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肝法临床应用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史银春[1](2021)在《国医大师吕仁和治疗2型糖尿病430例医案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疾病,具有慢性化、并发症多且难治等特点。目前西医以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治疗为主,有发生低血糖、水肿、体重增加等风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在T2DM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学贯古今,在T2DM的病名、病因病机、分期、处方用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着,值得总结推广。研究目的1.系统收集、整理吕仁和教授在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疗的305例T2DM医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吕仁和教授对T2DM消渴期、消瘅期的病因、病位、症状体征、证候、立法、用药等方面的论治规律。2.规范整理吕仁和教授在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诊疗的125例T2DM医案,通过比较125例医案与305例医案用药情况的异同,探索吕仁和教授在125例医案所处时期与305例医案所处时期诊疗T2DM的思路变化。旨在全面研究吕仁和教授诊疗T2DM的经验,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也为学术思想积累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1.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吕仁和教授门诊的305例T2DM医案(医案集合2),将医案规范录入“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分析305例T2DM医案的病因、病位、证候、立法,处方用药的规律。2.通过比较吕仁和教授在2016至2019年的305例T2DM医案和2005至2006年的125例T2DM医案(医案集合1),应用“中医医案数据库系统”分析这两组医案包含的处方药物,从总体药物种类、高频药物类别、高频药物变化、药物剂量、归经及四气五味分析用药吕仁和教授治疗T2DM的用药变化。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分析:医案集合1的一般情况统计分析结果:125例T2DM医案共计93位患者。其中男性50人,女性43人;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30岁。就诊年龄段人数最多的是51-6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就诊人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医案集合2的一般情况统计分析结果:305例T2DM医案共计90位患者。其中男性47人,女性43人;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20岁,就诊年龄段人数最多的是51-7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就诊人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脾瘅期医案0条,消渴期医案136条,消瘅期医案169条。2.医案集合2分析结果:①病因:T2DM以禀赋不足为根本病因,饮食不节、年老体衰为诱因,以慢性、反复性发作、逐渐加重为发病特点。②病位:结果显示,肝、脾、肾是消渴病发病的主要脏腑。③症状体征:口干、口苦、眠差、尿黄、红舌等具有热证意义的症状体征在消渴期更明显;倦怠乏力、尿浊、腻苔、目昏、下肢肿、畏寒、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在消瘅期更明显。④证候:T2DM在消渴期以气阴两虚证、湿热蕴结证为主;消瘅期虚证与实证都更突出,虚证包括气血两虚证、肝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实证包括瘀血阻络证、水与血结证、水湿内停证、血瘀化热证。⑤立法:吕仁和教授治疗T2DM以补益、活血、清热为主,但在疾病不同时期治疗侧重点不同。消渴期重视益气养阴、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消瘅期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凉血散瘀、补益肝肾、益气养血。3.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药物比较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①药味数:医案集合2中处方的平均药物数14.26味,医案集合1中处方的平均药物数9.33味。②药物类别:a.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前三位药物类别均以补益药为第一;医案集合1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分别排第二、第三;医案集合2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分别排第二、第三;体现吕仁和教授治疗T2DM重视补益,其次是清热、活血。b.分期用药: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全程以补益药排第一;消渴期,医案集合1清热药排第二,医案集合2清热药排第三;消瘅期,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活血化瘀药均排第二;体现了在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全程重视补益,在此基础上,医案集合1消渴期更加重视使用清热药,医案集合2消渴期更加重视使用活血化瘀药;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消瘅期均更加重视使用活血化瘀药,但医案集合2更加强调凉血散瘀。