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标定方法研究

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标定方法研究

一、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校准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军[1](2021)在《融合多源信息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型多旋翼飞行器在整个航空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关键技术是飞控系统中的位姿测量以及航姿的控制。本文针对低成本多旋翼无人机位姿精确量测需求,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两个关键技术问题:1)如何精确可靠地测量无人机载体位姿并消除(或补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2)如何利用多源信息融合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载体位姿估计精度。针对上述关键问题,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解决无人机传感测量系统的误差问题,首先针对三轴磁强计、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的误差,给出了统一的三轴矢量传感器误差模型,分析了航姿角度误差及非对准误差,并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基于矢量模值不变特性的标量检验法校正传感器会对姿态角造成不可忽视的剩余误差。为此考虑结合三轴磁强计与三轴加速度计采用双矢量内积法和两步法来校正传感器误差及非对准误差。但是矢量内积法需要约束参考矢量,两步法校正非对准误差要求误差补偿矩阵是正交矩阵。因此,提出用于校正三轴矢量传感器的双内积法。双内积法结合标量校验法与矢量内积法的优点,构建双内积误差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的补偿矩阵能解决磁强计与机体坐标系及其他传感器之间的非对准误差,且在受测量噪声影响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校正效果。(2)三轴陀螺仪的误差大多在动态情况下才能显式的表出,校正三轴磁强计与三轴加速度的方法仅对陀螺仪的零偏等部分误差校正有效。为此提出了标定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航姿测量系统中三轴MEMS陀螺仪的矢量外积算法。该算法能从本质上统一现有各种基于重力矢量的陀螺仪标定方法,表达式更为简洁,过程计算更方便,而且无需速率转台或其他精密基准,适合于使用环境下对三轴MEMS陀螺仪进行现场标定。通过数值模拟和六旋翼无人机现场标定及飞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精确计算陀螺仪的各误差系数,且与采用转台标定方法的精度相当。将矢量外积标定法和递推数据滤波算法结合可获得稳定的姿态角数据,有利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载荷任务执行。(3)针对多旋翼无人机中姿态融合算法的问题,设计基于MARG传感器的航姿信息滤波结构,分析并改进无人机姿态融合滤波算法,验证姿态信息融合滤波器能提高无人机导航系统输出的姿态信息精度。针对无人机受运动加速度干扰的问题,为提高水平姿态信息融合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矢量观测的运动加速度干扰抑制姿态融合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抑制加速度和磁场双干扰的矢量并行全姿态滤波器结构,将其与各种常用传感器滤波融合算法结合,不仅能对强干扰和持久性干扰具有更好的抑制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的航姿估计可靠性和导航信息精度。(4)针对机载多源信息融合系统,设计多级分散滤波结构,采用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信息融合。通过研究联邦滤波算法中信息分配系数的关键计算方法,分析现有基于协方差和故障概率的信息分配方法不能同时兼顾系统精度和容错性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权衡因子的自适应信息分配方法。通过仿真验证,比较三种方法的融合误差,证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在联邦滤波算法的基础上,以GPS/电子罗盘/SINS/气压计组合导航系统的高程信息测量为例,给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信息融合并进行无人机飞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保障多旋翼无人机在复杂近地面环境下导航状态估计的精度与可靠性。

范小亮[2](2021)在《基于HMI的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设计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浮选是选矿工业最重要的技术方法,广泛用于有色金属、非金属、煤炭等各类矿物的选别。药剂添加(加药)是浮选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加药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选矿的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选厂传统的人工加药方式不仅精度差、劳动强度大、调节不及时,而且经常出现断药情况。因此实现加药自动控制已成为选矿行业的共识。本论文针对现有电磁阀加药法和计量泵加药法容易受到药液压力变化、粘度变化、含渣质以及管路结垢、阀芯磨损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频繁校准和逐个校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控制精度也不高等各方面的不足,创新性提出一种称重数控式智能化加药控制方法,并进行称重数控式智能化加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加药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负责加药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监控系统负责加药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本论文结合“个旧崇景公司智能化自动加药系统研究开发项目”展开研究,重点研究加药监控系统,根据生产现场浮选作业的加药控制和监控要求,设计开发一种基于HMI的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首先,根据选厂浮选车间浮选的实际工艺流程要求,并且根据设备控制的功能需求,确定智能加药监控系统的任务及功能,提出了由PLC和组态软件协作进行监控的技术方法。然后,对智能加药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配置,进行了HMI以及通信模块的选型,确定了智能加药监控系统的通信方式及组态软件选择,通过PLC与组态软件的协作,实现了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画面监控等功能。其次,依据选厂实际生产功能要求,本智能加药监控系统设计开发了浮选动态流程图界面、操作面板界面、实时数据显示界面、历史数据查询界面、参数校准界面以及操作帮助界面等监控画面,实现了自动加药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参数显示、实时趋势图显示、加药点参数设置、历史数据记录与查询、参数校准、报警管理等功能。依靠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可以储存和查询多达十年的历史数据,便于选厂技术人员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来获得浮选作业最佳的药剂量条件。最后,智能加药监控系统与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相结合,研究开发了具有控制和监控功能的智能化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并应用于个旧崇景公司浮选生产,进行了浮选生产的加药过程控制与监控。并且对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人机界面友好、功能完善、使用维护方便、性能可靠等特点。大大减轻了选厂工人的劳动强度,十分方便现场操作人员的生产操控。

