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亚滨,夏兆晨,张晶晶,王卓溪,刘影哲,商洪才[1](2021)在《中药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研究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治疗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CMI治疗H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7个研究,包括4 902例HF患者,提取出5种CMIs,分别为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生脉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CMI效果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在主要疗效指标方面,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上具有优势;在降低NT pro-BNP方面,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具有优势;在降低BNP方面,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要好于其他注射液;在提高LVEF方面,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具有优势;在次要疗效指标方面,5种CMIs的治疗优势与主要疗效指标相似。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此5种CMIs均可提高HF的临床疗效,其中生脉类方CMI参麦注射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生脉注射液无论是在总体疗效评分还是在单项指标评估方面都具有明确优势。
蔡贞浩[2](2021)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借此了解当前参麦注射液临床研究的现状。2.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及1年随访期的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麦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探讨真实世界条件下参麦注射液及相关因素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关系,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1.系统评价: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Web of Science,全面收集参麦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有效数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2.队列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的方法,依托山东省内7家三甲级中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以住院期间使用参麦注射液时间≥7天且<14天为弱暴露,参麦注射液使用时间≥14天为强暴露,将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队列人群。整理汇总患者住院期间基本信息、相关指标、用药情况、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对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情况进行随访,成功随访患者1047例,整理汇总随访期的用药情况、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使用Epidata数据管理软件建立队列研究数据库。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Ordinal回归,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以暴露程度及其他因素为自变量,以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为因变量,分析参麦注射液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1.系统评价:共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1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NYHA心功能分级好转率[比值比(OR)=3.961,95%可信区间(CI)(3.071,5.108),P<0.001]、左室射血分数[均数差(MD)=4.872,95%CI(2.792,6.951),P<0.001]、心排出量[MD=1.486,95%CI(0.396,2.575),P=0.008]、B型利钠肽[标准化均数差(SMD)=-1.772,95%CI(-2.403,-1.142),P<0.001]、6分钟步行距离[MD=44.028,95%CI(32.574,55.482),P<0.001]、中医证候积分[SMD=-0.868,95%CI(-1.652,-0.085),P=0.030]均有更好的疗效,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评分[MD=7.655,95%CI(5.667,9.643),P<0.001]、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状况。2.队列研究:(1)住院期间主要发生的终点事件为心源性死亡(3.72%),1年随访期内主要发生的终点事件依次为心衰再入院(22.64%)和心源性死亡(6.69%)。(2)暴露程度[OR=0.386,95%CI(0.209,0.711),P=0.002]为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23,95%CI(1.004,1.043),P=0.018]为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暴露程度[OR=0.503,95%CI(0.270,0.935),P=0.030]、醛固酮受体拮抗剂[OR=0.341,95%CI(0.131,0.892),P=0.028]、ACEI/ARB[OR=0.287,95%CI(0.086,0.954),P=0.042]、β受体阻滞剂[OR=0.035,95%CI(0.005,0.260),P=0.001]为1年内心源性死亡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22,95%CI(1.003,1.042),P=0.025]、糖尿病[OR=1.469,95%CI(1.040,2.076),P=0.029]为1年内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暴露程度[OR=0.520,95%CI(0.281-0.963),P=0.038]为1年内心衰再入院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21,95%CI(1.002,1.041),P=0.031]、高血压[OR=1.436,95%CI(1.044,1.976),P=0.026]为1年内心衰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1.系统评价表明,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的临床研究主要围绕多种理化指标进行,极少对终点事件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故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终点事件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仍是现在所缺乏的。2.队列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及1年内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并能够降低1年内心衰再入院率。
