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营资本产权结构缺陷及影响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珈琪[1](2019)在《推进住房长期租赁的税费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宏观背景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长租公寓运营者出发,分析微观企业的税费负担,进而从税收的角度,提出推进长期租赁的建议。通过对住房租赁市场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供给端的主要问题是总量缺口和结构缺陷。而造成有效供给不足,结构错配的原因在于住房租赁市场的机构渗透率较低,仅为2%。机构渗透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则是租赁市场的租金回报率过低。较高的税费负担可能就是收益率低的一个原因。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在导师的带领下对杭州市的两家长租公寓进行了调研。以轻资产模式经营的长租公寓,由于有较稳定的房东、装修公司、家具公司的进项来源,其增值税负担为零,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附加、印花税也近乎为零,仅需要承担企业所得税,综合税负率为3.41%。因此,本文认为,轻资产模式的长租公寓,税收负担较低,并没有必要再给予税收优惠。与轻资产模式形成对比的是重资产模式,笔者的调研对象是拍得杭州市第一块租赁用地的国有企业,该重资产项目需要17年才能实现盈利,34年后才能收回投资。在税费负担方面,较轻资产模式多缴纳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项目运营初期的综合税负率为12%左右。本文认为,重资产模式要实现“突围”,企业方面,可以采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来降低整体的房产税税负。政府方面,应当给予重资产经营的企业以税收优惠,具体包括,明确企业向个人出租房屋,用于居住,均按照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允许在增值税应税收入中扣除按年扣除土地价款;将长租公寓纳入“两免三减半”的产业,重资产型长租公寓,实行较高的折旧率;给予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专项税收优惠。
王子林[2](2014)在《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导论通过四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基本的架构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文献评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可能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创新相关理论基础。研究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创新所涉及的理论很多也很复杂,在此本文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涵盖进来,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私有制理论、私营企业成长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首先,私营企业在中国的成长与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私有制理论为基础的;其次,在现实的经济生活里,中国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遭遇了成长危机,此时我们应当借鉴西方世界相对成熟的企业成长理论来丰富指导实践;最后,由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坚持完全理性人、完全信息、交易成本为零等假设,使其理论与现实脱轨,无法真正有效地描述企业的运营与成长过程,因此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研究离不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与指导。第三章,中国私营企业的现实分析。这一章总结了中国私营企业当前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中国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私营企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然而在中国私营企业抓住机遇不断成长的同时,也有许多曾经在商海叱咤风云的巨头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渐步入困境,陷入成长危机。本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切入进行了私营企业成长障碍的制度机理分析,得出结论:从目前来看实现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决定企业成长的制度集合(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结构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相容性包涵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企业设计的内部制度结构与国家制定的外部制度环境是否与企业发展的现实相容;二是指决定私营企业成长的制度集合中企业内部制度结构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是否相容。其中前者的相容性决定了后者的相容性。接下来本章具体探讨了当前我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制度结构存在哪些障碍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得以攻克。第四章,中国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变迁分析。制度环境是指影响私营企业成长所有外部制度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由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共同支配着,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服务环境。其中法律环境是整个制度环境的保障,对于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有三项:立法完备、司法公正、执法严格;政治环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中央政策方针的设计,二是政策的贯彻与执行;经济环境被视为是私营企业成长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是金融环境与市场管理;社会服务环境的完备与否影响着私营企业成长所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同时也会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程度,考察社会服务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二是专业市场的发展。本章从市场和国家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梳理了市场经济制度变迁的轨迹,论述了国家对市场制度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探讨了我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的演进历程与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私营企业成长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我国私营企业成长制度环境的需求与供给模型分析,为私营企业制度环境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导向。第五章,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分析。首先,本章探讨了我国私营企业的产生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私营企业的制度特征以及制度特征对私营企业成长的辩证影响。其次,本章以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为归类单位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制度变迁轨迹进行了梳理,总结探讨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企业制度结构变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私营企业的启示。最后,本章进行了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内部制度结构的需求与供给模型分析以及均衡博弈分析,为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导向。第六章,美、日私营企业比较制度分析及其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启示。相对于我国的私营企业而言,发达国家的私营企业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它们相对成熟完善的企业制度,所以在研究我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制度创新的经验。本章将以美国与日本的私营企业为例,对它们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进行的比较制度分析,以期得出一些对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可行建议与有益启发。第七章,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相容性制度集合创新路径选择。通过前几章对中国私营企业的现实分析以及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与制度结构变迁轨迹的梳理和发达国家间私营企业的比较制度分析可知,对于当前的中国私营企业成长来说,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决定企业成长的制度集合(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结构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相容性。中国私营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成长,就一定要在清醒认识企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企业成长的内外环境相容性制度集合创新,以解除企业成长外源性障碍的同时增强企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本章将具体探讨怎样通过制度创新来规避当前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制度结构中存在的障碍对企业成长的制约性。
李清亮[3](2012)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文中研究说明民营经济在中国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民营经济的兴起,包括其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本身需要科学的理论解释。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分析和制度比较,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及其制度环境演变作出合乎历史逻辑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进行科学研判,提出可行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工具,围绕“合法性”和“制度环境”两个核心概念,沿着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两条历史主线,仔细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制度政策、发展成效等,探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揭示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以及改革家、地方政府等在制度创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在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制度环境的关键因素又是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即包括在正式的法律文本中的合法性表述,也包括由中共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构成的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地位。在转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比法律文本上的合法性更为重要。(二)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沿着特定的机制进行,即“社会压力—民营经济贡献—意识形态突破—法律地位上升—制度环境改善”。每一次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大规模改善,都以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突破和法律对民营经济的肯定为前提,而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取得突破并在法律上予以追认,均因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存在政府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不可替代的社会贡献是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三)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面临不同的压力甚至危机,民营经济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撑,而前提又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在实际运行中贯彻落实。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民营经济的新任务是担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更加宽松,更加体现市场经济“以人为本、规则透明、起点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所有这些又需要在意识形态和宪法法律上有新的突破。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分析单元的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历史阶段划分的创新。特别是提出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社会压力及贡献—合法性增强—制度环境改善”理论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进行剖析,涉及到产权保护制度、融资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财税制度、社会服务体系以及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等;最后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发挥民营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国家需要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和顶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
