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特色区街经济发展新路

探索特色区街经济发展新路

一、探索具有特色的区街经济发展新路(论文文献综述)

颜昌武,叶倩恩[1](2021)在《“双向运动”视角下城市街居体制的变革路径与走向——基于G市A街道办事处的纵向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街居工作是城市工作的基石,加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深化街居体制改革。如何合理定位街道办事处的职能,是深化街居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难点。G市A街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该市的街居体制改革最初主要是在市场化这个单向运动的推动下展开的,其核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21世纪初期以来,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和城市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G市的保护性反向运动蓬勃兴起,并对市场化扩张运动的街居体制进行了两次纠偏:第一次纠偏是剥离街道办的经济职能,强化其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第二次纠偏是试图把街道办从繁重的行政负担中解放出来,倡导街道办要"眼睛向下",真正"对群众负责"。城市街居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紧密而直接地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又始终立足于城市居民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市场化扩张运动与保护性反向运动的辩证统一。

滕泰[2](2021)在《地方特色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县(区)级政府作用问题研究 ——以R市L区钢铁配套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园飞速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要求,自此,国内围绕产业园发展也更多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来审视。特色产业园通常作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区中园”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具有特色产业明显、产业链条完善、公共设施齐全、创新要素集聚的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以其产业定位明确、专业化程度高、支撑带动力强等特有优势,逐渐成为了各地政府承接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平台。然而,随着特色产业园发展的不断深入,各地政府在推进产业园发展过程中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如何正确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特色产业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特色产业园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发挥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L区钢铁配套产业园为例,运用实地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了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作用发挥的具体表现,指出了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协同治理、政府监管等方面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运用服务型政府和协同治理相关理论,从做好顶层设计与政府智力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构建特色协同治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监管追溯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县(区)级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目前国内对特色产业园的政府作用研究大多在宏观层面,针对县(区)级政府作用发挥情况的研究寥寥可数,对基于产业集群建设的特色产业园更是少之甚少。该论文的写作将有助于丰富县(区)级政府在地方特色产业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并将对L区政府促进特色产业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白娜[3](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梁晨[4](2019)在《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空间建设趋同和特色彰显不足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长远发展。随着城市发展由数量向质量转型,特色营造和品质提升将成为大中小城市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对于海岛城镇来说,城镇空间品质不仅是展示海岛形象的窗口,更是海岛长远发展、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内在动力。城市空间特色融合了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现代文化、社会经济、景观风貌等多重要素,是城市形象和魅力的重要体现[1]。积极培育和塑造城市空间特色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延续城市文脉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2]。本文选取地域特色鲜明的海岛城镇东山县作为研究对象,以东山县近年来城市空间快速发展但空间风貌日渐趋同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城市空间特色基因挖掘和特色面貌营造提升东山县城市空间品质和城市形象。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明确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内涵、特点和认知途径,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县城空间发展历程回顾及居民特色感知调查,得到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要素构成和现状存在问题。东山县城空间特色要素可归结为三大类: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当前存在问题主要是:特色定位模糊、特色系统组织无序和特色要素缺乏引导。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类要素不同视角分别展开对县城空间特色形成及发展的研究,探讨不同作用因子下县城空间特色的表征及发展规律,在把握空间特色形成规律基础上,针对现实存在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在空间操作层面对不同视角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优化策略加以整合,以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为手段提出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策略,进而实现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优化和空间品质的提升。本次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空间特色的呈现不仅聚焦于城市物质空间建构,更取决于其能否被清晰地感知和识别,因此塑造城市空间特色应强化特色感知途径。(2)城市空间特色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是固定形式的呈现,城市空间特色随城市空间演替而不断消解既有特色,同时生成新的特色,因此城市空间特色塑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策略设计上应体现出动态性。(3)城市空间特色营造首先需要提出城市空间特色定位,明确特色发展方向。其次应建立城市空间特色框架,对城市空间特色涉及的空间要素进行梳理和整合,明确空间特色塑造的着力点及要素间的层级关系。最后对不同空间层面的要素从相应的规划空间层级提出相应的控制引导措施,针对现实问题,考虑长远目标,有的放矢,逐步推进。

