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环氧大豆油合成环氧金属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萱[1](2021)在《透明PVC片材Ca/Zn基长效热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产量第二大的通用塑料,其消费数量约占世界合成树脂的30%。然而由于PVC分子链上含有烯丙基氯、双键等不稳定结构,其对热的稳定性较差,当温度高于100℃时即会脱氯分解,颜色逐渐变黄发黑,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因此,热稳定剂是PVC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助剂。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热稳定剂稳定效率不高,致使PVC产品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热稳定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本文首先以十二醇与柠檬酸缩合,通过控制两者比例、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合成具有柔性链段和羧基的柠檬酸十二醇酯,并以其为配体制备长效钙、锌基热稳定剂(CaCt、ZnCt),以质谱,ICP-mass等表征方法确定其分子结构及组成。以CaCt、ZnCt加工PVC片材,并研究PVC片材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及透明性能。(2)研究发现,相比传统的硬脂酸钙(CaSt2)热稳定剂,CaCt可明显提高PVC片材的热稳定性,经过刚果红测试,初始稳定时间提升17.8min,经过长期耐热测试,其长期耐热时间延长40min以上。同步热分析和RPA结果表明,CaCt与PVC的分子相容性强于硬脂酸类稳定剂,经过肉眼对比,样品透明度无明显损失。(3)CaCt、ZnCt复配使用时,样品的初始白度略差,长期稳定时间与使用CaCt和硬脂酸锌(ZnSt2)热稳定剂复配的样品几乎相同。为了改善PVC片材的热稳定性,在使用CaCt、ZnCt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环氧大豆油作为辅助稳定剂,实验结果表明CaCt、ZnCt与环氧大豆油有良好的协同作用,PVC片材的热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且机械性能、透明性能不受影响。相比使用CaCt与ZnSt2复配的样品,样品的初始稳定时间提升了 3.5min,长期耐热性能提升了 20min以上。(4)设计了 CaCt、ZnCt的合成工艺流程以及PVC加工工艺流程,完成了年产目标CaCt、ZnCt各3000吨的热稳定剂生产线设计和年产5000吨PVC片材的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并对PVC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三废”处理方法及安全生产标准。
张丹妮[2](2020)在《C8-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裂解副产物C8馏分中含有大量烯烃单体,可用于合成聚合物树脂,但由于C8馏分中单体活性差异大且含有大量阻聚成分,导致常规聚合方法工艺复杂,产率低,严重限制了 C8馏分的综合利用。本论文以马来酸酐(MAH)作为共聚单体,利用烯烃单体和马来酸酐较高的共聚活性并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在高温条件下成功制备C8-MAH共聚物,研究反应介质组成、共聚单体的比例、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共聚物产率、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将所合成的不同分子量不同结构的C8-MAH无规共聚物与环氧大豆油(ESO)进行改性反应,在分析改性产物的结构及性能变化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综合性能较好的ESO基热固性树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作为模型化合物,在叔胺类促进剂催化下制备R-SMA改性ESO,动态热机械测试结果显示,三乙烯二胺(DABCO)作为促进剂,用量为酸酐和环氧基团总质量的1wt%,且环氧与酸酐基团摩尔比≤1时,改性产物高储能模量温度范围加宽,性能最佳;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反应热随温度变化关系,经FWO法计算得出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发现转化率>60%时活化能快速下降,随转化率提高体系中环氧开环产生的羟基含量上升,出现自加速现象可能与羟基的自催化作用有关;红外光谱表明R-SMA改性ESO主要生成了酯键结构,此外产物中仍有少量酸酐基团和环氧基团。2、以C8馏分作为原料无需分离纯化,直接与不同摩尔比的MAH进行共聚,二甲苯作为反应介质,单体质量浓度为15%,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引发剂(单体质量的1 wt%),在120℃的温度下,通过滴加共聚单体的方法制备无规共聚物,当C8当中烯烃单体与MAH的摩尔比为65/35时,所制备C8-MAH共聚物中酸酐的质量分数为45%,随烯烃与MAH摩尔比升高,所得C8-MAH共聚物中酸酐质量分数逐渐降低至23%,产物分子量在6000-10000的范围。3、保持单体浓度及摩尔比不变,通过向反应溶剂中引入非极性正庚烷可有效提高共聚物收率,但共聚物中酸酐含量会略有升高;反之,加入极性溶剂环己酮(50%,V/V)可获得低酸酐含量的C8-MAH无规共聚物(接近投料比);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8000显着降至2500,但对共聚物中酸酐含量无明显影响;将反应温度进一步升至125℃,无需加入极性溶剂即可获得接近单体投料比的低酸酐含量C8-MAH无规共聚物;随着酸酐含量的减少,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由130℃(酸酐含量33%)降低至110℃(酸酐含量18%)。4、采用上述R-SMA作为模型化合物所得出的最佳反应物摩尔比、促进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将上述过程所合成的不同分子量和酸酐含量的C8-MAH无规共聚物与环氧大豆油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8-MAH无规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小于5000、酸酐含量低于30%时所制备ESO改性产物的储能模量最高,同时由于环氧大豆油的内增韧作用,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70℃左右,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基材料,C8-MAH改性ESO在热固性树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海晓[3](2020)在《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PVC制品热稳定性较差,高温受热时易降解,致使其性能大大降低,需加入一定量的热稳定剂抑制降解。目前常用热稳定剂有铅盐类、有机锡类、金属皂类和稀土类等,而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因其绿色环保,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透明性、抗析出性和加工性等特点成为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金属皂类热稳定剂。本文以异辛酸、油酸、氧化锌、一水氢氧化钡为原料,白油和二乙二醇丁醚为溶剂合成异辛酸盐和油酸盐。通过滴定钡、锌百分含量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有机酸用量等因素对金属皂的影响,得到其最佳合成工艺。再以热老化烘箱法、双辊机塑炼法、转矩流变仪法研究了不同金属皂组分、金属质量比、亚磷酸酯、抗析出剂、β-二酮、抗氧剂、溶剂和有机酸等因素对PVC制品热稳定性、析出性、透明性和加工性的影响。将无酚抗析出剂和无酚亚磷酸酯引入热稳定剂的复配中研究发现,二亚磷酸季戊四醇二异辛醇酯的抗析出性优于常用含酚抗析出剂;亚磷酸三异癸酯的热稳定性优于常用含酚亚磷酸酯。研究分析了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其协同作用是共同中和PVC降解产生的HC1、取代不稳定氯原子、消除不稳定结构和钝化PVC降解催化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复配得到了较优的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工业化生产,得到了年产3000吨的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HBZ-1056A产品。性能分析认为,此产品的热稳定性、加工性、抗析出性和性价比等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型稳定剂,用其加工后的PVC制品符合RoHS指令、PAHs标准等环保安全检测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马彪[4](2019)在《PVC用低析出双尿嘧啶衍生物热稳定剂的制备、应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氯乙烯(PVC)由于具有耐磨、耐燃、耐化学腐蚀及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成为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但是,PVC在加工温度下易发生热降解造成性能下降,所以PVC配方中必须加入热稳定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无毒环保、无“锌烧”的纯有机热稳定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纯有机热稳定剂多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在PVC基体中易迁移,造成制品美观性及热稳定性能下降。因此,本文旨在开发一种低析出的纯有机热稳定剂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选取热稳定效果较好的6-氨基-1,3-二甲基尿嘧啶(DAU)为热稳定基团,以DAU、正辛醛及十一醛为原料合成含有不同脂肪长链的双尿嘧啶衍生物OSU及USU,探究了热稳定剂与PVC的相容性对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效果及析出性能影响。研究发现,USU的析出率约为1.5%,较OSU降低近一半,这是由于USU具有更长脂肪链,与PVC相容性更好。