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ony,为梦想而航行(论文文献综述)
陆宇[1](2020)在《面向多船协同的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上无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船凭借其成本低、机动性好和无人员伤亡的优点,已成为执行海洋环境监测、水上搜救等各类任务的重要工具。为了扩大无人船的作业范围、提高无人船作业时的容错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多船协同这种作业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无人船编队控制方法是实现多船协同作业的关键,其设计不仅要依据多船编队的任务场景,还必须得考虑无人船的自身特性和编队过程中的多种约束。现有关于无人船编队控制的理论研究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复杂的多船编队任务场景要求无人船集群既能完成队形保持和编队平移等常规任务,又能拥有根据临时任务实现期望编队机动的能力,目前很多文献仍集中于研究固定编队布局下的无人船编队问题,针对可变编队布局下多船编队机动控制的工作相对较少;其次,无人船本身具有高度非线性、变量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等特性,在实际作业时也会受到风、浪、流等外界环境扰动的影响,现有的诸如基于神经网络的或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虽然使无人船编队系统具备了一定的鲁棒性,但它们的保守性和计算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再者,一些多船编队任务场景对无人船编队跟踪误差的暂态和稳定性能提出了要求,无人船执行器能力受限或发生故障也会对多船编队跟踪性能产生影响,当前的无人船编队控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这些编队跟踪性能约束或执行器约束,其编队控制性能会大打折扣。概括地说,多船协同运动时可变的编队布局设置、各船的不确定动力学和所受的外界扰动以及各种编队约束给无人船编队控制理论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深入理解多船编队的运动特性、提高无人船编队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容错性和实时性以及在不同编队约束条件下的适用性,本文从协同模型、信息交互和编队布局三个方面去解释多船编队运动机理,利用图论、方位刚性理论、反步法和自适应控制等理论工具,对面向多船协同的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充分考虑了无人船模型不确定性、外界扰动影响和各种编队约束,在无人船间无信息交互或存在局部信息交互情况下,分别讨论了固定和可变编队布局时的多船编队控制问题,实现了无人船编队队形保持、平移运动、曲线机动和缩放机动的控制任务,为多船协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如下:1)针对基于领随双自主体协同模型的欠驱动无人船编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跟随船视距和视线角的自适应输出反馈编队控制方法,能够在船间无信息交互时解决固定编队布局下的多船编队队形保持和平移运动控制问题。每艘船的编队控制器在抑制不确定动力学和外界扰动时只需在线调节两个学习参数,计算量小,在保证多船编队系统鲁棒性的同时提高了编队的容错性和实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船自适应规划的无人船鲁棒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能够在船间仅有艏摇角信息交互时解决可变编队布局下的多船编队曲线机动控制问题。每艘船只需利用模型中的惯性系数便可有效估计外界扰动,所采用的扰动观测器和编队控制器可共享一组神经网络,均只需在线调节两个参数,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无人船集群曲线机动时的编队轨迹跟踪精度。2)针对基于多自主体协同模型的无人船编队系统,提出了一种仅交互位置向量的无人船分布式鲁棒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能够在船间具有局部信息交互时解决固定编队布局下的多船协同编队队形保持和平移运动控制问题。所提方法无需邻居船间交互三通道速度信息,局部信息交互量小,每艘船基于神经网络的编队控制器三通道共只有一个在线学习参数,既能抑制模型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又确保了算法的实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的无人船分布式自适应容错编队控制方法,能够在无人船具有编队跟踪误差性能约束和部分执行器发生故障时解决多船协同编队控制问题。如果无人船间的交互拓扑图是连通的,采用该方法可获得期望的固定编队布局,编队中各船邻间编队跟踪误差的超调量、收敛速率和稳态精度也能满足预设的性能要求。3)针对基于多自主体协同模型的无人船编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的多船分布式鲁棒自适应编队缩放控制方法,能够在输入饱和约束和不确定条件下解决无人船集群编队缩放机动控制问题。该方法将‘‘领导船引导目标编队轨迹、跟随船编队跟踪’’作为多船编队缩放控制的核心思路,每艘船的控制器中都引入了参数压缩机制和辅助系统设计,在处理不确定性时简化了权值更新过程,并减少了执行器能力受限的负面影响。如果增广编队是无穷小方位刚性的,采用该方法既可保持预设的无人船编队队形,又能实现期望的编队缩放机动效果。所提方法只要规划领导船便可主动缩放调节整个无人船集群的编队尺寸,在此过程中无需重新设计跟随船的控制输入,各船的艏摇角也能保持一致。
李佳燚[2](2020)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море”观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观念是人类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单位,但由于观念与思维一样都是不可见的,我们无法对观念进行具体考量。但是可以将观念语言化,产生观念词,从而通过研究观念词来进一步考察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活动,这就是俄语语言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观念分析。观念分析是选择被语言化的观念词,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义内涵,进而发现人类认知和思维方面的特征。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有许多关键词,它们浸透着本民族的认知观念并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特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认知语言学派对观念的界定、观念结构的构建以及观念分析法的运用,为之后观念的具体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从语义层面对море一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词源、词义的探究,观念词море的语义演变过程逐渐明朗,通过分析词汇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观念词море的引申内涵和其包含的基本观念逐渐显现。最后文章立足于丰富的语料,分析了俄语熟语、俄罗斯神话世界图景和俄罗斯文学作品中море一词的语言表达,充实了море观念的认知结构。море观念在俄罗斯民族的意识中具有长期稳定性,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和价值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构成内容,它在俄罗斯民族的意识中是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море观念进行系统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俄罗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俄罗斯民族精神。