付寿康[5](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涂丹[6](2017)在《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的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存在着某种价值紧张或冲突。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文化资源的匮乏。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足以支撑城市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以及将民族性、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文化资源。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无可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武汉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口号,2017年发布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使得武汉市的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进而发扬光大,但是也还存在较大的改善及优化空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分析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在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为当前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对策和建议。全文共七个部分,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和交代。第一章是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本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变迁和政策演进进行了梳理,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背景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经验探索。主要考察包括日本、韩国、英国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经验启示,进而从中系统把握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经验。第三章是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状况。根据官方网站及政府机构所公布的信息,搜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数据,分析梳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禀赋状况,从中提炼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对当前武汉市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对在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所遇到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内在机理和路径依赖两个方面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产业化是其繁荣发展、代代相传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努力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共赢局面。第四章是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案例分析。本章主要选择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三个案例进行剖析,以期透视当前武汉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取得成绩和经验,以及困惑与不足。这三个案例分别对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三个主题,江欣苑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汉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多种形态上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则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开发中有很大斩获。第五章是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模式构建及应用建议。结合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经验,我们提出了以构建利益共同体为核心的“Dn+1”模式。“Dn”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多元主体的代表,具体来说,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享有者和传承者、组织者和统筹者、舆论表达者、实施者和出资者等。“Dn”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变量,而“1”所代表的政府职能部门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恒量。“Dn+1”模式就是以系统论为逻辑起点,通过改变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传统角色为切入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相关主体的参与权、建议权、评议监督权等职能的落实,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落到实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参与主体之间,在协调与博弈的基础上,应着力于做大做强市场蛋糕,强调以人为本,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制定合约使参与者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支撑,构建城市全体市民集体参与的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发动全体市民力量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共享共建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进而共同创造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结语部分,在全文立论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而指出,武汉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上尚存在较大的改善及优化空间。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采取切实措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态化生存防止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二是如何将武汉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从地域走向国际,从地域文化上升为全球文化。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必将取得可观的成绩,最终推动“文化强市”目标的实现。

许伟[7](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刘春茂[8](2017)在《长春一汽厂前区特色环境空间与建筑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形态的浓缩精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其厂区规划、建筑艺术及历史文化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一汽厂前区特色环境空间与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测绘采样及资料搜集汇总方法,参考国内外对历史街区街道空间及建筑改造理论,用四部分对一汽厂前区街道空间形态及建筑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分析。立体展现一汽厂前区空间形态和建筑艺术特色,将长春具有我国工业发展的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充分调查和剖析,为研究一汽厂前区及工业文化发展方面提供参考价值。第一部分作为论文研究的基础,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然后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首先介绍了一汽厂前区平面区域形态及构成,从平面形态角度出发阐述街道空间形态与建筑间的关系、空间基本类型和形式秩序及空间内景观序列的构成;然后对国内其他着名历史街区调研进行分析总结,提炼要素;最后总结各部分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为第四章对街道空间的改建提出思路。第三部分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介绍了一汽厂前区内建筑的平面、立面、形体及装饰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厂前区建筑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为第四章对建筑的改建提出思路。第四部分在前三章分析总结基础上,参考国外改造更新成功案例,对一汽厂前区内街道空间、建筑形态、景观序列及城市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改建思路。空间环境形态和建筑艺术特色是随着时代不断延续发展的,而对历史街区的研究不仅是对其历史印记与文化积淀的收集和认识,更是特色的归纳与提炼,进而对工业历史街区未来的发展有参考与借鉴的意义。使城市文脉更好的延续,对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惠运[9](2017)在《新时代条件下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对策建议》文中指出井冈山精神是跨越时空的伟大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井冈山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不断为井冈山精神注入新鲜活力;要全面理解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以及江西的"绿色崛起"等,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信念定力;要以宣传弘扬井冈山精神作为理念信念和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全面深井冈山精神研究与协同创新作为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要路径。

