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曼尼托巴的草地联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宋艾[2](2019)在《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改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正不断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目标在于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与调整,而粮食物流对于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农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物流,销售等都经历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黑龙江垦区种植调整步伐的加快,依靠自身的地理优势,黑龙江垦区粮食产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黑龙江垦区调整了种植结构,加快粮食生产的发展,已多次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然而,随着粮食产业持续发展,粮食物流却发展滞后,导致许多黑龙江垦区粮食不能及时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优化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经营模式,解决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使黑龙江垦区粮食流向全国和世界更加顺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在物流研究领域,粮食物流一直被忽视。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宏观层面、物流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对粮食物流的深入研究还很少。本文定义了物流、分析了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现状和运作模式。比较了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粮食物流经营模式经验,找出符合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粮食物流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文章主要以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努力解决粮食物流效率低、成本高、损失大的问题为目的,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于粮食物流运作模式优化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研究法、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将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国内外做的比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分析,进而得出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物流经营模式的对策与建议,为黑龙江垦区粮食产业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对黑龙江垦区农产品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的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葛根佐拉[3](2017)在《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苏尼特右旗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支持畜牧业现代化政策指导下,牧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牧民群众办社入社的情绪不断高涨。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牧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增强牧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机构调整,乃至解决畜牧业与市场脱轨,草场退化等方面问题有着深远影响。政府行为对合作社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一,政府作为合作社的推动者,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优化合作社的外部环境;第二,政府作为合作社的指导者,为广大牧民宣传合作社及解读合作社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第三,政府通过立法使合作社的权益有了法律的保障。由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生的经济组织,政府在对其发挥作用时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本文就政府对合作社的行为应作出怎样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合作社的选题目的及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与内容,主要为文章做铺垫;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央政府、中间政府及基层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锡林郭勒盟及苏尼特右旗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第五部分对第三和第四部分遇见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第六部分,结语。简要概括了地方政府与合作社的发展关系论述,并提出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孙艳琳[4](2016)在《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文中指出从加拿大安大略省威汉姆的“主妇作家”到世界文学之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完成了华美的蜕变。她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我们这个时代的契科夫”。门罗至今已创作百余篇短篇小说,收录在14个集子中,目前已有9部被译介到中国,收获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声望。本论文以门罗的小说中文译本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文本出发,采用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叙事艺术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及作家个人的生活背景,探究其小说作品的流变特点和艺术特色,并将门罗与同时代作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她的小说创作展开全景式、立体型描述,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结论。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四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确立门罗小说研究的价值。二是国内外的门罗小说研究现状,包括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皆按各自研究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三是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欲对门罗小说的创作主题、人物形象流变、叙事特点和艺术风格等作全面研究,弥补国内目前门罗小说研究的不平衡。四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对本论文做一个方法论的归纳,明确创新之处。第一章为门罗小说的创作背景。门罗小说在当代加拿大英语文坛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状况基础之上。加拿大文学受英美文学的影响,自身又具谦逊态度,自联邦初建至今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是门罗小说创作的现实基础。然后介绍门罗生平及创作分期,个人成长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深远影响。门罗创作小说源于少女时代,其写作生涯可分为早期(1949年-1972年)、中期(1973年-1990年)和晚期(1991年至今)。她通过前两个时期奠定在国内文坛的领军地位,垂暮之年终于蜚声国际,也促进了加拿大文学融入世界文坛。第二章归纳门罗小说的创作主题。门罗笔下有两个永恒不变的写作主题:女性主题与地域主题。这两个主题在不同创作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有历史根源的,与当时国际思潮中流行的三次妇女解放运动遥相呼应,且该解放运动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都能在门罗笔下人物及情节中得到体现。