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东黔西煤层气选区及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曹星昊,肖正辉,曹运江,孙斌,姜玮,曹羽哲,陈健明[1](2020)在《滇东黔西地区与沁水盆地煤储层地质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找出影响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相对滞后的主控地质因素,将滇东黔西地区与沁水盆地煤储层地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东黔西地区煤储层压力、含气饱和、临储比和含气量与沁水盆地差别不大,有利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相同埋深条件下,滇东黔西地区煤储层地应力明显高于沁水盆地,渗透率则远低于沁水盆地。统计显示,沁水盆地煤储层渗透率大多在1mD左右,滇东黔西则基本低于0.1mD,大部分为0.01mD左右,至少低一个数量级以上。滇东黔西地区高地应力、低渗透率和构造煤发育可能是影响滇东黔西煤层气"可见难取"及其勘探开发相对滞后的最直接地质原因,复杂的构造演化则可能是其最根本原因。综合区域构造格局、构造曲率和矿井煤层剖面煤体结构观测是一种较好预测高应力区构造应力强弱区域分布的方法,可有效指导滇东黔西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
张二超[2](2020)在《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文中认为含煤地层地质评价,对煤系气有利区段的优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后续勘探开发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煤系气开采的成功与否。本文以滇东老厂雨汪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系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计算了煤系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分布特征;选取合适的参数,构建了符合该区的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指标体系,平面上选取有利区,垂向上选取有利段,为后期煤系气的开采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支撑。雨汪区块各煤层全区均有发育,其中主采煤层为3#、7+8#、9#、13#、16#、19#煤层,其埋深、煤厚等变化较大,各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基本相同,多为半亮-半暗煤岩类型,其中16#和19#煤层煤体结构较好,各煤储层的吸附解吸特征差别较小,主要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砂岩储层厚度较小,以长石为主要成分,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泥岩厚度较大,以粘土为主要成分,有机质类型为Ⅲ类。通过分析煤岩、砂岩和泥岩三种储层的平面和垂向的分布规律,依据三者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了煤系储层三种共生关系。在对研究区煤层含气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等温吸附-含气饱和度法,构建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预测了研究区各煤层含气量;利用测井曲线叠加、微电阻扫描成像和多极子阵列声波等测井数据,解释了研究区砂岩含气性,确定了含气砂岩层数;利用测井数据和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了泥岩游离气量和吸附气量,进而计算出各煤层顶底板泥岩含气量。煤层气资源量在研究区占据绝对地位,其资源分布规律代表着煤系气的资源分布规律。计算发现,煤系气资源丰度大于2.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区块中部;砂岩气的含气饱和度为15%左右,主要分布在LC-C1和LC-C4井附近,且两井砂地比较大;好的泥岩层主要为炭质泥岩,在LC-C2和LC-C4井附近较厚。针对煤系气有利储层的优选,选取埋深、资源丰度、构造曲率作为煤层优选指标,以砂地比作为砂岩优选指标,以炭质泥岩厚度作为泥岩优选指标,平面优选了有利区;针对煤层气合采有利段优选,以煤体结构、储层压力和层间距、临界解吸压力和临储比、煤层及顶底板力学性质、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比值为优选指标;针对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和渗透率比值作为优选指标;针对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作为优选指标;在垂向上分别选取了煤层气合采、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有利段。
陈世达[3](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邢亚楠[4](2020)在《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文中认为滇东老厂地区煤层纵向上薄且多,同时地应力高,煤体结构复杂,煤层气开发困难。本文以老厂矿区煤层气储层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大量煤田勘探资料和煤层气测井试井资料,从地层组合,煤体结构,地应力,岩石力学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老厂矿区煤储层的可改造性,并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体系,优选了适宜改造的含气系统层段,为后期煤层气井压裂开采提供基础。综合分析地层组合、煤体结构、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参数四个方面的特征,并在含气-物性系统内,以评价单元总厚度<30m,单煤层煤厚>2m,多煤层单煤厚度>1.5m为准则划分评价单元。研究区煤厚整体上集中在2m左右,以中厚煤层为主,而煤层间距变化幅度比较大。顶底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其中泥质粉砂岩杨氏模量高,而泥岩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基于测井曲线划分的煤体结构在垂向上随埋深增加,原生+碎裂煤占比增大。