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发挥竹林的生态功能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曾倩倩[1](2021)在《洪江区国有林场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洪江区国有林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与城区相连,林地资源分布于沅江两岸,主要管辖范围包含于嵩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本文通过对洪江区国有林场189个风景林小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风景林质量等级;然后,运用空间视域分析技术进行视觉敏感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林分质量以及林业专题图叠加组织了经营类型;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法,构建竹林生态阈值估测模型,探讨竹林适宜保有量,在明确经营类型和竹林经营尺度的前提下,设计了风景林经营技术措施,为科学编制洪江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依据,也为因地制宜健康经营森林、提高林分综合效益提供技术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风景林林分结构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其中竹林扩张问题最突出。(2)根据风景林质量综合指数,将风景林等距划分为3个质量等级,其中,质量等级为“差”的风景林占比6.82%,为“一般”的风景林占比51.91%,为“优良”的风景林占比41.26%。(3)研究区按视觉敏感度分为视觉高敏感区、视觉一般敏感区和视觉低敏感区,通过叠加分析,共组织了 9种经营类型。(4)从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格局两方面进行生态阈值估测,得出研究区竹林适宜保有量为(64.53,68.57)&(81.47,86.89)公顷,现阶段竹林经营应以管控为主,维持现有规模为宜。(5)基于经营类型,共设计了管护、保育、抚育、提质改造4种经营措施类型,包括管护、限伐、竹林管控、抚育、改造、采伐、补植、混交林营造、病虫害防治等9种主要的经营技术措施。除必要的管护措施外,通过其他技术措施的调整组合,对不同质量的风景林按视觉敏感度采取不同程度的经营措施,在视觉敏感度高的风景林区营造特效核心景观,在视觉敏感度一般的风景林区营造增效景观过渡带,在视觉敏感度低的风景林区营造补效景观背景,以达到保质、提质、改质的风景林经营目的。
曾欣[2](2021)在《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名胜区以满足人们旅游、休闲、观光的需求为主要目的,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旅游休闲、科普教育、旅游扶贫、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风景资源,在风景名胜区中,起着承载景区的生态环境、美化景区环境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关于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的策略和内容,规划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如何提高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论证理论的可行性,旨在丰富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系,同时为类似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相关概念、规划依据的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将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总结为:维护景区原有的景观风貌、针对景区不同区域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规划的方法总结为:植物选择、植物季相色彩规划、特色植物景观规划和反映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规划;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内容归纳为:植物景观分区规划、植物景观分项规划和植物景观保护规划。(2)以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实践案例,将研究所得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运用到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泽雅湖景区的调研与分析,总结泽雅湖景区现状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从植物景观总体规划、植物景观分项规划、植物景观保护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
杜娟[3](2020)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认为在重要或脆弱的生态区域划定生态公益林,是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构建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屏障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可能占用了林农原本有限的可经营林地资源,保护区内严格的林木限伐等管理措施也无法完全避免林农的逆向选择,林农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行为直接决定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效果。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改变了林农原有林地资源禀赋,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林农会调整林地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家庭林业收入,可能会产生诱导农民职业分化等社会功效。本文依托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根据县域差异随机抽取10个县、50个村的500个样本林农进行跟踪调查,2011~2018连续8年累计获得3849份有效问卷。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本文试图解析在政府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激励下林农的林地经营决策机理,并验证可能产生的对林农职业分化和收入变化的影响。本文运用林业公共物品理论和“两山”生态资本理论对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进行功能定位再识别,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和林农决策理论构建了集体林区利益相关林农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背景下的林地经营行为分析框架。在回顾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政策演变、归类梳理的基础上,对林地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不同林种林地被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成本收益,运用Logistic-Tobit回归模型对比不同群体林农林地经营中资本、劳动投入差异,引入广义估计方程(GEE)的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农民职业化分化的驱动机制,进而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探究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背景下林地资源禀赋重构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为:(1)通过优化生态公益林补偿限伐措施,激励林农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公益林资源,可以实现政府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整体目标和林农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个体目标趋于一致;(2)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改变了集体林区原有林地资源禀赋结构,林农则根据不同林种林地的预期收益调整家庭林地经营决策;(3)二元经济背景下,集体林区农民职业分化是基于家庭林地资源禀赋做出的理性抉择,不同林种林地资源及集体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吸附农民从事农林生产的引力大小不一;(4)林农林业收入是林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协作的结果,集体林区不同林种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程度不一。
