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大鹏铸就坚实的翅膀(论文文献综述)
郑言[1](2022)在《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张玉璞[2](2021)在《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文中认为自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发展之路。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与中国发展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人民利益的科学观点,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进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续力保航。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习近平发挥出超常的政治智慧与魄力,多次针对党员干部应当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也以高达203次的出现频率贯穿始终,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心系人民,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使命初心,并最终逐步形成了习近平人民利益观。人民是党重要的执政基础,人民利益至上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体现,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文章在分析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时代背景和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回溯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求探寻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来源以及形成、发展和完善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主要包括人民经济利益、人民政治利益、人民文化利益、人民社会利益、人民生态利益五大方面。同时,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使得这一思想成为新时代指导党做好人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重要指引。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的进一步丰富,形成了解决新时代人民利益矛盾的理论指南,彰显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利益;就其实践价值而言,习近平人民利益观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升民生建设质量,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内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效能,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习近平人民利益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全世界人民实现自身利益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张玲潇[3](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陈伶浪[4](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付慧[5](2020)在《库布其·一枚功勋章》文中研究指明
陈曦[6](2020)在《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命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强烈的文化自信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全党全国人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并围绕革命理想、精神财富、革命历史、传统作风等方面对革命文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革命文化的客观叙述与继承发扬,也是对新时代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回应与指南,为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养分和精神动力。第一部分梳理了革命文化的文献综述,并阐述了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的基本释义。这一部分主要对学界关于革命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进一步阐述了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的论述及释义。阐明本文所涉及的“革命文化”的基本定义及其内涵,是本篇论文的写作基石。第二部分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依据。从时代背景而言,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背景主要包括国际思想文化复杂的形势、国内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以及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党内理想信念建设的诉求。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思想、我党主要领导人的革命文化思想三个方面。第三部分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主要构成。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四个发展阶段,革命文化在全党全国中的重要地位,弘扬革命文化要注重革命文化的实质内涵、理想信念、历史资源、精神财富等具体内容,以及包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讲好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运用好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在内的弘扬革命文化具体路径,系统地阐明了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观点。第四部分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还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坚守人民立场基本原则的人民性、体现与时俱进文化担当的时代性、坚持实事求是理论品质的科学性,以及具有客观具体实践指向的实践性。第五部分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方面,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等方面具有丰富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实践价值方面,则主要是有利于加强党内理想信念建设、抵御不良文化侵蚀、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刘停停[7](2020)在《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真、善、美”,重情重义,因而有“道德之邦”的美誉。但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行为失范、道德缺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更引起了人们对美善合一的强烈诉求。而中央电视台所推出的“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少年”“最美铁路人”等系列节目似一股清流,传播着社会正能量,弘扬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着精神文明建设。仪式传播是一种集周期性、重复性、参与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仪式活动,“最美”系列节目作为一种仪式传播活动,其感召力与影响力不言而喻。该节目通过前期评选、中期展播以及后期的名单揭晓等环节推选出10位最美人物,并举行颁奖典礼为其颁奖,以仪式传播的形式深入挖掘生活在你我身边的道德榜样,旨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之美,进而在全社会形成追求美德、践行美德的社会风气。笔者以仪式传播为理论支撑,以《寻找最美教师》、《寻找最美医生》以及《寻找最美家庭》等节目为重点关注对象,主要使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五个部分对“最美”系列节目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从国家、社会、媒体与道德诉求等方面分析了该节目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程,从节目定位以及注重仪式传播等方面分析了节目特色;第二部分是对“最美”系列节目的报道仪式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媒介仪式前的议程设置所营造的显着性效果、媒介仪式中的官方在场所打造的主流意识场域,对观众的信任度与关注度的提高;媒介仪式后的“价值维护”与“舆论再造”为节目后期的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最美”系列节目颁奖典礼的仪式传播,主要从仪式的结构构成、仪式的空间建构以及仪式符号的凸显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第四部分重点研究“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在认同层面的建构,主要从榜样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等层面展开。第五部分是关于仪式传播的困境以及提升策略的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环境的多元化、受众的注意力分散以及节目同质化等问题制约着节目的发展,因此,“最美”系列节目需要重视议程设置,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增强仪式互动,不断实现传播创新,进而更好地展现新时代榜样的风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美德。