林姗姗[3](2021)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cn/)进行注册(注册号:IPGRP-2020CN083)。目的构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问题,检索并评价临床研究证据,形成相应推荐意见,完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初稿。方法1临床问题的构建基于PICO原则整理现有专家共识、实践指南及相关文献,制定临床问题清单,通过专家调查形式确定研究对象及干预措施,筛选结局指标并对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构建临床问题。2循证证据的综合评价2.1文献检索与信息提取根据临床问题清单制定检索策略,电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CHF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2.2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组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2.3证据合成与分析对疗效性指标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并采用Stata 15.0软件对发表偏倚进行Egger检验;对安全性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2.4证据质量分级基于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对证据体进行质量评价及分级,分为高(A)、中(B)、低(C)、极低(D)四个等级。3推荐意见的形成通过组织专家共识会,采用名义群体法对证据体的推荐强度进行评价,推荐强度包括强推荐(I)、弱推荐(II)、暂不推荐(O)、弱不推荐(-II)、强不推荐(-I)五个选项,任何一项票数>50%或同一推荐方向下的两项总票数>70%则认为达成共识,最终成为指南推荐意见。4指南初稿的撰写按照指南编写体例的要求,完成指南初稿的撰写。结果1临床问题构建本指南将研究对象(Population,P)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患者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患者,涉及气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3类基本证型。经过专家调查,共纳入中成药(包括口服中成药和中药静脉制剂)、中药汤剂、中医康复运动、经络腧穴疗法4大类干预措施(Intervention,I),对照措施(Comparison,C)均为西医常规治疗,及13种结局指标(Outcome,O)。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问题概况如下:P:HFr EF和HFpEF患者;I:中医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疗法包括中成药(口服中成药和中药静脉制剂)、中药汤剂、中医康复运动、经络腧穴疗法(针刺、灸法、穴位敷贴);C:西医常规治疗;O: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中医证候>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HYHA)心功能分级有效率≈HF再住院率>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之比(E/A)或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血流峰值速度之比(E/e’)。2临床证据概况及质量分级纳入274篇文献,其中涉及治疗HFr EF的中成药11种(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心宝丸、参附强心丸、补益强心片、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参麦注射液)、中药汤剂9种(补阳还五汤、炙甘草汤、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炙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中医康复运动2种(太极拳、八段锦);治疗HFp EF的中成药5种(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中药汤剂5种(养阴舒心方、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加味、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中医康复运动2种(太极拳、八段锦);治疗CHF的经络腧穴疗法(针刺、灸法、穴位敷贴)14种。共形成48条证据体,其中中质量等级(B)5条,低质量等级(C)33条,极低质量等级(D)10条。3推荐意见形成形成推荐意见33条,其中强推(I)6条,弱推荐(II)27条。4指南初稿撰写CHF的辨病和辨证分型标准引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4.1中医药治疗HFr EF推荐意见1)气虚血瘀证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II C);口服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I B);中药静脉制剂:黄芪注射液(II C);中医康复运动:八段锦(II C)或太极拳(II D)。2)阳气亏虚血瘀证中药汤剂:真武汤(II D)或苓桂术甘汤(II C)或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II C)或五苓散(II C)或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II D);口服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I B),心宝丸(II B)或参附强心丸(II C);中药静脉制剂:参附注射液(I C)或心脉隆注射液(I B);中医康复运动:八段锦锦(II C)或太极拳(II D);其他中医特色疗法:三伏贴(II C)。3)气阴两虚血瘀证中药汤剂: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II C);口服中成药:补益强心片(II C);中药静脉制剂:参麦注射液(II B)或生脉注射液(II C)或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II C);中医康复运动:八段锦(II C)或太极拳(II D)。4.2中医药治疗HFp EF的指南推荐意见1)气虚血瘀证口服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I B);中医康复运动:太极拳(II C)或八段锦(II C)。2)阳气亏虚血瘀证中药汤剂:真武汤(II C)或苓桂术甘汤(II D)或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II C)、五苓散加味(II C);口服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I C);中药静脉制剂:参附注射液(II D)或心脉隆注射液(II C);中医康复运动:太极拳(II C)或八段锦(II C);其它中医特色疗法:三伏贴(II C)。3)气阴两虚血瘀证中药汤剂:养阴舒心方(II C);中药静脉制剂:参麦注射液(II C);中医康复运动:太极拳(II C)或八段锦(II C)。结论1.治疗CHF的中医药疗法广泛,其中以药物疗法为主包括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以非药物疗法为辅包括太极拳、八段锦、针刺、灸法、穴位敷贴。其中,以中成药治疗HFr EF的循证证据最为丰富。2.临床专家在评价中医药疗效时,较为关注的结局指标为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运动耐量、心功能,而对于其他替代结局指标及远期预后相关结局指标的关注相对较少。中医疗法联合西医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安全性较好,但各药优势定位不一。3.本研究通过在全面收集并整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共识会,完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最终形成强推荐意见6条,弱推荐意见27条,虽然证据质量总体偏低,但专家认可度和患者接受度高。该指南的制定进一步规范了中医药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合理应用。4.随着更多中医药治疗CHF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出现,《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肖开永,孙华,王建平[4](2021)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BNP及CA125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患者心功能、BNP及CA125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抗心力衰竭组(抗心力衰竭治疗,n=50)、参麦注射液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n=50)。抗心力衰竭组积极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因,督促患者充分休息,严格限盐,让患者口服利尿剂、洋地黄、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参麦注射液组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40 ml参麦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BNP及CA125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改善,与抗心力衰竭组相比,参麦注射液组心功能分级较低,LVEF较高,LVEDD较短(P<0.05);两组治疗后BNP及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参麦注射液组BNP及CA125低于抗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参麦注射液治疗较单纯抗心力衰竭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BNP及CA125水平。