孟宝[4](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王之峥[5](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确森林系统的生态主体地位和森林经营管理方向,本研究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预测,以实现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溧阳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市域内森林类型多样,但是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森林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溧阳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四种代表性森林类型,选取其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分析其3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其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发展、森林保护和森林开发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法对各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森林发展优化目标及原则,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研究时段内,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较1987年增加53.28%;竹林在森林类型中面积最大,所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服务及功能价值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营养物质积累功能的价值发展最快;单位面积价值量逐年下降,说明不合理森林类型结构阻碍了森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协调发展。(2)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确定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的14项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主导驱动下,影响着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3)结合森林保护要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运用系统仿真法设定自然发展情景、森林保护情景和森林开发情景三种森林发展情景,进行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仿真预测并发现:到2027年,森林开发情景下的生态总价值最高,为548.69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7.07%,高于自然发展情景6.15%;到2037年,森林保护情景下的总价值增长率最大,为30.24%,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增长最为缓慢,仅为前者的92.53%。最后,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从加强生态管控、采取森林保护为长期方针、采用森林开发为短期措施及提升景观品质等四个方面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或参考。
张瑜[6](2019)在《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之肺”,在其复杂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发挥着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更好地保护现存较为完好的森林群落,我国划定了多个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而如何保护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内需要保护的生物,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分析,为功能区的划分、今后保护、开发与建设等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加充足与合理的依据。本文以保护森林群落为主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广东南雄观音岽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取得成果如下:(1)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规定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并筛选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厚度、龄组、郁闭度、总覆盖度、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林高、公顷蓄积量、树种结构、森林群落结构、健康度、自然度、公顷生物量这19个反映森林结构和立地条件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通过基于MATLab为平台、群智能最优化算法为择优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法计算了各个指标所对应向量与权重,细化了评价结果等级,构建了新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2)对观音岽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结果表明:①评价为“差”的总面积达113.25hm2,占总体面积的4.03%;评价为“较差”的总面积达640.46hm2,占总体面积的22.78%;评价为“中”的总面积达813.63hm2,占总体面积的28.94%;评价为“较优”的总面积达1075.94hm2,占总体面积的38.28%;评价为“优”的总面积达167.76hm2,占总体面积的5.97%。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的总体森林生态功能单位面积得分为1.759,评价等级为“中”,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的总体森林生态功能基本良好。②评价结果较好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立地条件较好、树龄较大、具有相对完整结构的纯天然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叶树种总蓄积≥65%的针阔叶混交林)。评价结果为差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海拔较高、树龄较小、具有简单结构的人工植针叶纯林或竹林。③林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对应的影响范围也是各不相同:水系与道路的综合影响范围在100m-300m,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影响范围在500m左右的范围内。(3)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保护区功能分区建议和相应的保护对策建议。
