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袁音[2](2021)在《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老龄化与健康”是目前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老年人群的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支持等综合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死亡、失能、住院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发展。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量化评定健康状况,为个体健康状态的筛查和分级提供依据。衰弱是综合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标准。衰弱可升高死亡等多种负性事件的发生风险。识别衰弱的危险因素、评估衰弱的风险并早期给予精准干预,衰弱的状态可被逆转。机体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与疾病的关联密切,可动态反映细胞活动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代谢组学具有高效整合内源性和外源性暴露信息的潜力,分析老年衰弱的代谢特征有助于扩充衰弱的危险因素谱。方法第一部分通过伞状Meta分析探索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的老年健康因素,建立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条目池;第二部分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通过人群实证研究制定老年综合健康评分的常模。第三部分依托于多中心非住院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通过综合健康评估,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探讨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离散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以直观反映衰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并利用条件概率推理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对衰弱的作用强度。第四部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寻找衰弱、衰弱前期、非衰弱老年人群代谢产物的差异表达,分析衰弱相关代谢特征。结果1.伞状Meta分析提示多种健康因素与非住院老年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显着相关。经流行病学可信度评价为“可信”或“高度提示性”的危险性因素包括衰弱、低体能评分、每日步数减少、代谢综合征、低体质指数(body mas index,BMI)、营养不良、现在吸烟、认知受损、握力减退、步速下降、视力损害、尿失禁、丧偶及每日睡眠>6~8小时;保护性因素为地中海饮食、高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与全因死亡存在“提示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BMI、曾经吸烟、肌少症、共病和勃起障碍;保护性因素为低强度运动。每日睡眠<6~8小时和抑郁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绿地暴露增加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则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但证据级别均为“弱”。2.本研究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躯体生理、精神心理、社会支持与环境三大维度共29个题项的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信度、效度评价均良好。通过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计算得出老年综合健康评分,并在社区和养老院共2,040名老年人中进行实证研究,制定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均数、百分位和划界常模。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状态显着相关。3.开展多中心非住院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按照Fried表型、FRAIL和衰弱指数标准,衰弱的患病率分别为8.33%、8.03%和13.28%。贝叶斯网络分析提示,年龄、营养状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社会支持与衰弱存在直接相关。跌倒、慢性疼痛、焦虑、血肌酐水平、视力和听力与衰弱存在间接的网络联系。知晓以上任意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的状态,可利用条件概率推理衰弱的风险。4.基于第三部分的人群资料进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提示,衰弱和衰弱前期人群血浆中多种代谢物质发生显着改变,包括氨基酸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氧化脂质、胆汁酸、胆碱、酰基肉碱、甘油磷脂类等。共同的差异代谢物有4种,分别为吲哚-3-丙酸、4-甲氧基苯乙酸、胍基乙酸和D-尿胆原,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通路的扰动。差异代谢物中,胍基乙酸、sn-甘油-3-磷酸胆碱和5-氨基戊酸具有区分衰弱、衰弱前期与非衰弱状态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老年综合健康状况对全因死亡风险具有显着影响。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状态具有显着相关性。衰弱及其影响因素构成复杂的网络关联,其中年龄、营养状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社会支持与衰弱存在直接相关。衰弱和衰弱前期显着的代谢特征变化集中于氨基酸代谢通路。本研究为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的管理和干预提供了方法学支撑和实践指导,为衰弱的早期诊断、风险预测和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赛赛[3](2021)在《河北省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河北省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河北省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的现状及就诊情况,探讨老年人失眠症状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睡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河北省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常住人口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婚姻、家庭月收入;使用生活史调查表调查煤气中毒经历、头颅外伤致失忆史;使用行为生活方式调查问卷收集老年人饮酒、吸烟、吃腌制食品、吃油炸食品情况;使用躯体情况调查表收集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情况;睡眠-觉醒障碍的筛查工具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睡眠呼吸暂停-柏林问卷、不宁腿综合征问卷等量表,采用简式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评估睡眠不良信念,采用特质性应对方式问卷评估被试者面对应激事件时采取的态度,采用应激事件量表了解患者近期遭遇的应激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失眠症状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类睡眠-觉醒障碍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1.完成河北省睡眠-觉醒障碍调查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共7302人,其中男性3298人,女性4004人。失眠症状检出率为21.9%,可疑OSAS检出率24.5%,可疑RBD检出率为9.0%,可疑RLS检出率为2.6%,可疑发作性睡病检出率为0.3%。2.失眠症状(X2=190.713,P<0.05)、可疑OSAS(X2=9.488,P<0.05)、可疑RBD(X2=20.389,P<0.05)、可疑RLS(X2=10.433,P<0.05)的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可疑发作性睡病(X2=1.020,P>0.05)的性别差异不显着。