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白线”的由来(论文文献综述)
赵玲[1](2021)在《不同干预措施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并计算我院产后DRA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1、选取2019-11-01至2020-10-31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120名,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人。A组为观察组,予运动指导,B组:在A组基础上对腹直肌进行电刺激;C组:在A组基础上对腹直肌进行手法按摩;D组:在A组基础上对腹直肌及盆底肌同时进行电刺激。比较不同干预方式对DRA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分娩方式、产次的效果差异。2、统计2019-11-01至2020-10-31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后RA筛查的产妇相关资料,计算DRA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干预措施对产后DRA的疗效比较:四组产妇经过治疗后IRD减小值分别为4.24±2.70mm、6.55±2.70mm、8.82±3.61mm、10.49±3.41mm,A组疗效分别与B、C、D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疗效分别与C、D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C、D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不同分娩方式、产次DRA的疗效比较:顺产、剖宫产产妇经过治疗后IRD减小值分别为8.65±3.82mm、5.36±3.05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生产1次、生产2次的产妇经过治疗后IRD减小值分别为8.65±4.09mm、6.36±3.34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统计的产妇共483人,其中发生DRA的共332人,发生率为68.74%。顺产、剖宫产的DRA的发生率分别为60.10%、80.70%。4、产后DRA的单因素分析:DRA组产妇产时的年龄、BMI、腹围、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大于非DRA组,有统计学差异;DRA组的产后时间与非DRA组的相等,无统计学差异;孕周<37周、孕周3740周、孕周≥40周的DRA发生率为42.85%、67.80%、7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顺产、剖宫产的DRA发生率分别为60.14%、7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产1次、2次、≥3次的DRA发生率分别为58.45%、76.19%、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DRA的多因素分析:孕周≥40周比孕周<37周发生产后DRA的风险增加(OR=3.607,95%CI:1.278-10.185);剖宫产比顺产发生产后DRA的风险增加(OR=2.861,95%CI:1.812-4.518);生产2次比生产1次发生产后DRA的风险增加(OR=2.300,95%CI:1.486-3.559);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产后DRA的危险因素(OR=2.120,95%CI:1.230-3.652);产后时间是产后DRA的保护因素(OR=0.969,95%CI:0.947-0.991)。结论:1、B、C、D组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C组、D组的疗效优于B组;C组、D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这为临床制定更加经济、有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2、顺产的产妇DRA治疗的效果优于剖宫产;生产1次的产妇DRA治疗的效果优于生产2次,剖宫产及多次生产的产妇更应该加强腹直肌的康复治疗。3、我院产后DRA的发生率为68.74%,剖宫产DRA的发生率高于顺产。产后DRA的发生与产妇产时年龄、BMI、腹围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过大、生产次数多、剖宫产及孕周过大是产后DRA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产后复查时间是产后DRA的保护因素。
李君,陈瑞凤,徐春婕,吕晓军[2](2021)在《铁路客运车站旅客异常行为智能识别和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多数车站仍采用视频回放方式识别旅客异常行为,无法保障效率和精确度,影响车站安全稳定运营;为提升车站旅客异常行为监测的智能化水平,采用CNN算法,选取站台区域越界旅客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旅客异常行为进行智能识别;选取候车大厅、检票口等区域,采用MCNN算法对人群密度进行识别和监控;借助仿真平台和车站现场数据模拟验证,结果显示距站台第一、二边界内的人数均占当前视频画面总人数12%左右,识别率达90%,该结果可为车站安全保障业务和客运组织优化提供作业指导,以保障车站安全稳定运营。
赵春光[3](2021)在《煤粉燃烧中NO生成的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煤粉燃烧会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十分有害的影响。然而,煤粉燃烧及NO生成特性极其复杂,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随着计算效率的提高和数值理论的发展,数值模拟已成为研究煤粉燃烧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数值模拟结果可为发展高效、安全和低污染的煤粉燃烧新技术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文旨在开发高精度的煤粉燃烧模型,以提高煤粉燃烧过程中NO生成的预测准确性,进而对工业尺度的煤粉燃烧及NO生成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在层流工况下采用先验分析和后验分析的方法评估了不同形式的过程变量预测主要热化学量及NO的能力。研究工况的复杂性逐渐增加,从气相燃烧向真实煤粉燃烧过渡。基于分析结果,发展了一套煤粉燃烧混合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新模型采用基于主要组分定义的过程变量和基于主要组分及一定比例NO定义的过程变量分别构建小火焰库,分别用于主要热化学量和NO的预测,并在不同煤粉燃烧工况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在准确预测主要组分的基础上,可以大幅提高NO的预测精度。