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两课”教学中的灌输论与接受论(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瑞[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万英[2](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王新建[3](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王诗雨[4](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八个相统一”的新要求。如何有效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方面。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平衡好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关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亟待解决。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为目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界定灌输与灌输性、启发与启发性的内涵,明确其本质,进而较系统地分析了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同一性、差异性及统一性关系。指出两者统一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历史依据。其次,从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性、传承弘扬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和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等五个主要方面,论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重要性。再次,依据沈壮海教授2014年-2017年对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调查数据和作者对延安大学实施的访问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性不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者认识上的错位、割裂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师理论水平较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交流、受教育者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割裂环境对受教育者启发的激励、缺乏反馈机制。最后,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主要路径: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坚持守正创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寻求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契合点;完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方法体系;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馈机制;构建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评价体系;推进“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邓柳[5](2020)在《互联网语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话语,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传播方式,有效的传递和接受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运用与时代相符合的话语来促进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学生们正在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成长,中学生群体正经历着以互联网文化为内容、信息技术为媒介、网络意识为内核的互联网话语时代。互联网语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也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语境影响之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以及如何与时俱进,更好结合互联网发展契机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思路引导之下,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互联网语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和对策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分析互联网相关概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理论基础,本章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章是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的影响,分别从互联网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论述。第四章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互联网语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探寻其根本然后提出解决措施。第五章具体说明了面对互联网的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得到实效性发展应如何转换中学思想政治话语路径,主要从话语原则、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借助互联网话语来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果。
王娜[6](2020)在《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医疗健康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生死重任,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危急关头,广大医护工作者选择了挺身而出、英勇逆行,始终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种关键时刻的行动选择是核心价值观的彰显,也进一步凸显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至关重要。本文紧扣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条主线,以基本理论意蕴的阐释为逻辑起点,分析论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现实境遇,明确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框架,并在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创新和借鉴进行了探讨,系统论证了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一章阐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厘定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依据。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思想要义和价值旨归,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论述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阐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理论,分析现代医学的科学精神,挖掘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第二章分析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境遇。首先从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角度阐述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情境,然后探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我国当前医患关系发展的新趋向以及医患关系失调的影响因素,阐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医患关系背景,最后考察分析了发达国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状况及启示。第三章概括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框架。在从主导内容和基本内容两个层面阐释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指向,分别从理想信念目标、价值认同目标、道德要求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分析了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对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掌握当前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状况,总结和归纳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主要成效,分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偏差以及当前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和困境,并着眼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检视分析。第五章探讨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路,系统论证了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创新发展。