念;海无波澜,民众安居乐业是他的理想。其诗风格七言古“抑扬纵送”,五律及绝句“明净简远”。琼林蔡氏家族三代八人能诗,形成了一个家族诗人群,对金门历史文化、文学有重要的贡献。他的古文叙事颇得要领,论说以识力见长,墓志铭和哀祭文情真意深。笔力劲健豪迈,行文如风过水,流畅自然。《附录》五种:一、《〈清白堂稿〉1佚》;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1》;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五、田野调查图片。《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是两岸第一篇以蔡献臣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将来修改後如能正式出版,可能是第一部研究蔡献臣的专着。
胡文曦[6](2019)在《“立人”的新探索 ——论抗日时期许地山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文中提出在许地山研究中,抗日时期的作品一直没有被重视。本篇论文主要以1937-1941年许地山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实践为考察对象,重返40年代1的文学现场,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交错的整体视野下考察此时许地山的文学创作。这一研究总体的问题意识为讨论许地山如何以文学的方式回应救亡,揭释一段被忽略的文学历史。笔者将在进行文本细读和史料爬梳的基础上,借用叙述学理论和后殖民理论,对文本结构和文本语境进行阐释。“立人”是本篇论文的核心概念,因此第一章所要梳理的是这个取自鲁迅的概念与许地山的关系,以及从五四到抗日时期,其“立人观”遇到了怎样的新问题。笔者认为,“立人”问题的背后,就是讨论理想的社会(中国)需要怎样的国民的问题,也反映了20世纪的时代命题:个人启蒙与民族救亡的联系和矛盾。总结许地山早期创作,与鲁迅相通之处在于,他亦认为“人”是国族命运的关键。,熟悉世界宗教与民俗学的许地山从东亚文化出发,大胆地结合中国儒家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西方基督教文化,建构理想的国民。但是在抗日之前,“民族”问题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许地山塑造理想人性的作品。第二节通过分析抗日时期的文艺背景以及许地山的文艺活动和杂文,我们可以发现其所期盼的“理想的人/民族英雄/圣人”往往是含糊的、暧昧的,有时还相互矛盾。这是抗日时期的新问题。第二章以抗日时期许地山创作的“故”事新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许地山借用民间典故讲了什么故事?他在新的语境下想象了怎么的“中国人”?毋庸置疑,此时作品中的人物与早期人物有共通之处,无论是从逆境中攀爬起来的武训,还是勇于承担家庭重任的柳迎春,抑或大胆发声的西施,他们都不屈命运,极具韧性,这强悍的精神力量是前后期作品的人物所共有的。但是此时这些从历史中走出的人物却有了更强的国族意识。作者更加清晰地表示: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中国的形态,而个人精神品质的高低与中国的命运有紧密的联系。这显然提供了一种与通行民族文艺所不同的思路。第三章以成长小说《玉官》为研究对象,分析许地山借两代人的成长和“改造”对其立人观做了怎么样的深化。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许地山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立人途径。一种教的是有字之书,教授的是知识;一种教的是无字之书,针对的是个人德性的培养。而后者是许地山形成“理想的人”的理想途径,此外许地山对政治“改造”人也持有怀疑的态度。余论讨论的是《铁鱼底鳃》这个问题。从雷先生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发现许地山“立人观”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渴求国民能够提高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许地山所期待的理想观念又无法传递出去,甚至无人理解。这正是《铁鱼底鳃》这部小说的悲剧所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地山本人对启蒙的悲观情绪。结语认为许地山的立人观是基于文化民族主义下的儒家“圣人”观。更可看出许地山本人是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认为许地山抗日时期的创作是边地作家自觉回应民族形式的文学创作,也是以启蒙回应救亡的尝试,并指出可以用许地山为参照,考察其他边地作家的思考与实践。
许建良[7](2018)在《庄子“人己”关系图式的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庄子的"人己"关系研究是一个不为研究者所重视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直接关系人们良性人际关系以及醇化社会秩序能否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问题。庄子的视野是宇宙。宇宙是从万物中延伸发展出来的概念,它包括空间和时间。在宇宙中立足的人,要把应然转化为实然,离不开对"道"的认识。"道"是无形无名、无处不在的,是平等的使者。宇宙中的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万物之间是以待的关系。人生的价值是在"有待"的生活中"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尽可能实现"真我"与"社会我"的统一,把自身价值的实现置于他人幸福之上,达到人己的同一。