王立元[4](2011)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对金融资源进行配置,它以发行虚拟证券的形式将资金从社会公众手中聚集到需要资金的企业,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便利;此时,股票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则需要由企业将它们通过股票市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使用,以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到的资金如何使用对于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重要意义:就微观层面而言,它决定着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投资者利益得以保障的基础;就中观层面而言,它决定着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否得以实现,围绕募集资金使用展开的各种活动是所有股票市场行为的中心环节;就宏观层面而言,它甚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中国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使用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即上市公司大面积频繁改变募集资金的投向。这是顺应市场变化的商业决策,还是股票市场功能扭曲下的恶意融资?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提升的动力,还是公司绩效下滑的先兆?要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十分困难。群发性的募资变更行为是中国上市公司行为规律发生作用的一个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背景之下,为这一行为规律探索一条可以因循的逻辑线索具有相当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现有的国外文献中,对募集资金使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和随意使用自由现金流、公司的低效率投资行为、以及新股发行后长期业绩不良等问题,专门研究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相关成果几乎未见;而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募资投向变更的动因和募资投向变更的后果的研究。其中对募资变更动因的探讨是这一研究相对集中的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或用规范分析方法或用实证研究方法论证了引发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对公司及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变更募资投向是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及宏观政策调整的一种自然反应,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应盲目否定。对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反应,一是募资投向变更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对募资投向变更后的市场反应的研究文献均采用了事件研究法,但研究结果却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其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行为是否作出了反应,这是判断市场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募资变更行为作出了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这是判断投资者对改变募集资金投向这种行为的态度是否理性的重要依据。对于募资投向变更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现有文献涉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已有文献绝大多数采取会计研究法以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结论也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变更募资投向使公司业绩下降,另一种则认为变更募资投向提高了公司业绩。关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现有研究成果涉及到这一行为的动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内容可谓全面,但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且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探索静态而孤立。现有文献中的规范研究简单地将各种募资变更行为同质化,以“变更”和“不变更”作为判断上市公司优劣的标准;实证研究则通常只考察1-3年的数据或者典型个案,分析结果的解释力有限。第二,对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探索缺乏清晰的逻辑线索。现有文献没有深入地探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众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这些市场行为主体在改变募资投向这一行为产生及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作用以及内在的关联,缺乏对募资变更行为生成机制的系统分析。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研究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方面,提供一份完整的募资变更资料和一条贯穿首尾的逻辑线索。本文以1990年~2009年在中国股票市场进行IPO且发生过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全景式地展示了自中国股市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情况,对引发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制度及非制度诱因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并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动因,及其对市场及公司绩效的作用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本文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定义以及设定的相关数据采集标准,从第一例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发生的1993年至考察期末的2009年,中国股票市场上累计有538家上市公司变更过IPO募资投向,这成为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样本。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的实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公司治理总体水平以及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是否存在相关关系;(2)管理者的股权融资偏好以及投资者的资产选择偏好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是否存在相关关系;(3)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改变IPO募资投向的行为做出了怎样的反应;(4)上市公司改变IPO募资投向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了以下几组研究成果:1.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及非制度诱因,本文给出如下解释:就制度性因素而言,中国现行的股票发审制度,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特性,这种政府主导的对股票的供给从总量到结构都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之制度具有的项目主导特性,这使得拟发行股票的企业在争夺发行资格的竞争中,以项目作为唯一的核心指导企业的决策行为,从而形成募资变更行为事前强化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在变更IPO募资投向行为发生之后,来自公司外部监管层面的处罚惩戒机制失效,来自公司内部中小股东层面的诉讼赔偿机制缺失,表现出制度约束弱化的特征。这种变更行为事后弱化的约束机制,加上以供给主导特性、项目主导特性和供给非有效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事前强化的激励机制,形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大面积变更IPO募资投向行为的制度根源。就非制度因素而言,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低股权融资成本使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了股权融资的外在激励,股权融资近乎为零的自由现金流约束又产生了内在激励,使其具有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企业本身对资金的渴求与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遇上制度性的强激励与弱约束,便催生了上市公司的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选择的投资项目具有相当的偏好,具体表现为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单一资产偏好以及由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引发的投资选择偏好,上市公司为确保发行成功以及发行时获得较高的定价,会在发行前选择项目时有意识地迎合投资者的偏好,而在发行成功募集资金到位后,又变更这些项目。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偏好导致了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非制度性激励机制的强化,而以所有权性质结构中的“委托人-代理人缺位”问题和股权分配结构中的“大股东控制”问题为特征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缺陷,和以公司控制权市场及经理人市场约束失效为特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缺陷则是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非制度性约束机制弱化的具体表现。非制度性激励机制的强化与非制度性约束机制的弱化同样成为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重要诱因。2.关于募资投向变更的动因及后果,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二项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可能性越小,募资变更的概率与公司治理水平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募资变更的程度越低,募资变更程度与公司治理水平负相关。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组成部分的所有权性质结构、股权分配结构、独立董事占比、B股H股发行状况、以及公司控制权转移状况等均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概率和程度呈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将影响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非制度因素归结为资本成本因子、负债水平因子、自由现金流因子和多元化经营因子,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的概率和程度与资本成本因子、负债水平因子和多元化经营因子都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通过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行为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行为在短期内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剧烈反应,说明市场对于募资投向变更这一行为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但上市公司的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却使投资者在短期内获得了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市场并没有将募资变更行为当作一种“失信行为”而通过股票价格予以惩罚,反而将其当作具有某种“价值”的信息予以追捧,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募资投向的助推剂。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将上市公司的系列财务指标转换成为反映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以此作为基础研究公司在变更募资投向前后的绩效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变更募资投向之前变更样本的绩效水平更低,说明经营绩效较差的公司更容易变更募资投向;对变更样本在变更前后公司绩效的t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统计上并不显着,但改变募资投向的行为确实提高了公司的总体经营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已有文献的实证研究样本局限于有限年份的截面数据或者某一行业领域的样本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的说服力。本文的数据统计在1990~2009历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相关公告的基础上得出,涉及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所有变更过IPO募资投向的公司,对募资投向变更总体情况的反映更为全面。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对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的研究遵循一条“前因-后果”的逻辑线索;对于募资变更动因的探讨,无论是制度诱因还是非制度诱因,均从变更行为“事前”与“事后”两个方面考察引致该种行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对于募资变更后果的探讨,则以该种行为产生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为线索展开研究,分别检验作为短期效应的市场反应和作为长期效应的公司绩效。这是以往的研究文献不曾有过的尝试。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已有涉及上市公司募资投向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文献均采用单一财务指标,如息前税后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本文在检验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时,选取了反映公司资产运营能力、债务清偿能力、盈利能力的12个财务指标构成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反映公司整体绩效水平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作用后果。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是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的探究。本文在尝试理清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前因-后果”这一逻辑线索的同时,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如股权再融资中的募资变更问题、募资变更行为的监管问题、关联变更行为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尚未涉及,实证检验未能结合问卷调查或者具体案例比较分析等方法,这将是本文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努力的方向。
