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潜艇

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潜艇

一、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论文文献综述)

吕琳琳[1](2019)在《大国象征,英法强调高效经济核体系建设》文中认为英国和法国依据自身的国情军情,保持了一定规模的战略导弹力量,并维持着数量的稳定,重视海基战略导弹及其运载平台的升级改造,通过实战对巡航导弹进行性能检验。保持核力量结构和数量稳定进入21世纪,英国先后参与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实际军事行动中,英国逐渐发现耗费巨大的核武器系统没有用武之地,常规武器装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英国"先发制人"的核威慑战略饱受争议。英国首相于2010年10月向国会递交

季澄[2](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武为[3](2017)在《“前卫”不前卫,“无畏”有所畏——浅析英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发展》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初,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2016年6月从佛罗里达州沿海的英国"前卫"级核潜艇(题图)上发射的一枚"三叉戟"ⅡD-5导弹偏离轨道,没有按照计划射向9000千米以外的非洲西海岸,而是朝着美国本土方向"打过去",所幸未携带核弹头。消息人士称,这是四年来英国首次测试本国的核威慑能力,却以"灾难性的失败"告终。联想到英国去年几乎是在上述试验同时宣布将开工建造4艘"继承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命名为"无畏"号),是否"前卫"已经不再前卫?而"无畏"是否有所畏?我们一起

刘畅,夏薇,张莹,张铧予,史淑娟[4](2016)在《2015年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回顾》文中认为对2015年国外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和装备情况进行统计,对该领域的重大热点事件进行总结与分析,对2016年国外弹道导弹的发展做出展望和预测。

熊瑛[5](2015)在《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及其飞行试验分析》文中指出M51导弹是法国最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2010年9月,第1艘部署M51导弹的"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开始服役,另外3艘"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于20102018年间进行改装,每艘潜艇装备16枚M51导弹。作为法国M系列核导弹的最新型号,M51导弹拥有更加灵活的机动性、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是法国力图保持其21世纪核武领先优势的"杀手锏"。

王瑞臣,刘春荣,史文森[6](2013)在《法国潜射弹道导弹发展综述》文中指出介绍了法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及装备情况,分析了法国潜射弹道导弹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法国潜地战略核力量进行了总结。

李杰,刘涛[7](2008)在《战略核潜艇发展的争论焦点及思考》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弹道导弹核潜艇始终是一个国家"三位一体"或"两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关键。随着核大国日益看好弹道导弹核潜艇,并越来越将战略核力量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转移到其上,从而使得战略核潜艇在国家战略核力量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展到今天,虽然拥有此种作战平台的国家为数并不多(远少于航母拥有国),实际入役的数量也有限,但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其坎坷曲折的发展所程中,尤其是近些年新军事变革浪潮冲击的进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困扰着其当前乃至今后的顺利发展,不断引发人们的激烈争论和进行深刻的反思。

董其锋[8](2008)在《收官之作——法国“可畏”号战略核潜艇》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3月21日,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4号艇也是该级最后一艘"可畏"号,在法国舰艇建造局下属的瑟堡造船厂下水。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参加了"可畏"号的下水仪式,并且发表了阐述法国核成慑基本政策的简短演说。"可畏"号核潜艇的下水,标志着法国长达20余年的"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展计划基本告竣。"可畏"号将

连鲁军,胡传辉,华雪春[9](2005)在《解析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文中研究指明 2004年11月26日,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第3艘艇“警醒”号正式服役,将取代“不屈”级导弹核潜艇“雷鸣”号。与此同时,法国海军“胜利”级核潜艇的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猛烈”号正在瑟堡造船厂紧张建造,计划于2010年服役并取代最后一艘“不屈”级导弹核潜艇“不屈”号,法国目前正在将其核打击力量的重心转移到海上平台,因此4艘“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是21世纪前期法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

梁桂华[10](2005)在《潜行在大洋深处 ——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文中认为法国国防部2004年11月26日发布新闻公报指出:法国海军最新一艘导弹核潜艇“警醒”号(编号S618)已正式服役。“警醒”号是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第3艘,将取代“不屈”级导弹核潜艇“雷鸣”号(S614)。与此同时,法国海军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胜

二、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论文提纲范文)

(1)大国象征,英法强调高效经济核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保持核力量结构和数量稳定
致力发展新型海基运载平台和海基战略导弹升级改造
注重常规巡航导弹实战应用与核巡航导弹性能提升

(2)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概念界定与探析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本章小结
尾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及其飞行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弹概况
二、发展历程
    1.第一、二次飞行试验均获成功
    2.第三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3.第四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4.第五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5.第六次飞行试验失败
        (1)试验情况
        (2)故障原因初步分析
三、发展特点
    1.采取系列化、循序渐进的研制方式
    2.不断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
    3.注重试验设施在战略导弹研制中发挥的作用
    4.注重技术创新与采用成熟技术相结合,确保作战使用性能
四、小结

四、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国象征,英法强调高效经济核体系建设[J]. 吕琳琳. 军事文摘, 2019(05)
  • [2]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前卫”不前卫,“无畏”有所畏——浅析英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发展[J]. 武为. 兵器知识, 2017(05)
  • [4]2015年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回顾[J]. 刘畅,夏薇,张莹,张铧予,史淑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6(01)
  • [5]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及其飞行试验分析[J]. 熊瑛. 中国航天, 2015(10)
  • [6]法国潜射弹道导弹发展综述[J]. 王瑞臣,刘春荣,史文森. 飞航导弹, 2013(07)
  • [7]战略核潜艇发展的争论焦点及思考[J]. 李杰,刘涛. 现代舰船, 2008(11)
  • [8]收官之作——法国“可畏”号战略核潜艇[J]. 董其锋. 现代舰船, 2008(05)
  • [9]解析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J]. 连鲁军,胡传辉,华雪春. 当代海军, 2005(12)
  • [10]潜行在大洋深处 ——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J]. 梁桂华. 现代兵器, 2005(03)

标签:;  ;  ;  ;  ;  

法国“胜利”级弹道导弹潜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