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付玮[1](2015)在《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研究》文中认为注水井深部调剖是非均质油藏控水稳油、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绝大多数油田都进入了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非均质性严重,长期的注水冲刷、反复射孔换层和部分井组及区块的强注强采,使得纵向、平面和层间渗透率差异进一步加剧,深部调剖工艺的难度越来越大,实施效果越来越差,常规的堵水调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油田生产的各种需求。深部调剖技术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应该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开展深部调剖技术界限这一方面的研究。在分析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效果变差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深部调剖效果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等技术指标,建立物理实验模型,以分流比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了常用调剖体系对吸水剖面的改善程度,为数值模拟提供了参数支持。实验结果证明了冻胶和颗粒类等堵剂的封堵特点和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其中冻胶堵大优于堵小、颗粒类堵剂堵小优于堵大,为堵剂矿场应用选择提供了依据。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符合中高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的概念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制定了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图版,其中原油粘度小于5 mPa·s和渗透率级差小于2的油藏均不适合深部调剖;调剖时机越早越好;含水率在90%95%时,封堵半径大约在0.40.6之间效果较好;含水率在95%98%时,封堵半径大约在0.60.8之间效果较好。利用特高含水区块的48个井组调剖结果验证了所确定的深部调剖技术界限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分别在胜坨油田T1433区块STT143X29井组和T28断块ST3-6-09井组进行了应用验证,证明了所建理论图版是正确的,为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选井选层决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捷径。
梅艳[2](2014)在《复杂低压碳酸盐岩储层纤维暂堵酸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人工裂缝延伸方位与储集体走向方位不匹配,常规酸压不能有效沟通天然裂缝和孔洞的复杂低压碳酸盐岩储层,纤维暂堵酸压工艺技术逐渐成为成熟的增产工艺。该措施是在酸压施工中向地层注入一定配方、比例的纤维暂堵剂,暂堵剂遵循向阻力最小方向流动原理,首先进入高渗透率或原生裂缝地层,使地层压力升高,迫使流体转向低渗透率地层压出新裂缝,沟通有利储集体。本论文通过建立描述暂堵过程的数学模型优化设计纤维暂堵方法,有效提高现场施工效果。研究在通过室内关于纤维暂堵剂基本性质、纤维暂堵能力、转向能力及与地层裂缝、孔洞匹配关系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纤维暂堵剂在基质、裂缝中的串流模型,暂堵剂流变性中浓度与密度关系、浓度与粘度关系,结合传统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建立描述纤维暂堵剂暂堵过程的二维两相三组份数学模型,差分得到数学模型相对应的数值模型,采用超松弛迭代法得到其数值解。以建立的纤维暂堵数学模型为基础,采用C#语言编制程序用以模拟不同纤维暂堵剂流量、不同纤维暂堵剂浓度下表征转向效果的地层压力变化情况。程序实现不同纤维用量与注入速度关系研究、注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研究、暂堵形成地层压力变化研究等。模拟结果显示暂堵剂排量增加,压力增加速度变快;暂堵剂浓度增加,地层压力变化较小,此规律与室内试验效果一致,也证明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刘斌[3](2013)在《红岗油田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及方案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岗油田萨尔图油层属于中低渗透储层,以粉砂岩为主,孔隙度一般在24%左右,空气渗透率为163×10-3μm2,储层非均质性强,地层原油黏度12.9mPa·s、温度55℃,地层水矿化度15000mg/L。该油田经历了四十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阶段,水驱提高采收率的空间有限,需要采用化学驱技术较大幅度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本课题开展了二元体系配制水源的选择、聚合物筛选评价及其复配聚合物与油藏岩石孔隙配伍性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及其二元体系性能评价,以及注入参数优化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岗清水矿化度较低,采用清水配制二元体系黏度较高,稳定性较好,采用复配聚合物适应储层非均质性,优化“复配聚合物”质量组成为:超高:高分:中分=6:3:1。经表活剂筛选与评价,在清水条件下“JN-1”二元体系与红岗原油间可以实现超低界面张力,并且该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度稳定性较好,抗吸附能力较强,驱油效率较高。推荐二元配方体系方案:前置段塞0.05PV(清水“聚合物”溶液,Cp=2400mg/L)+主段塞0.3PV(清水二元复合体系,“复配聚合物”浓度Cp=1800mg/L,“JN-1”表面活性剂浓度Cs=0.3%)+副段塞0.2PV(清水二元复合体系,“复配聚合物”浓度Cp=1800mg/L,“JN-1”表面活性剂浓度Cs=0.2%)+保护段塞0.05PV(清水“复配聚合物”溶液,Cp=1600mg/L)。该二元配方体系提高采收率为19.75%左右。
