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大学科技管理的组织特征和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唐本非[1](2021)在《大学科技产业园人性化设计研究 ——以吉林建筑大学产业园方案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持续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进一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学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但目前国内大学科技产业园普遍面临定位不明确、使用效率低以及千篇一律等问题,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除运营管理因素外,建筑空间设计的优劣成为影响其长久发展的关键。在舒适亲切、功能便捷、互动性强的空间中可以获得积极正向的情感激励和良好的空间体验,从而更高效地创造价值。同时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从业人员普遍感到压力与疲惫,因此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对于调节工作与生活状态尤为重要。本论文试图寻找人性化设计的影响要素,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大学科技产业园的设计实践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第一部分,阐述此次研究的背景与来源,给出具体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并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对我国大学科技产业园与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大学科技产业园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性关怀的缺失,并归纳了园内使用人群的多样性需求。第三部分,对大学科技产业园使用人群的行为活动与心理需求进行解读,并总结出园内使用人群对空间设计的共性需求。同时以此为依据,结合相关案例逐一剖析大学科技产业园建筑空间内各要素的处理方式,并针对其建筑内部主要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展开详细地探讨,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以吉林建筑大学产业园设计方案为例,对研究策略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总结实践应用中的逻辑和思路。
钱芬芳[2](2021)在《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双创浪潮的到来,孵化器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各种新型孵化器纷纷涌现,它们的运营模式灵活多样,这给作为传统型孵化器的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原有的传统运营模式急需改进。本文以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为研究对象,以其现有运营模式为具体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国内外孵化器理论文献的整理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利用PEST模型、SWOT模型分析工具对孵化器现有的内外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孵化器员工和在孵企业进行数据调研,找出孵化器现行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接着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作为理论工具提出对现行运营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和提出实施建议。本文将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分为管理、服务、盈利三个维度,在管理模式方面,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存在着管理模式复杂僵化的现象,建议从组织架构出发,由原来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架构逐步向现代化的扁平化组织架构转变,实现孵化器内部扁平化管理;在服务模式方面,现有服务模式缺乏层次性,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无法精准服务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建议按照企业每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和基本特征提供不同孵化服务,提高孵化资源使用效率;在盈利模式方面,现行盈利模式存在着陈旧单一的突出问题,建议在保持原有基础性孵化服务收入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基础理论,利用A大学强大的学科人才资源、常年积累的大量企业资源等优势战略资源开拓新的增值性孵化服务,增加新的盈利点,如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持股孵化等。本文希望通过对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设计的研究探讨,为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战略领先地位提供实施建议,同时也为类似传统型孵化器在自身改良和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罗梦婕[3](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崔冬冬[4](2020)在《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和产城融合相关理论、发展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论文研究基础;其次对国内1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布局类型;最后以产城融合理念为引导,运用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系统论、生态学等理论,归纳产城融合导向下的空间布局思路,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论文包含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全方位阐述;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产城融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相关概念与理论、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章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对国内1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空间布局特征、类型、现状问题进行系统调查,从建筑密度、中心占比、组团形态、配套设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思路,对产城融合的内容和实现路径进行剖析探索产城融合与园区空间布局的内在联系及产城融合理念引导下空间布局的思路转变过程;第五章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这是论文的核心章节,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原则和方法的探究,从整体空间、边界空间和内部空间三个维度展开布局方法研究,引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构建覆盖园区多层次空间环境的空间布局方法,旨在营造美好宜人、和谐高效的园区空间;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反思研究不足,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产业、城市、人口三要素围绕物质空间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基于产城融合理念和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特征,论文从多层次和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将园区空间组织的研究推向更为明确的方向,为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参考,引导现有园区进行空间布局优化。
