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赵可霖[1](2021)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三农”工作的立足点与关键点是农民收入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问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对利润较为集中的二三产业关注较少,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动力受限。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下简称农村三产融合)为我国“三农”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对丰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的影响机制。对于农民收入水平而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农业产业内部融合、纵向融合和横向融合等不同融合模式对农民收入提高产生直接影响,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升农民素质等方式促进农业收益增加,间接促进收入水平提高;对于农民收入结构而言,农村三产融合通过实行订单农业、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增加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其次选取2009—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各省农村三产融合水平,从测度结果来看,各省市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整体处于递增趋势,其中东部沿海与农业发达省份农村三产融合水平较高。第三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着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占比、经营性收入,同时降低经营性收入占比,有助于农民改变依赖经营性收入和农业生产收入的现状,对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有重要影响。最后从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大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提高与农民收入水平提升,优化农民收入结构。
刘明璐[2](2021)在《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推动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以及历史文化特色,对具有特色优势的资源进行有序开发,打造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鼓励广大农村根据自身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新疆于田县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优势,将玫瑰花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本文研究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对于促进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力资本、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界定了玫瑰花以及玫瑰花产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再次,对于田县概况、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以及玫瑰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主要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较好,对农民增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广亟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完善以及信息与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2)受访者的个人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但家庭特征差异相对较小,且多重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比重不同。(3)受访者受到多重因素的显着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玫瑰花种植规模、产业规模、政府支持、科学技术、知识溢出、市场经济以及生产组织方式与农民增收有显着影响。其中,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为负向影响,其他因素为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要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引进相关产业技术;三是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引导作用;四是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刘欢[3](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黄亚杰[4](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以嘉祥县L镇为例》文中认为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生产和乡镇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迅速发展。但随着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资源逐渐外移,导致农村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严重困乏,严重制约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镇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是,联合农户、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以往“单打独斗”式分散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标准化、结构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串联农业生产上下游各个环节。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它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L镇一直在围绕农业产业化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在县域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目前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存在一些如存在土地流转不畅、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企业规模偏小未能形成龙头效应、初级工加工为主利润低及“农企”利益关系矛盾突出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基层乡镇L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为原点,结合现有L镇农业产业各种模式发展情况及其特点,在解读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调查统计法、实地调研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分析基层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了L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对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基层视角对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更好推动规模化生产经验提供借鉴与参考。
蓝紫苑[5](2020)在《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国农业生产模式从家庭承包走向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尤其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取得显着效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下,农民收入增速和收入质量,以及农民内部收入分配等问题也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提高农民收入质量和缓解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遵循从理论分析到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旨在理清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为产业兴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思路。首先梳理和评述国内外文献中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差距间关系相关的研究理论与成果,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点;其次,界定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概念,通过理论研究和数理模型推导,从宏微观的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对二者关系提出假设;随后,本文构建并计算出我国各省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基尼系数,分析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特点;然后,运用中国2003-2017年28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检验假设;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缓解农民收入不平等情况,但这一现象存在区域差异。在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效果更明显,且跨过门槛值后,仍能缩小农民收入差距;但在非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在门槛值前后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出现相反趋势。同时,农业产业化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可缩小邻省的农民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各部门应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投入,尤其是在农业大省中;并且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产业化布局,避免地区间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竞争,从而缩小农民收入差距。