孙大江[7](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赖伟景[8](2018)在《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宁海县竹产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出现竹林质量下降,传统产品市场低迷,竹产业链不完整等诸多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竹林资源,培育生产,开发利用,融合发展等方面切入,通过对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各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宁海县竹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竹林经营培育水平低下,竹产业链发展水平低,竹产业融合发展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明确宁海县竹产业“提升质量,转型升级,品牌建设,集聚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增强政府政策引导,保障产业发展,加强竹林经营管理,提升竹林资源质量,加快发展竹产业链,发挥资源综合效益,加强融合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宁海县竹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为农村农民增收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吕兵洋[9](2018)在《毛竹等三种观赏竹林的生态保健功能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剧,有限的自然元素存在于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中。在校大学生期待健康的生活环境,然而,他们随时都暴露于一些有健康风险的因素中,包括不规律的睡眠模式、人际关系的变化、过度饮酒和学术压力,并且同时经历着严重的压力、焦虑和抑郁。对于绝大多数人类而言,生存和自然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时间接触自然,可以对身体带来很多可量化的好处。自然疗法是促进人类健康途径之一,人类通过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包括森林、城市绿地、植物或者自然的木质材料等,而获得身心健康,并达到预防医疗的效果,其中关于森林疗法的研究是最多的。竹林是一种重要的森林类型,竹子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观赏竹的竹林、竹丛、竹秆、竹枝、竹叶、竹箨甚至竹笋在形态、色彩、韵味、组合、表现上,均具有文化、艺术、美学等承载能力和欣赏价值。西蜀园林的风雅,在于借物寄情,竹文化的的园林介入,暗喻性地表达了中国文人的哲学观、社会观。本文以城市环境作为对照,研究了三种不同观赏竹林景观对受试者心理、生理以及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解析多维角度环境刺激下,大学生对竹林环境的响应规律及其耦合机制研究;不同物理环境和观赏特性的观赏竹林对大学生身心恢复的影响效益研究;深入揭示观赏竹林保健功能的作用机理,并具体量化其保健效益。为竹类植物促进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为观赏竹类植物在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以康养为主要目的的观赏竹林生态旅游建设提供指导意义,为发展竹产业链中竹生态旅游产业奠定基础。本文对9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为期3天的观赏竹林疗法的实验,对比了城市地区与观赏竹林地区受试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免疫系统的变化,并同时对比了不同性别受试者之间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与城市地区相比,观赏竹林地区均能有效地降低受试者收缩压和心率,宜宾蜀南竹海毛竹林对收缩压和心率的降低效果最好,竹林观景阶段比散步阶段降压和降低心率效果较为明显,宜宾蜀南竹海毛竹林对女性收缩压的降低效果较为明显;(2)与城市地区相比,观赏竹林地区均能有效地提高受试者血氧饱和度,都江堰竹海洞天雷竹林对受试者血氧饱和度提高效果最好;(3)城市环境相比,观赏竹林环境被视为自然的、健康的、美丽的、安静的、舒服的。受试者对于宜宾蜀南竹海毛竹林的认可度较高,对于雅安蜀西竹海慈竹林环境的认可度适中,对于都江堰竹海洞天雷竹林环境的认可度较低;(4)与城市地区相比,观赏竹林地区均可以降低受试者心境状态量表中的消极情绪和心境状态量表分值,升高受试者心境状态量表中的积极情绪分值。观赏竹林环境对女性的心态恢复程度高于男性;宜宾蜀南竹海毛竹林可以处理受试者的紧张、抑郁情绪,受试者最放松,雅安蜀西竹海慈竹林处理受试者的愤怒、慌乱情绪,受试者最为愉快。(5)和城市地区相比,实验三天后,观赏竹林地区对受试者外周血的NK细胞数量、穿孔素、颗粒溶素、颗粒酶A、颗粒酶B均有显着的提高。宜宾蜀南竹海毛竹林对男性受试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NK细胞活性、颗粒酶A、颗粒酶B的提高显着大于女性受试者;(6)和城市地区相比,观赏竹林地区对男性和女性受试者的皮质酮含量均有显着降低。
何晨曦[10](2018)在《长宁县竹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全新要求。竹旅游以竹类资源为吸引物,以竹林生态环境为基础,把竹类植物的资源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其特色鲜明,旅游行为又具有生态性,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旅游活动。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做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发挥好蜀南竹海的优势,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重要指示。长宁县拥有目前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竹种基因库,全国第一个以保护竹林生态系统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首批国家级4A级景区蜀南竹海,竹类资源丰富,竹旅游资源富集。但是,长宁县竹旅游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和评价,竹旅游的创新发展等,都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实施,这在旅游新需求新时代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相关理论和概念辨析的基础之上,明确研究区的范围,对长宁县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从而对长宁县竹旅游资源从空间上进行三区划分,描述分析各区竹旅游资源的特征,为下一步资源评价打好基础。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评价法对长宁县竹旅游资源做综合定量评价,得出长宁县竹旅游资源总体价值良好,其中竹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最好,其生态环境适宜性处高水平,资源的价值条件较好,其资源价值和组合条件在整体价值条件中处在最高水平。最后,本文根据对长宁县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长宁县竹旅游资源“品牌文化战略、全域生态旅游战略、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三大开发战略,并对应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具体开发策略,即打造文化品牌的文城一体策略、北部中部南部三区特色产品开发的旅城一体策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城一体策略,最终形成“中国竹都,生态养生长宁”的形象。
二、重视发挥竹林的生态功能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发挥竹林的生态功能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洪江区国有林场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景林的定义 |
1.2.2 风景林研究进展 |
1.2.3 风景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
1.2.4 风景林评价研究进展 |
