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初期到“文革”前夕四川留学教育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丁千钧[1](2021)在《上海老城厢乔家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乌云[2](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张佑文[3](2019)在《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着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1909-2005)曾是我国海洋藻类学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知名的藻类学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除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外,也对我国海洋科学的宣传和传播极为重视。自上世纪30年代曾呈奎开始投身于藻类学研究,一直到本世纪初,相关的科学传播工作始终伴随着其日常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科学传播工作保持极高的热度并积极付诸于实践,同时还对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动态保持关注,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人群群体中并不多见,因此也很有特色,应当加以研究。目前对于曾呈奎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其科研成果中,在哲学方面主要集中于其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是宣传性质,学术探讨不够,对其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没有涉及,对其本身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何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大量工作还有待探讨。本文主要以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及其实践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科学传播类文章和着述进行整理,同时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汇集追踪和考察,并对他人对曾呈奎的相关评价和纪念文章进行分析。第一,文章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关于科学传播的思想理念以及主要特点。第二,文章对曾呈奎在科学传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类梳理和系统总结。第三,对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同时依据当今国内在科学传播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第四,对曾呈奎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科学传播方面取得很大成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主要在其科学传播观,并总结出这对我国当今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这一重要问题的有何借鉴意义。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曾呈奎虽然主要身份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但其对科学传播非常重视,对科学传播的作用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对于科学传播理念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2.由于曾呈奎身份的多样性(海洋科学家、中国海洋所所长、山东省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同时自身对科学传播抱有很大的热情,这也使得其科学传播工作相比较于一般的科学传播工作者,有着多样性和独特性。3.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特色鲜明。在思想方面,主要表现在其对应用科学传播以及科普创作的重视,提出科学知识能够及时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其进行科学传播工作手段的多样性。4.通过对曾呈奎的相关科学传播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发现曾呈奎对科学传播的地位以及理解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这种科学传播观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他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这对我国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中,有着很多现实借鉴意义。本文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进行考察,对其作为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相关理解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对其科学传播工作做一系统研究,以期完善对曾呈奎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研究提供案例基础。
张学娟[4](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文中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干部和干部制度建设,党的干部制度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全面执政的背景下开启了现代干部制度建设,这在党的干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过程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干部制度建设更具有重要性与独特性。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从中探索出干部制度建设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意义,以史为鉴,能更好地回应当下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新命题。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等相关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政治功能以及经验与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干部制度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中。