③高频药物分析:前20位药物中,医案集合1补益药依次是生甘草、枸杞子、黄芪、太子参;医案集合2补益药依次是太子参、枸杞子、生甘草、当归、黄芪、红景天;医案集合1清热药依次是牡丹皮、赤芍、栀子,医案集合2清热药依次是牡丹皮、赤芍、栀子、黄芩;医案集合1活血化瘀药依次是丹参、川牛膝、川芎;医案集合2活血化瘀药依次是丹参、川芎、川牛膝;医案集合1利水消肿药在高频药物中未出现,医案集合2利水消肿药依次是猪苓、茯苓;医案集合1解表药仅含葛根,医案集合2解表药依次是桑叶、菊花、葛根。④药物归经分析: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均以归肝经的药物最多,体现了吕仁和教授重视从肝论治消渴病。⑤药物性味分析:a.医案集合1药物四气前三位是寒、平、温,医案集合2药物四气前3位是平、微寒、温。b.两组医案药物五味前三位都是苦、甘、辛味。研究结论1.吕仁和教授认为T2DM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存在“热”与“瘀”的病机。随着时间变化,吕仁和教授在临床诊疗T2DM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总体来看,2016年至2019年所处时期吕仁和教授治疗T2DM更加注重“虚”“瘀”“热”的病机;从疾病分期来看,2005年至2006年期间吕仁和教授在消渴期更强调“热”的病机;10年以后,2016年至2019年期间吕仁和教授在消渴期中更重视“血瘀”病机,且2016年至2019年期间对于消瘅期“血瘀”“血热”病机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凸显。治疗方面,全程注重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的使用。对于活血化瘀药,在消渴期以活血化瘀、行气活血为主,而在消瘅期以清热活血、凉血散瘀为主。2.吕仁和教授注重分期治疗T2DM,消渴期以益气养阴、清热祛湿为主;消瘅期在此基础上重视补益气血、补养肝肾、阴阳双补、凉血散瘀。3.T2DM在消渴期、消瘅期的首要病位为“肝”,归肝经的药物使用频次居首位。体现吕仁和教授重视从肝论治消渴病。
王启明[2](2021)在《叶天士肝系病证治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叶天士医案及医论为素材,对其治疗肝系病证的治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探究阐明其治疗肝系病证的学术思想,确立常用的治法、方药及治疗忌宜,以期更好地传承叶天士学术经验并使之发扬光大。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叶氏医案,摘卡收集叶氏关于肝系病证的论述及临证案例;查阅知网、万方、维普、中华医典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2.整理归纳法。对叶氏肝系病证的治法进行系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以确立其治法分类、治法涵义、适应证、治法原理、典型案例、代表方及其他方。3.对比分析法。对同一治法下方剂的用药及症候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治法的核心要素及配伍技巧。结果:肝系病证内容庞大,病因涉及外感邪气、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诸多方面。叶氏在辨治肝病时,尤其重视节气对疾病的影响,或直接治肝,或隔脏而治,常用治法如下:(1)理气法包括疏肝行气法、降气制肝法,代表方为逍遥散加减方、降气通络方。(2)活血法包括活血通络法、活血行气法、育阴活血法、泻热逐瘀法,代表方为旋覆花汤加味方、地鳖延胡方、生地天冬方、桃仁承气汤。(3)清泄法包括清肝(胆)泻火法、清肝凉血法、泄木培土法、泄肝和胃法、清金制木法、利胆和胃法,其代表方为当归龙荟丸、丹皮山栀方、乌梅丸加减方、金铃子散加味方、杷叶苏子方、温胆汤加味方。(4)温肝法包括温肝暖胃法、温经通络法、温肝回厥法,其代表方为吴茱萸汤加减方、川楝包头方、川椒茴香方。(5)补益法包括养肝补血法、益肝养阴法,其代表方为枸杞柏子仁方、生地白芍方。(6)熄风法包括潜阳熄风法、凉肝熄风法、养阴熄风法、养血熄风法、培土熄风法,其代表方为孔圣枕中丹、苦辛酸降方、生地阿胶方、枸杞蒺藜方、归芪六君子汤加减方。结论:1.叶氏辨治肝系病证极具特色,常紧密结合天时、肝脏生理特性以及脏腑间的生克关系。2.叶氏关于肝系病证的治法较前人更为深入、全面,主要有理气、活血、清泄、温散、补益、熄风六大法。3.叶氏在传承前人治肝大法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完善、发展了相应治法理论。尤其对降气制肝法、育阴活血法、培土熄风法等,见解独到,制方用药,独具匠心,值得深入挖掘传扬。4.叶氏治疗肝系病证思想丰富,辨治用药规律各有特点,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较大,为现代医家辨治肝系病证提供了借鉴。
王畅[3](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谭令,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4](2019)在《从温肝阳论治郁证》文中认为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郁"在中医文献中既是一个病机概念,也是一个病证概念。郁证发病因于七情而根于肝阳不足等脏腑虚弱,其临床表现亦常符合肝阳不足之机,故临床治疗郁证非疏肝解郁、宣畅气机为独一法门,对于肝阳不足证,常可以温法治之,即可从温肝阳论治郁证。
徐菁晗[5](2019)在《乌梅丸方证析义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乌梅丸,出自于医圣张仲景所着的外感病专着《伤寒论》厥阴病篇。此方在治疗各系疾病尤其肝脾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常常被认为是祛蛔要剂,其重要性屡屡被忽略。厥阴病篇历来争议颇多,乌梅丸亦是如此。因此本课题以《伤寒论》中乌梅丸为对象,通过对相关古籍文献的整理、归纳、解析、总结,从多个方面、四个部分来系统剖析乌梅丸方证的意义。第一部分,乌梅丸的来源。乌梅丸来自《伤寒论》,概述此书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论述厥阴病的概念以及其病机。第二部分,阐释乌梅丸证。整理分析乌梅丸证的历代研究,辨析乌梅丸证的病因病机及其主要症状。从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得出结论,乌梅丸证的病机是体用俱虚,木不疏土,寒热错杂,且乌梅丸为厥阴病的主方。同时对木土不和的两种表现形式进行论述,乌梅丸证为木不疏土而非木乘脾土。历代医家对乌梅丸的理解论述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六种。最后,附加讨论了关于蛔虫生源的问题,认为蛔虫是生于肝木,成于土湿。第三部分,分析乌梅丸的方药,论述诸药各自的功用及配伍组成的意义。乌梅丸的功效在于温补肝用,补益肝体,平调寒热,肝脾同治。讨论乌梅丸特殊的煎服方法,包括丸剂的选择可达到缓下的功效,同时平补调和肝脾,体现了仲景时时固护脾胃的思想。第四部分,研究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甄选整理古代、近代着名医家以及导师门诊临证的医案,从治疗仲景原方本证的继承,到诸家应用于他证的发展均有体现。乌梅丸不仅可以治疗蛔虫病以及寒热错杂证,还可用于治疗厥阴诸症,肝用不足,肝体亏虚,木土不和,气机不利等证,更可辨“欲解时”及患者体质施以此方。
