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sIL-2R、TNF-β动态观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龙跃[1](2013)在《免疫细胞和sIL-2R等细胞因子及HER-2蛋白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以及sIL-2R、TSGF等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与胃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探索胃癌患者中Treg细胞、sIL-2R、TSGF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失衡,为我们进一步研究Treg细胞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为胃癌相关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37例胃癌患者、5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sIL-2R、TSGF的表达水平。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胃癌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类型、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情况、是否有远处转移等相关水平关系。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sIL-2R、TSGF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比例分布与研究对象各项主要临床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胃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水平为70.4891±10.36%(n=137),高于健康对照组69.7820±6.90%(n=50)(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为37.1876±7.98%(n=137),低于健康对照组39.3540±6.38%(n=50)(P>0.05)。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胃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为30.5489±11.35%(n=137),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24.8180±6.18%(n=50)(P<0.05)。3.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为1.2015±1.92%(n=137),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为2.2064±3.54%(n=50)(P<0.05)。4.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为7.0496±2.41%(n=137),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6.1120±1.22%)(n=50)(P<0.05)。5.胃癌患者中sIL-2R为345.3577±100.07u/ml与对照组相比(326.4523±95.75u/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胃癌患者中TSGF为66.3285±9.29u/ml与对照组相比(58.3175±6.21u/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为5.8577±4.22%(n=137),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为9.9600±4.26%(n=50)(P<0.05)。8. NK细胞在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检测0、Ⅰ、Ⅱ期、Ⅲ、Ⅳ期水平逐渐降低,0+Ⅰ期(n=17)NK细胞水平为7.8357±4.42%,Ⅱ期(n=23)为5.4000±3.78%,Ⅲ期(n=82)为5.5575±4.22%,Ⅳ期(n=15)为4.6125±2.76%,健康对照组为9.9600±4.26%(n=50),Ⅰ、Ⅱ期、Ⅲ、Ⅳ期均显着低于健康组(P<0.05)。9.胃癌外周血Treg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组为7.5425±2.53%(n=99),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6.8427±2.35%,n=38)(P>0.05)。10.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浆中TSGF水平为67.5455±9.24(n=99),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3.1579±8.75(n=38)(P<0.05)。11.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浆sIL-2R水平为351.2626±87.80u/ml(n=99),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329.9737±126.69u/ml(n=38)(P<0.05)。12.胃癌外周血Treg细胞和TNM分期有着显着的相关性(r=0.283,P<0.05),TNM分期越晚,Treg细胞表达率越高。胃癌患者血浆中TSGF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正相关(r=0.219, P<0.05), TNM分期越晚,TSGF表达水平越高。胃癌患者血浆中sIL-2R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正相关(r=0.19,P<0.05),TNM分期越晚,sIL-2R表达水平越高。13.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率与NK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203,P<0.05),随着Treg细胞增加,NK细胞水平降低。胃癌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与血浆中sIL-2R水平无相关性,胃癌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率与血浆中TSGF水平无相关性。结论:1.胃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和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NK细胞水平降低,通过以上各个指标,能够反应肿瘤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的整体改变。对于CD4+T/CD8+T细胞亚群,都包含有调节性/抑制性T细胞,因此其检测结果可能不能全面反应患者免疫状况,联合Treg的检测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2. Treg细胞在胃癌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增高,胃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布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且Treg细胞的百分比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且成正向直线相关的关系,胃癌肿瘤细胞分泌肿瘤抑制细胞因子可能促进Treg细胞分化和增殖,胃癌肿瘤细胞会促使获得性Treg细胞的产生,使其具有Treg细胞的特征性表型,去除或减少肿瘤患者的Treg细胞,可能会提高免疫治疗效果。3.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率与患者血浆NK细胞呈负相关,提示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NK细胞水平和通过抑制CD4+T细胞和NK细胞等有关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4.胃癌患者血清中sIL-2R和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且与胃癌肿瘤临床TNM分期相关,提示胃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sIL-2R和TSGF水平与胃癌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提示胃癌发病和分期与免疫功能受抑有密切关系。5.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率、CD8+T细胞、CD4+T细胞等代表患者免疫水平的淋巴细胞,同时联合sIL-2R以及TSGF等与胃癌和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如果把这几项指标联合检测来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更准确。这不仅从免疫学上可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发展特征,还可以从机体的免疫状态上了解肿瘤的发展状况。对疾病的控制,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李德生,冯彪,伊力亚尔·夏合丁,阿布都艾尼·吐尔洪,居来提·艾尼瓦尔,张力为[2](2012)在《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贲门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7例贲门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CD3+、CD4+、CD8+细胞),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IL-4、IL-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R(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β水平。结果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0.43±0.13)较正常对照组(0.58±0.12)降低(P<0.05),其Th1细胞表达的IL-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Th2细胞表达的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其特征为:CD3+、CD4+细胞减少(P<0.05),而CD8+细胞增加(P<0.01);CD4+/CD8+细胞比值下降(P<0.01),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升高(P<0.05)。贲门癌根治术后1个月CD3+、CD4+细胞回升,CD8+细胞回降,同时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降低(P<0.01)。结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降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