列宁在治国实践中首次形成了干部制度体系,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教育、管理与监督等。毛泽东更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干部制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与干部管理方法。这些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也凸显出干部制度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必须置于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框架内考察,才能以正确的逻辑理顺其时代背景。新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也在城乡关系重塑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定位,党要想顺利实现组织适应性转型,成功领导国家建设,必须要有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干部队伍作为支撑。另外,从制度的路径依赖看,这一时期的干部制度化建设既有着传统文官制度的遗留,又有着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制度的探索,更有着苏联干部制度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路径影响。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着由大规模干部的吸纳、整顿到系统化干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1953年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为界,可将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分为两个历程。1949-1952年为干部队伍的扩充、整顿阶段,上海通过南下干部进驻、对旧人员的任用和提拔新干部,并对干部进行教育与整顿,扩充和规范了干部队伍。1953-1956年为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阶段,在党管干部原则的强化和分部分级管理制的实施下,上海逐步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制、干部教育培训制、干部人事管理制、干部监督制等较为规范的干部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互动作用的结果。干部意识形态塑造奠定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同时,干部制度建设又强化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组织构成了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党组织在党管干部原则下对干部制度建设起着核心作用;政府组织以其专业特色和职能分散特点,发挥着其在制度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建设中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政治运动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成为干部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在政治运动中,干部制度得以规范化。这三个要素之间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共同推进着干部制度化建设。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颇有成效,党成功构建上海新政权建设所需的干部网络体系。党在推进干部制度建设中,规范了党组织、稳定了政治秩序、积累了执政资源,实现了上海政权稳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其中更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干部制度化建设启示深刻。论文从制度与制度化建设视角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并选取1949-1956年上海作为案例。论文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程,还试图从微观上探讨干部制度化建设如何在组织、群体、事件、行为中推进。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能从总体上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城市干部建设中的努力,凸显城市干部制度建设的特色。干部制度建设既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之需。新时代,党应充分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互动,继续推进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曹龙[5](2018)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办学历程研究(1950年—200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甘肃高校美术院系的标杆和引领者。新中国诞生之际,艺术系的建立弥补了西北高校美术教育的空白,使甘肃美术教育事业焕然一新。改革开放时期,高考制度恢复,美术系的办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众多专业人才,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本文主要从艺术系的建立、课程体系、师资构成、学术活动以及美术学院社会地位与影响等方面对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办学历程进行研究。通过梳理美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对继承优良的美术教育以及对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指导意义。
荣树云[6](2017)在《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年画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绘画体裁,它植根于老百姓的民俗及日常生活之中,建构着人们的感想、感知,并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年画孕育于汉唐,发端于两宋,兴盛于明清,至今又历经了民国时期的衰落、建国初期的改革、文革中的迫停、改革开放后的复兴、20世纪末的式微、最终成为本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出,社会转型与传统手工艺的变迁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本论文基于社会转型对年画生命样态产生的影响,将其生存的社会语境划分为四类,分别是自产生至民国以前的乡土社会、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工业社会、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后工业社会、21世纪初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非遗”语境。