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新世纪新奉献(论文文献综述)
肖赛玥[1](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王妍[2](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李辰洋[3](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李彤[4](2021)在《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汉语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内蒙古春晚)是内蒙古观众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是宣传内蒙古文化的重要窗口,自1984年内蒙古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晚以来,至今(2020年)已举办了 36届,内蒙古春晚已经成为融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于一身的内蒙古广播电视文化品牌,为展现民族文化提供了舞台。本研究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1984年-2020年汉语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对其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深入探究内蒙古春晚中民族文化符号呈现的发展脉络和内涵。从内蒙古春晚展现的地域文化特点、内蒙古春晚的内容、形式、审美出发,探究地方综艺晚会中民族文化符号与地方形象构建的关系,期望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型综艺节目的创作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和丰富。正文六大部分包含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对电视文化符号、春晚的双重文化属性、艺术化处理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集合的“内蒙古春晚”进行辨析阐述,同时通过对1984年到2020年内蒙古春晚的内容分析,探索内蒙古春晚符号化传播的历史沿革,分析探索成长、蓬勃发展、瓶颈徘徊、求变突围四个时期的不同符号表达特点;第二章结合第一章的文本分析,从具体节日出发,从主题设置、节目类型、纪实影像、舞美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化符号本体研究;第三章以文化要素分类,对内蒙古春晚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典型所蕴含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的传播对内蒙古形象塑造的特征和意义,其特征包括传播内容的原生性、“家国”表征融入,强调主旋律、传统符号的娱乐化和扁平化。其意义包括构建权力仪式、维系地方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探寻心理归属、集体意识再确认、加深民族文化认同,共享地方文化理念、促进文化交融、构建多元文化。第五章探讨了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的传播对内蒙古形象塑造的问题及对策,其局限性包括由于形象塑造单一,内容同质化、模式化,对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导致的传播效果受阻,精神内涵空洞泛化和形象认同偏差。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春晚传播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
朱洲[5](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陈建光[6](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党,其带领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先进政党锻造伟大精神与伟大精神支撑先进政党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情感、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构成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贯穿党自身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富有全局性的关键一环。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与共产党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密不可分。深化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研究,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重塑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立足时代背景与使命要求,聚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研究。首先,本文在明晰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基本历程与经验。基本历程主要围绕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展开梳理。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再次,本文基于政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概念界定,重点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精神价值理念,“敢于斗争、勇于担当、善于革命”的精神状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精神形态,以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精神目标,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特质与显着的精神标识。从次,本文深度剖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和挑战。重要性主要包括: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其完善自我的主动性;增进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向往,开拓全面从严治党新视域;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提升,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整体精神力量;重塑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形象,推动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更为鲜明。面临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承平日久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产生了精神懈怠的心态;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对部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造成侵蚀;多元利益驱动的冲击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产生特权思想;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部分党员干部价值观造成冲击。最后,本文详细探索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具体路径。针对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催生原生动力、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制度体系、厚植文化根基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催生原生动力层面的实现路径为:提升理论学习自觉性,增强对错误思潮的辨识力;对准精神建设需求,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强化组织保障层面的实现路径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锚定精神建设总方向;紧抓共产党人作风建设,推动政治风气转变。在完善制度体系层面的实现路径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将精神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建立健全奖惩和监督机制,培育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自觉。