刘洋,张明泉,张洁晗,刘宇,李世媛[6](2019)在《国医大师李士懋温肝阳、益肝气治疗慢性肝炎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炎超过半年以上不愈,则进入慢性期。因慢性肝炎多肝郁的表现,所以一般多用理气、清肝、泻肝、柔肝之法治疗。李士懋教授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肝虚这一病机特点,并提出一个重要法则,就是温肝阳、益肝气。以温补法益肝之用治疗慢性肝炎,每能收到较好疗效。
季菲[7](2017)在《王文友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少阳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王文友老师的学术渊源。王老自少年时代即立志从医,通过对《黄帝内经》等经典着作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并树立了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肝脾密切相关,湿热源自脾土等学术观点。成年后王老至京行医、学习,师从伤寒大家,深受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注重方证对应,强调顾护脾胃,治肝兼顾体用,善用经方苦辛药法治疗湿热病证。此后王老又随肝病名家工作,愈加重视治肝脾、调气机、祛湿热,阐释诸病多从肝脾立论,常用柴胡剂施治,对肝胆脾胃疾患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博览医籍和积极实践,王老在妇科、儿科、皮科等学科的诊疗中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专长,在临床医疗、科研和师承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二部分首先对王文友老师"保脾胃,调肝气,祛湿热"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概括阐述。王老认为脾胃是化生气血,调畅气机的关键,易为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治疗要点在于消除阻滞,恢复升降。对肝病的诊治,王老则提出应根据体、用矛盾的变化动态调整治法,临床常肝脾二脏同治。王老还指出湿热致病日益广泛,祛邪之法重在调理中焦气机,兼以疏利肝胆。在理论探讨之后,对王老辨治脾阴虚证和其它9种病症的经验做了具体总结。脾阴虚证可致运化失常、濡养不足和血失统摄,在面、唇、舌、脉等各方面有特征表现,用药多选甘平、甘凉,佐以健脾补气之品。慢性胃炎以肝胃不和为基本病机,王老通过观苔、按腹辨其虚实,治疗以疏肝降逆,和胃消积为原则。肝囊肿的病机为肝郁脾虚,血瘀水停,治疗当疏肝健脾,活血利水,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验方王氏疏肝消囊汤可使肝囊肿缩小,症状改善,抑制囊肿生长,效果优于西药对症治疗。肝硬化腹水发生于肝病晚期,不但肝体受到损伤,且病变已累及于肾,故当用一贯煎为基础方滋水涵木,柔养肝肾。胆囊炎发病源于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辨证可分虚实两端,治实证用疏肝利胆之法,治虚证则疏补兼施,通过望诊目睛可未病先防,对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者亦有经验用药。失眠一病王老多从肝论治,以和解少阳,祛邪调气,通降六腑为法,用小柴胡汤加减为基础方。王老对心律失常的辨治取法《伤寒论》方证对应,药物用量遵循经典,对预后的判断则参考脉诊。月经来源于肾中天癸,其正常来潮有赖于五脏功能的协调,故治闭经虚证用补肾健脾,调和五脏之法,治实证则活血疏肝,祛邪通经,对用疏肝药物调整月经周期亦有心得。小儿具有肺、脾、肾三脏不足的生理特点,易因食积而患咳嗽,王老以葶苈丸化裁验方泻肺消积,并总结了多个宿食积滞的望诊要点。湿疹病由内外合邪而发,治疗需辨别血热、风盛、湿淫为患孰轻孰重,王老多用藿朴夏苓汤为基本方以祛湿疏表。论文的第三部分从少阳角度对代谢综合征治疗进行集中探讨。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少阳理论阐释,少阳病验方柴胡三仁汤的方证研究及其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献综述回顾了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概况和近10年来的进展,指出该病的现代医学研究以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探讨为热点,中医学者则对临床治疗更为关注。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作用能同时纠正代谢综合征的多种代谢紊乱,与西医学针对各个组分的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对少阳理论的阐释涉及其内涵意义、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联系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病位,得出了该病可从少阳论治的结论并提出了该法的优势所在。对少阳病验方柴胡三仁汤的方证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将145例医案纳入统计,分析症状、舌脉、柴胡剂量、加味药物。结果显示,该方证的主症为小便短黄、大便粘滞、胁胀、脘痞、口苦、思凉、形体肥胖,兼症为咽痰不利、纳呆、头晕、呃逆、多梦、耳鸣、身重、嗜睡。典型舌象为淡红舌,薄黄腻苔。典型脉象为弦滑脉。常用柴胡剂量为20g,多以化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理气药、泻下药、补虚药等加味。由此总结出柴胡三仁汤证的病机为少阳气郁,湿热蕴结。临床观察通过随机对照方式检验了柴胡三仁汤对代谢综合征的疗效。