杜思诚[3](2020)在《集散控制在火电厂除氧器水位控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江苏中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备电厂自投产运行后,发现除氧器水位自动控制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集散控制系统控制回路单一等问题,导致除氧器水位波动大,不能满足自动控制要求,影响机组安全生产运行。因此集散控制系统除氧器水位控制算法的优化势在必行。本文以集散控制系统除氧器水位控制方式的优化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除氧给水系统的结构特性,选定差压式水位计作为除氧器水位测量的现场设备。其次,本文基于除氧器水位控制精度要求高、响应速度快、控制逻辑可靠的要求,对控制系统进行选型,DCS系统因为其操作简单,组态方式多样,信号传输稳定,硬件设施可靠性高,符合此次优化的需求,最终选择科远公司的DCS系统作为此次优化的控制系统。此外,本文结合除氧器水位调节的优化要求,选择以模糊PID为控制算法,串级三冲量为控制方式,使用DCS系统进行组态逻辑编写。模糊控制主要根据现场操作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对数学模型的依赖程度低,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的变化而自主变化,可以较好适应除氧器水位的控制要求。使用MATLAB仿真软件来对编写的逻辑算法进行数学模型的搭建和仿真,得出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有效消除外部扰动对除氧器水位的干扰,保证了除氧器水位的稳定。最后,将优化后的集散控制系统(DCS)除氧器水位控制算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有效改善了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的品质,优化效果良好,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该论文有图36幅,表7个,参考文献74篇。

谭新[4](2020)在《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文中提出绿洲型城市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和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由于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城市空间发展受生态环境的约束。研究绿洲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对于实现干旱地区绿洲型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库尔勒是新疆典型的绿洲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一带一路”经济要道上的重要节点。目前,城市空间扩展方向不明、城市粗放蔓延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库尔勒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依照“特征—机制—预测—管治”的研究思路,基于1986、1993、2000、2010和2017年5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城市形态学、空间句法、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分析库尔勒城市外部和内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深入剖析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因机制,采用Sleuth模型进行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及自然发展、规划引导、生态保护、紧凑城市发展预案的预测,以及针对目前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情况提出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支撑策略及发展建议。结果显示:(1)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具有同步发展的规律,外部和内部维度均凸显出城市形态呈“一心两翼”的点状多片结构→“一主一次两翼”的双中心多组团结构→“一主二次多组团”的带状结构→“两带七组团”的扇形结构演变趋势。(2)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综合作用。其中,自然环境为城市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又约束城市扩展;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保障,牵引产业经济发展,强化空间结构;社会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吸引大量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向导,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引导和完善用地和功能布局。(3)通过Sleuth模型对库尔勒城市进行多情景预测,发现库尔勒未来发展应以规划引导预案为主,注重发展紧凑型城市、生态保护。(4)针对库尔勒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用地利用低效、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需严守城市生态红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以及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等策略,为科学调控库尔勒城市发展提供建议。

谢凌菲[5](2020)在《基于STM32的空间环模设备热沉温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是航空航天领域用于模拟太空中冷黑、真空、太阳辐射等环境条件而建造的一种地面多功能综合试验设备,其中热沉温控系统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空间环模设备行业领域普遍采用“PLC模块电控方案结合通用组态软件”来构建多样化软硬件系统实现对热沉温控系统流程及相关状态的监测与综合管理,然而随着社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空间环模设备领域内热沉控温系统知识产权的国有化、操作便捷化以及更快的响应速度等都是其优化和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华宇分公司所用空间环模设备热沉温控系统结构、气液氮温度流程以及控温原理。通过对热沉温控系统控制信号的梳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型空间环模设备热沉温控系统的控制需求以及控制难点。然后调研国内外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市场主流的控温设备总结分析,最终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气、液氮工质的热沉温控软硬件系统。该系统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407ZGT6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四线制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亚德诺半导体公司的AD7124-8型专用新型热电阻ADC芯片、AD5755-1型高精度DAC芯片以及ADuM5411数字隔离芯片,运用增量式PID温控算法,实现系统控温精度优于±0.5℃的设计目标。本文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利用Altium Designer19专业电子绘图软件完成了主控模块电路、ADC信号采集电路、DAC电压/电流输出电路以及SPI通信电路等硬件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工作,利用ARM专业集成开发环境MDK完成嵌入式代码的编写。通过前期搭建测试平台,完成了初步测试,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控制,经过实验室内联调测试,基本技术指标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解决常规空间环模设备温控系统中响应速度慢、干扰信号多、成本昂贵等问题,同时具有运行稳定、功耗低、接线简单等特点。本文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对于空间环模设备热沉温控技术的改进与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市场应用价值。