坚持优化、创新、借鉴相结合的原则,对理论灌输、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等常规方法的优化途径进行了具体分析,立足线、面、体三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的走向,并对国外医学生人文教育值得借鉴的宏观方法、具体方法和新兴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六章论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厚植文化滋养根基、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以“青马工程”为牵引凝聚教育合力等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加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刘宇[7](201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梳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深刻内涵,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现状,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现实动力和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路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存在很多虚假伪劣之举,主要包括追求表面功夫而忽视实质创新的形式主义,强调教学技术手段应用、缺少人文关怀的科技至上,注重主观随意、放任自流的感觉本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本真涵义在于回归灌输式教学的本真状态,从实际出发,将灌输与启发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主要从理论、价值和实践等三个维度进行,唯物史观、大德育和教学建构论构成理论维度,人本性、规律性和实效性构成理论维度,而实践维度主要注重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相融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堂传授与网络研讨相配合等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具有自身的现实动力,主要来自于精神引导、物质助推和制度强化三个方面。其中精神引导主要包括事业、责任和发展意识的牵引,物质助推主要包括课题、职称和奖金的激励,制度强化主要包括上级督察、学校规范和学生评价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面临生活方式、习惯思维和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生活方式层面,主要受家长式、乖孩子式和宅男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思维习惯层面,主要受到单向思维、机械思维和保守思维习惯的影响,在教学模式层面,主要受到实体教学模式、知识教学模式和话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实现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认识和实力,坚持科学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弘扬高尚的师德,掌握科学方法和优化知识结构。
钱储[8](2018)在《“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灌输论”不仅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政权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近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式和方法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被动的、单向度的灌输教育逐渐被主动的、多向度的、即时互动的方式方法所取代。与此同时,“灌输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方法其教育效果日益受到青年大学生的质疑,“灌输论”的价值也日益被其他理论、原则和方法所遮蔽。本文围绕选题重点研究了三方面内容:首先,界定了“灌输论”的内涵和“灌输论”的精神实质等基本理论问题,阐述了“灌输论”的产生和发展,理清了其思想的源流,比较系统地诠释了“灌输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系统地归纳了“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评述了“灌输论”在应用中取得的成效,提出并剖析了“灌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第三,围绕如何提高“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提出推进“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供给侧改革,主张把“灌输论”与其他教学法融合创新,尝试以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使“灌输论”扬长避短,创新性地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研究,本文厘清了“灌输论”的内涵,充分肯定“灌输论”存在的意义。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的巩固依赖于多种理论和途径。“灌输论”是具有红色基因的,不断丰富其内涵,创新其方式方法,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不能否认“灌输论”在应用中存在着直接灌输、单向度灌输等让学生反感的方法论问题;也存在着灌输内容与实际脱节、理论抽象枯燥等问题;存在着互动性差、与新理论新技术的传播要求脱节等局限。因此,创新地应用“灌输论”不仅需要把握“灌输论”的本质含义,更需要从教与学的主体入手,结合时代要求变革“灌输论”在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手段。同时,更新观念,创新性地把“供给侧改革”理论与“灌输论”相结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论”的“供需错位”、供给与需求体系不匹配、投入与分配结构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加快“灌输论”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创新,以发挥“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柯宇红[9](2018)在《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尝试以就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产生、结构、原则、矛盾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行分析,重新审视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与教育进行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接受观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视角出发,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而形成的关于人对客观对象的接受的基本规律的基本思想。本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研究缘起,先从现实需求的紧迫性入手,进而引出理论空缺的现实性。第三章为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基本架构研究,依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第四章是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方法论价值研究,从实践性、发展性、客观性、主体性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接受观进行有机分析。第五章从以“接受”与“认识”、“接受”与“抗拒”、“接受”与“群众”、“接受”与“灌输”四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梳理且模拟了接受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重要因素的基本变化情况及对策。第六章为接受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路径分析,从主体接受的根本要求出发,探析了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举措和原则。
王孝如[10](2018)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是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怎样的心理准备状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怎样的认知与期待,这些心理准备、认知与期待是如何形成的,受什么因素影响,对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何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定势采取可操作性强的举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研究既是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的需要,又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需要。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内涵解析。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研究起点,也是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虽然本文是为了研究心理定势,但这里所指的心理定势是大学生的心理定势,所以有必要首先把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加以研究,包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特点的研究得出,当代大学生整体积极上进,自我意识增强,逐步走向成熟稳定,弄明白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对我们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定势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接下来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特点: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教育内容更新较快、学分学时多、学生多元化等。随后对心理定势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定势概念19世纪末被提出并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于前苏联。文中借助我国心理学界相关研究,用图式理论解释了定势发生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还介绍了定势的形式化结构、方向性、多样性、广泛性、强大惯性和固着性等特点,以及定势心理现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移情效应、从众效应、偏见和刻板印象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和定义,认为先前学习、生活以及个性偏好等多种因素,形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与接受产生影响的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心理状态又是如何影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第二章研究过程及调查整体情况统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情况和具体数据收集过程,对具体数据进行了统计及简要分析,问卷调查采取网上随机发放,收回有效问卷1020份,主要对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大学生的性别、族别、生源地、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以及中学时期学习政治历史类课程的的基本状况,家庭中父母的职业、学历、亲子关系等状况,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课余生活、课前学习投入等文化背景,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主要考察大学生的前期状况,为后期研究分析大学生心理定势奠定基础。