失眠症状(X2=86.329,P<0.05)、可疑R BD(X2=38.172,P<0.05)、可疑RLS(X2=19.258,P<0.05)的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可疑OSAS(X2=1.267,P>0.05)和可疑发作性睡病(X2=1.002,P>0.05)的城乡差异不显着。失眠症状(X2=14.702,P<0.05)、可疑OSAS(X2=41.166,P<0.05)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疑RBD(X2=3.655,P>0.05)、可疑RLS(X2=5.969,P>0.05)、可疑发作性睡病(X2=0.887,P>0.05)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老年人失眠症状人群中可疑OSAS(X2=119.642,P<0.05)、可疑RBD(X2=121.474,P<0.05)、可疑RLS(X2=31.379,P<0.05)、可疑发作性睡病(X2=5.570,P=0.018)检出率高于无失眠症状人群。4.老年人失眠症状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老年人失眠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2.013,95%CI=1.711-2.369)、头部外伤(O R=2.012,95%CI=1.014-3.990)、糖尿病(OR=1.248,95%CI=1.038-1.501)、高血压(OR=1.306,95%CI=1.146-1.489)、脑血管病(OR=1.719,95%CI=1.440-2.052)、不良的睡眠态度与信念(OR=0.949,95%CI=0.944-0.955)、消极应对方式(OR=1.023,95%CI=1.014-1.032)、负性生活事件(OR=1.031,95%CI=1.020-1.041),老年人失眠症状的保护因素包括居住城市(OR=0.631,95%CI=0.531-0.750)、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782,95%CI=0.670-0.913)。5.老年人失眠症状人群中就诊率为5.4%,服用助眠药物占失眠症状人群的14.7%。结论:河北省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调查发现,老年人失眠症状检出率为21.9%。老年女性的OSAS、RBD及RLS的检出率高于男性。RBD、RLS的检出率农村高于城市。随着年龄增加,OS AS的检出率逐渐降低。老年失眠症状人群的OSAS、RBD、RLS及发作性睡病的共病率高。女性、头部外伤、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不良的睡眠态度与信念、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人失眠的危险因素。老年失眠人群因失眠问题就诊率低,服药率高于就诊率,存在助眠药物使用不规范现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周亚青[6](2021)在《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很大,但国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却较低,如此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准确评估高血压患病率才能明确人群的患病情况、制定合理的疾病方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但是目前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动、筛查方式及测量方式的不同均可能对高血压的患病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从不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同的筛查方式及血压测量方式的角度评估高血压患病率的情况。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探讨传统的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可逆的高血压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降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一部分2017ACC/AHA美国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目的: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更新了《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该指南将140/90mm 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为130/80mm Hg。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不同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病率的情况,并评估2017ACC/AHA美国高血压指南对国人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同时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人口统计学信息和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吸烟、饮酒史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普查,分别按照不同的诊断标准计算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评估2017ACC/AHA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的患病率的影响。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以140/90mm 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得出其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30.54%、44.33%、32.52%和13.04%;根据2017年ACC/AHA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人数由20453人增至34460人,高血压患病率从30.54%增加到51.45%,知晓率从44.33%降低到26.31%,治疗率从32.52%降低到19.30%,控制率从13.04%下降到2.72%。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发现男性、高龄、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史、脑血管病史及高血压家族史是2018ESC/ESH指南及2017ACC/AHA指南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但2017ACC/AHA指南增加诊断的高血压人群多为既往无明显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史的年轻低风险群体(P<0.01)。结论:如果采用130/80mm Hg的诊断标准将会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着增加,这将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严峻的挑战。2017ACC/AHA美国指南增加诊断人群多为无高危病史的年轻低风险人群,因此是否采用2017ACC/AHA美国高血压指南值得深思。第二部分以单次访问的方式普查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目的:目前高血压患病率主要以单次访问的方式进行普查,使用单次访问重复测量的血压平均值代表真实的血压状态,但血压具有变异性的特点,以单次访问的方式可能会使高血压患病率被高估,但究竟被高估多少以及被高估人群的特征很少有人研究。而目前指南推荐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筛查及诊断高血压,本研究诣在通过使用白天动态血压和单次访问测量血压结果来比较白天多次与单次访问测量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的意义,评估单次访问的普查方式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连续对111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负责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有无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脏病等病史及高血压家族史等情况,并记录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信息,对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化验。