齐平[5](2010)在《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中国私营企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私有制的企业形态,它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变迁大环境中生成与发展,因此具有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经济行为运行方式和诚信理念及行为。其诚信问题因生长的环境、资本积累的途径、业务发展的1`基础、资本运作的手段,以及追求增值的欲望和目的等而有其自身的表现。私营企业作为构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主体,其诚信问题既关系到市场经济制度的有序有效运行,又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研究中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及把握中国私营企业属性、特点、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性的探讨,旨在从制度层面构建中国私营企业诚信规则,促进私营企业健康发展。本文重点阐述四方面内容:首先,运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契约理论等研究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问题,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内涵、特质、功能、效率、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阐述;其次,从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表现和危害等方面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剖析了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原因。从交易成本节约、生命周期延长和内生成长等方面,论证了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建设的内在必要性;再次,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三方面对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进行了设计与安排。最后,围绕企业管理的流程,考察在诚信制度安排下其运行态势,并从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完善产权制度、建设科学的治理结构以及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角度,给出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有效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李学诗[6](2008)在《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及发展方向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股权结构模式,呈现出产权结构一元性和封闭性以及产权关系模糊等特性,这种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其弊端开始显现。因此,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开展资本运行;促进产权流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企业本身,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诸多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因此要使民营中小型企业产权结构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剖析的方法,旨在对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全文拟设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企业产权结构理论及民营企业产权设置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及其困境;第三部分对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缺陷及影响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产权结构发展的诱导因素、制约因素及发展条件;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和提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向、方式和路径。
龚谊[7](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在我国理论界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而在国外理论界却已经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演变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银行业不存在资产配置实践,只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从而没有有意识地把银行资产配置作为一个经济理论来研究。本文在提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概念后,以资产配置理论的演变为研究起点,回顾了国外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轨迹,并基于资产配置模型的要求,介绍了资产组合的理论基础,Markowitz模型和VaR方法。效率是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追求的目标。银行的效率表现为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是资产配置水平的集中体现。从长远来看,银行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效率。为此在整个理论分析的最后介绍了银行效率理论。理论的阐述既为研究奠定了基石,也为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启示。随之,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制度模式进行了评析,具体考察了美、英、日、德的资产配置实况,总结出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共性特点。进行资产配置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目的无非是为我国资产配置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在国外运行得较好的制度直接移植到我国,因为制度比技术具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一种新的制度的传播或移植,不仅受既定的利益格局的制约,而且还受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基于这种考虑,对建国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认识到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变迁的考察,认识到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础性内容,是一种潜在的资产配置,该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内在制度是银行支撑资产配置行为的基础和配置效率的来源,与现实资产配置能力之间有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其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一个银行资产配置持续发展的平台。由此,探讨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产权效率,指出了产权安排从根本上规定着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规定着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与竞争力。相比金融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其变化决定了银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资产配置的变化。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识别是成功进行资产配置决策的基石。为此,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针对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由于金融制度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身处其中的中枢企业,具有与其他产业部门中的企业不同的特殊性质。描述商业银行的理论模型,必须能够较好地解释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资产组合选择、资本价格(利率)决定、风险规避、不确定性预测等不同的银行资产配置行为方式。基于这种情况,以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的发展过程和方法,研究了每一模型建立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应用。模型化管理是针对银行的所有资产的管理,对于其中占比最大资产——贷款而言,资产配置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需要对贷款组合结构进行优化,对目前采用分业经营制度的我国来说,银行持有一个具有尽可能高的收益率和尽可能小的风险的贷款组合,更具有重要性。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了贷款组合的二次规划模型,给出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另外,通过建立模型得到了在VaR约束下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并且求出了对应的每种贷款权重。不管采用何种资产配置方式,其最终要体现在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上,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商业银行是一个在安全性、流动性、合规性约束之下的、以盈利性为最终目标的一个系统。资产配置效率评价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金流为控制对象,因而资产配置效率评价是实现这一系统目标的基本手段。本文运用系统方法中的层次分析原理设计综合评价模型,找出了综合评价时科学排序的具体方法,解决了银行资产配置综合评价不能合理排序的难题,从而有利于考核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资产配置水平。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更广阔的视野内探讨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思路和政策选择、因此,在理论探讨、历史考察、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为落脚点,概括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质量的对策。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详尽的和可直接实施的操作方案,而是力求使对策性规范研究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瞩性,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提供切实的理论参考。
张晓红[8](2006)在《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最终要依托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高效率。我国的改革是从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开始的。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因而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基于提高企业效率的考虑。现在改革向纵深进行,改革的方法和措施虽各不相同。但提高效率的目的并没有变。本文的论题为:探讨在经济转轨这一特定背景下,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效率改进的相关建议。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新兴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指导下,具体采用比较分析、定性分析辅之以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总—分—总的基本思路展开论述。在总括介绍了效率理论、界定了微观经济组织并构建了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转轨阶段存在的主要微观经济组织进行个别效率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效率改进方向,最后又综合分析各类组织之间的效率联动及其必要条件,并提出了促进组织之间效率良性互动的环境建设方向,以此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具体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为研究准备,回顾、分析、梳理效率理论的已有成果作为研究的理论准备,界定微观经济组织并深刻认识其所依托的经济环境作为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构建以制度为主线的、产权—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用于对我国微观经济组织进行效率判断及解析。第二章至第五章在上述的效率分析框架下,分别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农业微观经济组织进行个别效率判断和解析。第二章集中分析国有企业。本章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相比的特殊性,认为改革使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得以优化,渐进地提高了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但是国有资产产权权能、权责、权利不能吻合成为其现阶段主要的效率制约因素。总体上判断国有企业的效率变动以提高为主,但增长势头弱。最后提出应该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不同经营领域设定不同的效率目标,辅之以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全面搞活国有资产带动国有企业渡过改革“深水区”。第三章集中分析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我国独有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它的组织形态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对乡镇企业的效率分析表明,乡镇企业对不完善的“灰市场”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其效率的主要促进因素。本章所形成的另一个观点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乡镇企业作为一个独特微观经
蔡则祥[9](2005)在《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着提升,金融真正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在中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却没有得到同步优化,积累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要调整金融结构,就要对金融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之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层面上,而要从理论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提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探索优化金融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从而为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企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较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促进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金融理论发展;二是把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的考察,分析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促进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思路。 本文以金融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现实依据,以“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为分析主线,以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层次,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概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寻求研究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其次,从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入手,探讨金融结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三,建立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指标,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以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状况进行深
