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S2000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学伟[1](2021)在《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要实现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而火电机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亟需解决火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问题,大型火电机组更多需要担负起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深度调频调峰的任务。实施电能替代供热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清洁化意义重大。利用电锅炉储热供暖还可以降低电网调节压力,增加供热能力,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和电锅炉储热供暖热力系统都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多参数、强耦合的复杂热力系统。本文通过研究流体网络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相融合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为热力系统建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热力系统安全、环保和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支撑。论文围绕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字孪生理论、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以及大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及信息物理系统的异同;以火力发电厂为例,研究了流体网络机理建模及求解方法;对Hadoop系统的MapReduce与Spark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实时数据处理Spark Streaming与Storm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搭建了适用于数字孪生及大数据在热力系统建模领域应用的大数据分布式集群平台;在该集群上实现了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驱动建模理论,包括支持向量回归建模、极限学习机建模、智能辨识优化算法以及即时学习等基本理论。(2)针对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一套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采用“主成分+互信息”的方法获得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确定权重因子,然后利用“欧式距离+角度”定义一种加权综合相似度度量函数。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改进遗传模拟退火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工况划分;进行工况预测时,采用一种多层次综合相似度度量的相似工况快速识别方法构建相似工况训练集,即根据两级搜索的策略实现了在线快速识别:初级识别是确定预测工况在历史工况库中所属的类别提取预测类工况,次级识别是采取基于综合相似度度量函数的相似工况识别方法,在历史数据库中针对预测类工况的快速识别;局部模型建模方法是在Spark计算框架下,对SparkSVMHPSO算法、Spark ELM算法以及基于SparkHPSO的多参数辨识等数据驱动建模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以SCR脱硝系统出口 NOx预测、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源侧及荷测负荷预测为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有效性。为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建模及系统工况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针对数据孪生建模的研究,提出一套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多参数辨识协同融合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在建立热力系统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关键的设备模型参数利用多参数多工况拟合的离线智能辨识方法,得到可以模拟实际系统全工况下动态变化趋势的离线智能参数辨识模型;以离线智能参数孪生模型为主,根据相似度阈值进行判断,采用自适应模型参数更新策略,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在线协同;为进一步提升孪生模型预测的精度和鲁棒性,采用移动窗格信息熵的多模型输出在线融合方法,提升关键工况以及动态变化过程的逼近程度。基于这一理论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基于系统运行数据持续进行自我修正,在线跟踪设备运行特性,从而具有自适应、自演进的智能化特点,能够全面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为系统工况迭代优化提供可靠的模型输入和结果校验工具。以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和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4)最后,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实时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配和工况寻优的热力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策略。并以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能耗成本分析和负荷分配策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系统,对电网负荷、电锅炉系统、储热系统进行预测计算,模拟不同运行方案、不同工况下系统动态运行,得出最优的供热调节和负荷分配方案。以火力发电厂SCR脱硝系统为例,根据建立的自适应、自演进的智能化SCR脱硝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比传统的PID控制效果更精确,运行更稳定。证明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和行业示范价值。