此外,研究区整体上处于中强应力区,煤储层应力状态,应力比,侧压系数在400m和800m出现转变,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煤储层渗透率随有效水平最小水平主应力增加而减小,随埋深增加呈现分段式变化。根据对储层改造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来确定可改造性评价每一大类的具体指标,即煤厚、煤厚+砂岩/单元厚度、煤体结构、煤层等效杨氏模量、煤与顶底板杨氏模量比值、煤层等效泊松比、煤与顶底板泊松比比值、水平最小主应力、应力比以及水平应力差系数,其中煤厚、煤厚+砂岩/单元厚度、杨氏模量相关参数以及水平应力差系数为可改造性评价正向因素,而煤体结构、泊松比相关参数、水平最小主应力、应力比为可改造性评价负向因素。同时借助ward聚类定量划10个评价参数为四个级别。利用灰色聚类+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滇东老厂地区进行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结果证明,可改造性多为良、可级别。含气系统Ⅰ和含气系统Ⅲ总体上储层可改造性要优于含气系统Ⅱ。
肖哓虎[5](2020)在《五九凹陷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东北部五九凹陷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地质条件与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Wallon组类似,薄煤层与砂岩、泥岩频繁互层,煤系气勘探开发价值长期受到忽视,而苏拉特盆地近年来一跃而成世界上煤系气开发最为成功的范例。受此启发,论文充分提取煤田勘探资料中的煤系气地质信息,结合煤层气勘探以及样品测试资料,针对五九凹陷煤系气系统开展研究,目的是客观认识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分析沉积学特点,在大磨拐河组中识别出四个三级层序单元(SQ1~SQ4)。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地层压力状态和孔渗分布两个方面,在大磨拐河组内部识别出两套关键层组,发现典型井垂向上发育三套煤层气系统,系统叠置性严格受控于层序地层格架。以测井识别为基础,建立了煤系储层关键属性预测模型,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地质影响因素赋予权重,通过综合评价判定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开发潜力等级。采用压力系数极差法判识煤系气合采兼容性,据此量化确定各参数地质边界,划分了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最后,采用边界条件平面叠合法,将五九凹陷煤系气单采地质单元划分为3类,合采地质单元划分为6类,预测了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的区域分布。论文包括插图87幅,表格22个,参考文献112篇。
郭肖[6](2019)在《多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生产参数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正逐渐成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接替。目前,我国已在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进行了大规模开发。然而,在滇东-黔西地区,煤层多、单煤层薄,而且薄煤层之间夹杂有含气砂岩层,在开发过程煤层之间会相互干扰,因此多煤层气藏中煤层气的运移更复杂。(1)基于自主研制的多煤层气藏层间窜流实验装置,开展了煤层与煤层、煤层与砂岩的层间窜流实验,分析了围压、轴压和孔隙压力等因素对层间窜流的影响。依据煤层与砂岩夹层的沉积过程和界面胶结特征,提出了熔合界面、过渡界面和裂隙型界面三种概念模型,并建立了三种界面类型对应的气-水两相层间窜流模型。基于煤层与砂岩层间窜流理论模型和窜流实验结果,提出了计算层间窜流阻力系数的方法,揭示了煤层与砂岩层间窜流机理。(2)基于煤岩双孔-单渗模型、砂岩单孔-单渗模型、煤岩与砂岩层间窜流模型和井筒气-水两相管流模型,考虑了污染和压裂的影响,通过井筒气-水两相流压降与煤层和砂岩夹层的产气量和产水量迭代,耦合了多煤层气-水两相渗流、砂岩夹层气-水两相渗流、煤层与砂岩层间窜流和井筒气-水两相管流,建立了多煤层气藏全过程气-水两相耦合流动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将多煤层气藏全过程流动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商业软件对比,初步验证了多煤层气藏全过程气-水两相流动耦合模型计算的准确性。(3)基于自主编制的多煤层气藏合采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软件,对多煤层气合采井的产气规律、层间窜流规律和压降漏斗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层间窜流和多煤层气藏合采井产能的煤层和砂岩夹层物性参数以及层间界面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4)基于对合采井产气规律、多煤层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和煤层产气贡献率分析,建立了多煤层层系划分流程图,并提出了判定准则;提出了一套多阶段、多梯度井底流压控制方法,为多煤层气合采井排采优化提供指导;基于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软件和遗传算法,通过对煤层气井生产数据拟合,获取了潘河区块和滇东区块煤层物性参数,验证了多煤层气藏合采井产能预测数值模拟软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李洋阳[7](2019)在《云南雨旺区块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文中指出云南雨旺区块多煤层发育,是中联煤层气公司重要的煤层气探矿权区块。多煤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垂向层组划分及平面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至关重要。为此,在阐明基础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对多煤层全层位储层物性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并完善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方法及有利区评价流程,取得主要成果如下:第一:阐明了雨旺区块晚二叠世煤系地层煤层气的沉积、构造、水文等基础地质背景。研究区发育多层主力煤层,构造较为简单,煤系地层主要为弱含水层。