本研究同时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单次访问的方式对血压进行监测,通过使用白天动态血压和单次访问测量血压结果来比较白天多次与单次访问测量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的意义,评估单次访问的普查方式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与此同时,对单次访问被高估的人群特征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本研究探讨了单次访问的血压水平对真阳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单次比白天多次访问血压测量的平均值高8mm Hg左右,而单次访问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9.84%,白天多次访问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4.07%,单次访问较白天多次访问的高血压患病率显着升高,以单次访问的方式普查可能会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被高估。而被高估人群的危险因素是女性、BMI<24.00 kg/m2及DBP<100mm Hg(OR=2.42,95%CI:1.33-4.41,P<0.01;OR=2.55,95%CI:1.37-4.77,P<0.01;OR=20.11,95%CI:4.32-93.64,P<0.01)。与此同时,本研究发现单次访问诊断高血压的阳性预测值为36.34%。进一步在单次访问的高血压群体中使用ROC分析评估单次访问的血压对真阳性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在男性群体中,单次访问的收缩压的曲线下面积为0.65(0.58-0.73),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47.50mm Hg(灵敏度为49.43%,特异度为81.08%);单次访问的舒张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74-0.86),最佳诊断临界值为95.50mm Hg(灵敏度为68.97%,特异度为81.98%);而在女性群体中,单次访问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对真阳性高血压无明显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单次比白天多次访问测量的血压平均值高8mm Hg左右,目前单次访问的方式普查可能会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被高估一倍之多,而被高估的人群多为DBP<100mm Hg、BMI正常的女性群体。除此之外,单次访问的高血压阳性预测值较低,单次访问普查高血压阳性的男性群体中,应该将高血压的阈值提升到148/96mm Hg以更好地筛查高血压,而在女性群体中,单次访问的血压水平对真阳性高血压无明显的预测价值,需进一步行动态血压监测来明确有无高血压。第三部分单纯肾囊肿是高血压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病因,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寻找可逆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至关重要。而单纯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疾病,目前单纯肾囊肿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未明确。本研究主要探究单纯肾囊肿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寻找可逆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66883例于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体检者。专业的医师和护士负责收集体检者的信息,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史、脑血管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血液生化指标及是否有高血压及肾囊肿。高血压是研究目标,将总体人群分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单纯肾囊肿作为自变量,将总人群分为肾囊肿组与非肾囊肿组,分别在单因素分析、不同模型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亚组分析及倾向性匹配后分析了单纯肾囊肿与高血压的关系;与此同时,将单纯肾囊肿按照不同的分类分别分为: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组、小囊肿和大囊肿组、单发囊肿与多发囊肿组,进一步分析不同的肾囊肿亚型与高血压的关系,同时根据肾囊肿的亚型特征建立肾囊肿负荷的综合评分系统,探讨肾囊肿负荷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单纯肾囊肿与高血压的关系,发现了单纯肾囊肿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1);2.多因素模型分别在未调整模型、最小调整模型及完全调整模型中分别逐步调整混杂因素分析了单纯肾囊肿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在三个模型中均显示了单纯肾囊肿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60,95%CI:2.46-2.76,P<0.01;OR=1.31,95%CI:1.23-1.40,P<0.01;OR=1.32,95%CI:1.23-1.41,P<0.01)。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纯肾囊肿在各个亚组分层中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结果在各个亚组分层中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Interaction P>0.05)。4.使用倾向性匹配基线资料后分析单纯肾囊肿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显示单纯肾囊肿依旧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95%CI:1.13-1.32,P<0.01)。5.在肾囊肿人群中研究了单纯肾囊肿的不同亚型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证实双肾囊肿、大囊肿及多发囊肿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37,95%CI:1.14-1.66,P<0.01;OR=1.16,95%CI:1.00-1.34,P<0.05;OR=1.37,95%CI:1.16-1.61,P<0.01)。为结合不同的肾囊肿亚型特征对高血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肾囊肿的亚型特征在总体人群中建立肾囊肿负荷的综合评分系统,分析评分系统对高血压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随着囊肿负荷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也逐步增加。结论:单纯肾囊肿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肾囊肿负荷与高血压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囊肿的增大,数目及位置的增多,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逐步增加,这可能对单纯肾囊肿的治疗、寻找及纠正高血压的可逆病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公共卫生事业有一定的影响。第四部分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高血压的关系目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然而能够用来评估高血压严重程度的血液学指标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Monocyte to HDL-C Cholesterol Ratio,MHR)与高血压的关系来评价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在高血压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7565人,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压及血液指标检查,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临床相关资料(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史、脑血管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及MHR。高血压为应变量,MHR为自变量,按照四分位数分为四组:MHR<4.72,4.72≤MHR<6.36,6.37≤MHR<8.68,MHR≥8.69。分别用不同的方式验证MHR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了MHR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显示MHR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1);2.