此外,虽然USU中稳定基团比例更少,但是其与PVC更好的相容性导致热稳定效率更高,展现出比OSU更好的热稳定效果,在烘箱老化测试中PVC试样初期白度可保持50 min。(2)为进一步降低热稳定剂析出率,本文以DAU与10-十一烯醛为原料合成了双尿嘧啶衍生物UESU,再经过阳离子聚合成了P-UESU。虽然P-UESU由于与PVC热力学不相容,无法均匀分散在PVC中,而是以聚集态形式形成微区,造成PVC试样初始雾度较高,透明性下降。且后续P-UESU在PVC内部依旧发生迁移,但较大的分子量造成其在PVC中迁移阻力大,无法迁移至试样表面,倾向于在内部聚集,所以P-UESU在PVC基体中的析出率低于0.2%。热稳定性能测试中,P-UESU的初期白度虽然略有下降,但烘箱热稳定时间可达到110 min,动态热稳定时间达到30 min。因此P-UESU可作为低析出不透明PVC热稳定剂使用。(3)为了进一步提高热稳定效果,选取环氧大豆油(ESBO)和亚磷酸三苯酯(TPP)为辅助热稳定剂,与USU及P-UESU进行复配,制备出低析出高热稳定效率的双尿嘧啶衍生物热稳定剂体系。研究发现,USU与ESBO、TPP复配后,PVC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及透光率。PVC试样在180℃下加热160 min仅略微变黄,透光率仍达到90%。但是ESBO和TPP使USU的析出率提高至2.3%左右,PVC试样雾度升高至25%,需要进一步优化USU的辅助热稳定剂。但ESBO、TPP未促进P-UESU在PVC中的析出,P-UESU倾向于在PVC内部聚集,析出率仍然低于0.25%。同时,与ESBO、TPP复配后,P-UESU热稳定剂体系呈现较好热稳定效果,在转矩流变测试中PVC试样前9分钟保持很好的白度,动态热稳定时间达到41分钟,达到商用热稳定剂要求。
张金杰[5](2019)在《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聚氯乙烯(PVC)由于自身的缺陷,其加工温度为180℃,而分解温度为130℃,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热稳定剂,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热分解。针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价格高、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展了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合成常规二元水滑石(LDHs);稀土三元水滑石和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活改性,通过对合成的三种水滑石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研究三种水滑石的性能。通过添加到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研究三种水滑石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加工成的聚氯乙烯树脂(PVC)进行热失重分析(TGA);SEM微观表征;刚果红测试;静态烘箱老化测试及抑烟性能的测试研究聚氯乙烯(PVC)加工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控制其他加工助剂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测试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等剂量的热稳定剂中乙酰丙酮钙的热稳定效果优于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铝。当有机金属类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乙酰丙酮钙-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能最佳,静态老化实验中,80min后聚氯乙烯树脂才变为棕色,刚果红测试时间为22min,拉伸强度为52MPa。乙酰丙酮钙与聚氯乙烯树脂的相容性较好,能够抑制聚氯乙烯的热分解及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力学性能。(2)成功制备Mg-Al-LDHs二元水滑石,与稀土金属镧掺杂的三元水滑石LaLDHs。在合成水滑石时,随着水热时间和温度的增加,水滑石的晶型结构较好,但考虑到工业化生产与成本问题最终确定水滑石的水热温度为150℃,水热时间为10h。研究表明在水滑石中参杂稀土金属元素能有效的提高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对比发现当La3+与Al3+的摩尔比为1:3时,水滑石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效果达到最佳。根据刚果红测试结果显示,镧铝比为1:3时比常规水滑石添加到PVC中热稳定时间提高了20min。加镧的水滑石-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比常规水滑石抑烟效果好,PVC-LDHs烟密度为79%,镧铝比为1:3时的PVC-LaLDHs烟密度为55%,减小了24%。(3)将镧铝比为1:3的La-LDHs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单烷基磷酸酯钾及脂肪酸的聚氧乙烯酯进行表面改性,经过XRD、FTIR和SEM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改性的水滑石破坏了水滑石原有的结晶状态,使得水滑石的晶型不再单一。而单烷基磷酸酯钾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基本不会破坏水滑石与原有的结构形态,且结晶性较好。经过力学拉伸测试改性后的水滑石与聚氯乙烯的拉伸强度在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仅为4%的情况下,其拉伸强度提高了80%,表面活性剂使得水滑石与聚乙烯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水滑石在聚氯乙烯中的分散性和流动性,进而提高了聚氯乙烯的机械性能。
李晓斌[6](2019)在《乙酰丙酮基PVC辅助热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树脂品种之一,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PVC自身具有结构缺陷以及极具热敏性、极易热降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乙酰丙酮是β-二酮类物质,与硬脂酸钙/锌(CaSt2/ZnSt2)复合热稳定剂同时使用时具有协同效应,以及抑制“锌烧”现象的发生,由于乙酰丙酮沸点较低(133~140℃),直接使用时易挥发,损耗较高,只能制成盐后再使用,如钙盐、锌盐、镁盐、铝盐等。本文将通过一步异相沉淀法制备乙酰丙酮钙(Ca(acac)2)与乙酰丙酮镁(Mg(acac)2),研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以及白度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以及对乙酰丙酮基辅助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及热稳定机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一步异相沉淀转化法:称取摩尔比为2:1的原料乙酰丙酮与氧化钙在65℃下反应2 h后,得到产物乙酰丙酮钙;取摩尔比为2:1的乙酰丙酮与氢氧化镁置于溶剂乙醇中,在75℃下反应3 h后,得到产物乙酰丙酮镁,在上述条件下所制备的产物乙酰丙酮钙与乙酰丙酮镁的纯度以及白度为最佳。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仪(IR)、元素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T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乙酰丙酮钙与乙酰丙酮镁样品。3.通过静态热老化实验与刚果红实验得出结论,乙酰丙酮钙、乙酰丙酮镁与金属皂类热稳定剂同时使用时具备协同作用。主效热稳定剂总质量占PVC粉的1%,并且其中的钙/锌比例为3:1时,与乙酰丙酮钙的协同作用最佳。当乙酰丙酮钙的加入量为PVC粉质量的0.4%,与主效热稳定剂的质量比为2:5时,PVC制品的热稳定性能最佳。当主效热稳定剂总质量占PVC粉的1%,并且其中的钙/锌比例为3:1时,与乙酰丙酮镁的协同作用最佳。当乙酰丙酮镁的加入量为PVC粉质量的0.6%,与主效热稳定剂的质量比为2:5时,PVC制品的热稳定性能最佳。4.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与主效热稳定剂同时使用时,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既可以与HCl分子反应,抑制PVC大子链的自降解反应,又可以与PVC大分子链上的烯丙基氯反应,抑制变色反应的发生;同时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可以与ZnCl2分子发生置换反应,减少ZnCl2分子的含量,抑制“锌烧”反应的发生。
胡程程[7](2019)在《乙酰丙酮盐与氰尿酸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氯乙烯(PVC)是目前世界上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因其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讯、化工、包装等各个领域。然而,生产PVC工艺方面的不足致使其自身带有缺陷结构,使得PVC热稳定性差,极易发生热降解。因此,加入热稳定剂来提高其稳定性能至关重要。本论文以围绕合成性能优异的PVC热稳定剂为中心而展开。首先,分别合成PVC辅助热稳定剂乙酰丙酮钡/锌以及主稳定剂氰尿酸钙/锌。其次,系统的探究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可能的热稳定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一步液相法进行反应,分别合成乙酰丙酮钡(Ba(acac)2)和乙酰丙酮锌(Zn(acac)2),并采用元素分析、XRD、FTIR以及TG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推断其结构式分别为Ba(C5H7O2)2·H2O和Zn(C5H7O2)2·H2O。然后,以Ba(acac)2和Zn(acac)2为CaSt2/ZnSt2的辅助热稳定剂进行热稳定评价测试,结果表明:Ba(acac)2是一种兼具初期和长期热稳定性能的辅助热稳定剂,Zn(acac)2是一种高效的初期辅助热稳定剂;Ba(acac)2与质量比3:1的CaSt2/ZnSt2复配效果最佳,锌烧现象得到缓解,Zn(acac)2与质量比4:1的CaSt2/ZnSt2复配效果最佳,初期白度大幅提升。此外,以双季戊四醇(DiPE)、环氧大豆油(ESBO)、Ba(acac)2、Zn(acac)2进行对比发现,复合体系的协同效果:Ba(acac)2>Zn(acac)2>DiPE>ESBO。最后,对Ba(acac)2和Zn(acac)2热稳定作用机理进行分析。2.本文合成了新型PVC主稳定剂氰尿酸钙和氰尿酸锌,并且采用元素分析、FTIR以及TG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推断氰尿酸钙结构式为Ca3(C6N6O6)·2H2O,氰尿酸锌结构式为Zn(C6H4N6O6)·0.5H2O。考察氰尿酸钙/锌热稳定剂性能发现,氰尿酸锌是一种良好的初期热稳定剂,抑制锌烧作用的能力要优于硬脂酸锌。氰尿酸钙是一种长期热稳定剂,热稳定时间要高于硬脂酸钙。氰尿酸钙/锌二元体系复配时,质量比3∶1协同效果最佳。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PVC制品的性能,以氰尿酸钙/锌二元体系为基础,添加ESBO和DiPE作为辅助热稳定剂,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发现热稳定性能得到显着提升。DiPE在抑制锌烧方面能力突出,因此长期热稳定性优异,ESBO不仅可提升体系初期白度,而且长期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后,对氰尿酸钙/锌体系可能的热稳定机理进行分析。