温涛[10](2005)在《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总结和归纳金融组织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了农村金融的理论范畴和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结合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剖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得出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农村金融自身内部运营和农村金融发展外部环境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目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其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揭示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水平的基本状况,并构造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与救援机制;最后,在确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重组的战略模式与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困扰 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演进过程的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和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困扰。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一方面正面临自身内部运营风险的阻碍,主要表现为:超高负债经营与巨大不良资产包袱所导致的农村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的加剧;农村金融产权与治理结构缺陷所导致的对农村金融稳健性的危害;农村金融经营管理不力造成的经营、管理风险滋生;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过度管制与不规范运作致使风险不断产生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正面临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风险问题、农村金融经济失调风险问题、金融结构风险问题、农村金融区域风险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2、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经济1952—2003年和1978—2003年的阶段性分析,可以知道,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由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形成了“二元结构”。在这种“二元结构”下,一方面,整体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结构性”的抑制,而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又对农村金融深化形成约束,这种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制约直接导致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的生成、积聚和扩散。另一方面,在“二元
二、私营资本产权结构缺陷及影响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私营资本产权结构缺陷及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推进住房长期租赁的税费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1.1 对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和问题的研究 |
2.1.2 对住房租赁市场薄弱的原因研究 |
2.1.3 对美、德等国租房政策的研究 |
2.1.4 改善住房租赁市场对策的研究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1 欧美租房市场的发展历程及政府干预 |
2.2.2 租赁住房的理论研究 |
2.2.3 私营租赁市场研究 |
2.3 总结性评述 |
2.3.1 对国内文献的评述 |
2.3.2 对国外文献的评述 |
3 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与实施长期租赁模式的障碍 |
3.1 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住房体系的总体格局 |
3.1.2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现状 |
3.2 实施长期租赁模式的障碍分析 |
4 长租公寓税费负担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
4.1 长租公寓的经营模式及其特点 |
4.1.1 长租公寓的经营模式 |
4.1.2 长租公寓的特点 |
4.1.3 长租公寓的税收政策 |
4.2 杭州市长租公寓市场 |
4.3 轻资产型长租公寓——世联行红璞公寓 |
4.4 重资产型长租公寓——宁巢白石公寓 |
4.4.1 宁巢公寓经营情况 |
4.4.2 税负测算 |
4.4.3 成本收益分析 |
4.5 轻资产模式与重资产模式对比 |
5 重资产模式的突围策略 |
5.1 保障重资产模式的正常运行 |
5.2 企业端:经营模式调整 |
5.2.1 国企持有+国企运营 |
5.2.2 国企持有+私企运营 |
5.2.3 私企持有+私企运营 |
5.3 政府端:税收优惠 |
5.3.1 房产税——降低税率 |
5.3.2 增值税——减增值税税基 |
5.3.3 企业所得税优惠 |
5.3.4 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专项税收优惠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报告 |
1.2.1 关于私营企业概念的界定 |
1.2.2 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
1.2.3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制度创新研究 |
1.2.4 简要评析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私有制理论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辩证科学的态度对待私有制 |
2.1.2 毛泽东:对私有制理论的探索 |
2.1.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
2.2 企业成长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2.3 其他学派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2.3.2 制度的基本理论 |
2.3.3 制度变迁理论 |
2.3.4 制度与私营企业成长相关度的一般分析 |
第3章 中国私营企业的现实分析 |
3.1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概况与其在当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3.1.1 当前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概况 |
3.1.2 中国私营企业在当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3.2 当前私营企业成长障碍的制度机理分析 |
3.2.1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囹圄 |
3.2.2 私营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符合制度逻辑的制度设计 |
3.2.3 当前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外部制度环境障碍 |
3.2.4 当前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内源制度障碍 |
第4章 中国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变迁分析 |
4.1 市场制度选择与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主导性 |
4.1.1 市场经济制度进化历程 |
4.1.2 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结构 |
4.1.3 经济增长与市场制度选择 |
4.1.4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必要性 |
4.2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变迁轨迹梳理 |
4.2.1 私营经济制度环境构建的铺垫与过渡阶段 |
4.2.2 私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
4.2.3 私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完善阶段 |
4.3 地方政府与中国私营企业成长 |
4.3.1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政治约束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 |
4.3.2 地方政府行为偏好 |
4.3.3 地方政府行为偏好效应 |
4.4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供求分析 |
4.4.1 影响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供给的因素 |
4.4.2 影响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需求的因素 |
4.4.3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变迁的方式 |
4.4.4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环境供求状况 |
第5章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1 我国私营企业产生路径分析 |
5.1.1 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的私营企业 |
5.1.2 集体企业变革而来的私营企业 |
5.1.3 由政府官员、科研人员等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创办的私营企业 |
5.1.4 由国有企业改制演变而来的私营企业 |
5.2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特征及其对企业成长的辩证影响 |
5.2.1 中国私营企业的“三缘性”制度特征 |
5.2.2 中国私营企业的“家族化”制度特征 |
5.2.3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特征对其成长的良性影响 |
5.2.4 中国私营企业的制度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制约性 |
5.3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模式归类分析 |
5.3.1 中国私营企业“温州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3.2 中国私营企业“苏南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3.3 中国私营企业“珠江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分析 |
5.3.4 中国私营企业三大模式制度结构变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私营企业的启示 |
5.4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供求与博弈均衡分析 |
5.4.1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供求分析 |
5.4.2 中国私营企业制度结构变迁的博弈均衡分析 |
第6章 美、日私营企业比较制度分析及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启示 |
6.1 美国与日本私营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制度分析 |
6.1.1 美国私营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6.1.2 日本私营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6.2 美国与日本私营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制度分析 |
6.2.1 董事会的设置与职责 |
6.2.2 美国私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 |
6.2.3 日本私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 |
6.3 美国与日本私营企业管理比较制度分析 |
6.3.1 美国私营企业管理制度 |
6.3.2 日本私营企业管理制度 |
6.4 美、日私营企业比较制度分析对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的启示 |
6.4.1 构建适应私企营业成长发展的制度结构 |
6.4.2 对家族企业制度的适度创新 |
6.4.3 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
6.4.4 建立健全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
6.4.5 政府职能在制度环境创新中的适度体现 |
第7章 中国私营企业成长环境相容性制度集合创新路径选择 |
7.1 构造良好的私营企业外部制度环境 |
7.1.1 私营企业成长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型 |
7.1.2 解除市场经济体系障碍 |
7.1.3 解除政策性障碍 |
7.1.4 解除法律法规障碍 |
7.1.5 解除金融融资障碍 |
7.1.6 解除政府服务行为性障碍 |
7.1.7 建立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制度环境的监督与效果评估机制 |
7.2 构造良好企业内部制度环境 |
7.2.1 产权制度创新 |
7.2.2 组织制度创新 |
7.2.3 管理制度创新 |
7.2.4 代际传承制度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辨析 |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合法性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一、围绕产权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民营经济起源之一:乡镇企业的制度环境与产权演变 |
(二) 民营经济起源之二:家族企业的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演变 |
二、围绕融资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融资制度 |
(二) 信息不对称问题 |
(三) 民营中小企业特质问题 |
(四) 融资支持体系 |
(五) 解决融资困境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
1. 加强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2. 放松利率管制,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
3. 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
4. 完善政府职能,增强扶持力度 |
三、围绕政府政策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市场准入制度 |
(二) 财政税收政策 |
1. 财政政策 |
2. 税收政策 |
3. 其他相关政策 |
四、围绕非正式制度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文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企业家精神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创新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分析单元的创新 |
(三) 理论模型的创新 |
第五节 预期结论与文章结构 |
一、预期结论 |
(一) 预期结论一 |
(二) 预期结论二 |
(三) 预期结论三 |
二、文章结构 |
第二章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及其理论解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民营经济:从“鼓励发展”到被“限制消灭” |
一、旧中国民营经济的基础(1949年以前)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营经济尚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1949-1956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与政策 |
1. 《共同纲领》 |
2. 《宪法》(1954年)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三、社会主义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消亡(1957~1978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政策 |
1. 《宪法》(1975年) |
2. 《宪法》(1978年)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经济:从放开个体经济到允许私营经济 |
一、民营经济萌芽阶段(1979~1981年) |
(一)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 |
(二) 制度及政策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二、民营经济起步阶段(1982~1983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二大报告 |
2. 《宪法》(1982修订版)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三、民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1984~1988年) |