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未调整模型、最小调整模型及完全调整三种模型中,将MHR按分类变量、连续变量及连续变量标准化等方式分别验证MHR与高血压的关系。MHR按分类变量处理的过程,在未调整的模型、最小调整模型及完全调整模型中,MHR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25,95%CI:1.96-2.58,P<0.01;OR=1.88,95%CI:1.60-2.20,P<0.01;OR=1.27,95%CI:1.06-1.52,P<0.01)。在MHR作为连续变量及连续变量标准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发现MHR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广义相加模型的平滑函数分析发现MHR与高血压呈现连续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且这种线性关系持续贯穿MHR的全部数据,不存在阈值与饱和效应(P=0.565)。4.亚组分析结果发现MHR在各个分层中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HR与高血压的正相关关系在各个亚组分层中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Interaction P>0.05)。结论:MHR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HR与高血压之间呈连续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这种线性关系持续贯穿MHR的全部数据。这些发现或许能够为早期预测及诊断高血压提供一种简便、廉价的指标。
段莉[7](2021)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内涵,始终是国内外精神心理卫生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抑郁症作为仅次于老年痴呆而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患,随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而趋于显着。但受确诊抑郁症筛选工具不同,样本来源、样本量、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等因素影响,抑郁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患病率的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考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不显着,消化、循环等躯体化症状往往会误导医生进行大量的内科检查,导致70%~90%的患者会被漏诊,甚至误诊。此外,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人及其家庭的首选养老方式,但因“4-2-1”家庭模式、子女工作节奏加快及居住距离的拉长、空巢家庭的增加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而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主流模式。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成为为居家及社区老人提供医疗照护及心理照护服务的第一个窗口。由此,本部分研究即应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现阶段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签约服务老人的抑郁症患病率及其患病特点。2、抑郁症作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患,在老年群体中的患病率高达10%-20%,导致老人产生社交能力障碍、躯体活动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并大大增加共患痴呆等疾病的风险。目前有关老年抑郁症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研究和调查分析较多,主要集于临床疾病特征、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作用过程的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老年抑郁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明确了预测老年抑郁症病情及转归的相关变量。但少有研究将探索视角放在将多个实际发挥作用的研究变量同时纳入影响体系,构建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模型。由此,本研究以姜乾金教授提出的心理应激系统模型为理论框架,在文献回顾及课题组讨论的方式,筛选预测变量,并确定研究工具。最后,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结合生物、心理及社会学因素对受试老年群体抑郁水平的影响,构建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3、重性抑郁障碍作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亿的患病群体,发病率近4.4%,且近十年来患者增速为18%,已成为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抗抑郁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成功治疗是抑郁症患者减少残疾、预防疾病复发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鉴于临床仍有大量患者对抗抑郁制剂的治疗反应不敏感或无反应,多数学者还在致力于开发非典型抗抑郁药物、中药/植物制剂,并不断探索与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或从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角度探求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的新途径。其他学者还根据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可接受性、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对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等观察指标,对比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学者们以重性抑郁障碍和(或)药物治疗为研究主题,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及效果探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并在有影响力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论文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即应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重性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探讨该研究主题的主要知识结构变化及主题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制定抑郁症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是应用大样本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全科/家庭医生,存在签约服务关系老年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研究所选老年受试群体来自辽宁省6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共发放问卷826份,有效回收656份(有效回收率79.42%)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04例(31.1%),女性452例(68.9%)。2、第二部研究是基于上述流行病学调查样本取样过程,同时自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抑郁症受试群体完成问卷调查。具体共发放问卷936份,有效回收737份(有效回收率为78.74%)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13例(28.9%),女性524例(71.1%)。之后,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模型。3、第三部分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是自Pub Med数据库中提取2001-2018年间有关重性抑郁障碍及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具体应用“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Depressive Disorder,Major”以及“Drug therapy”/“Antidepressive Agents”主题词检索的方法,分三个年段(6年/阶段)导出文献检索结果,并综合应用书目共现分析、双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MDD药物治疗的主题趋势及知识结果进行探究。