路勇[4](2010)在《注水井暂堵酸化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文中指出长庆油田的大部分区块为非均质、多油层的砂岩油藏,是“三低油藏”低压、低渗、低丰度。油井大多依靠压裂投产,注水开发。因油层不同程度的存在高渗透层和裂缝走向,致使注入水在油层纵向上形成单层突进,横向上形成舌进,中低渗透层达不到注水受效的要求,导致油井过早水淹,降低了注水开采效果。目前过高的含水率和油层存在伤害是许多油田部分井产能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水井实施剖面调整的化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水井化学堵水,二是水井酸化。水井酸化则是针对低渗透层进行酸处理,提高低渗透层的产液能力,改善吸水剖面。但对于一些高含水层间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水井采用常规的酸化措施,注入的酸液会遵循最小阻力的原理,大部分进入高渗透水层,而低渗透油层酸液进入量较少,导致酸化措施后水井对应的油井产水量进一步上升,原油产量提高很少甚至出现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暂堵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采用一种颗粒性暂堵剂——该颗粒是通过不同温度下在水和酸液中溶解度的实验中确定的,利用颗粒粒径大小与高渗层、相对低渗层的匹配关系,在相对低渗层注入端面形成渗透率很低的暂堵带,暂堵剂在高渗层沉降后可以降低其孔隙度,并且由于高渗层存在较严重的层内非均质性所以使暂堵颗粒在高渗层的小孔道内形成堵塞。这样后面的耐酸堵剂在注入过程中就可以实现选择性注入并且增加了堵剂的作用距离。通过对盘33-32井的现场施工,从化解堵效果来看,酸化渗透率的恢复效果是较好的,针对本文研究采用的暂堵堵酸一体化技术,通过酸化解除暂堵堵塞是可行的。
穆海朋[5](2009)在《钻井中封堵漏层和水层的理论研究及新型堵剂的研制》文中提出井筒中的漏失和地层出水是油气井工程中典型的复杂情况,严重影响着安全优质的钻完井设计和施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理论上寻求新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研制新型的堵剂,形成新的技术。针对井漏这一钻井液侵入地层的极端形式,以达西定律为依据,结合流体力学动量守恒定律,在对抑制钻井液侵入地层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二维钻井液侵入地层模型;并结合井漏的力学分析,建立了堵漏模型。从模型中可以得出:降低地层渗透率和孔隙度,并最终在井壁上形成致密的泥饼是堵漏作业成功的关键;颗粒类堵漏材料密度和体积太大会冲击地层,不利于堵漏作业;符合颗粒级配原理的颗粒类材料在堵漏中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微裂缝中形成渗透率非常低的隔层是阻止裂缝扩展,成功封堵该类漏层的关键;触变性水泥浆为孔洞缝存在的恶性漏失层的封堵提供了有效手段;油溶性水泥浆为储层漏失的封堵提供了有效手段。在对地层出水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地层出水模型;并结合对地层阻力的分析,建立了地层堵水模型。物模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堵水剂进入水层的距离越远,堵水剂最终的粘度越大,地层与堵水剂之间的最大阻力也会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对水层的封堵;初始粘度较低,成胶后粘度较大的冻胶材料可以作为有效的堵水剂。在分析常规聚合物冻胶机理和缺陷的基础上,结合交联反应基本原理,研制出了成胶强度更大、成胶时间较短且可控的新型堵剂,并利用红外分析对其机理进行了验证。针对冻胶类堵剂力学性能评价设备方面的不足,设计并建立了冻胶力学性能评价装置。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堵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耐酸碱、耐高矿化度特性;与常规聚合物冻胶相比,新型堵剂具有良好的直角稠化特性,稠度可以超过100Bc,在成胶过程中,静液柱压力基本不变,而且成胶时间相对较短、可控;该堵剂与管壁剪切力梯度非常低,因此即使在钻杆中已经成胶,也容易被压出来,从而可以避免造成井下事故;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堵剂的阻压系数逐渐增大,有利于在地层中起到良好的封隔作用;该堵剂可以在裂缝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可以用来配合触变性水泥浆对恶性漏失层进行封堵;其堵水能力高于堵油能力,可以用作储层漏失的堵漏剂;该冻胶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可有效地防止页岩膨胀。综合研究表明:新型堵剂具备了良好的堵漏剂和堵水剂性能。
周宝才[6](2009)在《可降解石油开采暂堵剂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产品价格的逐步上扬,世界各国对注水油田的再次开发成为热点,目前,各国大部分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即使是经过注水开发也仅能获得25%-35%的地下原油,油层中仍有大量未动用的储层或动用程度较低的油层存在。随着注水油田长期不断开发,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以后,出现油田综合含水上升,油田开采效益逐年变差。各国大多数采取通过对作业井某些层面进行短时期的暂堵,从而对目的层原油进行开采,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各国对石油开采暂堵剂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将石油作业与环保结合起来,研制出一种既满足工程上暂时封堵的需要,又不污染地质,而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对材料降解时间进行调节的环保型可降解石油开采暂堵剂对于油田的再次开发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吸水膨胀型聚合物的大量实验,研究了以淀粉为骨架支撑材料,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为接枝共聚材料,探讨了其反应机理,通过实验得到的接枝共聚物的性能与理论表达式较好的吻合。