梁悦[5](2020)在《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更新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与创新时代的全面到来,国家进一步将创新驱动提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明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学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汇聚知识、信息、人才优势,对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城市型大学能够与城市密切联动,对城市创新与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校城联动促进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管理学、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但大学校园封闭现状却对校城创新联动带来阻碍,而相关设计更新研究却十分缺乏,理论指导滞后于实际发展需求。本文从上述现实需求出发,引入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构建创新环境的方法;对既有城市型大学校园功能和空间布局做出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更新策略。通过文献调研了解校城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选取典型案例;调研分析典型案例的城市型大学校园校城创新设施分布、校城创新空间联系、校城外部空间环境,应用统计调查、田野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和空间句法模拟、指标评价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现状存在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更新的现存问题、更新需求,以及开放性、互利性、动态性的更新原则。应对问题和更新需求,从功能和空间更新两方面提出城市型大学校园应对校城协同创新发展的更新策略。功能更新从科技、文化、非正式创新网络三方面,提出通过功能置换更新、集约复合加建等策略补充完善校园科技创新设施,促进校城科技创新网络完善;通过整合校城文化设施、促进文化价值扩散、构建文化产业孵化系统拓展校园协同创新维度、促进校城文化创新网络形成;通过重塑联系校城交通、整合连续校城景观、提供非正式交流环境打造城市型大学校园与城市开放联系的非正式创新网络。空间更新则从空间布局方面提出“创新开放区域”和“半开放组团”实现校园对城市的密切联系和有限开放:对轴线式校园与非轴线式校园提出不同策略组织校城空间联系和协同生长;对教研组团,通过重塑内向型组团、优化联系与场地设计保障创新源泉。并从外部空间更新优化“创新开放区域”的活力和创新氛围:优化既有界面的围合感、场所感和焦点空间提升创新空间活力;改造路面、绿地、设施和建筑立面塑造创新空间氛围。本文旨在应对校城协同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对既有城市型大学校园提出更新策略,适应转型需求。以期为既有城市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型,既有校园建构校城协同创新的功能空间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邱梁杰[6](2020)在《科技创业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以钦州产业园科创空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放缓下行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深化呈现为“科技创新、产业驱动、人才战略”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聚集与创新能力”的竞争,竞争的条件因素则是科技空间的布局与建设。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科技条件建设的步伐,推进“科技发展与人才创新”战略。而“科技创业产业园”作为国家产业经济与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形式,对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规划设计、环境优化的创新研究,无疑会对提升区域科技实力、带动地域产业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基础支撑和驱动的重要作用。基于“大数据与智慧生存”时代特征,面对文明生产与时尚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科技产业园的业态和“城-园”空间形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课题以科技创业园的公共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创新人才在生产、生活领域的交往需求为线索,以高新企业的孵化、运作模式为依据展开研究。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践案例完成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现状、问题、根源、趋势”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次,针对科技创业园的公共交往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存在的“因循、孤立、无趣”等缺陷,整合“城-园”公共交往空间资源,优化公共环境氛围、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以实现人才、员工在科研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全过程内的适宜性需求目标、推进内容研究进程;其三,围绕科创园公共交往的“空间与功能、形态与界面、环境与氛围、组织与管理”,提出引导空间环境“转型、创新、升级”至“精致、智慧、适宜、体验”的“人人-人景-情景”交互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广西钦州“钦州产业园科创空间规划设计”实际案例,解析、实证、总结其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园内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在适宜性、体验性、协同性等方面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今后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郭晶晶[7](2020)在《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开放、共享、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文化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就是对建筑的影响,建筑产生的变化也将与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紧密联系,呈现明显的时代特性。科技产业园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要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改善城市环境,推动时代的进步。而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是高技术人才进行非正式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技术人才对工作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园区创新能力。因此,本文选择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形态、空间内涵、空间氛围等性质,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实践调研、优秀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从宏观层面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和微观层面建筑外部空间组合设计及节点空间三个角度探讨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力图使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适应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塑造科技创新的形象,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气氛,传承地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创造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建筑外部空间,为高技术人才创造优良的空间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思维,使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科技成果。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思路。第二章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产业园发展及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发展仍然迅猛,其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外部空间特点、空间形象等,并总结我国科技产业园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互联网时代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空间的影响,以及园区建筑外部空间的特点和设计发展理论。第四章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内涵进行研究,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内涵与目标及整体设计原则。第五章对科技产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从宏观层面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及微观层面建筑外部空间的量、形、界面、联系、标识的组合设计两方面研究设计方法。