结果:1、第一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分别用MINI、GDS、HAMD对656位受试老年社区居民进行筛查分析后发现,三种工具所对应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结果分别为20.7%,22.4%以及20.6%。进一步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居住方式、本人曾有精神疾病史、慢性疾病病史、职业类型、工作性质、本人经济收入、本人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体育锻炼及饮食习惯,共12个变量是影响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显着性因素(P<0.05)。2、第二部分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737位老年受试群体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回归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子女情况、精神疾病个人病史、老年人生活事件、睡眠质量、艾森克人格分型、低挫折的非理性信念、躯体化症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家庭功能及社会功能障碍、心理弹性坚韧、力量与乐观维度评分是影响老年人罹患抑郁症风险的显着因素。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所构建的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进一步确认,社会功能障碍,躯体化症状为轻度及以上、非理性信念低挫折耐受维度评分≥22分、睡眠质量差、心理弹性量表力量维度评分<26分、老年生活事件量表≥65分、心理弹性量表乐观维度得分<14分,以及神经质人格(抑郁质/胆汁质人格特质)特点可作为预测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统计检验该模型的分类正确判断率为89.4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10%、92.17%、81.94%、92.73%;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为0.951(0.934-0.968)。3、第三部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6年,2007-2012年,2013-2018年,自Pub Med数据库检索到以MDD药物治疗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数量分别为1577篇、2680篇、2848篇。战略坐标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6年未开发或研究不成熟的主要主题聚类是抗抑郁药物在病理生理学、神经内分泌学和神经生物化学方面作用机制的分析。这些主题在2007-2012年被抗抑郁药(辅助或未辅助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以及基于脑影像学对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所替代。之后,在2013-2018年,又被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疗效分析,对有高危自杀风险MDD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预防性干预,应用基因或生物标记预测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及临床疗效所替代。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发现,抗抑郁药物(antidepressive agents)、第二代/不良反应(second-generation/adverse effects)、重性抑郁障碍/代谢(depressive disorder,major/metabolism)、心理治疗/方法(psychotherapy/methods)、脑(结构与功能)/药物作用(brain/drug effects)等主题词被认为是2007-2012年和2013-2018年的新兴研究热点。结论:1、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签约服务老年居民的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即应用MINI、GDS及HAMD筛查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0.7%,22.4%以及20.6%,该老年群体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应受到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精神)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关注。2、躯体化症状轻度及以上、个人阳性精神疾病病史、应激性生活事件多、睡眠质量差、神经质人格类型、低挫折耐受的非理性信念得分高、社会及家庭功能障碍是增大老人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心理弹性较好则是降低老年抑郁症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3、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所构建的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包括的危险因素变量为社会功能发生障碍、躯体化症状显着、高应激生活事件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低、非理性信念低挫折耐受水平高、睡眠质量差、神经质人格。统计分析显示,该模型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社区等卫生机构内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筛选。4、研究所分析目前尚未开发或研究不成熟的主题聚类内容,以及新兴研究热点有助于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明确抑郁症药物治疗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拓展思路寻找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开展老年抑郁症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薛允莲[8](2020)在《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构建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 1.0,SHMS V1.0)的常模,并阐明我国城镇居民的亚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和中介效应,为亚健康的预防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估工具和政策建议。研究内容1、SHMS V1.0量表用于评价全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的信效度。2、城镇居民SHMSV1.0量表的常模研究。3、城镇居民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4、城镇居民亚健康影响路径的中介效应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黑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和甘肃省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AS、SPS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绘制列线图,采用C-index、Calibration plot和AU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研究结果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共发放问卷7339份,有效回收问卷6748份。平均年龄为41.40±16.13岁,男性占48.4%。1、SHMS V1.0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α=0.922,折半的信度系数高于0.70。验证性因子分析:RMR=0.038,GFI=0.980,CFI=0.882,RMSEA=0.028。2、SHMS V1.0 常模按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建立中国城镇居民SHMS V1.0的均数常模,百分位数常模(以5%为间距)和划界常模([0,x-S)为“疾病”状态,[x-S,x+S)为“亚健康”状态,[x+S,100]为“健康”状态)。