陆利军[6](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姚璇[7](2020)在《城市老火车站影响域空间演化研究 ——以成都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八横八纵”铁路网络格局规划与建设的飞速发展,火车站在提升区域交通运转效率和加强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铁路与城市联系的核心节点,火车站影响域逐渐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中整合的区域,并初步形成了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在高铁站影响域效益良好与老火车站影响域难以满足旅客需求的对比下,老火车站的扩能改造工程陆续被提上日程。研究并清楚了解老火车站影响域城市空间演化的自然规律,可以为科学制定扩能改造规划提供有效支撑。元胞自动机作为一种格网动力模型,其强大的复杂计算能力、高度动态特征以及与GIS结合进而获得地理空间坐标的空间能力,使得它在模拟复杂系统的时空演化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为研究老火车站影响域这个城市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的演化规律提供了优秀的研究方法。本文以成都市老火车站——成都站为例,深入分析自建立至今(2020年)成都站影响域范围内空间演化的特征、演化的主导因素和造成演化结果的主要原因。并以其影响域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扩展的元胞自动机(DUEM)为建模方法,通过对元胞自动机的详细了解和分析,利用DUEM模型与GIS结合的手段,对成都站影响域城市空间进行了空间模拟与演化预测,将之与同期的相关规划进行对比分析,从侧面分析了成都站扩能改造工程等成都站及其影响域相关规划的科学性和不足之处,为日后其他老火车站影响域的扩能改造规划提供了科学定量的规划辅助。同时,将元胞自动机成功应用于微观城市模拟,丰富和促进了元胞自动机的的扩展应用研究,也验证了DUEM模型在辅助区域和局部城市规划方面的可行性。

杨方宜[8](2020)在《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交通流特性和仿真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十三五”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目前,国内外对送站坪交通流理论研究较少,仍然缺少送站坪参数设计的标准和方法。随着枢纽客流量的逐年增长,高峰期间送站坪落客区域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大大降低了整个枢纽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了缓解拥堵,迫切的需要根据送站坪交通流特性和驾驶行为制定相关运营策略,并对几何布局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通过车辆时空轨迹重点研究了站坪落客区域的交通流特性和车辆微观交通行为,充分考虑了落客区域车辆走停行为和低速行驶情况,构建了适用于送站坪的车辆驾驶行为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在验证模型有效的基础上针对落客区域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送站坪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送站坪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采集方案和处理方法,利用摄像机标定方法提取车辆时空轨迹。基于轨迹研究分析了送站坪交通流特性,提出了车辆延误模型,并对车辆行程时间进行了估计。在交通流特性分析基础上,对送站坪单、双车道落客通道通行能力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落客区域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车辆行车速度、距离和落客时长,如果落客区域长度增加,则通行能力增加,但通行能力增量会逐渐减小,并且低速区域进一步降低速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比高速区域更大。其次,基于送站坪交通流特性对车辆驾驶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车辆换道目的和动机的分析,提出了强制性换道、协作性换道以及两个时间间隔的换道;为了实现落客区域车辆多次停车现象的模拟,基于车辆受迫停车等待特性建立了车辆落客决策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车辆落客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车辆落客决策的最主要因素是车辆距离进站口距离、车辆延误以及交警指挥,其中交警指挥对车辆落客位置向下游移动有正向的影响。然后,基于送站坪交通调查结果和驾驶行为建立了适用于送站坪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车辆受迫停车时长和落客位置将落客区域划分为若干部分,依据划分结果生成车辆等待耐性和速度等参数,并对车队进入规则和人行横道规则进行了分析建模,最终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校准的送站坪仿真模型可以很好的复制当天的运行情况,其输出结果可以为送站坪交通组织和管理策略优化提供基准。最后,应用仿真模型对单、双车道落客通道的运营策略和布局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现实中交警在落客区域上游匝道控制车辆进入的策略并没有增加落客区域的运行效率,无控制状态下的落客区域流出流量高17~18%。通过对落客区域长度变化的模拟,验证了“落客区域长度增加,流出流量的增量减小”的结论,并且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落客区域长度的建议范围:150~200 m。通过提出限制受迫停车和改变车辆落客位置等策略,将单车道流出流量比无控制状态下进一步增加23~33%,双车道流出流量增加22~29%。最后对仿真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理论结合实际对送站坪进行研究,系统的归纳出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交通流的一般特征,为丰富低速系统交通流的相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且论文从实际出发,根据送站坪仿真分析需求,研究开发了一个送站坪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为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交通规划与设计及交通拥堵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支撑。