由此而来,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皆带有自我自觉地成长意识和反叛性,呈现出典型的身份缺失—建构—升华的精神道路。对该主题进行归纳总结解读,追溯其不同的灵感源头和流变表现,利于对门罗小说的全面把握。地域主题的表现则更加复杂。门罗继承了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结合自身经历将人与自然、小镇、荒野的错综关系糅合在一起,赋文本予动态性和神秘感,体现出作家卓然的个人创造力,成就了门罗地域文学作家的美名。对门罗笔下地域文学的梳理,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性与立体性。第三章论述作品的叙事艺术,分为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两方面。门罗小说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小说形式,既有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与运用,也有对现代叙事理论的娴熟采纳,多元、流动的叙述视角容纳进更多的题材,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同时其笔下的叙述声音更多地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性别政治相关联,形成典型的个人写作特色。第四章继续论述门罗小说在叙述时间上的艺术特色。门罗笔下既有对传统顺时时间样式的灵活运用,也大胆尝试对时间进行错时和空间化的艺术处理,使其小说呈现典型的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特色。门罗笔下的错时时间样式主要体现为两种类型,倒叙和预叙。前者突出了叙述的重点,后者则充分激发出读者的好奇心,体现作者对情节的掌控。门罗笔下时序的空间化则表现为叙事时间的穿插、并置与停顿,削弱了故事的时间性,创造出多维的立体空间感,更好地展现作者的时空整合观。门罗将人物心理纳入重点情节描述当中,传达出对于伦理道德的哲理性思辨。第五章论述门罗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其作品包含多种对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运用,主要分为链式、网状、拼贴和中国套盒式。门罗重视情节上的环环相扣,但又不满足于此,常在同一文本中混合起中心事件和次要事件。有时又以人的思绪或心理、意识活动展开叙述,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彼此交融更替,体现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庄重感。拼贴式结构则激发了读者探寻真相的好奇心,促使读者透过些微细节了解真相。中国套盒式结构则由一个主要故事生发出一个或几个派生故事,强调的是情节的相互生发、延伸与融合,形成更高级的阅读快感。第六章将门罗分别与玛格丽特·劳伦斯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两位加拿大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选取她们各自的代表作进行文本分析,旨在找出之间的相同与相似之处。劳伦斯与门罗都善于将个人生活经历融入小说人物与环境设置,也同样追求对女性精神追求的刻画。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在主人公性格刻画的侧重上各有不同:劳伦斯强调女性的自强,尤其是加拿大初代移民在物质、经济上的独立;门罗则更擅长笔下女性的精神探索,符合当代加拿大的社会现实。二人对宗教的不同态度也显示出加拿大特殊的建国历史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此外,《石头天使》中蒙太奇式写作手法非常具有现代性,门罗则更注重对情节呈现方式的把控。而门罗与阿特伍德之间,有着相似的对女性形象的关注,及对多样性叙事手法的钟爱,二者在叙述视角、声音、时间与结构上都有相似的艺术处理方式。但门罗只写短篇小说,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同样优秀,二者在擅长的文学体裁上明显不同。此外,阿特伍德比门罗更早地投入到加拿大文学的建设中,因此具有更多的国际性。门罗的个人写作历程则和加拿大国内的民族运动紧密贴合,具有更多的民族性。
吉彪[5](2010)在《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代谢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寻小黑麦适宜的氮素水平,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N0、N75、N150、N225(即不施氮、每公顷分别施纯氮75 kg、150 kg、225 kg)对不同类型小黑麦品种东农5305(饲用型)和东农96026(粮饲兼用型)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氮代谢过程和籽粒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小黑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相关规律,揭示了氮用量对小黑麦产量和蛋白质的调控作用。本试验表明:1.两个品种旗叶光合速率随生育期推进先升高后下降。东农5305旗叶光合速率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变大,最大值出现在花后7天N225处理;东农96026最大值出现在花后7天N150处理下。说明过量施用氮肥会抑制东农96026旗叶的光合速率。2.小黑麦旗叶最大荧光产量Fm开花后呈M型曲线变化趋势,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旗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旗叶非光化学淬灭qN施氮处理低于N0处理;旗叶光化学淬灭qP呈单峰曲线变化,且施氮处理明显高于N0处理。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小黑麦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基本一致且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小黑麦籽粒蛋白组分的含量变化在生育期呈现单峰曲线的趋势。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则持续升高。氮素对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因品种和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对籽粒的蛋白组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同时籽粒中的各种蛋白与氮素积累量的关系可以用不同的二次函数来表述。4.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氨肽酶活性、内肽酶活性随氮素用量的不同而略有变化。综合四个酶活性的表现可以看出,东农5305和东农96026均在中氮水平即N150水平下表现良好。这说明:黑龙江省小黑麦在中密条件下少施氮肥、适量施氮是获得高产的有力保证。5.小黑麦各器官全氮含量从高到低为叶>茎>穗,叶和茎的全氮含量在籽粒形成前期呈现随氮素水平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而在籽粒形成后期则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穗的全氮含量在籽粒整个成熟过程中均呈现随氮素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6.两个品种在籽粒产量上受氮素的影响比较显着,东农5305在N75水平下能获得最高的产量(2 893.1 kg/hm2);东农96026则在N150水平下得到最高产量(4 631.6 kg/hm2)。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东农96026明显高于东农5305,且随氮素水平的增加升高的幅度变大。
盛敏[6](2008)在《VA菌根真菌提高玉米耐盐性机制与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代表性盐碱土中柠条、砂柳、胡杨、椿树、沙枣、白刺、枸杞、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芦苇、向日葵、葱、乌拉尔甘草、骆驼刺、苜蓿、冰草、羊草、芨芨草、大米草、盐角草、筛草、寸草苔和马蔺等25种主要植物根际的VA菌根真菌资源及土壤因子对VA菌根真菌的影响,探索了盐胁迫条件下接种VA菌根真菌提高玉米耐盐性的内在机制。同时,本文还研究了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气候条件对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农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构建了VA菌根真菌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小麦N、P吸收的贡献模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VA菌根真菌的种类从25种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并鉴定出浅窝无梗囊霉、皱壁无梗囊霉、细凹无梗囊霉、刺无梗囊霉、格氏原囊霉、薄壁原囊霉、幼套多孢囊霉、地表多孢囊霉、聚丛球囊霉、白色球囊霉、澳洲球囊霉、近明球囊霉、明球囊霉、缩球囊霉、副冠球囊霉、透光球囊霉、聚生球囊霉、地球囊霉、根内球囊霉、木薯球囊霉、摩西球囊霉、膨果球囊霉、具疱球囊霉、网状球囊霉、荫性球囊霉、三壁球囊霉、疣壁球囊霉和泡囊球囊霉等28种VA菌根真菌,分别隶属于球囊霉属、多孢囊霉属、原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等4个属。