选择符合2005年IDF诊断标准和中医湿热困脾证辨证标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每日一次。治疗组服用柴胡三仁汤中药配方颗粒,每日1剂。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腹型肥胖、糖脂代谢、静息心率和血压、炎症指标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等方面的改变。共66例患者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中医症状积分都显着降低。治疗组在改善腹型肥胖、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控制静息血压和心率、改善证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中医疗效评价中,治疗组显效率72.7%,有效率27.3%,对照组有效率63.6%,两组差异显着。两组治疗依从性和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从少阳论治代谢综合征理论确有临床指导意义,提示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关,或涉及神经反射、神经内分泌途径。
苏英翔[8](2016)在《阎小萍教授运用温法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中医风湿病的内涵是指由于人体卫外不固而感受风寒湿之邪,外邪与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四肢百骸、筋脉肉皮骨相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导致脏腑、血脉、经络、筋骨、肌肤失于濡养,最终可出现四肢关节、肌肉的疼痛、肿胀、僵直、重着、麻木、酸楚,影响屈伸运动,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变形,最终导致残疾,甚至殃及脏腑的一类疾病总称。风湿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特征为疼痛,这也是风湿病患者最大的痛苦,因此减轻疼痛是治疗风湿病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医理论认为疼痛一般常由寒邪所引起,且风湿病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久病者多有肾阳不足,因此温法无疑成了治疗风湿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法。我的导师阎小萍教授,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医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恩师于风湿病领域诊治、专研已近五十载,在诊治风湿病中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诊疗思想。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阎小萍教授以温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以期为温法于治疗风湿病提供辨治思路与应用方法。研究方法:学生跟从阎小萍教授学习三年,通过临床见闻及相关文献结合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药物配伍以及病案来对阎小萍教授以温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结论与意义:温法是一种针对机体本虚(阳虚证)和邪实(寒盛证)等而设立的运用温性、热性以及辛味的药物或方法来祛除寒邪的一种治疗方法,旨在消除滞留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四肢百骸、筋肉脉皮骨的阴寒之邪,与此同时增强机体阳气、巩固卫外、提升温煦、促进推动等生理功能。由于疼痛是风湿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寒邪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风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而阳虚则是风湿病的发病基础,因此治疗风湿病应着重运用温法。本文通过对阎小萍教授以温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阎教授擅用温法治疗大偻、尪痹、骨痹、脉痹、治未病,旨在温以祛寒、温以除湿。阎教授通过三重辨证方法指导温法治疗风湿病,既寒热辨证、脏腑辨证以及循经辨证;阎教授结合多年诊治风湿病的经验,认为虽风湿病多见寒证,但由于先天体质、久居之地以及饮食用药等因素会导致邪从热化、邪从阳化进而出现热证,因此在三重辨证方法里,首重寒热辨证。此外阎教授也擅用温法的亚法治疗风湿病,如温卫之阳、温阳通络、温阳除湿、温肾之阳、温脾之阳、温肺之阳和温心之阳。阎教授常用解表药、清热药、健脾药、活血通络药配合温法治疗风湿病;解表药多有辛散之性,可助温阳祛寒和祛散表邪;以清热药反佐温法重用的辛温燥烈之品,以防其伤阴灼液;配伍健脾药以防温法重用的温补滋腻之品伤脾胃之气;予活血通络药配伍之以提高通络、止痛的效果。我的导师阎小萍教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将近50年,尤其在风湿病领域致力求取精进,在承袭焦树德教授的学术思想、研读古籍文献以及不断跟进现代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医学术思想体系。恩师在慎用、少用毒性中草药的原则下治疗风湿病仍然取得非常显着的疗效,其半生的治疗经验与医疗心得值得中医同仁们的学习与借鉴。