邢怒海[8](2018)在《《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衡是元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元朝一人”“朱子後一人”。许衡以强烈的自觉精神开创了白话直解写作方式,将经典着作与口俗白话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顺应了语言文白转型的时代要求。许衡遗着先後冠以《鲁斋遗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名称刊行(现统一称作《许衡集》),内中《语录》《直解》等作品对研究近代汉语的文白发展、转变具有弥足珍贵的语料和文献价值。近五十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着力於许衡及其着述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论文、专着、会议等各种研究形式迭出不断。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以四库本为底本,以万历本等为参校,梳理了《许衡集》中《语录》《直解》等作品文本,并分离、整理出其中的全部词语。本文以这些语料和词语为研究基础和切入点,试图展现元初文人的实际口语状况,以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元初汉语词汇的面貌、特点、来源、构成方式、应用范围等,描写元初白话词语系统,既重视共时特徵,又关注历时变化。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来海内外对许衡和《许衡集》进行研究的成果,从研究形式、研究类别来观照海内外许衡研究的总体情况,重点回顾以语言学视角对《许衡集》的分析与探讨。同时交待本文的研究缘由、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章对许衡和他的遗着——《许衡集》进行总体介绍。第一节对许衡的家世、生平、籍贯、墓葬以及交游、贡献等情况进行汇总、简介,展现许衡真实而又鲜活的亲切面貌,使得我们不再陌生於这位古代光辉河南人的生前身後事。第二节考察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情况,按照单行本、合集、当代标点本三个部分分门别类进行了讨论,对其合集的元、明、清三个版本组群构建了发展脉络,直观展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第二章是《许衡集》词汇概貌,主要分析探讨《许衡集》词汇的构成、来源、状貌,以及词汇的特点和成因问题。词语的构成按照名、动、形等分类进行分析。《许衡集》词汇主要来自承继前代和当代新生,就承继而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许衡的影响比较明显。《许衡集》词汇呈现出历时多源和发展多元的总体面貌,具有鲜明的白话特色、文白杂糅、体现历时变迁、展现语言个性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三章是《许衡集》中词语的同义与反义现象。对於同义词的分析,本章首先确定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和确定方法,统计了《许衡集》同义词组数频,构成类型,然後按照四库本和其他版本异文两大部分分别探讨,反义词则根据名、动、形不同词性来探讨。第四章是《许衡集》词语的个案考察。第一节对“鉴视”一词的最初来源和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并探析该词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消失的原因。第二节对具有“欺骗”义的俗语词“哄”的语义来源与功能演变进行梳理,并展现《许衡集》中具有“欺骗”义词语的基本面貌。第三节对《许衡集》中量词“件”的句法功能及兴于宋元之际的“一件件”格式的发展进行细致考察。第五章对《许衡集》中的引文进行了全面考证,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许衡在写作中,常常引用他人话语,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後人往往将其与他的原创文字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以往研究者对《许衡集》文本中的引文没有充分重视,将这些来自於不同文献的材料当作《许衡集》内在组成部分看待,导致异时异质的语料混杂在一起,影响了《许衡集》文献的真实性。本文借助现代检索工具,对《许衡集》语录、直解等部分进行了全面梳理、考证,共检出上百条近万字的引文引语,同时还对当代三部标点本进行比照,在梳理过程中对异文(许衡引文与所引原文比照)词语进行考释。第六章对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释。诗词是《许衡集》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语言研究则是文献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往少有研究者注意到许衡诗词语言的重要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因版本不同而产生的诗词异文现象进行了考释,主要有文字异文、词语异文等,考释的价值在於厘清许衡诗词的真实历史面貌。