随后,评估了焓和过程变量对NO预测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过程变量对NO变化趋势的预测至关重要。另外,考虑焓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对气体温度进行预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NO的预测精度。其次,发展了一种可合理考虑燃料N在挥发分和焦炭中分配方式的小火焰建库方法,并开展了实验室尺度湍流煤粉射流火焰的大涡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及后处理方法的NO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探究了两种燃料N分配方式对颗粒弥散、颗粒速度、温度、主要组分以及NO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燃料N分配方式整体上不会明显改变煤粉的燃烧特征。当燃料N的分配方式更加合理时,NO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实验结果。相比后处理方法,新方法在NO的预测上显示出更大的潜力。此外,讨论了湍流煤粉射流火焰中的燃烧及NO生成特征。最后,基于新发展的煤粉燃烧混合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开展了工业尺度燃煤锅炉的大涡模拟研究。模型合理考虑了燃料N在挥发分和焦炭中的分配方式。选取超临界CO2锅炉的典型模化燃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内不同位置处煤粉颗粒和流体的燃烧状态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混合、高温壁面及相邻火焰都会促进煤粉燃烧及NO生成。此外,还探究了壁面温度变化及引入烟气再循环对典型模化燃烧区域内煤粉燃烧及NO生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超临界H2O锅炉,具有较高壁面温度的超临界CO2锅炉的炉内温度和NO生成量均相对较高;引入烟气再循环可以有效降低超临界CO2锅炉的NO生成量。
郝芳瑞[4](2021)在《基于图像处理的汽车配件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汽车胶管上安装卡扣配件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生产环境或安装过程等因素,导致胶管上的卡扣出现个数短缺或安装位置出错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汽车胶管间连接处的质量安全和使用性能。以往大多使用人工检测的方法进行合格检测,但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导致产品检测的效率低和质量差,无法满足流水线生产的合格检测需求,故本文对胶管卡扣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传统目标检测算法在卡扣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低,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胶管卡扣目标检测。通过分析目前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提出基于Faster RCNN网络框架的胶管卡扣检测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卡扣个数检测,考虑到卡扣是小目标这一目标检测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通过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网络Res Net、引入多尺度融合的特征金字塔结构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等方法,减少小目标信息的丢失,有效地改进了Faster R-CNN网络结构,提高了网络对卡扣的检测能力。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均值平均精度(m AP)由原来的89.09%提高到97.89%,同时证明了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对小目标检测的可行性。针对卡扣位置检测,考虑到实际生产中卡扣位置异常数据是小概率事件,故本文采用了一分类支持向量机(SVDD)算法。首先通过视差图获取卡扣和白线的三维坐标作为SVDD算法的输入值。然后通过训练得到卡扣位置检测模型和相关参数,实现卡扣位置合格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分类支持向量机(SVDD)算法进行卡扣位置合格检测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高达98.761%,说明模型对正例的预测效果好,并可以判别出异常数据。
罗欢[5](2020)在《针推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在中医“筋伤”理论的指导下,观察针推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产后腹直肌恢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将66例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盆底康复科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20.0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即最终纳入符合本研究条件的病例共有5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B超测量和手测法测量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再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腰痛进行评定;再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功能障碍评分,最后收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疗法的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从年龄、产次、生产方式以及胎数4个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腹直肌分离距离(IRD)比较:治疗前、后测量脐上3cm、脐水平、脐下3cm三个部位的IRD,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I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个部位的IRD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RD减小程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腰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腰痛ODI指数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ODI指数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推结和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腹直肌分离有确切的疗效,能明显减小腹直肌分离的距离;2.