第六章是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广场、道路、庭院三个重要节点空间进行研究,提出设计策略。结尾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表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韩新明[8](2020)在《我国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及实践总结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科技园管理人员和研究者发现,大学科技园最初设计很有魅力,但运行的实际服务能力与期待相比有限,经常陷入无法为入园孵化的企业提供有效帮助的困境,多数的大学科技园通常只能为企业提供场地租赁服务以及简单的业务咨询,这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初衷是有很大背离的。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提速语境下,应该如何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科技社会化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能力的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与质量。从这个意义来讲,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研究现实价值尤为彰显。从公共组织类型来观察,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集公益目标和经济目标于一体的特色混合组织,其能力建设必然不同于单纯的经济组织,也必然不同于非营利组织或政府部门。因此,结合大学科技园的组织属性及其特征,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的本体属性,找到适合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合适方法论,才能科学高效地指导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建设。本文在对组织能力建设理论和西方公共治理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了Stephen·Osborne等学者提出的新公共治理理论作为中国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方法论。新公共治理理论一方面对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地吸收,另一方面吸收了服务主导逻辑理论的精华,可为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探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服务主导逻辑的新公共治理理论指导之下,本文设计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框架体系,明确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由于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建设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本文将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持续改进理论作为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科技园服务持续改进七步流程图。最后,结合服务能力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流程,明确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周期内的三大构成体系:服务能力生成与运行体系、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治理体系。因此,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建设这一议题的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部分是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生成与运行体系研究。本部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产生机理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生成的内部构成要素包括组织要素、资源要素、技术要素以及制度要素四大类。这些内部构成要素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发生关系,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为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基础与保障。除此之外,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科技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认识到,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并不是大学科技园内部资源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的简单堆砌,还需要一定的运行机制对内部资源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进行有效匹配,使其按照期待的目标动态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用户满意的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此外,为了更加直观地认识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本研究结合新公共治理理论,从服务设计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价值共创能力、关系营销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新的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框架模型。第二部分是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结合软件领域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等级模型,将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成熟度分为五个等级:初始级、简单级、规范级、成熟级和优化级。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量化评价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成熟度,利用调查问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二十个二级指标和五十五个三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以4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样本对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法进行了实证性检验。第三部分是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在服务能力建设的路径方面,本研究认为,大学科技园首先应该顺应数字化大潮的发展趋势,及早推进数字化转型,并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大学科技园数字服务生态系统,从而为园内的在孵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依据数字治理思想,本章认为大学科技园也应该顺应数字化大潮的发展趋势,及早推进数字化转型,从而为园内的在孵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保障服务能力提升的实现,提出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以内部治理结构创新调动内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实现从公司治理到平台治理的转变,将外部利益相关者紧紧关联在一起。同以往站在微观的视角研究大学科技园的能力不同,本文从新公共治理理论这个视角入手,从中观层面来探讨大学科技园这一特殊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其理论意义在于:首先,对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解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组织能力的研究;其次,通过对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生成、影响因素等有关内容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深化了对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第三,将新公共治理理论应用于大学科技园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新公共治理理论的应用领域。本研究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一种新的能力提升视角,探索性设计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这些都有助于指导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使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建设具有较好的战略性与前瞻性。此外,本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在制定大学科技园有关政策时提供决策参考。