(一) 历史背景:改革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 |
2. 《民法通则》 |
3. 《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 |
4. 中共党的十三大报告 |
5. 《宪法》(1988年修订版) |
(三) 阶段性成就及存在问题 |
四、民营经济挫折调整阶段:(1989~1991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与政策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第三节 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年) |
(一) 历史背景:南巡讲话 |
(二) 制度与政策 |
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 |
2. 中共党的十四大报告 |
3. 《宪法》(1993年修订版) |
4.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5. 《“九五”计划》 |
6. 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二、民营经济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力军(1998~2001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宪法》(1999年修订版) |
2. 《个人独资企业法》 |
3. 中共建党80周年讲话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 发展存在问题 |
三、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亮点(2002~2007年) |
(一) 历史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六大报告 |
2. 中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
3. 《宪法》(2004年修订版) |
4. 非公经济36条 |
5.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民营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
一、历史背景 |
二、制度与政策 |
(一)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
(二)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 |
(三) 非公经济“新36条” |
(四) 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 |
三、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2008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第五节 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
一、1985-2001年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
(一)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纵向数据分析 |
(二) 国有企业改革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横向数据分析 |
二、新时期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
(一) 投资增幅比较 |
(二) 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
(三) 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比较 |
(四) 提供社会就业对比 |
(五) 税收总额及增速比较 |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
(一)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沃土” |
(二) 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三) 十六大以来的国资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 |
(四) 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
1.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吸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 |
第六节 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确定和制度环境改善的理论解释 |
一、合法性地位的获取过程 |
二、合法性地位对制度环境改善的影响 |
三、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
四、合法性地位和制度环境改善的阶段性特征 |
(一) 改革开放初期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 |
(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
第三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产权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
1. 产权模糊性 |
2. 产权结构单一 |
3. 产权家族化 |
(二) 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1. 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2.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
二、内部治理和管理存在问题 |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1. 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
2. 董事会职责不清 |
3. 监事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
(二) 风险控制能力差 |
(三) 内外部监督不力 |
第二节 融资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直接融资制度不健全 |
(一) 股票公开发行融资制度 |
(二) 债券融资制度 |
1. 债券市场规模依旧偏小 |
2. 债券市场对民营经济服务仍显不足 |
(三) 风险投资制度 |
1. 退出机制不顺畅 |
2. 法律制度不完善 |
3. 中介机构与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
二、间接融资制度不完善 |
(一) 银行贷款制度 |
1. 所有制歧视 |
2. 规模歧视 |
3. 信贷配给存在“逆向选择”现象 |
4. 中小企业贷款专业机构发育不足 |
5. 信息制度缺陷 |
(二) 融资租赁制度 |
1. 融资租赁形式单一 |
2. 出租人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
3. 融资租赁的观念尚未真正树立 |
(三) 抵押担保制度 |
1. 贷款担保制度不完善 |
2. 抵押担保机构不发达 |
(四) 民间借贷制度 |
第三节 政策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准入制度 |
(一) 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上未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
(二) 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方面缺乏法律支持 |
(三) 民营经济准入审批复杂且成本高 |
(四) 行业领域准入羁绊重重 |
二、财政政策问题 |
(一) 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支持力度不够 |
(二) 对民营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三) 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三、税收政策问题 |
(一) 增值税方面的问题 |
(二) 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问题 |
1. 税前扣除项目内外资企业存在差异 |
2.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平等待遇 |
3. 所得税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
四、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服务不到位 |
(二) 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三)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观念和思维惯性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
(一) 多数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自发阶段 |
(二)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性和鲜明性 |
(三) “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不相容 |
(四) 诚信文化缺失尤为突出 |
三、企业家精神方面存在问题 |
(一) 部分企业家投机心理比较严重 |
(二) 短视行为比较普遍 |
(三)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
第四章 促进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措施 |
第一节 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顶层设计 |
一、赋予民营经济新的历史任务 |
二、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 确保巩固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 |
(二) 优化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三、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指导原则 |
(一) 科学发展原则 |
(二) 开放发展原则 |
(三) 创新发展原则 |
(四) 人本发展原则 |
(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 |
四、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重点领域 |
(一)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二) 落实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三) 促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合作共赢 |
第二节 改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
一、明确民营企业的产权界定政策 |
二、完善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 |
(一) 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
(二) 建立经理人市场和职业信用制度 |
(三)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三节 加快完善融资制度 |
一、直接融资制度创新 |
(一) 提升交易所竞争程度 |
(二) 完善上市发行制度 |
(三) 围绕“新三板扩容”构建场外市场 |
二、债券融资制度创新 |
(一) 改革政府对企业债券的管理方式 |
(二) 修改有关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
(三) 加强企业债券风险制度建设 |
(四) 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 |
三、间接融资制度创新 |
(一) 商业银行自身的制度创新 |
(二) 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
(三) 引导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
(四) 支持担保机构和担保体系建设 |
四、租赁融资制度创新 |
(一) 完善管理体制和扶持发展政策 |
(二) 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 |
五、风险投资制度创新 |
(一) 制定支持风险投资活动的政策法律体系 |
(二) 建立实现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多元化的制度 |
(三) 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四)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 |
六、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组织 |
(一) 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
(二) 建立多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
第四节 加强财税支持 |
一、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法律法规 |
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 |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 |
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 |
五、加大对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支持 |
六、加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
第五节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
一、放宽市场准入 |
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
三、实行非对称性管制 |
四、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 |
五、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第六节 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
一、加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制度建设 |
(一) 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敬商”文化 |
(二) 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1. 提炼企业价值观 |
2. 建立企业文化认同 |
3.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
二、塑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
(一) 创新精神 |
(二) 契约精神 |
(三) 良好的职业操守 |
附录: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 |
二、完备的法律体系 |
三、融资支持政策 |
(一) 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
(二) 风险投资建设 |
四、财税优惠政策 |
(一) 政府采购 |
(二) 扶持技术创新 |
五、鼓励合作联盟 |
六、人员培训制度 |
七、信息支持和咨询服务 |
八、扶持落后地区中小企业 |
九、优化社会保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理论分析 |
2.1 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现象描述 |
2.1.1 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募资投向变更的总体概况与具体描述 |
2.2 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诱因 |
2.2.1 股票市场发行审核制度——强化的激励机制 |
2.2.2 募资投向变更监管制度——弱化的约束机制 |
2.3 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非制度诱因 |
2.3.1 市场行为主体偏好——强化的激励机制 |
2.3.2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弱化的约束机制 |
3 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的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机制 |
3.1 研究方法 |
3.1.1 Logistic回归模型 |
3.1.2 本章的研究设计 |
3.2 研究假说 |
3.3 变量选择与样本描述 |
3.3.1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3.3.2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及异方差检验 |
3.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3.4.1 公司治理因素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总体影响 |
3.4.2 不同公司治理机制对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影响 |