电针配合推拿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后,其伴随的腰痛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孙启贺[6](2020)在《工程车辆集群运动控制器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工程车辆集群运动纵向路径跟踪控制行驶是当今多元化城市智能无人驾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针对传统单一工程车辆很难解决近年来不断恶化的施工道路交通拥堵、道路环境恶劣、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一种车辆集群运动纵向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在保证行车车队安全的基础上,可以缩短车与车之间的间距减小车距之间的波动;因此,工程车辆“集群运动”控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模糊模型的提出与应用,极大的扩展了模糊控制研究的领域,本文智能车队的模糊采样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反馈出平滑稳定的速度值,达到车队纵向平稳路径跟踪驾驶的目的。车辆集群运动控制系统因其在检测精度、控制速度、无线通信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应用性,在军事和民用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施工车辆“集群运动”控制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工程车辆集群运动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车队控制依据“领航-跟随”的思想,包含两方面内容:领头车基于视觉导航的路径跟踪和跟随车基于激光测距的集群运动路径跟踪。第二,针对实际车辆集群运动纵向路径跟踪道路信息,建立工程车辆集群运动路径跟踪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描述了对领头车车速输入设定值,保证前后跟随车辆的车间距误差,车辆速度误差和车辆加速度误差趋向于零,从而保证车队纵向稳定跟踪行驶。第三,研究车队模糊采样控制方式下的集群运动路径跟踪控制算法。首先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糊化,利用模糊采样控制器的方法,同时考虑带有输入时滞的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然后利用线性不等式证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对设计的模糊采样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结果分析,并且将仿真的结果与经典PID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模糊采样控制算法对车速控制更平稳,对车间距控制更稳定。第四,系统路径跟踪半实物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通过搭建智能小车集群纵向路径跟踪实验平台,保存记录实验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由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验证模糊采样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真[7](2020)在《奶牛场粪污还田雌激素类物质的污染特征和环境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雌激素属于一类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毒性。环境中的天然雌激素约有90%来自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畜禽粪污通过还田利用等方式进入农田土壤中,并可能随地表径流流失至河道水体中。为探究其对农田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本文选取自由态天然雌激素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结合态天然雌激素雌酮3-硫酸钠(E1-3S)、雌酮 3-(β-D-葡糖苷酸)钠盐(E1-3G)、β-雌二醇 3-硫酸钠盐(E2-3S)、17β-雌二醇3-(β-D-葡糖苷酸)钠盐(E2-3G)、17β-雌二醇17-硫酸钾盐(E2-17S)、17β-雌二醇-17-β-D葡糖苷酸(E2-17G)、雌三醇-3-O-β-D葡糖苷酸钠盐(E3-3G),人工合成雌激素乙炔雌二醇(EE2)、己烯雌酚(DES),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学品壬基酚(NP)、辛基酚(OP)、双酚A(BPA)等15种作为目标雌激素,优化建立了提取环境样品中结合态天然雌激素的微波萃取-固相萃取(MAE-SPE)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研究了目标雌激素在奶牛场新鲜粪便和污水、好氧发酵处理有机肥、厌氧发酵处理沼液中的含量及其粪污无害化处理前后作为肥料还田利用农田土壤中的分布和降解特征,并采用雌二醇当量(EEQ)和球肾白线蚓体内的卵黄蛋白原(VTG)含量评估其环境风险。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目标雌激素在奶牛场固体粪、污水及其还田土壤、周边地表水四种基质中的MAE-SPE-HPLC-MS/MS检测方法。