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流社会与强者反常(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欣[1](2021)在《以女性主义视野看 ——西方名画中粗鲁的爱与他者的美》文中认为从古至今,女性形象一直都是画家笔下亘古不变的题材,她们以其特有的女性意味气质和独有的精神象征意义成为了激发无数艺术家灵感的“缪斯女神”。纵观西方艺术长卷,女性形象总是数不胜数的,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总是复杂且多变的,或是男女同时出现在画面上,描绘着沉浸于爱情中的男男女女,或是女性单独出现在画面上,描绘着她们吹弹可破的肌肤,雍容华贵的姿态,而尽管女性形象和艺术主题多变,但是描述女性的不幸和身体的画作愈已成为了西方女性题材绘画的主流,在此条件下,男女两性生发的爱情并不是积极的、平等的,男性借助先天优势和后天制度的完善将女性视为爱情的被动承受者,他们对待爱情,对待女性是粗鲁野蛮的,是带有暴力掠夺性质的,与此同时,女性的身躯和仪态也被男性视为普遍接受的欣赏和消费对象,他们无所顾忌的用贪婪的目光凝视着女性,迫使女性成为了父权制社会下被观看的“他者”。女性与男性截然不同的阴柔魅力促使着男性想要在画面上描述她们的欲望,而父权制的建立和完善为这种欲望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在西方社会,男性占据着话语权,女性被男性所定义大概是不会有任何歧义的。基于此,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野出发,选取女性主题绘画的研究层面,通过例举西方绘画艺术史中“粗鲁的爱”与“他者的美”两大典型个例作品,运用较为宽泛的研究视角,来探讨西方艺术史中女性形象泛滥成灾的必然性以及造成西方社会女性主题艺术倾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能够对当下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以及社会大众对女性地位的进行深思,为女性迎来真正意义的解放略尽绵薄之力。
胡贝克[2](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张惟喻[3](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韦虹[4](2020)在《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14位英国作家之一。评论界曾经为其作品是寓言还是神话而产生诸多分歧,这使戈尔丁本人多次做出表态,宣称自己创作的是神话,而不是寓言。从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看,戈尔丁13部小说的叙事确实存在诸多有关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神话素。这些神话素的反复出现使13个小说文本形成了一套喻意复杂的话语体系,它们虽然在人物塑造、事件架构和情节设置等非功能性构成因素方面产生了彼此千差万别的变化,但其言语本质和最终所指却始终与经典神话保持一致。这13部小说虚构人类在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近现代、当代甚至未来的各种足迹,既以人物贪得无厌的占有和肆无忌惮的堕落等为聚焦对象,表现人类社会各时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又在反映现实生活境况的同时,借助精心设计的人物故事和巧妙配置的叙事话语,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及发达文明状态下人际关系的极大忧虑和犀利批判。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戈尔丁小说神话叙事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遂试图以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为参照点,分析架构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体系,挖掘其中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的意义之所在。第一章考察戈尔丁小说中的“当代洪水神话叙事”。经典洪水神话是早期人类结合自然界的洪涝灾害和现实生活而展开丰富想象的结果,它既表达人类对自然界及宇宙现象的迷信无知和敬畏,又暗示附加在自然洪水灾变中的人为因果报应逻辑,强调道德教化和心灵洗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戈尔丁早期创作的《蝇王》、《继承者》和《品彻·马丁》堪称当代心灵指引和道德教化的教科书。它们当中的洪水神话素和事件描写频频指向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路标,将由玩闹嬉戏的儿童、高尚的野蛮人和诡异幽灵所演绎的人物故事转化为经典洪水神话的当代变体。这三部小说与经典神话中的主人公挪亚及其家人依靠神助创造死里逃生奇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类同质的水使经历海水、河水和湖水洗礼的人物及其故事为读者创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一再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文明进程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恶果。