第三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定势现状调查。本章主要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要素的认知与期待着手,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态度,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课程价值、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认知与期待,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有积极的认知态度,对教学内容、方法、效果、价值、环境等都能客观进行评价,通过大学生的期待调查,我们得知,大学生渴望思想政治理论课答疑解惑、解决现实问题和困惑。本章使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具体表现有了较具体的了解。第四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进一部分析,找出对大学生心理定势产生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不同学科、中学时期状况、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家庭状况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他诸如不同族别、不同年级、不同高校(重点和普通)、政治面貌等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这些具体影响因素对后期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心理定势产生的原因和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成因分析。根据大学生心理定势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心理定势产生的原因,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和自身存在的问题、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状况以及学生自身情况展开分,试图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态度,进而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定势心理的。第六章淡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心理定势的对策。本章针对大学生心理定势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主要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建设、大学生自身努力树立远大理想和建构坚定政治信仰几个方面展开。以期淡化大学生消极的心理定势,端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态度、满足大学生的心理期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本文的主体研究内容。
二、正确认识“两课”教学中的灌输论与接受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认识“两课”教学中的灌输论与接受论(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四、核心概念阐释 |
(一)意识形态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一)有效性的内涵 |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平实的话语 |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
(四)构建和谐社会 |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讲好中国故事 |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
(四)运用大众话语 |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
(一)话语内容问题 |
(二)话语方式问题 |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案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概述 |
(一)灌输性 |
(二)启发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关系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重要性 |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需要 |
(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
(四)传承和弘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 |
(五)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的现状 |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路径 |
(一)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坚持守正创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
(二)寻求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契合点 |
(三)完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方法体系 |
(四)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馈机制 |
(五)完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评价体系 |
(六)推进“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互联网语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互联网及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述 |
第一节 互联网相关概述 |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
二、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话语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四、传播学的受众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 |
第一节 互联网给中学思想政治话语创新带来的机遇 |
一、丰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方式 |
二、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间的互动 |
三、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 |
四、更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第二节 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消极影响 |
一、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 |
二、消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原则 |
三、侵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四、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
第四章 互联网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调查情况 |
一、调查方式与特点 |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二节 互联网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问题 |
一、话语传播形式单一 |
二、“对话”的平等性不足 |
三、话语的表达过于“高大上” |
第三节 互联网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遭遇困境的原因 |
一、互联网载体的多元化发展 |
二、传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局限 |
三、传统中学教学模式滞后于互联网发展 |
四、教育者信息素养与互联网发展不相适应 |
第五章 互联网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强化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能力 |
一、促进教育主体教学话语理念转变 |
二、提高话语主体话语转变能力 |
三、增强话语主体互联网媒介素养 |
第二节 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 |
一、理论话语的创新 |
二、教学话语的创新 |
三、生活话语的创新 |
第三节 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 |
一、构建“多样式”话语方式 |
二、构建“和谐共生式”话语方式 |
三、构建“引领式”话语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意蕴 |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界定 |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 |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理论 |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现代医学的科学精神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境遇 |
一、精神情境: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 |
(一)精神生活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意义的凸显 |
(二)满足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外部条件 |
(三)提升新时代精神生活的价值观维度 |
二、文化背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对价值观生成的影响 |
(一)文化在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中的基础性意义 |
(二)多元文化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影晌 |
三、医患关系背景:在全社会建立良性医患关系的需求 |
(一)医患关系发展新趋向 |
(二)医患关系失调影响因素分析 |
四、域外考察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启示 |
(一)淡化说教,注重隐性渗透 |
(二)回归生活,注重情境体验 |