姚涛[5](2020)在《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基于“心肾相关”理论研究高血压心衰导致肾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并运用以方测证方法明确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证候本质。2.明确参麦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调控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干预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关键靶点。方法:1.成模前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即空白对照组(Dahl/SS盐敏感性大鼠6只),模型组(Dahl/SS盐敏感性大鼠44只),盐敏感对照组(SS-13BN盐耐受性大鼠10只)。低盐饮食给予空白对照组,高盐饮食给予模型组和盐敏感对照组,喂养20周后验证盐敏感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大鼠模型成功。成模后的4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吡非尼酮抑制剂组,每组各10只,采用腹腔注射与灌胃相结合的方式给药15天后进行指标检测[1],超声心电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EF、FS值),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指标(NT-pro BNP、TGF-β、Cystatin C、NGAL),收集各组大鼠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Scr、BUN、UA),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以及纤维化状态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Col I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纤维化蛋白TGF-β1表达量、Smad2、Smad3磷酸化程度,RT-q 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2、Smad3、TGF-β、Col I m RNA相对表达量。2.30只Dahl/SS盐敏感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每组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予每只大鼠药物6.0m L/kg,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参麦血清、参附血清)、TGF-β1、吡非尼酮分别作用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作用时间为别24h、48h、72h。然后采用CCK-8法确定最佳给药浓度(量效)和最佳干预时间(时效)[1]。设置空白对照组、TGF-β1组、参麦血清+TGF-β1组、参附血清+TGF-β1组、空白血清+TGF-β1组、吡非尼酮+TGF-β1组,CCK-8法检测各组药物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48h的增值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mad2、Smad3磷酸化程度,RT-q PCR法检测细胞Smad2、Smad3的m RNA相对表达量[1]。结果:1.造模结束后,与对照组(空白对照、盐敏感对照)大鼠比较,一般情况方面:模型组大鼠整体状态出现(饮食状况、精神状态、行为体征)异常,腹部肿胀膨大,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高可达200mm Hg以上;心功能方面:模型组大鼠心功能参数(EF、FS)水平明显降低,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肾功能方面: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肾功能指标(Scr、BUN、UA)水平升高,并且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以上结果表明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制备成功。2.给药后,与参附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增加,肾功能指标Scr、BUN与UA水平升高,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和Col I含量升高、Smad2和Smad3蛋白磷酸化程度加重,提示模型大鼠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与模型组比较,参麦组模型大鼠尿蛋白排出量减少,肾功能Scr、BUN与UA水平下降,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减轻;Smad2和Smad3蛋白磷酸化程度减轻,TGF-β1含量、胶原容积分数以及Col I平均荧光强度均有降低,肾纤维化程度减轻,提示参麦注射液能够抑制肾纤维化的发展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MT过程有关。3.TGF-β1、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吡非尼酮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剂量依赖性不明显,最终确定10%含药血清、10μg/L TGF-β1、1g/L吡非尼酮为最佳给药浓度(量效),48h为最佳干预时间(时效);各药物与TGF-β1联合孵育细胞后,参附联合组和空白联合组细胞增殖明显,参麦联合组和吡非尼酮联合组细胞生长抑制明显,并且参麦联合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4.各组含药血清、吡非尼酮分别与TGF-β1联合作用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其他各组比较,参麦联合组细胞Smad2、Smad3的蛋白磷酸化程度和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提示参麦注射液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止肾组织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有关。结论:1.本研究证实了心肾双向交互损害是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模型大鼠肾组织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并参与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是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的重要病理机制。2.参麦注射液能够调控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肾纤维化状态,其用机制可能与阻止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以及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有关。3.本研究从“以方测证”角度,以参麦注射液为主,参附注射液参照对比,证实了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大鼠的证候本质为心肾气阴两虚证。
卢洁[6](2019)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HF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n=5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应用SPS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NT-proBNP、HRV、中医证候积分、MLHF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3.两组治疗前后HRV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6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7.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Ⅱ号方能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CHF患者的心功能及HRV,缓解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2.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CHF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HRV,进而发挥抗心衰作用有关。
杜桂琴,刘清娥[7](2019)在《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西药协同作用,既可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又可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凸显了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优势和广阔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国际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心力衰竭的概念和治疗策略发生改变。未来,应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和治疗效果。