人类学是以田野调查与整体观为研究范式的学科,只有将传统手工艺放置在鲜明的语境中,才能看清社会转型与手工艺变迁之间的关系。当空间维度中的“田野”与历史维度中的“田野”进行叠加的时候,人类学家如何利用“器物”、“文献”、“口述史料”等介入“历史事件”的“深描”并进行民族志书写,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来说将是一种新的挑战。因此,本论文旨在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史学研究视角,以社会转型中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变迁为研究内容,分别从国家、市场、文化、技术四个维度,具体围绕年画艺术本体的演变、生产与流通方式、行为者、国家意识形态与市场主导等方面,进行“还原性分析”,探讨社会转型与传统手工艺变迁的关系以及在后非遗语境中民间手工艺的发展路径问题。本论文将作为文化表征体系的年画,放置在与社会、生产、消费、流通共同组成的“菱形”框架中进行阐释,并得出以下诉求:迈向现代性本土化的民间艺术;从遗产到资源理论的社会实践;国家在场与理性小农的互惠与博弈;知识分子对民间艺术的介入与影响。
刘文静[7](2017)在《论何顿历史题材小说》文中指出何顿是当代中国文坛很有发展潜力和极具个性的一位作家,何顿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风格迥异。自从八十年代末登上文坛以来,一直以长沙小市民和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写写作对象,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近十几年,他由原来擅长的市民小说写作转向了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故事的铺展常常有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独特的历史观和叙事方式,让他有别于文坛其他作家。本文以文本细读入手,分析和梳理何顿近些年创作的历史题材小说,沿着时间的脉络来把握作家历史观的形成、作品的历史叙事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艺术特色,力图对何顿的历史题材小说做一个整体风貌的把握,在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何顿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及表现。主要分析影响作家何顿由都市题材小说转向历史小说创作的原因,具体从本人的生活经历、中国史传文学影响和外国文学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溯源其历史意识的形成及两个发展阶段。作家的历史观主要表现为“为抵抗遗忘”而创作、底层史观念和人性史观。第二章集中分析何顿作品中的历史叙事的表现。主要从《来生再见》、《黄埔四期》和《湖南骡子》三部小说中来挖掘何顿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表现内容,集中在抗战历史、家族历史的记述。第三章整体分析何顿历史叙事的主要运用的策略。将其历史叙事特点进行汇总可以发现作家何顿的历史叙事策略主要表现在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多种文本的拼贴组合和展现长沙地方文化特色上。第四章从文学角度和现实角度剖析何顿历史叙事的价值追求。作者创作历史小说的目的具体表现构建历史真实来唤起人们对过往历史的记忆和展现湖南人特有的骡子般的精神上。结语部分是对整个论文主体的简单回顾,在充分了解何顿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
刘路遥[8](2017)在《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文中提出东北地区连环画作为二十世纪东北地区核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现实主义主题语义和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在中国连环画坛形成独立的连环画创作群体,并成为二十世纪东北地区不容忽视的大众文化主流代表及标志性地域美术形式。本文试图以“东北地区连环画”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图像学与风格学理论为指导。在二十世纪东北地区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以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发展建构历程为主体线索依据,征引1945年至1994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全国性展览中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东北地区连环画作品为研究基础。通过梳理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中的历史阶段及历史分期,进而定量分析东北地区连环画凸显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以及社会功用等艺术表征。首先,从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历程来看,其在政治思潮和大众化艺术运动的推动下,分别通过“新时期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初步建构”和“新时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这两个缘起和整合的历史阶段。以及“萌芽时期,苦难斗争”、“成熟时期,文艺‘歌颂’”、“停滞时期,程式美学”、“兴盛时期,人性回归”、“衰微时期,式微探索”、“转型时期,市场裂变”六个历史分期的建构,进而汇聚成为以现实主义为主题,关注现实、科学写实、服务大众的总体发展趋向。其次,东北地区连环画通过强调武装革命与政治运动中增强政治认同,提高思想教育中的认知水平,推动经济建设中的社会发展来凸显现实主义主题。因此,从中可以发现,东北地区连环画基本是围绕着革命话语和现代性建设这两个主题建立起来的,其表征仍旧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进而形成了东北地区连环画在现实主义主题性的创作中发挥了主要的引导教育功能,塑造出强烈民族意识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观念,成为了二十世纪东北地区对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和行为官方塑造的主要媒介和工具。再次,通过分析东北地区连环画中画面构图由封闭空间向开放空间的转换,人物造型从程式化描绘到形象化的转向,绘画手段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的拓展,可以证明东北地区连环画逐渐摒弃形成初期时以政治性为主的风格面貌,进而转向具有艺术性的语言特质。而其在秉承国家引导的政治共识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也以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进而塑造成为宣传引导大众有利的艺术工具。最后,从国家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大众传播媒介,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民族情感,促进东北地区美术教育的普及和传播这三个方面进而建构了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社会功用。