第二章讨论“当代堕落神话叙事”,指出经典堕落神话的核心要素并非在于食物禁忌,而是聚焦早期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认识自我和宇宙万物的思想巨变,并为文明日渐发达的人类提供时刻注意辨别善恶,努力修正自身前进方向的启示。通过对经典堕落神话进行当代改写,戈尔丁的《自由堕落》、《金字塔》、《黑暗昭昭》和由《航程祭典》、《邻近的卧舱》及《船舱下的火》组成的“航海三部曲”均成为再现经典神话的当代文学范例。这六部小说以叙述诸多人物的道德堕落甚至邪恶人性为出发点,突出地表现了危害巨大的当代堕落具有普遍存在性、荒诞性、隐蔽性和狂欢化,以及可救赎性及不可救赎性等特征。第三章解读戈尔丁小说的“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阐明经典巴别塔神话实质上是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冷酷无情的权力体系之缩影,不仅浓缩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反映其精神生活状况。《塔尖》、《纸人》、《蝎神》和《巧语》四部小说围绕宗教、学术和神权政治三个文学生成场域,对经典巴别塔神话进行了当代激活与重构。这四部小说通过叙述圣母大教堂的教长、蝎神王国的头人、罗马帝国将军和古希腊祭司等人物故事,既影射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权力斗争及利益争夺,又批判了不注重团结协作和不顾他人死活的各种建“塔”领导者之狂妄自大,最终生动地图解人类的僭越欲望,揭示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危害极大的傲慢和贪欲。在深受二战影响的戈尔丁笔下,《蝇王》等13部小说以经典神话为原型对照点,构筑了一个个关乎当代社会文明走向、时代精神与人文信仰的新神话,反暴力杀戮、反虚伪堕落和反贪得无厌等则是其中频繁出现的主题要素。这些新神话以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前后、当下甚至未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摹仿和再现对象,以具有典型时代错误特征的人物及其言行为标记与载体,不断聚焦人们密切关注的战争、暴力、权力、地位和财富等热门话题,并同时对暴力杀戮、贪得无厌的占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丑恶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其中涉及军事、政治、宗教、历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叙事话语隐含多重喻意,它们既以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讲述复杂抽象的政治话语,为文本建构净化人类心灵及改良社会的主题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又在表达对为数众多的当代人缺乏高尚生活目标和崇高精神引领疑问及忧虑的同时,颠覆性地批判骚动不安的大众与社会现实中律法制约机制的随意性和游戏化,使有关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当代文学创作最终转化为震撼人心的媒介,帮助读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境况做出全面深入的反思,甚至提出了供人们参考借鉴的应对措施。
刘津竹[5](2020)在《马里奥·普佐《教父》系列与张成功《黑色》系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美都曾诞生、孕育、发展了带有本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在不同领域进行交叉渗透,对所处时代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而马里奥·普佐(以下简称马里奥)与张成功,以黑社会为原型的小说创作,就是对这段罪恶血腥历史的回忆与再现。深度解读“人”这一行为主体在社会环境下的恶化。阅读并深思这类带有黑色元素的文学作品,对个人奋斗、社会批判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平行研究角度,分三步论述二者异同。第一部分,比较中国、美国黑帮诞生的不同缘起,这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根与源,是小说内容得以立足的大背景。立足中美异质的社会、历史、地理背景,通过文学分析,阐释异质原因。深入探析作家对社会的批判,严苛、混沌、无序的社会,导致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是社会固有缺陷导致的。第二部分,比较二者小说创作的内容形式异同。通过不同形态类比与细读方式,深入探讨作品内涵为世道人心带来的非凡张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黑帮已然适用达尔文社会进化论,社会底层暴力革命就必然涉及对既有社会秩序的反叛,侵犯固有阶层既得利益,战斗群体搅乱世界,最终被社会正义裁决。第三部分,比较二者文学性的内涵与外延。从人性、政治、哲学角度,站在文化分析高度,探讨二者小说创作的可借鉴性与宣泄净化意义,披露人性恶本质。性本恶滋养犯罪,浮华奢靡环境中,人性贪婪展露无疑。黑白相生,美丑与共是不可分割矛盾体,对真善美的执念,坚信因果轮回,邪不压正,体现正义光明的生存法则。综上所述,马里奥与张成功以黑社会为主体的通俗文学创作,是对人性的思考,是关于人的研究,更是对人性遭难的批驳与反馈。目前研究多为单向论述,没有全面系统的比较阐述,本文运用平行研究等外部研究方法,涉及文学社会学。笔者拟从宽角度、多侧面、广视阈,综合理清二者小说系列的主旨架构。