李雷雷[9](2019)在《智慧教室节能用电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高校的教学楼建筑以及新学区的建设数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校内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急速增大,随之而来的突出问题在于因使用不当而产生的电能损失也日趋严重。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目前学校内在教室使用时所呈现出“长明灯”现象以及物业管理人士对楼栋内用电设备进行手动管控不便以及维护不利情况等问题,本课题就如何对教室内照明和空调等用电设备实现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系统化控制与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套以STM32F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高精度的专业计量元器件采集用电设备工作状态以及使用性能优越的传感器监测环境状态参数变化情况的终端设备,然后把楼宇内所有这些终端设备通过RS485有线通信或射频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再经本地服务器或智能数据终端等网关设备接入“云端”,实现对若干栋楼宇乃至整个学区教室内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进行远程化、集中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监管的详尽设计方案,这一方案在降低成本和节能增效上的优势尤为突出。本课题在设计时采用主节点和从节点相互配合进行组网的方式,通过主节点与多个从节点之间的双向通信以实现对照明与空调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在阐述时以设计过程为主线,分别从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两方面描述管理系统内各个模块的设计过程,即主要从硬件电路的构建设计到实现所需设计目标和功能的编写软件程序代码与仿真调试。在硬件方面,这个系统内每个模块的控制器都是以STM32F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针对各自设定的应用方式,分别实现了电能参数计量、有线通信、无线数据传输、近距离红外控制、环境状态参数变化情况监测以及恶性负载判断等功能,将这些模块协同在一起可以轻松配合远程服务端对本地照明和空调设备进行无人值守式的实时监管。文中详细地描述了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包括照明与空调控制电路、采样计量电路、RS485有线通信电路、无线数据传输电路以及环境数据监测电路等。而有关软件方面,设计上主要侧重电能计量、有线通信、无线数据传输、灯光控制、定时控制及恶性负载判断等程序设计,在硬件电路设计上对工频环境中会存在的电磁兼容等问题重新选定电能采集设计方案以及优化处理相关设计电路的同时,软件设计中也为配合全相位数据处理、三角自卷积窗等方式在专业计量芯片的应用调整了电能计量算法,用以提升所设计的电子式电能计量产品的高精度、高稳定以及较强的抗干扰力和对复杂工频环境下适应性的能力。依托性能稳定可靠的模块化产品和时下蓬勃发展的物联网(IOT)技术,在云服务器上以“数据库+网页端”的方式构建远程监测系统,使得这一针对照明和空调设备的节能用电系统得以具有扩展性强、灵活性高、远程互通和监管、个性化情景模式应用、多元化网络架构和高效化数据吞吐等优势,可以满足依据课表安排教室照明和空调设备进行灵活而又集中管理与控制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根据特殊环境或校方提出的特殊要求提供个性化情景模式定制乃至复用,这都在极大程度上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更具有了非常高的市场应用推广价值。

张悦[10](2019)在《基于Unity3D的催化反应装置软件开发》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控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常见的工控软件有两种,一种是组态软件,如WinCC、组态王、InTouch等,这类组态软件功能强大,组态方便,但是灵活性较差;一种是自主开发的工控软件,可使用高级语言,如C++,.net等,灵活性高但工作量大,需要有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而目前国内的催化反应评价装置多采用手动操作,部分有配套软件,软件的可移植性不高,需要大量重复性工作,费时费力。故本文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设计出了一个可应用于催化反应装置上位机软件设计的组件库,并使用该组件库成功组装出一台催化反应评价装置的上位机软件控制系统。不同于一些传统的仪器控制软件开发效率低且维护成本高,组件化的开发方式化繁未简,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此外,基于Unity3D这个强大的引擎,可以实现实验仪器的3D仿真,全方位展示实验场景,本文的主要工作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化整为零,完成催化反应装置组件库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由零到整,利用组件库中的组件整合出一台催化反应装置的上位机软件控制系统。组件库开发方面,首先分析了一系列催化反应装置,找出这些催化反应装置的通用组件,使用SolidWorks和3ds Max(3D Studio Max)作为中间软件完成组件模型的格式转换及参数设置,按功能将组件分为机械静态组件、机械动态组件和数字可控组件。然后基于Unity3D使用C#语言完成不同类别组件的功能开发,实现一个基本的催化反应装置组件库。具体包括根据不同协议串口通信实现上位机与仪器之间的通信,利用Unity3D中的UI系统实现组件相关的UI界面显示,借助GraphMaker插件实现数据实时的折线图显示。组件整合方面,基于已经实现的组件库,按照具体的仪器设置在Unity3D中组合相关组件,模拟出整个催化反应装置系统的组件连接及显示,完成使用协议的参数设置和一些数控组件的参数设置,连接实际的催化反应装置,在上位机运行软件,实现实时的仪器控制及数据显示,存储实验数据到本地SQLite数据库,最后导出可执行的应用程序。

二、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校准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校准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多源信息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必然
        §1.2.2 位姿传感器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1.2.3 无人机位姿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1.3 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估计的关键问题分析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位姿测量系统中三轴磁强计和加速度计的组合校正
    §2.1 位姿测量系统坐标系
        §2.1.1 参考坐标系
        §2.1.2 无人机姿态角描述
        §2.1.3 方向余弦、欧拉角和四元数的关系
    §2.2 无人机航姿传感器误差分析
        §2.2.1 三轴矢量场传感器误差
        §2.2.2 航姿角度误差
    2.3 三轴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组合校正
        §2.3.1 标量校验法
        §2.3.2 标量校验法校正矢量传感器
        §2.3.3 标量校验法校正小结
    §2.4 双矢量传感器的两步校正算法
        §2.4.1 矢量内积法
        §2.4.2 两步法校正
        §2.4.3 两步法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
    §2.5 三轴矢量传感器校正的双内积法
        §2.5.1 基于双内积的校正误差原理
        §2.5.2 非线性优化算法实现
    §2.6 三轴矢量传感器校正算法数值仿真
    §2.7 实验验证
        §2.7.1 模块实验流程及结果
        §2.7.2 多模块实验测试
        §2.7.3 无人机悬停实验
        §2.7.4 实验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矢量参考的三轴陀螺仪误差标定方法
    §3.1 MEMS陀螺仪的原理及误差模型分析
        §3.1.1 三轴MEMS陀螺仪的结构及原理
        §3.1.2 三轴陀螺仪误差模型
    §3.2 基于矢量外积标定三轴陀螺仪
        §3.2.1 陀螺仪现场标定方法分析
        §3.2.2 基于重力矢量的陀螺仪标定算法
        §3.2.3 陀螺仪矢量外积标定算法
    §3.3 数值模拟
        §3.3.1 叉积标定法积分形式数值模拟
        §3.3.2 积分形式叉积标定法与Fong标定法数值对比
        §3.3.3 叉积标定法微分形式数值模拟
        §3.3.4 仿真分析
    §3.4 实验验证