赵京强[8](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研究表明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陈健[9](2019)在《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有朝气、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期盼。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不容乐观,校园中时有发生的自杀、他杀及各种暴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学生显现出生命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抗挫能力低下、生命价值模糊等状态亦令人堪忧。高校学生的生命观现状,提示我们应重视与加强生命教育研究。道家哲学的本质是生命哲学。庄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尤为关注生命问题,其哲学体系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他揭示生命的苦难、追求心灵的自由、思考生命的本质、关注生命的价值,形成了内涵丰富且见解独特的生命观。因而,系统阐释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夯实生命教育的传统文化根基、丰富生命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生命健康发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现状展开了实证研究。根据调研数据与访谈结果,论文客观剖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思想偏差,揭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目标、内容、实践层面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文章通过对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主要内容以及教育实践的系统梳理、归纳总结,探寻并揭橥了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价值、内容价值和实践价值。庄子将“道”视为生命存在、活动与发展的依据。“敬畏道”“效法道”“达至道”是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敬畏道”要求人们在“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效法道”要求人们一方面以道的“普遍性”为依据,维护生命的平等和多样,另一方面以道的“规律性”为依据,自然无为、尊重生命本然;“达至道”要求人们在构建“人与天一”的生命世界与培育“藏天下于天下”的生命境界中,为生命发展创设理想外部环境和宏大内在格局。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不够明晰,深入发掘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将有助于促进其教育目标由模糊走向清晰,树立“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目标导向。庄子生命观包涵自然生命观、社会生命观和精神生命观三个方面的内容。其自然生命观所提倡的“保身、全身、爱身”“养生而不益生”“重生而不惧死”等思想,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贵身观、养生观、生死观;其社会生命观所强调的“养亲”“事君”“均调天下”“退仁义、宾礼乐”“由技入道”等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责任观、生命道德观、生命实践观;其精神生命观中“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哀莫大于心死”“立鲲鹏之志”等思想,对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生命意志教育和生命理想教育具有重要启迪。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零散,缺乏基于人之生命存在方式的系统性构建。庄子生命观所蕴含的珍爱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和高扬精神生命等思想,无疑对充盈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促进其由零散走向系统具有借鉴意义。庄子善于将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等)转换为教育事件以阐发事件背后的深意。《庄子》文本中的人物大多是师生关系,内容则基本上是传道、授业、解惑。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和思想内核,正是借由具体的教育实践来传递和表达的。纵观《庄子》全文,庄子生命观的教育方法丰富多样,教育场域非常宽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其生命观的教育实践,为丰富与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提供了思想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庄子生命观尽管拥有诸多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价值与精神,然而受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某些内容难免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扞格。为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借鉴庄子生命观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继承、弘扬其思想精华,做好“照着讲”的工作;另一方面应立足现实问题与时代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好“接着讲”的工作。
张璐[10](2019)在《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与“开放”多数情况下是放在一起使用的,开放也是一种改革,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与旗帜,它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动力与活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历经四十载的惊涛拍岸,使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成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新时代条件下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曲折的分析,开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通过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推进。40年的沧桑巨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波澜壮阔,取得诸多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出发,作出一系列精辟论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邓小平、习近平的改革思想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二者的改革思想虽打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但改革依然面临着相同的基本国情与时代主题,所以无论改革走到哪一步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从改革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发现我国体制机制的弊端,带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性。改革4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高速发展,站在新时代的路口上,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在继承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基础上,从“全面”与“深化”两个角度,提出一系列关于改革在目标、领域、模式、侧重点、思维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新论述。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层面上充实、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层面上能够更好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带领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实现两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给大鹏铸就坚实的翅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大鹏铸就坚实的翅膀(论文提纲范文)