第七章探讨许衡诗词语言的直白之风,认为其语言特点在於字词俗白质朴、叙事方式平民化以及重言叠字的使用,并从语言、思想、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原因。第八章将许衡的《大学直解》与张居正的《四书集注直解》(大学)、朱熹《四书集注》(大学)进行比较。这些着作都是对《大学》进行讲解,在对《大学》同一条目的解读中,三书许多语句、词语都相同、相仿。这些相仿的语句之间产生了异文词语,通过对比这些异文词语借以考量词汇发展的时代差异,进而观照南宋、元、明三代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
王静涵[9](2016)在《2013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本索引收录的是2013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总论在前,大致按年代顺序排列,名家及重要流派单独分类。诗歌理论,文献考订、书评及研究综述列在最后。
敬妍霖[10](2016)在《许地山笔下的宗教原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名实不应被忽视却几度被忽视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自1921年凭借小说《命命鸟》登上文坛后,许地山便长期因其创作中的异域情调与宗教情怀而备受争议。他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浓厚的家庭礼佛氛围,闽粤之地繁若星辰的民间信仰的熏染,以及多年来躬自研学宗教的经历,凡此种种共同铸就了许地山对苦难的体认、对人生的理解迥不同于当时的大多数同人并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了他的文学创作中。面对近现代积贫积弱的中国,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以“救亡”与“启蒙”为己任,许地山当然也不例外。但如同其人其文,他的济世之方也是独具品格的。在当时绝大部分同人一致将生民之苦归咎于时势之艰时,许地山则“不合时宜”地认为时势的艰难固然是人之痛苦的来源之一,然而世事的无常却非时势的改善所能全然消弭,故而“无常”才是芸芸众生各持所苦的更本质的原因。因此,许地山之“为人生”并不胶着于一时一事,而是常忧千岁,浑融了宗教的玄思性与为人生的现实性,更具有终极关照的色彩。遗憾的是宗教的玄思在近现代以救亡图存为第一主题的华夏大地上很容易被误读为对现实人生的消解,这便是许地山的作品几度被非议的原因。“许地山并不是职业作家”(陈平原先生语),他的第一身份当是宗教研究者,其生平着述遍及世间诸教。他精研宗教始终以“谋诸宗教的沟通”为要旨,以服务于现实为归宿,这一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贯的体现。许地山传世之文虽称不上丰厚,然而令人叹服的是他总能于有限的有形文字中化出无限的玄妙。时至今日,他的文学世界仍然存有诸多难解之谜,要想真正进入其中并非易事。笔者时常有感于许地山沟通诸宗教以解生民之苦的努力,但这一沟通诸宗教而成的许地山式的人生哲学究竟为何,在其文学作品中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段传达出来的?对于这两大问题,许地山本人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虽有过一定程度的解释但均未给出完整确实的答案。为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解答上文提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神话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学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以探析许地山笔下人物的原型为切入点,力求在这一系列精心营构的原型置换中寻出许地山的宗教之花所结出的人生之果。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将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结合许地山的生平和着述揭示其与宗教的不解之缘。第二章正式挺近许地山的文学世界,从情节、人物与意象三个方面入手,破译了其笔下的宗教原型。举凡大家发愤着文当必有其所不得不抒,并自有其所诚心欲立。故本文第三章详细阐述了许地山借种种原型置换所欲建构的自己的宗教,这一宗教的主要信条包括生本不乐、但求耕耘及精诚与深情。其中“生本不乐”是许氏哲学的基本命题,其他若干信条则皆由此衍生而出。
二、论许地山的“安乐”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许地山的“安乐”观(论文提纲范文)
(1)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明清许氏家族迁台及其在地化 |
第一节 自粤迁台,溯源漳州 |
第二节 繁衍台南,初成家族 |
第三节 迈入士绅阶层的许南英家族 |
小结 |
第二章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命运转折 |
第一节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抗日保台斗争 |