        §3.4.1 采用转台的标定
        §3.4.2 叉积法标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旋翼无人机航姿抗干扰融合滤波方法
    §4.1 多旋翼无人机航姿信息融合结构与算法设计
        §4.1.1从Kalman到 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
        §4.1.2 基于矢量参考的互补滤波算法设计
    §4.2 多旋翼无人机航姿解算与信息融合
        §4.2.1 基于陀螺仪的姿态解算
        §4.2.2 基于加速度计与磁强计的姿态解算
        §4.2.3 航姿信息融合系统建模
        §4.2.4 姿态信息融合算法验证
    §4.3 多旋翼无人机运动加速度补偿算法设计
        §4.3.1 算法思想及流程
        §4.3.2 算法验证
    §4.4 加速度和磁场干扰抑制算法设计
        §4.4.1 双干扰模式下的误差模型
        §4.4.2 干扰抑制算法设计
    §4.5 抗干扰航姿融合滤波算法验证与分析
        §4.5.1 实验配置及流程
        §4.5.2 实验算法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信息融合及容错方法
    §5.1 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信息融合结构设计
        §5.1.1 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信息融合结构方案设计
        §5.1.2 无人机位置-速度融合结构模型
        §5.1.3 无人机高度-速度融合结构模型
    §5.2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的联邦卡尔曼滤波
        §5.2.1 联邦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5.2.2 联邦滤波器的等价性分析
        §5.2.3 联邦滤波器与集中滤波器的性能对比
    §5.3 容错联邦滤波器信息分配及算法流程
        §5.3.1 信息分配原则
        §5.3.2 信息分配系数对融合性能的影响
        §5.3.3 基于权衡因子的自适应信息分配策略
        §5.3.4 信息分配流程及仿真分析
        §5.3.5 无人机飞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HMI的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加药控制系统研究状况
        1.2.1 国外加药控制研究状况
        1.2.2 国内加药控制研究状况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加药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加药控制系统结构
        2.1.2 加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2.2 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2.3 监控系统的功能及要求
        2.3.1 监控系统的功能
        2.3.2 监控系统的要求
    2.4 设计的原则
    2.5 现场浮选工艺流程及加药要求
        2.5.1 现场浮选工艺流程
        2.5.2 浮选加药要求
    2.6 小结
第三章 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HMI硬件选型
    3.2 PLC的选型及硬件配置
        3.2.1 PLC的选型
        3.2.2 PLC的硬件配置
    3.3 组态软件的选择
    3.4 HMI与 PLC的通信
    3.5 控制柜的设计与实现
        3.5.1 控制柜硬件配置
        3.5.2 控制柜模块的安装
    3.6 小结
第四章 监控软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1 KINGVIEW7.5 组态软件
        4.1.1 Kingview7.5 的软件系统结构及功能
        4.1.2 King View7.5 的开发步骤
    4.2 HMI与 PLC通信的组态
    4.3 变量的组态
        4.3.1 模拟量变量的组态
        4.3.2 数字量变量的组态
    4.4 命令语言及其使用
    4.5 画面设计与动画连接
    4.6 历史数据记录与历史趋势图的开发
    4.7 报警的开发
    4.8 HMI软件与PLC软件的协同作用
    4.9 离散变量的打包与拆包技术
    4.10 小结
第五章 监控界面的设计开发
    5.1 模拟动态工艺流程图
    5.2 操作面板
    5.3 实时数据显示
    5.4 历史数据记录与查询
    5.5 报警显示
    5.6 检测参数校准
        5.6.1 加药箱称重校准
        5.6.2 缓存箱液位校准
        5.6.3 加药电磁阀标定
    5.7 操作帮助
    5.8 小结
第六章 监控系统的应用测试
    6.1 通讯与数据采集测试
        6.1.1 通信组态及测试
        6.1.2 数据采集与传送测试
    6.2 缓存箱液位检测测试
    6.3 加药箱重量检测测试
    6.4 加药点加药量控制测试
    6.5 实时数据显示与记录测试
    6.6 报警测试
    6.7 历史数据查询测试
    6.8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授权专利及参加的项目

(3)集散控制在火电厂除氧器水位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除氧器水位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除氧给水控制概述
    2.1 除氧系统结构及工艺流程
    2.2 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控制策略分析
    3.1 几种常用控制方案
    3.2 控制方案选择
    3.3 各种工况之间的互相切换与跟踪
    3.4 系统静态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除氧器水位集散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4.1 电厂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4.2 科远DCS介绍
    4.3 除氧器水位DCS系统硬件设计
    4.4 除氧器水位DCS系统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除氧器水位集散控制算法研究
    5.1 常规PID控制算法
    5.2 常规PID控制局限性及解决策略
    5.3 模糊PID算法在除氧器水位控制中的应用
    5.4 模糊PID 控制与常规PID 控制在仿真效果与实际应用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剧烈演变
        1.1.2 我国绿洲型城市发展受到挑战
        1.1.3 库尔勒城市面临发展机遇
        1.1.4 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1.3.2 城市空间形态动力机制研究
        1.3.3 城市空间形态模拟研究
        1.3.4 绿洲型城市空间研究
        1.3.5 库尔勒城市空间研究
        1.3.6 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空间形态
        2.1.2 绿洲型城市
    2.2 元胞自动机理论
        2.2.1 元胞自动机的介绍
        2.2.2 元胞自动机在城市中的优势
    2.3 SLEUTH模型
        2.3.1 Sleuth模型的介绍
        2.3.2 Sleuth模型在城市中的应用
第3章 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况及阶段划分
    3.1 库尔勒基本概况
        3.1.1 城市基本概况
        3.1.2 城市基础空间形态
    3.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阶段划分
        3.2.1 人口与城镇化影响
        3.2.2 产业经济发展影响