王晓倩[6](2019)在《冈察洛夫小说城乡叙事中的现代性意识》文中认为从1832年发表第一篇译稿到1869年发表最后一部小说,40年间,冈察洛夫以他的三部长篇小说:《平凡的故事》、《奥勃洛莫夫》和《悬崖》记录、构想、评论了一个处于巨大变革时期的俄罗斯。对包括冈察洛夫在内的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来说,现代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回应彼得大帝改革所造成的创造性破坏为焦点,以启蒙哲学精神、资本主义伦理与科学技术为内涵,以探索属于俄罗斯的现代之路为目的,以乡村-城市空间为表现方式,冈察洛夫对俄国现代性的思考得以全面展开。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共四部分的主要内容与结语。绪论对作家作品与冈察洛夫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现代性的概念,论述启蒙现代性在俄国社会改造中所起的作用;其次则探讨使用空间理论研究冈察洛夫的现代性思想的合法性。第二部分分析《平凡的故事》中的乡村与城市空间,前者优雅田园诗的本质是饕餮风俗与冷漠自私的人际关系;后者的工厂劳作与官僚主义既建构了新世界,又从根本上消解了其进步主义的立足点。第三部分分析《奥勃洛莫夫》中的城乡叙事。乡村已经由真实的空间变为梦境和城市边缘,美食、身体、静止的生产生活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而在城市中,旧式贵族、小市民与新兴资产阶级又构成了三种不同的现实场景。第四部分则试图分析《悬崖》的城乡空间。《悬崖》中的城市所占的比重较前两部大大降低,已经不具备严肃的生活和思想内容,沦为了赖斯基等人的游戏场所;而乡村扮演着道德救赎的角色,但是其中隐含的边缘信息却试图解构这一救赎。结语则对正文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小说三部曲的城乡空间的一般特点与变化,并总结城乡叙事研究对于重新理解这三部作品与冈察洛夫思想的意义。
任祖坤[7](2019)在《批判与建构 ——论卢梭的文明批判》文中认为卢梭是18世纪欧洲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理论思想影响了其后一代代人,无论是其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的民主独立政治理想,还是他藉由《爱弥儿》抒发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精神,无不深刻影响了18世纪及其以后的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作为启蒙时代的文化哲人,卢梭的思想却始终与他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卢梭穷其一生都在反抗,他反抗的不仅仅是上流社会对其的摆布与束缚,也并非是巴黎高等法院的一纸禁令,他反抗的是社会、制度与文化中的不平等。本文立足于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社会契约论》等着作,沿着从文明的批判到社会制度建构的脉络,文章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通过分析《论科学与艺术》中对科学艺术的反思来引出《论不平等》中的文明批判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分析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研究何为“自然状态”、对照霍布斯“战争状态”理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自然状态”之外我们身处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卢梭文明批判的核心内容就是他对“人类不平等来源”的分析。后一部分接续卢梭的文明批判背景,论述卢梭在批判了社会体制后他所提出的社会改造方案,卢梭通过民主政治中的“契约社会”的形式,力图使每一个缔结社会契约的成员通过自己给自己立法的方式来达到人与人之间平等,以社会的平等来弥合自然的不平等,从而最大程度上维护人类自身的尊严与权利。
聂志[8](2018)在《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官话“地跨九省区,人口两亿七”,是现代汉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次方言。贵州地处西南官话的十字路口,研究整个西南官话离不开贵州这个中心环节。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600多年,贵阳方言一直是贵州方言的代表,因此,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尤其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历时的研究少有人触及。本文根据晚清在黔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晚清贵阳方言进行描写,并进行必要的比较,重点在于探讨100多年来贵阳方言的发展变化。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官话到贵阳方言的大致情况,接着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材料、方法等,并论证童保禄记录的就是当时的贵阳方言。第二章讨论语音。归纳文献记录的音系,语音变化,并将该音系与同时期有关文献记录的南北官话音系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将该音系与今贵阳方言音系对比,探讨100多年来语音的演变。第三章讨论词汇。