周杰[3](2012)在《食管癌维医分型及其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改变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维医分型及其放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改变的相关研究,并观察放疗后不同维医分型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近期疗效的情况。方法:运用维吾尔医学异常体液分型标准对放射治疗前后的12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维医分型,并在放射治疗前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同时记录放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1)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分别进行维医分型结果示:放疗前分布:异常黑胆质60例(50%)>异常粘液质33例(27.5%)>异常血液质18例(15%)>异常胆液质9例(7.5%);放疗后分布:异常黑胆质92例(76.67%)>异常胆液质15例(12.5%)>异常血液质9例(7.5%)>异常粘液质4例(3.33%),放射治疗前后维医分型分布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放射治疗前后120例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为:放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较放疗前下降、CD8+水平较放疗前升高,且放射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放疗后维医分型为异常黑胆质与非异常黑胆质的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示:异常黑胆质患者放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放疗前比降低,而CD8+水平较放疗前升高,且放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异常黑胆质的患者与其放疗前比较CD3+、CD4+、CD4+CD8+比值、CD8+及NK细胞水平与放疗前变化不大,且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放疗后异常黑胆质与非异常黑胆质的食管癌患者放疗中发生的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差异性,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前后异常黑胆质是食管癌的主要维医分型;且放射治疗使异常黑胆质型食管癌患者增多;放疗后维医分型为异常黑胆质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更严重,更易发生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且近期疗效不理想。
李敏[4](2009)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β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肺癌已高居所有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成为本世纪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在人体抗肿瘤的过程中,T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之一。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更值得关注。因此当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数量上和功能上发生异常时,即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抗肿瘤能力下降。因此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其结果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TNF-β是一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其抗肿瘤效应和细胞毒作用首先受到注意,继而又证实了抗病毒活性。由于其抗肿瘤作用优于TNF-α,故药用的潜在可能性极大,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的有效制剂之一。为进一步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产生的淋巴因子TNF-β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本文对6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NF-β进行了测定,根据肺癌不同类型、不同分期与健康对照组加以比较,并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TNF-β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为临床分析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从6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提取血清样本。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NF-β进行测定,结果应用解析法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应用student-t检验。应用ELISA法对血清TNF-β进行检测,检验应用Fisher法进行检验分析。6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按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与2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降低,不论在各组织学类型中以及在各临床分期中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并随着恶性程度的进展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其下降的程度更明显。而TNF-β作为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似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水平均下降,且随临床分期的增高和肺癌恶性程度的进展,其下降的程度更为显着。作为细胞免疫的主体T淋巴细胞的减少,必然使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2.T淋巴细胞的减少使其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β的水平亦明显下降,TNF-β的下降,导致了抗肿瘤能力降低,进一步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3.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TNF-β均下降,且两者变化呈正相关。两者有相同或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随临床分期的增高和肺癌恶性程度的进展,其下降的程度更为显着。4.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TNF-β的动态研究可能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王巧琳[5](2009)在《恶性肿瘤气虚痰瘀证患者内分泌激素及免疫功能状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气虚痰瘀证与免疫细胞及内分泌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83例恶性肿瘤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放射免疫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的ACTH、CORT、IL-1β、IL-6、TNF-α和血清CD3+、CD4+、CD8+及NK细胞数。结果:1)在8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气虚痰瘀证41例占49.39%,非气虚痰瘀证42例占50.61%(气滞证11例占13.25%、气逆证8例占9.64%、血虚证7例占8.43%、血热证6例占7.23%、水停证6例占7.23%、津液亏虚证4例占4.81%);2)①气虚痰瘀证组和非气虚痰瘀证组CD3+、CD4+、CD4+/CD8+、NK均下降,CD8+升高,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气虚痰瘀证组CD3+、CD4+与非气虚痰瘀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虚痰瘀证组和非气虚痰瘀证组IL-1β和IL-6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气虚痰瘀证组和非气虚痰瘀证组患者血清中的TNF-α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无统计学意义。④气虚痰瘀证组和非气虚痰瘀证组患者的ACTH含量升高(P<0.01),CORT含量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虚痰瘀证在恶性肿瘤中医辨证分型中占有较大比例,说明气虚痰瘀证是恶性肿瘤重要证型;2)恶性肿瘤气虚痰瘀证和非气虚痰瘀证都存在免疫细胞及内分泌激素方面的改变,尤以气虚痰瘀证更加突出,主要以CD3+、CD4+、CD8+、NK、IL-1β、ACTH等的改变为主。