(1)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2)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相关概念 |
1.4.1 人民的基本内涵 |
1.4.2 利益的基本内涵 |
1.4.3 人民利益的基本内涵 |
1.4.4 人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 |
2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
2.1.2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初步探索 |
2.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利益思想 |
2.2.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 |
2.2.2 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 |
2.2.3 江泽民的人民利益思想 |
2.2.4 胡锦涛的人民利益思想 |
2.3 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3.1 民本思想的萌芽 |
2.3.2 民本思想的发展期 |
2.3.3 民本思想发展的平稳期 |
2.3.4 民本思想发展的完成期 |
3 习近平人民经济利益观 |
3.1 习近平关于人民经济利益重要性论述 |
3.1.1 人民经济利益实现进入瓶颈期 |
3.1.2 人民对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
3.1.3 中等收入陷阱阻碍了人民经济收入的提升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经济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主体 |
3.2.2 共同富裕是人民经济利益的目标导向 |
3.2.3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 |
3.3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经济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
3.3.1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
3.3.2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3.3.3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3.3.4 经济工作要讲政治 |
4 习近平人民政治利益观 |
4.1 习近平关于人民政治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
4.1.1 巩固党根本政治立场的使命追求 |
4.1.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
4.1.3 夯实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优势的现实需要 |
4.1.4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政治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
4.2.1 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保障政治利益不走偏 |
4.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利益最直接的内容 |
4.2.3 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政治利益的基础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政治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
4.3.1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 |
4.3.2 坚持好发展好现有政治制度 |
4.3.3 建设人民政治权利保障机制 |
4.3.4 抓“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 |
5 习近平人民文化利益观 |
5.1 习近平关于人民文化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
5.1.1 推进伟大梦想的重要支撑 |
5.1.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
5.1.3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要求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文化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
5.2.1 意识形态工作决定文化利益的发展方向 |
5.2.2 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利益的关键内容 |
5.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支撑文化利益的精神力量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文化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
5.3.1 发挥道德教育的支撑作用 |
5.3.2 提升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引领作用 |
5.3.3 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驱动 |
5.3.4 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
5.3.5 增强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能力 |
6 习近平人民社会利益观 |
6.1 习近平关于人民社会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
6.1.1 社会利益体现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
6.1.2 与人民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利益因素 |
6.1.3 建立人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必要准备 |
6.1.4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社会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教育和就业是人民社会利益的主要方面 |
6.2.2 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社会利益的有益补充 |
6.2.3 全民健康是实现人民社会利益的基础 |
6.2.4 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社会利益科学化进程的保障 |
6.2.5 社会公共安全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前提条件 |
6.2.6 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享社会改革利益成果的保障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社会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
6.3.1 多渠道实现人民就业稳定 |
6.3.2 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建设的可持续良性运行 |
6.3.3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6.3.4 构建更加完善全面综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
6.3.5 加强社会风险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建设 |
6.3.6 努力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环境的实现 |
7 习近平人民生态利益观 |
7.1 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态利益重要性的论述 |
7.1.1 全球性生态危机损害人民生态利益 |
7.1.2 人民对健康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诉求 |
7.1.3 人民对生态文明发展提出新要求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态利益主要内容的论述 |
7.2.1“两山”理念是基本原则 |
7.2.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7.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实归宿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态利益实现途径的论述 |
7.3.1 提升人民绿色生态环保意识 |
7.3.2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
7.3.3 推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进程 |
8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时代价值 |
8.1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价值 |
