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贫困: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湖北省恩施州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臻臻[1](2021)在《农村家庭人口内生动力的减贫效应研究 ——基于对湖北省M镇的研究》文中认为
何鹏[2](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李晓甫[3](2020)在《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满意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要求,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破解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反贫困进程迈入了全面攻坚决胜阶段,是共享改革开放红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期。恩施州是湖北省内兼具武陵山区和民族地区特征的深度贫困区域,当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进入了“稳得住、能致富、能发展”并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后搬迁阶段,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对这一阶段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进行多维度评价是一个值得去展开深入的研究。论文以已搬迁贫困农户综合满意度来检验政策成效,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提高农户满意度、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以及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供相关决策依据。基于此,论文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找准理论分析基础;其次,在对已有研究进行专题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综合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个领域层13个二级指标及54个三级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农户综合满意度。然后,结合恩施市2016年已完成搬迁的五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恩施市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综合满意度较高,综合满意度得分9.2625分,经济效益满意度(9.9952)>社会效益满意度(9.5308)>生态效益满意度(9.4720)>文化效益满意度(8.8713)>政治效益满意度(8.0757),说明恩施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显着,基本实现了“稳得住”的政策目标,但农户满意度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搬迁后农户的“融的进”、“能致富”、“能发展”等政策效果的推进和巩固。再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论文借助“推拉”理论,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社会适应理论,结合恩施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出对策建议如下: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巩固和提升政策效果,一是要完善安置地后续产业发展实现“能致富”,二是要完善安置区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融的进”,三是要完善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得住”,四是要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制机制完善与转型“能发展”。最后,就上述研究做出进一步探讨与展望。
张莲[4](2020)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2020年底我国要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阶段,如何抓住脱贫问题的关键,找准问题解决的抓手和着力点,使脱贫攻坚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其中教育精准扶贫是关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政策,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教育精准扶贫也作了战略性部署,教育精准扶贫被赋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本文是关于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专门研究。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及其所辖县市为调研对象,着重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良性工作机制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通过考察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揭示教育贫困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决胜扶贫攻坚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本文在研究中首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国家宏观扶贫政策文件的学习了解,选择湖北省恩施州及其所辖县市为样本单位,深入实地进行调研以了解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然后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对这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以及负责扶贫工作的驻村干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调研;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当前教育精准扶贫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由此探讨促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顺利推进和实施的有效路径。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初步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没有时间限定的工作,应当构建一个着眼未来的长效机制,这种机制应是一个政府、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相互协调发展的共同作用机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从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献策。
魏超[5](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指出国土空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禀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长期快速的城镇化导致生活空间迅猛扩张,城镇周边大量沃土良田和生态用地被无情吞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采矿、电镀、冶金等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肆意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固有的国土资源利用观念注重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视度不足。当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面对自然资源约束紧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地位。