1.2.5 竹林扩张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2 因子分析法 |
2.2.3 综合指数法 |
2.2.4 空间视域分析技术 |
2.2.5 回归分析法 |
2.2.6 叠加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水文条件 |
3.1.5 土壤条件 |
3.1.6 植被类型 |
3.2 风景林现状分析 |
3.2.1 林分结构分析 |
3.2.2 主要经营问题分析 |
4 风景林质量综合评价 |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4.2 评价指标筛选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5 风景林质量等级划分 |
5 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 |
5.1 经营类型组织原则与划分依据 |
5.1.1 经营类型组织原则 |
5.1.2 经营类型划分依据 |
5.2 经营目标 |
5.3 经营区划 |
5.4 立地条件 |
5.5 管理类型 |
5.6 视觉敏感度 |
5.6.1 观测点选择 |
5.6.2 空间视域分析结果 |
5.6.3 视觉敏感度按小班统计 |
5.7 风景林经营类型 |
6 风景林经营技术研究 |
6.1 经营理念 |
6.2 经营措施设计 |
6.3 竹林适宜保有量研究 |
6.3.1 生态阈值确定的基本思路 |
6.3.2 生态阈值估测 |
6.3.3 竹林适宜保有量 |
6.4 风景林经营 |
6.4.1 质量优良的风景林经营 |
6.4.2 质量一般的风景林经营 |
6.4.3 质量差的风景林经营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实地调查 |
1.4.2.2 案例分析 |
1.4.2.3 植物景观实例规划 |
1.5 技术路线 |
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风景名胜区 |
2.1.1.1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
2.1.1.2 风景名胜区的类型 |
2.1.1.3 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
2.1.2 植物景观 |
2.1.2.1 植物景观的概念 |
2.1.2.2 植物景观的特征 |
2.1.2.3 植物景观的功能 |
2.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分类、特性 |
2.2.1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分类 |
2.2.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特性 |
2.2.2.1 植被类型多样 |
2.2.2.2 地域特征明显 |
2.2.2.3 生态环境良好 |
2.2.2.4 多重功能价值 |
2.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旅游功能认知 |
2.3.1 植物景观与旅游的关系 |
2.3.2 植物景观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
2.4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2.4.1 植物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
2.4.2 植物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依据的理论 |
3.1 风景名胜区建设依据的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旅游学理论 |
3.1.3 风景园林学理论 |
3.2 植物景观提升依据的理论 |
3.2.1 景观美学理论 |
3.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 休闲观光、养生保健依据的理论 |
3.3.1 游憩学理论 |
3.3.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3.3 森林医学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千岛湖风景区 |
4.1.1 项目概况 |
4.1.2 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
4.1.3 总结借鉴 |
4.2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
4.2.1 项目概况 |
4.2.2 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
4.2.3 总结借鉴 |
4.3 本章小结 |
5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 |
5.1 调研与分析 |
5.1.1 资料收集 |
5.1.2 现状调研 |
5.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5.2.1 规划目标 |
5.2.2 规划原则 |
5.2.2.1 可持续性原则 |
5.2.2.2 观赏性原则 |
5.2.2.3 实用性原则 |
5.2.2.4 经济性原则 |
5.2.2.5 文化性原则 |
5.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 |
5.3.1 维护景区原有的景观风貌 |
5.3.2 针对景区不同区域,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 |
5.3.3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 |
5.4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方法 |
5.4.1 植物季相色彩规划 |
5.4.2 特色植物景观规划 |
5.4.3 反映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规划 |
5.4.3.1 选用富有文化寓意的植物,烘托文化氛围 |
5.4.3.2 利用乡土植物材料,彰显地域文化 |
5.4.4 植物选择 |
5.4.4.1 植物选择原则 |
5.4.4.2 植物种类选择 |
5.5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内容 |
5.5.1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
5.5.2 植物景观分项规划 |
5.5.2.1 “点”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
5.5.2.2 “线”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
5.5.2.3 “面”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
5.5.3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
5.5.3.1 植物资源的保护 |
5.5.3.2 古树名木的保护 |
5.6 本章小结 |
6 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 |
6.1 项目基本情况 |
6.1.1 泽雅风景名胜区概况 |
6.1.2 泽雅湖景区概况 |
6.1.3 地理区位 |
6.1.4 规划范围与面积 |
6.1.5 自然条件 |
6.1.5.1 地质地貌 |
6.1.5.2 水文条件 |
6.1.5.3 气候条件 |
6.1.5.4 土壤条件 |
6.1.5.5 植被资源 |
6.1.6 社会经济条件 |
6.1.7 土地利用现状 |
6.1.8 历史与文化 |
6.1.9 旅游状况 |
6.1.9.1 温州市旅游市场分析 |
6.1.9.2 泽雅风景名胜区客源结构及时间分布规律 |
6.2 规划区块现状分析 |
6.2.1 概况 |
6.2.2 风景资源特色 |
6.2.3 道路交通 |
6.2.4 村庄及建筑 |
6.3 规划区块植物景观分析 |
6.3.1 植物资源现状 |
6.3.2 古树名木 |
6.3.3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6.4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与目标 |
6.4.1 规划原则 |
6.4.1.1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
6.4.1.2 保护为主,改造为辅 |
6.4.1.3 立足现状,强调特色 |
6.4.1.4 突出季相,四季分明 |
6.4.2 规划目标 |
6.5 植物景观总体规划 |
6.5.1 景观分区 |
6.5.2 分区规划 |
6.5.2.1 竹林休闲景观区 |
6.5.2.2 桔林观光景观区 |
6.5.2.3 田园风光景观区 |
6.5.2.4 山地森林景观区 |
6.6 植物景观分项规划 |