分别选择甲醇/CB(V/V=1/1)溶液、甲醇/MB(V/V=1/1)溶液作为固体粪、土壤微波萃取的提取液;利用HLB小柱富集水样或提取液中的雌激素,并优化固相萃取淋洗和洗脱方法;选择乙腈和含氨水的超纯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并优化色谱、质谱条件,仪器最低检测限在25-300 ng·L-1,定量限在84-1000 ng·L-1,标曲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7;地表水、污水、土壤和固体粪样品中结合态天然雌激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2.41-118.02%、56.32-149.31%、76.85-133.15%和80.50-129.64%,且RSD均小于10%,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强、回收率好、精密度高。(2)分析了目标雌激素在奶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前后的含量及其形态。奶牛场新鲜固体粪、污水和好氧发酵处理有机肥、厌氧发酵处理沼液中的目标雌激素总检出量分别为1.10-12.18mg·kg-1、108.29-109.87 μg·L-1 和 347.87-399.57 μg·kg-1、52.77-57.77 μg·L-1,含量水平依次为新鲜固体粪>有机肥>新鲜污水>沼液;奶牛场新鲜固体粪和污水中所检出的雌激素均主要为天然雌激素(47-99%),且主要以葡糖苷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三种不同生长阶段奶牛通过粪便排放的目标雌激素总检出量依次为犊牛>泌乳牛>育成牛;沼液和有机肥中所检出的天然雌激素分别占雌激素总检出量的48-68%和31-36%,其中结合态天然雌激素主要为硫酸盐结合态。(3)研究了目标雌激素在固体粪好氧堆肥发酵处理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特征。奶牛场新鲜固体粪中的雌激素主要在好氧堆肥发酵0-36d内发生降解,结合态雌激素在堆肥过程中水解为以E1为主的自由态,其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在8-11 d;在两种结合态中,葡糖苷酸盐结合态比硫酸盐结合态降解速率更快且降解更彻底;堆肥结束后,除NP降解率为51.16%以外,其它目标雌激素降解率均达95.75%以上。(4)考察了奶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前后还田利用土壤中雌激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降解特征。通过对新鲜粪直接还田、好氧发酵处理后有机肥还田和污水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沼液还田试验发现,两周后各试验田土壤中雌激素种类和含量均没有显着差别,总检出量在85.92-109.17μg·kg-1,检出频率和检出量较高的是人工合成雌激素(DES、EE2)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学品(NP、OP、BPA);虽然天然雌激素检出量较低,但在粪污还田后三个月内持续检出;雌激素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还田后一个月内,不同还田模式可能会改变表层土壤的结构组分,从而影响雌激素的降解过程;粪污还田三个月后,NP、OP、BPA、E1、EE2和E2-3S仍有残留,与固体粪堆肥过程类似,还田利用过程中雌激素硫酸盐结合态比葡糖苷酸盐结合态更加稳定,不易降解。(5)评估了奶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前后雌激素的环境风险。奶牛场新鲜固体粪和污水EEQ分别为0.40-6.02 mg·kg-1和14.07-15.14 μg·L-1,新鲜固体粪经堆肥发酵处理后和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后EEQ分别降低至0.05-0.06mg·kg-1和2.71-3.93 μg·L-1,表明新鲜固体粪经好氧堆肥发酵能够有效降低雌激素活性,而污水经厌氧发酵对雌激素活性去除效果一般;通过对球肾白线蚓喂食含有雌激素活性的新鲜粪和发酵后的有机肥,发现在其一定生长阶段内均会促进卵黄蛋白原的合成,表明雌激素对白线蚓的内分泌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喂食新鲜粪可促进白线蚓繁殖旺盛,且出现新的世代,表明雌激素污染浓度较高时会显着影响白线蚓的生长繁殖,表现出更高的环境风险。
邹晗轩[8](2020)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建设工程的日渐增加,基覆型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基覆型边坡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规律性差、防治难度大等显着特点,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发生了千次以上的余震,同时汶川灾区降雨量丰富,而降雨和地震都对边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分析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工况下的失稳模式及其失稳机理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时长、不同静置时长、不同支挡结构、不同土体类型四类因素对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稳定性的影响,对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临界加速度、破坏过程、破坏模式、破坏机理以及动力响应规律做了总结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呈现三种破坏模式:整体加局部破坏、边坡上部沿基覆界面滑移,下部沿土体内部滑移的局部破坏、边坡上下部均沿土体内部滑移的局部破坏。降雨时长和降雨至饱和后的静置时长不会影响破坏模式,仅对边坡土体内部滑移面长度有一定影响,设置支挡结构和改变土体类型对破坏模式影响显着。(2)受不同因素影响,基覆型边坡的破坏临界加速度有不同规律。降雨时长增加,破坏临界加速度增加;静置时长增加,破坏临界加速度降低;设置支挡结构,破坏临界加速度增加;改变土体类型,破坏临界加速度呈现碎石土>砂土>粉质砂土的特点。(3)受不同因素影响,基覆型边坡的动力响应呈现不同规律。增加降雨时长,坡底测点的放大效应增强,坡面和坡中测点的放大效应降低;增加静置时长,边坡内各处土体的放大效应先增加后减小;设置抗滑桩或框架式锚杆,边坡的放大效应均有增大;改变土体类型,碎石土与砂土相比,边坡的放大效应有限增大,粉质砂土与砂土相比,坡中和坡底土体的放大效应减小,坡面土体的放大效应增大。(4)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破坏机理主要在于降雨使边坡部分土体饱和,土体软化,地震作用下,饱和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在急剧增加和急剧降低间循环,导致土体产生液化现象,抗剪强度大幅降低,而后基覆型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破坏。