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低效、混乱及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并将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现有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研究多侧重国土空间某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生产空间利用、生活空间利用和生态空间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不以牺牲某一空间的利用质量为代价,换取另一种空间利用质量的快速提升,而是追求多维协调、整体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首先,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随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对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以及国土空间利用障碍因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最后,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省份——湖北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构建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认知了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然后,探究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明确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最后,剖析了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宏观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借助三生功能来衡量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高低,摆脱了宏观尺度上三生空间难以精确划分的困境,形成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全面铺开探究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聚焦到市域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厘清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该方法体系能够对国土空间利用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2)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开展国土空间类型时空演变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土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也能揭示出国土空间类型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单一功能识别的方法划分了生产空间(简称“PS”)、生活空间(简称“LS”)和生态空间(简称“ES”),借助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区域重心理论查明了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相互转换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ES占主导地位,LS比例最小;LS和ES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PS不断被压缩;PS和ES之间的转化最为显着,PS向LS的转化呈现加速状态;湖北省ES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西部偏北地区,PS和LS的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LS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大于PS重心;湖北省三生空间在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三生空间的重心在研究期间均朝几何重心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表明湖北省三生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各区域的LS比例在研究期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PS和ES的比例有升有降;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类型变化比例整体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区国土空间类型转化呈现出“PS和ES相互转化占主导,LS转入比例不可忽视,LS转出比例非常低”的特点。(3)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复合权重;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数值,并依据标准划分各地区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生产空间利用质量()、生活空间利用质量()和国土空间利用综合质量()在研究期间均持续提升,且2006-2016年间的提升幅度大于1996-2006年阶段,生态空间利用质量()在1996-2011年间稳步提升,却在2011-2016年间突然下降;湖北省各地区间国土利用质量差异最大是,差异最小的是;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东西向上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其中,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最大,重心偏移的距离最小;研究期间,和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均衡性均有所提升,和在东西向的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南北向的均衡性有所减弱;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最高是武汉市(1996、2006-2016)和黄石市(2001),最低的是恩施州(1996、2011)、咸宁市(2001-2006)和神农架林区(2016);最高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6)、十堰市(2001、2011)和荆门市(2006),最低的是武汉市(1996-2006)、黄石市(2011)和鄂州市(2016);最高的是鄂州市(1996)、十堰市(2001)和武汉市(2006-2016),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01)和荆州市(2006-2016)。(4)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分异特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由、和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决定,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同步提升,才能说明国土空间利用是协调发展的。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改良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国土空间利用耦合度()和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标准划分协调发展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在1996-2006年间小幅度先降后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在1996-2006年间小幅提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化规律与相似,但变化幅度小于同期的;湖北省和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东西向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且的整体偏移距离大于;研究期间,和的重心均朝几何重心发生位移,表明和的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地区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始终是神农架林区;湖北省最高的地区仍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5)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度诊断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障碍因子的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影响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全面诊断,厘清了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差别化调控不同区域的国土空间利用发展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一级障碍因子,湖北省对的障碍度最大,且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的障碍度先增加后持续减小,整体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的障碍度先持续减小后迅速提升到更高水平。从市域层面上看,仅武汉市和鄂州市的障碍度是下降的;所有地区的障碍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区的障碍度有升有降。2016年,湖北省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2、A1、A3、B2、C1、B1、B3、C3和C2;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所有地区的B2障碍度均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A2障碍度有所下降;仅鄂州市的A3障碍度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B1障碍度有所提升;仅鄂州市的C2障碍度有所提升;C1障碍度2降15升;C3障碍度3降14升;B3的障碍度4降13升;A1的障碍度7升10降。