李钰泉[9](2016)在《扶阳医案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相关核心治法的内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扶阳验案的收集整理,构建扶阳医案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与解读,为阐释扶阳学术思想核心治法的内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①根据本研究目的,结合研究人员现有的扶阳相关专业理论基础,应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收集、评析中医期刊文献中涉及扶阳治法的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明确扶阳治法的应用规律,为下一步扶阳医案数据库的构建进行初步的理论准备;②按照“临床试验研究”诊治评价的要求,收集、整理医案素材,结构化医案数据,构建扶阳医案数据库;在充分重视和细化对象、干预、效应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要素”前提下,进行回顾性病例组观察,全面记录对疗效有影响的因素,为个体化用药指导、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的辨识等提供客观试验依据。③以方根(药物≤3的组合)为中心,对相关药物及组合的使用指征和临床主治,剂量与比例(绝对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标准差)等关键信息进行统计与数据挖掘;④基于上述结果,验证核心治法的内在构成,温、通、潜、救的提出是否合理,相关代表方、药及主治。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扶阳验案705例,其中使用温阳治法者188例(41.78%),使用通阳治法者134例(29.78%),使用潜阳治法者128例(28.4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温阳法的特征性表现包括中年男性、怕冷喜温、注意力难集中、下肢冷、大便频数、小便频、记忆力下降、脉缓;通阳法的特征性表现包括中年女性、经期症状加重、膝关节疼痛、头痛、颈项背痛、足心发热、多梦、苔厚;潜阳法的特征性表现包括中年女性、口苦、眠浅易醒或早醒、舌暗。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回顾性临床资料作定性的数据挖掘,发现了温阳、通阳、潜阳三种核心治法的特征性临床特点,统计分析结果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吴文笛[10](2015)在《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工作,是保护和继承名老中医宝贵医学财富的措施,是国家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一个重要医学继续教育计划。本课题是基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以保护和继承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名老中医的宝贵医学财富为研究目的。通过3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将从: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整理总结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化。进一步以3年来师带徒工作中代表性临床病案的收集,并从临床病案中以按语的方式充分分析反映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最终整理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具有鲜明流派传承特色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具体100例临床病案分析,充分体现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填补了目前尚无具备吴荣祖名老中医创新发扬特色的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经验系统总结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可又直接运用于临床,使中医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具有很强的临床可行性及操作性,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扶阳学术流派的治法、方药打下重要基础。
二、温肝法临床应用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肝法临床应用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国医大师吕仁和治疗2型糖尿病430例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医案分析方法现状概述 |
1. 个案分析法 |
1.1 概念和内涵 |
1.2 应用状况 |
1.3 主要问题 |
1.4 解决措施 |
2. 群案分析法 |
2.1 概念及内涵 |
2.2 应用状况 |
2.3 主要问题 |
2.4 解决措施 |
3. 医案解构方法 |
3.1 概念及应用 |
3.1.1 以病类案 |
3.1.2 以法类案 |
3.1.3 以方类案 |
3.1.4 以药类案 |
3.2 主要问题 |
3.3 解决措施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现代医家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概述 |
1. 脏腑肝的生理功能 |
1.1 肝主疏泄 |
1.2 肝主藏血 |
2. 肝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
2.1 病位责之肝 |
2.2 病机责之肝 |
2.2.1 肝失疏泄 |
2.2.2 肝失藏血 |
3. 现代医家关于2型糖尿病与肝的理论认识 |
3.1 肝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 |
3.2 肝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相关 |
4. 现代医家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简介 |
4.1 疏肝法 |
4.1.1 疏肝理气 |
4.1.2 疏肝健脾 |
4.1.3 疏肝活血 |
4.2 清肝法 |
4.2.1 清肝泻火 |
4.2.2 清肝利湿 |
4.3 补肝法 |
4.3.1 滋补肝阴 |
4.3.2 补养肝血 |
4.4 暖(温)肝法 |
4.5 平肝法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医案采集及其质量控制 |
1.2 医案来源 |
1.3 医案筛选标准 |
1.4 医案数据库系统 |
2. 医案统计结果 |
2.1 医案集合2结果 |
2.1.1 一般情况统计 |
2.1.2 病因与发病 |
2.1.3 病位 |