熊锐[2](2020)在《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电力市场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升,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操作能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了契机。本文将主要针对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从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的实现进行设计,具体包含主接线系统、厂用电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监控系统等。本文首先根据火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结合规划要求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主要从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导体和设备选择、厂用电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直流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原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最经济、最可靠的系统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紧贴实际,实现系统的高效、可靠运作。其次,围绕设计方案对软件系统开展设计工作并就如何实现软件系统功能进行了具体阐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含软件功能、数据库、监控系统等三项内容,旨在实现对设备定期维护、检修、试验,强化对设备的监督、缺陷管理,实时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该电气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新昌电厂,提升了火电厂运营效益,保证了电能生产的安全性,借助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为新昌电厂的运行提供了便利,在降低运维人工投入的同时,提升了电厂的运营效率,还可以实现对电厂运营故障的及时反馈,排除各种设备隐患,大大提升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水平。
徐丽娜[3](2020)在《火电厂脱硝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火力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增加,以及国内民众环境意识的加强,我国NOx的排放标准要求势必会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因其脱硝效率高、二次污染小、技术成熟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然而传统的SCR系统控制策略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快速性和准确性上无法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研究SCR脱硝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可以为电厂实现氮氧化物的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手段,对改善现场控制效果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某电厂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燃煤电站DCS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脱硝过程机理分析,建立了SCR脱硝系统的多维线性自回归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辨识。最后,对模型辨识精度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高,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近似反映电厂脱硝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实现喷氨量的自动控制、高效降低NOx排放提供了模型参考。本文利用该模型对SCR脱硝过程中喷氨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内模控制器实现了脱硝控制,与传统PID控制比较,取得较好效果。为减少系统不可控输入或扰动的影响,以机组负荷、入口NOx浓度等工况数据,设计前馈控制器。该控制系统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同时降低SCR运行成本,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前提下精确控制喷氨量,避免过量喷氨对SCR下游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对该控制系统在变负荷和AGC运行时进行了验证,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利用组态王软件实现脱硝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控,采用OPC技术搭建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完成控制系统与现场的数据交换,运用VC完成控制算法编写,控制系统已安装到脱硝现场,需等待进一步验证与调试。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可逐步尝试再各火电厂推广应用。
巩枭[4](2020)在《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冷热电联供系统因其采用的余热回收技术和能源梯级利用原理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将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冷热电联供系统,构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以实现多能源优势互补,更大限度的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本文对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分析、系统建模、优化运行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策略,可以综合考虑系统供能侧和用能侧,更好地实现源、荷匹配,提升系统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给出了系统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下的结构和能量流图,并据此建立系统能量流模型;分析了系统中不同设备的工作特性,对系统的核心供能设备内燃发电机组建立了全工况模型,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两种可再生能源供能设备数学模型,给出了补充供能设备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对智能用电设备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智能用电装置启停控制的可调度电负荷模型;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室内温度控制的可调度冷、热负荷模型,基于以上建立的可调度电、冷、热负荷模型,可以在不需要额外的设备的前提下协调电、冷、热负荷,从而实现多种类型负荷的需求侧管理。其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协同优化运行策略,将负荷需求侧与能源供应侧纳入协同优化运行策略,以考虑了能源、经济、环境三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为优化目标,以内燃发电机组发电功率、智能电器的启停状态、建筑物室内温度为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的优化变量,在满足各设备容量约束、舒适度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系统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且分析了模型具有非线性、含有不等式约束的特点,选择了精英保留遗传算法作为优化问题求解算法,综合已建立的模型和求解算法,得到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框架。最后,选择济南市某住宅楼作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策略的仿真实施对象,以当前研究较多的联供系统作为本文研究系统的对比系统,通过对比两个系统的优化结果和性能指标,验证了提出策略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调度,缓解系统供需矛盾、提高系统性能的作用。此外,为了便于推广协同优化策略,将其程序整理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软件,并给出操作指南。