针对三级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十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之和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其中,代表的障碍因子占主导,总障碍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数量减少,首位坚挺”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和总障碍度均小幅度先增后减,呈现出“整体稳定,排位后移”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在1996-2011年间变化不大,在2011-2016年间突然翻倍,总障碍度先小幅降低后大幅增加,呈现出“数量增加,排位前移”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基于障碍度诊断结果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6)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如何提升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水平是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牟秋彦[6](2019)在《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益研究 ——以恩施农行扶贫惠农贷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强调金融机构对特定贫困地区的贫困对象提供商业性的金融服务。湖北省政府积极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加大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恩施州政府也严格落实省政府战略部署。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属于国务院确定的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区国家级集中连片扶贫区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辖六县两市均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市,贫困量大、面广,贫困度较深。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围绕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金融精准扶贫与贫困人口收入、金融精准扶贫与经济增长三方面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其中不足,寻找研究突破口。全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恩施州贫困现状及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现状,结合恩施地区农行扶贫惠农贷款的发放情况,通过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贫困农户利用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后,以农户能否按时还贷来检验扶贫贷款资金发挥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扶贫惠农贷款的发放大多数贫困户能按时还款,表明惠农贷款对贫困农户的年收入增加起到了正相关的作用,贫困农户生活水平有极大提升,贫困农户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从实证分析中也发现当前金融精准扶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问题后,对影响恩施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应的制约因素进行阐述,综合分析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应主要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基本情况的调研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后,在此基础上对后续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刘伍洋[7](2019)在《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 ——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精准扶贫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提升我国中西部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以及如何引导其城镇化健康发展是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道理上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研究偏多,对于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的研究偏少;而在城镇化动力机制方面,对于贫困山区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去分析,从中观、微观层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以贫困山区县宣恩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宣恩县城镇化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与发展对策思考,有利于破解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困局,为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帮助。第一部分,对我国的扶贫历程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本文所讨论的贫困山区县,主要是指位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山区县;接下来,分析了我国贫困山区县域的整体现状,主要是从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城镇空间等五方面展开。第三,从扶贫背景下分析了,我国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的历程与特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3),第二阶段是稳步发展阶段(1994-2010),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2011-至今)。然后,具体探讨了我国贫困山区县县域城镇化现状发展特征和制约其发展突出问题,为认识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现状困局具有重要作用。最后,结合绪论部分文献综述,所提出的初步研究命题与思路,即将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的动力因子进行重新组合,从城乡规划学角度,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初步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整体思路与逻辑缘由,为后面的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有利于下一步的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是以宣恩县为典型实证案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在宏观层次上,通过分析对政策制度对其城镇化的影响,来探讨其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宏观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宏观的政策制度上,特别对于贫困山区县域而言,国家的扶贫政策与扶贫资金投入,对其城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它政策制度因素,主要有生态补偿政策、对口帮扶政策、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土地、户籍制度等。中观层次上,由于政策制度是在宏观层面上起到保障与调控作用,在其转化和推动城镇化发展方面,是通过产业经济等中观层面的指标实现其城镇化发展。因此,构建了产业经济驱动的县域城镇化中观动力机制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剖析其主要城镇化发展动力。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是基础力,是城镇化发展基础;山区农业是初始力,一方面为城镇提供农业产品,另一方面为城镇提供剩余的劳动力;新型工业是主导力,以农特产品加工业为工业主导,其他工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是后续发展力,以基本公共服务业为主,教育城镇化是其重要推力,旅游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微观层次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从微观层面上需要剖析其农村居民的需求与迁移意愿,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运用统计性描述和二元逻辑模型的分析,探讨哪些因素是推动农村居民迁居城镇,哪些因素阻碍其迁居城镇,以及农民的城镇化行为动机是怎样的,是从微观的人口要素层面研究其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个人因素在迁移城镇中主要与年龄存在负相关,与学历、打工年限是正相关;在读学生数量存在负相关性,家庭收入水平存在正向关联;社会制度因素上,如户籍制度、计生政策等,对农民的迁移存在负相关性;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其中教育因素的正向关联最大,其次是工作因素,医疗和文化娱乐这两个变量也对其产生正向影响;生活成本产生最大负向影响,其次是生活方式等。最后,是对宣恩县空间规划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第一,基于这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分析,探讨了基于“综合观”的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通过逻辑框架分析,得出它们相互之间是具有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宏观政策制度的各种动力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调控、制约、释放等相互关系,中观产业经济上,是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同时也会被微观的农民主体行为产生干预与影响,微观人口要素上,从农民的主体行为受到宏观政策和中观产业经济的引导与反馈,但是,农民的行为动机也会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分析了动力机制与空间规划的关系,城镇化动力机制影响并作用于空间,空间的建设行为是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表象。