6.6.1 点状植物景观规划 |
6.6.1.1 村落植物景观 |
6.6.1.2 寺庙植物景观 |
6.6.1.3 主要景点植物景观 |
6.6.2 线状植物景观规划 |
6.6.2.1 水岸植物景观 |
6.6.2.2 古道植物景观 |
6.6.2.3 公路沿线植物景观 |
6.6.3 面状植物景观规划 |
6.7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
6.7.1 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
6.7.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6.8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农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 |
1.2.2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效果研究 |
1.2.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 |
1.2.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样本林业资源概况 |
1.5 创新点 |
2 理论依据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林区 |
2.1.2 生态公益林 |
2.1.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林农决策行为理论 |
2.2.4 激励相容理论 |
2.2.5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目标函数 |
2.3.2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模式比较 |
2.3.3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江西省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演化 |
3.1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现状 |
3.1.1 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 |
3.1.2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的产权结构 |
3.1.3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的功能分类 |
3.1.4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
3.2 江西省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历程 |
3.2.1 探索期(1978——1998年) |
3.2.2 规模保护期(1999——2012年) |
3.2.3 系统推进期(2013年——今) |
3.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相关政策梳理 |
3.3 .与集体生态公益林产权有关的文件 |
3.3.2 与生态公益林管理验收有关的文件 |
3.3.3 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文件 |
3.4 本章小结 |
4 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社会满意度评价 |
4.1 满意度模型构建 |
4.2 理论研究假设 |
4.3 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社会满意度实证分析 |
4.3.1 指标设置 |
4.3.2 模型构建 |
4.3.3 不同社会群体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满意度对比 |
4.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5 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成本收益测算 |
5.1 测算方法 |
5.2 样本聚类分析 |
5.3 基于林种差异的成本收益测算 |
5.3.1 用材林 |
5.3.2 经济林 |
5.3.3 竹林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地投入行为分析 |
6.1 理论研究假设 |
6.2 模型构建 |
6.2.1 变量定义 |
6.2.2 模型设定 |
6.2.3 样本统计 |
6.3 实证分析 |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3.2 林农林地投入差异分析 |
6.3.3 林农林地投入可能性实证分析 |
6.3.4 林农林地投入量实证分析 |
6.3.5 不同样本组林农林地投入对比分析 |
6.3.6 稳健型检验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 |
7.1 集体林区林农职业分化现状 |
7.2 模型构建 |
7.2.1 模型设定 |
7.3 理论研究假设 |
7.3.1 变量设置 |
7.3.2 样本统计 |
7.4 实证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7.4.2 全样本农民职业分化GEE面板回归分析 |
7.4.3 生态公益林农民职业分化GEE面板回归分析 |
7.5 小结与讨论 |
8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
8.1 集体林区林农林业收入分析 |
8.2 理论研究假设 |
8.3 模型构建 |
8.4 实证分析 |
8.4.1 林地资源禀赋 |
8.4.2 经典林农林业收入影响模型 |
8.4.3 基于林种差异的林农林业收入影响模型 |
8.4.4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模型 |
8.4.5 稳健型检验 |
8.5 小结与讨论 |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选题目的 |
1.2.3 选题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
2.1.6 空间管治理论 |
2.1.7 系统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
3.1 宜宾市区位 |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
3.2.1 自然地理概况 |
3.2.2 社会经济概况 |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
3.3.1 明清时期 |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
3.3.5 2010年至今 |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
4.2.1 基本特征 |
4.2.2 水平向特征 |
4.2.3 垂直向特征 |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
4.3.2 内部相关转移 |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4.4.1 经济发展驱动 |
4.4.2 宏观政策驱动 |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
5.2 评价的依据 |
5.2.1 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
5.2.3 评价的方法 |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
5.3.1 指标选择 |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
6.1.1 空间冲突内涵 |
6.1.2 空间冲突测度 |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
6.2.3 冲突性分析 |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
6.4.1 冲突测度 |
6.4.2 冲突性分析 |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
8.2.1 空间规划层面 |
8.2.2 空间管制层面 |
8.2.3 重点执行层面 |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9.2.1 研究特色 |
9.2.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的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