孙金铃[3](2020)在《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人类开始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但自然并非随意任人类摆布宰割,当一系列灾难来袭时,人类的文明一击即破。灾难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类型特点。本文首先对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以及灾难电影的概念进行概述;然后以《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独立日:卷土重来》5部影片为例,以叙事艺术、视听语言两方面对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进行不同主题的分类研究,最后探讨其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文章按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以及将文章分为5个部分的阐述等几个方面对文章论述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对灾难电影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简要叙述。第二章主要是通过结合具体的影片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人物形象以及影片中所运用的情感诉求策略,展现出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独特的叙事艺术。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电影中的视听语言,以具体的影片为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影片中的镜头语言、音响设计以及特效场面,展现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吸睛的视听艺术。第四章中主要分析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罗兰·艾默里奇的每一部灾难电影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生态意识,他在虚实结合的镜头中将想要表达的生态思想呈现在银幕上,在本章内容中,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生态思考、生态伦理隐喻下的人性思考以及电影中所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四个方面对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进行探讨。
张燕[4](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快速崛起为引领世界再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公共外交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超越公共外交”的价值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以实现让世界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必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与价值创新做出理论回应,本研究提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正在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形态与范式,并将其作为再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公共外交发展的新趋势,进而超越传统公共外交与新公共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主要关照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如何走出去,面对中国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如何让世界理解与接受中国,中国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外交理路,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探索的总方向;二是中国与世界如何一起走,让中国走出去就必须与世界一起走,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发展无法割离,这是时代赋予崛起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所孕育出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其实践源于中国,又超越中国,实现了“三个目的”的统一——以中国为目的、以人类为目的与以生命为目的。本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什么”“来自哪里”“应用在何处”“会遇到什么”“如何应对”的逻辑思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行了整体剖析,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在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以国内外民众为对象的,以促进不同国家历史、制度与文化的交互式对话,实现共享发展,最终建构一个超越普世价值的、包容式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分别是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以及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研究结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一场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的历史性革命,一方面它超越了公共外交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的价值导向,追求人类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终极价值,跨越了国家、历史与文明;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这就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将促进公共外交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赵明[5](2019)在《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研究 ——基于精英政治文化视角》文中认为本杰明·迪斯雷利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首相,也是迄今为止英国历史上唯一的犹太人首相。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历任英国保守党领袖、财政大臣、国家首相,在英国政治文化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迪斯雷利还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题材丰富,涵括了银匙小说、教育小说、航海小说、成长小说、历史传奇小说和政治小说等,再现了维多利亚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动态,被誉为“时代文献”。而且迪斯雷利辛辣诙谐的语言风格还深刻影响了乔治·萧伯纳、奥斯卡·王尔德、鲁德亚德·吉卜林等优秀作家,被赞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正是由于迪斯雷利深广的小说题材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的小说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学界研究涉及迪斯雷利小说的内容题材,小说蕴含的宗教思想、殖民思想、政治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及其小说互文性研究等,其中“政治性”一直是迪斯雷利小说研究的重要维度,尤其是对他小说中的政治思想、政治身份认同、政治文化的研究。但学界对迪斯雷利小说中政治情感问题的关注明显不足,纵有关注也基本属于“附带式研究”,至今仍未形成关于这一主题的系统研究。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论文以迪斯雷利小说为研究对象,力图突破以往的研究框架,把情感带入迪斯雷利小说的政治研究中,将政治情感视作促成政治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谓政治情感,即人们对政治系统和政府输出活动所表现的感情,可以表现为对政治目标的依附、支持或反抗等心态,是政治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迪斯雷利的政治情感是建立在他对时代政治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表达,是一种多元的、复合的情感,它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性质,同时也带有明显的阶级、政党、民族和国家属性。这种政治情感作为政治领导人政治行为取向的驱动力,也是维多利亚时代政治文化的见证者。