何浏[8](2019)在《PVC辅助热稳定剂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是现今世界上生产最多使用最广泛的塑料产品之一,在解决许多社会需求问题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独特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未来仍将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分子链中存在一些结构缺陷,PVC在O2、高温或者光照条件下会发生降解老化,导致产品色泽、力学性能等变差,极大地降低了PVC的工业价值。因此,在实际加工和制造中,需要添加热稳定剂以改善PVC的热稳定性,常用的热稳定剂是铅盐,钙锌金属皂,有机锡热,稀土,水滑石和有机助剂等。由于铅盐型热稳定剂中的铅盐是重金属盐,对环境和人体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将逐步退出PVC市场。有机锡类和稀土类热稳定剂效果较好,但成本均较高。而钙锌金属皂类由于具有高效环保的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稳定剂,不足之处是在加入钙-锌金属皂之后,PVC体系产生锌烧,需要改善长期热稳定性。因此,目前钙锌金属皂类热稳定剂研究的重点、难点是如何改善避免锌烧现象、延长PVC体系的初期及长期热稳定性能。季戊四醇(Pentaerythrotol,简称PET)和双季戊四醇(Dipentaerythritol,简称DPET)分别都具有一定的热稳定作用,两种醇都是重要的PVC辅助热稳定剂,但是与PVC的相容性较差。通过与羧酸酯化后的季戊四醇酯也是一类重要的PVC辅助热稳定剂,一般与硬脂酸钙锌复合使用,不仅环保同时具有一定的增塑、润滑作用,能满足PVC加工过程中多方面的要求,因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因此本文将PET与己二酸酯化得到己二酸季戊四醇酯(简称APE),PET与己二酸、月桂酸酯化得到混合酸季戊四醇酯(简称MixPE),DPET与己二酸、月桂酸酯化得到混合酸双季戊四醇酯(简称MixDPE)。通过控制酯化度,使产物保留一部分的羟基,同时生成一部分酯基,这样得到的季戊四醇酯类不仅与PVC有一定的相容性,且具有热稳定和润滑作用双重效果。1.为了使PET、DPET与己二酸、月桂酸进行酯化的同时保留一定的羟基,酯化时需控制反应条件,对合成季戊四醇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探究,主要探究的工艺条件有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温度。通过将PET、DPET与己二酸、月桂酸分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加热搅拌回流,反应后用真空蒸馏除去杂质和水分,获得工艺条件优化后,物理性质均较好的季戊四醇酯。通过对三种酯的红外光谱图分析得出,三种产物均存在明显的酯羰基特征吸收峰,APE,MixPE和MixDPE分别在1733.5cm-1、1742.5cm-1、1731.7 cm-1处显示酯羰基振动的特征峰,3337.2cm-1、3356.9cm-1、3289.5cm-1表观为醇羟基峰,说明成功合成了季戊四醇酯。且APE、MixPE、MixDPE的DSC曲线表明其熔点均较低,能够作为辅助热稳定剂用于PVC的加工生产中。2.将得到的季戊四醇酯与硬脂酸盐按一定配方加工制备PVC样品,用全反射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谱图对比了添加季戊四醇酯的PVC样品与未添加酯的PVC样品老化前后结构官能团的变化,添加季戊四醇酯的样品老化前后PVC分子未发生严重降解,主链结构也未完全破坏,表明添加酯作为辅助热稳定剂的PVC样品热稳定性优于没有添加酯的PVC样品。随后对几种添加了酯的PVC体系分别进行静态、动态等一系列热稳定性测试,其中刚果红测试表明加入一定量的酯与硬脂酸钙锌热稳定剂复配的PVC体系热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延长PVC制品的热稳定时间;静态烘箱热老化试验表明,三种酯和钙-锌热稳定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延缓或消除“锌烧”现象,并改善PVC体系的长期热稳定性。热重分析表明添加三种酯均可以提升PVC体系初始降解的温度,热稳定性均较纯钙锌PVC体系好;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酯复配的PVC体系,转矩流变曲线变化平缓,体系受外界影响小,PVC制品相对稳定,动态热稳定性能均比纯钙锌热稳定剂的PVC体系好。其中,添加MixDPE作为辅助热稳定剂的PVC体系静态、动态热稳定性能均最好,其样品配方为100份PVC,5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重质CaCO3、15份轻质CaCO3、3份钛白粉、1.5份环氧大豆油、0.625份硬脂酸钙、0.625份硬脂酸锌及0.75份MixDPE。3.通过电镜观察考察了PET、季戊四醇酯分别与PVC的相容性程度,实验验证了PET与PVC的相容程度较季戊四醇酯差,可以观察到明显的PET颗粒分子。说明季戊四醇酯与醇相比,在PVC加工应用中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够更好的增加PVC长期热稳定性。
秦立祥[9](2019)在《高性能PVC结构泡沫的制造装备及工艺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半交联聚氯乙烯(PVC)硬质结构泡沫材料是一种以乙烯基聚合物为基础,通过贯穿的芳香酰亚胺交联聚合网络形成刚性闭孔的泡沫材料。其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化学腐蚀、耐高温的特点,做成夹芯结构件后可以大大增强构件的力学性能,但几乎不增加构件的重量,在特定的应用场合可作为金属、水泥、橡胶等的替代材料,主要应用于风机叶片、机车内饰、游艇壳体、航空航天、建筑保温等行业。本研究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酰胺为化学发泡剂、聚合多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和多元酸酐为交联助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具有高力学强度、高阻燃性的轻质PVC硬质交联结构泡沫材料。本研究采用模压发泡法制备了具有一定阻燃性的PVC硬质交联结构泡沫材料,测得的极限氧指数为26.1,力学性能适中,经压缩试验测得其压缩强度为1.7MPa的交联型PVC结构泡沫塑料;通过原料配比实验研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试了PVC糊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选择了PB1302型PVC糊树脂为结构泡沫塑料的基体;通过热失重分析和单因素实验研究,探索混合糊料内发泡剂添加量对PVC泡沫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VC糊树脂为50g的情况下,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偶氮二甲酰胺(AC)按5:1的质量比组成复合发泡剂且用量为6g(12 wt%)时,制备出的PVC结构泡沫塑料的泡孔尺寸均匀、密度较低、力学性能适中的结论。进一步研究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甲基六氢苯酐配比对PVC泡沫发泡行为的影响。通过PVC结构泡沫模压工艺研究,确定模压压力10MPa下PVC凝胶化温度及糊料分解温度,即加热温度为155℃、保温保压90min和开模温度为30℃的模压工艺。通过水煮发泡实验确定了适于交联发泡的水温为65℃。通过模具设计和模压发泡装备研究,设计并制造模压阶段所用模具和水煮发泡用模具各一套,其中确立了静压密封方式为模压用模具的密封方式,采用螺纹传动方式实现对水煮发泡用模具型腔容积的连续调节,使用该PVC发泡装备可制备密度分别为100Kg/m3、200Kg/m3、300Kg/m3的力学性能优异的PVC泡沫塑料。最后通过研究环氧化合物(环氧大豆油)对PVC结构泡沫塑料的力学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制备出具备良好的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的PVC阻燃结构泡沫塑料。