8.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利益观的价值追求 |
8.1.2 形成了解决新时代人民利益矛盾的理论指南 |
8.1.3 彰显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利益 |
8.2 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实践价值 |
8.2.1 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升民生建设质量 |
8.2.2 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内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效能 |
8.2.3 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4.1.3 劳动创造价值 |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库布其·一枚功勋章(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传说 |
一 |
二 |
三 |
第二章地球伤疤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三章大地遗失的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四章死亡之海 |
一 |
二 |
三 |
第五章逝者的魂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六章灵魂深处的曙光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七章穿越死亡之海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八章奇迹在这里发生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九章新千年的梦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章荒漠到绿洲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一章圆梦库布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十二章莲花·紫蝴蝶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三章小草·守护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四章生命为爱而燃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十五章律动的脉络 |
一 |
二 |
三 |
第十六章老屋·牵牛花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七章诗与思的憩园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八章阳光下的新绿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十九章金色库布其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二十章一沙一世界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二十一章胡杨大漠守护神 |
一 |
二 |
三 |
第二十二章沙柳你的梦在大漠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二十三章重回朔方 |
一 |
二 |
三 |
第二十四章为母亲唱支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尾声一枚功勋章 |
一 |
二 |
三 |
(6)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4.1 本文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的释义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
2.1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背景 |
2.1.1 国际思想文化复杂的形势 |
2.1.2 国内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 |
2.1.3 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
2.1.4 党内理想信念建设的诉求 |
2.2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革命文化思想 |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主要构成 |
3.1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发展过程 |
3.1.1 在插队中升华革命文化感性认知 |
3.1.2 在工作中运用当地革命文化资源 |
3.1.3 从理论上阐述革命文化内涵价值 |
3.1.4 在治国理政中强调弘扬革命文化 |
3.2 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地位 |
3.2.1 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 |
3.2.2 革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 |
3.2.3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3.3 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具体内容 |
3.3.1 继承革命文化的实质内涵 |
3.3.2 巩固革命理想 |
3.3.3 铭记革命历史 |
3.3.4 传承革命精神 |
3.4 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现实路径 |
3.4.1 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3.4.2 讲好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 |
3.4.3 运用好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4.1 人民性: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 |
4.1.1 弘扬革命文化要依靠于人民 |
4.1.2 弘扬革命文化要服务于人民 |
4.2 时代性:与时俱进的文化担当 |
4.2.1 契合国内社会的现实需求 |
4.2.2 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品格 |
4.3 科学性: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4.3.1 以科学理论为基石 |
4.3.2 以现实需求为指向 |
4.4 实践性:客观具体的实践指向 |
4.4.1 注重革命文化教育 |
4.4.2 挖掘革命文化资源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5.1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5.1.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思想 |
5.1.3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
5.2 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5.2.1 有利于加强党内理想信念建设 |
5.2.2 有利于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 |
5.2.3 有利于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
5.2.4 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仪式及媒介仪式的概念界定 |
二 仪式传播研究的文献梳理 |
三 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本分析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最美”系列节目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最美”系列节目诞生背景 |
一 国家倡导 |
二 社会推崇 |
三 媒体责任 |
四 道德诉求 |
第二节 “最美”系列节目发展历程 |
一 扎根农村,走基层 |
二 聚焦全国,寻榜样 |
第三节 “最美”系列节目表现特色 |
一 以群体为单位,目标明确 |
二 注重仪式传播,互动性强 |
第二章 “最美”系列报道的仪式化传播 |
第一节 报道主题的仪式化 |
一 周期性与重复性:强化群体记忆 |
二 典型性与真实性:凸显主题效果 |
第二节 报道内容的仪式化 |
一 程序性与权威性:打造主流意识场域 |
二 参与性与互动性:营造节目遍在效应 |
第三节 报道效果的仪式化 |
一 意见领袖:“价值维护”与“舆论再造” |
二 媒介融合:“虚拟在场”与“集体共享” |
第三章 “最美”系列颁奖典礼的仪式传播 |
第一节 仪式结构的构成 |
一 仪式开场与氛围渲染 |
二 短片展映与情景再现 |
三 现场访谈与特别献奖 |
第二节 仪式空间的建构 |
一 多元化仪式场景布置 |
二 神圣化仪式舞台设计 |
三 唯美化仪式色彩选择 |
第三节 仪式符号的凸显 |
一 作为语言符号的颁奖词 |
二 作为音乐符号的歌曲 |
三 作为实物符号的奖杯 |
第四章 “最美”系列仪式传播的认同建构 |
第一节 榜样认同建构 |
一 激发群体的移情心理 |
二 增强榜样的群体归属 |
三 激励榜样的道德实践 |
第二节 情感认同建构 |
一 集体归属的自然情感 |
二 追寻美德的道德情感 |
三 崇真向善的审美情感 |
第三节 价值认同建构 |
一 以人为本的德育价值 |
二 无私奉献的社会价值 |
三 以和为贵的文化价值 |
第五章 “最美”系列仪式传播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仪式传播中的限制因素 |
一 节目内容同质化 |
二 受众注意力分散 |
三 信息环境多元化 |
第二节 仪式传播的提升策略 |
一 重视议程设置 |
二 增强仪式互动 |