王凯欢[8](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及意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27%,每100个人中,就有20个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对经济、社会的负担日益增大,并且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是指以补益功效为主要功能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多具有益气固脱、扶正祛邪、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包括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因其功效确切,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而这方面临床试验数量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其疗效明显。但目前尚缺乏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优劣。作为循证医学的手段,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同时量化比较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对某一结局指标中涉及的干预措施疗效进行排序,充分利用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甄别其中的优势品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应信息,之后进行风险偏倚评价。结局指标关注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及心脏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 1.4.3软件、Stata13.0软件进行分析,相应结果以比值比、均数差及其95%可信区间的形式表示,并通过曲线下面积结果预测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排序。另外,根据曲线下面积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综合网状Meta分析结果,得到最佳干预措施。同时采用Stata 13.0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漏斗图、网状森林图、贡献图等。研究结果1.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3个研究,953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侧重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方面情况较为显着;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改善患者脑钠肽含量情况最佳。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40个研究,2970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每分心输出量、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降低心率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分心输出量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3.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8个研究,10228例患者,涉及七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尤其体现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呼吸衰竭、优化肺动脉高压方面。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优于其他方案。4.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3个研究,6639例患者,涉及八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更具优势。另外,黄芪注射剂及参芪扶正注射剂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方面疗效较好。5.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结果共纳入27个研究,244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研究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面有较大优势。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②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较其他方案更具优势;③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方面优于其他方案;④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⑤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中涉及的不良反应内容较少,尚不能针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出确切结论。总体而言,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周瑶[9](2019)在《基于TGF-β/Smad通路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以方测证”理论,运用Dahl盐敏感大鼠复制高血压心衰模型[1-3],通过比较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心纤维化、改善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和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的证候本质。方法:1.5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44只),10只SS-13BN盐敏感对照大鼠为盐敏感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低盐饮食,盐敏感对照组和模型组予高盐饮食,喂养20周,建立和验证盐敏感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将已成高血压心衰模型的4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吡非尼酮抑制剂组,各10只,腹腔注射结合灌胃给药15天。给药结束后,超声检测各组大鼠EF及FS值,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及TGF-β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组织Ⅰ型胶原纤维蛋白(Col I)含量变化,Western B lot法检测组织纤维化蛋白TGF-β表达量、Smad2/Smad3磷酸化程度,RT-qPCR法检测组织Smad2、Smad3、TGF-β、Col I的mRNA相对表达量。2、3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3组,连续腹腔注射6.0mL/kg药物5天,每日1次,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将5%/10%/20%的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2.5μg/L/5μg/L/10μg/L TGF-β1、0.25g/L/0.5g/L/1g/L吡非尼酮作用于原代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48h,CCK-8法检测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确定给药浓度和干预时间。设置空白对照组、TGF-β1组、参麦血清联合TGF-β1组、参附血清联合TGF-β1组、空白血清联合TGF-β1组、吡非尼酮联合TGF-β1组,CCK-8法检测各组药物作用细胞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mad2/Smad3磷酸化程度,RT-qPCR法检测细胞Smad2、Smad3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造模结束后,与盐敏感对照组大鼠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精神状态和行为体征上出现明显变化,血压持续上升,收缩压最高达212mmHg;造模后模型组大鼠EF、FS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盐敏感对照组,也明显低于本组造模前测量值,血清NT-proBNP明显增高,各指标较空白对照组、盐敏感对照组大鼠均有显着差异,说明模型组大鼠高血压心衰模型初步成模。