牛凯[6](2009)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 Treg)及相关免疫细胞和IL-10、TGF-β1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 CD25Hi代表CD25高表达;CD127lo表示CD127低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8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30例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1天患者的外周血)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及相关免疫细胞和血浆IL-10、TGF-β1的水平,分析研究细胞变化与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为5.70±1.96%(n=80),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3.36±1.14% )(n=20)(P<0.0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为30.03±7.50%(n=80),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35.60±6.14%(n=20)(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为30.54±8.58%(n=80),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24.85±4.63%(n=20)(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为1.03±0.25%(n=80),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为1.48±0.34%(n=20)(P<0.05)。食管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为236.74±70.65 pg/ml(n=80),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124.31±86.82 pg/ml(n=20)(P<0.05)。2.食管癌外周血Treg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组为5.96±1.36%(n=40),显着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组(4.23±1.18%,n=3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血浆中IL-10水平为26.25±3.41(n=40),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18±4.80(n=3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为246.10±45.70 pg/ml(n=40),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86.33±54.09 pg/ml(n=30)(P<0.05)。3.食管癌外周血Treg和TNM分期有着显着的相关性(r=0.770, P<0.05),TNM分期越晚,Treg表达率越高。食管癌患者血浆中IL-10水平与食管癌TNM分期显着相关(r=0.573, P<0.05), TNM分期越晚,IL-10表达水平越高。食管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与食管癌TNM分期显着相关(r=0.728, P<0.05),TNM分期越晚,TGF-β1表达水平越高。4.术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 CD8+水平为1.11±0.31%(n=30),显着高于术前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 CD8+水平1.02±0.24%(P<0.05)。术后食管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为193.27±47.12 pg/ml(n=30),术前食管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为210.17±56.38 pg/ml(n=30),术后比术前显着降低(P<0.05)。5.相关性分析显示:Ⅲ期、Ⅳ期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血浆中IL-10水平呈正相关(r=0.718,P<0.01);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血浆中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645,P<0.01)。结论:1.Treg在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中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增高,并与临床病理存在显着相关性,同时食管癌患者血浆中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升高,且与临床病理显着相关,提示食管癌发病和分期与免疫功能受抑有密切关系。2.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血浆中TGF-β1水平及晚期患者血浆中IL-10呈正相关,提示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IL-10和TGF-β1的分泌而实现的。3.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比率、CD8+T细胞和血浆中TGF-β1水平升高,CD4+T细胞水平降低,提示如果把这几项指标联合检测来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更准确。
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吴明拜,张铸,李德生[7](2008)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5例哈族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CD3+、CD4+、CD8+细胞),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IL-4、IL10、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β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降低(P<0.05),其中Th1细胞表达的IL-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Th2细胞表达的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血清sIL-2R和FNF-β水平存在改变和紊乱,其程度与肿瘤TNM分期相关,其特征为:CD3+、CD4+细胞减少(P<0.05),而CD8+细胞增加(P<0.01); CD4+/CD8+细胞比值下降(P<0.01),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升高(P<0.05)。食管癌根治术后1个月CD3+、CD4+细胞回升,CD8+细胞回降,同时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降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
段晓丰[8](2008)在《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T细胞亚群及IL-2、sIL-2R、IFN-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和麻醉可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虽然大部分研究显示麻醉药和麻醉方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可很快恢复,但是采取一种围术期麻醉平稳并对免疫功能影响小的麻醉方法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采用目前比较推崇的两种麻醉方法,即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抽取肺癌病人围术期不同时间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人围术期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以了解病人围术期及围麻醉期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发现两种麻醉方法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找出更适合肺癌病人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45例择期肺癌手术病人,年龄4564岁,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kg/m2,无明显心、肝、肾功能异常,近期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镇痛(EI)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EE)组;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静脉镇痛(TI)组,每组15例。病人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0.05mg/kg。入室后5min测定血压(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作为基础值,建立静脉液路。TI组直接行全麻诱导,诱导药物采用瑞芬太尼(靶浓度6ng/ml)、异丙酚(靶浓度4μg/ml),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46μg/ml)和瑞芬太尼(靶浓度46ng/ml),按需给予肌松药。