第二节 内渡:许南英的个人抉择 |
第三节 时局变迁与许南英的政治态度 |
小结 |
第三章 第二代许氏子弟的人生轨迹 |
第一节 第二代许氏子弟概况 |
第二节 第二代杰出代表许地山的人生轨迹 |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家风塑造与传承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许氏家族后裔及家风精神传承 |
第一节 第三代许氏家族后裔 |
第二节 第四代许氏家族后裔 |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的当代延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会试同年齿录: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许南英条 |
附录2 许南英任阳春县知事所撰报告 |
附录3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1 |
附录4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2 |
附录5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3 |
附录6 许南英《窥园留草》未录诗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研究的界定及范围 |
二 选题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的形成及内容 |
第一节 弥陀净土思想及信仰 |
一 弥陀净土思想体系 |
二 弥陀净土信仰修持的大乘精神 |
第二节 法照与五会念佛法门的创立 |
一 法照其人 |
二 衡山创立五会念佛 |
第三节 五会念佛行仪内容结构 |
一 法照之前净土行仪结集 |
二 五会念佛行仪内容 |
三 五会念佛行仪结构 |
第二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体溯源 |
第一节 汉文佛赞的生成与发展 |
一 中印传统赞文 |
二 汉文佛赞的生成 |
三 隋唐佛赞的发展 |
第二节 净土宗与净土赞 |
一 印度净土赞的兴起 |
二 《无量寿经》的文学性影响 |
三 唐前净土赞的创作 |
第三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之文学艺术特征 |
第一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之文学特征 |
一 赞文内容的丰富性 |
二 语言的通俗性 |
三 修辞技巧的多样性与功能性 |
第二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之音乐性特征 |
一 “五会念佛”音声 |
二 赞文句式 |
三 “和声”与“套语” |
第四章 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之写本研究 |
第一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文写本与赞文之流传 |
一 五会念佛行仪赞写本概述 |
二 五会念佛行仪赞在敦煌流传时间考 |
第二节 五会念佛行仪赞在敦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
一 祭亡仪式上的应用 |
二 受戒仪式上的应用 |
三 日常修持念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造像记概述 |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四、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整理与文字辨正 |
第一节 《京都拓本》造像记文献整理 |
第二节 《京都拓本》造像记文字辨正 |
一、误释字正误 |
二、未释字考辨 |
第二章 《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专题研究 |
第一节 造像记称谓词语研究 |
第二节 造像记僧官词语研究 |
第三节 造像记邑义词语研究 |
第四节 造像记典故词语研究 |
第五节 造像记佛像词语研究 |
第六节 造像记处所词语研究 |
第七节 造像记活动词语研究 |
第八节 造像记佛教词语研究 |
第三章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词语及其相关问题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结构比较研究 |
一、造像记结构概述 |
二、结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内容比较研究 |
一、造像记内容概述 |
二、内容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南北朝造像记与隋唐造像记发愿文词语比较研究 |
一、造像记发愿文概述 |
二、造像记发愿文词语比较研究 |
第四章 《京都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对辞书编修的价值 |
第一节 补充词目 |
第二节 增加义项 |
第三节 纠正释义 |
第四节 提前例证 |
第五节 充实例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録:《南北朝碑刻》卷(下册)造像记目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门诸岛地理历史与文化 |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路径 |