在实验中主要研究了淀粉浓度,引发剂浓度,交联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值,干燥温度丙烯酸、丙烯酰胺浓度及其反应温度等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向聚合物中添加不同的材料降解助剂研究其对聚合物降解时间的影响;通过向聚合物中添加不同的无机矿物研究其对聚合物凝胶强度及降解时间的影响;还通过对比实验对淀粉接枝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某些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尝试了运用二次接枝的技术进行淀粉与丙烯酸(钠)的二次接枝共聚反应。最终得到一种新型的吸水膨胀型聚合物暂堵剂,达到了如下技术指标:成胶时间1小时-10小时内可调;有一定的抗温性,凝胶承压强度大于4MPa,稳定时间大于2天;自降解时间在3天-15天之间可调节;破胶后表观粘度AV<30mPas。新型暂堵剂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暂堵率较高,暂堵强度较大,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性价比高,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无论是从地球环境保护的实际角度,还是从使用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淀粉的学术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占祥[7](2007)在《常规稠油厚油层高含水期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深部调驱技术作为高含水期改善厚油层水驱开发效果,挖潜层内剩余油的一项重要措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厚油层层内隔夹层发育,以及高含水期储层条件变化剧烈等原因,造成调驱效果差别很大。针对厚油层储层特点和稠油开发特征,开展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高含水期常规稠油厚油层调驱的特点,以及厚油层层内隔夹层分布模式,从高含水期常规稠油厚油层开采特征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入手,开展了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调驱机理研究和层内隔夹层分布模式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规律研究。以此为基础,改进和完善了聚合物-微凝胶驱油数学模型,编制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和机理研究,为高含水期常规稠油厚油层层内挖潜提供了技术支持。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室内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利用相似原理,考虑储层、流体以及生产动态特征,设计了厚油层水驱油、聚合物段塞驱、微凝胶段塞驱实验所需要的物理模型和实验工作制度,通过一维长岩心驱替实验获取聚合物-微凝胶驱的特征参数,重点研究了三维均质和非均质条件下剖面模型和层状模型中聚合物-微凝胶在不同隔夹层分布模式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驱替机理,定量研究了内部驱油过程。结果表明,隔夹层分布模式对驱油效果有明显的影响。(2)聚合物-微凝胶驱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程序实现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聚合物和微凝胶的吸附、增粘、附加转变压力梯度等机理,建立了聚合物-微凝胶渗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求解方法,编制数值模拟软件;通过与目前常用商业化软件的对比表明,该软件不仅具备常规模拟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模拟岩心、区块尺寸的驱替过程,较好地再现水驱、聚合物驱和微凝胶驱等驱油过程。(3)常规稠油厚油层深部调驱规律研究利用编制的数值模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定量分析了聚合物和微凝胶驱油机理和作用过程,得到了聚合物、微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物性参数;以此为基础,参考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建立典型模型,从储层特征、流体粘度、驱替剂注入参数等方面对常规稠油厚油层高含水期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形成了常规稠油厚油层层内聚合物-微凝胶调驱模式。(4)现场应用研究在前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形成的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和调驱模式应用在孤岛油田的剩余油挖潜中,设计了聚合物-微凝胶调驱方案,为现场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指导。