黄元波[10](2016)在《橡胶籽油的环氧化与羟基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对石油类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各国为了缓解能源压力和满足环保要求,逐渐重视可再生资源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植物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由其制备的多种化工产品已进入市场,但目前所采用的植物油多为大豆油(soybean oil,简称SBO)、菜籽油等食用油,存在与人类争粮争地问题。橡胶籽油(rubber seed oil,简称RSO)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油资源,不仅不可食用,而且作为橡胶产业的副产物,完全不存在上述问题。目前,环氧化法制备环氧植物油及其羟基化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是制备植物油基化学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环氧化过程主要采用硫酸等腐蚀性较强的无机酸为催化剂,不仅易腐蚀生产设备、污染环境,而且与产物难以分离,使产物的后处理工艺变得复杂。因此,本文以非食用的木本油料RSO为原料,在其环氧化反应中创新地引入Ti-MCM-41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来制备环氧橡胶籽油(epoxidized rubber seed oil,简称ERSO),并由其进一步制备橡胶籽油基多元醇(rubber seed oil based polyol,简称RSO-polyol)。(1)对原料RSO进行了基本理化特性分析,采用GC-MS、FTIR、1H NMR,13C NMR、DSC、TG等仪器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RSO和SBO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RSO的脂肪酸组成与SBO相似,RSO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09%,理论环氧值为7.98%,可以做为制备E RSO及RSO-polyol的上好原料。(2)采用浸渍法制备了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以油酸甲酯为反应模型物,确定了适用于植物油环氧化反应的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最佳制各条件。并对其循环使用和再生活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三次循环使用和再生活化后,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所制备的环氧油酸甲酯的环氧值仍在5%以上。对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进行FTIR、XRD (?) BET、 EDAX分析的结果表明,负载Ti后的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长程有序性有所破坏,比表面积减少,孔容下降,孔径几乎未变;TEM分析结果表明,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孔道为规则排列的六方结构,一维平行分布,孔道和骨架为交替结构。(3)以上述绿色、非均相的Ti-MCM-41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催化油酸甲酯环氧化的基础上,研究了RSO的环氧化反应,确定了最佳环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ERSO的环氧值随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随着环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用量的增加而降低。RSO环氧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70℃,叔丁基过氧化氢与RSO的摩尔比为4:1,Ti与RSO摩尔比为0.05:1。在此条件所制得ERSO的碘值为11.7g/100g,环氧值为5.6%,平均分子量约为929.93g/mol,双键转化率为90%,相对环氧转化率为80.9%。此ERSO的环氧值比HG/T 4386-2012行业标准中的环氧大豆油(epoxidized soybean oil,简称ESBO)标准要求略低,碘值略高,其它性能相似。GC-MS、FTIR和NMR分析结果表明,ERSO中环氧产物的含量约为70.39%,但仍有小部分双键未能发生环氧化反应和发生了开环副反应,生成了少量的羟基化合物;DSC分析结果表明,RSO环氧化后,结构趋向均匀,耐低温性能优于RSO;TG分析结果表明,ERSO的热解分为2个阶段,总失重率达到99.58%,ERSO的热稳定性低于RSO。(4)采用尿素包埋法分离出RSO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硫酸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源,确定了环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环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环氧值随着过氧化氢用量、冰乙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环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过氧化氢质量比为1:2.5,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冰乙酸质量比为1:0.9,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环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碘值为5.32 g/100g,酸值为197.5mgKOH/g,环氧值为8.28%,环氧值低于理论环氧值。环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了环氧化反应,生成了环氧基团,同时,环氧化反应过程中部分双键发生了开环副反应。因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得率仅约为38%-45%,所以在后续的研究中不采用环氧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研究,确定采用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制备的ERSO进行羟基化反应,制备RSO-polyol。(5)以氟硼酸为催化剂,甲醇与异丙醇为羟基化试剂,以ERSO为原料,研究了ERSO的羟基化反应,确定了RSO-polyol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RSO-polyol的羟值随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总用量和催化剂用量、甲醇和异丙醇质量比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RSO-polyol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70℃℃,ERSO与醇总用量的质量比为1:4,催化剂氟硼酸与ERSO质量比为1:100,甲醇与异丙醇质量比为1: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RSO-polyol的酸值为2.75mgKOH/g,羟傻为348.2 mgKOH/g,平均分子量为991.82g/mol,水份含量为0.093%,粘度为5634mPa·S。 RSO-polyol 的 FTIR、NMR分析结果表明,ERSO经羟基化反应时,其环氧基团发生了开环反应,并生成了具有羟基的化合物;DSC分析结果表明,RSO-polyol的耐低温性能优于RSO和ERSO;TG分析结果表明,RSO-polyol的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总失重率约为81.32%,RSO-polyol的热稳定性低于RSO和ERSO。(6)考察了RSO-polyol替代量对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SO-polyol替代量≤20%时,所制备的橡胶籽油基聚氨酯(rubber seed oil based polyurethane,简称RSO-PU)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压缩强度均达到冰箱、冰柜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国家标准1I类要求;FTIR分析结果表明,RSO-polyol替代丙三醇确实可合成出聚氨酯泡沫材料:TG分析结果表明,RSO-PU泡沫材料有4个热失重阶段,随着RSO-polyol替代量的增加,RSO-PU泡沫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SEM分析结果表明,在RSO-polyol替代量较少时,匀泡作用起到主要作用,所制备的RSO-PU泡沫材料的泡沫均匀、规整、细致,力学性能优良;当RSO-polyol替代量增大时,对泡孔大小、材料性能起主要作用的是增塑作用,所制备的RSO-PU泡沫材料的泡沫大而不均,且泡沫力学性能下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可用于植物油环氧反应中,制得的ERSO满足要求,且可进一步合成RSO-polyol; RSO-polyol成功地应用于聚氨酯泡沫材料中,并获得了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热稳定性较高的RSO-PU泡沫材料,实现了可再生橡胶籽油资源制备成化工产品替代石油类化工产品的目的。
二、由环氧大豆油合成环氧金属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环氧大豆油合成环氧金属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透明PVC片材Ca/Zn基长效热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VC工业现状 |
1.2 PVC的分子结构及其缺陷 |
1.2.1 PVC分子结构 |
1.2.2 PVC分子链的结构缺陷 |
1.3 PVC热降解机理 |
1.3.1 自由基机理 |
1.3.2 离子型机理 |
1.3.3 单分子机理 |
1.4 PVC热稳定剂 |
1.4.1 铅盐类稳定剂 |
1.4.2 金属皂类稳定剂 |
1.4.3 有机锡类稳定剂 |
1.4.4 有机稳定剂 |
1.5 基于有机分子类新型PVC热稳定剂发展现状 |
1.6 PVC热稳定剂结构设计需求 |
1.7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论文创新点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药品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稳定剂结构表征技术 |
2.3 PVC片材性能测试 |
第三章 CaCt的合成及应用 |
3.1 CaCt的合成与表征 |
3.1.1 CaCt的合成 |
3.1.2 CaCt的表征 |
3.2 PVC样品加工方法及样品配方 |
3.3 PVC样品截面形貌观察 |
3.4 CaCt对PVC片材耐热性能的影响 |
3.4.1 静态耐热测试 |
3.4.2 动态耐热测试 |
3.4.3 同步热分析TG-DSC |
3.5 透明性能测试 |
3.6 机械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Ct的合成及应用 |
4.1 ZnCt的合成与表征 |
4.1.1 ZnCt的合成 |
4.1.2 ZnCt的表征 |
4.2 ZnCt对PVC片材耐热性能的影响 |
4.2.1 静态耐热测试 |
4.2.2 动态耐热测试 |
4.2.3 同步热分析 |
4.3 透明性能测试 |
4.4 机械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效PVC热稳定剂的合成工艺 |
5.1 合成工艺设计基本流程图 |
5.2 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的 |
5.2.1 生产方法的选择 |
5.2.2 工艺路线的确定 |
5.2.3 生产工艺分析 |