        3.2.3 制度与政策影响
        3.2.4 城市用地增长情况
        3.2.5 基于各要素的阶段划分
第4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外部演变与特征
    4.1 数据准备和研究范围
        4.1.1 研究范围
        4.1.2 数据准备
    4.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外部扩展演变及特征
        4.2.1 外部形态扩展的历时性
        4.2.2 外部形态扩展的类型
        4.2.3 外部形态扩展的方向性
    4.3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内部演替过程及特征
        4.3.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4.3.2 城市用地功能变化特征
    4.4 库尔勒内外部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分析
第5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因机制
    5.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5.1.1 自然环境是基础
        5.1.2 道路交通是保障
        5.1.3 社会经济是支撑
        5.1.4 政策规划是指导
    5.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第6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演变模拟及预测
    6.1 模型的运行原理
    6.2 库尔勒城市模型数据准备
    6.3 库尔勒模型城市模拟
        6.3.1 Sleuth模型模型校准
        6.3.2 Sleuth模型适用性评价
    6.4 库尔勒城市模型预测
        6.4.1 情景预案设置
        6.4.2 情景预测结果
        6.4.3 适宜情景选择
第7章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建议
    7.1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问题分析
        7.1.1 绿洲生态承载力的限制
        7.1.2 城市空间布局不紧凑
        7.1.3 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
        7.1.4 产业结构发展待升级
    7.2 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对策
        7.2.1 严守城市生态底线,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
        7.2.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用地利用水平
        7.2.3 打造交通“大骨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辐射
        7.2.4 鼓励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STM32的空间环模设备热沉温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热沉温控系统设计方案
    2.1 基于气、液氮工质的热沉系统流程介绍
    2.2 集散控制电路系统整体结构方案介绍
    2.3 热沉温控系统方案设计
        2.3.1 热沉温控系统设计目标
        2.3.2 热沉温控系统设计功能要求
        2.3.3 热沉温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沉温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概述
    3.2 硬件电路设计
        3.2.1 主控芯片选型及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2.2 ADC芯片选型及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2.3 传感器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3.2.4 DAC芯片选型及电压/电流输出电路设计
        3.2.5 SPI通信电路设计
        3.2.6 其他模块电路设计
        3.2.7 PCB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沉温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2 热沉温控系统软件整体处理流程设计
    4.3 热沉温控系统中断流程设计
    4.4 AD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4.5 DA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4.6 存储数据的RAM结构设计
    4.7 E2PROM存储区结构设计
    4.8 SPI接口通信协议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沉温控系统软硬件测试分析
    5.1 系统测试方案概述
    5.2 硬件测试
    5.3 软件测试
        5.3.1 前端板级SPI通信模块测试
        5.3.2 AD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测试
        5.3.3 DA电压/电流输出模块测试
        5.3.4 数据存储模块读写测试
        5.3.5 软件测试总结
    5.4 PID调参
    5.5 系统综合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6)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2 本章小结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6.1 研究方法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城市老火车站影响域空间演化研究 ——以成都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铁路建设发展迅速
        1.1.2 现行老火车站的扩建改造需要指引
        1.1.3 元胞自动机为火车站影响域的发展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火车站影响域空间演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元胞自动机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原则
        1.4.1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建模与元胞自动机
    2.1 城市模型
        2.1.1 城市模型的理论与原理
        2.1.2 城市模型的检验与矫正
        2.1.3 城市模型的应用
        2.1.4 城市模型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
    2.2 元胞自动机概述
        2.2.1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2.2.2 元胞自动机的特征
        2.2.3 元胞自动机的理论内涵以及与城市空间的适应性
    2.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建模原理
        2.3.1 城市元胞自动机的原理
        2.3.2 城市元胞自动机的局限性
        2.3.3 城市元胞自动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2.4 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类型简介及模型选取
        2.4.1 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类型简介
        2.4.2 模型选取
第3章 老火车站影响域的特性
    3.1 相关概念梳理
        3.1.1 城市老火车站