3.4.3 本章研究结论 |
4 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的实证分析——行为主体偏好 |
4.1 研究方法 |
4.1.1 因子分析法 |
4.1.2 本章的研究设计 |
4.2 研究假说 |
4.3 变量选择与样本描述 |
4.3.1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 |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4.3.3 原始变量因子分析 |
4.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4.4.1 以公共因子为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 |
4.4.2 以公共因子为解释变量的分组检验 |
4.4.3 本章研究结论 |
5 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的作用后果——市场反应 |
5.1 理论假说 |
5.1.1 对募资投向变更市场反应的预期 |
5.1.2 对募资投向变更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假说 |
5.2 研究方法 |
5.2.1 事件研究法 |
5.2.2 本章的研究设计 |
5.3 变量和样本的选取 |
5.3.1 事件研究时窗的选择 |
5.3.2 募资变更样本的选择 |
5.3.3 多元回归变量的选择 |
5.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5.4.1 募资投向变更公告的市场反应 |
5.4.2 募资投向变更公告市场反应的分组分析 |
5.4.3 募资投向变更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 |
5.4.4 本章研究结论 |
6 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的作用后果——公司绩效 |
6.1 理论假说 |
6.2 研究方法 |
6.2.1 会计研究法 |
6.2.2 本章研究设计 |
6.3 变量和样本的选取 |
6.3.1 公司绩效评价样本的选择 |
6.3.2 因子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多元线性回归变量的选择 |
6.4 检验结果与结论 |
6.4.1 以因子分析法计算的公司绩效综合得分 |
6.4.2 募资投向变更前后公司绩效的均值检验 |
6.4.3 变更投向样本公司绩效的分组均值检验 |
6.4.4 变更投向样本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检验 |
6.4.5 本章研究结论 |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诱因的理论解释 |
7.1.2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非制度诱因的理论解释 |
7.1.3 关于公司治理机制与募资投向变更关系的研究结论 |
7.1.4 关于行为主体偏好与募资投向变更关系的研究结论 |
7.1.5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市场反应的研究结论 |
7.1.6 关于募资投向变更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依据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述评 |
1.2.1 关于诚信问题研究 |
1.2.2 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问题制约因素研究 |
1.2.3 关于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
1.2.4 关于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理论视角 |
1.4.2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理论基础 |
2.1 交易费用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阐析 |
2.1.2 交易费用概念与类型 |
2.1.3 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
2.2 产权理论 |
2.2.1 产权内涵 |
2.2.2 产权属性与功能 |
2.2.3 科斯定理 |
2.3 企业契约性质理论 |
2.3.1 企业契约性质理论主要观点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4 制度基本理论 |
2.4.1 制度含义与构成 |
2.4.2 制度功能 |
2.4.3 制度效率 |
2.5 私营企业发展理论 |
2.5.1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
2.5.2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
2.6 企业管理理论 |
2.6.1 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
2.6.2 企业管理的内容 |
第3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分析 |
3.1 企业契约性质与诚信制度 |
3.1.1 企业契约性质与诚信内在规定性 |
3.1.2 企业诚信制度作用机制 |
3.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内涵与特质 |
3.2.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内涵 |
3.2.2 私营企业诚信特质 |
3.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功能 |
3.3.1 降低私营企业交易成本 |
3.3.2 促使私营企业失信行为产生的负外部性内在化 |
3.3.3 提升私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
3.4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相关要素及相互关系 |
3.4.1 能力要素 |
3.4.2 成本要素 |
3.4.3 收益要素 |
3.4.4 环境要素 |
3.4.5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5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构成与制度效率 |
3.5.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构成 |
3.5.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效率的决定 |
第4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及原因剖析 |
4.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的缺失表现 |
4.1.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总体情况 |
4.1.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基本表现 |
4.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的危害 |
4.2.1 对私营企业自身的危害 |
4.2.2 对私营企业行业的危害 |
4.2.3 对地方经济的危害 |
4.2.4 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 |
4.3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缺失原因剖析 |
4.3.1 企业内部原因 |
4.3.2 企业外部原因 |
4.4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建设的内在必要性 |
4.4.1 诚信制度与私营企业交易成本的节约 |
4.4.2 诚信制度与私营企业生命周期的延续 |
4.4.3 诚信制度与私营企业的内生成长 |
第5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安排 |
5.1 私营企业诚信正式制度安排 |
5.1.1 私营企业内部诚信正式制度安排 |
5.1.2 私营企业外部诚信正式制度安排 |
5.2 私营企业诚信非正式制度安排 |
5.2.1 私营企业内部诚信非正式制度安排 |
5.2.2 私营企业外部诚信非正式制度安排 |
5.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机制 |
5.3.1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主体 |
5.3.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程序 |
5.3.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控制机制 |
5.3.4 对私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主体的监督与惩治机制 |
5.4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适应性效率提升机理 |
5.4.1 适应性效率相关述略 |
5.4.2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适应性效率 |
5.4.3 私营企业诚信制度适应性效率提升路径 |
第6章 基于诚信制度安排的中国私营企业管理 |
6.1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战略管理 |
6.1.1 平衡记分卡基本内涵 |
6.1.2 平衡记分卡角度下私营企业诚信战略管理框架 |
6.1.3 私营企业诚信战略——全面诚信管理战略 |
6.2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生产管理 |
6.2.1 采用诚信的集群式生产战略 |
6.2.2 建立诚信生产管理的规范机制 |
6.2.3 利用5S管理推进私营企业诚信生产管理 |
6.2.4 提高诚信生产管理的执行力 |
6.3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营销管理 |
6.3.1 私营企业诚信产品策略 |
6.3.2 私营企业诚信营销渠道策略 |
6.3.3 私营企业诚信价格策略 |
6.3.4 私营企业诚信促销策略 |
6.3.5 私营企业诚信品牌策略 |
6.4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财务管理 |
6.4.1 提高私营企业会计人员诚信 |
6.4.2 完善私营企业帐务管理流程 |
6.4.3 增强私营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 |
6.4.4 规范私营企业成为诚信纳税人 |
6.5 基于诚信制度的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6.5.1 加强私营企业诚信的招聘管理 |
6.5.2 建立私营企业诚信的培训教育机制 |
6.5.3 提倡私营企业诚信的绩效制度 |
6.5.4 推进私营企业诚信的员工关系管理 |
第7章 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有效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
7.1 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是重要前提 |
7.1.1 社会诚信体系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
7.1.2 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相关措施 |
7.2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坚实基础 |
7.2.1 产权制度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
7.2.2 完善产权制度的相关措施 |
7.3 科学的治理机制是重要制约力量 |
7.3.1 治理机制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
7.3.2 构建科学高效的私营企业治理机制 |
7.4 有限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必要社会条件 |
7.4.1 有限廉洁高效的政府与私营企业诚信制度 |
7.4.2 建设有限廉洁高效政府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6)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及发展方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企业产权概念及产权结构设置 |
1.1 企业产权的概念 |
1.2 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产权结构形式 |
第二章 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特征及困境 |
2.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特征 |
2.1.1 产权主体具有超经济性质 |
2.1.2 产权结构的一元化和封闭性 |
2.1.3 产权关系的模糊性 |
2.2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
2.2.1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困境 |
2.2.2 民营企业发展的微观内部困境 |
第三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缺陷及影响 |
3.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的缺陷 |
3.1.1 产权清晰与产权模糊现象并存 |
3.1.2 产权结构单一现象严重 |
3.1.3 企业产权可流动性差 |
3.2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缺陷的影响 |
3.2.1 严重影响企业的资产信誉和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 |
3.2.2 不利于企业资本积累从而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
3.2.3 无法使企业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四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 产权结构创新的发展环境 |
4.1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创新的诱导因素 |
4.1.1 产权结构单一性和封闭性要求结构创新 |
4.1.2 产权关系模糊性要求产权结构创新 |
4.1.3 "人力资本"要素价格上升要求产权结构创新 |
3.1.4 市场规模的扩大要求产权结构创新 |
4.2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创新的制约因素 |
4.2.1 创新环境的制约 |
4.2.2 创新主体的制约 |
4.2.3 路径依赖的制约 |
4.3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创新的条件 |
4.3.1 产权结构创新的企业规模条件 |
4.3.2 产权结构创新的企业家素质条件 |
4.3.3 产权结构创新的外部环境条件 |
第五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 发展方向、方式及路径 |
5.1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方向和阻力 |
5.1.1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方向 |
5.1.2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阻力 |
5.2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方式及路径 |
5.2.1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变革方式 |
5.2.2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变革的路径 |
5.2.3 国家在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背景—金融资源论 |
1.1.2 现实背景—银行危机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第2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相关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理论的演变 |
2.1.1 资产管理理论 |
2.1.2 负债管理理论 |
2.1.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2.2 资产组合优化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1 投资多元化与资产组合 |
2.2.2 Markowitz模型 |
2.2.3 VaR方法 |
2.3 银行效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2.3.1 银行效率的有关理论 |
2.3.2 银行效率的前沿分析方法 |
2.3.3 非参数前沿分析方法 |
2.3.4 参数前沿分析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3.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制度模式 |
3.1.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模式 |
3.1.2 制度基础及比较优势 |
3.1.3 模式之争的核心是资产配置的效率与风险 |
3.2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考察 |
3.2.1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形式及特点 |