高笑宇[9](2020)在《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解剖关系的曲面断层与CBCT比照研究》文中认为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是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拔除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这一并发症最关键的危险因素是下颌神经管(mandibular canal,MC)与第三磨牙的密切解剖关系,当两者解剖关系密切时,可致下颌管壁缺损,第三磨牙与下牙槽神经直接接触。通过术前影像评估获取两者的解剖关系至关重要,可避免盲目拔除神经损伤风险较高的MTM。其中曲面断层(panoramic radiography,PAN)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式。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PAN与CBCT对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解剖关系的比较,评价PAN在预测下颌管壁有无缺损、MTM与MC距离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的准确性,进而指导临床。内容和方法 选取544名年龄不小于18岁且MTM牙根发育完全的患者,共收集953例下颌第三磨牙及邻近下颌管的影像信息。观察指标包括人口学因素、MTM阻生类型、PAN影像中特殊影像表现、CBCT影像中下颌管壁缺损、PAN及CBCT冠状面中MTM与MC距离关系、CBCT冠状面中MTM与MC空间位置关系。1.将CBCT影像中下颌管壁缺损作为下颌管壁缺损的标准,与观察指标一一比照,探究相关性;并将观察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曲面断层片评估下颌管壁缺损的准确性。2.使用Weighted Kappa分析评估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关于距离关系的一致性。3.使用卡方检验分析MTM阻生类型与MC及MTM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关性。所有统计分析的置信区间均为95%。结果 纳入研究的953例研究对象中下颌管壁完整者757例(79.4%),管壁缺损者196例(20.6%)。下颌管壁缺损在年龄、阻生类型、PAN影像中有无根尖暗影、下颌管骨白线中断、偏移改道、狭窄与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AN特殊影像表现数目多于1时,CBCT中下颌管壁缺损率较高。 Logistic回归分析中,P&G分类(近远中)、MTM根尖暗影、下颌管骨白线中断是下颌管壁缺损的危险因素。MTM与MC距离关系的一致性检验中,Kappa=0.506,具有中等的一致性。当MTM与MC距离较近时,一致性较好,运用PAN能较准确评估两者的距离关系;当MTM与MC距离较近或直接接触时,一致性较差,运用PAN评估两者距离关系存在较大误差。阻生类型与MC及MTM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关性研究中,当MTM为高位、Ⅰ类或垂直阻生型时,MC位于MTM牙根根方概率最大。当MTM为中位、Ⅱ类或水平阻生型时,MC位于MTM颊侧的概率最大。当MTM为低位或Ⅲ类阻生型时,MC位于MTM舌侧概率最大,MTM为多根牙时,MC位于MTM牙根之间概率较大。结论1.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管骨白线中断、MTM根尖暗影,P&G分类(近远中)提示下颌管壁缺损率增高。2.当MTM与MC之间的距离关系较远时,PAN能够较精准的评价两者距离关系;当两者距离较近或直接接触时,误差率较高,建议CBCT进一步详查。3.按照P&G分类,PAN能够较准确预测MTM与MC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按照Winter分类,当MTM为垂直阻生型或水平阻生型时,PAN能较准确预测MTM与MC之间空间位置关系;当MTM为其他阻生类型时,需附加CBCT详查。
谢锦妹,杨广亮,候晶,田德柱,段培勇[10](2020)在《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激光扫描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开展对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入侵物体大小、停留时间、运动轨迹等分析判断,可实现对站台安全白线区域、站台端部等多区域的布防,布防区域可参数化设计,适用不同站台、多种工况。建立了一套基于先进监控技术、自动化、模块化的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系统。
二、“安全白线”的由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全白线”的由来(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干预措施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铁路客运车站旅客异常行为智能识别和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旅客异常行为智能识别和监测方法研究 |
2 旅客异常行为智能识别和控制设计 |
2.1 旅客站台白线越界入侵监控及预警设计 |
1)设计思路及方法: |
2)实现流程图: |
3)算法实现描述: |
4)硬件环境搭建: |
2.2 人员密集度主动监测控制模型 |
1)设计思路及方法: |
2)算法实现原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CNN的旅客异常行为识别算法模拟验证 |
1)实验步骤及方法: |
2)实验数据和监测结果: |
3)实验结果分析: |
3.2 基于MCNN的人员密度主动监测算法模拟验证 |
1)实验步骤和方法: |
2)实验数据和监测结果: |
3)实验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3)煤粉燃烧中NO生成的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粉燃烧的研究现状 |
1.2.1 实验测量方法 |
1.2.2 数值模拟方法 |
1.3 基于小火焰模型的煤粉燃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粉燃烧及NO生成数值模拟方法 |
2.1 煤粉燃烧子模型 |
2.1.1 热解模型 |
2.1.2 焦炭氧化模型 |
2.1.3 辐射模型 |
2.2 固相控制方程 |
2.3 气相控制方程 |
2.3.1 详细化学反应模拟 |
2.3.2 煤粉燃烧混合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 |
2.4 煤粉燃烧混合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建库 |
2.4.1 小火焰方程边界条件 |
2.4.2 构建小火焰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层流煤粉燃烧及NO生成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忽略燃料N的煤粉燃烧及NO生成 |