并进一步运用Modflow水动力场模拟软件,进行了疏水量的预测,预测了主力煤层不会过早暴露液面,为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评价了雨旺区块多煤层的储层物性特点。评价结果显示:煤层层数多,主要发育3#、7+8#、9#、13#、16#、19#主力煤层,煤级主要为无烟煤,煤储层含气量变化较大,含气饱和度平均为53.98%,储层属于特低渗中渗透储层,裂隙较为发育,但多被方解石充填,孔隙主要为微孔和过渡孔。煤储层欠压超压状态均有分布,区块大部分为高应力区,煤层的煤体结构较为复杂多样。并进一步完善了煤储层测井解释方法,进行了典型钻孔全层位的多煤层储层物性测井解释。第三:完成了雨旺区块煤系地层测井解释含水层的识别,结合层序划分及关键层识别划分出了三套流体系统,煤系地层主要为上下两套,即9#煤及以上和9#煤以下两套流体系统。采用产层优化组合方法“三步法”,进一步优化了多煤层垂向产层组合,确定了研究区的主要开发层段。第四:提出了平面上的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方法。采用成熟的三维建模方法,结合煤储层关键参数的定量分级,完成了雨旺区块煤层气单层及多层合采有利区的优选,经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效果较为吻合。该论文有图169幅,表38个,参考文献133篇。
薛帅康[8](2019)在《格目底向斜煤层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文中提出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可采性研究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煤层气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本学位论文以多煤层发育的黔西格目底向斜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层气储层特征、构造特征和开采地质条件等,分析了主力煤层的含气性特征,通过实验方法预测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结合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采用等温吸附法对研究区煤层气采收率进行计算,在资源量及采收率的基础上,评价了研究区煤层气资源潜力。
杨兆彪,李洋阳,秦勇,孙晗森,张平,张争光,吴丛丛,李存磊,陈长骁[9](2019)在《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文中提出以煤层气井产能方程为基础,考虑煤储集层可改造性对气井生产能力的影响,对产层优化组合"三步法"中的主力产层优选指数进行修正,进而提出煤层气产层潜能指数用于评价多层合采条件下的开发有利区。通过对影响产层潜能指数的煤储集层关键参数的分析,建立了多煤层煤层气开发单元划分方法,提出了定量分级评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整的多煤层煤层气开发有利区的评价流程:采用成熟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多煤层全层位进行储集层物性参数的精细刻画;计算各网格的产层潜能指数,并绘制单层或多层合采条件下的产层潜能指数等值线;根据产层潜能指数等值线的分布情况,采用开发单元划分定量指标划分出Ⅰ、Ⅱ、Ⅲ类煤储集层分布区,进而优选出开发有利区。经多煤层普遍发育的云南老厂雨旺区块的实际应用证实,采用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方法、定量指标结合有利区评价流程进行开发有利区评价,可以有效克服仅依靠某一主力单煤层的产气潜能评价结果作为开发有利区优选标准的缺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以满足多煤层煤层气合采开发的选区要求。图13表1参32
邵龙义,王学天,张家强,侯海海,唐跃,王巨民,林玉成[10](2018)在《滇东北地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勘探目标优选》文中提出滇东北地区镇雄—威信煤田上二叠统赋存丰富的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加快对该区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通过调研前期煤田勘查及煤层气地质勘探资料,从含气性、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含煤岩系岩性组合等方面研究了煤层含气量、甲烷浓度与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煤岩煤质及顶底板岩性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的煤层气选区评价模型,并对该区进行了煤层气有利区评价。结果表明:(1)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顶底板保存条件;(2)优选出资源潜力、储层性能、保存条件和开发条件等4个方面共计11项三级评价参数作为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的指标;(3)煤层气选区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新庄矿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最好,洛旺、牛场—以古、马河次之。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滇东北地区下一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二、滇东黔西煤层气选区及勘探目标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东黔西煤层气选区及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黔西地区与沁水盆地煤储层地质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煤储层地质特征对比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2)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小结 |
3 研究区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 |
3.1 煤储层地质特征 |
3.2 煤系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
3.3 煤系泥岩储层地质特征 |
3.4 煤岩及顶底板力学性质 |
3.5 地应力及储层压力特征 |
3.6 煤系气储层共生组合模型 |
3.7 小结 |
4.煤系气资源特征 |
4.1 煤层气含气量 |
4.2 砂岩含气性 |
4.3 泥岩含气量 |
4.4 煤系气资源分布特征 |
4.5 小结 |