3、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我国城镇居民总体亚健康检出率为66.7%,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67.0%、65.5%和70.0%。4、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总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别有24、19、24和16个,偏倚校正C指数分别为0.782,0.733,0.767和0.734。5、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影响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生活方式对总体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110)高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051),对生理亚健康的影响仅体现为直接效应,对心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06)低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099),对社会亚健康的影响仅体现为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317);环境因素对总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200和0.150)低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348和0.462),对生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380)高于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218),对社会亚健康的影响仅体现为通过内因的间接效应(0.231)。童年不良事件与成年总体、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123、-0.112、-0.105)略高于通过成长期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0.106、-0.074、-0.104),对社会亚健康的直接效应(-0.075)低于通过成长期亲子关系的间接效应(-0.102)。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总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367、-0.352、-0.385、-0.278,均高于通过挫商的间接效应(-0.050、-0.047、-0.053、-0.054)。研究结论1、SHMS V1.0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城镇居民亚健康的评价。2、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常模的制定,为亚健康状态的评价提供参考标准。3、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检出率均较高。4、亚健康受人口及保障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家庭及环境因素、个性特征、健康意识、经历事件及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5、内因、成长期亲子关系和挫商等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路径产生中介效应。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9](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白雪洁[10](2020)在《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成人获得性残疾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由于女性一生中经历的不可逆事件更多、预期寿命更长,因而女性的终生患病风险更高、卒中后结局更差。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协会(AHA/ASA)在2014年发布的女性卒中指南中总结了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卒中危险因素,并指出,当前的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均较少、甚至未考虑卒中的性别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女性的卒中发病风险。为此,有必要制定女性卒中风险评估工具,以更准确地反映女性的卒中发病风险。研究目的构建女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基于该体系构建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并验证。研究方法1.于2018年6-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专家25名,就文献研究所拟定草案进行两轮咨询,初步确立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8年9月-2019年3月,选取40岁及以上女性脑卒中患者142例及健康体检女性160例,收集其基线信息,探索女性卒中的影响因素以完善指标体系。2.基于文献分析和前期病例对照研究,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RR值及人群暴露率,采用哈佛癌症指数法构建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3.使用前期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随后于2019年4-8月便利选取40岁及以上女性卒中患者190例,健康女性224例,组成外部验证样本,同时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初筛表》对比,进一步评价本研究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1.经专家咨询及病例对照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涵盖传统危险因素、生殖相关危险因素、女性更常见危险因素、行为相关危险因素4个方面,共22个因子。2.哈佛癌症指数法确立的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包含21个预测因子。模型中既往卒中/TIA、房颤的危险分数均为25分,手术绝经、自诉抑郁、超重/肥胖、被动吸烟、身体活动不足均为5分,其余均为10分;人群平均危险分数为29分。3.分别以比值R及风险等级为检验变量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AUC为0.932(95%CI,0.901-0.963)和0.895(95%CI,0.858-0.931),R=1.81 或风险等级为“高”是模型的最佳阳性界点。外部验证中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筛查表》对比,两模型预测中青年女性卒中的AUC为0.907和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89,P<0.05);预测老年女性卒中的AUC为0.716和0.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80,P>0.05);预测全部女性卒中的AUC为0.831和0.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3,P<0.05)。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女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可作为女性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结构框架参考;2.本研究构建的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在内部验证及小样本队列外部验证中,预测能力均较好,且对40—64岁的中青年女性的卒中发病风险预测更出色。
二、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2 伦理审查证明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调查员手册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老年综合健康与全因死亡风险的伞状Meta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文献的筛选和质量评定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情况 |
3.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3.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4 综合健康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关联的伞状Meta分析 |
3.5 流行病学可信度评价 |