3.2.1 模型细节 |
3.2.2 工况设置 |
3.2.3 先验分析 |
3.3 考虑燃料N的煤粉燃烧及NO生成 |
3.3.1 工况设置 |
3.3.2 先验分析 |
3.3.3 后验分析 |
3.3.4 焓和过程变量重要性的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湍流煤粉燃烧及NO生成研究 |
4.1 模型细节 |
4.2 实验条件及模拟设置 |
4.2.1 实验条件 |
4.2.2 模拟设置 |
4.3 定性对比 |
4.4 定量对比 |
4.5 煤粉燃烧及NO生成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尺度燃煤锅炉煤粉燃烧及NO生成研究 |
5.1 典型燃烧区域的选取及模化方案 |
5.1.1 典型燃烧区域选取 |
5.1.2 典型燃烧区域模化 |
5.2 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 |
5.2.1 模型细节 |
5.2.2 边界条件设置 |
5.3 煤粉燃烧及NO生成特性分析 |
5.3.1 定性分析 |
5.3.2 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壁面温度及烟气再循环对工业尺度燃煤锅炉的影响规律 |
6.1 模型细节及边界条件设置 |
6.1.1 壁面温度 |
6.1.2 烟气再循环 |
6.2 壁面温度对煤粉燃烧及NO生成的影响 |
6.3 烟气再循环对煤粉燃烧及NO生成的影响 |
6.3.1 定性分析 |
6.3.2 定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归纳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基于图像处理的汽车配件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器视觉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胶管卡扣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2.1 胶管卡扣检测技术研究 |
2.1.1 传统目标检测技术 |
2.1.2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技术 |
2.2 目标检测算法选择 |
2.3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胶管卡扣个数检测方法研究 |
3.1 Faster R-CNN的胶管卡扣检测网络原理 |
3.1.1 特征提取网络 |
3.1.2 区域建议网络RPN |
3.1.3 胶管卡扣图像的目标检测 |
3.2 改进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 |
3.2.1 残差网络Res Net |
3.2.2 特征金字塔结构 |
3.2.3 通道注意力机制 |
3.2.4 改进Faster R-CNN结构 |
3.3 胶管卡扣样本库的建立 |
3.3.1 卡扣图像样本数据预处理 |
3.3.2 卡扣图像数据集制作 |
3.4 胶管卡扣检测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环境搭建 |
3.4.2 实验评价指标 |
3.4.3 迁移学习与模型训练 |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胶管卡扣三维坐标获取方法研究 |
4.1 三维坐标求解方法选择 |
4.2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成像模型 |
4.2.1 双目视觉系统的各个参考坐标系 |
4.2.2 双目视觉系统的测距原理 |
4.3 双目相机标定与畸变校正 |
4.4 双目图像极线校正 |
4.5 立体匹配 |
4.5.1 BM局部匹配算法 |
4.5.2 ELAS匹配算法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胶管卡扣位置检测方法研究 |
5.1 胶管卡扣位置检测模型选择 |
5.2 SVDD算法原理 |
5.3 SVDD算法在卡扣位置检测的应用 |
5.4 胶管卡扣位置检测实验与分析 |
5.4.1 双目相机介绍 |
5.4.2 实验评价指标 |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针推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2 观察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盲法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做推拿手法治疗 |
3.2 治疗组 |
4 注意事项 |
5 评测指标 |
5.1 基线指标 |
5.2 腹直肌分离的距离:包括手测和 B 超测量 |
5.3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
5.4 功能障碍的评估(Oswestry) |
6 疗效判定标准 |
6.1 腹直肌分离程度的评估 |
6.2 疼痛程度的评估 |
6.3 功能障碍的评估 |
7 统计方法 |
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情况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IRD)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分析及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腹直肌分离的研究 |
1.1 产后腹直肌分离概述 |
1.2 腹直肌分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现代医学对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腹直肌分离的认识 |
2.1 中医的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选择气虚血瘀型的原因 |
4 选穴依据 |
5 选择采用B超测量IRD和手测IRD同时进行的说明 |
6 治疗组选择先电针后推拿的原因 |
7 腹直肌分离与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距离(IRD)比较分析 |
8.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情况分析 |
9 创新性 |
10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工程车辆集群运动控制器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车辆集群运动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