        3.1.2 火车站影响域
        3.1.3 影响域空间
        3.1.4 影响域的演化机制
    3.2 火车站对其影响域空间的影响分析
        3.2.1 区域层面
        3.2.2 城市层面
        3.2.3 影响域层面
    3.3 高铁站影响域与老火车站影响域对比
        3.3.1 站点自身的差别
        3.3.2 影响域范围内的差别
    3.4 小结与思考
第4章 成都站影响域演化概况
    4.1 成都站简介
    4.2 火车站影响域空间演化的总体规律
    4.3 成都站的建设、扩建历程
        4.3.1 成都站初建(1950-1960)
        4.3.2 客货分离与第一次大规模扩建(1961-1966)
        4.3.3 第二次大规模扩建(1967-1981)
        4.3.4 第三次大规模扩建(1982-1989)
        4.3.5 综合整治工程的完成(1990-2005)
        4.3.6 平稳发展阶段(2005-2020)
        4.3.7 扩能改造与新一轮总规(2020-)
    4.4 成都站影响域空间演化分析
        4.4.1 从火车站建立到第二次大规模改建阶段(1950-1981)
        4.4.2 第三次大规模改建阶段(1982-1989)
        4.4.3 综合整治工程阶段(1990-2005)
        4.4.4 平稳发展阶段(2005-2020)
    4.5 2000年到2020年成都站影响域空间演化详解
        4.5.1 影响域范围的选择
        4.5.2 区位分析
        4.5.3 道路交通
        4.5.4 土地利用
    4.6 成都站影响域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
        4.6.1 自然环境要素
        4.6.2 城市、经济、人口与车站
        4.6.3 政策因素
        4.6.4 交通因素
        4.6.5 历史因素
    4.7 小结
第5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成都站影响域的空间演化模型
    5.1 成都站影响域演化的数学表现
        5.1.1 各类用地的通用行为规则
        5.1.2 居民地、商业单元行为规则的特殊性
    5.2 成都站影响域演化的的可视化行为
        5.2.1 数据准备
        5.2.2 数据预处理
    5.3 成都站影响域空间建模流程
        5.3.1 基本流程
        5.3.2 模拟过程
    5.4 模拟结果分析
    5.5 与规划的对比分析
        5.5.1 与扩能改造规划对比分析
        5.5.2 与北改控规对比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老火车站影响域演化总结
    6.2 老火车站影响域规划与发展建议
    6.3 研究不足
        6.3.1 案例对象不足
        6.3.2 模型自身的缺陷
        6.3.3 数据的缺陷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8)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交通流特性和仿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送站坪系统设计和分析
        1.2.2 送站坪通行能力研究
        1.2.3 驾驶行为研究
        1.2.4 送站坪仿真模型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送站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数据采集策略
        2.1.1 送站坪的布局介绍
        2.1.2 送站坪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2.2 相关交通调查
        2.2.1 送站坪基本情况调查
        2.2.2 仿真模拟交通调查
    2.3 车辆时空轨迹提取和数据分析
        2.3.1 基于张正友法和直接线性变换的摄像机标定
        2.3.2 车辆轨迹提取软件和提取结果
        2.3.3 车辆轨迹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2.3.4 交通数据获取和异常值剔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送站坪交通流特性和通行能力研究
    3.1 送站坪交通流特性
        3.1.1 车辆速度特性
        3.1.2 车辆加减速度特性
        3.1.3 车辆车头时距特性
        3.1.4 落客区域流量、速度和密度的关系
        3.1.5 车辆落客时长分布特性
        3.1.6 车辆落客位置分析
        3.1.7 车辆换道位置特性
    3.2 送站坪落客区域的车辆延误特性
        3.2.1 车辆汇入行车道的延误分析
        3.2.2 行车道的运行延误分析
        3.2.3 违规行为造成的延误分析
        3.2.4 基于回归分析的车辆行程时间模型
    3.3 基于送站坪交通流特性的通行能力分析
        3.3.1 送站坪的理论通行能力分析
        3.3.2 单车道落客通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3.3.3 双车道落客通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3.3.4 落客区域长度和车辆速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送站坪驾驶行为建模与决策机制研究
    4.1 送站坪车辆跟驰行为建模
        4.1.1 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安全约束分析
        4.1.2 跟驰模型安全约束的效果
    4.2 送站坪车辆换道行为建模和决策机理
        4.2.1 换道模型的安全约束分析
        4.2.2 协作和强制性换道决策机理
        4.2.3 两个时间间隔的换道策略
    4.3 基于驾驶员等待耐性的落客决策建模
        4.3.1 沉没成本效应简介
        4.3.2 送站坪驾驶员的沉没成本估计
        4.3.3 基于期望落客位置和等待耐性的落客决策模型
    4.4 落客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4.4.1 车辆落客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4.4.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4.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落客决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送站坪交通流特性的仿真模型研究
    5.1 送站坪车辆活动生成
        5.1.1 单车道车辆活动分析
        5.1.2 双车道车辆活动分析
    5.2 送站坪仿真模型的开发和实现
        5.2.1 基于聚类分析的送站坪落客区域划分
        5.2.2 不同落客区域的车辆等待耐性生成
        5.2.3 车辆生成策略
        5.2.4 基于交警控制策略分析的车队进入规则
        5.2.5 仿真模型中人行横道的实现
        5.2.6 仿真模型的参数
    5.3 送站坪仿真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5.3.1 模型校准方法
        5.3.2 模型验证的观点
        5.3.3 模型验证的构思和设计
        5.3.4 送站坪仿真模型的验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交通组织和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6.1 送站坪缓冲区域的分析
        6.1.1 缓冲区域车辆等待耐性的影响分析
        6.1.2 落客区域长度对流出流量的影响分析
    6.2 送站坪交警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6.3 单车道落客通道场景分析
        6.3.1 落客区域“禁止长时间停车”策略分析
        6.3.2 落客区域人行横道的影响分析
        6.3.3 “限制车辆受迫停车”策略分析