孟文海[10](2013)在《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以上海市T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转型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和城乡发展的最大阶段性特征的概括,而城市化则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助推力。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这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纵观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工农业两极对峙的二元发展格局。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的先导作用、辐射作用和中心作用十分明显。大城市所辖的乡镇既具备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又处于大城市强有力的城市化推动之下,由此成为转型时期社会研究的重要场域。社会管理是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而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行为的活动。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多发期。在转型阶段,抛弃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的社会控制模式而建立新的社会控制模式之间需要一段磨合和调试过程,在这种新旧社会控制机制交替期间,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所体现的价值和准则往往容易发生混乱和错位。社会转型期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活跃期,公共管理相对保守的革新精神和繁琐的行政程序使得社会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社会管理失灵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即成为探讨政府治理的重要议题。乡镇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是最基层的社会管理主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T镇具有转型期乡镇所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具备大城市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所辖乡镇的特殊性问题。论文将基于T镇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的特征,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循着制度变迁与社会管理主客体同步转变的脉络,研究其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的真实情况与问题,以此深入探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与现实困境,并导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路径,期冀能够获得理论结合实践的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大城市乡镇政府在转型时期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然与应然角色进行了分析。一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资源研究,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三个方面。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和物质基础,在政府与市场的应然关系中天然具有经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地位。人力资源开发则对整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将有助于为公众及政府系统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与服务。在这三个方面,T镇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也面临着与其它乡镇类似的问题与挑战。二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职能研究。首先,文章研究了转型期乡镇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宏观背景:乡村社会控制模式四个方面的转变及挑战,由多元多样多变的经济社会状况所导致的社会心理的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社会转型所包含的秩序的转型和重建的过程。其次,从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结合T镇的实践,进行了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分析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能分析,对于职能转变中的倾向性问题,如“稳定压倒一切”不等于“维稳压倒一切”、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变化做了分析和阐述。三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职能研究。发展社会事业是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研究了社会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公民基本权益,改善公民生活水平等,文中概括了转型期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指出就整体而言,我国社会政策体系仍然是一种存在明显差异性和碎片化的系统。基于T镇的个案调查分析,包括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就业保障的职能、公共卫生和教育保障的职能、社会保障的职能,使我们认识到大城市乡镇社会事业发展在总体上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四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职能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以基层社区为起点。国家的正式制度在进入社会基层的过程中,不但结束了乡族自治的传统,而且逐渐地影响、改变和控制民间的非正式制度,直到将它们取而代之。而这一实现过程,在中国社会体制的末梢——乡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本文认为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应然角色应是制度设计者、资源供给者、建设规划者、利益协调者、项目监督者。同时揭示了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实然角色:特别是职能履行中出现的几种失当情况,可概括为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当然区镇两级政府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也是重要的关注点,包括“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模式等有益探索,由此引发了对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的模式分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自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本文分析了乡镇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政府角色,指出转型期我国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建设依然存在一些困境。作为T镇社区管理实践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本文对大城市乡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与物业管理之困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在结合T镇调研的一手材料,从四方面对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历史与现状、挑战与探索、实然与应然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本文从“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对文章做出归纳性结论。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社会管理实践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概括,提出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公共治理、依法治理和公平正义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同时推进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进而,论文以十八大精神为框架,从建设政府与社会多元协同治理体制、建设社区自治的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公共服务体制和建设整合联动的社会参与体系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最后,论文提出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四条基本路径:即从“一元主体”到“多中心”转变,突出政府的协调与主导职能;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突出政府信息化管理职能;从偏重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转变,突出政府的社会动员职能;从防范控制型管理到服务型管理转变,突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二、探索具有特色的区街经济发展新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索具有特色的区街经济发展新路(论文提纲范文)

(1)“双向运动”视角下城市街居体制的变革路径与走向——基于G市A街道办事处的纵向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双向运动”:一个分析视角(15)
三、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
四、市场化扩张运动下的A街道办
五、保护性反向运动下的A街道办
六、结论与展望