罗秦云[9](2019)在《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创新型孵化器作为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建筑数量上急剧扩张。在新时代背景下由孵化器转型升级产生的创新型孵化器,在孵化模式、产业行为以及创业人员行为上都发生了变化。现有的创新型孵化器建筑逐渐难以满足迭代下日益增加的空间需求。基于这些关切点,本文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普通孵化器建筑空间设计经验主义的限制,通过空间这一抓手,力求以弹性设计来使建筑空间具有适应性与可变性,从而解决现有创新型孵化器建筑所存在的局限性,实现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的长效发展,进而提高创业环境品质,提升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效能。本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对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策略展开内容研究。首先,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做了基本分析,明确了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及弹性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内涵,并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第二章首先概述了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然后对弹性空间设计理论进行提炼和总结,使弹性空间设计理论清晰化,最后通过对创新型孵化器的孵化模式、产业行为特征与创业人员行为特征三个内在因素的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弹性设计引入至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空间中。其次论文分析了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各个构成空间的特征,并且对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所涉及的各个要素的弹性特征进行剖析,明晰了功能、空间、形态、结构与设备四要素协同设计对弹性空间塑造的重要性。然后对目前较为成功的创新型孵化器建筑项目进行了相应的解读,进而提炼了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完成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体系构建。基于以上现象分析与原则归纳,论文最后得出了功能的动态设计、空间的可变适应性设计、空间形态的扩充设计,结构与设备的先进应用四个方面的,针对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的弹性空间设计策略。并且通过实际项目对文中提出的设计策略做出实践检验本文通过对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的探讨,力求使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空间既满足其当前的孵化需求,又能适用未来发展变化,使其在不断发展、调整与适应的动态过程中,保持持久生命力,实现真正的永续健康发展。
冯胜村[10](2019)在《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及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大学高速扩招扩建,积极开设大学新校区和异地分校,兴建大学科技园,带来了大学教研建筑建设量的高潮。在这种建设的高潮中,大量的大学教研建筑实践工程落地建成,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设计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种短期内出现的建设高潮,难免出现对于教研建筑内在和外在需求变化的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时代发展对于大学的影响,大学教研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以及空间使用方式和功能需求的演变等,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当下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提出了“双一流”的大学建设目标。而对于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建设首先离不开大学创新的发展,这对于大学中教研理念和模式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研建筑如何适应,甚至是引领这种变化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大学教研建筑在设计中如何协调时代、地域及文化三者的关系,以及在对外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教研建筑自身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发展,从学校形象、学科的标志和特色性等考虑,努力吸引资金和人才资源,激励学科和科研的创新发展。以上,针对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理念及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对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总结;随后对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变化发展、空间的开放与共享化、及时代、地域和文化对于建筑共性和个性的塑造三个主要层面对大学教研建筑的影响进行分析;紧接以国内外优秀的大学教研建筑案例为参考,结合第三章现阶段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因素,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提出可行性的设计策略;最后对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进行反思和展望,同时结合设计实践,提出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的一些想法。
二、论大学科技管理的组织特征和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学科技管理的组织特征和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科技产业园人性化设计研究 ——以吉林建筑大学产业园方案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大学科技产业园及人性化设计相关概述 |
2.1 国内大学科技产业园发展概况 |
2.1.1 大学科技产业园发展历程 |
2.1.2 大学科技产业园设计现状 |
2.1.3 大学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 |
2.2 大学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
2.2.1 大学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特点 |
2.2.2 大学科技产业园的建筑形态 |
2.2.3 大学科技产业园的功能构成 |
2.3 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
2.3.1 人性化设计 |
2.3.2 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
2.4 大学科技产业园的现状调查 |
2.4.1 大学科技产业园空间人性化设计现状 |
2.4.2 使用人群空间满意度与需求的问卷调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科技产业园人性化设计策略 |
3.1 大学科技产业园人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使用群体的阶层特质 |
3.1.2 使用群体的行为活动规律 |
3.1.3 使用群体的心理需求特征 |
3.1.4 行为与心理对空间设计的具体要求 |
3.2 大学科技产业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
3.2.1 引导正向积极的场所氛围 |
3.2.2 适当弱化工作与生活界限 |
3.2.3 满足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 |
3.2.4 功能复合提供使用的便利 |
3.3 人性化设计中空间要素的处理方式 |
3.3.1 功能与形式的设计 |
3.3.2 色彩与材质的表现 |
3.3.3 绿植与陈设的配置 |
3.3.4 情感与气氛的融合 |
3.3.5 比例与尺度的协调 |
3.4 人性化设计在各功能空间中的应用 |
3.4.1 弹性化办公空间的多样组合 |
3.4.2 非正式交流场所的多点嵌入 |
3.4.3 塑造功能复合化的通行场景 |
3.4.4 多样化的休闲空间互联互动 |
3.4.5 接轨城市生活尊重原生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建筑大学产业园人性化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述 |