王雷[8](2005)在《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渤海高孔高渗非均质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由于层间非均质性使油井层间矛盾加剧,高渗层出水严重,而相对低渗层在开发过程中受到污染,其间的油很少或几乎未被动用。采用单一的堵水和酸化作业均不能明显改善层间非均质矛盾,反而会使低渗层在堵水中受到伤害,而高渗层在酸化中渗透率进一步加大。由于在堵水过程中堵液会不可避免的进入非目的层并对其造成伤害,同时堵水过程中由于高渗层内大孔道的存在,堵液沿大孔道段突进,造成了堵液的大量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Ⅰ 针对这项技术对堵剂的性能要求,研制了一种成胶时间可控、注入性好、成胶强度大、耐酸性较强的堵剂体系,通过采用两种添加剂在地下一定温度条件下生成交联剂可以明显控制成胶时间,通过添加一种可以与溶液中H+发生配位结合的配位剂,可以明显增强堵剂的抗酸性; Ⅱ 针对使用的堵剂体系建立了进入深度简化模型,对堵液笼统注入过程中在非目的层的进入程度和形成的伤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层间渗透率级差、地层流体粘度比、以及堵液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对伤害程度的影响,并对能够减小非目的层伤害的选择性注入工艺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适合堵酸一体化技术要求的暂堵技术; Ⅲ 针对高孔高渗非均质油藏特殊的储层条件以及本技术的特点,采用酸溶性悬浮颗粒体系作为堵水前的暂堵剂。暂堵剂主要起两个作用:首先利用高渗层的层内非均质性,暂堵剂进入到高渗层内后可以通过沉降作用降低高渗层内大孔道的孔隙度,并且可以在高渗层中的小孔道内形成堵塞,从而增加了后续注入堵剂的作用距离,提高了堵水的有效性;其次在相对低渗层端面快速形成暂堵带,从而减少堵剂进入相对低渗层的程度和堵液对非目的层造成的伤害。通过实验得到悬浮颗粒直径与非目的层平均孔隙直径之间可以形成最优桥堵的比值,在桥堵基础上利用更小的颗粒作为填充粒子,通过复合填充并在一定压力下可以在非目的层快速形成致密暂堵带,并且这种暂堵剂在酸化过程中可以绝大部分被去除; Ⅳ 根据储层特征和伤害特点优选出适合高孔高渗非均质砂岩储层的酸液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添加剂体系,对于高孔高渗油藏酸化首选氟硼酸体系为主酸液体系,为了增强对堵塞物的有效溶解可考虑土酸和复合酸体系,通过岩心流动实验确定采用盐酸和氟硼酸复合酸液体系; Ⅴ 对暂堵堵水酸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堵剂和酸液的注入速度和注入强度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推荐了典型储层条件下堵液、酸液注入速度和注入强度范围。最后通过两口井的实例证明这种技术改善高孔高渗非均质油藏的开发效果是明显的,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赵普春,张国欣,王惠英,祖钦先[9](2000)在《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提出暂堵调剖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暂堵调剖工艺及暂堵剂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一种颗粒型水溶性暂堵剂的封堵率、耐压强度、暂堵时间、颗粒大小等的室内实验 ,研制出了一种用于注水井调剖的暂堵剂配方。现场应用表明暂堵调剖工艺成功 ,暂堵调剖的剖面改善效果明显 ,对应油井增油效果好于常规调剖。
二、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调剖堵水技术发展历程 |
1.2.2 调剖剂研究现状 |
1.2.3 区块整体调剖的决策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常用调剖体系对吸水剖面改善能力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聚合物溶液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实验过程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常用堵剂选择封堵性能评价 |
2.5 冻胶及颗粒堵剂性能评价 |
第三章 吸水剖面改善效果对后续水驱效率影响程度研究 |
3.1 概念模型的建立 |
3.2 数值模拟对物模参数的拟合 |
3.3 渗透率级差对吸水剖面的影响 |
3.4 吸水剖面改善效果对后续水驱效率影响程度 |
第四章 特高含水期深部调剖技术界限研究 |
4.1 优势通道的界定及级别划分研究 |
4.2 深部调剖影响参数的确定 |
4.3 深部调剖技术界限的确定 |
4.3.1 地质因素技术界限 |
4.3.2 开发因素技术界限 |
第五章 矿场验证及应用 |
5.1 矿场验证 |
5.2 矿场应用 |
5.2.1 坨143区块STT143X29井组 |
5.2.2 坨28区块ST3609 井组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复杂低压碳酸盐岩储层纤维暂堵酸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述 |
2.1 转向酸压研究现状 |
2.1.1 机械转向技术 |
2.1.2 化学转向技术 |
2.2 暂堵数模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储层纤维暂堵研究 |
3.1 纤维暂堵原理 |
3.2 暂堵纤维特性 |
3.3 纤维转向效果试验评价研究 |
第四章 纤维暂堵数学模型建立 |
4.1 模型假设条件 |
4.2 纤维暂堵剂注入物理过程分析 |
4.3 纤维暂堵剂优化设计网格数值模型 |
4.3.1 网格模型维数分类 |
4.3.2 纤维暂堵网格模拟 |
4.4 纤维暂堵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4.4.1 纤维暂堵数学流动方程建立 |
4.4.2 纤维暂堵模型离散方法 |
4.4.2.1 离散网格系统 |
4.4.2.2 网格块排序 |
4.4.2.3 差分方程建立 |
4.5 数学模型线性差分系统解法 |
4.5.1 迭代求解基本原理 |
4.5.2 迭代解法介绍 |
第五章 纤维暂堵酸压优化设计程序编制 |
5.1 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
5.2 编程语言及用户特点 |
5.3 数据结构设计 |
5.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5.3.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4 程序实现 |
5.4.1 程序功能实现 |
5.4.2 模拟计算结果 |
5.5 运行环境 |
第六章 结论 |