在厚植文化根基层面的实现路径为:增进共产党人文化认同感,汇聚精神建设的持久力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总的来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唯有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才能使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文化心态转向现代化,以重振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重塑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吴维[7](2021)在《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文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广义海外华人的数量大约有4000万到6000万之多,生活的区域除东南亚之外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地区。本论文将聚焦北美地区加拿大城市卡尔加里的唐人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为手段,以梳理加拿大卡尔加里市这一海外流散地的华人音乐文化历史形成、变迁过程与发展现状;同时,笔者将尝试从族群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审视该地华人流散音乐文化现象,以此阐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海外流散地文化特色和身份认同功能。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作为曾经生活在中西两种文化环境中的一个个体而言,笔者试图以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角度开展本课题研究,在本论文中对中国音乐文化在未来国际化发展方向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论文将通过对流散概念、流散地音乐文化的形成、流散音乐文化的学科研究发展史、加拿大流散地--唐人街的功能等方面的介绍,结合对振华声粤曲社、卡尔加里民乐推广社、中乐团和杰诺音乐文化传媒公司的田野调查,详细阐述华人流散地音乐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以达到研究和理解海外流散地音乐文化特点、族群身份认同的目的。
袁爱中,张慧霞,谢凡[8](2020)在《藏历新年电视联欢晚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刍议》文中研究表明1984年西藏电视台创办的藏历新年电视联欢晚会,是西藏电视媒介和传统节日联姻的产儿,是现代传媒渗入传统年节民俗的典型范例。"藏晚"的创办和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契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仪式化手段。本文从仪式传播角度分析"藏晚"仪式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探索"藏晚"仪式传播促进西藏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
李霖[9](2020)在《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性”写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性质的第一位,并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足以说明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研究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究“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的内涵,结合指导小学音乐欣赏课实施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及小学音乐欣赏课课例,探讨“人文价值”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讨论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本文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的缺失,所以,我们更应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实现其人文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及方法、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探究了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的核心内涵,结合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及21世纪“核心素养”的新内涵,探讨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内涵。第二章,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及其《解读》、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中有关音乐欣赏“人文价值”的内容体现;其次,从实践层面,结合全国2016-2019年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优质课案例,包括优质课评价指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重点讨论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目标的实施状况。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首先,对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今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最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欣赏教育目标内涵,结合实际探讨音乐欣赏“人文价值”(或人文目标)的落实方式。本文认为,只有站在“教育”角度,探究音乐的人文内涵,重新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才能发挥音乐教育,甚至是教育的“育人”内涵。
胡倩[10](2020)在《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少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始终以一种怀疑警觉的姿态去审视个人的生命经验与历史记忆,不断更新着自身的创作理念。知青运动深刻烙印在韩少功的记忆中,给他一生都渲染上浓重的“理想主义者”色彩,贴近乡土的生活影响并决定了他质朴平实的价值观。韩少功十分珍视这一段知青经历,因此,知青书写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几经流变、贯穿始终,并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呈现出不同面貌。1990年代至今,韩少功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日夜书》和《修改过程》。他在这一系列小说中深度反思革命历史,表现出鲜明的怀疑精神。其创作理念,表现在小说书写方式上是摆脱此前固化的知青叙述,解构宏大叙事。具体来说,是从叙写日常生活、疏离主旋律、去中心化三个方面着手的。同时,他的这一系列小说还重新塑造了一批有明显缺点的、“另类”的知青形象。如时代洪流中的被裹挟者、狂热的民主斗士、人生的游戏者以及清醒的反思者等。通过对新的知青人物群像的描摹,韩少功不仅还原了人性的复杂本质,也将对知青运动的认识与反思推进到了新的高度与深度。韩少功的这一系列作品在重新书写知青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知青一代在社会转型后的九十年代中的命运走向。他从个人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知青记忆,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让历史与当下进行对话,这使得其知青书写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穿透力。他作品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时代下知青的精神困境与信仰危机,不仅仅是知青一代的危机,也是全体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所要面对的根本与终极性问题。作为一个有现代性批判视野的民间知识分子,韩少功在创作中表现出对消费文化、纵欲文化、媚俗文化的高度警惕与排斥。他试图从知青生涯与乡土生活中汲取有价值的精神养分,期望找寻到对抗现代社会市场化、庸俗化的良方。在这个意义上,韩少功对知青记忆的执着守望、深入求索,彰显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真挚的人文关怀。韩少功1990年代以后的知青书写在知青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提供了知青书写新的可能性,对于突破此前僵化的主流知青书写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新年新世纪新奉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新世纪新奉献(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单位文艺 |