2、给药后,与参附组大鼠相比,参麦组大鼠EF、FS值明显升高;血清NT-proBNP、TGF-β1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结构清晰、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无水肿等病理变化;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胶原容积分数降低;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含量明显下降,Col I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和吡非尼酮均能抑制大鼠心肌组织Smad2和Smad3蛋白磷酸化程度及mRNA表达、TGF-β的mRNA和蛋白表达、Col I的mRNA表达,参麦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附组。3、TGF-β1、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吡非尼酮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不明显,确定10%含药血清、10μg/L TGF-β1、1g/L吡非尼酮和48h为最佳给药浓度和干预时间;各药物与TGF-β1联合作用后,参附联合组和空白联合组细胞进一步增殖,参麦联合组和吡非尼酮联合组细胞生长明显抑制,参麦联合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4、各含药血清、吡非尼酮与TGF-β1联合孵育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后,参麦联合组细胞Smad2和Smad3的蛋白磷酸化程度、Smad2和Smad3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参附联合组、空白联合组、吡非尼酮联合组均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利用Dahl/SS盐敏感大鼠建立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心衰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能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高血压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和原代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途径,效果显着优于参附注射液,基于“以方测证”确证了高血压心衰大鼠为“心气阴虚证”动物模型,并初步揭示了高血压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和参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心衰的关键作用靶点。
赵畅[10](2019)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近20年内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各类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运用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搜索范围自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集并分析近20年内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通过初筛、复筛、完善信息及交叉核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新修版Jadad文献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以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所纳33篇文献均采用中医药疗法干预治疗,其中19篇文献应用中药注射剂型,参附注射液在其中应用最多,其次为生脉、参麦、复方丹参注射液等,2篇应用经方加减治疗、9篇应用自拟汤药、3篇应用中成药治疗。所纳文献均通过新修版Jadad质量评估表的评分,其中低质量文献12篇,高质量文献21篇。纳入文献中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要治则居多。所纳文献均阐明结局指标,采用BNP为结局指标文献有15篇,采用中医证候评分有11篇,采用心功能分级有24篇,26篇文献以心脏超声(LVEF)为结局指标,7篇文献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作为运动耐量结局指标,25篇文献采用其他标准作为结局指标。33篇文献中有21篇于文献提及不良反应事件,其中8篇文献提及组内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症状和例数、13篇提及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2篇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1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改善心功能(RD=0.14,95%CI[0.10,0.18],Z=7.03,P<0.00001),改善LVEF(MD=4.77,95%CI[3.40,6.13],Z=6.85,P<0.00001),改善脑钠肽(SMD=-1.57,95%CI[-1.74,-1.40],Z=18.07,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3.58,95%CI[-5.05,-2.11],Z=4.77,P<0.00001),对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MD=39.85,95%CI[32.40,47.30],Z=10.48,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组改善心功能(RD=0.24,95%CI[0.17,0.31],Z=6.79,P<0.00001)、改善LVEF(MD=3.73,95%CI[2.44,5.02],Z=5.69,P<0.00001)、改善脑钠肽(SMD=-1.52,95%CI[-1.91,-1.12],Z=7.5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0.98,95%CI[0.59,1.62],Z=0.10,P=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其他治则组改善心功能(RD=0.18,95%CI[0.10,0.26],Z=4.59,P<0.00001)、改善LVEF(MD=6.11,95%CI[5.06,7.15],Z=11.42,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4.42,95%CI[-4.73,-4.11],Z=27.9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气养阴及其他治则组对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MD=54.16,95%CI[25.85,82.47],Z=3.75,P=0.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BNP、LVEF、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均具有良好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发表性偏倚低,疗效优于其他治疗原则,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益气养阴、复脉固脱及其他治则在改善患者心功能、BNP、LVEF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异质性及偏倚较大,临床有一定疗效,可在临床辩证使用,其他治则对于改善中医证候具统计学意义,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一、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 文献排除标准 |
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 |
4 资料的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估 |
3 Meta分析结果 |
4 Meta回归及亚组分析 |
5 敏感性分析 |
6 发表偏倚检验 |
7 不良反应 |
三、讨论 |
1 结论 |
2 研究特点和局限性 |
3 提示 |
四、总结 |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队列研究设计 |
1.1 暴露的定义 |
1.2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观察内容 |
3.1 治疗药物 |
3.2 观察指标 |
二、实施过程 |
1 制作《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队列研究调查表》 |
1.1 住院信息 |
1.2 出院后1年内随访信息 |
2 病案检索 |
3 提取病案信息 |
4 随访 |
4.1 随访时间 |
4.2 随访方式 |
4.3 随访内容 |