同时,通过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中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主题语义及其独特的视觉文化特质的研究,得出以下观点:1.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在政治思潮和大众化艺术运动的推动下,通过两个历史阶段以及六个历史分期的建构,进而汇聚成为以现实主义为主题,关注现实、科学写实、服务大众的总体发展趋向。2.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建构历程激发了东北地区文化从单一意识形态的灌输到多元审美需求的转变,而这种单一意识形态的灌输到多元审美需求的转变,也促使了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视觉文化特质从新时期前期的政治性转向新时期开始形成的的艺术性。3.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建构历程促进了东北地区从最初的文化启蒙到新时期文明传播的使命转换。4.1945年至1994年间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建构历程直接反映了东北地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转型。
姚乐[9](2016)在《新中国以来重大民生问题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住房、消费和就业五个方面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不断发展和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民生问题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当前,我国面临的民生问题很多,但仍然以教育、医疗、住房、消费和就业问题为重点。研究我国民生问题的历史变迁对于认识解决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问题的瓶颈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五大重要的民生问题,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所呈现出的不同内容和特点,深入探讨了我国重大民生问题的历史变迁轨迹及特征。本文在分析我国教育、医疗、住房、消费和就业这五大民生问题所呈现出的不同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梳理的方法,系统归纳总结出了我国民生问题的历史变迁轨迹及特征:一是教育问题涉及的人口趋于多元化、解决成效不显着、政府的关注力度在逐年加大;二是医疗问题由农村辐射到城镇、产生节奏越来越快、解决方案呈现立体化框架;三是住房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关系密切、住房问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日显突出、人口群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多元化发展;四是我国居民消费差距日益凸显、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的增长速度发展缓慢;五是就业问题所涉及的人口群体层次越发多元化、区域差异化现象明显、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关系密切。通过深入的探讨民生问题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我国基本的民生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新的时期新问题层出不穷,其内容和特点又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希望本文梳理民生问题的历史变迁脉络的方法和归纳总结重大民生问题的历史变迁轨迹特征的路径能够促进我国五大民生问题进行持续改进,从而使得我国民生产业不断发展。
郭永昌,丁金宏,孟庆洁[10](2016)在《自由解放、红色革命、情感回归与离婚——基于1898-2009年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1898-2009年离婚变化历程可以十分直观地折射出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我国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诞生了若干部与婚姻相关的法律,离婚由城市最初的星星点点转向农村后来的燎原之势,离婚空间场域变换导致离婚数量增长。从解放初期到"反右"初期,再到"文革"末期,知青返城、新《婚姻法》的修订,《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我国迎来一次次离婚潮。1980年代改革开放并没有停住离婚者的脚步,反而使离婚率呈一路上扬的态势。本研究截取1898-2009年间若干时间截面,选择典型的群体,解析各时期较为典型的离婚事件,阐释国家制度变迁对婚姻离散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婚姻制度对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解放初期到“文革”前夕四川留学教育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放初期到“文革”前夕四川留学教育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曾呈奎及其科学传播思想 |
2.1 曾呈奎生平简介 |
2.2 曾呈奎重视科学传播的思想来源 |
2.3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 |
2.4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章 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 |
3.1 曾呈奎在科学传播着述方面的工作 |
3.2 为推广海洋科学所做的系列工作 |
3.3 为科学传播做出贡献的组织领导工作 |
3.4 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人才 |
第4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的影响及评价 |
4.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产生的效果 |
4.2 如何评价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工作 |
第5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启示 |
5.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能取得成效的因素 |
5.2 对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启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干部 |
(二)制度与制度化 |
四、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干部制度建设的理论论述 |
一、建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二、建设廉洁高效的行政队伍——社会主义廉价政府构建理论 |