1.2 车辆集群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工程车辆集群运动路径跟踪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车辆集群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2 领头车基于视觉导航的路径跟踪 |
2.2.1 道路图像预处理 |
2.2.2 道路直线拟合检测 |
2.2.3 道路边界线跟踪 |
2.3 跟随车基于激光测距的集群运动路径跟踪 |
2.3.1 激光三边定位解算方法研究 |
2.3.2 激光发射器系统总体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立工程车辆集群运动路径跟踪数学模型 |
3.1 问题提出 |
3.2 单台车辆横向运动受力分析 |
3.3 车辆集群运动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糊逻辑的工程车辆集群运动路径跟踪系统设计 |
4.1 系统描述 |
4.1.1 改进后的模糊数学模型 |
4.1.2 模糊采样控制律设计 |
4.1.3 带有输入时滞的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
4.2 稳定性分析 |
4.3 仿真实验 |
4.3.1 模糊采样变量选取 |
4.3.2 模糊采样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3 与经典PID仿真结果对比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路径跟踪半实物实验验证与分析 |
5.1 集群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说明 |
5.2 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 |
5.2.1 智能小车跟踪行为的验证与分析 |
5.2.2 智能小车集群运动纵向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的验证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7)奶牛场粪污还田雌激素类物质的污染特征和环境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雌激素概况 |
1.2.1 雌激素的分类 |
1.2.2 雌激素的主要来源和检测方法 |
1.2.3 雌激素的环境归趋和污染现状 |
1.2.4 雌激素的生态风险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目标雌激素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检测条件的优化与验证 |
2.2.1 质谱条件 |
2.2.2 色谱分离条件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前处理实验方法的优化与验证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目标雌激素在奶牛场粪污及其还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雌激素在奶牛场固体粪中的分布特征 |
3.2.1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雌激素在奶牛场污水中的分布特征 |
3.3.1 实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雌激素在粪污还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目标雌激素在好氧堆肥处理和农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 |
4.1 引言 |
4.2 雌激素在固体粪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雌激素在农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目标雌激素在奶牛场粪污及其还田土壤中的环境风险 |
5.1 引言 |
5.2 雌激素活性分析 |
5.2.1 计算方法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雌激素对本土生物球肾白线蚓的毒性影响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一 |
(8)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2 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3 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边坡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1 模型试验装置 |
2.1.1 模型箱 |
2.1.2 模拟振动系统 |
2.1.3 模拟降雨系统 |
2.1.4 试验参数测量系统 |
2.2 模型试验相似性分析及土样土性测试 |
2.2.1 模型相似分析 |
2.2.2 土样基本物理性质 |
2.2.3 土样抗剪强度测试结果 |
2.3 试验工况设计 |
2.4 模型试验步骤 |
2.4.1 模型边坡铺设步骤 |
2.4.2 土体各类参数的测定步骤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边坡失稳的典型特征 |
3.1 改变降雨时长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1.1 滑坡发展过程 |
3.1.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1.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1.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1.5 边坡动力响应 |
3.2 改变静置时长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2.1 滑坡发展过程 |
3.2.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2.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2.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2.5 边坡动力响应 |
3.2.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3 设置抗滑桩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3.1 滑坡发展过程 |
3.3.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3.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3.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3.5 边坡动力响应 |