池咏[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延边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要坚持做到党管农村工作,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要坚持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只有农民真正富裕了,农业才能更强,农村才能更美,社会才能更和谐。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就要毫不松懈地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力增加农民收入。延边州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具有相对特殊性,农业是延边州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需求也相对迫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延边州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探讨农民增收的可行性渠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研究延边州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延边州农民增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寻贴合延边州农民增收的可行方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撑。第三章简述延边州农民的收入现状以及延边州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第四章论述延边州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延边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有效增加,要致力于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同时要扎实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此外,要加强科教兴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后,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堡垒服务功能。
刘小琦[7](2020)在《农业产业化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研究 ——以山西省Y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选择到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大量缺失,农村留守劳动力面临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和农业技能掌握程度低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增加农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出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促进原始低效能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以来,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从不同视角强调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步伐,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新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是2012年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指定的第一批试点地区,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培训进程慢、培育体系不完善、投入力度不足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山西省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进程。本文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概念,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辅以利益驱动理论、社会互动论及角色理论,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研究分析了亚洲、欧洲及北美模式;同时又立足于山西省Y县农业主产区的农业科技培训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当地涉农龙头企业、农业科技院校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多中心培训现状和农民的满意程度,以G公司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以上几大供给主体的作用产生方式。得出“公司+合作社+农业科技院校+农户”的培育方式能够有效增产增收,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带来实际效益。同时也存在科研机构的数量缺失、涉农龙头企业激励机制和培育动力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大对农业主产区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以区域农业为中心构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提升农业人口普遍的科学文化素质、将农技培训纳入中等学校课程的对策。
于智勇[8](202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以L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对于消除绝对贫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弱势群体自发联合成立的经济互助组织,其发展方向与精准扶贫目标相一致,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在巩固扶贫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如何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家级贫困县L县为例,通过调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的作用和作用受限的情况,分析其作用受限原因,提出增强合作社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思路。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对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作了概述。第一章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精准扶贫”的相关含义出发,介绍了多中心治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定位。第二章是结合功能定位,详细论述了L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整合优化扶贫资源、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贫困户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增收和增强抵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第三章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出现的空壳化问题严重、对接市场不紧密、贫困户参与度低、扶贫带动能力弱、对政府依赖性强等作用受限的表现进行论述,详细分析了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工作不到位、内控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缺失、品牌竞争力不强等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受限的原因。第四章是结合调研实际,针对性提出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内控机制、创新发展方式、提高运营能力等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的对策建议。
耿春宇[9](2020)在《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融合度关系的研究 ——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农村产业融合是新时代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政策,是引领农村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说意义重大,是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突破。但农村农民众多,农民教育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升与否将会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增强其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丰富农民眼界,更好地指导农村产业融合实践,促进农村产业融合进程。本文首先从已有农村产业融合研究理论入手,明晰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人力资本出发,论述人力资本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机理,提出人力资本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假设。其次,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出发,主要论述其政策制定、产值结构、资金支持,发现河北省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阅读文献与结合实际,提出创新性的农村产业融合指标体系,逐条对农村产业融合指标体系进行选取和分析,分别论述指标含义、选取意义;同时运用熵值法计算出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农村产业融合度。然后,从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论述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融合度的关系,并验证假说成立。此外,根据建立的理论假说和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如下结论:2005年-2017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宣传,增强农户对农村产业融合的认知;第二,加大教育,提高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第四,加大农业投资,促进各市均衡发展;第五,增加健康投资,提升农民身体素质。
张世定[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二、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1.2.2 农民收入相关研究 |
1.2.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一二三产业 |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1.3 农民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分析 |
3.1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 |
3.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的间接影响 |
