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新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温缩裂缝的处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治[1](2021)在《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稳定碎石由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高等级道路建设当中,但是水泥稳定碎石也很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导致沥青路面整体强度和耐久性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中间铺设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来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性。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通过拉拔试验来探究水泥稳定碎石与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界面作用特性。自行设计一台针对该试验的拉拔仪器,并通过拉拔试验发现:在不同的上覆加压荷载下,拉拔位移和拉拔力的峰值也会随着应力变化而改变,即拉拔位移和拉拔力的峰值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拟合得到界面摩擦强度与法向压力之间的直线方程,求得界面似黏聚力为4.5KPa,界面似内摩擦角为8.026°;并同时发现其界面似摩擦角系数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且降低幅度是由大变小的。(2)通过相关力学性能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弯拉试验)来探究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加入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虽然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加入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有一定程度地降低,在90d龄期时,两者分别降低3.8%和4.0%,但是可以认为这种降低幅度不足以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的整体抗变形能力;其劈裂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则分别提高了11.5%和28%,可见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加入能够显着提高其抗拉能力。(3)通过相关耐久性能试验(干缩试验、温缩试验、抗冻融试验、疲劳试验)来探究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加入对其耐久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试验的研究发现: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能够显着降低其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从而改善了其抗干缩能力和耐温缩性能;而对其抗冻性能则有略微增强,其在28d龄期时,其抗冻系数略微增强了2.8%;在疲劳试验过程中,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发现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作用次数则增加了近50%。
杨露[2](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王丕栋[3](2020)在《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繁重的交通和复杂的环境导致的病害频发,路用性能逐年下降。本研究依托冀西南地区的邢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检测项目,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冀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交通特征、路面结构与材料等进行调查研究,基于层状体系理论对典型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分析,同时结合多尺度界面理论选择不同界面尺寸下影响路面结构性能的指标进行室内外实验和检测分析,最终建立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模型,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1.依托邢临高速公路检测项目,对其自然地理概况、区域交通特征、路面结构与材料以及路面病害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发现该地区典型路面病害为裂缝、车辙和松散病害,其中整体路网最为突出的为裂缝病害,主要与路用材料和交通量有关,而车辙病害主要与高温和重载交通有关。2.采用BISAR3.0软件对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可知,面层的各力学响应值变化幅度比基层的明显,其中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中面层处,在层间粘结不完全状态下剪应力值约为连续状态下的3倍,同时在超过标准轴载80%以后上面层表面的竖向变形急剧增加。3.选取不同尺度下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实验和检测分析,发现前期温度对于各指标的影响远大于湿度的影响,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影响较大,其中细粒式的抗变形能力最小,中粒式和粗粒式的大体相同;在超过60℃和0.9MPa的环境中,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变形速度急剧增加,总变形量也增大一倍多。4.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到各分项指标与车辙深度指数的关联性:车辙变形量>路面结构强度>沥青膜厚度>集料棱角性,回归分析得到冀西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衰变模型为(?).