与此同时,由于迪斯雷利所代表的精英政治文化在政治文化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本文试图突破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大众政治文化”研究为主导的范式,在迪斯雷利的小说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精英政治文化”之间建立深层次的互动关系,从精英政治文化的视角揭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动态,力图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研究提供一种可能性。因此,本论文以小说中的政治情感为研究重点,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围绕迪斯雷利政治生涯的不同阶段,探究其政治情感产生的背景、表达内容,及其价值。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篇章结构由绪论、迪斯雷利政治学徒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政党领袖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首相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价值评价以及结论等六个部分组成。绪论是论文的总起,首先简述了迪斯雷利的政治生涯、政治情感的发展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为本研究的论题确立可能性;然后对国内外迪斯雷利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入考察和梳理,为本研究确立坚实的研究依据;之后对本研究的关键性概念——政治文化及相关学术术语进行概念梳理与阐释,为本研究的展开确立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本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等。第一章通过分析迪斯雷利政治学徒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揭示迪斯雷利政治情感由诱发到酝酿再至成熟的动态发展过程。家庭背景下“小我”认同的缺失与国家背景下“大我”认同的缺失触发了迪斯雷利身份的焦虑,并促使迪斯雷利搭建、弥合断裂的身份,重建新的自我。迪斯雷利将自我政治身份的构建作为其重塑自我、寻找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对政治身份的追索与构建,迪斯雷利政治身份的“情感轮廓”——政治情感逐渐酝酿成为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政治表达。虽然这一保守主义倾向具有浓厚的怀旧情结,但怀旧不是复古,而是迪斯雷利寻求建构英国新价值体系的依据,体现了迪斯雷利对英国宁静、和谐的农业社会的怀念与向往,对浮躁、嘈杂的工业社会的厌恶与憎恨,其本质是对英国传统政治制度的追思,对现代政治理性主义的摒弃。第二章在前文基础上深入研究迪斯雷利政党领袖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发现迪斯雷利这一时期小说中弥漫着浓郁的保守主义情怀、浪漫主义情怀与帝国情怀。作为英国保守党领袖,迪斯雷利的治国思想中渗透着“以人为本”的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他期望通过宣扬倾注人文关怀的“善政”、“德政”、“仁政”延续贵族阶级的统治权力。此外,迪斯雷利还通过信守贵族精神和推行审慎改革,实现延续贵族统治的政治目的,即通过推崇英国传统价值观,批判工具理性时代的政治理性主义,实现对英国传统政治秩序的维护、传承和发展。迪斯雷利通过强调情感、精神、信仰等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元素来抗衡维多利亚时代政治理性主义,倡导维多利亚式英雄主义,构建以贵族阶级为首的政治共同体,增强了贵族阶级统治下的政治凝聚力。与此同时,受殖民时代语境的影响,迪斯雷利政治情感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文化霸权主义色彩,再现了迪斯雷利的帝国情怀。它不仅揭示了英国国家在现代危机背景下所产生的“自我焦虑”,同时也象征了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所进行的“自我救赎”。相较于政治学徒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的迷茫与困惑,政党领袖时期小说中政治情感表达的凝重与强烈,迪斯雷利首相时期的小说呈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殷切守望。这一历史的守望首先体现在他对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信靠。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对英国传统文化与信仰文化的回归,不仅呈现了迪斯雷利对英国历史与传统的怀念,更强调了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信仰困境的走出与信仰体系的重建,即借助传统重塑未来。但这一“回归”不仅代表了英国贵族阶级对政治权力的重铸,还表征了迪斯雷利对边缘化民族权利的肯认,倾诉了犹太人对权力的渴望,对家的思念,象征了迪斯雷利的犹太复国思想。同时,“回归”不仅是对英国国家内部政治权力的强化,也是对英国国家外部权力的延扩,从而重建英国国家政治权力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回归并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在回归中凝聚着超越,是对个人身份、民族身份、国家身份认知的超越,是对英国政治文化中传统性和保守性的追溯。在前三章对迪斯雷利不同时期政治情感进行细致阐述基础上,第四章对迪斯雷利的政治情感价值进行评估,认为迪斯雷利的政治情感具有双重性、建构性、功用性及社会影射性等特征。从身份的构成来看,作为犹太裔英国人,迪斯雷利的政治情感既有对犹太性的认同与恪守,也有对英国性的维护与发展,体现了犹太性与英国性的共存与共荣。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情感作为一种“主观社会现实”,是对社会原有认知、社会情感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等的建构。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体现了对英国国家身份的维护与革新,对公共社会情感空间的瓦解与重建,对传统与现代互动模式的建构。从情感的功能来看,情感可以被唤醒、被培养。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是以情唤情、以情育情的典范,它唤醒和激发了人们的正性情感,消除或减少了负性情感,增强了行为主体对政治机构和领导阶级的情感承诺,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政治文化的构成来看,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从精英政治文化的视角揭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驯顺型政治文化的发展特点,即精英政治文化的“驯化”与大众政治文化的“恭顺”,体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政治文化的“包容性”与“同质性”,并指出它是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和谐”社会秩序生成的重要因素。总言之,本研究以精英政治文化作为研究视角,对迪斯雷利小说中政治情感的表达进行历时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共时角度评估这些政治情感的特征,不仅丰富了迪斯雷利小说研究的视角,也深化了迪斯雷利小说研究的内容,同时还丰富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文化研究途径,也为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和谐、稳定、发展”三者关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伊梦寒[6](2019)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和平发展为前提,建立与沿线国家的联系从而顺应人们同心同力打造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之希翼。