3.2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
3.2.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
3.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
第4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民收入现状 |
4.1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4.1.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 |
4.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 |
4.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4.2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4.2.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 |
4.2.2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现状分析 |
第5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 |
5.1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2.2 模型设定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 |
6.2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
6.3 加大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特色农业研究现状 |
1.4.2 玫瑰花产业研究现状 |
1.4.3 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
1.4.4 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现状 |
1.4.5 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图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玫瑰花及玫瑰花产业 |
2.1.2 产业发展 |
2.1.3 农业产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 |
3.1 于田县概况 |
3.1.1 区位与地理 |
3.1.2 社会经济发展 |
3.2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于田县玫瑰花优质特征 |
3.2.2 玫瑰花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玫瑰花产业的多重效益 |
3.2.4 特色产业政府扶持政策 |
3.3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对农民增收的现状 |
3.3.1 产业效益优势带动农民增收 |
3.3.2 玫瑰花加工产品销量增加 |
3.3.3 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
3.4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
3.4.2 农业科技推广亟需加强 |
3.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完善 |
3.4.4 物流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方式 |
4.1.2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来源 |
4.3 相关假设及变量设计 |
4.3.1 相关假设 |
4.3.2 变量设计 |
4.4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4.4.1 样本农户个人特征 |
4.4.2 样本农户家庭特征 |
4.4.3 样本农户其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设置 |
5.2 实证检验 |
5.2.1 回归结果 |
5.2.2 模型的拟合优度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
6.2.2 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引进相关产业技术 |
6.2.3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引导作用 |
6.2.4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
6.2.5 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以嘉祥县L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特色与不足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概述 |
2.1 农业产业化概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基本理论 |
2.1.3 组织模式 |
2.2 农业产业化特征 |
2.2.1 生产专业化 |
2.2.2 布局区域化 |
2.2.3 经营规模化 |
2.2.4 产品商品化 |
2.2.5 服务社会化 |
第3章 L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3.1 L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2 L镇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土地流转难度大 |
3.2.2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
3.2.3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完整 |
3.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短缺 |
3.3 制约L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因 |
3.3.1 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 |
3.3.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
3.3.3 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
3.3.4 组织经营模式简单 |
3.3.5 农产品流通不畅 |
第4章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 |
4.1 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的先进经验 |
4.2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先进经验 |
第5章 发展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
5.1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
5.2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
5.3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
5.4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
5.5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
5.6 强化政府保障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影响农民收入不平等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拓展 |
2.2.2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及其拓展 |
2.2.3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及其拓展 |
2.3 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 |
2.3.1 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
2.3.2 家庭收入结构 |
2.3.3 产业结构 |
2.3.4 区域性因素 |
2.4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模型推导 |
第3章 农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衡量 |
3.1 省级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 |
3.2 农业产业化指标构建与测算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因子分析判断 |
3.2.3 主成分分析 |
3.2.4 农业产业化水平测算结果 |
3.3 基于LOWESS方法的曲线拟合 |
第4章 农业产业化影响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 |
4.1.1 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
4.1.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4.2 变量说明 |
4.3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4.4.2 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
4.4.3 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
4.4.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延边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创新性及研究方法 |
1.3.1 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撑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 |
2.1.1 邓小平关于农民脱贫致富的思想 |
2.1.2 江泽民关于“三农”工作的思想 |
2.1.3 胡锦涛关于农民增收的思想 |
2.1.4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思想 |
2.2 政策支撑 |
2.2.1 十八大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 |
2.2.2 “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第三章 延边州农民的收入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延边州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
3.1.1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
3.1.2 农民收入构成 |
3.1.3 各县市农民收入情况对比 |
3.2 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州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成就 |
3.2.1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 |
3.2.2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
3.2.3 农村土地流转畅通有序 |
3.2.4 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迅速 |
3.3 延边州实现农民增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3.3.1 产业化水平低 |
3.3.2 农产品种植结构单调 |
3.3.3 务农人员素质低 |
3.3.4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