1.3.3 森林发展仿真模拟研究进展 |
1.3.4 森林发展优化研究进展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技术方法 |
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的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 |
2.2.1.1 系统动力学及系统仿真法 |
2.2.1.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2.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 |
2.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2.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
2.2.3.1 相关分析法 |
2.2.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
2.2.3.3 回归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位置及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森林概况 |
3.1.4.1 森林发展概况 |
3.1.4.2 森林资源特点 |
3.1.4.3 森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
3.2 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涵养水源 |
3.2.2 保育土壤 |
3.2.3 固碳释氧 |
3.2.4 营养物质循环 |
3.2.5 净化大气 |
3.2.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7 林副产品 |
3.3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 |
3.3.1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 |
3.3.2 非遥感数据收集及处理 |
3.3.2.1 土地利用数据 |
3.3.2.2 森林数据 |
3.3.2.3 社会经济数据 |
3.3.2.4 实地调研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分析 |
4.1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4.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评价 |
4.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 |
4.2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2.1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2.2 各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2.3 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及仿真模型构建 |
5.1 影响因子的确定 |
5.1.1 影响因子的识别 |
5.1.1.1 城镇化建设 |
5.1.1.2 产业经济发展 |
5.1.1.3 政策规划 |
5.1.1.4 识别影响因子 |
5.1.2 影响因子的确定 |
5.2 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5.3.1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模型拟合 |
5.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 |
5.3.3.1 森林类型结构的回归分析 |
5.3.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回归分析 |
5.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构建 |
5.4.1 仿真模型框架构建 |
5.4.2 仿真模型反馈机制构建 |
5.4.2.1 因果关系设计 |
5.4.2.2 系统流程设计 |
5.4.3 仿真模型数学参数构建 |
5.4.3.1 影响机制参数构建 |
5.4.3.2 过程参数构建 |
5.4.4 仿真模型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预测及优化策略研究 |
6.1 多情景下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仿真预测 |
6.1.1 溧阳森林发展模拟情景设置 |
6.1.1.1 自然发展情景 |
6.1.1.2 森林保护情景 |
6.1.1.3 森林开发情景 |
6.1.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仿真预测 |
6.1.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仿真预测 |
6.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
6.2.1 多情景下的各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
6.2.2 多情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
6.2.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发展趋势 |
6.3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1 森林储备面积不足 |
6.3.2 森林类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6.3.3 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
6.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目标及原则 |
6.4.1 优化目标 |
6.4.2 优化原则 |
6.5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策略 |
6.5.1 加强生态管控 |
6.5.2 长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
6.5.3 短期开发森林促进经济产出 |
6.5.4 加强景观风貌塑造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基于影响机制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 |
7.2.2 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模拟预测提出优化策略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自然保护区 |
1.2.2 森林生态功能及评价 |
1.2.3 投影寻踪技术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研究进展 |
1.3.2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1.3.3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
1.3.4 投影寻踪技术研究进展 |
1.3.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现状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人文社会经济 |
2.1.4 主要保护对象 |
2.1.5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特色 |
2.2 森林资源现状 |
2.2.1 树种结构 |
2.2.2 龄组 |
2.2.3 起源 |
2.2.4 现状问题 |
2.3 数据处理 |
2.3.1 数据资料的来源 |
2.3.2 数据资料的筛选与整理 |
2.3.3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
2.3.4 其他数据的处理 |
3 评价方式的选择与评价体系构建 |
3.1 国家现有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3.1.1 国家现有评价方法具体内容 |
3.1.2 国家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
3.2 评价角度的选择与确定 |
3.2.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综合性强 |
3.2.2 功能取决于结构,结构反映功能 |
3.2.3 以森林水文生态过程为例筛选结构指标因子 |