1.3.2 单位文艺组织 |
1.3.3 单位文艺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结构功能主义 |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田野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1.6.3 阶段划分依据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
小结 |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
小结 |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
小结 |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
小结 |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
小结 |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
7.2.1 即时性实效 |
7.2.2 阶段性实效 |
7.2.3 积累性实效 |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人 |
1.5.2 人民 |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丰富中国电视节庆晚会的理论体系 |
2. 在时代背景下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深层内涵 |
3. 提升传播价值,促进内蒙古形象的立体化呈现 |
(三)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以符号学研究春晚的理论依据 |
2. 媒介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 |
3. 内蒙古地域文化符号传播的相关研究 |
4. 春晚文化视角的研究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 文本分析法 |
2. 案例研究法 |
3. 文献分析法 |
4. 创新点 |
一、基于电视文化符号的内蒙古春晚解读 |
(一) 符号研究下的电视文化及其范例——春晚 |
1. 电视文化符号及其能指和所指的统一 |
2. 电视文本的范例——春晚 |
3. 艺术化处理的民族文化符号的集合——特色浓郁的“内蒙古春晚” |
(二) 历史与现状——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传播的发展沿革 |
1. 探索成长期(1984-1996) |
2. 蓬勃发展期(1997-2009) |
3. 瓶颈徘徊期(2010-2017) |
4. 求变突围期(2018-) |
二、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之本体 |
(一) 主题设置 |
1. 准确定位 |
2. 独树一帜 |
3. 耳目一新 |
4. 深入浅出 |
(二) 歌舞节目 |
1. 舞蹈 |
2. 歌曲 |
(三) 语言类、戏剧戏曲及原生态 |
1. 语言类节目 |
2. 地方戏剧戏曲 |
3. 原生态节目 |
(四) 纪实影像 |
1. 地方民俗文化符号影像化呈现 |
2. 民族政策的直观阐述 |
3. 民族心理共情的强化剂 |
(五) 舞美设计 |
三、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载体多样性 |
(一) 物质文化符号典型 |
1. 春晚中的“服饰”——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体现 |
2. 春晚中的“道具”——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呈现 |
3. 春晚中的“乐器”——蒙古族文艺风采的展示 |
(二) 精神文化符号典型 |
1. 英雄精神 |
2. 崇尚自然,“天地人合一” |
(三) 制度文化符号典型 |
四、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特征和意义 |
(一)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特征 |
1. 传播符号的原生性 |
2. “家国”主旋律的融入 |
3. 传统符号的娱乐化和扁平化 |
(二)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意义 |
1. 构建权力仪式,促进民族团结 |
2. 加深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
3. 促进文化多元交融发展 |
五、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问题及对策 |
(一)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现存问题 |
1. 符号选取单一,传播效果受阻 |
2. 内容同质化模式化,精神内涵空洞泛化 |
3. 对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容易造成形象认同偏差 |
(二)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对策建议 |
1. 吸取民族文化精髓,突出时代特色 |
2. 丰富艺术形式,创新节目形态 |
3. 多媒体融合互动,提升地区文化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 |
(二) 博硕士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核心观点 |
1.4.2 创新点 |
1.4.3 重点及难点 |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
3.2.5 经验教训 |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
4.1.1 对党绝对忠诚 |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2.2 坚定理想信念 |
4.2.3 干群平等 |
4.2.4 不谋私利 |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
4.3.3 任人唯贤 |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
4.4.1 注重实绩 |
4.4.2 突出胜任力 |
4.4.3 注重实践锻炼 |
4.4.4 强调斗争精神 |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
4.5.1 密切联系群众 |
4.5.2 理论联系实际 |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
4.6.1 模范遵守纪律 |
4.6.2 自觉接受监督 |
4.6.3 实行问责制度 |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6 干部权责一致 |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跨学科研究法 |
3.历史研究法 |
(五)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相关论述 |
(二)列宁对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理论推进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精神建设的理论贡献 |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基本历程与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基本历程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 |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 |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基本经验 |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根本遵循 |
2.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重要法宝 |
3.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不竭动力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容 |
(一)政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概念界定 |
1.政党精神的概念 |
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概念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理念: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敢于斗争、勇于担当、善于革命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形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和挑战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