符号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3)红岗油田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及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红岗萨尔图油藏地质开发简况 |
1.1 地质简况 |
1.2 开发简况 |
第二章 配方体系配制水选择 |
2.1 配制水源水质分析 |
2.2 水质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分析 |
2.2.1 聚合物溶液增粘性 |
2.2.2 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聚合物筛选及溶液性能评价 |
3.1 聚合物驱油机理 |
3.2 聚合物分子量选择及复配比例确定 |
3.2.1 聚合物基本性能评价 |
3.2.2 聚合物分子量匹配 |
3.2.3 聚合物复配比例确定 |
3.2.4 聚合物增粘性 |
3.3 抗盐聚合物优选 |
第四章 表活剂筛选及其二元体系性能评价 |
4.1 表活剂驱油机理 |
4.2 表活剂筛选及性能评价 |
4.3 表活剂洗油性能 |
4.4 表活剂驱油效率 |
4.5 表活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机理 |
4.5.1 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 |
4.5.2 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 |
4.5.3 JN-1 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组分相互作用研究 |
第五章 二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化 |
5.1 主段塞浓度确定 |
5.2 主段塞尺寸确定 |
5.3 段塞组合确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注水井暂堵酸化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堵水酸化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堵水调剖剂对油层伤害研究进展 |
1.2.3 暂堵实现选择性调剖堵水技术进展 |
1.2.4 酸液体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储层资料及分析 |
2.1 地质资料 |
2.1.1 地质概况 |
2.1.2 油藏地质特征 |
2.2 储层潜在伤害研究 |
2.2.1 靖安油田粘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及潜在伤害 |
2.2.2 储层敏感性 |
2.3 注水压力升高及酸化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暂堵剂的筛选实验 |
3.1 暂堵剂的性能要求 |
3.1.1 物理要求 |
3.1.2 化学要求 |
3.2 暂堵剂的筛选 |
3.2.1 主要化学药品及仪器 |
3.2.2 暂堵剂的筛选实验 |
3.3 暂堵剂粒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暂堵酸化与岩心流动实验 |
4.1 暂堵理论 |
4.2 暂堵实验 |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地层平均孔隙半径的预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粒径与孔径比值对暂堵作用的影响实验 |
4.3.2 颗粒浓度对暂堵作用的影响试验 |
4.3.3 注入压差对暂堵效果的影响实验 |
4.3.4 暂堵深度研究 |
4.3.5 桥堵粒子稳定性研究 |
4.3.6 多级粒子填充暂堵研究 |
4.3.7 暂堵悬浮液进入高渗层后对堵剂封堵性能的影响 |
4.3.8 暂堵分流剂对高低渗透层的选择性封堵效果 |
4.3.9 非均质双岩心选择性暂堵实验(双岩心) |
4.3.10 暂堵带酸化解除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施工工艺设计 |
5.1 盘33-32井资料及分析 |
5.2 施工方案优化及参数设计 |
5.3 施工流程及步骤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5)钻井中封堵漏层和水层的理论研究及新型堵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冻胶堵剂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冻胶堵剂研究现状 |
1.2.3 选择性调剖堵水剂的研究现状 |
1.2.4 暂堵剂的研究现状 |
1.2.5 堵漏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6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抑制钻井液侵入地层模型研究 |
2.1 井下压力平衡破坏分析 |
2.1.1 井壁周围介质力学及结构分析 |
2.1.2 井下压力平衡状态方程 |
2.1.3 井下压力平衡破坏分析 |
2.2 地层阻力计算模型建立 |
2.2.1 地层对流体流动产生的阻力分析 |
2.2.2 地层阻力计算模型 |
2.2.3 地层最大流动阻力计算 |
2.3 钻井液侵入地层模型建立 |
2.3.1 钻井液侵入地层的物理模型 |
2.3.2 钻井液侵入距离计算模型 |
2.3.3 影响钻井液侵入地层的因素分析 |
2.4 钻井液侵入地层的物模实验 |
2.4.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4.2 实验装置介绍 |
2.4.3 数据处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钻井中封堵漏层模型研究 |
3.1 钻井中井漏模型建立 |
3.1.1 井漏的力学本质分析 |
3.1.2 井漏模型的建立 |
3.1.3 算例分析 |
3.1.4 模型修正 |
3.1.5 影响堵漏的关键因素分析 |
3.2 钻井中封堵漏层模型建立 |
3.2.1 井筒内堵漏材料能量计算模型 |
3.2.2 堵漏材料进入漏层起作用分析 |
3.2.3 堵漏材料降低漏层渗透率分析 |
3.3 特殊漏层封堵模型分析 |
3.3.1 微裂缝发育漏层封堵模型 |
3.3.2 孔洞、裂缝发育漏层封堵模型 |
3.3.3 漏储同层的漏层封堵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井中封堵水层模型研究 |