2.1.4 症状体征 |
2.1.5 证候 |
2.1.6 立法 |
2.2 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药物统计结果 |
2.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2 处方药物数 |
2.2.3 药物类别 |
2.2.4 药物频次 |
2.2.5 药物剂量 |
2.2.6 药物归经 |
2.2.7 药物四气五味 |
3. 讨论部分 |
3.1 医案集合2结果讨论 |
3.1.1 一般情况讨论 |
3.1.2 病因与发病 |
3.1.3 病位 |
3.1.4 症状体征 |
3.1.5 证候立法 |
3.2 医案集合1与医案集合2用药变化讨论 |
3.2.1 处方药物数 |
3.2.2 药物类别 |
3.2.3 高频次药物及剂量 |
3.2.4 药物归经 |
3.2.5 药物四气五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叶天士肝系病证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肝系病证治法源流 |
1.源于秦汉 |
2.发展于隋唐至金元 |
3.繁盛于明清 |
4.完善于现代 |
第一部分 叶天士生平及治法成就 |
1 叶天士生平 |
2 叶天士治法成就 |
2.1 治温须明三焦气血 |
2.2 治湿须重分消走泄 |
2.3 治肝尤重气血阴阳 |
2.4 治中焦须脾胃分论 |
2.5 治络病须辛香通络 |
第二部分 叶天士辨治肝系病证概述 |
1 肝系病证的界定 |
1.1 肝系的概念 |
1.2 肝系病证的界定 |
2 病因病机 |
2.1 外感邪气 |
2.2 内伤七情 |
2.3 饮食劳倦 |
3 叶氏辨治肝系病证特色 |
3.1 辨治须分天时 |
3.2 论治须调多脏 |
3.3 用药宜柔慎刚 |
3.4 注意病后护理 |
第三部分 肝系病证治法研究 |
1 理气法 |
1.1 疏肝行气法 |
1.2 降气制肝法 |
2 活血法 |
2.1 活血通络法 |
2.2 活血行气法 |
2.3 育阴活血法 |
2.4 泻热逐瘀法 |
3 清泄法 |
3.1 清肝(胆)泻火法 |
3.2 清肝凉血法 |
3.3 泄木培土法 |
3.4 泄肝和胃法 |
3.5 清金制木法 |
3.6 利胆和胃法 |
4 温散法 |
4.1 温肝暖胃法 |
4.2 温经通络法 |
4.3 温肝回厥法 |
5 补益法 |
5.1 养肝补血法 |
5.2 益肝养阴法 |
6 熄风法 |
6.1 潜阳熄风法 |
6.2 凉肝熄风法 |
6.3 养阴熄风法 |
6.4 养血熄风法 |
6.5 培土熄风法 |
讨论 |
1 关于降气制肝法的讨论 |
2 关于通络法的讨论 |
3 关于泄木培土法的讨论 |
4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
4.1 创新点 |
4.2 不足 |
4.3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
1. 暖肝与疏肝 |
2. 暖肝与泻肝 |
3. 暖肝与补肾 |
4. 暖肝与补脾 |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乌梅丸方证析义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乌梅丸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乌梅丸的来源 |
2 乌梅丸证的分析 |
2.1 乌梅丸证的病因病机分析 |
2.1.1 病因病机的历代研究 |
2.1.1.1 胃中虚冷说 |
2.1.1.2 脾寒胆热说 |
2.1.1.3 枢机开合说 |
2.1.1.4 肝木乘土说 |
2.1.1.5 水不涵木说 |
2.1.1.6 肝阳虚衰说 |
2.1.2 病因病机的辨析阐释 |
2.1.2.1 肝用不足 |
2.1.2.1.1 寒伤肝阳 |
2.1.2.1.2 肝阳亏虚 |
2.1.2.2 肝体亏虚 |
2.1.2.3 木土不和 |
2.1.2.4 体用俱虚,木不疏土,寒热错杂 |
2.2 乌梅丸证的主症分析 |
2.3 讨论 |
2.4 附:蛔虫的生源 |
2.4.1 蛔虫生于木气说 |
2.4.2 蛔虫生于土湿说 |
2.4.3 蛔虫生于谷物说 |
2.4.4 蛔虫生于肝木,成于土湿 |
3 乌梅丸方的分析 |
3.1 乌梅丸的组成及功效 |
3.1.1 乌梅 |
3.1.2 黄连 |
3.1.3 黄柏 |
3.1.4 细辛 |
3.1.5 桂枝 |
3.1.6 人参 |
3.1.7 当归 |
3.1.8 蜀椒 |
3.1.9 干姜 |
3.1.10 附子 |
3.2 乌梅丸的配伍意义 |
3.3 乌梅丸的煎服方法 |
3.4 讨论 |
4 乌梅丸证医案举隅 |
4.1 后世对乌梅丸应用的继承与发展 |
4.1.1 乌梅丸治疗原方症状 |
4.1.2 乌梅丸治疗相关症状 |
4.1.3 乌梅丸治疗其他病证 |
4.2 谷师医案 |
4.2.1 乌梅丸治疗泄泻 |
4.2.2 乌梅丸治疗吞酸 |
4.2.3 乌梅丸治疗汗病 |
4.2.4 乌梅丸治疗颤证 |
4.3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国医大师李士懋温肝阳、益肝气治疗慢性肝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肝气虚、肝阳虚的渊源 |
1. 肝气虚 |
2.肝阳虚 |
肝气虚、肝阳虚的病机 |
肝气虚、肝阳虚的临床症状 |
临床常用药物 |
1.益肝气黄芪为主药 |
2. 温肝阳附子为要药 |
3. 兼顾脾胃 |
病案举隅 |
小结 |
(7)王文友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少阳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王文友老师学术渊源概述 |
1 幼习《灵》、《素》,奠定基础 |
1.1 少年跟师从医,研习《内经》经典 |
1.2 脾胃后天之本,亦为升降之枢 |
1.3 肝木体阴用阳,主生发与疏泄 |
1.4 湿热合邪为患,源于中焦脾土 |
1.5 遵经独有创见,肝木脾土同治 |
2 长学《伤寒》,悬壶京华 |
2.1 师从伤寒大家,远承仲景之学 |
2.2 重视脾胃盛衰,调治皆需顾护 |
2.3 肝病辨治多样,倡调补而慎攻 |
2.4 湿热致病甚众,治法方药丰富 |
2.5 治肝兼顾体用,湿热药法苦辛 |
3 学有专长,博采众方 |
3.1 追随肝病名师,融会关老学说 |
3.2 善治肝胆脾胃,兼修妇儿诸科 |
3.3 创新成果丰硕,教育贡献卓越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王文友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学术思想概述 |
1.1 保脾胃 |
1.2 调肝气 |
1.3 祛湿热 |
2 临床经验总结 |
2.1 循经典论辨治脾阴虚证 |