5 建立队列研究数据库 |
6 录入数据 |
7 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一)住院期间 |
1 一般资料 |
2 暴露情况 |
3 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 |
4 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
4.1 整体情况 |
4.2 各组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
4.3 心源性死亡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
(二)1年随访期内 |
1 一般资料 |
2 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
2.1 总体情况 |
2.2 各组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
3 终点事件发生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
(1)1年内心源性死亡相关性分析 |
(2)1 年内心衰再入院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
四、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参麦注射液的使用情况 |
3 终点事件及其相关因素 |
3.1 终点事件 |
3.2 相关性分析 |
4 问题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临床问题的构建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第二部分 循证证据的综合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第三部分 证据推荐强度的形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第四部分 指南初稿的撰写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 |
附录2 GRADE系统证据质量降级因素 |
附录3 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附录4 偏倚风险评估表 |
综述 口服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参麦注射液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BNP及CA125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及CA125水平比较 |
3 讨论 |
(5)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心肾相关”理论研究 |
1 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 |
1.1 病名研究 |
1.2 病因病机研究 |
1.3 证型研究 |
2 肾纤维化的中医研究 |
2.1 病因认识 |
2.2 病位概括 |
2.3 病机特点 |
3 “心肾不交”理论研究 |
3.1 理论内涵 |
3.2 病理概念 |
3.3 病位概括 |
3.4 证治概括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病理机制及参麦注射液干预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 |
1.3 试剂与耗材 |
1.4 仪器 |
1.5 各种实验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制备与验证 |
2.2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大鼠血清TGF-β1、Cystatin C、NGAL及肾功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
2.4 大鼠肾脏组织染色方法 |
2.5 大鼠肾脏Ⅰ型胶原纤维(ColI)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
2.6 大鼠肾脏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纤维化蛋白检测方法 |
2.7 大鼠肾脏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纤维化因子m RNA相对表达量检测方法 |
2.8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模型的制备与验证 |
3.2 大鼠一般情况 |
3.3 大鼠给药后血清TGF-β1、Cystatin C与 NGAL比较 |
3.4 大鼠给药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
3.5 大鼠给药后肾功能生化指标的比较 |
3.6 大鼠给药后肾脏组织病理学形态比较 |
3.7 大鼠胶原容积分数比较 |
3.8 大鼠给药后肾脏组织TGF-β1、I型胶原纤维免疫荧光检测 |
3.9 大鼠肾脏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纤维化蛋白检测 |
3.10 大鼠肾脏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纤维化因子m RNA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试剂与耗材 |
1.4 仪器 |
1.5 各种实验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 各组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 |
2.3 细胞的消化、计数与传代培养 |
2.4 细胞的冻存 |
2.5 CCK-8检测方法 |
2.6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
2.7 TGF-β1和吡非尼酮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
2.8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联合TGF-β1、吡非尼酮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
2.9 细胞生长抑制率的计算 |
2.10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
3.2 TGF-β1和吡非尼酮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
3.3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联合TGF-β1、吡非尼酮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 |
1.4 各种实验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各组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 |
2.2 不同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 不同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纤维化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不同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纤维化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1.公开发表论文 |
2.主持及参与课题 |
综述 高血压心衰肾脏纤维化机制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
1 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概述 |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
1.3 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 |
1.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1.3.2 β受体阻滞剂 |
1.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2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
2.1 心率变异性对慢性心力衰竭意义 |
2.2 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
2.3 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药物干预 |
2.3.1 ACEI与 HRV |
2.3.2 β受体阻滞剂与HRV |
2.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HRV |
2.3.4 其他 |
3 小结 |
综述二中医诊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述 |
1 病名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诊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单味中药 |
3.2.1 人参 |
3.2.2 黄芪 |
3.2.3 附子 |
3.2.4 丹参 |
3.2.5 茯苓 |
3.3 经方验方 |