并提出了宣恩县县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的逻辑思路,即按照“现状问题分析—动力机制探讨—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的思路模式,分别从宏观政策制度、中观产业经济、微观的人口要素三个层面,提出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逻辑。第三,针对宣恩县的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分别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思考:第一,亟需“立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宏观动力机制思考;第二,注重“空间优化”的特色小镇规划——基于中观动力机制思考;第三,探索“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规划——基于微观动力机制思考。第四,提出贫困山区城乡空间发展的对策思考,主要是思考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转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动力机制视角,提出贫困山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对策;并且,初步构建了贫困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理论框架。以期能够为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和相关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陈思瑾[8](2019)在《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减贫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和贵州部分县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2011-2020)》的实施,我国扶贫事业成效显着。目前,农村地区绝对贫困虽然得到逐步缓解,但相对贫困仍然十分严峻。此外,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减贫速度逐渐放缓,部分地区返贫现象多发,返贫问题成为扶贫工作不可忽视的方面。为助力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及《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提出需开展农地整治,在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对中央补助资金进行分配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强调在整治工作中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即推行农地整治PPP模式。然而,现行由政府主导的农地整治传统模式存在资金不足、效率偏低、农户参与不足等问题,重整治而缺少对后续的农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无法确保持续减贫,而农地整治PPP模式扶贫工作较为粗放,缺乏统一指导。因此,本文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对不同模式农地整治的减贫增收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探讨了不同类型农地整治项目对建档立卡户及非建档立卡户的减贫增收效应,以期为扶贫及自然资源等部门推动农地整治减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选取位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区的贵州省赫章县和金沙县、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区的湖北省利川市为调研区域,以3个农地整治PPP模式区、2个农地整治传统模式区、3个未整治区的562个农户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匹配倍差法(PSM-DID),分别从不同模式区及不同类型农户的视角,对农地整治项目减贫增收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农地整治PPP项目对农户总收入的提升程度高于传统项目,且两种农地整治模式对非建档立卡户总收入的增收效应均高于对建档立卡户的减贫效应。农地整治PPP模式对农户总收入减贫增收效应三年均显着,农地整治传统模式对农户总收入影响仅第一年显着。相比未整治区,两种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农户家庭总收入均逐年上升,整治后第一年总收入提升幅度较大,之后逐年下降。农地整治PPP项目及农地整治传统项目对农户总收入的提升程度差异较大,无论是在减贫效应还是减贫的稳定性上,农地整治PPP项目均优于农地整治传统项目。(2)短期来看农地整治传统项目对农业收入的提升程度高于农地整治PPP项目,但长期来看农地整治PPP项目对农户农业收入促进作用更大,且两种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对非建档立卡户农业收入的增收效应均高于对建档立卡户的减贫效应。农地整治PPP项目在整治后第一年由于农地流转使农户的农业收入减少,但整治实施第二年后农户的农业收入逐年上升,农地整治传统模式对农户农业收入减贫增收效应仅整治后前两年显着,但整治后三年均稳定上升。(3)农地整治PPP项目对财产性收入的提升程度高于传统项目。农地整治PPP项目对农户财产性收入影响三年均显着,整治后第一年提升幅度最大,且项目对非建档立卡户财产性收入提升幅度更大。农地整治传统模式对农户财产性收入影响三年均不显着,且变化绝对值极小。(4)农地整治PPP项目对工资性收入的提升程度高于传统模式,且两种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对非建档立卡户工资性收入的增收效应均高于建档立卡户。农地整治PPP项目对建档立卡户工资性收入影响三年均显着,对非建档立卡户工资性收入影响仅前两年显着,而农地整治传统项目对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减贫增收效应仅整治后第一年显着。相比未整治区,两种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均逐年上升,整治后第一年工资性收入提升幅度较大,之后逐年下降。(5)农地整治PPP项目及农地整治传统项目对农户其他收入减贫增收效应整治后三年均不显着,且变化的绝对值较小,建档立卡户及非建档立卡户无显着差异。基于研究结论,为推动农地整治项目扶贫工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高度重视农地整治对扶贫的促进作用,强化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在扶贫工作中的力度。(2)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地整治扶贫,健全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相关政策机制。(3)提升农地整治项目扶贫的精准性,农地整治PPP项目在项目选址时,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项目对贫困人口的覆盖度;在PPP模式农地整治项目中,给企业设立定向扶贫名单,下达定向脱贫指标,使企业自发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多培训与就业岗位以及其他帮扶。(4)发挥农地整治工作的平台功能,积极与其他扶贫手段相结合,提升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增强扶贫工作的稳定性。
陈信[9](2019)在《恩施州农户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振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表明国内乡村发展迈向全新时期,进入全新阶段,开启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集中城乡结合、和谐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发展以及改革创新的重要规划,对于全面促进乡村文化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上述战略的关键构成部分以及核心动力,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湖北恩施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伴随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与落实,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恩施来说,迈向全新时期,需要针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全新思维以及目标,也需要根据地区现实情况,把文化创新观念和乡村振兴的整个过程融合起来,最后确保地区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依然是地区农民。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村”,核心是“民”。从根源上进行分析,农民不仅是乡土文化产生的根源,还是所有文化资源的拥有者,也是文化的传播以及继承者。所以,在文化振兴的时候需要全面维护以及传播地区文化资源,进一步激发地区农民的自觉观念以及文化自信,发挥农户具有的主体效应,全面激发所有农民的自主性、创新性以及活力,尽快实现乡村发展目标。