纪录片作为写照生活、传播文化、回顾历史的艺术载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其赋予了新的使命,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一带一路”相关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捕捉着历史的身影,用文化的积淀和记忆的唤醒打造沿线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用影像向观众呈现“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各国彼此之间做出的巨大努力,记录历史、注重当下,是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纪录片类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创作价值和传播价值日渐彰显,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为了引起沿线国家人民的情感认同,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借用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符号挖掘内在的文化记忆,照向过去又照亮未来,文化记忆的唤醒对完成该题材纪录片的使命,推动实现与沿线国家人民的情感联结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以文化记忆为内核,文化记忆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为载体,“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要将文化记忆渗透在选题策划、结构叙事和视听影像表现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以文化记忆理论和纪录片相关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式,在观摩研究大量优秀“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基础之上对文化记忆在其中的建构进行深入探析,总结基于文化记忆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规律,该选题对相关纪录片创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对“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进行研究。第一章对纪录片的理论溯源和定义、“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以及文化记忆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到阿斯曼夫妇文化记忆理论的内涵,详细分析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理论。从文化记忆与交往记忆两方面比较研究,解读出文化记忆是一种根基式记忆,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通过文化记忆寻找沿线国家的认同感,对文化的传播、记忆的延承、情感的认同、交流的通畅有重要意义。最后,阐述“一带一路”纪录片和文化记忆之间的关系,文化记忆是“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建构的根基以及传承的内因。第二章着重研究“一带一路”相关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意义。从创作理念看,该题材纪录片从早期注重纪实宏观表述丝路历史的创作理念,演变到情感干预用写意展现丝路变迁的创作理念,又发展到以文化符号激活沿线记忆的创作理念。创作模式经历了从“画面加解说”到故事化的叙事,再到用文化记忆来构建情感故事的演变。文化记忆作为隐匿在纪录片中的核心基因,通过记忆激发,将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民族风格、交流合作等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文化记忆建构具有塑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具有承载记忆、传承文化的历史价值,具有寻找认同、获得自信的社会价值,具有带动发展、铸就力量的经济价值。第三章主要研究“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主题层面文化记忆的建构。从主题选取的原则以及主题内容的建构进行挖掘。“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选题要注重于激活记忆的共同文化,选题应承载全球影响下的合作交流,选题应饱含情感认同下的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挖掘主题内涵,以历史记忆为主题、以交流合作为主题、以家国梦想为主题。“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以文化记忆为根基,用历史文化主题展现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完成对历史记忆和地点记忆的建构,用交流合作的主题完成对商业记忆的建构,用家国梦想的主题完成对沿线国家共同记忆的建构。第四章结合纪录片叙事学相关理论,研究“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叙事层面文化记忆的建构。本章通过叙事元素的显现、叙事手段的营造以及叙事视角的搭配来触摸历史痕迹,拓宽记忆空间,重塑文化记忆。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叙事元素中的故事事件的讲述、人物传奇的演绎、环境氛围的营造均是激发文化记忆的有效途径,符合受众心理。在叙事手段中,故事化的建构、真实再现的场景、象征符号的挖掘,都是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交融,不仅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对填补记忆空白有着极高的价值。在叙事视角方面,通过全知视角的客观记录、限知视角的情感升华以及中立视角的跨文化呈现,在准确传达历史信息的同时,饱含人情冷暖,增强了文化记忆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的表现力度。第五章主要研究“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视听层面文化记忆的建构。分别从视觉和听觉领域组成一个分析系统实现对文化记忆的建构。在视觉领域通过景别、光色、构图等视觉元素打造审美体验的同时,描绘的历史的沧桑、时间流转,将融于纪录片中的内在文化记忆,通过外在的视觉元素描摹出来。听觉层面作为记忆的支撑力量,通过人声、音乐、音响渲染宏大的气氛,架起情感的桥梁,让沿线观众在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唤醒情感认同和价值的认同,唤起人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对于美的潜在记忆,引发共鸣的同时,以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凸显文化记忆在其中建构的重要意义。第六章畅想“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建构的未来发展前景。分别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策略以及建构的启示展开叙述。全球化大背景、新媒体的发展为“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创作和传播的平台,通过依靠记忆内核,激发题材创新和把握媒体优势,完善传播机制,达到“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传播效果的最优化,是“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策略。同时,借助“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兼顾传统与现实、陆地与海洋两大特点,获取“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建构的启示,将世界连接,让更多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为构建共同体而贡献力量。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研究,以文化记忆为根基,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为载体,来寻找沿线国家记忆的“契合点”,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获得沿线国家广泛认同的同时,将“一带一路”倡议传播至沿线国家,建立国家之间的联系,探索文化背后的情感,以文化记忆的力量促进构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郝徐姜[7](2019)在《“游牧”视野下《半生》与《魔种》中人物的身份建构》文中提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最具原创性和最富争议的作家之一,作为“加勒比文学之父”、“英国移民文学三杰”之一,这位“世界作家”具有多重文化背景和多种身份:他出生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契约劳工家庭,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加入英国国籍,广泛游历于欧洲、美洲、非洲,在西方世界实现了他的作家梦,他笔下的世界却始终与后殖民境况相连。