3.3.1 真武汤 |
3.3.2 苓桂术甘汤 |
3.3.3 五苓散 |
3.3.4 防己黄芪汤 |
3.3.5 养心通脉方 |
3.4 中成药 |
3.5 中医特色疗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心功能分级标准 |
1.2.3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取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1.3.4 处理 |
1.4 研究方法 |
1.4.1 随机分组 |
1.4.2 对照组 |
1.4.3 治疗组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一般资料 |
1.5.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1.5.3 临床症状及体征 |
1.5.4 心率变异性(HRV) |
1.5.5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
1.6 疗效评定指标 |
1.6.1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1.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1.6.3 心功能疗效标准 |
1.6.4 生活质量标准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 |
2.1.2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比较 |
2.2 疗效分析 |
2.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 |
2.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比较 |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2.5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
2.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 |
2.3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组方背景 |
3.2 组方分析 |
3.2.1 养心通脉Ⅱ号方处方组成 |
3.2.2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功能主治 |
3.2.3 气阴两虚型CHF的病因病机 |
3.2.4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方解 |
3.3 药理学研究 |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
3.4.1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NT-proBNP的影响 |
3.4.2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HRV的影响 |
3.4.3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的中医证候积分影响 |
3.4.4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心功能的影响 |
3.4.5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MLHFQ的影响 |
3.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治疗方法 |
2.1 温阳利水法 |
2.2 活血化瘀法 |
2.3 益气养阴法 |
2.4 益气温阳法 |
2.5 健脾益气法 |
2.6 升陷固本法 |
3 小结 |
(8)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
1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概述 |
2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概述 |
综述二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
一、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五、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TGF-β/Smad通路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制备及验证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3.2 大鼠血压检测值比较 |
3.3 大鼠血清NT-proBNP指标检测 |
3.4 大鼠心功能参数EF、FS比较 |
4.讨论 |
第二章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机制及参麦注射液“以方测证”干预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3.1 大鼠给药前后EF、FS比较 |
3.2 大鼠给药后血清NT-proBNP比较 |
3.3 大鼠给药后血清TGF-β1 比较 |
3.4 大鼠给药后心肌组织HE染色病理学形态比较 |
3.5 大鼠给药后心肌组织纤维化Masson染色形态比较 |
3.6 大鼠给药后心肌组织Ⅰ型胶原纤维免疫荧光检测 |
3.7 大鼠心肌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纤维化蛋白检测 |
3.8 大鼠心肌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纤维化因子mRNA检测 |
4.讨论 |
第三章 含药血清对TGF-β1 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3.1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3.2 TGF-β1 和吡非尼酮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3.3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联合TGF-β1、吡非尼酮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4.讨论 |
第四章 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相关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3.1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和空白血清对TGF-β1 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相关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参麦血清、参附血清和空白血清对TGF-β1 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相关纤维化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4.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博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文献信息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研究的网状Meta分析[J]. 周亚滨,夏兆晨,张晶晶,王卓溪,刘影哲,商洪才.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09)
- [2]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D]. 蔡贞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研究[D]. 林姗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参麦注射液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BNP及CA125的影响[J]. 肖开永,孙华,王建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1(04)
- [5]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高血压心衰肾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研究[D]. 姚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卢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杜桂琴,刘清娥. 医学综述, 2019(09)
- [8]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王凯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基于TGF-β/Smad通路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D]. 周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文献研究[D]. 赵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