5.3 物料衡算 |
5.4 旋风干燥器流量计算 |
5.5 反应器的工艺设计计算 |
5.5.1 反应器体积 |
5.5.2 反应器外形尺寸计算 |
5.5.3 搅拌装置设计 |
5.5.4 加热装置设计 |
5.5.5 反应釜传动装置功率 |
5.6 工艺流程示意图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稳定剂在长效耐热PVC片材中的应用 |
6.1 PVC配方设计及优化 |
6.1.1 基本配方的确定 |
6.1.2 稳定剂的选择 |
6.1.3 增塑剂的选择 |
6.1.4 最佳配方确定 |
6.2 PVC片材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
6.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
6.2.2 加工设备的确定 |
6.2.3 车间结构说明 |
6.3 长效耐热PVC片材生产污染情况分析 |
6.3.1 长效耐热PVC片材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分析 |
6.3.2 长效耐热PVC片材生产过程液体废弃物污染分析 |
6.3.3 长效耐热PVC片材生产过程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析 |
6.3.4 长效耐热PVC片材生产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
6.4 长效稳定剂优势 |
6.4.1 性能优势 |
6.4.2 环保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C8-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8混合物简介 |
1.1.1 C8混合物的综合利用 |
1.1.2 C8混合物中苯乙烯抽提工艺流程 |
1.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
1.2.1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制备 |
1.2.2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制备 |
1.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特性 |
1.2.4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和应用 |
1.3 环氧大豆油 |
1.3.1 环氧大豆油增韧改性 |
1.3.2 环氧大豆油基树脂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反应机理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2.3.1 以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为促进剂制备环氧大豆油改性产物 |
2.3.2 以三乙烯二胺为促进剂制备环氧大豆油改性产物 |
2.3.3 不同环氧/酸酐摩尔比的环氧大豆油改性产物制备 |
2.3.4 改性环氧大豆油基环氧树脂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红外光谱(FTIR) |
2.4.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4.3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2.4.4 热重分析(TG/DTG) |
2.4.5 力学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环氧大豆油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反应机理研究 |
2.5.2 环氧大豆油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反应活性 |
2.5.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4 促进剂的用量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2.5.5 酸酐/环氧基团的摩尔比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2.5.6 改性产物的力学性能 |
2.5.7 环氧大豆油基环氧树脂性能 |
2.5.8 改性产物的热稳定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不同酸酐含量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环氧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 |
3.3 不同分子量不同酸酐含量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1 不同单体配比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2 不同二甲苯/正庚烷体积比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3 不同引发剂用量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4 不同反应温度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5 不同二甲苯/环己酮体积比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3.6 不同反应时间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4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4.1 酸酐含量相同分子量不同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4.2 分子量相同酸酐含量不同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4.3 改变酸酐与环氧摩尔比的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 |
3.5 产物测试与表征方法 |
3.5.1 红外光谱测试 |
3.5.2 共聚物分子量测试 |
3.5.3 酸碱滴定测试 |
3.5.4 共聚物合成产率测试 |
3.5.5 共聚物微观形貌测试 |
3.5.6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3.5.7 环氧改性产物的动态热机械测试 |
3.5.8 环氧改性产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反应单体的配比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2 反应介质的极性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3 引发剂的用量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4 反应温度对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合成的影响 |
3.6.5 不同反应时间下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性能及相貌的变化 |
3.6.6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共聚组成的变化 |
3.6.7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对环氧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6.8 C8-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酸酐含量对环氧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6.9 C8-MAH无规共聚物环氧改性产物红外光谱图 |
3.6.10 无规共聚物中酸酐基团与环氧大豆油中环氧基团摩尔比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 |
3.6.11 C8-MAH无规共聚物环氧改性产物力学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VC概述 |
1.2 PVC的热降解 |
1.2.1 PVC的分子结构 |
1.2.2 现象与特征 |
1.2.3 热降解机理 |
1.3 PVC热稳定剂作用机理和性能要求 |
1.3.1 PVC热稳定剂作用机理 |
1.3.2 PVC热稳定剂性能要求 |
1.4 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及作用 |
1.4.1 铅盐类 |
1.4.2 有机锡类 |
1.4.3 稀土类 |
1.4.4 有机锑热稳定剂 |
1.4.5 金属皂类 |
1.4.6 辅助类热稳定剂 |
1.5 现有热稳定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5.1 存在问题 |
1.5.2 解决方案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用主要原材料 |
2.1.2 实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合成及复配方法 |
2.2.1 异辛酸盐的合成 |
2.2.2 油酸盐的合成 |
2.2.3 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复配 |
2.3 金属含量的测定 |
2.3.1 测定原理 |
2.3.2 试剂及溶液 |
2.3.3 检测步骤 |
2.4 游离酸的测定 |
2.4.1 测定原理 |
2.4.2 试剂及溶液 |
2.4.3 测定步骤 |
2.4.4 结果计算 |
2.5 热稳定性能及其评价 |
2.5.1 静态热稳定性能 |
2.5.2 动态热稳定性能 |
2.6 析出性能 |
2.7 试样颜色的测量 |
2.8 透明性测试 |
2.9 加工性能测试 |
2.10 PVC热稳定剂的环保安全性能测试 |
第3章 液体钡锌金属皂的合成与分析 |
3.1 异辛酸盐的合成与分析 |
3.1.1 异辛酸锌的合成 |
3.1.2 反应条件对异辛酸锌合成的影响 |
3.1.3 异辛酸钡的合成 |
3.1.4 反应条件对异辛酸钡合成的影响 |
3.2 油酸盐的合成与分析 |
3.2.1 油酸锌的合成 |
3.2.2 反应条件对油酸锌合成的影响 |
3.2.3 油酸钡的合成 |
3.2.4 反应条件对油酸钡合成的影响 |
3.3 溶剂对热稳定剂体系的影响 |
3.3.1 反应溶剂的影响 |
3.3.2 体系助剂的影响 |
3.4 有机酸对热稳定剂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复配及应用评价 |
4.1 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 |
4.1.1 单组分金属皂热稳定剂的热稳定特性 |