4.1 钻井中地层出水模型建立 |
4.1.1 钻井中地层出水原因分析 |
4.1.2 钻井中地层出水模型 |
4.1.3 影响地层出水的因素分析 |
4.2 钻井中堵水模型建立 |
4.2.1 钻井中封堵水层分析 |
4.2.2 钻井中堵水模型 |
4.2.3 钻井中堵水材料的优选原则分析 |
4.3 钻井堵水物模实验 |
4.3.1 地层出水物模实验 |
4.3.2 封堵水层物模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堵剂的研制 |
5.1 新型堵剂的结构设计 |
5.1.1 常用冻胶堵剂的成胶机理分析 |
5.1.2 新型堵剂的结构设计 |
5.2 新型堵剂配方研究 |
5.2.1 冻胶堵剂实验方法 |
5.2.2 正交实验研究 |
5.2.3 单因素实验研究 |
5.2.4 特定成胶时间配方 |
5.2.5 新型堵剂与常规冻胶堵剂强度对比实验 |
5.3 新型堵剂成胶机理实验研究 |
5.3.1 红外分析实验原理和方法 |
5.3.2 实验设备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改善新型堵剂强度研究 |
5.4.1 增强材料优选实验研究 |
5.4.2 PAM纤维提高冻胶强度研究 |
5.4.3 C纤维提高冻胶强度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堵剂性能的实验研究 |
6.1 冻胶力学性能评价装置研究 |
6.1.1 装置的设计 |
6.1.2 装置的标定 |
6.1.3 装置的使用方法 |
6.2 新型堵剂适应性评价 |
6.2.1 新型堵剂耐高温特性研究 |
6.2.2 新型堵剂耐酸碱特性研究 |
6.2.3 新型堵剂耐高矿化度特性研究 |
6.3 新型堵剂力学性能评价 |
6.3.1 新型堵剂胶结强度研究 |
6.3.2 新型堵剂阻压特性研究 |
6.4 新型堵剂浆体性能评价 |
6.4.1 新型堵剂稠度发展研究 |
6.4.2 新型堵剂静液柱压力发展研究 |
6.5 新型堵剂封堵性能评价 |
6.5.1 封堵裂缝实验 |
6.5.2 封堵油层实验 |
6.5.3 封堵不同渗透率的出水层实验 |
6.6 新型堵剂防塌性能评价 |
6.6.1 页岩膨胀抑制实验 |
6.6.2 页岩分散抑制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可降解石油开采暂堵剂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暂堵剂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研究现状 |
1.2.2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研究现状 |
1.2.3 多元单体合成吸水膨胀型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4 聚合物降解研究现状 |
1.3 暂堵剂的封堵与解堵机理 |
1.3.1 暂堵剂的暂堵机理 |
1.3.2 暂堵剂的合成机理 |
1.3.3 暂堵剂的吸水膨胀机理 |
1.3.4 暂堵剂的降解机理 |
1.4 暂堵剂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及制备工艺要求 |
1.5 针对暂堵剂材料性能的微观分子设计 |
1.6 暂堵剂的实验设计 |
1.6.1 研究的因素—水平的正交设计方案 |
1.6.2 合成方法设计 |
1.6.3 自由基共聚合的实施方法设计 |
1.6.4 可二次接枝的功能性单体选择及聚合设计 |
1.6.5 性能的表征及相应标准的引入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的主要难点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 |
2.1 原料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性能测试 |
2.2.1 平衡吸水倍率与吸水速率的测试 |
2.2.2 失水性能的测试 |
2.2.3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对生理盐水溶液的吸收率测试 |
2.2.4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对不同pH溶液的吸收能力测试 |
2.2.5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粒径对吸水倍率的影响实验 |
2.2.6 凝胶强度的测试 |
2.2.7 降解实验 |
2.2.8 有关的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骨架支撑材料的选择 |
3.2 吸水膨胀性能的实验结果 |
3.2.1 暂堵剂材料的吸水倍率与体积膨胀系数的关系 |
3.2.2 四种不同淀粉接枝共聚物接枝率和糊化温度的比较 |
3.2.3 四种不同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吸水和失水性能的比较 |
3.2.4 亲水材料选择 |
3.2.5 降解材料助剂对材料降解性能以及材料强度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合成条件对吸水性能的优化 |
3.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2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3.3.3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3.3.4 单体中和度(pH值)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6 淀粉用量的影响 |
3.3.7 干燥温度的影响 |
3.3.8 小结 |
3.4 添加无机矿物的复合吸水材料 |
3.4.1 膨润土对聚合物吸水性能和降解性能影响 |
3.4.2 乌审土对聚合物吸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 |
3.4.3 纳米粘土对聚合物吸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 |
3.4.4 硅藻土对聚合物吸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 |
3.4.5 小结 |
3.5 用功能性单体代替淀粉与烯类单体共聚 |
3.5.1 功能性单体对吸水膨胀型聚合物的影响 |
3.5.2 用二次接枝原位聚合物的方法提高聚合物降解性能 |
3.5.3 粒度对降解时间的影响 |