4.1.1 项目方案设计背景 |
4.1.2 项目的设计定位 |
4.2 人性化理念在空间构成要素的体现 |
4.2.1 合理的功能布局与空间层次 |
4.2.2 协调柔和的色彩与材质表现 |
4.2.3 利用家具陈设营造空间氛围 |
4.2.4 生态绿植元素引入建筑空间 |
4.3 各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3.1 办公空间设计 |
4.3.2 交流空间设计 |
4.3.3 交通空间设计 |
4.3.4 休闲空间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 |
1.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1.3.2 资源基础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概况介绍与运营模式现状 |
2.1 孵化器概念及运营模式内涵的界定 |
2.1.1 孵化器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2 孵化器运营模式的概念 |
2.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概况介绍 |
2.2.1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背景介绍 |
2.2.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组织架构 |
2.3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现状 |
2.3.1 现有管理模式 |
2.3.2 现有服务模式 |
2.3.3 现有盈利模式 |
第3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法律政策因素(P) |
3.1.2 经济因素(E) |
3.1.3 社会因素(S) |
3.1.4 科技因素(T) |
3.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S) |
3.2.2 劣势分析(W) |
3.2.3 机遇分析(O) |
3.2.4 威胁分析(T) |
第4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的问卷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关于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的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1.3 问卷结果分析 |
4.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孵化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管理模式复杂僵化 |
4.2.2 服务体系缺乏层次性 |
4.2.3 盈利模式陈旧单一 |
第5章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设计与实施建议 |
5.1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设计 |
5.1.1 管理模式优化设计 |
5.1.2 服务模式优化设计 |
5.1.3 盈利模式优化设计 |
5.2 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的实施建议 |
5.2.1 采用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 |
5.2.2 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 |
5.2.3 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
5.2.4 实现持股孵化功能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1 |
问卷2 |
(3)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
1.3.3 现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
2.3 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共生理论 |
2.3.2 紧凑城市理论 |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
3.3.1 整体协同原则 |
3.3.2 多样混合原则 |
3.3.3 高效可达原则 |
3.3.4 弹性适应原则 |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
附录三 案例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
1.1.2 “多规合一”规划编制背景下的内在要求 |
1.1.3 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城融合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新型工业化理论 |
2.2.3 紧凑城市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产城融合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2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 |
3.1 高新技术产业园典例分析 |
3.1.1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 |
3.1.2 慕尼黑科技工业园 |
3.1.3 纬壹科技城 |
3.1.4 新竹科技园 |
3.2 高新技术产业园调研分析 |
3.2.1 调研的目的 |
3.2.2 调研的原则 |
3.2.3 调研的内容 |
3.2.4 调研的方法 |
3.2.5 调研的结果 |
3.3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3.3.1 建筑密度 |
3.3.2 中心占比 |
3.3.3 组团形态 |
3.3.4 配套设施 |
3.4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的类型 |
3.4.1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分类依据 |
3.4.2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思路 |
4.1 产城融合理念的主要内容 |
4.1.1 产城关系 |
4.1.2 职住关系 |
4.1.3 空间关系 |
4.1.4 时间关系 |
4.2 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
4.2.1 发展路径 |
4.2.2 融合路径 |
4.3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空间布局转变思路 |
4.3.1 产业模式转变 |
4.3.2 空间关系转变 |
4.3.3 区位选择转变 |
4.3.4 价值取向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 |
5.1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空间布局原则 |
5.1.1 空间集聚原则 |
5.1.2 整体连续原则 |
5.1.3 人本主义原则 |
5.1.4 生态适宜原则 |
5.1.5 丰富多样原则 |
5.2 高新技术产业园与主城区空间融合 |
5.2.1 整体空间融合 |
5.2.2 边界空间融合 |
5.3 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部空间融合 |
5.3.1 用地功能混合 |
5.3.2 配套设施契合 |
5.3.3 交通体系调合 |
5.3.4 生态景观协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思考 |
研究不足 |
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实践项目 |
致谢 |
(5)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更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校城互动的相关研究 |
1.2.2 大学参与城市创新的相关研究 |
1.2.3 现有研究总结分析 |
1.3 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 |
1.3.1 城市型大学 |
1.3.2 校城协同创新 |
1.3.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校城协同创新与城市型大学校园更新解析 |
2.1 基础理论建构 |
2.1.1 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1.3 理论对构建校城协同创新环境的启示 |
2.2 既有城市型大学校园功能及空间布局分析 |
2.2.1 创新功能“核心-边缘”分析 |
2.2.2 现状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
2.3 城市型大学校城协同创新空间现状调研 |
2.3.1 校城协同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 |
2.3.2 城市型大学校城创新设施分布调研 |
2.3.3 城市型大学校城创新空间联系调研 |
2.3.4 城市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调研 |
2.4 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更新解析 |
2.4.1 城市型大学校城协同创新的现存问题 |
2.4.2 更新需求 |
2.4.3 更新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功能更新 |
3.1 促进科技创新网络完善的校园功能更新策略 |