四、论文结构及预期 |
第一章 金门琼林蔡氏家族考论 |
第一节 五代由河南迁入金门 |
第二节 琼林始祖十七郎繁衍成族 |
第三节 七座八祠与祭祀 |
第四节 “御赐里名琼林”辨 |
第二章 蔡献臣家世考论 |
第一节 蔡献臣祖 |
第二节 蔡献臣父 |
第三节 蔡献臣同 |
第四节 蔡献臣子孙 |
第三章 蔡献臣生平分期之讨论 |
第一节 求学应试时期 |
第二节 两京四部时期 |
第三节 常镇及降调时期 |
第四节 仕宦浙江时期 |
第五节 光禄少卿时期 |
第六节 乞休家居时期 |
第四章 蔡献臣姻亲考论 |
第一节 妇翁池浴德及内弟 |
第二节 诸子之姻亲 |
第三节 诸女之姻亲 |
第五章 蔡献臣若干交游考论 |
第一节 太仓王世贞、临川汤显祖 |
第二节 晋江何乔远 |
第三节 己丑科泉漳诸同年 |
第四节 浯洲许獬、蔡复一、卢若腾 |
第五节 龙溪张燮 |
第六章 蔡献臣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蔡献臣着述考 |
第二节 咸丰抄本《清白堂稿》异文举例 |
第七章 蔡献臣论海防思想 |
第一节 蔡献臣论海防 |
第二节 海防思想成因 |
第八章 蔡献臣制义理论 |
第一节 制义为“我明神物” |
第二节 明代制义通变观 |
第三节 意胜探微抉奥 |
第四节 制义与诗赋相通 |
第九章 蔡献臣理学学说 |
第一节 理学学说渊源 |
第二节 前期:“务在专朱” |
第三节 後期:“良知是我师” |
第十章 蔡献臣文学观 |
第一节“文章经济”与“实用身亲” |
第二节“诵诗偏爱邵尧夫” |
第三节 东坡“文章擅天下” |
第十一章 蔡献臣诗歌之讨论 |
第一节“伊予少称诗” |
第二节“诗写情事之襟胸” |
第三节“海天万里净烟霏” |
第四节“抑扬纵送”与“明净简远” |
第五节 蔡献臣与琼林蔡氏家族诗人 |
第十二章 蔡献臣古文之讨论 |
第一节 叙事颇得要领 |
第二节 论说“以识力胜” |
第三节 墓志哀祭情真意深 |
结语 |
附录 |
一、蔡献臣诗文辑佚 |
二、亲友致蔡献臣尺牍辑 |
三、蔡献臣《清白堂稿》注释补正 |
四、蔡献臣生平事迹与作品繋年 |
五、田野调查的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立人”的新探索 ——论抗日时期许地山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重读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立人”——进入许地山抗日文学创作的起点 |
第一节 立人·五四·许地山 |
第二节 抗日的新问题 |
第二章 论“故”事新编中的“新”人 |
第一节 不一样的民间 |
第二节 民族·女·英雄 |
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中国圣人 |
第三章 论成长小说《玉官》中的“旧人”改造 |
第一节 对“空心”国民的讽刺 |
第二节 对“旧”人的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庄子“人己”关系图式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 人处于宇宙之中 |
(二) 何谓宇宙 |
(三) 把握宇宙所需的条件 |
二 |
(一) “大道不称” |
(二) “道”的功能 |
(三) 道无处不在 |
三 |
(一) “待”的本义 |
(二) “知有所待而后当” |
(三) “待”的绝对性与“有待”内涵的相对性 |
(四) 如何理解“彼且恶乎待哉” |
四 |
(一) “泛爱万物, 天地一体” |
(二) “物而不物, 故能物物” |
(三) “不以物害己” |
五 |
(一) 人具有独特的分际 |
1. 内在的性分。 |
2. 外在的分际。 |
(二) 人的劣根性 |
1. 人自大。 |
2.“人同于己则可”。 |
(三) 人己关系的图式 |
1.“存诸己”。 |
2. 人先己后。 |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许衡研究概况 |
二、许衡学术思想研究 |
三、许衡作品的文学研究 |
四、许衡作品的语言学研究 |
五、研究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许衡与《许衡集》 |
第一节 许衡简介 |
一、许衡家世谱系 |
二、许衡生平与籍贯墓葬等 |
第二节 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
一、许衡着述概貌 |
二、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
第二章 《许衡集》词汇概貌 |
第一节 《许衡集》词汇构成 |
一、词 |
二、成语 |
第二节 《许衡集》词汇来源 |
一、承继词语 |
二、新生词语 |
三、《许衡集》词汇状貌 |
第三节 《许衡集》词汇特点与成因 |
一、《许衡集》词汇特点 |
二、《许衡集》词汇特点的成因 |
第三章 《许衡集》同义词与反义词 |
第一节 同义词与《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
一、同义词的概念 |
二、同义词的判定 |
三、《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
第二节 《许衡集》同义词分析 |
一、四库本同义词 |
二、版本异文同义词 |
第三节 反义词与《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
一、反义词的概念与判定 |