本文以农户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振兴的意愿为分析主旨,主要使用文献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相融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融合的方式,整合农户行为和乡村民俗文化振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清晰界定农户、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振兴等核心概念。通过深入分析恩施州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发现恩施州农户对乡村民俗文化振兴政策并不了解、参加文化振兴活动的自主性较低等现象。根据调研信息可知,从农户个人、家庭特征和对乡村民俗文化振兴的了解和参加意愿等角度开展统计研究,主要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针对变量开展回归研究。利用分析结果可知,农民参加意愿和众多因素有关,当前农民培训情况、学历、农业劳作中的民俗文化保护活动、是否重视民俗文化、振兴民俗文化产业对提高经济收入的影响、对文化振兴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最为显着。因此,需要加强乡村民俗文化振兴政策宣传,提升农户政策认知水平,重塑乡土文化自信,发挥农户主体作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乡村文化人才,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本文存在的创新点是寻找到全新的研究角度,站在农户角度上分析恩施州乡村民俗文化振兴的参加意愿,研究影响农民参加意愿的主要因素,便于促进地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保振兴目标的完成,早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未来的探究中,研究影响恩施州农民乡村民俗文化振兴参与意愿的相关变量成为重点。
钟钰婷[10](2019)在《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地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开展四十多年的扶贫工作,并随着发展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后扶贫时期的攻坚阶段,力求落实“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到户”的精准扶贫时期。湖北省武陵山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生态特征使其拥有独有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及相关配套设施布局,使武陵山地区城市空间发展及规划优化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分别针对贫困问题和贫困空间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但较少关注在扶贫开发背景下贫困地区城镇空间发展的过程,且未有研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对贫困城镇空间发展提出实际的空间发展指引。本文以湖北省武陵山地区9个贫困县(包括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的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及宜昌市的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县城空间为研究主体。宏观层面,本研究通过分析湖北省武陵山区扶贫历程及其城镇化发展困境可知,扶贫政策在资源环境的限制下主要从人口变迁、区域交通、产业经济三个方面推动区域城镇化。中观层面,基于我国扶贫背景探讨贫困县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及特征,研究得出湖北省武陵山区县城空间分为集中式发展型、多组团发展型和放射状发展型,扶贫政策通过专项扶贫和扶贫规划两个层面影响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主要作用于县城的产业经济、区域交通和特殊空间三个层面。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于政策和设施普惠性、产业发展的独特性、贫困人口的生计引导性较差。微观层面,研究基于当前精准扶贫的全面开展,以宣恩县县城空间为例,剖析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后扶贫时期宣恩县城市空间“全民普惠,诗意宣恩”的两大规划策略。
二、农村贫困: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湖北省恩施州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贫困: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湖北省恩施州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满意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概念界定 |
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 |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推拉”理论 |
二、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 |
三、社会适应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恩施州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概览 |
一、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展情况 |
二、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情况 |
第三节 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现状 |
一、恩施州安置点的配套产业发展现状 |
二、恩施州搬迁户的就业可持续现状 |
三、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层面的执行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满意度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二、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定 |
三、评价指标的赋值与确权 |
四、模糊综合评价 |
第二节 基于恩施市五个集中安置点的实证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收集与样本点选取 |
三、样本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四、模糊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后续优化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完善安置区的社区管理与服务 |
第三节 完善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制机制的后续完善与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4)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 研究背景 |
2.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内相关研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1. 核心概念界定 |
2. 相关理论基础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现状——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
(一) 恩施州教育扶贫的进展情况 |
1. 教育扶贫对恩施州全面脱贫的积极作用 |
2. 恩施州教育扶贫的实践做法 |
(二) 恩施州教育精准扶贫中面临的困境 |
1. 教育扶贫对象的选择不够精准 |
2. 教育扶贫标准的执行需进一步明确 |
3. 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
4. 教育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有待加强 |
5. 扶贫客体的真实需求定位有偏差 |
三、影响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的因素分析 |
(一) 地方政府对教育扶贫价值的认识可再度强化 |
(二) 农村学校师资配备不足、资源稀缺 |
1. 农村小规模学校多且布点分散,师资配置不足 |
2. 教师队伍结构不优 |
3. 偏远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受阻 |
(三) 贫困家庭对教育扶贫认识不足 |
(四) 农村贫困地区吸纳外援能力有限 |
(五) 政府对扶贫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督 |
四、促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有效开展的路径探讨 |
(一) 高度认识教育扶贫的“扶志”与“造血”功能 |
(二) 坚定落实精细化治理的教育扶贫政策 |
(三)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
1. 切实解决好教职工编制结构失调问题 |
2. 努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
3. 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4. 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科技与信息素养 |
5. 改进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 |
(四) 重视贫困家庭的积极参与配合 |
(五)完善教育扶贫工作的监察考评制度 |
(六) 多方位动员资源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育精准扶贫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家庭卷) |