他是婆罗门、被殖民者、契约劳工之子、大不列颠臣民、第三世界人民、有色人种、英语作家……奈保尔的身份涉及宗教、文化、政治、历史、民族、种族、语言和阶级,这种身份复杂性同样呈现于他的作品中,对身份问题的探讨是奈保尔写作永恒的主题,不同阶段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身份不断深入、不断拓展的思考。从早期作品中对“文化无根”的身份焦虑的书写,到中期作品中对文化身份认同的解构,再到后期作品中对身份和主体的重塑,奈保尔借由写作,解开了身份的“抵达之谜”,实现了自我身份的建构。后期作品《半生》和《魔种》共同书写了主人公威利漂泊的一生,《魔种》是奈保尔虚构写作的封笔之作,他在谈起这部作品时表示:“《魔种》将连接起我曾生活过的不同世界,并对我的文学生涯作一个总结。”这两部作品同时也是作者“身份旅行”的总结,主人公威利的足迹遍布印度、英国、非洲、德国,地理上的流浪伴随着身份的转换和身份观念的转变。在《半生》和《魔种》中,作者超越了对民族文化身份的单一关注,对身份本身展开了深入的形而上思考,民族文化身份是身份问题的出发点而非全部,身份是多元化的,它包含家庭身份、性别身份、政治身份和职业身份等,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文中呈现出的对身份的思考并非简单摆脱后殖民性,而是经由后殖民性走向了世界性,经由个体性走向了普世性,对后现代个体的身份建构具有指导意义。《半生》和《魔种》中主人公威利的身份建构表现出差异性、主动性、流变性的特点,呈现出去中心化、去本质化、身体化的趋势,与法国思想家吉尔·德勒兹反基础、反系统、反二元对立、反宏大叙事的游牧思想旨趣相契合。德勒兹思想经过身份话语改造,为身份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新的视角。《半生》和《魔种》中的三位主要人物威利的父亲、威利和威利的妹妹面对身份困境分别采取了德勒兹所提出的定居者、移民和游牧民的姿态。在德勒兹的生成论、差异论和流变论的观照下,主人公威利漂泊无依的一生成为逃离身份困境、在实践中实现对传统身份认同的解构、摆脱思想桎梏形成全新的身份观念的过程。威利在追求文化身份、家庭身份、政治身份、职业身份的人生历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身份认同观念背后隐藏的权力运作机制:身份认同的过程,就是以社会同一性压制个人差异性的过程。威利不愿放弃个人的特殊性,在一次次寻求认同的失败中消解了身份旅行的终点,他的身份观念也由建立在存在论基础上的身份认同观转变为建立在流变论基础上的身份生成观——身份是持续性的差异生产,它不断进行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的运动,不断向异质因素敞开自身,没有永恒的终点。对威利身份观念转变过程的探讨引发对身份问题的形而上思考。结合安东尼·吉登斯对晚期现代性和自我认同关系的研究,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身份困境的实质和身份焦虑的成因已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认同危机转变为个人光滑空间与社会条纹空间之间的对抗,即社会将个体固定在既定身份的企图与个人对身份流动的渴望之间的矛盾。同时,主体观念也由传统理性主体转变为游牧主体,身份的游牧既是游牧主体的存在方式又是对宏观政治统治的一种微观抵抗运动,生活在晚期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以游牧的姿态揭穿通过身份认同塑造主体性的幻觉,强调身份流动的自由,亦扞卫生成个人独特身份的自由。
赵锋锋[8](2019)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是微信平台上的一面旗帜,其开设有多个栏目,全天候、高频率地向用户推送即时新闻报道和生活服务信息,居“微信公众号500强”榜首。“夜读”是其主打栏目之一。2018年,它以篇均60万左右的阅读量,稳居《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所有栏目和其他公众号同类型栏目同时段阅读量第一位,其影响力与研究价值可见一斑。“夜读”栏目内容来源广泛,非原创类文章占总发文量的95%,原创类文章多为签约作者所撰,篇均阅读量相对较高。其文章转载源主要有纸质媒体、人民日报矩阵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而微信公众平台是其主要的文章来源,占82%。“夜读”在同类型栏目中脱颖而出,与其简明扼要的口语化标题,温暖人心的主题内容和对话式话语风格分不开。在图文形式上,“夜读”栏目以“暖色图片+温情文字”的搭配方式,并辅以对话式音频,以求动人心弦;在宣传上采取因地制宜、择时择地的策略,运用了与栏目定位相符的多平台联动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模式。“夜读”栏目的成功给人以诸多启示。其有力地证明了新媒体环境下有声屏幕阅读的生态位仍然具有十足的生命力与保留价值,彰显了信息过载表象下受众真实需求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准+稳”的宣传风格在党报新媒体平台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夜读”也并非尽善尽美、无可挑剔。在内容质量方面,还需要精益求精,加大编辑把关力度,减少编校差错;在栏目策划方面,要强化主题呈现,将文章分类整理并提炼出明确主题,进而提升读者阅读效率;在题材选取方面,应集思广益,凸显包容与慰藉的选材风格和内容特色,以展现其文化本位。
杜欣玥[9](2017)在《天气及海况不确定情况下的北极班轮航线规划》文中研究表明北极航线为欧洲、北美洲与东亚地区之间进行贸易往来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海上运输途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日益消融,全年的通航时间逐渐延长,北极航线得以开辟。针对北极航线规划问题进行营运策略方面的研究可为我国在北极地区抢占航运先机提供一定依据,同时弥补北极航线相关研究在战术层面上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北极班轮航线规划的研究中,考虑了天气及海况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结合班轮运输的特点,运用“随机规划”的运筹学方法,建立两阶段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基于收集整理的北极地区相关数据信息,针对中欧洲之间利用北极“东北航道”进行的海上运输案例进行方法应用,获得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北极班轮航线规划结果,并对其中的船期表、货运量和总利润等进行评价分析,该规划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最后,本文进一步综合分析了北极航线在中国与欧洲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地位以及其与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结合使用的情况,对未来我国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尤其是北极地区航运政策和措施以及航运公司的实际业务运营和发展规划起到一定的支撑和借鉴作用。
王晓德[10](2016)在《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文中指出欧洲联合在一些欧洲大国的不懈努力之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继续深化有赖于欧洲人对一种共同身份的认可。强化欧洲认同,除了在成员国内部加大采取相关措施力度之外,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树立一个外部的"他者"形象以彰显欧洲文化的整体性,借此加强欧洲国家内部的凝聚力。美国在战后欧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文化的不同使很多欧洲人把美国看作负面"他者"形象,他们试图在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以及树立美国"他者"形象的过程中彰显欧洲文化的共同特性,强化欧洲内部的凝聚力,以达到推动欧洲联合走向深入之目的。
二、Tony,为梦想而航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ony,为梦想而航行(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多船协同的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船协同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2 无人船编队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3 其它领域编队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图论 |
2.1.1 基本概念 |
2.1.2 无向图 |
2.1.3 有向图 |
2.2 方位刚性理论 |
2.2.1 布局、编队和方位 |
2.2.2 方位刚性 |
2.2.3 无穷小方位刚性 |