三 媒体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15-2019年各届“最美”人物统计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的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孔孚其人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
一、“源与流”的辨正 |
二、“失重期”的选择 |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
六、减隐的极限 |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
二、诗与“道” |
三、心灵距离 |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
五、距离的标准 |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
一、“看山” |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
一、错位的批评 |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
三、文体试验:触壁 |
四、丝人茧行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概念释义 |
第一节 生命概念释义 |
一、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
二、生命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生命教育概念阐释 |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意涵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问题与出路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研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
一、教育目标模糊 |
二、教育内容零散 |
三、教育方法与路径单一 |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
一、强化现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
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 |
三、比较视阈下庄子生命观的阐发 |
第三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价值 |
第一节 “知天人之所为”: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敬畏道 |
二、树立大学生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
第二节 “物无贵贱”:树立尊重生命的教育目标 |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效法道 |
二、树立大学生尊重生命的教育目标 |
第三节 “藏天下于天下”:树立发展生命的教育目标 |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达至道 |
二、树立大学生发展生命的教育目标 |
第四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价值 |
第一节 “常因自然”:充盈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
一、庄子的自然生命观 |
二、充盈大学生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
第二节 “均调天下”:充盈社会生命教育内容 |
一、庄子的社会生命观 |
二、充盈大学生社会生命教育内容 |
第三节 “逍遥而游”:充盈精神生命教育内容 |
一、庄子的精神生命观 |
二、充盈大学生精神生命教育内容 |
第五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 |
第一节 “法无定法”: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 |
一、庄子生命观的教育方法 |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 |
第二节 “游学天下”: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 |
一、庄子生命观的教育路径 |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 |
第六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庄子生命观的再审视 |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庄子生命观融通之处 |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庄子生命观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继承与创新 |
一、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照着讲” |
二、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接着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教育现状访谈提纲》(学生卷) |
附录三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外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邓小平和习近平改革思想相关概述 |
一、改革的相关概述 |
(一)改革与革命 |
(二)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三)改革的社会作用 |
二、邓小平改革思想概述 |
(一)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习近平改革思想概述 |
(一)习近平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二)坚持共同富裕目标 |
三、坚持相同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四、坚持改革与开放相协调 |
(一)正确处理改革与开放关系 |
(二)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 |
五、坚持共同的改革依据与时代主题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面临的时代主题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发展 |
一、新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 |
(二)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二、新推进的全面改革领域 |
(一)“全面”与“深化”的体制革新 |
(二)全方位、整体性改革 |
三、新转变的改革模式 |
(一)宏观思考与总体规划 |
(二)“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 |
四、新强调的改革侧重点 |
(一)新常态下经济转型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五、新强化的改革思维方法 |
(一)更重视以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全面深化改革 |
(二)更注重以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全面深化改革 |
(三)更侧重以辩证思维和法治思维统领改革 |
六、更全面的改革评判标准 |
(一)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二)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 |
第四章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意义 |
一、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继承与发展的理论意义 |
(一)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
(二)更好地释放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奋进的社会主义活力 |
(三)有效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中国梦”的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给大鹏铸就坚实的翅膀(论文参考文献)
- [1]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J]. 郑言.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2(01)
- [2]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研究[D]. 张玉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5]库布其·一枚功勋章[J]. 付慧. 青年文学家, 2020(31)
- [6]习近平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曦. 新疆大学, 2020(07)
- [7]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D]. 刘停停. 郑州大学, 2020(02)
- [8]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D]. 陈健.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10]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张璐. 大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