总结提取的方言词汇特点,并进行历时比较,还对方言常用词和俗语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语法。探讨了构词法,重点是同义异序词,儿个方言词的用法,以及一些句法结构和疑问句型。第五章讨论语用。从广义的方言角度,分析童着的会话,探讨称谓与交际用语,以及语用的文白差异。第六章强调文献的学术价值。认为它对方言史及汉语史研究、汉语接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有价值,也指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刘晓燕[9](2018)在《《旋律的配合》中的对位人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律的配合》是奥·赫胥黎的代表作之一,它以20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伦敦的知识精英为主体,描绘了各式各样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部饱含哲理同时又具有讽刺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在赫胥黎的小说中,人物往往是思想和观念的化身。为了将这部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融合在一起,赫胥黎借用了音乐领域中的对位法。对位法的使用使得小说中的人物虽姿态各异却紧密联系。
史富敬[10](2018)在《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宪政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政治制度的宪政存在于各历史发展阶段各国权力分布相对平衡的政治实践之中,作为意识形态的宪政则存在于各国追求这种权力平衡的文化表达之中。作为现代文明的宪政既脱胎于始自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的实践和以思想家为主体的文化表达,又以一种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嵌入了现代文明的进程。孟德斯鸠正是处于古代宪政文明和现代宪政文明交汇点的政治哲学家,他的宪政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带有古老传统的烙印。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是孟德斯鸠语境中的主要政体形式,孟德斯鸠也正是以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政体为基础阐述了他的政体理论。这三种政体都是古代政体,而作为君主政体现代形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则是一种承载着现代文明的政体,也是孟德斯鸠心目中的理想政体。法是源于事物本性的必然关系,政体与法律之间的必然关系是孟德斯鸠世界中法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孟德斯鸠还探索了法律与风尚、贸易、宗教、人口、气候和国家物质条件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之间的普遍关系,这些关系共同组成了法的精神。分权与制衡理论则是孟德斯鸠宪政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的宪政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权力分立理论(洛克没有制衡理论)。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体思想、法治思想和分权与制衡思想的目的,根据孟德斯鸠的阐述,只有实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君主立宪政体才能实现政治自由,因为君主立宪政体的目标就是政治自由,其他政体虽然也可能带来自由精神,但这种精神却不是这些政体的主要精神。英国虽然是孟德斯鸠构建其宪政思想体系的灵感,但美国却是其宪政思想的实践者。英国与美国之间共享着传统宪政文化,这使孟德斯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两国政治原则和精神—政治自由—实现同构的使者,即使两国的具体政治制度有很大差异。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虽然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相对有限的。他的宪政思想虽然存有瑕疵,但这并没有阻碍其走向伟大。
二、上流社会与强者反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流社会与强者反常(论文提纲范文)
(1)以女性主义视野看 ——西方名画中粗鲁的爱与他者的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以及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理论方法、概念阐释和文章框架 |
第一章 西方相关绘画主题作品的不同呈现 |
第一节 “粗鲁之爱”——男性强权的暗示 |
第二节 “他者之美”——男性视角的展示 |
第二章 西方艺术中出现女性形象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女性特征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意向 |
第二节 父权制社会的必然结果 |