徐中俊[5](2020)在《土耳其火力发电厂胶带运输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很多大型企业的生产输送线,都是利用胶带运输机完成运输工作,由于企业不断扩大生产作业规模,胶带输送机在其中占据大量位置。胶带运输机可以满足物料运输的各方面要求,而胶带输送系统是否可靠,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是否高效。但是,胶带机的跑偏、打滑等故障时常会出现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胶带机的传统控制方式反应慢、故障率高,无法与现代企业生产的新需求相适应。胶带机集控系统能够对生产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胶带故障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了经济效益。它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生产过程中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直接反馈给操作和管理人员,以便于进行具体的决策与操作,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同时保障了生产的安全与可靠。本文以土耳其速马火电厂为背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与系统功能需求设计了胶带机控制保护系统,用于胶带机日常输送的控制与保护。以PLC为控制器,与上位机的组态软件结合,构成一套较完善的监控操作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胶带跑偏、扬尘、堆料、超温等故障的监控排查功能,并且经PLC与上位机对整个输送系统的工况、参数、运转方式等进行准确监控。同时在运用模糊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变频器的控制实现对胶带机的调速。利用西门子公司旗下的S7-400系列PLC搭建系统主站,PLC程序采用Step7 V5.6软件进行设计,通过Portal V15软件实现了上位机人机界面的相关设计,设计了包括就地、集控等启停操作方式。同时根据就地传感器采集并反馈的数据,实时监控胶带机系统,加强了胶带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方便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和维护。该系统在投入实际生产之后,有效控制与保护了速马火电厂的胶带输送系统,并且成功实现功能。图42表6参81
赵世泉[6](2020)在《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动力装置具有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的优点,我国大型船舶多采用蒸汽动力装置,包括辽宁舰。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备繁多、系统参数耦合关系复杂,还具有非线性及时滞等特点,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多个稳定工况及动态转换过程,系统工况多变且负荷干扰频繁。为保证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稳定安全的运行,改善其控制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实际动作能力及设备间耦合关系,进行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系统的结构组成及运行机理,将系统分解为增压锅炉、除氧器、冷凝器以及废汽总管等子系统,采用机理结合实验数据的方法,给出每个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克服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结构复杂、建模困难的问题,并利用汽/水回路增减负荷试验,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为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仿真试验及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系统中存在的干扰频繁、参数摄动以及无自平衡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策略,通过设计终端光滑滑模面,将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滑模控制中的符号函数引入到系统控制律的二阶导数中,解决了控制系统的抖振现象,提高了上锅筒水位在大负荷变化情况下的稳定控制。接着,考虑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变量耦合紧密,约束条件多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多层次优化分配器,给出分层递阶优化控制方法,利用带约束的滚动优化机制,对系统未来时刻输入序列进行了预测优化。在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以及节能性能。当控制系统状态偏差较小时,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将带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提高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运行速度。然后,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耗散函数权值因子维度大、参数配置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的整数阶耗散函数替换为分数阶耗散函数,使多维权值因子优化问题转化为二维分数阶权值因子优化问题,降低了权重因子的优化维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不仅提高了汽/水回路的跟踪性能,同时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最后,结合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采用PID控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利用单次小正弦试验,对输出信号进行时间加权变换,获取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频率特性,根据系统性能要求,构建系统动态特性“禁区”,确定“禁区”与系统开环奈斯特曲线的相切点,并结合纳什均衡机制对多变量控制器参数迭代计算,得到整定的控制器参数,提高汽/水回路控制系统的性能。通过与其他PID参数自整定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试验,验证了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薛文彬[7](2019)在《锅炉控制系统的DCS改造》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锅炉的控制系统均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DCS系统,它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可以对锅炉进行集中监控,也为锅炉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锅炉来说DCS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增强,未来发展要求我们在有限的能源中发挥最大的能量。