二、《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
第四节 《许衡集》反义词分析 |
一、名词性 |
二、动词性 |
三、形容词性 |
第四章 《许衡集》词汇个案考察 |
第一节 “鉴视”的来源、发展与语义演变 |
一、《许衡集》“鉴视”的意义 |
二、“鉴视”的出现和发展 |
三、“鉴视”的语义及演变 |
四、“鉴视”的同义词 |
五、小结 |
第二节 “欺骗”义“哄”的历史来源与功能演变 |
一、“哄”的“欺骗”义来源 |
二、“欺骗”义“哄”的功能演变 |
三、《许衡集》“欺骗”义词语 |
四、小结 |
第三节 量词“件”的结构形式及句法功能 |
一、“数词+件” |
二、“指示代词+件” |
三、“件件” |
四、“一件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许衡集》引文与异文词语考 |
第一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同 |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
第二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异 |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
第三节 《许衡集》引文词语分析 |
一、《许衡集》引文的词语变化 |
二、《许衡集》引文词语变化原因 |
三、鉴别引文引语的价值与作用 |
第六章 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 |
第一节 许衡诗歌版本 |
一、元刻 |
二、明刻 |
三、清刻 |
第二节 许衡诗歌异文 |
一、文字异文 |
二、词语异文 |
三、诗句、诗题异文 |
第七章 许衡诗词语言特点与成因 |
第一节 许衡诗词概貌 |
一、许衡的诗词创作 |
二、许衡诗词的收录 |
第二节 许衡诗词语言的特点 |
一、俗白质朴的字词 |
二、重言叠字的格式 |
三、平民化的叙事方式 |
第三节 许衡诗词直白之风的成因 |
一、语言因素 |
二、文学因素 |
三、思想因素 |
四、个人因素 |
第八章 《大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直解》词语比较 |
第一节 三书词语比较的基础 |
一、三书简介 |
二、作品的代表性 |
三、受众的相似性 |
四、创作时间的明确性 |
五、三书的承袭模仿 |
第二节 三书异文词语比较 |
一、不同音节词语替换 |
二、同素异序词语替换 |
三、白话词替换文言词 |
四、新词替换旧语 |
五、方言替换通语 |
六、三书异文词语比较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元许衡《鲁斋遗书》(部分) |
附录二《许衡集》词汇音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许地山笔下的宗教原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许地山的宗教情缘 |
第一节 亦儒 |
第二节 亦佛 |
第三节 亦道 |
第四节 亦基督 |
第二章 许地山笔下的宗教原型 |
第一节 宗教神话情节的“移位” |
一、基督教“漂泊受难,重建伊甸”情节的“移位” |
二、原始宗教“神的死而复生”情节的“移位” |
三、佛教“以身饲虎,割肉贸鸽”情节的“移位” |
四、闽台民俗女神“被损害而行拯救”情节的“移位” |
第二节 宗教人物的“复现” |
一、基督教人物的“复现” |
二、佛教人物的“复现” |
三、闽台民俗信仰与原始宗教人物的“复现” |
第三节 宗教意象的继承与充实 |
一、光 |
二、雨 |
三、门 |
四、海 |
第三章“六经注我”——借原型置换造自己的“宗教” |
第一节 生本不乐 |
第二节 但求耕耘 |
第三节 深情与精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许地山的“安乐”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D]. 黄佳作.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3]净土五会念佛行仪赞文研究[D]. 彭蕊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日本京都大学藏中国历代碑刻文字拓本》造像记词语研究[D]. 张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明代浯洲蔡献臣及其《清白堂稿》考论[D]. 王石堆.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立人”的新探索 ——论抗日时期许地山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D]. 胡文曦.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庄子“人己”关系图式的解析[J]. 许建良.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D]. 邢怒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2013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王静涵.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2)
- [10]许地山笔下的宗教原型[D]. 敬妍霖.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