(三)讲求特色,注重本土化构建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框架构建 |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 |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 |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指向 |
(一)理想信念目标 |
(二)价值认同目标 |
(三)道德要求目标 |
(四)人才培养目标 |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问题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
(四)主体性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六)实效性原则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二)体现实践德育效应 |
(三)倡导课程思政改革 |
(四)打造特色教育模式 |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效度不高:需增强教育有效性 |
(二)温度不够:需提高教育亲和力 |
(三)合力不强:需强化整体协同性 |
(四)活力不足:需提升话语创新力 |
四、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的价值震荡 |
(二)学校层面:教育使命的价值偏离 |
(三)个体层面:师生的主体性缺失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路 |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常规方法优化 |
(一)理论灌输的方法 |
(二)实践养成的方法 |
(三)榜样示范的方法 |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创新走向 |
(一)双线融入:贯穿院校医学教育全过程 |
(二)全面覆盖:借助大数据技术变革育人方法 |
(三)完善体系:综合构建立体化方法体系 |
三、国外医学生人文教育方法借鉴 |
(一)宏观方法借鉴 |
(二)具体方法借鉴 |
(三)新兴方法借鉴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 |
(三)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
二、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
(一)制度设计和方式创新相结合 |
(二)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相结合 |
(三)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相结合 |
三、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奠定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思想基础 |
(二)弘扬中医学生命伦理思想 |
(三)回归生命价值观教育本质 |
四、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 |
(一)自我教育的动机激发 |
(二)自我教育的条件创设 |
(三)自我教育的多维引导 |
五、以“青马工程”为牵引凝聚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
(一)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前提依据 |
(二)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基本原则 |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杏林青马工程”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二、概念诠释 |
(一)灌输 |
(二)灌输式教学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 |
三、文献综述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制约因素的相关研究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综合分析法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之伪 |
一、形式主义 |
二、科技至上 |
三、感觉本位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多重维度 |
一、理论之维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南 |
(二)将灌输式教学创新融入社会大德育 |
(三)以建构论的视角规划灌输式教学创新 |
二、价值之维 |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
(二)尊重教学规律 |
(三)用实际成效评价创新 |
三、实践之维 |
(一)坚持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 |
(二)推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紧密合作 |
(三)实现线下传授与线上研讨的协调配合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现实动力 |
一、精神引导产生的动力 |
(一)事业心的牵引生成动力 |
(二)创新文化的推动生成动力 |
(三)深厚情感的引领生成动力 |
二、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产生的动力 |
(一)教改课题的需要产生动力 |
(二)职称评聘的需要产生动力 |
(三)奖金待遇的需要产生动力 |
三、制度强化产生的动力 |
(一)督察制度滋生的动力 |
(二)考评制度产生的动力 |
(三)评教制度衍生的动力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制约因素 |
一、生活方式影响灌输式教学创新 |
(一)家长式的生活方式的制约 |
(二)乖孩子式生活方式的制约 |
(三)宅男式的生活方式的制约 |
二、惯习思维影响灌输式教学创新 |
(一)单向思维习惯的造成制约 |
(二)机械思维习惯造成的制约 |
(三)保守思维习惯造成的制约 |
三、教学范式影响灌输式教学创新 |
(一)实体教学范式的制约 |
(二)知识教学范式的制约 |
(三)话语教学范式的制约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 |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认识 |
(一)必要性的认识 |
(二)重要性的认识 |
(三)科学性的认识 |
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原则 |
(一)坚持科学与价值相结合 |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三)坚持灌输与启发相结合 |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的实力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高尚的师德 |
(三)卓越的知识技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灌输论”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
第一节 “灌输论”的基本内涵 |
一、“灌输论”的内涵 |
二、“灌输论”的精神实质 |
(一)“灌输论”是一种原则 |
(二)“灌输论”是一种方法 |
(三)“灌输论”是一种动态过程说 |
第二节 “灌输论”的产生和形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灌输论”的最初表述 |
二、卡尔·考茨基对“灌输论”的理论贡献 |
三、列宁对“灌输论”的系统阐发 |
第三节 “灌输论”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
一、毛泽东对“灌输论”的继承 |
二、邓小平对“灌输论”的发展 |
三、江泽民对“灌输论”的进一步发展 |
四、胡锦涛对“灌输论”的丰富 |
五、习近平开辟了“灌输论”的新境界 |
第二章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灌输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和成效 |
一、“灌输论”应用中的主体和客体 |
二、“灌输论”应用的路径 |
三、“灌输论”应用的成效 |
第二节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灌输主体固化遭学生反感 |
二、灌输原则僵化有损思政教育时效性 |
三、灌输内容滞后、空洞枯燥 |
四、灌输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性差 |
第三节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灌输论”的理论发展滞后 |
二、“灌输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失衡 |
三、灌输方法的融合创新不够 |
第三章 “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 |
第一节 “灌输论”创新性应用的原则 |
一、传承红色基因 |
二、变革方式方法 |
三、创新应用模式 |
第二节 更新观念增强“灌输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
一、树立“双主体”教育理念 |
二、变换教学方式 |
三、建构新的话语体系 |
第三节 推进“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供给侧改革 |
一、“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要义 |
二、“供给侧改革”与“灌输论”变革的契合 |
三、确立多元供给的灌输主体 |
四、优化灌输供给的内容 |
五、拓展灌输课程的供给途径 |
第四节 加快“灌输论”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创新 |
一、“灌输论”与疏导法相融合 |
二、“灌输论”与提问式教学法相融合 |
三、“灌输论”与体验实践法相融合 |
四、“灌输论”与探究式教学法相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
(9)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研究缘起 |
2.1 现实需要 |
2.1.1 主流思想宣传的客观需要 |
2.1.2 受众主体地位被忽视 |
2.2 理论空缺 |
2.2.1 多元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 |
2.2.2 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基本范畴 |
2.2.3 接受美学三大误区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基本架构 |
3.1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基本内涵 |
3.1.1 什么是“接受” |
3.1.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接受观 |
3.2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基本原则 |
3.2.1 以主体互动为导向的实践性原则 |
3.2.2 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 |
3.2.3 以社会状况为主体的社会性原则 |
3.2.4 以社会发展为依托的时代性原则 |
3.3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基本观点 |
3.3.1 心理机制 |
3.3.2 个体接受过程 |
3.3.3 社会接受过程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的方法论价值 |
4.1 实践性价值 |
4.1.1 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