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式分布控制系统,目前因为控制范围广泛集中监控管理等优点被我国大多数火电厂所应用,本文结合DCS系统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组态改进使输出更优控制过程。对锅炉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做了阐述,依据控制对象较复杂的、不确定性且具有时滞性的特点,在对原有锅炉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其控制系统改造的控制方案;并对新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探索,将模糊PID控制算法应用于温度控制过程中,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运用到锅炉相关控制之上,对其进行仿真的同时加以对比分析;以实现更为良好的控制效果,并进一步通过仿真对其和传统PID控制方式相比较,得出模糊PID控制的优越性。新改造的2号锅炉DCS通过系统网络连接在一起,所有节点之问的数据和信息传递都由系统网络完成。操作员站由可靠性高的工业微机配以外设组成,站上运行专用的实时监控软件。功能实现:图形显示与会话、报警显示与管理、报表打印、系统库管理、历史库管理、追忆库管理等。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使用同一台微机,供工程人员实现应用系统的组态现场控制站是DCS系统完成现场测控的重要站点。现场控制站实现由主控模块、智能I/O模块、电源模块和专用机柜四部分组成。主要完成两项功能:信号的转换与处理和控制运算。该论文有图34幅,表7个,参考文献97篇。
陈强[8](2019)在《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火电发电厂也逐渐引入并广泛推广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应该只是利用CRT操作来替代控制盘的操作,而是怎样使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所有数据与设备的一体化控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通讯接口设备。文章先是对火电发电厂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自动化如何更好地在火电发电厂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樊逸飞[9](2019)在《火电厂给煤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工业耗电量不断升高,国内许多大型发电厂随之提高了自身的机组容量,使得各地区平均耗电量产生了较大范围的浮动,火电厂的用煤需求也越来越大,这要求火力发电厂的给煤控制系统需要更稳定、更可靠地完成上煤操作。传统给煤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式无法满足目前火电厂的技术要求,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研发一套基于PLC的智能化给煤控制系统,有效地改善传统给煤系统控制方案并提高上煤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对于火力发电厂提升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为背景,对上煤过程中的给煤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根据给煤控制系统的要求,首先设计了系统的控制体系结构,结合给煤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系统所需的皮带机变频调速方法和皮带机数字测速方法,并给出了 OPC技术和自整定模糊PID技术等先进控制方法。其次分析了给煤系统传统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的理论方法,研究了系统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法,并针对给煤控制系统时变性、滞后性等特点,结合皮带机称重模型以及皮带驱动电机的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特性,建立了给煤系统传递函数,通过使用工具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传统给煤PID控制和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的算法模型,配合建立的给煤系统传递函数对系统控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给煤系统在自整定模糊PID控制下,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控制效果更稳定;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对输煤量的控制精度和系统智能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对给煤控制系统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为了满足对上煤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对上煤流程的监控管理要求,系统选用高可靠性的西门子S7-200系列PLC作为主控制器,直接控制现场设备并完成对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经PLC处理的数据通过PC/PPI电缆传输至上位机组态MCGS中,在上位机中MCGS与MATLAB采用OPC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并利用MCGS来完成对上煤过程状态的实时监控等工作。通过完成对给煤控制系统各部分功能的调试和系统通讯测试,实现了火电厂给煤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薛正昂[10](2019)在《基于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形式日益严峻,必须要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探索清洁高效的供能方式。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燃气、太阳能或风能等能源,同时为用户提供冷、热、电负荷,拥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率,逐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以太阳能利用为主,辅以空气源热泵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旨在为城镇居民供能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方向与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目前常见且技术成熟的光伏电池,并对独立供电型与并网型两种工作模式的中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对比,肯定了可调度式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2)以徐州某社会福利院的单户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进行建筑模型搭建,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全年详细的冷、热、电负荷。城市居民住宅建筑负荷绝对值小但波动大,本文根据住宅建筑负荷特点并结合建筑类型,搭建基于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系统采用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电池衬底在阳台玻璃,通过可调度式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给用户提供电负荷,不足电负荷由电网补充;太阳能驱动VM循环热泵提供供暖与制冷负荷,不足负荷由空气源热泵补充;太阳能集热器与VM循环热泵耦合,生活热水负荷由太阳能集热器提供。