(2)地方特色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县(区)级政府作用问题研究 ——以R市L区钢铁配套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对特色产业园的研究
        (2)对特色产业园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1)对特色产业园的研究
        (2)对特色产业园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
        1.特色产业园
        2.钢铁配套产业
        3.政府作用与政府职能
    (二)基础理论
        1.服务型政府理论
        2.协同治理理论
    (三)县(区)级政府在地方特色产业园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1.引导作用
        2.服务作用
        3.协调作用
        4.监管作用
二、钢铁配套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作用调查研究
    (一)L区钢铁配套产业园定位
    (二)L区钢铁配套产业园概况
        1.产业园发展的四个阶段
        2.产业园发展总结
    (三)钢铁配套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作用的具体表现
        1.合理引导特色产业发展
        2.优化园区运营服务
        3.协调多元主体参与
        4.规范园区内部监管
三、钢铁配套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钢铁配套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1.引导产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2.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3.重政府主导轻协同治理
        4.政府监管有待完善
    (二)钢铁配套产业园发展过程中L区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顶层设计和政府智力水平与产业发展要求不匹配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3.尚未完全形成权力让渡、多元协同治理的意识
        4.缺乏科学的监管追溯考评机制
四、优化地方特色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县(区)级政府作用的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和政府智力建设
        1.优化园区规划布局
        2.制定精准特色产业政策
        3.构建完善的智力保障体系
    (二)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1.建立园区服务大部门机构
        2.完善公共设施配套
    (三)构建特色协同治理体系
        1.优化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2.建立多主体协同治理框架
        3.创新多元联动的投融资机制
    (四)制定科学的监管追溯考评机制
        1.强化产业用地管控
        2.完善园区运营监管追溯机制
        3.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记录
致谢