第二节 列宁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
一、强调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
二、重视干部的培训与教育 |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 毛泽东干部制度建设思想 |
一、制定干部标准与干部路线 |
二、干部工作要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 |
三、干部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执政空间转换下中国共产党组织适应性分析 |
一、反应性适应:中共执政方式亟待调整 |
二、结构性适应:政党组织结构亟待优化 |
三、功能性适应:中共执政能力亟待提升 |
第二节 历史与环境视角下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 |
一、中国传统官僚体制下文官考试、培训与管理制度 |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管理的制度探索 |
三、苏联干部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 |
第三节 城乡关系重塑下上海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 |
一、从消费性城市到生产性城市:新政权建立初期资源短缺下的上海城市发展路径 |
二、从异质化到同质化: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 |
三、从失序到有序:新政权建立初期上海城市再组织化的定位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1949-1952 年:上海干部队伍的扩充与整顿 |
一、上海城市管理模式与干部现状 |
二、上海干部吸纳工作的展开 |
三、上海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与干部制度的酝酿 |
第二节 1953-1956 年:上海干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一、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确立与上海干部制度建设 |
二、上海党管干部原则和分部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
三、上海具体干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
四、上海干部制度建设的规范性特征与变量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
第一节 价值理念:干部意识形态的塑造 |
一、意识形态与制度: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一种理论关联 |
二、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新定位 |
三、干部意识形态担当者形象的再塑造 |
第二节 组织载体:干部制度化建设的行动空间 |
一、组织嵌入与制度演进:干部制度化建设行动空间的一个分析框架 |
二、权力空间:权力集中与党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
三、行政空间:职能分散与政府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基础意义 |
四、社会空间:力量支撑与群团组织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
第三节 政治运动:干部制度化建设中的政治策略 |
一、破与立:政治运动对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双重影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干部制度建设相关的政治运动梳理 |
三、整党运动:政治运动中推进干部制度化建设的一个案例考察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强化组织:上海市社会整合与政权稳固 |
一、构建了上海市的干部网络系统 |
二、完成了上海市各级政权建设 |
三、实现了党组织适应性转变 |
第二节 稳定秩序: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
一、城市专业化干部管理队伍形成 |
二、上海城市的高效管理 |
三、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 |
第三节 积累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奠定 |
一、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巩固 |
二、中共执政群众资源的丰富 |
三、中共执政组织资源的优化 |
四、制度执政资源的初步构建 |
第四节 增强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升 |
一、强化党生存抗变能力 |
二、提升党社会整合能力 |
三、增强党领导城市发展的能力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干部制度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与现代启示 |
第一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注重理论传承与干部制度创新同步 |
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与干部队伍治理并举 |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与干部制度建设互动 |
四、坚持宏观系统性与微观灵活性相结合 |
第二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组织机构中出现干部配备不合理的现象 |
二、干部管理中存在红与专区分上的盲目性 |
三、大众参与在干部制度运行中的弱点 |
第三节 干部制度化建设的具体启示 |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与包容性建设 |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
三、加强干部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建设 |
四、加强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社会性建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办学历程研究(1950年—200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西北师范大学及美术系的发展历史 |
2.1 西北师范大学发展概述 |
2.2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历史沿革 |
2.2.1 艺术系成立前的面貌 |
2.2.2 艺术系建立到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 |
2.2.3 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撤回到改革开放前美术系的状况 |
2.2.4 改革开放后美术系的发展 |
3 美术系专业课程体系演变与学科建设 |
3.1 不同时期的专业课程设置 |
3.1.1 解放前的专业课程状况 |