(3)在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研究中,本文对太阳能的梯级利用进行了探索。针对城镇供暖季雾霾污染严重的现状,结合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管设计适合居民住宅的太阳能新风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以降低新风系统所需的电负荷。太阳能新风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蓄热箱以及空气净化系统组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本文分别进行空气净化系统与新风加热系统两部分实验。在空气净化系统实验中,实验房间空气经蓄水池清洗后,在不通过空气过滤海绵、通过5mm或10mm厚过滤海绵三种情况下,四小时后实验房间PM2.5降幅分别达到60、125、159,相对湿度分别提高了7.7%、4.9%、2.2%。在新风加热系统实验中,采用太阳能蓄热箱加热新风后,实验房间室温始终高于对比房间2℃左右。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太阳能新风系统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与新风加热效果。(4)对搭建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耗性、环保性以及经济性分析。在能耗效益方面,得到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为36.38%,与传统能源系统相比,节省标准煤3.98t,一次能源节约率达到90.40%;在环保效益方面,与传统能源系统相比,每年减排CO2、NOx以及SO2分别为10.51t、22.09kg、13.21kg,减排率分别达到91.53%、95.46%、73.54%;在经济效益方面,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初投资比传统能源系统多,但年度化成本低,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9.6年,具有经济可行性。
二、HS2000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S2000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及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电力发展背景与现状 |
1.1.2 智能控制优化研究现状 |
1.2 热力系统建模仿真及大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热力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2.2 电力大数据及其发展现状 |
1.2.3 热力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背景 |
1.3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1 数字孪生的应用发展现状 |
1.3.2 数字孪生研究的关键技术 |
1.3.3 数字孪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孪生与热力系统建模理论 |
2.1 数字孪生的基本理论 |
2.1.1 数字孪生的定义与内涵 |
2.1.2 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之间的关系 |
2.1.3 数字孪生与信息物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
2.2 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
2.2.1 流体网络机理建模理论与方法 |
2.2.2 数据驱动建模理论与方法 |
2.3 大数据的基本理论 |
2.3.1 大数据平台框架及相关技术 |
2.3.2 大数据存储管理与预处理方法 |
2.3.3 大数据分布式集群平台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研究 |
3.1 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
3.1.1 建模思路 |
3.1.2 基于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聚类工况划分 |
3.1.3 基于多层次综合相似度度量的相似工况识别 |
3.1.4 基于Spark平台的数据驱动局部模型建模 |
3.2 SCR脱硝系统数据驱动建模应用案例 |
3.2.1 建模对象及背景介绍 |
3.2.2 数据预处理和相似工况选取 |
3.2.3 局部建模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 电锅炉供热系统荷侧和源侧负荷预测建模应用案例 |
3.3.1 建模对象及背景介绍 |
3.3.2 荷侧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
3.3.3 源侧电负荷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力系统数字孪生建模理论及应用 |
4.1 热力系统数字孪生建模思路 |
4.1.1 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的提出 |
4.1.2 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流程 |
4.2 数字孪生机理模型的构建 |
4.2.1 管路模型 |
4.2.2 调节阀模型 |
4.2.3 离心水泵模型 |
4.2.4 换热器模型 |
4.3 数字孪生模型的协同与融合理论 |
4.3.1 数字孪生模型离线智能参数辨识 |
4.3.2 数字孪生模型参数在线自适应协同 |
4.3.3 基于移动窗格信息熵的多模型输出在线融合 |
4.4 数字孪生建模实例分析 |
4.4.1 脱硝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 |
4.4.2 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节能控制优化 |
5.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能工况动态寻优 |
5.1.1 热力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策略 |
5.1.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供热储热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 |
5.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优化 |
5.2.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 |
5.2.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控制的喷氨量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与研究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
2.1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 |
2.2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构成 |
2.3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
第3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3 主要导体和设备选择 |
3.3.1 导体选择 |
3.3.2 设备选择 |
3.4 厂用电系统接线设计 |
3.4.1 6KV厂用电系统 |
3.4.2 380/220V厂用电系统 |
3.5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设计 |
3.5.1 单元机组UPS |
3.5.2 500kV网络及辅助车间交流不停电电源 |