4.1.2 复合金属皂热稳定剂的热稳定特性 |
4.2 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透明性的影响 |
4.2.1 异辛酸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透明性的影响 |
4.2.2 油酸钡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透明性的影响 |
4.2.3 有机酸对PVC透明性的影响 |
4.2.4 亚磷酸酯和溶剂对PVC透明性的影响 |
4.3 亚磷酸酯对复合热稳定剂的影响 |
4.3.1 亚磷酸酯对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2 亚磷酸酯对PVC透明性的影响 |
4.4 β-二酮类化合物对复合热稳定剂的影响 |
4.5 抗析出剂对复合热稳定剂的影响 |
4.5.1 析出原因 |
4.5.2 无酚抗析出剂 |
4.5.3 实验相关 |
4.6 抗氧剂对复合热稳定剂的影响 |
4.6.1 抗氧剂作用机理及使用选择 |
4.6.2 实验相关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化生产及应用评价 |
5.1 工业化生产过程 |
5.1.1 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 |
5.1.2 过滤方式 |
5.1.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5.1.4 产品外观 |
5.1.5 成品性能 |
5.1.6 产品应用 |
5.2 与同类型热稳定剂的比较 |
5.2.1 热稳定性的比较 |
5.2.2 析出性比较 |
5.2.3 加工性能比较 |
5.2.4 使用成本比较 |
5.3 环保及安全性检测 |
5.3.1 重金属及相关有害物质的测定 |
5.3.2 多环芳烃的测定 |
5.3.3 双酚A的测定 |
5.3.4 游离苯酚的测定 |
5.3.5 最终鉴定结果 |
5.4 项目经济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图 |
附录二 工业生产主要设备图 |
附录三 工业生产制品外观 |
(4)PVC用低析出双尿嘧啶衍生物热稳定剂的制备、应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PVC) |
1.1.1 PVC热降解 |
1.1.2 PVC的热稳定剂 |
1.2 PVC热稳定剂 |
1.2.1 铅盐类热稳定剂 |
1.2.2 有机锡类热稳定剂 |
1.2.3 金属皂类热稳定剂 |
1.2.4 有机锑类热稳定剂 |
1.2.5 稀土类热稳定剂 |
1.2.6 有机热稳定剂 |
1.2.6.1 含氧有机热稳定剂 |
1.2.6.2 含磷类有机热稳定剂 |
1.2.6.3 含氮有机热稳定剂 |
1.3 含氮有机热稳定剂及其研究进展 |
1.3.1 脲衍生物 |
1.3.2 马来酰亚胺衍生物 |
1.3.3 含氮杂环类衍生物 |
1.4 热稳定剂与PVC相容性 |
1.5 本课题提出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长链双尿嘧啶衍生物在PVC中的析出性能及热稳定效果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热稳定剂表征 |
2.2.4 双尿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
2.2.5 PVC样品的制备 |
2.2.6 析出性能评价方法 |
2.2.6.1 透光率测试 |
2.2.6.2 雾度性能测试 |
2.2.6.3 热稳定剂析出率测试 |
2.2.6.4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2.7 热稳定性能测试方法 |
2.2.7.1 烘箱老化测试 |
2.2.7.2 刚果红测试 |
2.2.7.3 转矩流变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USU的结构表征 |
2.3.2 OSU与 USU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2.3.3 USU与 OSU在 PVC中的析出性能研究 |
2.3.4 USU的热稳定效果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尿嘧啶低聚物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析出性能及热稳定效果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UESU的合成 |
3.2.4 P-UESU的合成 |
3.2.5 热稳定剂表征 |
3.2.6 PVC样品的制备 |
3.2.7 析出性能测试方法 |
3.2.8 热稳定性能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0 UESU的表征 |
3.3.1 UESU的热分析 |
3.3.2 P-UESU的表征 |
3.3.3 P-UESU在 PVC中的析出性能研究 |
3.3.4 P-UESU在 PVC中的析出行为研究 |
3.3.5 P-UESU对 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3.3.5.1 刚果红测试 |
3.3.5.2 烘箱老化测试 |
3.3.5.3 转矩流变测试 |
3.4 小结 |
第四章 USU及 P-UESU的复配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PVC样品的制备 |
4.2.4 热稳定性能测试方法 |
4.2.5 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
4.2.6 析出性能评价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SU与辅助稳定剂的复配研究 |
4.3.2 USU/ESBO/TPP对 PVC力学性能的研究 |
4.3.3 USU/ESBO/TPP在 PVC中的析出性能研究 |
4.3.4 P-UESU与辅助稳定剂的复配研究 |
4.3.5 含P-UESU/ESBO/TPP的 PVC力学性能研究 |
4.3.6 P-UESU/ESBO/TPP在 PVC中 P-UESU的析出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氯乙烯(PVC)加工助剂研究现状 |
1.2.1 增塑剂 |
1.2.1.1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 |
1.2.1.2 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 |
1.2.1.3 聚酯类增塑剂 |
1.2.2 热稳定剂 |
1.2.2.1 甲基锡类 |
1.2.2.2 金属皂化物 |
1.2.2.3 铅盐类 |
1.2.3 填充剂 |
1.3 水滑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有机金属盐对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1.4.2 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聚氯乙烯树脂中的性能研究 |
1.4.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水滑石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2 有机金属盐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 |
2.2.3.2 聚氯乙烯树脂的静态老化测试 |
2.2.3.3 聚氯乙烯树脂的刚果红测试 |
2.2.3.4 热重分析测试 |
2.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2.3.6 力学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有机金属盐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2.3.1.1 静态老化实验 |
2.3.1.2 热失重分析 |
2.3.1.3 刚果红试验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有机金属盐-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性能测试 |
2.4 小结 |
3 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水滑石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4 新型水滑石的表征 |
3.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3.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3.2.4.3 热稳定性分析 |
3.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2.4.5 透射电镜(TEM)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T-IR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扫描电镜(SEM) |
3.3.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4 水滑石在PVC中应用 |
3.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4.2 实验方法 |
3.4.3 水滑石-聚氯乙烯(PVC)的表征 |
3.4.3.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3.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4.3.3 聚氯乙烯热稳定实验 |
3.4.3.4 烟密度测试 |
3.4.3.5 聚氯乙烯树脂力学测试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热失重(TGA)分析 |
3.5.2 水滑石-聚氯乙烯树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5.3 热稳定测试 |
3.5.4 烟密度测试 |
3.5.5 力学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水滑石的改性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改性水滑石的制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改性水滑石的表征 |
4.2.4.1 FTIR分析 |
4.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2.4.3 热失重(TG) |
4.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4.3 改性水滑石结果与分析 |
4.3.1 FT-IR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3.3 TG分析 |