其中泡囊球囊霉和三壁球囊霉为我国新记录种,球囊霉属、多孢囊霉属和原囊霉属为优势属,缩球囊霉、地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地表多孢囊霉和薄壁原囊霉为优势种。2.菌根植物的多样性和VA菌根的结构类型所调查的14科25种植物全部被VA菌根真菌侵染。在以前研究认为没有或很少有VA.菌根真菌侵染的莎草科植物中发现寸草苔和筛草有菌根侵染现象。除筛草不能确定菌根结构类型外,其余24种植物的菌根结构类型以A型为主,占66.7%,少数为P型,占33.3%,没有发现I-型菌根结构。3.VA菌根真菌生态分布的影响因素VA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土壤pH和CO32-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HCO3-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Cl-、CO32-、K+、Ca2+和有机质含量通过直接作用影响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SO42-、HCO3-、Na+、Mg2+、水溶性全盐、速效P、速效K、速效N含量和土壤pH则通过间接作用影响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VA菌根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中SO42-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真菌和细菌数量呈显着正相关。SO42-、速效P、速效K、速效N含量和土壤pH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孢子密度,Cl-、CO32-、HCO3-、Na+、K+、Ca2+、Mg2+、水溶性全盐和有机质含量则通过间接作用影响孢子密度。植物种类不同其根际VA菌根真菌种的丰度及优势种不同。盐土、碱土和盐化灌淤土中的VA菌根真菌种的丰度不同,分别为24、18和17,但优势种、属相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VA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种的丰度及相对多度。4.VA菌根真菌提高玉米耐盐性的机制在盐胁迫下接种VA菌根真菌促进了玉米植株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累积,提高了玉米的耐盐能力。主要由于接种VA菌根真菌①提高了玉米叶片的组织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水分饱和亏;②增加了玉米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化学和非光化学效率,降低了胞间CO2浓度和Fo,调节能量在光化学和非光化学过程中的分配,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③降低了玉米植株的根冠比、比根长和细根(0~0.2 mm)占总根长的比例,增加了根系的平均直径、根系体积和根系活力;④提高了玉米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玉米叶片中O2-、H2O2、丙二醛的含量和电解质透出率,增加了细胞膜的稳定性;⑤提高了玉米叶片的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有机酸含量,增加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5.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农田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土壤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变性土的VA菌根真菌、真菌(除VA菌根真菌,下同)、G+细菌的生物量和微生物总量最高,褐灰钙土的真菌和细菌生物量之比及真菌的相对多度最高。真菌生物量及真菌和细菌生物量之比与土壤中Cu2+含量呈正相关,与7月、8月的平均降雨量和土壤中速效N、Mn2+、Zn2+、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G+细菌的生物量与土壤中速效P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G-细菌的生物量与土壤中速效P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VA菌根真菌的生物量与5~8月的平均气温和5月的平均降雨量呈正相关,与8月的平均降雨量、土壤容重以及土壤中Mn2+、Zn2+含量呈负相关。从49个农田土壤样品中鉴定出何氏球囊霉、摩西球囊霉、Glomus sp.1和G.sp.24种VA菌根真菌。G.sp.1和何氏球囊霉主要分布于灰色淋溶土中;摩西球囊霉主要分布于暗棕钙土中;G.sp.2主要分布于灰漠钙土中。何氏球囊霉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受5~8月的平均气温和土壤中Cu2+含量的影响,摩西球囊霉主要受5~8月的平均降雨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G.sp.1和G.sp.2主要受土壤中速效N、速效P、Mn2+、Zn2+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VA菌根真菌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小麦N、P吸收的贡献模型为:Y1=1.36350-0.00132X11+0.06304X12-1.64599X13+18.39645 X14模型1Y2=0.27405-0.00014X21-0.01429X22+0.00184X23模型2
陶怀颖[7](2006)在《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总体品质不高,结构不甚合理,区域性结构雷同的现象也较严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不充分,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的发展,逐步走出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子,按照现代农业和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顺应在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趋势,推进农业产业向区域集群化发展,这是增强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理论界在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探讨和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的可能性,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基本含义、研究的意义,赋予了产业集群新的内容和要求。 产业集群最早来自于工业的实践。本文考察了一些工业强国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历程、成效和措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并对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法和成本差异分析法,重点分析了国内农业产业区域演进的基本趋势,得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遵循市场规律、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方向,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一个结论。在农业强国的实践表明,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备条件的。 对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主要是研究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影响要素、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发展模式等,同时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这是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的新的贡献。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主要包括农业主导产业和主产区域的选择、布局,相关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途径和条件。实际分析和研究了一个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且发展潜力巨大、产业链条长的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案例,并对射阳县棉花产