3.6 直流系统设计 |
3.6.1 直流系统方案 |
3.6.2 蓄电池型式及容量选择 |
3.6.3 充电器配置及容量选择 |
3.6.4 直流系统接线 |
3.7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3.7.1 控制、信号和测量 |
3.7.2 辅助车间电气控制系统 |
3.8 元件继电保护 |
3.8.1 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
3.8.2 起备变保护配置优化 |
3.8.3 其它元件的保护配置 |
3.8.4 保护装置的布置 |
3.9 自动装置 |
3.9.1 同期装置 |
3.9.2 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 |
3.9.3 故障录波装置 |
3.9.4 自动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口 |
3.9.5 GPS时钟系统 |
第4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功能详细设计 |
4.1.1 定期管理 |
4.1.2 台账管理 |
4.1.3 设备管理 |
4.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
4.3 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 |
4.3.1 各层级功能的设计 |
4.3.2 硬件功能要求 |
4.4 软件系统的实现 |
4.4.1 系统配置的实现 |
4.4.2 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
4.4.3 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5章 电气控制系统在新昌电厂的应用 |
5.1 电气主接线 |
5.2 厂用电系统接线 |
5.2.1 厂用电系统接线 |
5.2.2 厂用电系统接地方式 |
5.2.3 厂用母线起动电压水平验算 |
5.2.4 厂用电负荷计算 |
5.3 电气控制管理系统 |
5.3.1 站控层 |
5.3.2 通信层 |
5.3.3 间隔层 |
5.4 元件继电保护 |
5.4.1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配置 |
5.4.2 起动/备用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
5.4.3 其它元件的保护配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火电厂脱硝控制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SCR脱硝控制系统建模 |
2.1 数据预处理 |
2.1.1 离群点检测 |
2.1.2 数据标准化及滤波 |
2.2 相关性分析 |
2.2.1 SCR脱硝反应机理 |
2.2.2 SCR影响因素分析 |
2.3 脱硝控制系统模型 |
2.3.1 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 |
2.3.2 模型参数辨识 |
2.4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脱硝系统内模控制 |
3.1 传统喷氨量控制策略 |
3.1.1 SCR烟气脱硝系统特性分析 |
3.1.2 常规PID控制策略 |
3.1.3 传统喷氨控制仿真实验 |
3.2 内模喷氨量控制策略 |
3.2.1 内模控制的原理及控制 |
3.2.2 SCR脱硝内模控制系统 |
3.3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脱硝系统前馈控制 |
4.1 前馈优化 |
4.1.1 前馈量的选择 |
4.1.2 前馈控制器设计 |
4.2 结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算法应用与现场调试 |
5.1 组态王上位机设计 |
5.2 现场调试运行与结果分析 |
5.2.1 硬件调试 |
5.2.2 软件调试 |
5.2.3 运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与专利 |
(4)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发展概述 |
1.2.2 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3 储能和需求响应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结构与设备建模 |
2.1 引言 |
2.2 分供式系统结构 |
2.3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 |
2.4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多能流分析 |
2.5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设备建模 |
2.5.1 内燃发电机组 |
2.5.2 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
2.5.3 制冷/热设备 |
2.6 可调度负荷建模 |
2.6.1 可调度电负荷模型 |
2.6.2 可调度冷热负荷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 |
3.1 引言 |
3.2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模型 |
3.2.1 优化目标 |
3.2.2 优化变量 |
3.2.3 约束条件 |
3.3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求解方法 |
3.4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主要配置及相关参数 |
4.2.1 系统配置 |
4.2.2 系统参数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软件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操作指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和参与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土耳其火力发电厂胶带运输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速马胶带机输送系统介绍 |
2.1 速马火力发电厂介绍 |
2.2 胶带机集控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2.2.1 胶带机集控系统工作原理 |
2.2.2 胶带机集控系统结构 |
2.3 胶带机集控系统设计要求 |
2.3.1 胶带机集控系统功能分析 |
2.3.2 胶带机集控系统需求分析 |
2.4 变频器 |
2.4.1 变频器的组成与结构 |
2.4.2 变频器的调速原理 |
2.4.3 变频调速的优点 |
2.5 胶带机集控系统软件应用 |
2.5.1 上位机组态软件简介 |
2.5.2 PLC编程软件西门子STEP7简介 |
2.6 胶带运输机保护系统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胶带机的硬件系统设计 |
3.1 胶带机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3.2 胶带机系统控制主站设计 |
3.2.1 PLC选型设计 |
3.2.2 控制主站设计 |
3.3 胶带机系统控制分站设计 |
3.4 其他硬件设计 |
3.4.1 胶带机保护设计 |
3.4.2 胶带运输机电机选型设计 |
3.4.3 胶带机系统变频器选型设计 |
3.4.4 胶带机系统通信环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糊控制的胶带调速系统 |
4.1 前言 |
4.2 模糊控制技术概述 |
4.2.1 模糊控制诞生背景 |
4.2.2 模糊控制简介 |
4.2.3 模糊控制原理 |
4.2.4 模糊控制的优势 |
4.3 基于模糊控制的胶带调速系统分析 |
4.4 胶带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 |
4.4.1 胶带机调速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量及其论域确定 |