3.5.4 吸水膨胀型聚合物降解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常规稠油厚油层高含水期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调剖堵水技术发展历程 |
1.2.2 调剖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
1.2.3 调剖剂研究现状 |
1.2.4 区块整体调剖的决策技术 |
1.2.5 调剖数值模拟技术 |
1.2.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调驱实验研究 |
2.1 相似准则及实验设计 |
2.1.1 相似三定律 |
2.1.2 物理模拟相似准则 |
2.1.3 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
2.2 实验流体 |
2.2.1 聚合物溶液配制方法 |
2.2.2 微凝胶溶液配制方法 |
2.2.3 实验用水 |
2.2.4 实验用油 |
2.3 一维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 |
2.3.1 实验原料及条件 |
2.3.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2.3.3 实验步骤 |
2.3.4 实验结果对比 |
2.4 三维油藏物理模拟实验 |
2.4.1 实验系统简介 |
2.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实验小结 |
2.5.1 无水采收率对比 |
2.5.2 水驱采收率对比 |
2.5.3 一维长岩心聚驱、微凝胶驱采收率对比 |
2.5.4 聚合物段塞提高采收率对比 |
2.5.5 微凝胶段塞提高采收率对比 |
2.5.6 聚合物段塞+微凝胶段塞提高采收率对比 |
2.5.7 隔层的影响 |
2.6 微凝胶段塞驱替机理和性能特点的认识 |
2.6.1 吸水溶胀作用 |
2.6.2 “脉动”现象 |
2.6.3 “蠕动”作用 |
2.6.4 选择性封堵作用 |
2.6.5 高吸附能力 |
2.6.6 可注入性 |
2.6.7 具有“启动性”的特点 |
第3章 常规稠油厚油层聚合物-微凝胶驱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 |
3.1 隔夹层对渗流影响校正系数的表征 |
3.2 聚合物-微凝胶驱数学模型 |
3.2.1 基本假设条件 |
3.2.2 质量守恒方程 |
3.2.3 传质扩散方程 |
3.2.4 物化参数 |
3.3 聚合物-微凝胶驱数值模型 |
3.3.1 油组分差分方程 |
3.3.2 水组分差分方程 |
3.3.3 气组分差分方程 |
3.3.4 水相中各组分差分方程 |
3.4 聚合物-微凝胶驱模型求解方法 |
3.4.1 方法选择 |
3.4.2 压力方程 |
3.4.3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
3.4.4 浓度方程求解 |
3.5 软件研制 |
3.5.1 软件总体设计 |
3.5.2 软件准确性验证 |
第4章 常规稠油厚油层高含水期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 |
4.1 实验结果拟合 |
4.1.1 一维长岩心实验结果拟合分析 |
4.1.2 三维均质模型水驱油实验结果拟合 |
4.1.3 三维非均质模型实验结果拟合 |
4.1.4 实验曲线拟合结果 |
4.2 典型模型建立 |
4.3 聚合物-微凝胶调驱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储层特征对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影响 |
4.3.2 油粘度对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影响 |
4.3.3 段塞特征参数对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影响 |
4.4 聚合物-微凝胶调驱挖潜的量化表征 |
4.4.1 隔夹层分布位置 |
4.4.2 隔夹层封隔能力 |
4.4.3 储层厚度比例 |
4.4.4 剖面非均质程度 |
4.4.5 储层韵律性 |
4.4.6 原油粘度 |
4.4.7 聚合物和微凝胶段塞大小 |
4.4.8 聚合物浓度 |
第5章 聚合物-微凝胶调驱在孤岛油田厚油层调驱中的应用 |
5.1 区块概况及开发历程 |
5.1.1 地质概况 |
5.1.2 流体及油藏特征 |
5.1.3 开发历程 |
5.1.4 模拟区确定及层系重组 |
5.1.5 生产层系的简化重组 |
5.2 水驱数值模拟研究 |
5.2.1 模拟网格划分及模型建立 |
5.2.2 历史拟合结果分析 |
5.2.3 注水开发状况分析及效果预测 |
5.3 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阶段数值模拟研究 |
5.3.1 历史拟合结果分析 |
5.3.2 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开发效果分析 |
5.3.3 聚合物驱后水驱采收率预测 |
5.3.4 各模拟层调剖潜力分析 |
5.4 微凝胶深度调驱方案优化设计 |
5.4.1 注入参数优化设计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微凝胶段塞分析 |
5.4.3 微凝胶驱最佳方案效果分析及采收率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的技术机理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堵水酸化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
1.3.2 堵水调剖剂对油层伤害研究进展 |
1.3.3 暂堵实现选择性调剖堵水技术进展 |
1.3.4 针对高渗疏松砂岩油藏的酸液体系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耐酸高强度堵剂的研制 |
2.1 新型耐酸堵剂的特点和生成过程 |
2.1.1 新型耐酸堵剂的特点 |
2.1.2 耐酸堵剂的生成 |
2.2 实验介绍和实验结果讨论 |
2.2.1 主要化学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评价指标和方法 |
2.2.3 配方优选 |
2.2.4 堵剂性能测定 |
2.2.5 岩心流动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3. 笼统注入堵剂对非目的层的伤害预测及选择性注入方法 |