3.1.2 艺术系建立后主要的课程 |
3.1.3 兰州艺术学院至改革开放前课程状况 |
3.1.4 改革开放后专业与课程的变化 |
3.2 办学理念与学位点的健全 |
3.2.1 办学理念的形成 |
3.2.2 学位点的健全 |
4 不同时期主要师资介绍 |
4.1 1950年筹建艺术系的教师 |
4.1.1 吕斯百 |
4.1.2 刘文清 |
4.1.3 韩天眷 |
4.1.4 洪毅然 |
4.1.5 黄胄 |
4.2 1958至1962年兰州艺术学院时期任教的教师 |
4.2.1 常书鸿 |
4.2.2 汪岳云 |
4.2.3 张阶平 |
4.2.4 陈兴华 |
4.2.5 娄傅义 |
4.3 1962年后任教的教师 |
4.3.1 于衍堂 |
4.3.2 杨国光 |
4.3.3 陈昭 |
4.3.4 靳勒 |
4.4 不同时期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的教师 |
4.4.1 陡剑岷 |
4.4.2 王启民 |
4.4.3 王福曾 |
4.4.4 杨鸣山 |
4.4.5 陈则恕 |
4.4.6 廖国柱 |
4.4.7 张学乾 |
4.4.8 李永长 |
5 部分主要学术活动 |
5.1 美术理论成果综述 |
5.2 主要展览介绍 |
5.3 “请进来”与“走出去” |
6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地位与影响 |
6.1 甘肃地区高校美术院系与美术学院的关系 |
6.2 美术学院在全国的地位及对西北美术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图 |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记事年表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后记 |
(6)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第四节 理论运用、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理论运用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村落概述 |
第一节 杨家埠村的概述 |
一 村落位置与人口概况 |
二 杨家埠的产业结构 |
三 杨家埠村的由来 |
第二节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起源 |
一 杨家埠年画起源解说 |
二 杨家埠年画初创的条件 |
第三节 杨家埠年画的行业习俗 |
第四节 杨家埠年画风筝一条街 |
一 年画风筝一条街概述 |
二 沿街房使用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功能与生产——乡土社会中的杨家埠年画 |
第一节 作为农民艺术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
一 起步期:明初至隆庆二年的杨家埠年画 |
二 发展期:隆庆二年(1568 年)到明末的杨家埠年画 |
三 繁荣期:清初期至清中期的杨家埠年画 |
四 鼎盛期:清代中期到清末的杨家埠年画 |
五 衰落期:民国战乱中的杨家埠年画 |
第二节 乡土社会中年画艺人的艺术实践 |
一 循旧、创新、模仿: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的多元成因 |
二 时代之眼: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创作依据 |
第三节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解析 |
第四节 1949以前的杨家埠年画生产经营方式 |
一 生产组织单位 |
二 年画销售方式 |
三 画行 |
第五节 技艺传承方式、性别代际分工与雇工招募、管理 |
一 家族技艺传承与性别代际分工 |
二 师徒传承 |
三 雇工的招募、分类与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杨家埠年画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思想改造与新年画运动 |
一 革命宣传的工具:根据地木刻版画 |
二 政治的宣传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年画运动 |
第二节 杨家埠新年画改革:(1949——1966 年) |
一 1949——1952 年的杨家埠新年画改革 |
二 1953——1966 年当地政府进行的新年画改革 |
三 新年画改革中老百姓的“对策” |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杨家埠新旧年画的生产销售状况(20 世纪50年代初——70 年代末) |
一 (1949——1965 年)杨家埠新旧年画的生产销售状况 |
二 (1966——1976 年)文革期间的新旧年画生产销售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复兴与再造: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
第一节 复兴:以“户”为单位的家庭作坊 |
一 家庭作坊生产:1978——2002 年 |
二 家庭作坊类年画销售方式——拉客(kei) |
第二节 再造:杨家埠木版年画(社)研究所 |
第三节 变革:机器年画的生产 |
一 机器年画概述 |
二 机器年画的题材分类 |
第四节 融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宣纸年画 |
一 宣纸年画店概述 |
二 宣纸年画店的雇佣关系 |
三 宣纸年画店的销售渠道 |
四 现代年画多元化传承方式 |
小结 |
第五章 互惠与博弈——非遗语境下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
第一节 国家在场:作为“非遗”的杨家埠年画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如何介入杨家埠村的? |
二 作为“遗产旅游业”的杨家埠村 |
三 “非遗保护 3.0 层级”理念在年画界的实践 |
第二节 非遗语境中的木版年画传承人群 |
一 传承人群类型的多元化分析 |
二 传承人群内部社会关系分析 |
第三节 非遗语境中年画艺人认知体系的建构 |
一 民间艺人对社会身份的追求 |
二 民间艺人对年画着作权的认知 |
第四节 杨家埠年画的未来 |
第五节 关于民间“艺术大师”现象的个案解读——杨洛书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第一节 从遗产到资源理论的社会实践 |
一 “民俗旅游”到“遗产旅游”的转变 |
二 谁是乡村“遗产到资源”实践的真正的评价者? |
第二节 迈向“现代性本土化”的艺术实践 |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国家“在场”与理性小农的博弈与互动 |
一 结构:国家“在场”的民间艺术 |
二 功能:理性小农的“文化自决” |
第四节 知识精英在民间艺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论何顿历史题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何顿小说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背景、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何顿历史题材小说的历史意识 |
第一节 历史意识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发展阶段及变化 |
第三节 历史意识的形成之因 |
第三章 何顿历史题材小说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抵抗者》、《来生再见》、《黄埔四期》:书写抗战年代与另类抗战 |
第二节 《湖南骡子》:展现家族兴衰与历史画卷 |