3.6 综合健康状况与全因死亡关联汇总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常模制定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 |
2.2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项目分析、效度、信度检验 |
2.3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现场调查与常模制定 |
2.4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的关联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Delphi专家咨询情况 |
3.2 第一轮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
3.3 第二轮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
3.4 指标体系项目分析 |
3.5 指标体系确定和权重分配 |
3.6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
3.7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计算 |
3.8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常模制定 |
3.9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综合健康的老年衰弱相关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
3.2 研究对象衰弱情况 |
3.3 衰弱相关因素比较 |
3.4 社区与养老院研究对象衰弱状态和临床特征比较 |
3.5 衰弱的影响因素探讨 |
3.6 老年衰弱离散贝叶斯网络构建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非靶向代谢组学老年衰弱代谢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2.3 统计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质谱分析总体情况 |
3.3 主成分分析 |
3.4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5 显着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6 差异代谢产物汇总 |
3.7 共同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3.8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9 差异代谢物的衰弱诊断效能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研究现状和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河北省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2017ACC/AHA美国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以单次访问的方式普查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单纯肾囊肿是高血压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高血压的关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社区老年居民 |
2.1.2 抽样方法 |
2.1.3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状况调查表 |
2.2.2 MINI调查工具 |
2.2.3 老年抑郁量表 |
2.2.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2.3 资料收集过程 |
2.4 研究伦理审查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 |
3.2 老年抑郁症总体患病率的结果 |
3.3 各分变量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决策树对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社区老年居民 |
2.1.2 老年抑郁症患者 |
2.1.3 抽样方法 |
2.1.4 样本量估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 |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
2.2.4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 |
2.2.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2.2.6 心理弹性量表 |
2.2.7 非理性信念量表 |
2.2.8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
2.2.9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
2.2.10 家庭关怀指数问卷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 |
3.2 抑郁及非抑郁老年受试群体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变量对老年抑郁的回归分析结果 |
3.4 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
4 讨论 |
4.1 研究变量的选择 |
4.2 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中各变量的影响作用 |
4.2.1 社会功能 |
4.2.2 躯体化症状 |
4.2.3 老年人生活事件 |
4.2.4 非理性信念 |
4.2.5 心理弹性 |
4.2.6 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 |
4.2.7 神经质人格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重性抑郁障碍药物治疗主题趋势知识结果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矩阵构建 |
2.1.1 数据来源 |
2.1.2 高频主题词的提取,词篇矩阵及共现矩阵的构建 |
2.2 高频词主题词/副主题词的双聚类分析 |
2.3 战略坐标分析 |
2.4 社会网络分析 |
3 结果 |
3.1 MDD药物治疗相关研究文献分布特征 |
3.2 MDD药物治疗相关研究高频主题词统计分析 |
3.3 MDD 药物治疗相关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的分析 |
3.4 MDD 药物治疗相关研究的知识结构的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社区老年抑郁症防治干预现状及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重性抑郁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辽宁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基线调查手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亚健康研究现状 |
2.1.1 亚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
2.1.2 亚健康状态的评价方法 |
2.1.3 亚健康评价标准的研究 |
2.1.4 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健康生态学理论 |
2.2.2 内外因辩证关系理论 |
2.2.3 现代应激理论 |
2.2.4 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 |
2.3 已有研究的总结及不足之处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调查对象及抽样分布 |
3.1.1 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的抽样分布 |
3.1.2 亚健康常模数据的抽样分布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3.5 调查问卷 |
3.6 数据库 |
3.7 质量控制 |
第四章 我国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统计方法 |
4.2 信效度分析结果 |
4.2.1 信度分析结果 |
4.2.2 效度分析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我国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常模的研制 |
5.1 资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建模方法 |
5.1.3 统计方法 |
5.2 常模研制 |
5.2.1 常模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及与全国人口的比较 |
5.2.2 性别和年龄对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 |
5.2.3 均数常模 |