张得明[4](2017)在《低温干燥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沥青路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家高速公路经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国家公路规划网初见端倪,但随着地区间的交往不断加强,我国公路运输能力不足的缺点越加明显,高速公路改扩建势在必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必将产生大量的沥青旧料,为了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旧沥青路面的再利用将会极大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依托“一带一路”G30连霍高速公路乌鲁木齐至奎屯段改扩建工程项目(WKSJ-2合同段)开展研究。首先对依托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状况进行调查,并了解低温干燥地区常见病害及其形成的可能原因,为了旧沥青混合料的再利用做好前期资料准备。然后对依托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统计旧沥青路面的病害,并对路面进行钻芯、探坑等措施,以分析病害的成因。同时对于采集的旧沥青混合料芯样进行室内试验,以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级配、沥青的针入度、粘度、软化点等指标,研究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情况,以及沥青的老化程度,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评价以确定旧沥青路面是否适合进行再生利用。对统计的病害数据及综合检测车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路面状况指数、路面结构强度指数、车辙深度指数等反映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各项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研究,为依托项目旧沥青路面的铣刨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对于铣刨掉的旧沥青混合料,通过对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和厂拌冷再生的技术特点分析,为依托项目推荐适合的再生技术。最后,利用制定的旧沥青路面再利用的控制指标,结合依托项目,通过对沥青面层比选、基层比选,为依托项目提出合理的旧沥青混合料再利用技术方案,并为依托项目推荐合理的改扩建路面结构方案。通过造价分析,总结旧沥青混合料泡沫沥青冷再生方案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其它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张向宇,康新胜[5](2015)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相关处治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因具有适用性强、行车舒适、维修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现路面病害,就应及时分析病害成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否则不仅会降低道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畅通,而且还会因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导致道路结构的破坏,缩短道路使用寿命。笔者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养护实践及查阅资料,着重分析形成沥青路面裂缝的不同原因,提出了路面裂缝的不同处治方案。
曹茂军[6](2014)在《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文中提出对于高等级公路来说,其沥青路面交工运营后,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笔者多年来从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以及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实践发现,半刚性水稳基层和沥青路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通过相应的预防、处治措施,进而避免或减少收缩裂缝,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建设管理经验,阐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机理、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工艺,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沥青路面施工及维修养护提供参考依据。
刘长明[7](2014)在《泰和至赣州高速公路路面改造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路面是江西省高速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大型车辆多,超载现象严重,车辆渠化行驶等,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由于当时设计标准偏低,交通需求预测不足,基于强基薄面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理念,江西省早期建成的如泰和至赣州等高速公路项目,难于满足当前交通需求,迫切需要改造。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方案的研究,十分及时与必要。通过对泰赣高速公路路面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其路况现状,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检测,为后续改造方案研究提供充分依据。进一步分析、探讨沥青路面损坏产生的原因,根据病害发展不同程度,路面结构层破坏情况,对不同的处治方案进行研究、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对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水稳基层再生利用、超薄罩面等路面改造关键方案进行研究、比选,以及对项目实施阶段的交通组织方案、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工期安排等方面提出意见。以指导泰赣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实施,并给予江西省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刘凤侠[8](2014)在《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处治方式分析》文中指出沥青混合料各组成成分的影响以及施工工艺的影响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通常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采用一定的措施极早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害原因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就是对已经出现的各种病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针对第一个方面我们主要是对施工过程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有效地控制,第二个方面对已出现的各种病害采用一定的补救措施。