第四章 何顿历史题材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视角 |
第二节 多种文本的拼贴组合 |
第三节 独特地方文化特色的展现 |
第五章 何顿历史题材小说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还原历史真实 |
第二节 展现湖南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一)梳理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建构脉络 |
(二)探析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视觉文化特质 |
(三)建构东北地区连环画艺术研究新格局 |
第二章 缘起阶段-新时期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初步建构 |
一、萌芽时期,苦难斗争: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崭露(1945-1948) |
(一)建国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形成背景 |
(二)东北地区连环画专业出版机构和创作组织的成立 |
(三)东北解放区连环画的崭露 |
二、成熟时期,文艺“歌颂”:东北地区连环画的成长(1949-1965) |
(一)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旧连环画的改造(1949-1957) |
(二)大跃进时期东北地区新连环画的高产(1958-1960) |
(三)20 世纪60年代初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脱颖而出 |
(四)1949 年至1965年东北地区连环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三、停滞时期,程式美学: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畸变(1966-1976) |
(一)文革前期东北地区的革命“样板戏”连环画(1966-1970) |
(二)文革中后期东北地区的“赞颂”连环画(1971-1976) |
小结 |
第三章 整合阶段-新时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 |
一、兴盛时期,人性回归: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繁荣(1977 -1985) |
(一)复苏过渡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反拨(1977-1979) |
(二)高度繁荣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1980-1985) |
二、衰微时期,式微探索: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变革(1986-1991) |
(一)东北地区连环画发展空间的萎缩 |
(二)东北地区连环画出版机构的骤减与转型 |
(三)东北地区连环画创作组织的分流 |
三、转型时期,市场裂变: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分化(1992-1994) |
(一)东北地区连环画出版的暂停 |
(二)东北地区连环画的收藏热潮的兴起 |
小结 |
第四章 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凸显的现实主义主题 |
一、强调武装革命与政治运动中增强政治认同 |
(一)东北地区武装革命运动 |
(二)东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 |
二、提高思想教育改造中的认知水平 |
(一)思想改造中的政治理论学习 |
(二)文化知识与生产技术教育的恢复 |
三、推动经济建设中的社会发展 |
(一)东北地区农业劳作生产建设 |
(二)东北地区重工业生产建设 |
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特质 |
一、画面构图由封闭空间向开放空间转换 |
(一)戏剧式构图构成的封闭空间 |
(二)电影式构图构成的开放空间 |
二、人物造型由程式化描绘转向形象化塑造 |
(一)按照政治标准主观臆造的类型化形象 |
(二)依照现实生活塑造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形象 |
三、绘画手段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拓展 |
(一)注重黑白画面的视觉传达与肌理重塑 |
(二)关注色彩传递的思想性表达 |
(三)强化线描与笔法的情感表现张力 |
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社会功用 |
一、国家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大众传播媒介 |
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民族情感 |
三、促进东北地区美术教育的普及与传播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区连环画书籍出版统计表 |
附录2 东北地区连环画出版种类统计表(1949-1994) |
附录3 东北地区连环画入选展览作品与名单 |
附录4 采访记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中国以来重大民生问题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新中国以来教育问题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问题 |
(一)教育者的社会地位明显不高 |
(二)教育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薄弱 |
(三)教学系统不完善 |
二、改革开放后的教育问题 |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
(二)生源与师资矛盾突出 |
(三)义务教育普及力度不够 |
(四)大学资源过度集中在大中城市 |
三、教育问题的变迁特征 |
(一)教育问题所涉及的人口趋于多元化 |
(二)教育问题的解决成效不显着 |
(三)政府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力度在逐年加大 |
第二章 新中国以来医疗问题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医疗存在的问题 |
(一)“土郎中”医疗水平低下 |
(二)民众生存率和健康人群比率较低 |
(三)民众看病难,看病贵 |
二、改革开放后的医疗问题 |
(一)大病、重病医疗制度存在缺陷 |
(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
(三)医患纠纷成为社会问题 |
(四)基层医疗机构相对独立 |
三、医疗问题的变迁特征 |
(一)医疗问题由农村辐射到城镇 |
(二)医疗问题的产生节奏越来越快 |
(三)医疗问题的解决方案呈现立体化框架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住房问题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的住房问题 |
(一)住房“福利制”使得分房困难 |
(二)住房管理混乱 |
(三)产权较为模糊 |
(四)政府主导房屋建设与分配力不从心 |
二、改革开放后的住房问题 |
(一)房价上涨过快导致居民住房问题突出 |
(二)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分配不够公平 |