2.2 疏肝降逆,和胃消积治疗慢性胃炎 |
2.3 疏肝健脾,活血利水治疗肝囊肿 |
2.4 滋水涵木,养血柔肝治疗肝硬化腹水 |
2.5 辨证虚实,疏肝利胆治疗胆囊炎 |
2.6 和解少阳,祛邪调气治疗失眠 |
2.7 宗仲景法治疗心律失常 |
2.8 调和五脏,活血疏肝治疗闭经 |
2.9 泻肺消积治疗小儿食积咳嗽 |
2.10 祛湿疏表治疗湿疹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从少阳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
综述一 代谢综合征研究概况 |
1 历史沿革 |
2 诊断标准 |
3 流行病学调查 |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
5 与其它疾病相关性 |
6 临床防治 |
7 小结 |
综述二 代谢综合征中医研究概述 |
1 病名探讨 |
2 病因病机 |
3 证候研究 |
4 实验研究 |
5 临床观察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从少阳论治代谢综合征理论探讨 |
1 少阳内涵 |
2 少阳生理 |
3 少阳病理 |
4 代谢综合征与少阳 |
参考文献 |
柴胡三仁汤方证研究 |
1 资料来源和选择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柴胡三仁汤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阎小萍教授运用温法治疗风湿病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综述一 温法的源流与发展 |
1 温法的源流 |
1.1 远古、先秦时期至汉代——温法的起源 |
1.2 黄帝内经——温法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
1.3 神农本草经——温法运用的药物学基础 |
1.4 张仲景——运用温法治疗疾病的临床实践 |
1.5 窦材——扶阳理论的提出 |
1.6 温补学派——温法的继承与发展 |
1.7 扶阳派——温法发展的高峰 |
2 当代医家对温法的认识 |
2.1 卢氏扶阳学派 |
2.2 李氏扶阳大家 |
3 温法历史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常用温法的分类 |
1 温气(温阳) |
1.1 温阳与温气的统一 |
1.2 温气以温卫气为要 |
2 温血 |
2.1 妇人血寒当以温血为要 |
2.2 温血莫忘行气 |
3 温五脏之阳 |
3.1 温心阳 |
3.1.1 发汗损及心阳 |
3.1.2 胸痹宜温通心阳 |
3.1.3 抑郁症当温心阳 |
3.2 温肝阳 |
3.2.1 肝经易受寒邪之侵 |
3.2.2 肝病日久导致阳虚 |
3.3 温脾阳 |
3.3.1 寒性胃痛当以温中为要 |
3.3.2 肠易激综合征当以温脾为要 |
3.4 温肺阳 |
3.4.1 肺病专注于痰饮 |
3.4.2 哮喘当重视温肺阳 |
3.4.3 "肺炎喘嗽"恐生亡阳之变 |
3.5 温肾阳 |
3.5.1 温肾治疗阳虚水肿 |
3.5.2 不孕之证当从肾阳论治 |
3.5.3 多种因素导致现代人普遍阳虚 |
4 温经通络 |
4.1 温经通络当药、针、灸兼施 |
4.2 温经通络当与行气活血并用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阎小萍教授运用温法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
1 阎小萍教授以温法治疗风湿病的学术思想浅析 |
1.1 擅用温法治大偻 |
1.2 擅用温法治尪痹 |
1.3 擅用温法治骨痹 |
1.4 擅用温法治脉痹 |
1.5 擅用温法治未病 |
1.6 小结 |
2 阎小萍教授以温法治疗风湿病的理论探析 |
2.1 疼痛是风湿病的重要临床症状 |
2.2 寒邪是导致疼痛的最主要原因 |
2.3 寒邪是风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
2.4 阳虚是风湿病的发病基础 |
2.5 小结 |
3 阎小萍教授通过三种辨证方法指导温法治疗风湿病 |
3.1 寒热辨证 |
3.2 脏腑辨证 |
3.3 循经辨证 |
3.4 以三种辨证方法指导温法治疗风湿病的验案 |
3.4.1 验案举隅1 |
3.4.2 验案举隅2 |
3.4.3 验案举隅3 |
3.5 小结 |
4 阎小萍教授以温法的七种亚法治疗风湿病的具体应用 |
4.1 温卫之阳 |
4.2 温阳通络 |
4.3 温阳除湿 |
4.4 温五脏之阳 |
4.4.1 温肾之阳 |
4.4.2 温脾之阳 |
4.4.3 温肺之阳 |
4.4.4 温心之阳 |
4.5 七种温法的亚法应用于治疗风湿病的验案 |
4.5.1 验案举隅1 |
4.5.2 验案举隅2 |
4.5.3 验案举隅3 |
5 阎小萍教授运用温法的药物配伍浅析 |
5.1 以温法配合解表药的应用 |
5.2 以温法配合清热药的应用 |
5.3 以温法配合健脾药的应用 |
5.4 以温法配合活血通络药的应用 |
5.5 温法配合其他药物应用的验案 |
5.5.1 验案举隅1 |
5.5.2 验案举隅2 |
5.5.3 验案举隅3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扶阳医案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相关核心治法的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扶阳理论研究概况 |
1.1.1 理:个别扶阳医家的学术思想探讨 |
1.1.2 法:扶阳治法的临床应用报道 |
1.1.3 方药:温阳药物及组方配伍研究 |
1.1.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一般情况 |
2.2.2 临床特点 |
2.2.3 干预方案 |
2.2.4 其他 |
2.3 研究方案 |
2.3.1 研究方法 |
2.3.2 质量控制 |
2.3.3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3.4 研究对象的确立 |
2.3.5 数据库的建立 |
2.3.6 统计分析方法 |
2.4 结果 |
2.4.1 扶阳医案数据库的单因素分析 |
2.4.2 扶阳医案数据库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2.4.3 扶阳医案数据库的聚类和关联分析 |
分析讨论 |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
3.2 治法与临床特点 |
3.3 中药使用 |
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1、扶阳学术流派思想渊源 |
2、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