5 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 |
5.1 平面有利区优选 |
5.2 垂向有利段优选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煤系沉积作用 |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2 煤层发育特点 |
2.3 煤岩煤质特征 |
2.3.1 宏观煤岩类型 |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
2.3.3 显微煤岩组分 |
2.3.4 煤质变化 |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
6.1.2 产层跨度 |
6.1.3 地层供液能力 |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
6.3 排采管控方式 |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煤储层改造性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及以往工作概况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6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
3 煤储层改造条件分析 |
3.1 老厂矿区煤系地层组合条件 |
3.1.1 地层组合特征 |
3.1.2 煤厚与煤层间距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
3.1.3 评价单元划分 |
3.2 煤体结构特征 |
3.2.1 煤体结构测井判识与层域分布特征 |
3.2.2 煤体结构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
3.3 岩石力学条件分析 |
3.3.1 横波时差数据预测 |
3.3.2 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3.3.3 煤岩力学性质对改造的影响 |
3.3.4 煤岩与顶底板力学性质差异对改造的影响 |
3.4 地应力条件分析 |
3.4.1 区域地应力背景 |
3.4.2 地应力测试与计算结果 |
3.4.3 地应力特征及变化规律 |
3.4.4 地应力控制下渗透率变化 |
3.4.5 地应力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
4 煤储层可改造评价方法及体系的建立 |
4.1 煤储层改造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4.3 灰色聚类法评价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五九凹陷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基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2 地层 |
2.3 煤层与煤质 |
2.4 水文地质 |
2.5 小结 |
3 煤系层序地层格架 |
3.1 层序地层分析方法 |
3.2 煤系层序地层格架划分 |
3.3 煤系层序地层空间展布与变化 |
3.4 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统计特征 |
3.5 小结 |
4 煤系含气系统叠置性 |
4.1 煤系叠置流体压力系统 |
4.2 煤系地层物性垂向变化 |
4.3 煤系关键层测井响应识别 |
4.4 煤系含气系统划分 |
4.5 小结 |
5 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与评价 |
5.1 煤系气开发地质条件边界 |
5.2 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流程 |
5.3 煤系气单采地质单元 |
5.4 煤系气合采地质单元 |
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多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生产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煤层气藏开发研究现状 |
1.2.2 多煤层气运移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多煤层气藏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2.4 多煤层气藏排采优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特点 |
2.1 研究区多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 |
2.1.1 松河煤层气区块 |
2.1.2 恩洪与老厂煤层气区块 |
2.2 研究区多煤层气储层物性 |
2.2.1 松河煤层气区块 |
2.2.2 恩洪与老厂煤层气区块 |
2.3 研究区多煤层气储层开发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煤层气藏层间窜流实验与模型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层间窜流实验研究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煤样制备 |
3.2.4 实验流程 |
3.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层间窜流模型研究 |
3.3.1 熔合界面窜流模型 |
3.3.2 过渡界面窜流模型 |
3.3.3 裂隙型界面窜流模型 |
3.4 层间窜流模型应用 |
3.4.1 煤岩与砂岩层间窜流 |
3.4.2 煤岩与煤岩层间窜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煤层气储层全过程耦合流动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煤岩层中的气-水两相流动方程 |
4.2.3 砂岩层中的气-水两相流动方程 |
4.2.4 煤岩与砂岩层间气-水两相窜流方程 |
4.2.5 井筒气-水两相管流压降确定 |
4.2.6 辅助方程 |
4.2.7 定解条件 |
4.3 数值模型建立 |
4.3.1 煤岩层割理系统 |
4.3.2 砂岩层孔隙系统 |
4.4 全隐式线性化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模型验证 |
5.3 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 |