2.3 稳定性理论 |
2.3.1 比较函数 |
2.3.2 稳定性定义 |
2.3.3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
2.4 反步设计方法 |
2.4.1 原理和特征 |
2.4.2 自适应反步设计 |
2.5 其它理论 |
2.5.1 神经网络函数近似理论 |
2.5.2 高增益观测器 |
2.5.3 无源有界性 |
2.5.4 常用不等式引理 |
第三章 基于跟随船视距和视线角的自适应输出反馈编队控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编队控制方案 |
3.4 主要结果 |
3.5 仿真验证 |
3.5.1 闭环性能 |
3.5.2 对比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船自适应规划的无人船鲁棒自适应编队控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虚拟船的自适应规划 |
4.4 扰动观测器的构建 |
4.5 编队控制器的设计 |
4.6 仿真验证 |
4.6.1 闭环性能 |
4.6.2 对比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仅交互位置向量的无人船分布式鲁棒自适应编队控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编队控制设计 |
5.4 主要结果 |
5.5 仿真验证 |
5.5.1 闭环性能 |
5.5.2 对比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设性能约束下的无人船分布式自适应容错编队控制 |
6.1 引言 |
6.2 问题描述 |
6.3 编队控制设计 |
6.3.1 考虑预设性能约束的虚拟控制律设计 |
6.3.2 自适应容错编队控制律设计 |
6.4 主要结果 |
6.5 仿真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输入饱和的多船分布式鲁棒自适应编队缩放控制 |
7.1 引言 |
7.2 问题描述 |
7.3 领导船选取及其轨迹规划 |
7.4 跟随船编队缩放控制器设计 |
7.5 仿真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море”观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认知语言学中的观念概述 |
2.1 语言世界图景 |
2.2 观念分析及观念的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море”的语言语义分析 |
3.1 море的词源分析与词典释义 |
3.2 море的聚合关系 |
3.3 море的组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4章 “море”的观念分析 |
4.1 俄语熟语中“море”表达的观念范畴 |
4.1.1 俄语熟语概念 |
4.1.2 俄语熟语中的море观念分析 |
4.2 俄罗斯神话中的“море”观念分析 |
4.3 俄罗斯诗歌中的“море”观念分析 |
4.3.1 普希金诗歌中的море形象及观念 |
4.3.2 莱蒙托夫诗歌中的море形象及观念 |
4.3.3 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море形象及观念 |
4.4 格林笔下的“море”观念分析 |
4.4.1 《红帆》中的море象征及观念 |
4.4.2 格林其他小说中的море象征及观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例证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罗兰·艾默里奇”的研究 |
(二)关于影片《2012》的研究 |
(三)关于影片《后天》的研究 |
(四)关于影片《哥斯拉》的研究 |
(五)关于影片《独立日》、《独立日2》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灾难电影概述 |
第一节 灾难电影的定义 |
第二节 灾难电影的分类 |
第三节 灾难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影片的叙事结构 |
一、多线并置的戏剧性叙事结构 |
二、增强故事性的悬念冲突 |
第二节 影片的叙事视角 |
一、全知视角叙事 |
二、第三人称视角叙事 |
第三节 人物角色的形象刻画 |
一、不可或缺的小人物形象 |
二、好莱坞经典英雄人物形象 |
第四节 情感诉求策略研究 |
一、情感诉求的原理 |
二、情感诉求把握下的观众心理 |
三、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
第三章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视听呈现 |
第一节 镜头语言的表达探究 |
一、画面构图的多样化 |
二、蒙太奇艺术的隐喻表达 |
三、以景抒情的空镜头画面 |
四、光影魅力的表达与呈现 |
第二节 以自然为主的音响设计 |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下的特效场面 |
第四章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的价值内涵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生态思考 |
第三节 生态伦理隐喻下的人性思考 |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影片 |
致谢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传统公共外交研究 |
(二)新公共外交研究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方面 |
(二)不足方面 |
第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内涵拓展 |
1.1 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历史经验 |
1.1.1 依靠人民力量,支持世界革命(1921年——1949年) |
1.1.2 凸显意识色彩,提升国际地位(1949年——1978年) |
1.1.3 超越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发展(1978年——1989年) |
1.1.4 缓解冷战余波,塑造国家形象(1989年——2001年) |
1.1.5 提升战略高度,增强国家软实力(2001年——2012年) |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 |
1.2.1 公共外交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
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内涵拓展 |
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 |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背景 |
1.3.1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势 |
1.3.2 再全球化的世界之势 |
1.3.3 公共外交的再造之势 |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维度 |
1.4.1 超越理论的维度 |
1.4.2 超越实践的维度 |
1.4.3 超越价值的维度 |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结构体系 |
1.5.1 主体多元化 |
1.5.2 对象双重化 |
1.5.3 方式对等化 |
1.5.4 目标共享化 |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形态 |
1.6.1 时空形态 |
1.6.2 理论形态 |
1.6.3 制度形态 |
1.6.4 价值形态 |
1.7 小结 |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
2.1.1 交往的理论性 |
2.1.2 交往的物质性 |
2.1.3 交往的发展性 |
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 |
2.2.1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核心 |
2.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超越 |
2.3 治理理论 |
2.3.1 追求全球公共利益 |
2.3.2 追求全球民主治理 |
2.3.3 追求全球公共责任 |
2.4 软实力理论 |
2.4.1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 |
2.5 国家形象理论 |
2.5.1 国家形象理论的研究路径 |
2.5.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
3.1 中国梦与世界梦 |
3.1.1 中国梦实现中国公共外交的再造 |
3.1.2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国内共识 |