附录二: 学生对教育的认识访问提纲(学生卷) |
附录三: 教育精准扶贫情况访问提纲(家长卷) |
附录四: 教育精准扶贫情况访问提纲(学校、教师卷) |
致谢 |
(5)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 |
2.1.2 国土空间 |
2.1.3 三生空间 |
2.1.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 |
2.1.5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 |
2.2.2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4 精明增长理论 |
2.2.5 人居环境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内涵解析 |
2.3.1 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
2.3.2 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 |
第三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
3.1 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 |
3.1.1 引入三生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3.1.2 三生功能内涵辨析 |
3.1.3 三生功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
3.2.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
3.2.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机理 |
第四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4.1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变化研究 |
4.1.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
4.1.2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划分方法 |
4.1.3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
4.2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4.2.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方法 |
4.3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研究 |
4.3.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4.3.2 协调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
4.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4.4.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4.4.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
5.2.1 湖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5.2.2 湖北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
5.2.3 湖北省市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
5.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
5.3.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5.3.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
5.3.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4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性分析 |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分析 |
5.4.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分析 |
5.5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5.5.1 一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
5.5.2 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
5.5.3 三级障碍因子识别及障碍度变化分析 |
5.6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5.6.1 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利用 |
5.6.2 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
5.6.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难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6)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益研究 ——以恩施农行扶贫惠农贷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恩施州贫困现状与金融精准扶贫 |
第一节 恩施州贫困现状与环境条件 |
一、恩施州贫困现状 |
(一)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 |
(二)贫困发生率较高 |
二、恩施州贫困环境分析 |
(一)自然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其他资源 |
第二节 恩施州金融精准扶贫现状 |
一、出台系列金融扶贫政策 |
二、探索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 |
(一)“金融扶贫互助社+”模式 |
(二)“主导产业+”模式 |
(三)新型扶贫小额信贷模式 |
三、增加扶贫小额贷款资金投放 |
四、发挥农行金融精准扶贫引领作用 |
第二章 金融精准扶贫效益实证分析:基于农行扶贫惠农贷款 |
第一节 样本情况描述 |
一、调查过程与数据来源 |
二、描述统计 |
(一)贫困户地域分布情况 |
(二)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 |
(三)贫困户贷款投向 |
(四)贫困户收入情况 |
(五)对扶贫惠农贷满意度 |
第二节 扶贫惠农贷款减贫效果计量分析 |
一、变量选择及模型建立 |
二、计量结果分析 |
三、结论 |
第三节 恩施州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
一、全州扶贫信贷供给不足 |
二、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薄弱 |
三、银行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 |
四、扶贫贷款风险较大 |
五、风险补偿金不足 |
第三章 恩施州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益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影响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益的主观因素 |
一、金融机构惜贷因素 |
二、农户发展能力因素 |
(一)农户受教育程度 |
(二)家庭劳动力人口 |
(三)农户土地资源 |
(四)农户扶贫贷款投向因素 |
第二节 影响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益的客观因素 |
一、农户产业经济周期与贷款期限的矛盾 |
二、农户贷款需求与贷款额度供给的矛盾 |
三、农户贷款需求与贷款产品的矛盾 |
第四章 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建议 |
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二、完善金融扶贫信贷产品 |
(一)金融扶贫贷款的用途多样化 |
(二)合理设计扶贫贷款的还款期限 |
三、完善银行内部激励制度 |
四、完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五、改善金融扶贫服务环境 |
(一)出台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监管措施 |
(二)对民族地区实行战略优先原则 |
(三)对民族地区实行区别对待政策 |
(四)对民族地区实行专项资源倾斜 |
六、构建良好的金融扶贫风险防范机制 |
七、鼓励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
八、利用各金融机构电商交易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 ——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山区提供宏观政策保障 |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贫困山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
1.1.3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扶贫工作提供动力支持 |
1.1.4 贫困山区滞后的城镇化现状,尚需探索新的城镇化道路 |
1.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
1.2.3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 |
1.2.4 城镇化的减贫效应研究 |
1.2.5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1.2.6 研究评述 |
1.2.7 研究命题与思路的提出 |