第三章 西方社会女性主题艺术倾向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商贸文明影响下的西方女性主题艺术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西方女性主题艺术 |
第三节 哲学思想影响下的西方女性主题艺术 |
第四节 “摹仿说”为主导的美学观影响下的西方女性主题艺术 |
第四章 对中国两性关系的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对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启示与反思 |
第二节 对社会大众的启示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导论 |
第一章 当代洪水神话叙事 |
第一节 儿童游戏改写的洪水神话 |
第二节 高尚“野蛮人”演绎的洪水神话 |
第三节 幽灵故事喻示的洪水神话 |
第二章 当代堕落神话叙事 |
第一节 普遍存在却不可见的堕落神话 |
第二节 荒诞闹剧和狂欢中的堕落神话 |
第三节 聚焦人类救赎的堕落神话 |
第三章 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 |
第一节 宗教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第二节 学术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第三节 神权政治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结论 |
引用文献 |
后记 |
(5)马里奥·普佐《教父》系列与张成功《黑色》系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与方法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以黑社会为原型的小说创作界定 |
1 马里奥与张成功文学创作背景比较 |
1.1 从西西里漂流至美国的黑手党 |
1.2 因中国大陆战乱而群集的黑社会 |
2 马里奥与张成功小说内容形式比较 |
2.1 教父世界里的“反英雄式”移民 |
2.2 黑帮漩涡中的“反社会式”暴民 |
2.3 黑帮文学中邪不压正的必然结局 |
3 马里奥与张成功小说内涵与外延比较 |
3.1 揭橥人性沦丧的暴力“原罪”主题 |
3.2 欲望燃烧与权力毁灭的悲剧主题 |
3.3 美丑对照、雅俗双轨的批判文学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冈察洛夫小说城乡叙事中的现代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作家作品介绍 |
(二) 冈察洛夫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对冈察洛夫及其创作的研究 |
2、国外对冈察洛夫及其创作的研究 |
一、被植入的现代性 |
(一) 何为现代性? |
(二) 被植入的俄国现代性 |
(三) 城乡空间中的现代性表达 |
二、《平凡的故事》:新神话的书写 |
(一) 乡村空间:田园诗的正反两面 |
(二) 城市空间:新景观与新法则的迷思 |
三、《奥勃洛莫夫》:讲述“最后一个多余人” |
(一) 乡村空间:食物与身体的写作 |
(二) 城市空间:空间分裂的三个层次 |
四、《悬崖》:乡村道德的拯救与解构 |
(一) 城市空间:从游戏到洞穴的虚拟历险 |
(二) 乡村空间:好地主与快乐农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批判与建构 ——论卢梭的文明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原因 |
1.1.1 研究现状 |
1.1.2 选题原因 |
1.2 卢梭生平及背景介绍 |
1.2.1 卢梭生平与苦难 |
1.2.2 卢梭的真诚性话题 |
1.2.3 卢梭与启蒙理性 |
1.2.4 与文明批判相关的一些论点 |
第2章 人类的不平等——卢梭文明批判的基本内容 |
2.1 论科学与艺术 |
2.1.1 《论文一》中的主要观点 |
2.1.2 《论文一》论述的重点在于人的德性 |
2.2 论人类的不平等 |
2.2.1 《论文二》的写作意图 |
2.2.2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 |
2.2.3 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 |
2.2.4 卢梭对霍布斯的“战争状态”的反驳 |
2.2.5 人类不平等的来源 |
第3章 社会契约论——卢梭文明批判的制度建构 |
3.1 卢梭社会契约论相较以往社会契约论的不同 |
3.2 卢梭的契约论思想中的核心概念 |
3.2.1 人生而自由 |
3.2.2 作为普遍规定性的法律 |
3.2.3 道德的理想建构——契约国家 |
3.3 略论卢梭思想的统一性 |
第4章 社会革命与文化反思——卢梭文明批判的深远影响 |
4.1 卢梭的文明批判之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4.2 卢梭的理想政治建构的现实困境 |
4.3 卢梭文明批判思想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官话与西南官话 |
一、官话 |
(一) 汉语共同语的源流 |
(二) 官话的含义 |
二、西南官话 |
(一) 方言及官话视野中的西南官话 |
(二) 西南官话概述 |
第二节 贵阳市及贵阳方言 |
一、贵阳市概况 |
二、贵阳的建制沿革 |
三、贵阳的语言变迁与贵阳方言的形成 |
第三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对晚清西南官话文献的语言研究 |
(二) 对清末民国贵阳方言的记录和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材料 |