3.2.2 西方主要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现状 |
3.2.3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发展趋势及特征 |
3.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管理分析 |
3.3.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管理的制度变迁 |
3.3.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4 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制度效率因素分析 |
4.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产权效率 |
4.1.1 商业银行产权安排、效率与资产配置 |
4.1.2 国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从自然人产权制度到法人产权制度 |
4.1.3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效率的比较分析 |
4.2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与效率:组织效率考察 |
4.2.1 企业组织结构与效率:分工、协调、激励 |
4.2.2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的缺陷及有效设计 |
4.2.3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缺陷及有效设计 |
4.3 小结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
5.1 金融生态环境构成 |
5.1.1 金融生态环境的涵义 |
5.1.2 金融生态环境各因素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
5.2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 |
5.2.1 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分析 |
5.2.2 法制环境分析 |
5.2.3 信用环境分析 |
5.2.4 市场环境分析 |
5.3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
5.3.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展望 |
5.3.2 环境变化对银行的影响 |
5.3.3 我国银行未来风险暴露的诱因分析 |
5.3.4 环境优化的政策建议 |
5.4 小结 |
第6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分析 |
6.1 线性规划模型 |
6.1.1 线性规划模型的运用 |
6.1.2 线性规划模型的优缺点 |
6.2 存续期缺口模型 |
6.2.1 模型的建立 |
6.2.2 实例分析 |
6.2.3 模型的改进 |
6.3 多约束MV模型 |
6.3.1 经典MV模型的缺陷 |
6.3.2 修正MV模型的构建 |
6.4 免疫策略的运用 |
6.4.1 免疫理论 |
6.4.2 免疫策略的设计 |
6.5 小结 |
第7章 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优化决策分析 |
7.1 组合方法在贷款中的应用 |
7.1.1 贷款组合管理的主旨 |
7.1.2 组合理论在贷款中的应用 |
7.1.3 信用计量方法 |
7.2 基于有效边界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 |
7.2.1 通过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确定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 |
7.2.2 实例分析 |
7.3 基于VaR约束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 |
7.3.1 通过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确定基于VaR的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 |
7.3.2 实例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综合评价分析 |
8.1 资产配置效率综合评价方法遴选的理论原则 |
8.2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资产配置效率的基本程序 |
8.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8.3.1 资产配置效率评价指标的遴选与递阶层次模型的建立 |
8.3.2 确定各指标大类相对于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
8.3.3 确定各具体指标相对于所属指标大类及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
8.3.4 实测指标的变换 |
8.3.5 综合评价模型 |
8.4 实例分析 |
8.5 小结 |
第9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对策 |
9.1 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的结构安排 |
9.1.1 优化资产结构的含义 |
9.1.2 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的途径 |
9.2 提升银行资产配置外部环境质量 |
9.2.1 变革银行产权制度 |
9.2.2 运用金融工具化解不良资产 |
9.2.3 积极稳妥推进混业经营 |
9.3 加快金融创新,改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
9.3.1 金融创新对西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影响 |
9.3.2 我国金融创新活动现状 |
9.3.3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改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
9.4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8)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四、论文形成的主要观点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背景知识(研究准备) |
第一节 效率基本理论回顾及评述 |
一、效率的定义 |
二、效率的影响因素:回顾、分析与归纳 |
三、效率的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现实形态 |
一、微观经济组织的界定 |
二、我国现有微观经济组织的分类 |
三、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现实形态 |
第三节 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以制度为主线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 |
二、本论文效率分析的几个层面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效率演化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基本问题解读 |
一、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 |
二、国有企业的现实功能与作用 |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
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状况及解析 |
一、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基本判断 |
二、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三、国有企业效率的制度解析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走向定位 |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争论及其思路的简评 |
二、以经营领域区别组织改进的走向 |
三、以政府职能边界的准确定位完善企业治理 |
四、搞活整个国有资产推进国企改革 |
第三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效率特征 |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组织特征及功能 |
一、经济转轨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
二、独特的企业形态 |
三、乡镇企业的功能与作用 |
第二节 乡镇企业效率状况及成因分析 |
一、基本的效率表现 |
二、乡镇企业效率状况解析 |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制度完善与组织形式创新 |
一、乡镇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二、乡镇企业改制实践 |
三、乡镇企业组织创新的方向与实践中的问题 |
四、对“乡镇企业”称谓的商榷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效率评析 |
第一节 我国非公经济的产生及功能定位 |
一、“体制外”生成的非公经济及其发展 |
二、我国非公经济地位认识发展与政策演变 |
三、非公经济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非公经济组织的效率表现 |
一、产权结构的效率优势质疑 |
二、治理结构的双重效率表现 |
三、环境特性及私营企业环境适应性考证 |
第三节 非公经济组织的内部制度完善与外部环境改进 |
一、“二次创业”:加速企业制度完善 |
二、拓宽市场准入,完善国民待遇,强化市场主体地位 |
第五章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变迁及其效率评价 |
第一节 农村经济转轨:背景与历程 |
一、农村经济转轨的背景 |
二、农村经济转轨历程及阶段特征 |
三、一个承上启下的简短说明 |
第二节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解析 |
一、我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
二、农业经济组织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三、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制度解析及效率评价 |
第三节 趋势判断与对策 |
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需要创新 |
二、组织形式创新设想——多样性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
第六章 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效率联结及组织运行环境建设 |
第一节 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的动态特征及效率关联 |
一、转轨体制的动态性 |
二、微观经济组织体系及其结构的变化 |
三、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效率关联 |
第二节 我国微观经济组织运行环境建设:以政府职能为视角 |
一、政府、市场与微观经济组织关系的再思考 |
二、政府作为制度环境创造者的经济干预 |
三、政府作为市场秩序维护者的经济干预 |
四、必不可少的补充:政府“不作为”的领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 |
2.1.1 古典学派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
2.1.2 魏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 |
2.1.3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
2.1.4 托宾的货币增长模型 |
2.1.5 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
2.1.6 内生金融经济增长理论 |
2.2 国外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
2.2.1 格利和肖的金融结构观点 |
2.2.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
2.2.3 麦金农-肖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观点 |
2.2.4 “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 |
2.3 国内金融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 |
2.3.1 金融结构的构成分析 |
2.3.2 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
2.3.3 金融结构优化问题 |
2.4 本章小结 3. 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 |
3.1 金融结构概念的诠释 |
3.1.1 金融结构的定义 |
3.l.2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
3.2 金融结构决定模型 |
3.2.1 金融结构的构成 |
3.2.2 金融结构的决定因素 |
3.2.3 金融结构的决定模型 |
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
3.3.1 金融供求结构及其均衡 |
3.3.2 金融供求结构失衡及其调节 |
3.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
3.4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
3.4.l 金融结构优化的含义 |
3.4.2 金融结构高度化与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关系 |
3.4.3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与机理 |
4.1 金融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
4.1.1 金融结构变动的“层次论” |
4.1.2 金融结构变动的“主导论” |
4.1.3 金融结构变动总趋势的基本描述 |
4.2 金融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 |
4.2.1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工具结构的变动 |
4.2.2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结构的变动 |
4.2.3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动 |
4.3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动 |
4.3.1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 |
4.3.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运动状态 |
4.4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 |
4.4.1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状态 |
4.4.2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内在机理 |
4.4.3 金融结构合理化协调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5.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 |
5.1 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评介 |
5.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
5.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
5.2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
5.2.1 金融结构优化的一般性描述 |
5.2.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评价标准 |
5.2.3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
5.3 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指标 |
5.3.1 设置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
5.3.2 构建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思路 |
5.3.3 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构成 |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
6.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演进过程 |
6.1.1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的金融结构 |
6.1.2 1927-194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
6.1.3 1949-197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
6.1.4 1979年以来中国的金融结构 |
6.1.5 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几点认识 |