孟凡胜[8](2005)在《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20 多年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到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农产品由短缺发展到相对过剩的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又出现了新的难题,如经常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实的情况是农业依然比较落后,农民依然比较贫困,而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尚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农民收入为何难提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由于“卖难”,无法实现其价值或低值出售,致使农民不仅不能增收,反而亏本。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有效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使农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二是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农产品物流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涉及到农业的现代化,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产品物流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突出表现在:缺乏农产品物流体系,不能做到货畅其流;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物流过程损耗大,成本高,加工增值能力弱,农产品物流利润率低,效益差,国际竞争力弱;比较而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较慢,2003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的增长幅度为27%,工业品物流总值同比增长26.8%,农产品物流(不含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的比重很小,仅占3.81%,同比发展增幅只有2.5%。从国际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物流成本指标看,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10%,我国粮食物流成本为40%,果蔬则高达60%;从损耗率指标来看,发达国家在5%以下,我国粮食损耗率在15%,果蔬则达到25%~30%;从农产品加工增值指标来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比重达到80%,增值比为1:3~4,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比重不到10%,增值比仅为1:0.8 左右。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这些特征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尚处在传统物流阶段,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落后,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现行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更有技术落后的因素。本文认为,农产品物流主体弱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流程不规范,物流标准化水平低,无序流动严重;物流技术水平低以及政府对农产品物流发
G.BONNEFOY,常杰[9](1981)在《曼尼托巴的草地联合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饲料和牲畜问题的农民组成了草地联合体,并且与曼尼托巴农业部提供的推广人员进行合作。草地联合体的目标是通过对传统的畜牧生产者们应用的管理实践的示范来改良肉畜和乳畜的牧草及饲料生产。五年的结果清楚地表现出其有效性。草地和牲畜管理都有明显的改进。经验肯定了推广——采用过程和对成年人进行补习教育的原则。
二、曼尼托巴的草地联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曼尼托巴的草地联合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2)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粮食物流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
2.1.1 粮食物流的概念 |
2.1.2 粮食物流的特点 |
2.1.3 粮食物流运作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营销渠道理论 |
2.2.4 市场效率理论 |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分析 |
3.1 粮食发展现状 |
3.2 粮食物流环境现状 |
3.3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 |
3.3.1 农户+加工性企业物流模式 |
3.3.2 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模式 |
3.3.3 龙头企业模式+合作社(基地) |
3.3.4 第三方物流 |
3.4 案例研究 |
3.4.1 八五〇农场情况简介 |
3.4.2 八五〇农场粮食物流经营环境分析 |
3.4.3 八五〇农场粮食运作模式的选择 |
3.5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存在问题 |
3.5.1 粮食供应主体分散 |
3.5.2 粮食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
3.5.3 粮食物流标准化体系不完善 |
3.5.4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发达 |
第四章 国内外粮食物流运作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典型地区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1.1 大连港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1.2 深圳市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1.3 吉林省物流运作分析 |
4.1.4 经验借鉴总结 |
4.2 国外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2.1 美国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2.2 加拿大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2.3 澳大利亚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
4.2.4 经验借鉴总结 |
第五章 完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体系运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 |
5.2 加强粮食物流市场体系建设 |
5.2.1 完善粮食物流市场主体 |
5.2.2 加大粮食储运设施建设投资 |
5.3 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网路建设 |
5.3.1 推进粮食应急体系构建 |
5.3.2 加强粮情监测预警 |
5.4 专业人才培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苏尼特右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 |
1.3.1 合作社的概念 |
1.3.2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
1.3.3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
1.3.4 牧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1.3.5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 |
1.3.6 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公共政策理论 |
1.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4.3 政府干预主义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创新点 |
2 各级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 |
2.1 中央政府的作用 |
2.1.1 中央政府对合作社的法律支持 |
2.1.2 政府在经济财政给予的帮助 |
2.1.3 中央政府对合作社人才的培养 |
2.1.4 优化整体政策环境 |
2.2 地方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 |
2.2.1 严格把关,认真落实中央政策 |
2.2.2 坚持典型示范,建立引导机制 |
2.2.3 大力宣传合作,培养人才队伍 |
3 锡林郭勒盟及苏尼特右旗牧民专业合作社现状 |
3.1 锡林郭勒盟牧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
3.2 苏尼特右旗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2.1 苏尼特右旗区域概况 |
3.2.2 苏尼特右旗经济发展现状 |
3.3 苏尼特右旗牧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3.3.1 X合作社运行现状 |
3.3.2 X合作社运作情况与技术路线 |
3.3.3 取得的效益 |
4 苏尼特右旗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4.1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4.1.1 大力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
4.1.2 加强宣传引导 |
4.1.3 探索党旗引领的发展模式 |
4.1.4 提供资金扶持 |