3.3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筛选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3.3.3 评价指标筛选 |
3.3.4 评价指标汇总 |
3.4 评价指标定义及分级 |
3.4.1 定性评价指标分级及赋值 |
3.4.2 定量评价指标定义明细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3.5.1 算法的选择 |
3.5.2 投影寻踪分类法原理 |
3.5.3 数据处理与模型的构建 |
4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
4.1 权重中表现出的问题与特征 |
4.2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
4.2.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方式 |
4.2.2 森林生态功能多因子指标评价 |
4.2.3 森林生态功能总体评价 |
4.2.4 现行功能区分区评价 |
4.2.5 不同树种结构类型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
4.2.6 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
4.2.7 不同起源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
4.3 非林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
4.3.1 耕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
4.3.2 建设用地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
4.3.3 水域对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
4.4 章节小结 |
5 观音岽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开发建议 |
5.1 基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结果的建议 |
5.2 对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定的建议 |
5.3 针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竹产业 |
1.3.2 竹产业链 |
1.3.3 竹产业融合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现代林业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产业结构理论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线路 |
2 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 |
2.1 宁海县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林业现状 |
2.1.4 社会经济现状 |
2.2 竹林资源现状 |
2.2.1 竹林资源分布情况 |
2.2.2 竹林资源发展情况 |
2.2.3 产业发展水平概况 |
2.3 竹产业管理现状 |
2.3.1 竹产业管理人员现状 |
2.3.2 竹产业资金投入现状 |
2.4 竹林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
2.4.1 竹林经营主体现状 |
2.4.2 竹林经营管理现状 |
2.4.3 竹林道建设现状 |
2.4.4 竹林培育现状 |
2.4.5 林下经济经营现状 |
2.5 竹产业链发展现状 |
2.5.1 竹材加工产业现状 |
2.5.2 竹笋加工产业现状 |
2.5.3 竹林旅游现状 |
2.5.4 竹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
3 宁海县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 产业发展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3.1.1 政府部门对竹产业发展的引导重视不够 |
3.1.2 竹林经营主体缺乏有效培育 |
3.2 竹林经营培育水平不高 |
3.2.1 竹林经营管理粗放 |
3.2.2 竹林培育水平有待加强 |
3.2.3 竹林林下经济有待创新 |
3.3 竹产业链发展水平低 |
3.3.1 竹加工企业规模小 |
3.3.2 竹企业发展融资难 |
3.3.3 竹林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
3.3.4 品牌建设 |
3.4 竹产业融合发展有待提高 |
4 安吉县竹产业典型分析 |
4.1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历程 |
4.2 安吉竹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
4.2.1 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
4.2.2 加强竹林资源的培育 |
4.2.3 促进竹加工产业化发展 |
4.2.4 推动竹业三产融合发展 |
4.3 安吉竹产业发展对宁海县竹产业的启示 |
5 宁海县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5.1 增强政府政策引导,保障产业发展 |
5.1.1 加强政府引导,明确发展思路 |
5.1.2 加强主体培育,鼓励创新发展 |
5.2 加强竹林经营管理,提升竹林资源质量 |
5.2.1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升管理水平 |
5.2.2 提升笋竹培育水平 |
5.2.3 积极探索复合经营模式 |
5.3 加快发展竹产业链,发挥资源综合效益 |
5.3.1 加强竹加工企业培育 |
5.3.2 探索竹企业减税融资新途径 |
5.3.3 推进发展竹文化旅游 |
5.3.4 加强宣传,实施品牌战略 |
5.4 加强融合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
5.4.1 推进综合体建设,打造示范点 |
5.4.2 结合“互联网+”,推进转型升级 |
5.4.3 强化生态保护,推进持续发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宁海县竹林经营现状调査问卷 |
附表2:宁海县竹加工企业调査表 |
(9)毛竹等三种观赏竹林的生态保健功能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疗法 |
1.2.2 森林疗法的物理环境 |
1.2.3 森林疗法对机体的心理效益 |
1.2.4 森林疗法对机体的生理效益 |
1.2.5 森林疗法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
1.2.6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区域的选择 |
2.3.1 实验区简介 |
2.3.2 实验区生态环境分析 |
2.4 实验设计 |
2.5 研究方法 |
2.5.1 环境指标研究方法 |
2.5.2 心理指标研究方法 |
2.5.3 生理指标研究方法 |
2.5.4 免疫系统指标研究方法 |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三章 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心理的影响研究 |
3.1 不同地区的观赏竹林环境SD评价分析 |
3.1.1 城市环境和观赏竹林环境SD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3.1.2 三种竹林环境之间SD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3.1.3 SD评估结果的因子分析 |
3.1.4 因子分析评价过程及结论 |
3.2 竹林观景和散步对人体POMS指标影响研究 |
3.3 竹林疗法对男性和女性的POMS指标影响研究 |
3.4 城市环境和竹林环境的人体POMS反应对比 |
3.5 不同地区的竹林疗法对人体POMS指标影响研究 |
3.6 观赏竹林环境对受试者心理影响和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竹林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研究 |
4.1 竹林疗法对人体收缩压的影响研究 |
4.1.1 观景和散步对人体收缩压的对比研究 |
4.1.2 男性女性收缩压变化对比研究 |
4.1.3 不同地区收缩压对比研究 |
4.2 竹林疗法对人体舒张压的影响研究 |
4.2.1 观景和散步对人体舒张压的对比研究 |
4.2.2 男性女性舒张压变化对比研究 |
4.2.3 不同地区舒张压对比研究 |