4.1.2 把握对象与现实活动,提升接受效果 |
4.2 发展性价值 |
4.2.1 发展性的基本特征 |
4.2.2 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改变接受方式 |
4.3 客观性价值 |
4.3.1 客观性的基本特征 |
4.3.2 揭示接受机制,推进宣传教育变革 |
4.4 主体性价值 |
4.4.1 主体性的基本特征 |
4.4.2 立足人的主体发展,形成合理接受方式与心理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中若干辩证关系 |
5.1 “接受”与“认识” |
5.1.1 “认识”是“接受”的出发点 |
5.1.2 “接受”是“认识”的落脚点 |
5.1.3 “接受”与“认识”间的过程辩证关系 |
5.2 “接受”与“抗拒” |
5.2.1 “抗拒”是“接受”的前提 |
5.2.2 “接受”是“抗拒”的结果 |
5.2.3 “接受”与“抗拒”间的否定辩证关系 |
5.3 “接受”与“群众” |
5.3.1 “群众”是“接受”的实践主体 |
5.3.2 “接受”是“群众”的客观反映 |
5.3.3 “接受”与“群众”间的历史辩证关系 |
5.4 “接受”与“灌输” |
5.4.1 “灌输”是“接受”的形式 |
5.4.2 “接受”是“灌输”的本质 |
5.4.3 “接受”与“灌输”间的主体辩证关系 |
第六章 以接受为导向,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6.1 意识形态话语权 |
6.1.1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
6.1.2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2 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以大众接受为根本导向 |
6.2.1 为什么说接受是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 |
6.2.2 接受是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的具体表现 |
6.3 接受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相互促进 |
6.3.1 接受促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
6.3.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推动“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创新尝试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内涵解析 |
一、大学生的特点 |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
(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
(三)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 |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 |
(二)政治性强 |
(三)理论性强 |
(四)教育内容更新较快 |
(五)学分和学时多,学生多元化 |
三、心理定势理论的梳理和界定 |
(一)定势概念的提出 |
(二)定势发生的内在作用机制 |
(三)定势的特点 |
(四)定势的心理学表征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内涵解析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概念解析 |
(二)大学生的定势心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过程及调查整体情况统计 |
一、调查情况概述 |
(一)关于调查对象的说明 |
(二)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三)调查过程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
(三)中学时期情况调查统计 |
(四)家庭背景情况调查统计 |
(五)调查对象文化背景情况统计 |
(六)调查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前期投入情况统计 |
三、访谈结果统计 |
第三章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定势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态度状况 |
(一)整体认知状况良好 |
(二)对思政理论课教师认知较客观 |
(三)多数认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基本联系实际 |
(四)多数认为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 |
(五)多数较认同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 |
(六)大学生能客观看待思政理论课教学环境 |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未来期待 |
(一)多数希望小规模班级授课 |
(二)希望授课教师风趣幽默富有人格魅力 |
(三)课堂参与意愿较高 |
(四)有生活气息接地气的教学内容受多数学生期待 |
(五)互动式教学最受期待 |
(六)多数学生希望思政理论课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不同学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和期待差异 |
(一)不同学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差异 |
(二)不同学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差异 |
二、中学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和期待影响差异 |
(一)中学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影响差异 |
(二)中学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期待影响差异 |
三、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与期待的影响差异 |
(一)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影响差异 |
(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影响差异 |
四、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与期待差异 |
(一)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差异 |
(二)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差异 |
五、其他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与期待影响差异 |
(一)性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和期待差异 |
(二)不同族别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与期待差异 |
(三)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与期待差异 |
(四)不同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与期待差异 |
(五)政治面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与期待影响差异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的成因分析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及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认知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 |
二、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 |
(一)功利浮躁的心理使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
(二)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认知 |
(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大学生的认识心理 |
三、家庭教育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 |
(一)家庭教育理念功利化 |
(二)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
四、学生自身因素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认识不足 |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动机 |
(三)大学生对自身发展追求的认知取向影响 |
第六章 淡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心理定势的对策 |
一、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 |
(一)优化社会环境是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的关键 |
(二)充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氛围 |
(三)发挥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用 |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身建设 |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期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
(三)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重点 |
(四)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形式改革最为迫切 |
三、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建构坚定政治信仰 |
(一)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 |
(二)大学生要积极建构坚定政治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正确认识“两课”教学中的灌输论与接受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研究[D]. 王诗雨. 延安大学, 2020(12)
- [5]互联网语境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D]. 邓柳.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6]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 王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创新研究[D]. 刘宇.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应用研究[D]. 钱储.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9]马克思主义接受观研究[D]. 柯宇红.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定势研究[D]. 王孝如.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