祝博[9](2013)在《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形式,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也会出现各种病害,如何对这些病害进行处治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王顺[10](2013)在《高速公路砼路面病害成因分析》文中指出沥青作为一种路用的混合料,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也都普遍采用沥青砼路面。就目前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
二、大新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温缩裂缝的处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新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温缩裂缝的处治(论文提纲范文)
(1)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抗反射裂缝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在工程中的运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试验材料基本性能测试 |
2.1 试验方案的确定 |
2.2 试验原材料 |
2.2.1 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 |
2.2.2 水泥 |
2.2.3 集料 |
2.3 试件制备 |
2.3.1 击实试验 |
2.3.2 试件制备方法 |
2.3.3 试件养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工格栅与水泥稳定碎石界面特性试验研究 |
3.1 拉拔试验的原理 |
3.2 拉拔试验准备工作 |
3.3 大梁试件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拉拔试验 |
3.3.1 试验目的与试验方案的确定 |
3.3.2 拉拔试验过程 |
3.3.3 大梁试件拉拔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玄武岩土工格栅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1.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仪器及相关准备 |
4.1.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劈裂强度试验 |
4.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2.2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3.1 试验原理与方法 |
4.3.2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抗弯拉强度试验 |
4.4.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4.2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4.4.3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玄武岩土工格栅水泥稳定碎石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
5.1 冰冻稳定性能 |
5.1.1 冰冻破坏机理 |
5.1.2 试验过程 |
5.1.3 冻融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
5.2.1 干缩机理分析 |
5.2.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5.2.3 干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温缩性能试验研究 |
5.3.1 温缩试验方法 |
5.3.2 温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疲劳试验研究 |
5.4.1 疲劳试验方法的确定 |
5.4.2 疲劳试验过程 |
5.4.3 疲劳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条件 |
2.1.2 气候特点 |
2.2 高速公路交通特征 |
2.2.1 交通量 |
2.2.2 轴载特性 |
2.3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及材料 |
2.3.1 路面结构 |
2.3.2 路面材料 |
2.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分析 |
2.4.1 指标选取 |
2.4.2 评价情况 |
2.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性及成因分析 |
2.5.1 路面病害特性分析 |
2.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研究理论及指标分析 |
3.1 沥青路面性能研究理论概述 |
3.1.1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 |
3.1.2 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研究 |
3.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2.1 沥青路面基本力学模型 |
3.2.2 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2.3 不同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2.4 不同层间接触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
3.3 基于力学响应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指标选择 |
3.3.1 微观尺度下沥青路面的指标选择 |
3.3.2 细观尺度下沥青路面的指标选择 |
3.3.3 宏观尺度下沥青路面的指标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1.1 气候及交通概况 |
4.1.2 结构设计及材料配比 |
4.1.3 路面性能与病害情况 |
4.2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性能实验方法 |
4.3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实验设计 |
4.3.1 温度变化设计 |
4.3.2 湿度变化设计 |
4.3.3 荷载变化设计 |
4.4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实验 |
4.4.1室内实验 |
4.4.2 室外检测 |
4.5 多尺度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衰变分析 |
4.5.1 微观尺度下沥青路面性能衰变分析 |
4.5.2 细观尺度下沥青路面性能衰变分析 |
4.5.3 宏观尺度下沥青路面性能衰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研究 |
5.1 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研究 |
5.2 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的确定 |
5.2.1 模型比选 |
5.2.2 参数确定 |
5.3 基于结构性能衰变的车辙仿真分析 |
5.3.1 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 |