4.2 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不足之处 |
4.2.1 缺少地区化政策扶持 |
4.2.2 金融服务缺位 |
4.2.3 缺少规范监督 |
5 完善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
5.1 加大宣传、构建信息网络 |
5.2 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 |
5.3 出台配套政策,切实优化政策环境 |
5.4 进行系统管理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门罗小说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加拿大英语文学发展概况 |
一、发展概况 |
二、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门罗生平 |
第三节 门罗小说创作分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门罗小说的创作主题 |
第一节 女性主题 |
一、门罗与妇女解放运动 |
二、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地域主题 |
一、加拿大文学中的地域主义 |
二、门罗作品中的地域主义体现 |
三、门罗笔下的荒野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门罗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叙述视角 |
一、内聚焦式叙述视角 |
二、外聚焦式叙述视角 |
三、零聚焦式叙述视角 |
第二节 叙述声音 |
一、赋予女性声音 |
二、塑造女性声音的权威 |
三、不可靠叙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叙述时间 |
第一节 顺时时间样式 |
第二节 错时时间样式 |
一、倒叙 |
二、预叙 |
第三节 时序的空间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叙事结构 |
第一节 链式结构 |
第二节 网状结构 |
第三节 拼贴式结构 |
第四节 中国套盒式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大女小说家 |
第一节 劳伦斯与门罗作品比较 |
第二节 阿特伍德与门罗作品比较 |
一、二者的相似之处 |
二、二者的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附录:门罗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代谢及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小黑麦发展简史 |
1.2.2 氮素与小黑麦光合特性的关系 |
1.2.3 氮素与小黑麦氮代谢的关系 |
1.2.4 氮素与小黑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田间取样方法 |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旗叶光合速率变化 |
3.1.2 旗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
3.1.3 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 |
3.1.4 叶面积指数变化 |
3.2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代谢的影响 |
3.2.1 氮素水平对旗叶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3.2.2 氮素水平对植株氮积累、分配的影响 |
3.2.3 氮素水平对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 |
3.3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1 氮素水平对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2 氮素水平对籽粒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3.3 氮素水平对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4 产量及构成因素多重比较 |
4 讨论 |
4.1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1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2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4.1.3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代谢的影响 |
4.2.1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4.2.2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素转运的影响 |
4.3 氮素水平对小黑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VA菌根真菌提高玉米耐盐性机制与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VA菌根真菌的分类简史 |
1.2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及其分布 |
1.2.1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 |
1.2.2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的生态分布 |
1.3 VA菌根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1.3.1 不同生态型VA菌根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1.3.2 养分状况对VA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1.3.3 其它因素对vA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1.4 VA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制 |
1.4.1 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 |
1.4.2 改变植物体内离子平衡 |
1.4.3 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
1.4.4 诱导植物生理代谢发生变化 |
1.4.5 与植物根际其他微生物协同作用 |
1.4.6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
1.4.7 植物耐盐性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
1.5 农田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 |
1.5.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
1.5.2 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1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及其提高玉米耐盐性机制研究 |
1.6.2 农田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二章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采集 |
2.1.2 VA菌根真菌的分离 |
2.1.3 VA菌根真菌的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VA菌根真菌鉴定结果 |
2.2.2 VA菌根真菌形态特征 |
第三章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侵染和产孢的影响因素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标本采集 |
3.1.2 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及菌根结构类型的确定 |
3.1.3 VA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测定 |
3.1.4 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测定 |
3.1.5 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总数的测定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根化植物的多样性 |
3.2.2 宿主植物与VA菌根真菌之间的关系 |
3.2.3 土壤因子与VA菌根真菌之间的关系 |
3.2.4 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VA菌根真菌的关系 |
3.2.5 VA菌根真菌孢子密度和侵染率与各因子间的关系 |
3.3 讨论 |
第四章 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分布的影响因素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标本采集 |
4.1.2 VA菌根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
4.1.3 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测定 |
4.1.4 统计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盐碱土中VA真菌真菌的组成 |
4.2.2 宿主植物与VA菌根真菌多样性 |