3.1.3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世界共识 |
3.2 新型国际关系 |
3.2.1 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3.2.2 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 |
3.2.3 以正确义利观引领发展中国家关系 |
3.3 人类命运共同体 |
3.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 |
3.3.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 |
3.3.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 |
3.4 “一带一路”战略 |
3.4.1 “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意义 |
3.4.2 “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 |
3.5 生命共同体 |
3.5.1 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超越 |
3.5.2 生命共同体的世界超越 |
3.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全球治理的“内卷化” |
4.1.1 传统霸权与帝国思维 |
4.1.2 二战后冷战思维的延续 |
4.1.3 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单线历史思维 |
4.2 新战略机遇期与结构性压力 |
4.2.1 自主发展的中国新战略机遇期 |
4.2.2 机遇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
4.3 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叠加效应” |
4.3.1 公共外交理念对外传播的体系不健全 |
4.3.2 公共外交理念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
4.3.3 公共外交理念发展的服务保障不到位 |
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方法论”与身份悖论 |
4.4.1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强国的身份悖论 |
4.4.2 “中国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的身份悖论 |
4.4.3 世俗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身份悖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经验与公共外交的中国策略 |
5.1 公共外交实践的国际经验 |
5.1.1 美国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1.2 日本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1.3 欧洲国家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
5.2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 |
5.2.1 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 |
5.2.2 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 |
5.2.3 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 |
5.2.4 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 |
5.3 小结 |
结语 |
一、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中国公共外交 |
二、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研究 ——基于精英政治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迪斯雷利:政治家与政治小说家 |
一、政治学徒期的迪斯雷利 |
二、政党领袖时期的迪斯雷利 |
三、英国首相时期的迪斯雷利 |
第二节 迪斯雷利小说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政治文化 |
二、政治情感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政治学徒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 |
第一节 政治情感的诱发 |
一、身份认同的焦虑 |
二、社会身份的追索 |
三、政治身份的构建 |
第二节 政治情感的酝酿 |
一、诗性之我与理性之我的挣扎 |
二、信仰之我与俗世之我的挣扎 |
三、本真之我与社会之我的挣扎 |
第三节 政治情感的初声 |
一、传统的记忆书写:田园牧歌 |
二、当下的辛嘲直书:功利主义 |
三、作家的时代使命:政治檄文 |
第二章 政党领袖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 |
第一节 迪斯雷利政治情感中的保守主义情怀 |
一、保守主义的渊源 |
二、人文关怀的保守主义 |
三、信守贵族精神的保守主义 |
四、审慎改革的保守主义 |
第二节 迪斯雷利政治情感表达中的浪漫主义情怀 |
一、拜伦精神的影子:迪斯雷利式英雄 |
二、贵族精神的力量:“爱”的政治共同体 |
三、骑士精神的延伸:维多利亚式英雄主义 |
第三节 迪斯雷利政治情感表达中的帝国情怀 |
一、“十字军”隐喻下的殖民东征 |
二、文化霸权下的被殖民认同 |
三、文化霸权下的种族他者 |
第三章 英国首相时期小说中的政治情感表达 |
第一节 传统信仰文化的信靠 |
一、传统文化的出走与回归 |
二、传统宗教信仰的出走与回归 |
三、信仰困境的走出 |
第二节 新权力模式构建的想象 |
一、贵族政治权力的重铸 |
二、边缘化民族权力的肯认 |
三、国家权力辖域的延扩 |
第三节 回归中的超越 |
一、个体身份认知的超越 |
二、民族身份认知的超越 |
三、国家身份认知的超越 |
第四章 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价值评析 |
第一节 迪斯雷利政治情感表达中的双重性 |
一、犹太性的认同与恪守 |
二、新英国性的构建及其本质 |
三、犹太性与英国性的共存与共荣 |
第二节 迪斯雷利小说中政治情感的建构性 |
一、国家政治身份的政治文化构建 |
二、公共社会空间的情感建构 |
三、传统与现代的互动模式建构 |
第三节 迪斯雷利小说中政治情感的功用性 |
一、迪斯雷利政治情感的“唤醒”功能 |
二、迪斯雷利政治情感的“育情”功能 |
三、“唤醒”与“育情”的目的 |
第四节 迪斯雷利政治情感的社会影射性 |
一、大众政治文化的影射:恭顺 |
二、精英政治文化的影射:驯化 |
三、驯顺型政治文化下的呈现:“和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突破的难题及攻克的难关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与文化记忆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关于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二、“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的主要内涵 |
一、文化记忆理论的解读与探讨 |
二、文化记忆与交往记忆 |
第三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与文化记忆的内在渊源 |
一、文化记忆是“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建构的根基 |
二、文化记忆是“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传承的内因 |
第二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价值 |
第一节“一带一路”相关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一、“一带一路”相关纪录片在时代话语下创作条件的变迁 |
二、“一带一路”相关纪录片与科技共舞中发展因素的多元 |
第二节 文化记忆之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意义 |
一、文化价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
二、历史价值:记忆载体,传承之翼 |
三、社会价值:文化认同,自信之源 |
四、经济价值:带动发展,铸就力量 |
第三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主题层面的文化记忆建构 |
第一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主题选取的原则 |
一、主题内容应注重激活共同的文化记忆 |
二、主题内容承载全球影响下的交流合作 |
三、主题内容饱含情感认同下的人文关怀 |