3.1.1 完善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的功能设施 |
3.1.2 置换整合科技协同创新功能 |
3.1.3 复合加建科技协同创新设施 |
3.2 促进文化创新网络构建的校园功能更新策略 |
3.2.1 整合校城文化设施 |
3.2.2 促进文化价值扩散 |
3.2.3 构建文化产业孵化系统 |
3.3 促进非正式创新网络构建的校园环境更新策略 |
3.3.1 重塑联系校城交通 |
3.3.2 整合连续校城景观 |
3.3.3 提供非正式交流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 |
4.1 联系校城空间的校园“创新开放区域”构建策略 |
4.1.1 轴线式校园的协同创新路径联系 |
4.1.2 非轴线式校园的协同创新路径联系 |
4.1.3 创新路径网络的协同生长 |
4.2 保障创新源泉的校园教研“半开放组团”优化策略 |
4.2.1 重塑教研内向组团 |
4.2.2 构建协同双向联系 |
4.2.3 优化慢行场地设计 |
4.3 提升校园“创新开放区域”活力的界面优化策略 |
4.3.1 界面连续塑造围合感 |
4.3.2 空间渗透转化场所感 |
4.3.3 塑造焦点空间提升聚集度 |
4.4 塑造校园“创新开放区域”氛围的环境优化策略 |
4.4.1 路面步行友好化 |
4.4.2 绿地活动交互化 |
4.4.3 设施体现创意参与 |
4.4.4 建筑塑造创新风格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科技创业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以钦州产业园科创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产业园区的空间功能设计 |
1.1.2 创新型科技园对空间提出新要求 |
1.1.3 “数字时代”人才期望的交往环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现状研究综述 |
2.1 概念及一般问题 |
2.1.1 科技创业园 |
2.1.2 公共交往空间 |
2.1.3 科技创业园的公共交往空间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现状 |
2.2.2 国内外相关实践现状 |
2.3 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现状研究 |
3.1 科创园的公共交往空间与功能 |
3.1.1 城园空间交往 |
3.1.2 内部功能分类 |
3.1.3 空间开放层级 |
3.2 公共交往空间的形态与界面 |
3.2.1 空间形态类型 |
3.2.2 空间界面类型 |
3.3 公共交往空间的环境与氛围 |
3.3.1 园区公共空间网络 |
3.3.2 节点空间结构体系 |
3.3.3 空间场所的环境氛围 |
3.4 公共交往空间的组织与管理 |
3.4.1 空间组织模式 |
3.4.2 空间管理保障 |
3.5 从苏州东创科创园现状看“交往”设计 |
3.5.1 东创科技园园区概况 |
3.5.2 园区公共交往空间现状 |
3.5.3 “交往空间”设计问题解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
4.1 公共交往空间创新策略研究 |
4.1.1 交往空间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
4.1.2 交往空间设计定位与新方法 |
4.1.3 公共交往空间情景创新策略 |
4.2 功能空间多元化规划 |
4.2.1 联动城市公共空间 |
4.2.2 开拓线下交流场所 |
4.2.3 构建创新空间体系 |
4.3 形态界面个性化设计 |
4.3.1 空间形态层次化 |
4.3.2 空间界面互动化 |
4.3.3 灵动的变换发展 |
4.4 环境氛围适宜化营造 |
4.4.1 数字时代下的环境趋势 |
4.4.2 营造体验式的环境氛围 |
4.4.3 添加科技性的营造手段 |
4.5 组织机制灵活化管理 |
4.5.1 组织模式交互化 |
4.5.2 管理保障智能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钦州产业园科创空间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述 |
5.1.1 基地概况 |
5.1.2 设计构思 |
5.2 空间功能规划分析 |
5.2.1 功能空间一体化 |
5.2.2 服务多样化 |
5.2.3 组织灵活化 |
5.3 形态界面设计分析 |
5.3.1 促进交往的形态 |
5.3.2 引发对话的界面 |
5.4 环境氛围营造分析 |
5.4.1 吸纳城市环境 |
5.4.2 营造交往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科创园公共交往空间现状调查问卷表 |
作者简历 |
(7)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互联网时代 |
1.3.2 .科技产业园 |
1.3.3 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结构图 |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发展与空间分析 |
2.1 国外科技产业发展与分析 |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发展历程 |
2.1.2 科技产业园的在世界各国的演化与发展 |
2.1.3 国外科技产业园理论研究 |
2.1.4 国外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 |
2.2 我国科技产业园发展与分析 |
2.2.1 我国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科技产业园理论研究 |
2.2.3 影响我国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因素 |
2.2.4 我国科技产业园开发方式 |
2.2.5 我国科技产业园企业的特点 |
2.3 我国科技产业园空间与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2.3.1 我国科技产业园空间发展分析 |
2.3.2 我国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特点研究与分析 |
3.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 |
3.1.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 |
3.1.2 与建筑外部空间相关的其他的空间 |
3.2 互联网时代对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影响 |
3.2.1 互联网时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
3.2.2 开放、共享、多元化的时代精神影响 |
3.2.3 互联网时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 |
3.3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构成要素及特点 |
3.3.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构成要素 |
3.3.2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特点 |
3.4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发展 |
3.4.1 人本主义的设计理论 |
3.4.2 场所理论 |
3.4.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4.4 交往理论 |
3.4.5 产城融合理论 |
3.4.6 生态学理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内涵研究与分析 |
4.1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的影响因素 |
4.1.1 宏观影响因素 |
4.1.2 微观影响因素 |
4.2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内涵与目标 |
4.2.1 科技的文化内涵 |
4.2.2 创新的空间形象 |
4.2.3 生态化、人性化、智能化 |
4.2.4 .地域特色的传承 |
4.3 建筑外部空间的整体设计原则 |
4.3.1 整体性原则 |
4.3.2 多样性原则 |
4.3.3 开放性原则 |
4.3.4 可识别原则 |
4.4 小结 |
第5章 科技产业园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方法 |
5.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 |
5.1.1 场地重构,延续城市文脉 |
5.1.2 吻合城市肌理 |
5.1.3 交通可达性 |
5.1.4 界面视觉形象 |
5.2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组合设计方法 |
5.2.1 建筑外部空间的量 |
5.2.2 建筑外部空间的形 |
5.2.3 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
5.2.4 建筑外部空间的联系 |
5.2.5 建筑外部空间的标识与导向系统 |
5.3 小结 |
第6章 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节点设计 |
6.1 广场空间 |
6.1.1 广场在科技产业园中的作用 |
6.1.2 科技产业园广场的分类 |
6.1.3 广场整体组织设计 |
6.1.4 广场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 |
6.1.5 小结 |
6.2 道路空间 |
6.2.1 园区道路的作用及特点 |
6.2.2 园区道路交通组织 |
6.2.3 园区道路系统的分级 |
6.2.4 道路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 |
6.2.5 小结 |
6.3 庭院空间 |
6.3.1 科技产业园庭院空间的作用及特点 |
6.3.2 园区庭院空间构成要素及类型 |
6.3.3 庭院空间设计策略 |