4.2.3 盐碱土类型与VA菌根真菌多样性 |
4.2.4 土壤理化性质对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光合特性和水分状况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水分状况的影响 |
5.2.2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5.2.3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5.2.4 接种VA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根系特征和生物量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盐浓度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的侵染率 |
6.2.2 不同盐浓度下玉米对VA菌根真菌的依赖性 |
6.2.3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6.2.4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6.2.5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
6.2.6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根系结构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淀粉、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7.2.2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2.3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7.2.4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中游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7.2.5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盐害级数的影响 |
7.2.6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MDA含量和电解质透出率的影响 |
7.2.7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叶片O_2 -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7.2.8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对玉米酶活性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与渗透调节物质之间的关系 |
7.3.2 盐胁迫下VA菌根真菌与细胞膜稳定性间的关系 |
第八章 加拿大农田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VA菌根真菌菌丝的收集 |
8.1.2 土壤和小麦样品的采集 |
8.1.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8.1.4 小麦体内N、P含量的测定 |
8.1.5 VA菌根真菌菌丝长度的测定 |
8.1.6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
8.1.7 VA菌根真菌的鉴定 |
8.1.8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土壤类型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8.2.2 土壤类型对各类微生物生物量及其相对多度的影响 |
8.2.3 土壤类型与VA菌根真菌种属分布的关系 |
8.2.4 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条件对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8.2.5 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条件对VA菌根真菌种属分布的影响 |
8.2.6 VA菌根真菌菌丝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小麦体内N、P含量的贡献 |
8.3 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9.2 研究结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及研究的主要作用 |
1.2.1 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及产业区域集群理论的产生 |
1.2.2 研究产业区域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
1.3 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1.3.1 与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一:经济发展阶段性的理论研究概述 |
1.3.2 与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二: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的概述 |
1.3.3 与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三: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1.4 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技术路线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及集群化发展及启示 |
2.1 工业产业集群在国外的发展状况考察 |
2.1.1 欧盟 |
2.1.2 英国 |
2.1.3 意大利 |
2.1.4 巴西 |
2.1.5 印度 |
2.2 考察工业产业集群得到的启示 |
2.3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考察 |
2.3.1 美国大豆、玉米和棉花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3.2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3.3 其他国家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4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主要经验 |
2.4.1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中重要作用 |
2.4.2 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
2.4.3 突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市场秩序的规范 |
2.4.4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 |
2.4.5 大力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
2.5 从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得到的认识 |
2.5.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2.5.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壮大要立足自然优势,依靠市场拉动 |
2.5.3 政府在产业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促进和规范作用 |
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基本状况和集群化发展基本趋势 |
3.1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的演变过程 |
3.1.1 粮食生产由南向北转移,东南沿海地位显着下降 |
3.1.2 西北地区棉花生产高速增长,东南、西南生产下降 |
3.1.3 油料生产向华中和华北地区集中,东南沿海和两南生产呈下降趋势 |
3.1.4 西南、西北糖料生产加强,东南沿海和东北生产下降 |
3.1.5 东南沿海水果生产增加,华北和东北地区生产大幅下降 |
3.1.6 肉类生产由东南沿海和西南向北部地区转移 |
3.1.7 奶牛生产向华北地区集中,两南地区奶牛生产下降 |
3.1.8 禽蛋生产由东南沿海向华北转移 |
3.1.9 淡水鱼产品生产带向华中和西南地区集中,东南沿海和华北地区淡水产品生产下降 |
3.2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主要原因 |
3.2.1 适应资源优势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
3.2.2 积极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
3.2.3 大力依靠科技进步,支撑主产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3.2.4 积极发挥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 |
3.3 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
3.3.1 农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 |
3.3.2 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是大势所趋 |