术毕采用静脉镇痛(曲马多10mg/kg,格拉司琼3mg)。EI和EE组行T57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5ml作为试验量,确定麻醉平面后开始全麻诱导,方法同TI组。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分次给予0.375%罗哌卡因69ml,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46μg/ml),按需给予肌松药和瑞芬太尼。EE组术毕采用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0.15%,曲马多3mg/ml,格拉司琼3mg),EI组术毕采用静脉镇痛。病人术中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和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和心率不超过基础值上下20%,末梢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麻醉深度监测采用脑电双频谱(BIS)监测仪,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使BIS值维持在4560。三组均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h(T1)、术毕(T2)、术后1d(T3)、3d(T4)分别抽取静脉血5ml。测定T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1 TI组与EI组比较1.1 T细胞亚群的变化除CD8+外,各指标手术开始后1h开始下降(P<0.05),术毕时TI组降至最低(P<0.01),术后1d TI组有所回升,而EI组降至最低(P<0.05)。术后3d两组有所恢复,但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EI组与TI组术毕时差异显着(P<0.05)。1.2细胞因子的变化1.2.1 IL-2水平的变化手术开始1h有所下降,术毕时下降明显,TI组降至最低(P<0.05);术后1d EI组降至最低,TI组开始恢复;术后3d两组有所恢复,但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术毕时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 sIL-2R水平的变化手术开始1h及术毕有所升高,但与麻醉前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 IFN-γ水平的变化术毕时降至最低,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毕时TI组下降明显(P<0.05)。2 EI组与EE组比较2.1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术后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I组出现恶心反应2例。2.2 T细胞亚群的变化除CD8+外, EI组各指标术后1d继续下降至最低(P<0.05);术后3d EE组基本恢复,EI组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两组组术毕时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E组术后恢复早于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细胞因子的变化2.3.1 IL-2水平的变化术后1d EI组降至最低, EE组开始恢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 EE组恢复至麻醉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 sIL-2R水平的变化组间组内无统计学意义(P>0.05)。2.3.3 IFN-γ水平的变化术后1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对比发现,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免疫功能恢复早。因此,对于肺癌根治术病人,采取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和镇痛方法。
何媛媛[9](2008)在《七氟醚、异氟醚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IL-6、sIL-2R、TNF-a及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细胞免疫是机体主要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物能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对肿瘤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七氟醚及异氟醚吸入麻醉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活化、细胞因子IL-6、SIL-2R、TNF-a的分泌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肿瘤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从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上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肿瘤患者临床麻醉的安全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选取直肠癌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ASAIII级,年龄45~65岁,TNM分期I-II期,体重50-77kg随机分2组:七氟醚(SEV组)、异氟醚(ISO组)。患者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01mg/kg,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芬太尼0.05u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5mg/kg进行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PETCO2于35~45mm Hg之间。麻醉维持:SEV组:吸入12%的七氟醚,ISO组:吸入11.5%异氟醚;两组均辅以靶控持续泵入瑞芬太尼1.6ng/kg,静注维库溴铵0.1mg/kg/h,保持BIS值4060。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h(T1)、手术结束后(T2)、术后24h(T3)、术后72h(T4)采外周静脉血5ml测定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血清中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细胞因子均采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两组于T0、T2、T3采血20ml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CD80和CD86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组内比较:SEV组T淋巴细胞亚群在各时间点较T0无显着变化(P>0.05)ISO组CD3+T淋巴细胞在T1时间点较T0时间点显着下降(P<0.05),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则较T0无显着性变化(P>0.05);ISO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其余各时间点较T0无显着变化。(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在T0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在T1时间点ISO组CD3+T淋巴细胞低于SEV组(P<0.05)。2两组患者血清IL-6浓度的变化组内比较:SEV组及ISO组血清IL-6浓度的变化在T1、T2时间点与T0时间点相比较均有显着的升高(P<0.05),在T3及T4时间点逐渐下降至T0水平。组间比较:在T2时间点SEV组血清IL-6浓度低于ISO组(P<0.05)。3两组患者血清TNF-a浓度的变化组内比较:SEV组及ISO组在T1时间点与T0时间点比较血清中的TNF-a无明显差异(P>0.05),SEV组血清中的TNF-a在T2、T3、T4时间点较T0明显升高(P<0.05)。ISO组血清中的TNF-a在T2时间点较T0无显着变化(P>0.05),在T3、T4时间点较T0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T2时间点SEV组TNF-a浓度高于ISO组(P<0.05),两组其它时间点TNF-a无显着差异(P>0.05)。4两组患者血清sIL-2R含量的变化组内比较:SEV组及ISO组血清sIL-2R水平在T0、T1及T2时间点无显着变化(P>0.05)。sIL-2R在T3时间点与T0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在T4时间点SEV组及ISO组均明显低于T0(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CD80和CD86的变化。组内比较:ISO组及SEV组CD80表达率在T2和T3时间点较T0时间点降低(P<0.05)。ISO组及SEV组CD86表达率在T2和T3时间点较T0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间CD80、CD86表达率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七氟醚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无明显的影响,异氟醚对CD3+T淋巴细胞存在抑制作用,在术毕即开始恢复,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2.七氟醚较异氟醚能更好的抑制手术中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的分泌、对TNF-a的抑制作用较异氟醚更小而且短暂。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3.七氟醚、异氟醚对外周血来源DC细胞CD80分子的表达存在抑制作用,但两种药物对CD86分子表达均无影响.4.七氟醚在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上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异氟醚更小,在肿瘤患者的麻醉选择上更具有优势。