1.2.8 小结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课题支撑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课题支撑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区域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框架建构 |
2.1 我国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建设现状 |
2.1.1 我国的扶贫历程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历史由来 |
2.1.2 我国贫困山区县域的整体现状 |
2.2 扶贫背景下我国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历程与特征 |
2.2.1 1978 —1993年扶贫时期的城镇化基本特征:起步发展 |
2.2.2 1994—2010 年扶贫时期的城镇化基本特征:稳步发展 |
2.2.3 2011年—至今扶贫时期的城镇化基本特征:快速发展 |
2.3 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 |
2.3.1 人口要素的城镇化特征 |
2.3.2 产业经济的城镇化特征 |
2.3.3 空间格局的城镇化特征 |
2.3.4 社会生活的城镇化特征 |
2.3.5 资源环境的城镇化特征 |
2.4 制约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
2.4.1 山区城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问题 |
2.4.2 产业经济滞后与消除贫困问题 |
2.4.3 社会文化趋同与少数民族问题 |
2.4.4 山地乡镇支撑系统落后与城乡要素转换问题 |
2.5 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构建思路 |
2.5.1 整体思路 |
2.5.2 构建逻辑 |
2.6 本章小结 |
3 政策制度驱动的宣恩县城镇化宏观动力机制分析 |
3.1 引言 |
3.2 国家政策对宣恩县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1 扶贫政策的保障力 |
3.2.2 财政转移支付的拉动力 |
3.2.3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力 |
3.2.4 少数民族政策的稳固力 |
3.2.5 税收政策的还返力 |
3.2.6 对口帮扶的帮扶力 |
3.3 地方政府政策对宣恩县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3.3.1 地方政府的空间政策分析 |
3.3.2 易地扶贫搬迁的推动力 |
3.3.3 产业园区的引擎力 |
3.3.4 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力 |
3.3.5 返乡创业园区建设的回流力 |
3.3.6 教育培训的投入力 |
3.4 土地制度发展的创新力 |
3.4.1 “增减挂钩”对山区土地用地难的整理力 |
3.4.2 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规范力 |
3.5 户籍制度改革的聚合力 |
3.5.1 户籍制度改革对城镇集聚的提升力 |
3.5.2 户籍制度改革对“半城镇化“的破解力 |
3.6 宣恩县城镇化宏观动力机制构成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产业经济驱动的宣恩县城镇化中观动力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产业经济驱动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指标体系 |
4.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数据来源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产业经济的驱动力 |
4.5.1 资源环境的基础力 |
4.5.2 山区农业的初始力 |
4.5.3 新型工业的主导力 |
4.5.4 第三产业的后续力 |
4.6 宣恩县城镇化中观动力机制构成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农民主体驱动的宣恩县城镇化微观动力机制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分析模型 |
5.2.2 研究假设 |
5.3 数据来源 |
5.3.1 调研范围及问卷发放 |
5.3.2 基本情况统计 |
5.3.3 变量设定 |
5.4 结果分析 |
5.4.1 个人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
5.4.2 家庭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
5.4.3 社会制度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
5.4.4 外部环境特征因素对城镇化意愿影响 |
5.5 宣恩县城镇化微观动力机制构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动力机制视角下宣恩县空间规划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综合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运行逻辑 |
6.2.1 “自上而下”的宏观城镇化动力机制 |
6.2.2 “中轴枢纽”的中观城镇化动力机制 |
6.2.3 “自下而上”的微观城镇化动力机制 |
6.2.4 基于“综合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
6.3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 |
6.3.1 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空间规划的关系 |
6.3.2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逻辑 |
6.4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空间规划体系再思考 |
6.4.1 亟需“立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宏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
6.4.2 注重“空间优化”的特色小镇规划——基于中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
6.4.3 探索“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规划——基于微观动力机制的思考 |
6.5 基于动力机制理论的县域城乡空间发展对策 |
6.5.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转型 |
6.5.2 贫困山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的规划对策 |
6.5.3 构建贫困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理论的初步构想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
C 农村居民迁居意愿调查问卷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减贫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和贵州部分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地整治PPP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农地整治减贫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3 农地整治减贫效应的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整治传统模式 |
2.1.2 农地整治PPP模式 |
2.1.3 建档立卡户 |
2.1.4 减贫稳定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2.2.4 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理论 |
2.3 基于SLA的农地整治减贫增收及稳定性机理分析 |
3 研究区域与样本分析 |
3.1 研究区域与资料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 样本特征 |
3.2.1 样本的基本构成 |
3.2.2 不同区域受访农户的基本特征 |
3.2.3 不同类型受访农户的基本特征 |
3.2.4 不同模式区受访农户的基本特征 |
4 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减贫增收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农地整治减贫增收效应模型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模型构建 |
4.2 农地整治PPP模式区与未整治区减贫增收效应差异分析 |
4.2.1 倾向得分估计及平衡性检验 |
4.2.2 不同类型农户减贫增收效应的差异分析 |
4.3 农地整治传统模式区与未整治区减贫增收效应差异分析 |
4.3.1 倾向得分估计及平衡性检验 |
4.3.2 不同类型农户减贫增收效应的差异分析 |
4.4 农地整治PPP模式区与传统模式区减贫增收效应差异分析 |
4.4.1 倾向得分估计及平衡性检验 |
4.4.2 不同类型农户减贫增收效应的差异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样本匹配质量检验表 |
附录 B:农地整治项目减贫机理与效应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恩施州农户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振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乡村民俗文化保护相关研究 |
(二)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相关研究 |
(三)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户 |
(二)民俗文化 |
(三)乡村文化振兴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恩施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恩施州域基本概况 |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 |