第四章 延边州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4.1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
4.1.1 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优化农业布局 |
4.1.2 加快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 |
4.1.3 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效应 |
4.2 扎实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2.1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4.2.2 灵活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 |
4.2.3 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
4.3 加强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4.3.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
4.3.3 发挥科研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 |
4.4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4.4.1 创新方式加强党员教育 |
4.4.2 招才引智优化党员队伍 |
4.4.3 强化基层党建服务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农业产业化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研究 ——以山西省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职业农民培训的国内研究进展 |
1.2.2 职业农民培训的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农业产业化 |
1.4.2 新型职业农民 |
1.4.3 农民科技培训 |
1.5 相关理论 |
1.5.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1.5.2 利益驱动理论 |
1.5.3 社会互动论 |
1.5.4 角色理论 |
第二章 Y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
2.1 Y县县域基本情况 |
2.2 Y县当前农民培训的主要供给主体 |
2.2.1 涉农龙头企业 |
2.2.2 农业科研院校 |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3 Y县当前现存的多元主体培训模式及成效 |
2.3.1 合作社+专家+农民 |
2.3.2 龙头企业+专家+农民 |
2.3.3 龙头企业+合作社+专家+农民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案例分析——G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3.1 G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3.2 公司+合作社+农业科技院校+农户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
3.3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层次及内容 |
3.4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帮扶作用分析 |
3.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 |
第四章 Y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运行障碍及对策建议 |
4.1 Y县多元化培训体系下的运行障碍 |
4.1.1 农技培训队伍动力及机构的缺失 |
4.1.2 涉农龙头企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欠缺 |
4.1.3 合作社作用发挥的有限性 |
4.2 Y县多元化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 |
4.2.1 加大对农业主产区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 |
4.2.2 以区域农业为中心构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
4.2.3 提升农业人口普遍的科学文化素质 |
4.2.4 将农技培训纳入中等学校课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以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缘由及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功能定位 |
1.1 基本概念 |
1.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1.1.2 精准扶贫 |
1.2 基础理论 |
1.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1.2.2 人力资本理论 |
1.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1.2.4 参与式发展理论 |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定位 |
1.3.1 管理功能 |
1.3.2 经济功能 |
1.3.3 社会功能 |
1.3.4 组织功能 |
1.3.5 中介功能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2.1 整合优化扶贫资源 |
2.1.1 盘活闲置资源 |
2.1.2 改善生产销售 |
2.1.3 优化资金配置 |
2.2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
2.2.1 技术引进推广加快 |
2.2.2 农产品附加值提高 |
2.3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
2.3.1 贫困户发展观念转变 |
2.3.2 激发贫困户主体意识 |
2.4 提高贫困户发展能力 |
2.4.1 组织化程度提高 |
2.4.2 致富本领增强 |
2.5 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
2.5.1 村集体经济达标 |
2.5.2 贫困户稳定增收 |
2.6 增强抵抗风险能力 |
2.6.1 提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 |
2.6.2 拓宽金融扶贫渠道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受限表现及原因 |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受限表现 |
3.1.1 管理功能僵化,空壳化问题严重 |
3.1.2 经济功能淡化,对接市场不紧密 |
3.1.3 社会功能弱化,贫困户参与度低 |
3.1.4 组织功能虚化,扶贫带动能力弱 |
3.1.5 中介功能异化,对政府依赖性强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受限原因 |
3.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
3.2.2 政府工作不到位 |
3.2.3 内控机制不健全 |
3.2.4 优秀人才缺失 |
3.2.5 品牌竞争力不强 |
第四章 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的对策建议 |
4.1 完善法律制度 |
4.1.1 健全法律法规 |
4.1.2 加强全程动态监管 |
4.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4.2.1 理顺工作机制 |
4.2.2 加强宣传教育 |
4.2.3 强化政策针对性 |
4.2.4 加大金融支持 |
4.3 完善内控机制 |
4.3.1 优化内部管理 |
4.3.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4.4 提高运营能力 |
4.4.1 创新销售模式 |
4.4.2 提升品牌知名度 |
4.5 创新发展方式 |
4.5.1 引入社会资本 |
4.5.2 推动多主体联合协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融合度关系的研究 ——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 |
1.2.3 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 |
1.2.4 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融合关系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作为要素投入,增强农民素质 |
2.2.2 以“干中学”为中介,提高生产效率 |
2.2.3 与技术相结合,促进产品升级 |
第3章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发展现状 |
3.1.1 政策环境利好 |
3.1.2 产业结构优化 |
3.1.3 资金支持增加 |
3.2 河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认知存在偏差 |
3.2.2 农村人才缺失 |
3.2.3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3.2.4 各市发展不均衡 |
第4章 农村产业融合度的测算 |
4.1 数据来源 |
4.2 计算方法与变量选取 |
4.2.1 指标获取原则 |
4.2.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3 熵值法 |
4.2.4 相关指标选取 |
4.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4.3.1 计算结果 |
4.3.2 综合分析 |
第5章 变量选取与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变量说明 |
5.3 数据处理与统计描述 |
5.3.1 数据处理 |
5.3.2 统计描述 |
5.3.3 研究方法 |
5.4 实证分析 |
5.4.1 模型选择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宣传,增强农户认知 |
6.2.2 增大教育力度,提高农户人力资本水平 |
6.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综合平台 |
6.2.4 加大农业投资,促进各市均衡发展 |
6.2.5 增加健康投资,提升农民身体素质 |
6.3 局限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可霖.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 刘明璐.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以嘉祥县L镇为例[D]. 黄亚杰. 山东大学, 2020(12)
- [5]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 蓝紫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延边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池咏. 延边大学, 2020(06)
- [7]农业产业化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研究 ——以山西省Y县为例[D]. 刘小琦. 山西大学, 2020(01)
- [8]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以L县为例[D]. 于智勇. 山西大学, 2020(01)
- [9]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融合度关系的研究 ——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D]. 耿春宇.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