张力为[10](2006)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与易感基因多态关系及免疫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新疆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13个世居民族中哈萨克族人群(人口约200万),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家族聚集性,其在食管癌民族发病率中最高,调整死亡率达68.88/10万,为早期发现该民族食管癌患者以及降低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本研究从食管癌发病的基因分子学角度及免疫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探索其防治的新途径。该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防治研究已有的基础为起点,从哈萨克族常用的食物受亚硝胺、多环芳烃等化学致癌物的长期污染入手,同时结合其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探索叶酸代谢酶、致癌物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对环境致癌物的致癌效应所起的作用;利用先进的流式细胞技术(FCM)研究和探索该民族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检测血清中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活动,进一步了解该民族食管癌的发病机制。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同时也为其在手术治疗后免疫调控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①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新发病例88例外周血液标本提取DNA;72例健康哈萨克族人群作为对照,同时调查每个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情况。以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MTHFR、CYP2C19、GSTT1基因扩增: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 1298A→C、CYP 2C19ml、CYP
二、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sIL-2R、TNF-β动态观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sIL-2R、TNF-β动态观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细胞和sIL-2R等细胞因子及HER-2蛋白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前言 |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
三、测定方法 |
四、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结果 |
第四章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Treg细胞和Thl7细胞及其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cerbB-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
Da Vinci机器人系统在远端胰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食管癌维医分型及其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改变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食管癌西医诊断标准 |
1.4 维医异常体液分型标准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β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正文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已发表文章 |
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5)恶性肿瘤气虚痰瘀证患者内分泌激素及免疫功能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实验检测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检测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
(6)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
三、测定方法 |
四、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T细胞亚群及IL-2、sIL-2R、IFN-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1 |
附图 |
附表 |
结果2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七氟醚、异氟醚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IL-6、sIL-2R、TNF-a及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七氟醚、异氟醚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T 淋巴细胞亚群、IL-6、sIL-2R、TNF-α及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麻醉药物对肿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哈萨克族食管癌与易感基因多态关系及免疫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叶酸代谢酶基因(MTHFR)多态与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风险研究 |
1.内容与方法 |
1.1 病例和对照 |
1.2 仪器 |
1.3 PCR-RFLP分析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 |
1.4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致癌物代谢酶基因(CYP2C19、GSTT_1)多态与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风险研究 |
1.内容与方法 |
1.1 病例和对照 |
1.2 仪器 |
1.3 PCR-RFLP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 |
1.4 PCR分析GSTT_1基因分型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哈萨克族食管癌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
1.内容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肿瘤分期与组织分型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附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四、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sIL-2R、TNF-β动态观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细胞和sIL-2R等细胞因子及HER-2蛋白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D]. 王龙跃. 山西医科大学, 2013(05)
- [2]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J]. 李德生,冯彪,伊力亚尔·夏合丁,阿布都艾尼·吐尔洪,居来提·艾尼瓦尔,张力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08)
- [3]食管癌维医分型及其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改变的相关研究[D]. 周杰.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4]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β变化的研究[D]. 李敏.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5]恶性肿瘤气虚痰瘀证患者内分泌激素及免疫功能状态分析[D]. 王巧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6]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牛凯. 山西医科大学, 2009(10)
- [7]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J]. 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吴明拜,张铸,李德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8(11)
- [8]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T细胞亚群及IL-2、sIL-2R、IFN-γ的影响[D]. 段晓丰.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9]七氟醚、异氟醚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IL-6、sIL-2R、TNF-a及树突状细胞的影响[D]. 何媛媛.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10]哈萨克族食管癌与易感基因多态关系及免疫相关因素研究[D]. 张力为. 新疆医科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