6.2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
6.2.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 |
6.2.2 中国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 |
6.3 中国金融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3.1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2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战略思考 |
7.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意义 |
7.1.1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7.1.2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
7.1.3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 |
7.1.4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
7.2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原则 |
7.2.1 适应性原则 |
7.2.2 市场性原则 |
7.2.3 开放性原则 |
7.3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 |
7.3.1 明确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 |
7.3.2 把握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线 |
7.3.3 抓住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 |
7.3.4 做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选择 |
7.4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施方略 |
7.4.1 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推动金融结构高度化发展 |
7.4.2 建立金融协调机制,促进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 |
7.4.3 建立金融保障机制,保证金融结构优化发展 |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分析 |
8.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水平分析 |
8.1.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化 |
8.1.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 |
8.1.3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评价 |
8.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结构分析 |
8.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
8.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
8.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
8.3 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对策 |
8.3.1 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 |
8.3.2 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
8.3.3 开展金融技术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
8.4 本章小结 9.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 |
9.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总体分析 |
9.1.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的主要依据 |
9.1.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判断 |
9.1.3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9.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重点问题分析 |
9.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合理化分析 |
9.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合理化分析 |
9.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合理化分析 |
9.2.4 中国金融效率分析 |
9.3 促进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
9.3.1 建立金融产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产业协调发展 |
9.3.2 建设金融市场协调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
9.3.3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
9.3.4 建立涉外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国内外金融协调发展 |
9.3.5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宏观金融协调发展 |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10)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问题的展示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及资料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金融组织理论 |
2.1.1 宏观金融组织理论 |
2.1.2 微观金融组织理论 |
2.2 金融风险理论 |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2.2 金融波动性理论 |
2.2.3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结构论 |
2.3.2 金融深化论 |
2.3.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3章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概念框架 |
3.1 农村金融理论范畴的界定 |
3.1.1 农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
3.1.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生成原理 |
3.2.1 金融风险及其作用原理 |
3.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
3.2.3 农村金融风险的一般生成原理 |
3.3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 |
3.3.1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涵义 |
3.3.2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目标 |
3.3.3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原则 |
3.4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与农村金融重组的关系 |
3.4.1 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是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 |
3.4.2 科学的风险控制模式是农村金融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
3.5 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实证研究的程序设计 |
3.5.1 研究的理论假设 |
3.5.2 研究的程序安排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风险问题 |
4.1 中国农村金融的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 |
4.1.1 农村正规金融的组织演变与制度变迁 |
4.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形成与变迁 |
4.1.3 农村金融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规律 |
4.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问题分析 |
4.2.1 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问题分析 |
4.2.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问题分析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与传递效应 |
5.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外部生成机制及其传递效应 |
5.1.1 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抑制 |
5.1.2 农村经济低水平徘徊对农村金融的“约束作用” |
5.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内部生成机制及其传递效应 |
5.2.1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有效供给” |
5.2.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与“非规范性”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机制 |
6.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核心思想 |
6.1.1 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基本思路 |
6.1.2 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 |
6.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流程的设计 |
6.2.1 农村金融风险的信号采集与传导 |
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感知与识别 |
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度量与评价 |
6.2.4 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决策 |
6.2.5 农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管理反馈 |
6.3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方法与技术选择 |
6.3.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 |
6.3.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方法选择 |
6.3.3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微观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6.3.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宏观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6.4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
6.4.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微观约束机制建设 |
6.4.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化解与救援机制 |
7.1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化解机制 |
7.1.1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的长效机制 |
7.1.2 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
7.1.3 完善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 |
7.1.4 构造地方金融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 |
7.2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救援机制 |
7.2.1 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确定 |
7.2.2 对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挽救 |
7.2.3 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安排 |
第8章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战略重组 |
8.1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8.1.1 中国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防范的内在要求 |
8.1.2 中国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 |
8.1.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可行性分析 |
8.2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制度框架设计 |
8.2.1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核心目标 |
8.2.2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基本原则 |
8.2.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制度模式 |
8.3 中国农村金融战略重组的方案设计 |
8.3.1 农村金融组织的重构 |
8.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 |
8.3.3 农村金融监管的再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运用 |
9.2.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 |
9.2.2 加快农村金融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建设 |
9.2.3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适应性发展 |
9.2.4 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成长 |
9.2.5 加强农村金融预警与监控的区域合作 |
9.2.6 逐步健全农村金融安全网络系统 |
9.2.7 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四、私营资本产权结构缺陷及影响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推进住房长期租赁的税费条件研究[D]. 谢珈琪. 浙江大学, 2019(02)
- [2]中国私营企业成长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子林. 吉林大学, 2014(09)
- [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D]. 李清亮. 复旦大学, 2012(02)
- [4]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 王立元.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5]中国私营企业诚信制度研究[D]. 齐平. 吉林大学, 2010(08)
- [6]民营中小企业产权结构及发展方向探析[D]. 李学诗.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7]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D]. 龚谊. 中南大学, 2006(01)
- [8]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D]. 张晓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9]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蔡则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10]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D]. 温涛.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