第二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主题内容的建构 |
一、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丝路文明,文化追忆 |
二、以交流合作为主题:携手并进,创造文明 |
三、以家国梦想为主题:平凡视角,共筑家园 |
第四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叙事层面的文化记忆建构 |
第一节 叙事元素的显现——以小见大,触摸历史痕迹 |
一、故事事件:情感共鸣背后的记忆激发 |
二、人物:历史和现代旋涡中的个性浮标 |
三、环境:古今丝路文化记忆下的真实环境 |
第二节 叙事手段的营造——戏剧元素,重塑文化记忆 |
一、故事化:叙述主体的人文表达 |
二、真实再现:历史与现实的交互共生 |
三、象征符号:具象之物的隐喻记忆 |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配合——平等视角,拓宽记忆空间 |
一、全知视角的客观记录 |
二、限知视角的情感升华 |
三、中立视角的跨文化表达 |
第五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视听层面的文化记忆建构 |
第一节 视觉领域的记忆匣子 |
一、景别设置:记忆可靠的媒介 |
二、光线色彩:历史沧桑的痕迹 |
三、画面构图:记忆外在的勾勒 |
第二节 听觉领域的记忆支撑 |
一、人声:记忆时空的链条 |
二、音乐:唤醒认同的彩虹 |
三、音响:情感真实的依托 |
第六章“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建构的未来图景 |
第一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发展策略 |
一、依靠记忆内核,激发题材创意 |
二、把握媒体优势,完善传播机制 |
第二节“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启示 |
一、传统与现实:历史文化激活共同的文化记忆 |
二、陆地与海洋:以文化记忆之力建共同体之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游牧”视野下《半生》与《魔种》中人物的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奈保尔其人其作 |
1.1.1 奈保尔的身份情结 |
1.1.2 奈保尔的自传化写作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1.3.1 德勒兹游牧思想与身份话语 |
1.3.2 个人身份与文化身份 |
2 身份态度:逃离身份困境的多元选择 |
2.1 定居者:回归原点的父亲 |
2.2 移民:二元对立中的萨洛姬妮 |
2.3 游牧民:身份流动中的威利 |
3 身份游牧:块茎式的身份旅行 |
3.1 英国:文化身份的放弃 |
3.2 非洲:家庭身份的逃离 |
3.3 印度:政治身份的破碎 |
3.4 英国:职业身份的解构 |
4 身份重建:从身份认同到身份生成 |
4.1 身份困境的形而上思考 |
4.2 从理性主体到游牧主体 |
4.3 从认同政治到承认政治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与“夜读”的推出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创办与发展 |
一、《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创办 |
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
第二节 “夜读”栏目的推出 |
一、相对成熟的传播环境催生其出品 |
二、“夜读”栏目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夜读”的内容特色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社交化多平台资源共享 |
一、多平台资源共享 |
二、小众媒体平台的发展与联动 |
三、社交向度上更高的覆盖率 |
四、对书籍经典作品的留存 |
第二节 口语化的标题制作 |
一、标题内在的引称性 |
二、浓重的情感蕴藉 |
第三节 温暖励志的主题呈现 |
一、温暖励志的五大类主题划分 |
二、各有侧重的情感抚慰 |
三、个人认知的修正和完善 |
第四节 会话式的音频配合 |
一、长度适中吸引用户注意 |
二、话轮转换标明文意分层 |
第五节 “夜读”的矩阵传播 |
一、线上传播:平台互动彰显矩阵效应 |
二、线下传播:温暖励志紧跟时尚潮流 |
第三章 “夜读”的启示 |
第一节 全媒体语境下有声屏幕阅读生态位的保留 |
一、全媒体深入发展和媒介生态的进化 |
二、有声屏幕阅读生态位的保留 |
第二节 信息过载表象下对受众真实需求的重视 |
一、信息过载导致信息迷航 |
二、受众的真实需求不可忽视 |
第三节 党报新媒体平台宣传的“准”和“稳” |
一、“中央厨房”技术制导精准传播 |
二、风格上稳扎稳打内容上砥砺深耕 |
第四章 “夜读”的发展瓶颈及其突围策略 |
第一节 “夜读”的发展瓶颈 |
一、编校质量有待提高 |
二、主题呈现稍显不足 |
三、文化视角略为单一 |
第二节 “夜读”的突围策略 |
一、精益求精打磨经典文本 |
二、分门别类提炼明确主题 |
三、集思广益凸显包容与慰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天气及海况不确定情况下的北极班轮航线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航线规划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传统航线规划模型和算法 |
2.2.1 线性规划方法 |
2.2.2 整数规划方法 |
2.2.3 动态规划方法 |
2.3 具有不确定因素的航线规划模型和算法 |
2.3.1 鲁棒优化方法 |
2.3.2 概率分布随机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问题及模型 |
3.1 引言 |
3.2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问题描述 |
3.3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模型的假设 |
3.4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模型的建立 |
3.4.1 模型的结构 |
3.4.2 模型的符号定义 |
3.4.3 模型的目标函数 |
3.4.4 模型的约束条件 |
3.4.5 模型的情境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计算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应用分析 |
5.1 引言 |
5.2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相关数据来源 |
5.3 天气及海况与船舶航行速度的关系 |
5.4 北极班轮航线规划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北极地区港口信息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欧洲联合的共同意识基础 |
二、欧洲联合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
三、强化欧洲认同的一种途径 |
四、反美主义与欧洲认同的强化 |
结语 |
四、Tony,为梦想而航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多船协同的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研究[D]. 陆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море”观念分析[D]. 李佳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研究[D]. 孙金铃.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张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5]迪斯雷利小说中的政治情感研究 ——基于精英政治文化视角[D]. 赵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D]. 伊梦寒.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游牧”视野下《半生》与《魔种》中人物的身份建构[D]. 郝徐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夜读”研究[D]. 赵锋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9]天气及海况不确定情况下的北极班轮航线规划[D]. 杜欣玥. 上海交通大学, 2017(12)
- [10]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J]. 王晓德.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06)
标签:政治文化论文; 公共外交论文; 政治背景论文; 本杰明·迪斯雷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