3.4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趋势预测 |
3.4.1 显示性比较优势预测 |
3.4.2 成本差异分析法 |
3.5 结论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
4.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资源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2 市场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3 地理位置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4 技术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5 环境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6 政策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7 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 |
4.2.1 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 |
4.2.2 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 |
4.2.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 |
4.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规律 |
4.3.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形成期,主要是自然资源优势的推动 |
4.3.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扩张期,主要是产业规模化的推动 |
4.3.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整合期,主要是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集聚的推动 |
4.3.4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提升期,主要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
4.4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评价方法 |
4.4.1 评价指标 |
4.4.2 评价模型 |
4.4.3 集中度分析理论框架 |
第五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和途径 |
5.1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重大意义 |
5.1.1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有效途径 |
5.1.2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3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
5.1.4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可以不断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
5.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主要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
5.2.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聚合扩张效应 |
5.2.2 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
5.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
5.3.1 总体思路 |
5.3.2 主要目标 |
5.3.3 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
5.4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模式 |
5.4.1 产业集群的三种结构 |
5.4.2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应当采取的模式 |
5.5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条件及途径 |
5.5.1 发展条件 |
5.5.2 发展途径 |
第六章 案例分析: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 |
6.1 我国棉花产业经济基本情况 |
6.1.1 棉花产业经济 |
6.1.2 棉纺织业经济 |
6.1.3 棉花收购加工流通经济 |
6.1.4 棉花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6.2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6.2.1 棉花产业建设新情况 |
6.2.2 棉纺业快速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
6.2.3 植棉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6.2.4 棉花流通和加工现状及其发展 |
6.2.5 棉副产品多,综合利用增值潜力大 |
6.3 化学纤维与棉花纤维 |
6.3.1 化学纤维增速加快 |
6.3.2 棉纤维与化学纤维将长期共存 |
6.4 棉花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区域集群发展的必要性 |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构建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必要性 |
6.5 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 |
6.5.1 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的基本思路 |
6.5.2 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模式 |
6.5.3 发展方向 |
6.5.4 棉花产业集群区域的选择 |
6.5.5 主要措施 |
6.6 射阳县10万吨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效果解析 |
6.6.1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资源因素分析 |
6.6.2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市场因素分析 |
6.6.3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区位因素分析 |
6.6.4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技术因素分析 |
6.6.5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环境因素分析 |
6.6.6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政策因素分析 |
6.6.7 射阳县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效果解析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支撑体系建设及政策建议 |
7.1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主要建设内容 |
7.1.1 农业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
7.1.2 农产品大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7.1.3 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 |
7.1.4 农产品现代化物流中心建设 |
7.1.5 农业质量检测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
7.2 加快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政策建议 |
7.2.1 实施积极的信贷、财政和税费政策,引导农业投资向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倾斜 |
7.2.2 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
7.2.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
7.2.4 进一步健全营销体系,扶持壮大产业集群内的市场经营主体 |
7.2.5 整顿和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
7.2.6 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体系,规避农业发展风险 |
7.2.7 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良性发展的农业管理体制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
8.1.2 明确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目标任务 |
8.2 对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几点理性认识 |