(三)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缺少保障 |
(四)房地产市场过热 |
三、住房问题的变迁特征 |
(一)住房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关系密切 |
(二)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越高,住房问题日显突出 |
(三)住房问题下的人口群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多元化发展 |
第四章 新中国以来我国消费问题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消费问题 |
(一)按劳分配的人民公社制度出现平均消费,降低生产积极性 |
(二)大跃进及文革时代生产不足,国民消费困难 |
(三)改革开放前夕的合作社消费制度问题多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超前消费情况凸显 |
(二)民生财政对消费民生影响较大 |
(三)消费权益保障问题突出 |
(四)生产相对过剩,而贫民消费困难 |
三、消费问题的变迁轨迹特征 |
(一)我国居民消费差距日益凸显 |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在逐步升级 |
(三)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发展缓慢 |
第五章 新中国以来我国就业问题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就业问题研究 |
(一)政府主导,临时工与合同工共存,城市就业难,乡村劳力过剩 |
(二)大跃进时期造成城镇青年就业形式严峻 |
(三)知青时期就业向农村转移,造成城市发展缓慢 |
二、现阶段我国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民生的最大问题 |
(二)一、二产业就业机会明显减少 |
(三)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
(四)偏远贫困山区资源贫乏,经济发展困难 |
三、就业问题的变迁轨迹特征 |
(一)就业问题所涉及的人口群体层次越发多元化 |
(二)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化现象明显 |
(三)就业问题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关系密切 |
第六章 新中国重大民生问题应对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
(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教育 |
(二)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发展义务教育 |
(三)推进均衡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二、进一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
(一)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
(二)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药物供应体系 |
(三)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三级医药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
(四)加强基层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五)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
(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
(七)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 |
三、加大各类保障型住房建设,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住房需求 |
(一)重视公民居住权的优先位置 |
(二)完善土地公有制 |
(三)实施大规模的公( 廉) 租房工程 |
四、改善消费结构和消费政策环境,满足居民各种消费需求 |
(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
(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三)减轻居民教育、医疗负担 |
(四)稳步发展热点消费 |
(五)改善消费环境 |
五、完善就业创业制度,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 |
(一)完善就业创业制度 |
(二)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 |
(三)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自由解放、红色革命、情感回归与离婚——基于1898-2009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1898-1931:思想解放与离婚 |
1.1 新文化运动与离婚 |
1.2“五四运动”与离婚 |
2 1931-1948:红色革命时期的离婚 |
2.1 一般群众离婚 |
2.2 军人与抗属离婚 |
3 1949-1978年,自由解放、政治蜕变与婚变 |
3.1《婚姻法》与离婚 |
3.2 为划清界限而离婚 |
3.3 贴有“革命”标签的离婚 |
3.4 回城扯断知青的婚姻 |
4 1978-2009年,社会流动、情感及利益冲突与婚变 |
4.1 婚姻法修订与离婚 |
4.2 军婚的动摇与涉台婚姻解体 |
4.3 流动迁移离婚 |
4.4“80后”的“闪婚闪离” |
4.5 利诱离婚 |
5 结语 |
四、解放初期到“文革”前夕四川留学教育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老城厢乔家路研究[D]. 丁千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3]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D]. 张佑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4]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研究 ——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D]. 张学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办学历程研究(1950年—2000年)[D]. 曹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荣树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1)
- [7]论何顿历史题材小说[D]. 刘文静. 湖南大学, 2017(07)
- [8]东北地区连环画研究(1945-1994)[D]. 刘路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新中国以来重大民生问题的变迁研究[D]. 姚乐.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3)
- [10]自由解放、红色革命、情感回归与离婚——基于1898-2009年的考察[J]. 郭永昌,丁金宏,孟庆洁. 南方人口,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