4.3.4 SEM分析 |
4.4 改性水滑石在PVC中应用 |
4.4.1 改性水滑石-聚氯乙烯的制备 |
4.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4.1.2 实验方法 |
4.4.2 聚氯乙烯(PVC)的表征 |
4.4.2.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4.4.2.2 聚氯乙烯树脂的静态老化测试 |
4.4.2.3 聚氯乙烯树脂的刚果红测试 |
4.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4.2.5 力学性能测试 |
4.4.2.6 烟密度测试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热失重分析仪(TGA) |
4.5.2 静态老化实验 |
4.5.3 刚果红实验 |
4.5.4 扫描电镜(SEM) |
4.5.5 力学性能测试 |
4.5.6 烟密度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乙酰丙酮基PVC辅助热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简介 |
1.2 PVC的降解 |
1.3 PVC热稳定剂简介 |
1.3.1 PVC热稳定剂作用机理 |
1.3.2 PVC热稳定剂的分类 |
1.4 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 |
1.4.1 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简介 |
1.4.2 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结构表征方法 |
2.3 热稳定性能表征方法 |
第三章 乙酰丙酮钙的合成与热稳定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乙酰丙酮钙的制备 |
3.2.1 乙酰丙酮钙的制备机理 |
3.2.2 乙酰丙酮钙的制备工艺 |
3.3 乙酰丙酮钙的制备工艺条件 |
3.3.1 反应温度对乙酰丙酮钙的影响 |
3.3.2 反应物不同摩尔比的影响 |
3.4 乙酰丙酮钙的结构表征 |
3.4.1 元素分析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晶体结构分析 |
3.4.4 粒度分析 |
3.4.5 FESEM分析 |
3.4.6 热重分析 |
3.5 乙酰丙酮钙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
3.5.1 协同作用 |
3.5.2 主效热稳定剂的钙/锌比 |
3.5.3 辅助热稳定剂与主效热稳定剂的最佳配比 |
3.5.4 样品与商业化产品对比实验 |
3.6 总结 |
第四章 乙酰丙酮镁的合成与热稳定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乙酰丙酮镁的制备 |
4.2.1 乙酰丙酮镁的制备机理 |
4.2.2 乙酰丙酮镁的合成工艺 |
4.3 乙酰丙酮镁的制备条件 |
4.3.1 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4.3.2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4.4 乙酰丙酮镁的结构表征 |
4.4.1 元素分析 |
4.4.2 红外光谱图分析 |
4.4.3 XRD图谱分析 |
4.4.4 粒度分析 |
4.4.5 FESEM分析 |
4.4.6 热失重分析 |
4.5 乙酰丙酮镁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
4.5.1 辅助稳定剂与主效热稳定剂的协同作用 |
4.5.2 主效热稳定剂中钙/锌的最佳配比 |
4.5.3 辅助热稳定剂的最佳加入量 |
4.5.4 与商品辅助热稳定剂对比 |
4.6 总结 |
第五章 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的热稳定机理 |
5.1 前言 |
5.2 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的协同作用机理 |
5.3 吸收ZnCl_2分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乙酰丙酮盐与氰尿酸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氯乙烯(PVC)简介 |
1.2 PVC热降解 |
1.2.1 PVC不稳定结构 |
1.2.2 PVC降解机理 |
1.3 PVC热稳定剂与热稳定化 |
1.4 热稳定剂分类与作用机理 |
1.4.1 铅盐类 |
1.4.2 金属皂类 |
1.4.3 有机锡类 |
1.4.4 稀土类 |
1.4.5 辅助热稳定剂 |
1.5 PVC热稳定剂的发展趋势 |
1.5.1 乙酰丙酮基金属化合物 |
1.5.2 含氮有机基团的钙锌盐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乙酰丙酮钡/乙酰丙酮锌的制备及其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乙酰丙酮钡与乙酰丙酮锌的制备 |
2.1.4 分析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Ba(acac)_2合成条件的优化 |
2.2.2 Zn(acac)_2合成条件的优化 |
2.2.3 元素分析结果 |
2.2.4 XRD分析 |
2.2.5 FTIR分析 |
2.2.6 热重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酰丙酮钡/乙酰丙酮锌在PVC中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主要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PVC试样的制备 |
3.1.4 热稳定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Ba(acac)_2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3.2.2 Zn(acac)_2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3.2.3 不同辅助热稳定对比研究 |
3.2.4 热重分析 |
3.2.5 Ba(acac)_2和Zn(acac)_2作用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氰尿酸钙/氰尿酸锌的制备及其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主要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氰尿酸钙/氰尿酸锌的制备 |
4.1.4 分析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元素分析 |
4.2.2 FTIR分析 |
4.2.3 氰尿酸钙/锌的热重分析 |
4.2.4 氰尿酸钙/锌的扫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氰尿酸钙/氰尿酸锌在PVC中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主要原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PVC试样的制备 |
5.1.4 热稳定性能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氰尿酸钙/锌复合体系 |
5.2.2 辅助热稳定剂对氰尿酸钙/锌体系影响 |
5.2.3 热重分析 |
5.2.4 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PVC辅助热稳定剂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VC工业应用介绍 |
1.2 PVC树脂的降解及热稳定化 |
1.2.1 PVC树脂的降解 |
1.2.2 PVC的热稳定化 |
1.3 常用热稳定剂 |
1.3.1 铅盐类热稳定剂 |
1.3.2 钙锌金属皂类稳定剂 |
1.3.3 有机锡类热稳定剂 |
1.3.4 稀土类热稳定剂 |
1.3.5 水滑石类热稳定剂 |
1.3.6 有机辅助热稳定剂 |
1.4 多元醇酯类辅助热稳定剂研究现状 |
1.5 热稳定剂表征方法 |
1.6 PVC热稳定性的检测 |
1.6.1 刚果红法 |
1.6.2 老化烘箱测试 |
1.6.3 热重分析法 |
1.6.4 流变性能测试 |
1.7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
2.3.1 反应原理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工艺条件考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实验条件对季戊四醇酯酯化率的影响 |
2.4.2 季戊四醇酯的表征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季戊四醇酯复配热稳定剂的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PVC样品的制备 |
3.4 PVC样品热稳定性能测试 |
3.4.1 刚果红法 |
3.4.2 静态烘箱热老化测试法 |
3.4.3 热重分析法 |
3.4.4 流变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添加季戊四醇酯的PVC样品表征 |
3.5.2 PVC热稳定性测试结果 |
3.5.2.1 刚果红法 |
3.5.2.2 静态烘箱热老化测试法 |
3.5.2.3 热重分析法 |
3.5.2.4 流变性能测试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季戊四醇酯在PVC中的相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透射电镜观察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高性能PVC结构泡沫的制造装备及工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硬质结构泡沫塑料概述 |
1.2 PVC硬质结构泡沫材料 |
1.3 PVC泡沫材料制造装备 |
1.4 PVC结构泡沫材料发泡机理 |
1.5 PVC结构泡沫材料制备工艺 |
1.5.1 基本物料配比 |
1.5.2 主要原料特性 |
1.5.3 模压发泡工艺特点 |
1.5.4 模压发泡模具结构特点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PVC硬质结构泡沫材料制备装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备 |
2.2.1 模压发泡实验装备 |
2.2.2 蒸煮发泡装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PVC结构泡沫预聚体的制备 |
2.3.2 PVC半交联结构泡沫的制备 |
2.4 测试分析方法 |
2.4.1 结构表征 |