4.3 竹林疗法对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研究 |
4.3.1 观景和散步对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对比研究 |
4.3.2 男性女性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比研究 |
4.3.3 不同地区血氧饱和度对比研究 |
4.4 竹林疗法对人体心率的影响研究 |
4.4.1 观景和散步对人体心率的对比研究 |
4.4.2 男性女性心率对比研究 |
4.4.3 不同地区心率对比研究 |
4.5 环境指标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4.5.1 雅安西蜀竹海景区(YA) |
4.5.2 宜宾蜀南竹海景区(YB) |
4.5.3 都江堰竹海洞天景区(DJY) |
4.5.4 四种环境整体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
5.1 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影响研究 |
5.1.1 实验前后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活动的影响研究 |
5.1.2 男性和女性对观赏竹林环境响应的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差异研究 |
5.1.3 不同地区男性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对比研究 |
5.1.4 不同地区女性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对比研究 |
5.2 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外周血细胞内抗肿瘤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 |
5.2.1 实验前后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外周血细胞内抗肿瘤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 |
5.2.2 男性和女性对观赏竹林环境响应的细胞内抗肿瘤蛋白水平的差异研究 |
5.2.3 不同地区男性外周血细胞内抗肿瘤蛋白水平的对比研究 |
5.2.4 不同地区女性外周血细胞内抗肿瘤蛋白水平的对比研究 |
5.3 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外周血皮质酮的影响研究 |
5.3.1 实验前后观赏竹林环境对人体外周血皮质酮的影响研究 |
5.3.2 男性和女性对观赏竹林环境响应的皮质酮的差异研究 |
5.3.3 不同地区男性外周血皮质酮的对比研究 |
5.3.4 不同地区女性外周血皮质酮的对比研究 |
5.4 环境指标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观赏竹对机体心理的影响 |
6.1.2 观赏竹对机体生理的影响 |
6.1.3 观赏竹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
6.1.4 多维度环境刺激人体响应的机制研究 |
6.2 结论 |
第七章 观赏竹林生态保健功能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7.1 观赏竹林在康养小镇中的应用 |
7.2 观赏竹林在建设竹林风景线中的作用 |
7.3 观赏竹林在城市景观中的设计 |
7.3.1 规划指导思想 |
7.3.2 规划原则 |
7.3.3 规划定位 |
7.3.4 规划结构与景观布局 |
7.4 竹林生态保健功能指导竹林康养基地的建设 |
7.4.1 竹林康养基地的选择 |
7.4.2 竹林康养基地游步道的设计 |
7.4.3 竹林康养基地休憩与活动空间的设计 |
7.4.5 康养产品的设计 |
7.5 观赏竹的生态保健功能在景观中的应用 |
7.5.1 城市绿地中观赏竹的应用 |
7.5.2 室内办公区观赏竹的应用 |
7.5.3 竹林景观中生态保健区域应用 |
7.5.4 川西林盘观赏竹的应用 |
7.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长宁县竹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综合定量分析结合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竹旅游资源与竹旅游相关概念 |
2.1.1 竹旅游资源概念 |
2.1.2 竹旅游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竹旅游资源分区特征 |
3.1 研究区范围及区位分析 |
3.1.1 研究区范围 |
3.1.2 区位分析 |
3.2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条件 |
3.2.3 水系环境 |
3.2.4 土壤环境 |
3.2.5 自然地理环境综合分析 |
3.3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分区特征 |
3.3.1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概况及分区 |
3.3.2 北部竹旅游资源特征 |
3.3.3 中部竹旅游资源特征 |
3.3.4 南部竹旅游资源特征 |
第4章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4.1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定 |
4.1.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4.1.3 评价体系各层因子权重结果分析 |
4.1.4 竹旅游资源的量化评分 |
4.2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1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整体分析 |
4.2.2 竹旅游资源价值条件分析 |
4.2.3 竹旅游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
4.2.4 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
第5章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与策略 |
5.1 长宁县竹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
5.1.1 形成全域竹旅游新局面 |
5.1.2 打造“竹海”特色文化品牌 |
5.1.3 创新竹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5.2 长宁县“三位一体”竹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5.2.1 旅城一体——全域竹旅游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格局 |
5.2.2 文城一体——特色品牌文化铸就竹旅游发展灵魂 |
5.2.3 产城一体——竹产业融合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重视发挥竹林的生态功能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洪江区国有林场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技术研究[D]. 曾倩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D]. 曾欣.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杜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D]. 王之峥.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韶关南雄市观音岽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D]. 张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8]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研究[D]. 赖伟景.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9]毛竹等三种观赏竹林的生态保健功能和机制研究[D]. 吕兵洋.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10]长宁县竹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研究[D]. 何晨曦.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