        6.3.4 “固定头车落客位置”策略分析
    6.4 双车道落客通道场景分析
        6.4.1 “限制车辆受迫停车”策略分析
        6.4.2 改变车辆期望停车位的仿真分析
    6.5 关键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6.5.1 车辆期望落客位置的灵敏度分析
        6.5.2 车辆落客时长的灵敏度分析
        6.5.3 等待耐性的灵敏度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9)智慧教室节能用电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应用技术
        1.3.1 STM32的应用
        1.3.2 电能表的应用
        1.3.3 有线通信技术
        1.3.4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1.4 本课题研究架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和性能
    2.1 系统设计要点
    2.2 系统的框架结构
    2.3 系统研究要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管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STM32系统电路设计
        3.1.1 控制器电路
        3.1.2 供电电路
        3.1.3 时钟电路
        3.1.4 复位电路
        3.1.5 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3.1.6 存储电路
        3.1.7 调试接口电路
    3.2 电能采集系统电路设计
        3.2.1 继电器驱动电路
        3.2.2 采样计量电路
    3.3 数据通信系统电路设计
        3.3.1 485有线通信电路设计
        3.3.2 无线数据传输电路设计
    3.4 环境数据监测系统电路设计
        3.4.1 人员监测
        3.4.2 温湿度监测
        3.4.3 光照强度监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理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4.1 软件设计
        4.1.1 软件开发平台-KEILMDK
        4.1.2 软件设计流程
    4.2 电能采集系统程序设计
        4.2.1 主程序设计
        4.2.2 电能计量算法
        4.2.3 校表程序设计
    4.3 数据通信系统程序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485有线通信程序设计
        4.3.3 无线通信程序设计
        4.3.4 红外通信程序设计
    4.4 环境数据监测系统程序设计
        4.4.1 主程序设计
        4.4.2 环境数据监测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管理系统的服务端设计
    5.1 服务端系统解决方案
    5.2 WEB端介绍
        5.2.1 登录系统
        5.2.2 首页页面
        5.2.3 空调监控
        5.2.4 照明/风扇监控
        5.2.5 设备监控
        5.2.6 查询统计
        5.2.7 系统设置
    5.3 微信端介绍
        5.3.1 用户登录
        5.3.2 教室查询
        5.3.3 数据分析
        5.3.4 自习课室查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管理系统的调试
    6.1 系统调试方法及步骤
    6.2 系统动态调试
        6.2.1 电能采集
        6.2.2 数据通信
        6.2.3 环境数据监测
        6.2.4 异常问题分析
    6.3 管理系统现场调试
        6.3.1 现场搭建产品应用环境
        6.3.2 现场设备状态查验
        6.3.3 管理系统调试及方案验证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硬件设计PCB板图
    附录2 软件设计程序示例
致谢
详细摘要

(10)基于Unity3D的催化反应装置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一些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
        1.2.1 集散控制系统(DCS)
        1.2.2 组态监控系统(SCADA)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和软件需求分析
    2.1 组件库设计原理概述
    2.2 相关技术理论
        2.2.1 软件平台介绍
        2.2.2 相关通信协议
        2.2.3 数据操作相关技术
    2.3 软件需求分析
        2.3.1 界面需求分析
        2.3.2 功能需求分析
        2.3.3 可扩展性需求分析
        2.3.4 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总体设计
    3.1 软件概要设计
    3.2 软件详细设计
        3.2.1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3.2.2 界面UI模块设计
        3.2.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3.2.4 组件模块设计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组件模块开发
    4.1 系统开发
        4.1.1 系统配置面板的开发
        4.1.2 界面UI模块开发
    4.2 机械类组件开发
    4.3 数控组件开发
        4.3.1 宇电表开发
        4.3.2 输液泵开发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软件系统组装实现
    5.1 软件系统概述
        5.1.1 软件开发环境
        5.1.2 系统硬件结构
    5.2 软件组装
        5.2.1 软件系统参数配置
        5.2.2 组件组装
        5.2.3 可执行程序导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校准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多源信息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研究[D]. 王勇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HMI的智能化加药监控系统设计开发[D]. 范小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集散控制在火电厂除氧器水位控制中的应用[D]. 杜思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库尔勒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与扩展模拟[D]. 谭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基于STM32的空间环模设备热沉温控系统设计[D]. 谢凌菲.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7]城市老火车站影响域空间演化研究 ——以成都站为例[D]. 姚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大型综合客运枢纽送站坪交通流特性和仿真模型研究[D]. 杨方宜. 东南大学, 2020(02)
  • [9]智慧教室节能用电系统设计与开发[D]. 李雷雷.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2)
  • [10]基于Unity3D的催化反应装置软件开发[D]. 张悦.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及其现场标定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