2.4.2 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PVC结构泡沫物料配比对发泡行为的影响研究 |
3.1 交联剂/酸酐配比对模压发泡行为的影响 |
3.1.1 试剂配比及试样制备 |
3.1.2 PVC泡沫泡孔结构分析 |
3.1.3 PVC泡沫压缩性能分析 |
3.2 发泡剂/引发剂配比对模压发泡性能的影响 |
3.2.1 试剂配比及分解性能分析 |
3.2.2 PVC泡沫泡孔结构分析 |
3.2.3 PVC泡沫压缩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PVC结构泡沫发泡工艺的研究 |
4.1 PVC糊料制备工艺研究 |
4.2 模压工艺条件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2.1 模压温度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2.2 保温时间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2.3 开模温度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3 蒸煮发泡工艺条件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3.1 蒸煮时间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3.2 蒸煮温度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环氧聚合物改性PVC高热稳定性泡沫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测试表征 |
5.1.1 结构表征 |
5.1.2 性能测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环氧高聚物对PVC结构泡沫泡孔结构的影响 |
5.2.2 环氧高聚物对PVC结构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环氧高聚物改性PVC结构泡沫热解行为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橡胶籽油的环氧化与羟基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油脂资源及其结构、性能与脂肪酸组成 |
1.2.1 植物油脂资源 |
1.2.2 植物油脂的结构、性质与脂肪酸组成 |
1.3 植物油环氧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油脂环氧化工艺 |
1.3.2 植物油环氧化催化方法研究现状 |
1.4 植物油羟基化研究进展 |
1.4.1 醇解法 |
1.4.2 氨解法 |
1.4.3 催化加氢甲酰化法 |
1.4.4 臭氧氧化法 |
1.4.5 苯酚烷基化法 |
1.5 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1 聚氨酯与植物油基多元醇工业基本现状 |
1.5.2 植物油基多元醇在聚氨酯泡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3 植物油基多元醇在聚氨酯乳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4 植物油基多元醇在聚氨酯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原料的基本理化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及化学试剂 |
2.2.2 原料预处理 |
2.2.3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本理化性能 |
2.3.2 GC-MS分析 |
2.3.3 FTIR分析 |
2.3.4 NMR分析 |
2.3.5 DSC分析 |
2.3.6 TG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RSO环氧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与化学试剂 |
3.2.2 实验方法与原理 |
3.2.3 分析表征方法 |
3.3 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选择与表征 |
3.3.1 钛硅摩尔比对油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3.2 焙烧时间对油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3.3 焙烧温度对油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3.4 Ti-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及再生性能 |
3.3.5 BET分析 |
3.3.6 TEM分析 |
3.3.7 XRD分析 |
3.3.8 FTIR分析 |
3.4 ERSO的制备与表征 |
3.4.1 反应时间对RSO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RSO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4.3 叔丁基过氧化氢用量对RSO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4.4 催化剂用量对RSO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4.5 验证实验 |
3.4.6 ERSO的性能指标 |
3.4.7 FTIR分析 |
3.4.8 GC-MS分析 |
3.4.9 NMR分析 |
3.4.10 DSC分析 |
3.4.11 TG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RSO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及其环氧化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与化学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不饱和脂肪酸基本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 |
4.3.2 30%H_2O_2用量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3.3 冰乙酸用量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3.4 反应温度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4.3.6 FTI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ERSO羟基化反应制备多元醇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与化学试剂 |
5.2.2 实验方法与原理 |
5.2.3 分析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时间对RSO-polyol性能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对RSO-polyol性能的影响 |
5.3.3 ERSO与醇总量的质量比对RSO-polyol性能的影响 |
5.3.4 氟硼酸与ERSO质量比对RSO-polyol性能的影响 |
5.3.5 甲醇与异丙醇质量比对RSO-polyol性能的影响 |
5.3.6 验证实验 |
5.3.7 FTIR分析 |
5.3.8 NMR分析 |
5.3.9 DSC分析 |
5.3.10 TG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RSO-polyol在聚氨酯泡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与化学试剂 |
6.2.2 实验方法与原理 |
6.2.3 分析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RSO-polyol替代量对聚氨酯泡沫表观状态的影响 |
6.3.2 RSO-polyol替代量对聚氨酯泡沫表观密度的影响 |
6.3.3 RSO-polyol替代量对聚氨酯泡沫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 |
6.3.4 RSO-polyol替代量对聚氨酯泡沫材料表观弹性模量的影响 |
6.3.5 FTIR分析 |
6.3.6 DSC分析 |
6.3.7 TG分析 |
6.3.8 SEM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由环氧大豆油合成环氧金属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明PVC片材Ca/Zn基长效热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D]. 王萱. 扬州大学, 2021(08)
- [2]C8-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丹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液体钡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应用[D]. 王海晓. 浙江大学, 2020(03)
- [4]PVC用低析出双尿嘧啶衍生物热稳定剂的制备、应用及机理研究[D]. 马彪.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8)
- [5]水滑石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聚氯乙烯树脂(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D]. 张金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乙酰丙酮基PVC辅助热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晓斌.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乙酰丙酮盐与氰尿酸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热稳定性能研究[D]. 胡程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PVC辅助热稳定剂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何浏. 广州大学, 2019(01)
- [9]高性能PVC结构泡沫的制造装备及工艺性能研究[D]. 秦立祥.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10]橡胶籽油的环氧化与羟基化及其应用研究[D]. 黄元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