3.3.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4 设置框架式锚杆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4.1 滑坡发展过程 |
3.4.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4.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4.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4.5 边坡动力响应 |
3.4.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5 碎石土边坡的失稳特征 |
3.5.1 滑坡发展过程 |
3.5.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5.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5.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5.5 边坡动力响应 |
3.5.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6 粉质砂土边坡的失稳特征 |
3.6.1 滑坡发展过程 |
3.6.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6.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6.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6.5 边坡动力响应 |
3.7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边坡失稳的规律分析 |
4.1 破坏模式分析 |
4.2 边坡动力响应规律 |
4.2.1 降雨时长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2.2 降雨停止后的静置时长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2.3 支挡结构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2.4 土体类型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3 边坡破坏的临界加速度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1 降雨时长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2 降雨停止后静置时长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3 支挡结构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4 土体类型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4 与前人试验的对比 |
4.4.1 与不降雨试验工况的比较 |
4.4.2 与静力加载试验工况的比较 |
4.4.3 地震和降雨的耦合效应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解剖关系的曲面断层与CBCT比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壁缺损的曲面断层与CBCT比照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1.3 收集影像信息 |
1.1.4 观察指标 |
1.1.5 数据分析 |
1.2 结果 |
1.2.1 人口学因素与下颌管壁缺损的相关性研究 |
1.2.2 MTM阻生类型与下颌管壁缺损的统计学研究 |
1.2.3 PAN影像中特殊影像学表现与下颌管壁缺损的统计学研究 |
1.2.4 下颌管壁缺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下颌第三磨牙及下颌管位置关系的曲面断层与CBCT比照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收集PAN与CBCT影像信息 |
2.1.3 观察指标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MTM与 MC距离关系的PAN与 CBCT一致性研究 |
2.2.2 MTM与MC空间位置关系和阻生类型的统计学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位置关系影像学研究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2 系统设计方案 |
2.1 站台安全监控 |
2.2 视频监控 |
2.3 监控信息管理方案 |
3 系统组成 |
4 数据处理方法 |
5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 |
6 技术特点 |
7 结语 |
四、“安全白线”的由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干预措施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观察[D]. 赵玲.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铁路客运车站旅客异常行为智能识别和监测方法研究[J]. 李君,陈瑞凤,徐春婕,吕晓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09)
- [3]煤粉燃烧中NO生成的小火焰/过程变量模型研究[D]. 赵春光.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图像处理的汽车配件检测技术研究[D]. 郝芳瑞.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针推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腹直肌分离伴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工程车辆集群运动控制器的开发与应用[D]. 孙启贺.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7]奶牛场粪污还田雌激素类物质的污染特征和环境风险研究[D]. 王真.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 [8]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稳定性分析[D]. 邹晗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解剖关系的曲面断层与CBCT比照研究[D]. 高笑宇.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铁路站台防侵入监控系统的研发[J]. 谢锦妹,杨广亮,候晶,田德柱,段培勇. 铁道建筑,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