(一) 主要研究材料: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 |
(二) 参考研究材料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材料记录的方言性质 |
一、童着记录的是西南官话 |
(一) 语音方面 |
(二) 词汇方面 |
(三) 语法方面 |
二、童着记录的是一个西部省份的官话——贵州官话 |
三、童着记录的是贵州官话的代表——贵阳话 |
第二章 方言语音研究 |
第一节 童着的语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及特点 |
(一) 声母系统 |
(二) 声母系统特点 |
二、韵母系统及特点 |
(一) 韵母系统 |
(二) 韵母系统特点 |
三、声调系统及特点 |
(一) 声调系统 |
(二) 调型及入声特点 |
四、声韵调配合表 |
第二节 童着的语音变化 |
一、语流音变 |
(一) 连读变调 |
(二) 连读变声和连读变韵 |
二、文白异读 |
(一) 异声同韵同调 |
(二) 同声异韵同调 |
(三) 同声多韵多调 |
(四) 异声异韵同调 |
三、别义异读 |
第三节 童着音系与晚清南北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与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二、与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第四节 从童着看100多年来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 |
一、声母的发展演变 |
(一) 声母的共同特点 |
(二) 声母的演变情况 |
二、韵母的发展演变 |
(一) 韵母的共同特点 |
(二) 韵母的演变情况 |
(三) 撮口韵有无及演变的讨论 |
三、声调的发展演变 |
(一) 入声的消失 |
(二) 从声调发展情况推测晚清贵阳方言调型 |
第三章 方言词汇研究 |
第一节 童着贵阳方言词汇总貌及特点 |
一、收词说明 |
二、词汇总貌 |
三、方言词汇特点 |
(一) 反映了晚清贵阳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 |
(二) 反映了方言词汇形式灵活多变 |
第二节 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
一、与《蜀语》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差别较大的方言词 |
二、与今贵阳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有变的方言词 |
三、一个多世纪以来贵阳方言词汇的变化 |
第三节 方言常用词研究 |
一、关于常用词研究 |
二、亲属称谓词研究 |
(一)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
(二) 历时对比 |
三、“做”类泛义动词研究 |
(一) “做”类泛义动词的使用研究 |
(二) 历时考察 |
第四节 俗语研究 |
一、俗语及其种类、特征 |
二、方言俗语的源流 |
(一) 当地人民群众的创造 |
(二) 来源于古代史书典籍 |
(三) 来源于民间俗文学 |
三、童着方言俗语研究 |
(一) 俗成语 |
(二) 谚语 |
(三) 狭义俗语 |
第四章 方言语法研究 |
第一节 构词与构形 |
一、重叠式构词 |
二、附加式构词 |
(一) 子 |
(二) 儿 |
(三) 头 |
(四) 老 |
(五) 肝 |
(六) 客 |
(七) 得 |
三、同义异序词 |
(一) 同义异序词的界定 |
(二) 同义异序词的分类与结构 |
(三) 同义异序词的源流 |
(四) 同义异序词的发展演变 |
四、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一) 从式 |
(二) BA式 |
(三) AABB式 |
(四) ABAC式 |
第二节 几个方言词的用法 |
一、“到”、“倒”与“起” |
(一) “到”的用法 |
(二) “倒”的用法 |
(三) “起”的用法 |
二、“过”的用法 |
(一) “过V” |
(二) “V过” |
三、“着”的用法 |
(一) 作为动词、助词、语气词的“着” |
(二) 作为介词的“着” |
第三节 几种句法结构 |
一、否定结构 |
(一) 莫、莫得、莫有 |
(二) 没、没有、无有 |
(三) 不得、不消 |
二、“得”字结构 |
(一) 得V/不得V |
(二) V得/V不得 |
(三) V得C/V得不C |
(四) V得C(0) /V不C(0) |
三、其余几种句法结构 |
(一) 兜人V |
(二) “A/V得狠”和“A/V狠” |
(三) 不当A/V |
第四节 疑问句 |
一、是非问句 |
二、特指问句 |
三、正反问句 |
(一) 句尾否定词正反问句 |
(二) 其他正反问句 |
第五章 方言语用研究 |
第一节 会话研究 |
一、会话特点 |
(一) 紧扣主题 |
(二) 形式灵活 |
二、会话分析 |
(一) 话轮转换与控制 |
(二) 会话结构 |
(三) 话题转移 |
三、会话体现的语用原则 |
(一) 合作原则 |
(二) 礼貌原则 |
第二节 交际用语研究 |
一、取名与禁忌 |
二、泛亲属称谓语 |
三、问候与道别语 |
四、祝颂语 |
五、感谢与道歉语 |
六、敬称与谦称 |
(一) 敬称 |
(二) 谦称 |
七、委婉语 |
八、詈骂语 |
(一) 诅咒类詈骂语 |
(二) 禁忌类詈骂语 |
(三) 歧视类詈骂语 |
(四) 违背伦理观念的詈骂语 |
第三节 语用的文白差异 |
第六章 童着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方言史及汉语史价值 |
第二节 近现代汉语接触史研究价值 |
一、国名及相关名词 |
二、“洋”类词语 |
三、其他类词语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借鉴价值 |
一、体现的语言教学 |
(一) 语言要素教学 |