3.1 笼统注入时堵剂在不同渗透层进入深度和产能损失模型建立 |
3.1.1 堵剂进入深度计算 |
3.1.2 堵水前后产液量的变化计算 |
3.2 笼统注入堵剂时径向流和线性流进入深度及产能损失对比 |
3.3 径向流中堵剂在不同渗透率层位进入深度及产能损失对比 |
3.4 阻力系数对堵剂进入非目的层程度的影响 |
3.5 油水粘度比对堵剂进入深度和产能损失的影响 |
3.6 堵剂成胶后油层和水层产出能力恢复对比 |
3.7 减少非目的层的伤害的注入工艺方法 |
3.7.1 控制注入压力法 |
3.7.2 压力瞬变法 |
3.7.3 形成表面堵塞法 |
3.8 暂堵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所采用的暂堵体系 |
3.9 本章小结 |
4 暂堵理论与实验 |
4.1 暂堵剂类型的选择 |
4.2 暂堵理论 |
4.2.1 固相颗粒在地层孔隙中的堵塞机理 |
4.2.2 暂堵颗粒悬浮液降低岩心渗透率机理数学模拟 |
4.3 暂堵实验 |
4.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3.2 暂堵材料的选择 |
4.3.3 实验步骤 |
4.3.4 地层平均孔隙半径的预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粒径与孔径比值对暂堵作用的影响实验 |
4.4.2 颗粒浓度对暂堵作用的影响试验 |
4.4.3 注入压差对暂堵效果的影响实验 |
4.4.4 暂堵深度研究 |
4.4.5 桥堵粒子稳定性研究 |
4.4.6 多级粒子填充暂堵研究 |
4.4.7 聚合物增强封堵作用实验研究 |
4.4.8 不同渗透率岩心暂堵效果实验(单岩心) |
4.4.9 暂堵悬浮液进入高渗层后对堵剂封堵性能的影响 |
4.4.10 非均质双岩心选择性暂堵实验(双岩心) |
4.4.11 暂堵带酸化解除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酸化用酸液体系优选和岩心实验评价 |
5.1 适宜的酸型研究 |
5.2 储层矿物酸蚀能力 |
5.2.1 试验条件 |
5.2.2 土酸对岩粉的溶蚀试验 |
5.2.3 氟硼酸对岩粉的溶蚀试验 |
5.2.4 复合酸对岩粉的溶蚀试验 |
5.3 酸化应用酸液添加剂体系筛选与评价 |
5.3.1 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评价 |
5.3.2 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 |
5.3.3 铁离子稳定剂的性能评价 |
5.3.4 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 |
5.3.5 加入助排剂后酸液表面张力测定 |
5.3.6 各种酸液添加剂与地层水的单项配伍性评价 |
5.4 酸化配方酸液筛选及综合性能评价 |
5.4.1 酸化配方酸液的筛选 |
5.4.2 酸化配方酸液的配伍性评价 |
5.4.3 酸化配方酸液的缓蚀性能评价 |
5.4.4 配方酸液的粘土稳定效果评价 |
5.4.5 配方酸液的铁离子稳定剂的性能评价 |
5.4.6 酸化配方酸液的破乳性能评价 |
5.4.7 酸化配方酸液的表面张力测定 |
5.4.8 酸化配方酸液的缓速性能评价 |
5.4.9 酸化配方酸液的酸渣试验 |
5.5 酸化酸液流动效果试验研究 |
5.5.1 酸液流动试验方法 |
5.5.2 试验研究成果 |
5.6 暂堵堵水与酸化实验(双岩芯) |
5.7 本章小结 |
6 暂堵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施工工艺及矿场应用 |
6.1 暂堵堵酸一体化技术选井原则 |
6.2 暂堵剂注入工艺 |
6.3 堵剂注入参数确定 |
6.3.1 选择性注入技术依据 |
6.3.2 注入压力确定 |
6.4 堵剂封堵半径和用量确定方法 |
6.4.1 堵剂封堵半径计算 |
6.4.2 堵剂用量确定 |
6.5 影响注酸速度的因素研究及注酸速度确定 |
6.6 影响注酸强度的因素研究及注酸强度确定 |
6.6.1 处理液注入强度确定 |
6.6.2 前置液注入强度确定 |
6.6.3 后置液注入强度确定 |
6.7 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的矿场应用 |
6.7.1 QHD32-16油田概况 |
6.7.2 措施井应用设计与效果评价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技术原理 |
2 室内研究 |
2.1 实验用品 |
2.2 实验步骤及结果 |
2.2.1常规性能实验 |
2.2.2 并联岩心评价实验 |
3 现场试验 |
3.1 试验区块地质概况 |
3.2 试验区块开发现状 |
3.3 施工参数 |
(1) 调剖剂设计 |
(2) 施工参数 |
3.4 施工步骤 |
3.4.1 调剖前准备 |
3.4.2 调剖施工 |
3.4.3 调剖后工作 |
3.5 试验结果 |
3.5.1 压力情况 |
3.5.2 注水井剖面变化 |
3.5.3 油水井效果 |
5 结论及认识 |
四、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研究[D]. 付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2]复杂低压碳酸盐岩储层纤维暂堵酸压模型研究[D]. 梅艳.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3]红岗油田二元复合驱配方体系及方案优化[D]. 刘斌.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4]注水井暂堵酸化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D]. 路勇.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1)
- [5]钻井中封堵漏层和水层的理论研究及新型堵剂的研制[D]. 穆海朋.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2)
- [6]可降解石油开采暂堵剂开发研究[D]. 周宝才. 东北大学, 2009(03)
- [7]常规稠油厚油层高含水期聚合物—微凝胶调驱规律研究[D]. 雷占祥.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8]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雷. 西南石油学院, 2005(04)
- [9]暂堵调剖剂研究及其应用[J]. 赵普春,张国欣,王惠英,祖钦先.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