1.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其完善自我的主动性 |
2.增进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向往,开拓全面从严治党新视域 |
3.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提升,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整体精神力量 |
4.重塑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形象,推动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更为鲜明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面临的挑战 |
1.承平日久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产生了精神懈怠的心态 |
2.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对部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造成侵蚀 |
3.多元利益驱动的冲击导致部分党员干部产生特权思想 |
4.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部分党员干部价值观造成冲击 |
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路径探究 |
(一)催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原生动力 |
1.提升理论学习自觉性,增强对错误思潮的辨识力 |
2.对准精神建设需求,持续推进理论创新 |
(二)强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组织保障 |
1.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锚定精神建设总方向 |
2.紧抓共产党人作风建设,推动政治风气转变 |
(三)完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制度体系 |
1.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将精神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 |
2.建立健全奖惩和监督机制,培育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自觉 |
(四)厚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建设的文化根基 |
1.增进共产党人文化认同感,汇聚精神建设的持久力量 |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有关流散研究 |
四、关于海外民族志研究 |
五、有关文化认同研究 |
六、有关海外流散地唐人街研究 |
七、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流散地及华人流散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海外流散地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加拿大华人流散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卡尔加里华人流散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章卡尔加里海外华人音乐文化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早期华人移民的“心曲”(粤曲、粤剧)--卡城洪门音乐艺术研究社 |
第二节 两个华人器乐社团-卡城民乐推广社和卡城中乐团 |
第三节 华人二代新音乐文化:杰诺音乐文化传媒公司 |
第三章 流散地--唐人街的华人族群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唐人街华人音乐社团的活动特色和功能 |
第二节 流散地华人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和共存 |
第三节 海外华人视角看唐人街华人音乐文化 |
第四章 变迁中的华人流散族群音乐文化与认同研究 |
第一节 族群身份认同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身份认同,多重身份认同与音乐身份认同 |
第三节 流散地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的调查问卷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及其理论内涵 |
一、音乐欣赏概念 |
二、四种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下的音乐欣赏内涵 |
第二节 教育目标 |
一、教育目标概念 |
二、从中外教育史看教育目标内涵和特点 |
第三节 教育目标与音乐欣赏教育 |
一、从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看音乐欣赏教育目标 |
二、21世纪“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 |
三、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内涵 |
第二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价值体现 |
第一节 “新课标”人文性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
一、《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及其《解读》 |
二、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
第二节 全国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实践状况 |
一、教育部2016-2017年度优质课评选标准 |
二、教师用书中11首欣赏曲目的教学目标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教学目标 |
四、音乐欣赏部优课课堂案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 |
一、《音乐新课标》、《解读》中的音乐欣赏和人文目标分析 |
二、从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看小学音乐欣赏人文价值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 |
一、音乐教育研究者缺乏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目标 |
三、一线教师缺乏教育责任和意识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 |
一、音乐的人文价值 |
二、教育目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10)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韩少功研究现状 |
1.2.2 韩少功知青书写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知青生活对韩少功的影响 |
2.1 理想主义的追求 |
2.2 复杂人性的审视 |
2.3 文化立场的转向 |
第3章 新知青书写的叙述方式 |
3.1 宏大叙事的深度解构 |
3.1.1 日常生活叙事 |
3.1.2 疏离主旋律 |
3.1.3 去中心化 |
3.2 知青形象的重塑 |
3.2.1 时代洪流中的被裹挟者 |
3.2.2 人生的游戏者 |
3.2.3 狂热的“民主斗士” |
3.2.4 清醒的反思者 |
第4章 新知青书写的反思精神 |
4.1 对知青理想失落的反省 |
4.2 对知青在社会转型中迷失的追问 |
4.2.1 知青在消费文化中的迷失 |
4.2.2 知青后代的价值迷茫 |
4.2.3 对当代文化传媒的批判 |
4.3 时代变迁下的价值重建 |
4.3.1 挖掘乡土生活的精神内涵 |
4.3.2 呈现地域文化的特殊魅力 |
4.3.3 守护中国语言的独立与自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新年新世纪新奉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D]. 李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建设研究[D]. 陈建光.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1(08)
- [7]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D]. 吴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藏历新年电视联欢晚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刍议[J]. 袁爱中,张慧霞,谢凡.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9]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 李霖. 西南大学, 2020(02)
- [10]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D]. 胡倩. 湘潭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