6.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
(8)我国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学科技园发展概述 |
1.1.1 大学科技园的诞生及发展 |
1.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选题意义 |
1.3.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3.2 选题的实际价值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能力、组织能力与服务能力 |
1.4.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 |
1.4.3 能力建设的概念及其研究范畴 |
1.4.4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定义及内涵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5.1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科技园能力的研究状况 |
1.5.2 国内外关于大学科技园治理的研究现状 |
1.5.3 研究现状述评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属性及特征分析 |
2.1.1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属性 |
2.1.2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特征 |
2.2 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有关理论 |
2.2.1 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理论 |
2.2.2 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微观理论 |
2.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主要指导理论的确定 |
2.3.1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新公共治理理论概述 |
2.3.2 以服务为主导逻辑的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的基础 |
2.3.3 以服务为主导逻辑的新公共治理理论的特点与不足 |
2.4 新公共治理理论在大学科技园治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
2.4.1 中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新公共治理理论的适用提供了可能性 |
2.4.2 大学科技园的本质特性与新公共治理理论的作用机理相契合 |
2.4.3 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意愿为新公共治理理论的适用奠定了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框架设计 |
3.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与指导思想 |
3.1.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 |
3.1.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原则 |
3.1.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
3.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主体 |
3.2.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识别 |
3.2.2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
3.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方法 |
3.3.1 基于PDCA的质量持续改进方法简介 |
3.3.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持续改进的方法 |
3.4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服务能力建设流程 |
3.4.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生命周期 |
3.4.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三大构成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生成、运行机制及模型构建 |
4.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生成及其运行 |
4.1.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生成机理 |
4.1.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运行机制及其价值实现 |
4.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
4.2.1 能力开发与设计 |
4.2.2 能力生命周期 |
4.2.3 能力设计的流程与策略 |
4.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框架模型的构建 |
4.3.1 现有的服务能力模型概述 |
4.3.2 现有服务能力结构模型的特点与不足 |
4.3.3 基于新公共治理理论的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结构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矩阵模型的构建 |
5.1.1 成熟度与能力成熟度模型 |
5.1.2 部分典型成熟度模型介绍 |
5.1.3 服务型企业服务能力成熟度矩阵模型的构建 |
5.1.4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
5.2 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 |
6.1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6.1.1 创业服务的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利益冲突 |
6.1.2 各利益相关者在服务目标偏好不同时产生的利益冲突 |
6.1.3 制约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 |
6.2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设计 |
6.2.1 以数字化建设推进大学科技园服务方式的改革 |
6.2.2 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大学科技园数字服务生态系统 |
6.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
6.3.1 利益相关者参与 |
6.3.2 大学科技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及其行动 |
6.3.3 大学科技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治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的样本案例分析 |
7.1 案例样本对象选择说明 |
7.1.1 样本的选择范围 |
7.1.2 选择样本时需考虑的因素 |
7.1.3 案例样本的确定 |
7.2 样本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与比较分析 |
7.2.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
7.2.2 样本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 |
7.2.3 样本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
7.3 提升样本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的建议 |
7.3.1 提升服务战略规划能力 |
7.3.2 提升过程干预能力 |
7.3.3 营造价值共创环境 |
7.3.4 构建和维护有效的支持网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文章结论及创新之处 |
8.1.1 文章结论 |
8.1.2 文章的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权重问卷调查 |
附录3 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成熟度等级问卷调查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定义及阐述 |
1.2.1 .孵化器 |
1.2.2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 |
1.2.3 .弹性与弹性设计 |
1.2.4 .弹性空间的概念与内涵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创新型孵化器的文献综述 |
1.4.2 .弹性空间设计的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与弹性空间设计发展概述 |
2.1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发展概述 |
2.1.1 .创新型孵化器发展回顾 |
2.1.2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现状及问题 |
2.1.3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发展趋势 |