5.3.2 沥青路面结构模型建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低温干燥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沥青路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依托工程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温干燥地区路面典型病害及影响因素 |
2.1 气候概述 |
2.2 低温干燥地区路面典型病害 |
2.3 低温干燥地区沥青路面开裂机理分析 |
2.4 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沥青混合料评价 |
3.1 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的评价方法 |
3.2 乌奎高速公路既有路面检测内容与评定方法 |
3.2.1 既有路面检测内容 |
3.2.2 路面破损状况调查与评价 |
3.2.3 路面车辙检测与评价 |
3.2.4 路面回弹弯沉检测与评价 |
3.2.5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与评价 |
3.2.6 路面平整度检测与评价 |
3.2.7 路面取芯及试验 |
3.2.8 路基路面探坑及试验 |
3.2.9 地质雷达测试 |
3.3 乌奎高速公路路面性能分析及评价 |
3.3.1 路面破损 |
3.3.2 弯沉 |
3.3.3 车辙 |
3.3.4 平整度 |
3.3.5 抗滑 |
3.3.6 钻芯 |
3.3.7 坑探 |
3.3.8 路床顶面CBR |
3.3.9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 |
3.3.10 探地雷达检测 |
3.4 旧沥青路面面层芯样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密度及劈裂强度试验 |
3.4.2 抽提法油石比试验 |
3.4.3 沥青三大指标及粘度试验 |
3.4.4 矿料级配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沥青路面利用技术研究 |
4.1 高速公路旧沥青路面铣刨标准研究 |
4.1.1 评价方法 |
4.1.2 铣刨处治标准分析 |
4.2 既有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方案原则 |
4.3 主要再生方式及特点 |
4.3.1 厂拌热再生 |
4.3.2 就地热再生 |
4.3.3 就地冷再生 |
4.3.4 厂拌冷再生 |
4.4 再生方式选择方法 |
4.4.1 再生方式特点和适用性 |
4.4.2 依托项目路面再生方式选择 |
4.4.3 泡沫沥青冷再生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比选论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方案研究 |
5.1 交通量分析 |
5.1.1 车种比例构成及代表车型 |
5.1.2 土基模量的调查和取用 |
5.1.3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
5.2 新建路面设计方案及其比选 |
5.2.1 路面沥青面层比选 |
5.2.2 路面基层的比选 |
5.2.3 推荐方案 |
5.2.4 分车道设计新建路面结构 |
5.3 既有公路路面加铺改造设计方案及其比选 |
5.3.1 既有路面分车道设计加铺方案比选 |
5.3.2 既有路面结构铣刨加铺方案 |
5.3.3 路面病害处治 |
5.4 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路面结构计算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裂缝形成机理 |
2 预防和处治裂缝的措施 |
3 施工工艺 |
3.1 裂缝出现 |
3.2 裂缝出现后 |
4 结语 |
(7)泰和至赣州高速公路路面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江西路面养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泰赣高速交通情况分析 |
2.1 泰赣高速交通量分析 |
2.2 重载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
第三章 泰赣高速路面现状分析 |
3.1 路面状况评估与分析 |
3.2 路面深度检测与分析 |
3.3 路面室内试验分析 |
3.4 路基状况评估与分析 |
第四章 路面典型病害分析 |
4.1 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
4.2 车辙产生原因分析 |
4.3 水损害产生原因分析 |
第五章 路面改造方案研究 |
5.1 方案总体原则 |
5.2 路面结构类型比选 |
5.3 路面病害处治方案 |
5.4 层间粘结处治方案 |
5.5 排水设施改造方案 |
5.6 桥梁病害维修方案 |
第六章 项目实施方案 |
6.1 交通组织方案 |
6.2 质量控制措施 |
6.3 工期计划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处治方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
2 沥青路面传统的处治方法 |
3 传统处治方法的不足及新型处治方式发展的必要性 |
4 应积极推广的新型处治方法 |
5 总结 |
(9)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坑槽 |
1.1 产生的原因 |
1.2 处治的措施 |
2 裂缝 |
2.1 产生的原因 |
2.2 裂缝的处治 |
3 车辙 |
3.1 产生的原因 |
3.2 处治措施 |
4 拥包 |
4.1 产生的原因 |
4.2 处理方式 |
5 总结 |
(10)高速公路砼路面病害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公路砼路面病害种类及成因分析 |
1.1 坑槽 |
1.1.1 |
1.1.2 |
1.1.3 |
1.2 沉陷 |
1.2.1 局部沉陷 |
1.2.2 均匀沉陷 |
1.2.3 不均匀沉陷 |
1.3 车辙 |
1.4 裂缝 |
1.5 路面推移 |
1.6 泛油和油斑 |
2 处治方法 |
2.1 对于裂缝的预防及处治措施 |
2.2 推移、泛油和油斑的预防及处治措施 |
2.3 车辙的处治及预防措施 |
3 结语 |
四、大新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温缩裂缝的处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加筋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 王治. 长安大学, 2021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3]冀西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变研究[D]. 王丕栋. 河北大学, 2020(08)
- [4]低温干燥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沥青路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 张得明.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5]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相关处治方法[A]. 张向宇,康新胜. 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 2015
- [6]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 曹茂军. 价值工程, 2014(19)
- [7]泰和至赣州高速公路路面改造方案研究[D]. 刘长明. 长安大学, 2014(03)
- [8]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处治方式分析[J]. 刘凤侠. 科技风, 2014(02)
- [9]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J]. 祝博. 科技视界, 2013(24)
- [10]高速公路砼路面病害成因分析[J]. 王顺. 交通标准化,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