二、恩施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恩施州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
二、民俗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 |
三、民俗文化的传承活动蓬勃开展 |
四、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力度在加大 |
第三节 恩施州乡村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现有民俗文化发展成效欠佳 |
二、乡村民俗文化振兴主体缺失 |
三、农户对乡村民俗文化振兴认识不足 |
四、农户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不高 |
第二章 恩施州农户参与民俗文化振兴意愿的描述性统计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二、被访问者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农户对乡村民俗文化振兴的认知情况 |
一、民俗文化扶持政策的获取途径 |
二、民俗文化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 |
第三节 农户参与民俗文化振兴项目的意愿情况 |
一、不同个人特征与参与意愿 |
二、不同家庭特征与参与意愿 |
第三章 恩施州农户参与民俗文化振兴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说明 |
一、因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二、自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方法选择 |
一、方法选择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模型的运行及其结果分析 |
一、相关性检验 |
二、模型估计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一)加大民俗文化扶持政策宣传,提升农户认知水平 |
(二)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户参与热情 |
(三)重塑乡土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 |
(四)提高农户文化素质,积极培育乡村文化人才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A |
致谢 |
(10)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地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
1.1.2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对扶贫工作的响应 |
1.1.3 武陵山区城市空间建设具有地域代表性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范围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
2.1.2 贫困县 |
2.1.3 县城空间 |
2.1.4 城乡统筹 |
2.2 相关研究及评述 |
2.2.1 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评述 |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评述 |
2.2.3 关于贫困地区城镇规划及发展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3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
3.1 湖北省武陵山区区域概况 |
3.1.1 区域基本情况 |
3.1.2 区域城镇空间分布及其组群关系 |
3.2 湖北省武陵山区扶贫历程 |
3.2.1 1994 -2000 年区域扶贫开发阶段 |
3.2.2 2000 -2010 年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 |
3.2.3 2011 年以来全面脱贫攻坚阶段 |
3.3 湖北省武陵山区区域城镇化发展困境 |
3.3.1 生态环境复杂、敏感且脆弱,地区发展受到禁锢 |
3.3.2 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同质化,赶超发展能力不足 |
3.3.3 以城带乡能力不足,地区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
3.4 湖北省武陵山区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 |
3.4.1 人口变迁——政策作用下区域人口的回流及人口城镇化的加快 |
3.4.2 区域交通——扶贫政策支撑下提升改善,带动区域城镇化 |
3.4.3 产业经济——政策指引区域城镇产业特色化发展 |
3.4.4 资源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突破环境限制,促进区域资源利用 |
4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区县城空间发展及特征研究 |
4.1 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分类及发展阶段 |
4.1.1 贫困县县城空间分类 |
4.1.2 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阶段 |
4.2 湖北省武陵山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 |
4.2.1 1994 -2000 年区域扶贫开发阶段 |
4.2.2 2001 -2010 年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 |
4.2.3 2011 年以来全面脱贫攻坚阶段 |
4.3 湖北省武陵山区贫困县县城空间的影响机制及发展特征 |
4.3.1 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 |
4.3.2 贫困县县城空间的发展特征 |
4.3.3 贫困县县城空间形态特征 |
4.4 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
4.4.1 扶贫背景下县城空间发展缺乏普惠性,贫困人口覆盖不全 |
4.4.2 自上而下的产业扶贫缺乏市场竞争力,且外部依赖性较强 |
4.4.3 忽略贫困人口的社会服务需求,城乡服务设施布局缺乏均等性 |
4.4.4 对贫困人口缺乏长远生计引导,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
5 扶贫背景下恩施州宣恩县县城空间发展及规划对策研究 |
5.1 宣恩县概况 |
5.1.1 区位条件 |
5.1.2 宣恩县资源条件 |
5.2 扶贫政策对宣恩县县城空间发展的影响特征 |
5.2.1 扶贫背景下城镇职能演变 |
5.2.2 扶贫背景下县城人口变迁 |
5.2.3 扶贫背景下重大基础设施发展 |
5.3 扶贫政策影响下宣恩县县城空间发展 |
5.3.1 县城用地发展 |
5.3.2 县城空间形态发展 |
5.3.3 专项扶贫直接作用的特殊空间发展 |
5.4 宣恩县城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4.1 扶贫政策转变 |
5.4.2 县城空间发展机遇 |
5.4.3 县城空间发展问题 |
5.5 宣恩县城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
5.5.1 “全民普惠,城乡统筹” |
5.5.2 “诗意生活,浪漫宣恩”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区城镇发展特征 |
6.1.2 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区城镇发展特征及问题 |
6.1.3 扶贫背景下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转型及规划对策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农村贫困: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湖北省恩施州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家庭人口内生动力的减贫效应研究 ——基于对湖北省M镇的研究[D]. 赵臻臻.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3]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满意度评价研究[D]. 李晓甫.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D]. 张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魏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减贫效益研究 ——以恩施农行扶贫惠农贷款为例[D]. 牟秋彦.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8)
- [7]扶贫背景下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规划应对 ——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D]. 刘伍洋. 重庆大学, 2019
- [8]不同模式下农地整治减贫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和贵州部分县市为例[D]. 陈思瑾.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恩施州农户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振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扶贫背景下湖北省武陵山地区贫困县县城空间发展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D]. 钟钰婷.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易地扶贫搬迁论文; 农村论文; 文化扶贫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