2.2 .弹性空间设计理论发展概述 |
2.2.1 .中国木构架建筑弹性思想的体现 |
2.2.2 .西方弹性空间设计理论发展历程 |
2.2.3 .弹性空间设计理论的成型 |
2.3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
2.3.1 .创业孵化模式 |
2.3.2 .创业产业的行为特性 |
2.3.3 .创业人员的行为与心理需求 |
2.3.4 .现有设计方法的局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体系构建 |
3.1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的功能划分与空间构成 |
3.1.1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的功能划分 |
3.1.2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的空间构成 |
3.2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构成要素与特征 |
3.2.1 .动态适应的功能要素 |
3.2.2 .灵活可变的空间要素 |
3.2.3 .易于扩充的形态要素 |
3.2.4 .技术先进的支撑要素 |
3.3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实地调研解读 |
3.3.1 .调研对象概况 |
3.3.2 .实地调研对象解读 |
3.3.3 .调研小结 |
3.4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原则 |
3.4.1 .要素协同性原则 |
3.4.2 .动态性原则 |
3.4.3 .可变性原则 |
3.4.4 .适应性原则 |
3.4.5 .经济性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应用策略 |
4.1 .空间功能的动态设计 |
4.1.1 .空间功能的确定与组织 |
4.1.2 .空间功能的并置与重叠 |
4.2 .空间的可变适应性设计 |
4.2.1 .整体空间,保持开放 |
4.2.2 .内部空间,构建灵活 |
4.2.3 .局部空间,增加可变 |
4.2.4 .工作空间,类型多样 |
4.2.5 .共享空间,创造余裕 |
4.2.6 .交通空间,营造混合 |
4.2.7 .服务空间,集约设置 |
4.3 .空间形态的扩充设计 |
4.3.1 .场地的弹性预留 |
4.3.2 .可生长的建筑形态 |
4.3.3 .立面的可变性 |
4.4 .结构与设备的先进应用 |
4.4.1 .灵活高效的结构选型 |
4.4.2 .设备的集中设置与结构分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创新型孵化器弹性空间设计实践应用 |
5.1 .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基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动态适应的功能组织 |
5.1.3 .灵活可变的空间设计 |
5.1.4 .可扩充的空间形态 |
5.1.5 .合理的结构选型 |
5.2 .合肥高新集团孵化综合体项目 |
5.2.1 .项目概况 |
5.2.2 .空间功能的动态考虑—复合业态分区设置 |
5.2.3 .空间的可变适应性考虑—开放灵活适应可变 |
5.2.4 .空间形态的扩充考虑 |
5.3 .设计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与课题概况 |
致谢 |
(10)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 |
2.1 国外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 |
2.1.1 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及教研建筑的初期发展 |
2.1.2 近代大学教研建筑的社会化发展及公共性演化 |
2.1.3 现代大学教研建筑的城市化格局及开放共享性演化 |
2.2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当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
2.2.1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概况 |
2.2.2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的发展现状 |
2.2.3 当下我国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
2.3 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面临的新情况 |
2.3.1 创新发展下的大学教育和科研变化发展 |
2.3.2 大学对于时代、地域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3.3 大学的开放与共享化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 |
3.1 大学教育和科研的综合性变化 |
3.1.1 创新发展下的功能多元化需求 |
3.1.2 协同创新发展下的集约共享化需求 |
3.1.3 跨学科发展下的空间开放化需求 |
3.1.4 学科发展下的布局及空间的灵活弹性需求 |
3.2 大学教研空间的开放共享及人性化发展需求 |
3.2.1 促进非正式交流的空间需求 |
3.2.2 科研和学习的团队化发展需求 |
3.2.3 提高空间品质与舒适度的需求 |
3.3 大学教研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发展需求 |
3.3.1 信息化及技术升级发展的需要 |
3.3.2 地域性发展的需要 |
3.3.3 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策略 |
4.1 建筑整体与综合性设计策略 |
4.1.1 建筑整体性规划布局 |
4.1.1.1 学科群组团式整体性布局 |
4.1.1.2 建筑综合体式整体性布局 |
4.1.2 建筑综合性设计策略 |
4.1.2.1 集约开放的通用性平面布局 |
4.1.2.2 利于科教协同的功能组织 |
4.1.2.3 教研单元的标准化设计 |
4.2 开放共享的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开放具有活力的场地空间设计策略 |
4.2.1.1 营造场地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
4.2.1.2 强化场地空间的场域感 |
4.2.1.3 柔化建筑与场地空间的边界 |
4.2.2 加强交往活动的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
4.2.2.1 教研协同的功能空间设计 |
4.2.2.2 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设计 |
4.2.2.3 多元活泼的交通辅助空间设计 |
4.2.2.4 旧空间的改造再利用 |
4.3 建筑造型和立面的时代、地域及文化性设计策略 |
4.3.1 建筑造型设计 |
4.3.2 建筑立面设计 |
4.3.3 建筑造型和立面的地域性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教研建筑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展望 |
5.1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研建筑发展的限制因素 |
5.1.1 相对传统保守的“经验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建设模式 |
5.1.2 经济条件的限制 |
5.1.3 教育和科研体制 |
5.1.4 建筑规范的制约 |
5.2 发展展望 |
5.3 设计实践——中科大新校区北区教研建筑组团设计 |
5.3.1 项目背景及设计理念 |
5.3.2 组团布局及场地空间设计 |
5.3.3 功能布局与空间营造 |
5.3.4 建筑造型和立面设计 |
5.3.5 设计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论大学科技管理的组织特征和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科技产业园人性化设计研究 ——以吉林建筑大学产业园方案设计为例[D]. 唐本非.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上海A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营模式优化研究[D]. 钱芬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3]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研究[D]. 崔冬冬.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5]校城协同创新的城市型大学校园更新策略[D]. 梁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科技创业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以钦州产业园科创空间为例[D]. 邱梁杰.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互联网时代科技产业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郭晶晶. 湖南大学, 2020(08)
- [8]我国大学科技园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韩新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创新型孵化器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罗秦云. 湖南大学, 2019(06)
- [10]当下我国大学教研建筑设计研究[D]. 冯胜村.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