(二) 会话教学 |
(三) 俗语教学 |
(四) 文化教学 |
二、契合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一) 针对性原则 |
(二) 实用性原则 |
(三) 趣味性原则 |
(四) 科学性原则 |
第四节 其他价值及历史局限性 |
一、其他价值 |
二、历史局限性 |
(一) 汉语及方言方面 |
(二) 教材教学方面 |
(三) 其他方面 |
第五节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9)《旋律的配合》中的对位人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兰皮恩与莫里斯·斯潘德累尔的对位 |
二、莫里斯·斯潘德累尔与露西·塔特蒙的对位 |
三、爱弗拉德·韦伯列与伊列奇的对位 |
四、沃尔特·比特雷克与露西·塔特蒙的对位 |
(10)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孟德斯鸩宪政思想的历史制度基础 |
(一) 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和雅典政治制度中的宪政因素: 权力平衡、共和与民主、政治多元主义 |
(二) 罗马政治制度中的宪政因素: 共和政治、分权与制衡、法治 |
(三) 中世纪西方世界中的宪政因素: 封建制、宗教与城市 |
(四) 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宪政因素: 君主政治与议会政治、惯例法与大宪章 |
(五) 法国历史中的宪政因素与近代专制主义对盂德斯鸠宪政思想的影响:封建法与封建关系、专制主义 |
二、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 亚里士多德:政体理论、法治理论 |
(二) 波里比阿: 政体循环理论、混合政体理论、分权与制衡理论 |
(三) 西塞罗: 混合政体理论、自然法理论 |
(四) 洛克: 自然法理论、分权理论、政治自由理论 |
三、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 政体思想 |
1、孟德斯鸠划分政体类型的逻辑 |
2、孟德斯鸠宪政思想中君主政体和君主立宪政体之间的关系 |
3、政体原则与政体的关系 |
4、法律对维护政体和政体原则的重要意义 |
5、政体的保全与衰败 |
(二) 法治思想 |
1、孟德斯鸠对法的一般认识 |
2、立法者的精神 |
3、法与政体的辩证关系 |
(三) 分权与制衡思想 |
1、分权与制衡思想在孟德斯鸠宪政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
2、孟德斯鸠对政治权力的划分方式 |
3、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思想的内容 |
(1) 权力分立 |
(2) 权力制衡 |
四、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目的:政治自由 |
(一) 何为政治自由? |
(二) 政体思想与政治自由 |
(三) 法治思想与政治自由 |
(四) 分权与制衡思想与政治自由 |
五、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实践影响和理论得失 |
(一) 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实践影响 |
1、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对美国政治发展与实践的影响 |
(1) 汉密尔顿的宪政思想 |
(2) 杰斐逊的宪政思想 |
(3) 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与美国政治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
2、孟德斯鸠的宪政思想对中国政治发展和实践的影响 |
3、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政治实践在世界的扩展 |
(二) 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的理论得失 |
1、政体思想 |
2、法治思想 |
3、分权与制衡思想 |
4、政治自由思想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平凡的世界 |
四、上流社会与强者反常(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女性主义视野看 ——西方名画中粗鲁的爱与他者的美[D]. 李欣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4]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D]. 韦虹. 南京大学, 2020(04)
- [5]马里奥·普佐《教父》系列与张成功《黑色》系列比较研究[D]. 刘津竹. 辽宁大学, 2020(05)
- [6]冈察洛夫小说城乡叙事中的现代性意识[D]. 王晓倩. 云南大学, 2019(03)
- [7]批判与建构 ——论卢梭的文明批判[D]. 任祖坤.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9)
- [8]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D]. 聂志. 厦门大学, 2018(06)
- [9]《旋律的配合》中的对位人物分析[J]. 刘晓燕.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0]孟德斯鸠宪政思想研究[D]. 史富敬. 武汉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