5.4 多煤层气合采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4.1 煤岩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砂岩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3 煤层与砂岩层界面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煤层气藏层系组合及井底流压控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多煤层气井层系划分 |
6.3 合采井井底流压控制 |
6.4 现场案例应用 |
6.4.1 山西沁水潘河区块 |
6.4.2 滇东老厂、恩洪区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本论文使用到的数学符号说明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云南雨旺区块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层气田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沉积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温 |
2.6 小结 |
3 煤层气田水动力场模拟 |
3.1 水文地质评价 |
3.2 水动力场模拟 |
3.3 地下水涌水量预测 |
3.4 小结 |
4 多煤层储层物性及测井解释评价 |
4.1 基础物性 |
4.2 储层物性 |
4.3 测井解释方法 |
4.4 典型钻孔全层位测井解释 |
4.5 小结 |
5 煤层气多层合采垂向层组开发单元划分 |
5.1 典型钻孔流体系统划分 |
5.2 多煤层产层组合方法 |
5.3 典型钻孔产层组合优化 |
5.4 小结 |
6 煤层气多层合采平面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 |
6.1 多层合采平面开发单元划分方法 |
6.2 煤储层物性三维建模 |
6.3 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结果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格目底向斜煤层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及其演化 |
2.4 含煤地层与煤层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小结 |
3 煤储层特征 |
3.1 煤岩煤质特征 |
3.2 煤的孔渗特性 |
3.3 煤的吸附性 |
3.4 煤层含气性 |
3.5 小结 |
4 煤层气开采地质条件 |
4.1 煤储层赋存与含气量 |
4.2 煤储层物性条件 |
4.3 小结 |
5 煤层气资源量及其可采性 |
5.1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
5.2 煤层气采收率 |
5.3 煤层气可采性评价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开发单元划分 |
1.1 开发单元划分方法 |
1.2 开发单元划分的关键参数界限 |
1.2.1 煤层厚度 |
1.2.2 煤层含气量 |
1.2.3 煤储集层改造后渗透率 |
1.2.4 煤储集层压力 |
1.2.5 煤体结构 |
1.3 开发单元划分定量指标 |
2 有利区评价流程 |
2.1 多煤层全层位储集层物性三维建模 |
2.2 产层潜能指数平面分布与有利区评价 |
3 应用实例 |
3.1 煤储集层物性三维建模 |
3.1.1 煤层含气量 |
3.1.2 煤储集层渗透率 |
3.1.3 煤储集层压力 |
3.1.4 煤体结构 |
3.2 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 |
3.2.1 单层有利区评价 |
3.2.2 合采有利区评价 |
3.3 有利区评价结果可靠性分析 |
4 结论 |
符号注释: |
(10)滇东北地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勘探目标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 |
2.1 煤层含气量的分布特征 |
2.2 煤层分布 |
2.2.1 煤层厚度 |
2.2.2 煤层埋深 |
2.3 煤岩煤质特征 |
2.3.1 煤变质程度 |
2.3.2 煤岩组分及煤岩类型 |
2.3.3 灰分含量 |
2.4 顶底板岩性 |
2.5 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 |
3 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优选 |
3.1 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
3.1.1 评价参数优选及权重计算 |
3.1.2 评价参数隶属度计算及赋值 |
3.1.3 数学评价模型的建立 |
3.2 煤层气有利区优选 |
4 结论 |
四、滇东黔西煤层气选区及勘探目标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黔西地区与沁水盆地煤储层地质特征对比分析[J]. 曹星昊,肖正辉,曹运江,孙斌,姜玮,曹羽哲,陈健明. 中国煤炭地质, 2020(12)
- [2]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D]. 张二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D]. 邢亚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五九凹陷煤系气开发地质单元[D]. 肖哓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多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生产参数优化[D]. 郭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云南雨旺区块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D]. 李洋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8]格目底向斜煤层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D]. 薛帅康.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2)
- [9]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单元划分及有利区评价[J]. 杨兆彪,李洋阳,秦勇,孙晗森,张平,张争光,吴丛丛,李存磊,陈长骁.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3)
- [10]滇东北地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勘探目标优选[J]. 邵龙义,王学天,张家强,侯海海,唐跃,王巨民,林玉成. 天然气工业,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