(3)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4)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研究的迫切性
        1.1.2 海岛城镇空间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
        1.1.3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市空间特色的相关研究与认知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
        2.2.1 城市空间特色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维度
        2.2.3 城市空间特色的生成逻辑
    2.3 本章小结
3 东山县城市空间发展及特色认知研究
    3.1 东山县概况及城市空间演变
        3.1.1 东山县概况
        3.1.2 东山县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3.2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感知调查及分析
        3.2.1 县城空间特色认知及意象感知
        3.2.2 特色要素感知评价
    3.3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构成
        3.3.1 县城空间特色要素构成比较
        3.3.2 县城空间特色要素构成分类
    3.4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存在问题
        3.4.1 城市空间特色定位模糊
        3.4.2 城市空间特色系统组织无序
        3.4.3 城市空间特色要素缺乏引导
    3.5 本章小结
4 自然环境塑造的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
    4.1 东山县自然环境现状
        4.1.1 东山县自然地理特征
        4.1.2 东山县自然环境构成
    4.2 自然环境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
        4.2.1 自然地理格局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
        4.2.2 自然景观要素对城市空间景观风貌的影响
        4.2.3 自然资源条件对城市传统建筑风貌的影响
    4.3 自然环境作用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形成机制
        4.3.1 选择与适应机制
        4.3.2 竞争协同机制
    4.4 东山县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特色问题及优化
        4.4.1 东山县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特色问题
        4.4.2 东山县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特色优化
    4.5 本章小结
5 人文历史塑造下的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
    5.1 东山县历史人文特色
        5.1.1 历史遗存
        5.1.2 多元文化
    5.2 人文历史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
        5.2.1 人文历史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
        5.2.2 人文历史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5.2.3 人文历史对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
    5.3 人文历史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作用机制
        5.3.1 层积机制
        5.3.2 类型机制
        5.3.3 标识机制
    5.4 东山县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特色问题及优化
        5.4.1 东山县城市空间历史人文特色问题
        5.4.2 东山县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特色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红色文化塑造的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
    6.1 东山县红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6.1.1 东山县红色文化缘起
        6.1.2 东山县红色文化载体
        6.1.3 东山县红色文化空间发展现状
    6.2 红色文化对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
        6.2.1 红色文化对城市形象和定位的影响
        6.2.2 红色文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的影响
        6.2.3 红色文化对城市空间风貌的影响
    6.3 红色文化作用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形成机制
        6.3.1 政治决策机制
        6.3.2 经济驱动机制
        6.3.3 社会导向机制
    6.4 红色文化作用下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问题及优化
        6.4.1 东山县红色文化空间特色问题解析
        6.4.2 东山县红色文化空间特色优化
    6.5 小结
7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营造
    7.1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定位
        7.1.1 融合自然生态的山城海岛
        7.1.2 传承历史文脉的人文胜地
        7.1.3 彰显时代风貌的红色之城
    7.2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框架
        7.2.1 城市空间特色分区
        7.2.2 城市空间特色路径
        7.2.3 城市空间特色节点
    7.3 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控制引导
        7.3.1 宏观层面要素控制
        7.3.2 中观层面要素控制
        7.3.3 微观层面要素控制
    7.4 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理论研究
        8.1.2 实证研究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附录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6)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的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趋势
        一、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二、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变迁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演进
    第三节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背景
        一、武汉与文化强市战略
        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演进
        三、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前景
第二章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经验探索
    第一节 世界代表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一、日本
        二、韩国
        三、英国
        四、法国
    第二节 世界代表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一、日本
        二、韩国
        三、英国
        四、法国
    第三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概况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不足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改进建议
    第四节 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经验的思考
        一、政府的重视与引导是首要前提
        二、重视教育是根本之策
        三、数字化利用是潮流趋势
        四、鼓励公众参与方能取得成效
        五、创新是“活化”利用的关键
        六、健全的资助体系是重要基础
        七、法律体系提供基本保障
第三章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武汉市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概况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武汉市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基本情况
        三、武汉市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武汉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民间文学类
        二、民间舞蹈类的(汉阳)高龙
        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四、传统戏曲类的汉剧
        五、民间美术类的汉绣
    第三节 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的机遇
        二、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案例分析
    第一节 江欣苑:城市新社区与非遗生产性保护
        一、都市化与非遗保护的迷茫
        二、江欣苑社区简介
        三、城市社区与非遗生产性保护
        四、江欣苑社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主要做法
        五、以社区为载体进行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启示与思考
    第二节 汉绣与非遗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多种形态
        一、武汉地区刺绣市场资源基本状况及分析
        二、苏绣、湘绣产业优势与汉绣发展的症结
        三、武汉地区汉绣市场发展思路
        四、武汉地区汉绣市场资源整合优化的方案
    第三节 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与非遗的市场化开发
        一、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简介
        二、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特色产品
        三、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与非遗“利益共同体”
        四、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第五章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模式构建及应用建议
    第一节 “Dn+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模式构建
        一、“生产性保护”的困境与“Dn+1”模式的提出
        二、“Dn+1”模式及其实践合理性
    第二节 武汉市参与主体与非遗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一、政府部门在“Dn+1”模式中的作用
        二、企业在“Dn+1”模式中的作用
        三、传承人在“Dn+1”模式中的作用
    第三节 “Dn+1”模式应用在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的建议
        一、构建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共同体
        二、构建全体市民间的命运共同体
        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建共享机制
        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结语: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行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思考
    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本土化行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主要观点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1 科学内涵
        5.1.1 定义
        5.1.2 中国特色
        5.1.3 坐标归属
    5.2 基本特征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5.3 精神品质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4.1 体制制度依托
        5.4.2 城乡互动路径
        5.4.3 城镇空间策略
        5.4.4 区域发展战略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长春一汽厂前区特色环境空间与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相关学术着作与理论发展
        1.2.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分析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一汽厂前区空间形态特色研究
    2.1 一汽厂前区平面形态及区域构成
    2.2 一汽厂前区空间发展秩序
        2.2.1 街区建筑单元与街区形态关系
        2.2.2 街区建筑形态与街区空间界面关系
        2.2.3 街区建筑与街区的空间节点关系
    2.3 一汽厂前区空间的基本类型特点和空间关系
        2.3.1 街区空间肌理特征
        2.3.2 街区空间尺度与比例关系
        2.3.3 街区空间天际线变化
        2.3.4 街区空间立面形态特征
    2.4 一汽厂前区景观序列分析
        2.4.1 街区街道景观构成
        2.4.2 街区日常生活与景观关系
    2.5 国内其他历史街区调研情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汽厂前区建筑形态特色研究
    3.1 一汽厂前区内建筑单体特色研究
        3.1.1 建筑的平面艺术特色
        3.1.2 建筑的立面艺术特色
        3.1.3 建筑的型体艺术特色
    3.2 一汽厂前区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研究
        3.2.1 建筑装饰风格
        3.2.2 建筑装饰文化
        3.2.3 建筑艺术特色实例分析
    3.3 一汽厂前区现代建筑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汽厂前区特色空间与建筑改建思路
    4.1 一汽厂前区街道空间环境改建
        4.1.1 街道空间环境整合
        4.1.2 街道空间与建筑体型秩序重构
        4.1.3 街道软环境改进
    4.2 一汽厂前区建筑形态改建
        4.2.1 优秀建筑案例分析——以哥本哈根Kr?yers Plads住宅为例
        4.2.2 一汽厂前区建筑常见类型
        4.2.3 居住建筑改造思路
        4.2.4 现代建筑改造思路
    4.3 一汽厂前区景观改建
        4.3.1 一汽厂前区景观规划思路
        4.3.2 主干道景观改建思路
        4.3.3 生活区主要景观改建思路
        4.3.4 街道节点景观改建思路
    4.4 一汽厂前区街道服务设施与城市家具改建思路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新时代条件下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不断为井冈山精神注入新鲜活力
二、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作为新时代条件下治国理政的精神支柱
三、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作为江西“绿色崛起”的精神动力
四、以宣讲弘扬井冈山精神作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五、以全面深化井冈山精神研究与协同创新作为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要路径