5.2.4 百分位数常模 |
5.2.5 划界常模 |
5.3 讨论 |
第六章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现状分析 |
6.1 资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对象 |
6.1.2 统计方法 |
6.2 结果 |
6.2.1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
6.2.2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分性别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
6.2.3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分年龄别亚健康检出率比较 |
6.3 讨论 |
第七章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资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对象 |
7.1.2 分析思路 |
7.1.3 统计方法 |
7.2 结果 |
7.2.1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影响因素模型的选择 |
7.2.2 我国城镇居民总体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3 我国城镇居民生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4 我国城镇居民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5 我国城镇居民社会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讨论 |
7.3.1 人口及保障因素 |
7.3.2 生活方式因素 |
7.3.3 家庭及环境因素 |
7.3.4 个体特征因素 |
7.3.5 健康意识 |
7.3.6 经历事件 |
7.3.7 政策环境 |
第八章 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影响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1 资料与方法 |
8.1.1 研究对象 |
8.1.2 分析思路 |
8.1.3 统计方法 |
8.2 结果 |
8.2.1 内因在外因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
8.2.2 成长期亲子关系在童年不良事件与成年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
8.2.3 挫商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分析 |
8.3 讨论 |
8.3.1 内因在外因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
8.3.2 成长期亲子关系在童年不良事件与成年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
8.3.3 挫商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 |
第九章 结论、政策建议、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
9.1 结论 |
9.1.1 SHMS V1.0量表用于我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价有较高的信效度 |
9.1.2 初步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SHMS V1.0量表的常模 |
9.1.3 了解了我国城镇居民的亚健康现状 |
9.1.4 构建了有较高预测价值的城镇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模型 |
9.1.5 重视内因、成长期亲子关系及挫商等中介效应变量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 |
9.2 政策建议 |
9.2.1 应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干预亚健康危险因素 |
9.2.2 提高健康的主观能动性 |
9.3 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
9.3.1 研究创新之处 |
9.3.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本研究的伦理批件 |
附录3 抽样地区组群效应检验的SAS程序 |
附录4 列线图的R程序 |
附录5 影响因素模型预测效果检验的R程序 |
附录6 符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情况 |
致谢 |
(9)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10)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女性卒中负担或将进一步增加 |
1.1.2 女性特异性卒中危险因素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
1.1.3 性别特异性卒中风险评估模型尚未开发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
1.2.2 性别相关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女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德尔菲法 |
2.1.1 资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指标体系的完善:女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2.2.1 对象与方法 |
2.2.2 伦理学问题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3 小结:女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的最终形成 |
第三章 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构建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数据资料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女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危险分数及人群暴露率 |
3.2.2 人群平均危险分数 |
3.2.3 女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展示及计分方式 |
3.3 讨论 |
3.3.1 采用哈佛癌症指数法构建模型的科学性 |
3.3.2 女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内容分析 |
3.3.3 模型的创新性分析 |
3.3.4 研究局限与不足 |
3.4 小结:基于哈佛癌症指数法构建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 |
第四章 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
4.1 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内部验证 |
4.1.1 对象与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2 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外部验证 |
4.2.1 对象与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3 小结: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评价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D]. 袁音.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河北省老年人睡眠-觉醒障碍流行病学调查[D]. 张赛赛.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6]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 周亚青.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D]. 段莉.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8]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制定及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D]. 薛允莲.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9]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10]女性脑卒中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D]. 白雪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