4.4.2 胶带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器输入量和输出量论域变换 |
4.4.3 胶带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设计 |
4.4.4 胶带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
4.4.5 胶带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器模糊推理过程 |
4.5 胶带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器软件流程 |
4.6 胶带机调速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胶带机集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PLC程序设计 |
5.1.1 编程软件介绍 |
5.1.2 变量地址分配 |
5.1.3 集控系统主程序设计 |
5.1.4 过程控制程序设计 |
5.1.5 故障与保护程序设计 |
5.2 上位机程序设计 |
5.2.1 TIA Portal V15简介 |
5.2.2 软件与PLC的通信 |
5.2.3 上位机画面设计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研究现状 |
1.2.1 船舶动力装置发展现状 |
1.2.2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3 除氧器压力及水位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4 冷凝器水位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5 废汽总管压力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控制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1 上锅筒水位控制问题 |
1.3.2 除氧器压力及水位控制问题 |
1.3.3 冷凝器水位及除氧器水位控制问题 |
1.3.4 废汽总管压力及除氧器压力控制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数学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数学模型 |
2.2.1 增压锅炉数学模型 |
2.2.2 除氧器数学模型 |
2.2.3 冷凝器数学模型 |
2.2.4 废汽总管数学模型 |
2.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数学模型验证 |
2.3.1 汽/水回路数学模型仿真试验环境 |
2.3.2 汽/水回路增负荷仿真试验 |
2.3.3 汽/水回路降负荷仿真试验 |
2.4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动态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策略研究 |
3.2.1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器设计 |
3.2.2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3.2.3 基于高性能遗传算法的光滑滑模控制器设计 |
3.3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4.2.1 汽/水回路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4.2.2 汽/水回路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4.2.3 汽/水回路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4.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4.4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4.5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4.5.1 汽/水回路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4.5.2 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4.5.3 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稳定性验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 |
5.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5.4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5.4.1 不同分数阶对汽/水回路性能的影响 |
5.4.2 汽/水回路跟踪性能仿真试验分析 |
5.4.3 汽/水回路抗负荷扰动仿真试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研究 |
6.2.1 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
6.2.2 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在汽/水回路中的应用 |
6.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锅炉控制系统的DCS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DCS的研究现状 |
1.3 DCS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1.4 锅炉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锅炉DCS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及设计 |
2.1 DCS集散控制系统 |
2.2 锅炉DCS系统硬件的组成及特点 |
2.3 锅炉DCS系统硬件的可靠性设计 |
3 锅炉DCS运行原理及控制方案的制定 |
3.1 锅炉控制站的运行原理 |
3.2 锅炉控制站的软件说明 |
3.3 锅炉控制方案的选取及制定 |
4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锅炉控制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
4.1 控制系统相关控制原理概述 |
4.2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模型辨识与建模 |
4.3 温度系统原理及其控制系统的制定 |
4.4 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锅炉DCS控制系统的软件选择及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的选择 |
5.2 上位机监控画面的设计及操作方法 |
5.3 锅炉DCS系统串口通讯设定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
3 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解决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问题的策略 |
5 结语 |
(9)火电厂给煤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火电厂输煤系统发展历程 |
1.2.2 国外先进给煤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
1.2.3 国内给煤系统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给煤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火电厂给煤系统概述 |
2.1.1 输煤系统整体工艺流程 |
2.1.2 给煤系统工作原理 |