(10)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以上海市T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引入性问题思考
        一、研究背景的确立:转型期
        二、研究内容的确立:社会管理职能
        三、研究范畴的确立:大城市乡镇政府
        四、研究个案的确立:上海市T镇
    第二节 相关文献观点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概念、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大城市
        二、乡镇政府
        三、社会管理
    第二节 研究范式
        一、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制度分析
        二、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历史研究
        三、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实证调查
    第三节 基本理论
        一、市民社会理论
        二、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二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资源研究
    第一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财政资源分析
        一、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财政资源描述
    第二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人力资源分析
        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人力资源描述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信息资源分析
        一、政府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信息资源描述
第三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职能研究
    第一节 社会控制、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
        一、转型期乡村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变
        二、转型期乡村社会心理特征描述
        三、转型期乡村社会管理与社会秩序
    第二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分析
        一、“稳定压倒一切”的逻辑分析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闹大”与“不出事”的悖论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分析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能分析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沿革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析
        一、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突发事件的类型与特征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职能研究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一、理解社会政策
        二、转型期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发展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
        一、社会事业的内涵与分类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描述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具体职能
        一、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就业保障的职能分析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公共卫生和教育保障的职能分析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保障的职能分析
第五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的职能研究
    第一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的社区管理职能
        一、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社区管理的价值之维
        二、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应然角色
        三、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实然角色
        四、“镇管社区”:命题的提出
    第二节 网格化管理: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的模式分析
        一、大城市乡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二、大城市乡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现状
        三、大城市乡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的模式评析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自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一、行政权与自治权的边界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政府角色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自治的实践困境
    第四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的职能研究
        一、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变迁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流动人口的特征描述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及评析
    第五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的物业管理:“政府退出”还是“政府介入”?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物业管理”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物业管理的现状描述
        三、“物业居委一体化”改革:“前进”抑或“倒退”?
第六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与职能转变
    第一节 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价值导向
        一、社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小结
        二、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认识误区
        三、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政府与社会多元协同治理体制
        二、创新社区自治的社会管理模式
        三、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不断满足公众新需求
        四、创新整合联动的社会参与体系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具体路径
        一、从“一元主体”转向“多中心”:提升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二、从“被动应对”转向“积极参与”:提升乡镇政府信息化管理能力
        三、从“防范控制”转向“疏导协调”:提升乡镇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能力
        四、从“管制为重”转向“公共服务”:提升乡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四、探索具有特色的区街经济发展新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向运动”视角下城市街居体制的变革路径与走向——基于G市A街道办事处的纵向考察[J]. 颜昌武,叶倩恩. 理论学刊, 2021(05)
  • [2]地方特色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县(区)级政府作用问题研究 ——以R市L区钢铁配套产业园为例[D]. 滕泰.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东山县城市空间特色研究[D]. 梁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全球文化保护视野下的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 涂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8]长春一汽厂前区特色环境空间与建筑形态研究[D]. 刘春茂. 吉林建筑大学, 2017(09)
  • [9]新时代条件下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对策建议[J]. 黄惠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以上海市T镇为例[D]. 孟文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探索特色区街经济发展新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