8.2.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
8.2.2 促进同类龙头企业的地理集中要遵循经济规律,构建独特优势,充分释放园区对各种要素的聚合能量 |
8.2.3 创新发展机制,形成集群经济的内生效应 |
8.2.4 加大推动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扶持对集群经济的发展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8.3 需要讨论和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现状 |
1.2.2 关于目前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农产品物流的一般理论 |
2.1 物流理论概述 |
2.1.1 物流概念界定 |
2.1.2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
2.1.3 发展现代物流的理论基础 |
2.2 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理论 |
2.2.1 农产品物流的含义 |
2.2.2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 |
2.2.3 农产品物流类别 |
2.2.4 我国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3.1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现状分析 |
3.1.1 粮食物流发展的历史阶段 |
3.1.2 我国粮食物流现状 |
3.2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分析 |
3.2.1 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2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的现状 |
3.2.3 我国农副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 |
4.1.1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粮食物流现状 |
4.1.2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趋势及技术走向 |
4.2 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副产品物流 |
4.3 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经验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
5.1 中国农产品物流现代化 |
5.1.1 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
5.1.2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
5.1.3 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
5.1.4 实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 |
5.1.5 提高物流技术 |
5.1.6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经济目标 |
5.1.7 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障碍及面临的主要任务 |
5.2 物流国际化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产品绿色物流 |
6.1 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 |
6.2 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
6.3 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
6.4 中国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策 |
6.4.1 培育绿色市场,形成确保食品安全的销售网络体系 |
6.4.2 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全国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网络 |
6.4.3 建立和完善法制保障体系 |
6.4.4 建立和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
6.4.5 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
7.1 现代物流系统的整合观 |
7.2 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 |
7.3 粮食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
7.3.1 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确定合理分工的区域粮食供求流向 |
7.3.2 优化库存 |
7.3.3 优化粮食运输流向,完善粮食物流机制 |
7.3.4 优化粮食物流方式,逐步减少包粮,扩大散粮和集装箱流通方式 |
7.3.5 构建区域粮食物流中心 |
7.4 农副产品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 |
7.4.1 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
7.4.2 提高超市销售农产品的比重 |
7.4.3 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 |
7.4.4 发展现代物流园区 |
7.4.5 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
7.4.6 实施农副产品物流标准化,实现农副产品物流的无缝衔接 |
7.4.7 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 |
7.4.8 解决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畅通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 |
7.5 本章小结 |
8 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创新与政府政策 |
8.1 粮食企业的组织创新 |
8.1.1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
8.1.2 目前我国粮食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3 做大做强粮食企业集团 |
8.2 提高农户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
8.2.1 我国农户经营交易成本分析 |
8.2.2 对“公司+农户”组织形式的评析 |
8.2.3 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
8.3 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组织 |
8.4 发展农产品物流联盟: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
8.5 农产品物流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分析 |
8.5.1 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
8.5.2 我国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有关政策 |
8.5.3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物流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 |
8.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曼尼托巴的草地联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改善对策研究[D]. 宋艾. 延边大学, 2019(01)
- [3]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苏尼特右旗为例[D]. 葛根佐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9)
- [4]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D]. 孙艳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5)
- [5]氮素水平对小黑麦氮代谢及产质量的影响[D]. 吉彪.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6]VA菌根真菌提高玉米耐盐性机制与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盛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7]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D]. 陶怀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 孟凡胜.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9]曼尼托巴的草地联合体[A]. G.BONNEFOY,常杰.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