2.2 给煤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2.2.1 给煤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
2.2.2 给煤系统控制结构设计 |
2.2.3 系统主要硬件结构设计 |
2.2.4 系统部分设备选取 |
2.3 给煤系统闭环调速控制方案 |
2.3.1 皮带驱动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2 给煤皮带机变频调速方法 |
2.3.3 系统数字测速方法选择 |
2.4 系统的创新性应用方案 |
2.4.1 基于OPC的上位机数据交换方法 |
2.4.2 基于恒压频比的皮带机闭环调速控制方法 |
2.4.3 容积式皮带电子称重技术 |
2.4.4 基于自整定模糊PID的给煤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自整定模糊PID的给煤控制方法研究 |
3.1 智能控制在给煤系统中的应用 |
3.2 给煤控制系统建模研究 |
3.2.1 给煤皮带称重模型 |
3.2.2 皮带电机调速模型及变频特性分析 |
3.2.3 给煤系统传递函数建立 |
3.3 传统PID控制 |
3.3.1 传统给煤PID控制原理 |
3.3.2 离散化给煤PID控制原理 |
3.3.3 PID参数调节作用及规范 |
3.4 给煤系统模糊控制 |
3.4.1 模糊控制理论 |
3.4.2 给煤系统模糊控制结构 |
3.4.3 给煤系统模糊控制原理 |
3.5 给煤控制算法分析 |
3.6 给煤系统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
3.6.1 给煤系统变量模糊化 |
3.6.2 输入/输出变量隶属度 |
3.6.3 系统模糊控制规则 |
3.6.4 模糊推理 |
3.6.5 解模糊处理 |
3.7 给煤系统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的仿真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给煤控制系统下位机设计 |
4.1 给煤系统下位机硬件搭建 |
4.1.1 PLC结构及工作方式 |
4.1.2 PLC主控模块选型 |
4.1.3 PLC扩展模块选择 |
4.1.4 给煤控制系统I/O点配置 |
4.2 给煤系统电气原理图 |
4.2.1 给煤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4.2.2 PLC端子接线设计 |
4.3 给煤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1 PLC程序设计方法 |
4.3.2 系统主程序部分 |
4.3.3 给煤皮带程控部分子程序 |
4.3.4 皮带速度采集部分子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5 上位机组态设计与系统调试 |
5.1 上位机组态监控系统 |
5.1.1 系统监控功能设计 |
5.1.2 MCGS的功能和特点 |
5.2 给煤系统上位机组态设计 |
5.2.1 初始化配置 |
5.2.2 用户登录主页面设计 |
5.2.3 系统主控界面设计 |
5.2.4 给煤工艺监控界面设计 |
5.2.5 设备控制方式切换界面设计 |
5.2.6 构建系统实时数据库 |
5.2.7 系统变量组态 |
5.3 给煤控制系统调试 |
5.3.1 PLC控制程序调试 |
5.3.2 MCGS中S7-200 (PPI)设备驱动配置 |
5.3.3 设备组态变量调试 |
5.3.4 OPC通讯配置 |
5.3.5 整体通信测试 |
5.3.6 现场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基于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分布式能源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分布式能源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
2.1 光伏电池基本原理 |
2.2 常见的光伏电池 |
2.2.1 单晶硅光伏电池 |
2.2.2 多晶硅光伏电池 |
2.2.3 薄膜光伏电池 |
2.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2.3.1 独立供电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2.3.2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负荷模拟计算及系统建模 |
3.1 建筑负荷模拟计算 |
3.1.1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介绍 |
3.1.2 建筑逐时负荷模拟分析 |
3.2 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方案 |
3.2.1 系统构成 |
3.2.2 工作原理 |
3.3 光伏电池建模 |
3.4 VM循环热泵建模 |
3.4.1 组成结构 |
3.4.2 工作原理 |
3.4.3 热力学模型 |
3.5 太阳能集热器建模 |
3.6 空气源热泵建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新风系统设计与实验 |
4.1 新风系统工作原理 |
4.1.1 传统新风系统 |
4.1.2 节能型新风系统 |
4.2 太阳能新风系统设计 |
4.2.1 太阳能新风系统总体设计 |
4.2.2 太阳能新风系统工作原理 |
4.2.3 空气净化系统设计 |
4.3太阳能新风系统实验 |
4.3.1 空气净化系统实验 |
4.3.2 空气净化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3.3 新风加热系统实验 |
4.3.4 新风加热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益分析 |
5.1 系统能耗效益 |
5.1.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5.1.2 一次能源节约率 |
5.2 系统环境效益 |
5.2.1 主要排放污染物 |
5.2.2 环保效益分析 |
5.3 系统经济效益 |
5.3.1 净现值NPV |
5.3.2 动态回收期 |
5.3.3 年度化成本 |
5.3.4 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HS2000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D]. 高学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熊锐. 南昌大学, 2020(04)
- [3]火电厂脱硝控制系统优化设计[D]. 徐丽娜.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4]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研究[D]. 巩枭. 山东大学, 2020(02)
- [5]土耳其火力发电厂胶带运输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D]. 徐中俊.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6]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D]. 赵世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7]锅炉控制系统的DCS改造[D]. 薛文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8]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探讨[J]. 陈强.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7)
- [9]火电厂给煤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樊逸飞.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10]基于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的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D]. 薛正昂.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