2.1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建立 |
2.2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对学派核心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
2.3 当代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运用发展的社会背景状况 |
2.4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现代生理病理研究状况 |
3、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及临床运用状况 |
3.1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论着发展状况 |
3.2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
4、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
4.1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临床运用状况 |
4.2 当下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
参考文献 |
三、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前言 |
2、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 |
2.1.1 阳主则寿阴旺则夭 |
2.1.2 扶阳抑阴四逆为君 |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
2.2.1 辩证阳虚隐潜者要 |
2.2.2 上工治病,防患未然 |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
2.3.1 临证遇火少壮明分 |
2.3.2 离照当空邪去正安 |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
2.4.1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
2.4.2 引火归元潜阳封髓 |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
2.5.1 温肝为法气运得畅 |
2.5.2 形与神俱康寿并齐 |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
2.6.1 明君为主安相为辅 |
2.6.2 左升右降圆运始然 |
2.7 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 |
2.7.1 审药动静令气条达 |
2.7.2 工艺革新减毒增效 |
参考文献 |
四、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
1、引言 |
2、100 例临床病案分析 |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学术思想病案 |
2.1.1 阳虚阴盛肺痈案 |
2.1.2 阳虚寒凝尪痹案 |
2.1.3 阳虚阴盛孤阳外脱过敏性紫癜(腹型)伴消化道出血案 |
2.1.4 阳衰土败阴霾四溢肺癌案 |
2.1.5 阳不统阴气不摄血肌衄案 |
2.1.6 阳虚寒凝虚火上浮历节案 |
2.1.7 阳虚湿阻兼有郁热顽痹案 |
2.1.8 阳虚阴盛少阴格阳高热案 |
2.1.9 阳虚阴盛寒凝血瘀痛痹案 |
2.1.10 阳虚阴盛风寒内伏蛇串疮案 |
2.1.11 三阴脏寒胸阳痹阻真心痛案 |
2.1.12 阳虚肝寒阴蕴血虚沿爪疔案 |
2.1.13 阳虚阴盛寒湿闭阻痹证案 |
2.1.14 阴盛阳脱神昏救愈案 |
2.1.15 阳虚水泛气痰交阻喘证案 |
2.1.16 阳虚阴盛痰瘀互结血溢脉外中风便血案 |
2.1.17 三阴脏寒相火不敛子痈案 |
2.1.18 阳虚血脱冲脉不固经崩案 |
2.1.19 阳虚水泛水肿案 |
2.1.20 阳虚寒凝气机闭阻腹痛案 |
2.1.21 寒湿内伏太阳经痛痹案 |
2.1.22 脾肾阳虚寒湿困腰腰痛案 |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
2.2.1 肝寒木郁横逆克土胃脘痛案 |
2.2.2 阳虚寒伏咳嗽案 |
2.2.3 肾阳虚弱寒邪闭肺慢喉喑案 |
2.2.4 阳虚风寒伏肺咳嗽案 |
2.2.5 三阴脏寒生化乏源缺乳案 |
2.2.6 阳虚湿困心肾不交相火不秘不寐案 |
2.2.7 三阴不升痰风内停阴火上扰眩晕案 |
2.2.8 心肾阳衰气阳欲脱胸痹案 |
2.2.9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咳嗽案 |
2.2.10 三阴不升胃脘痛案 |
2.2.11 阳虚金寒风痰伏肺肺胀案 |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
2.3.1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痤疮案 |
2.3.2 三阴脏寒寒凝血瘀痛经案 |
2.3.3 肝寒血凝头痛案 |
2.3.4 脾肾阳虚火不归元内伤发热案 |
2.3.5 寒湿阻遏阴盛格阳太少两感高热案 |
2.3.6 真寒假热阴火案 |
2.3.7 三阴脏寒痰瘀风阻阴火案 |
2.3.8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口臭案 |
2.3.9 风寒外束痰热内伏咳嗽案 |
2.3.10 肝寒气郁寒湿困脾相火不藏蛇串疮案 |
2.3.11 水寒土湿阳气虚浮虚火内扰阴火案 |
2.3.12 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不寐痹证案 |
2.3.13 脾肾阳虚痰湿瘀阻痹证案 |
2.3.14 阳虚不足外感实寒心阳闭阻神明被蒙昏厥案 |
2.3.15 寒邪内闭心窍受蒙阴癫案 |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
2.4.1 脾肾阳虚相火扰神不寐案 |
2.4.2 肾阳不足相火上扰牙痛案 |
2.4.3 阳虚火浮阴燥案 |
2.4.4 阴寒阻滞虚火上浮乳蛾案 |
2.4.5 脾肾阳虚相火不潜耳鸣案 |
2.4.6 阳虚阴盛真阳不藏阴火案 |
2.4.7 少阴阳虚虚火络咽咽痛案 |
2.4.8 脾肾阳虚相火不秘瘾疹案 |
2.4.9 脾肾阳虚虚火上扰虚劳案 |
2.4.10 脾肾阳虚阴寒内聚相火不秘肺癌案 |
2.4.11 阳虚阴盛脾阳不振相火上扰肺癌案 |
2.4.12 脾肾阳虚寒凝厥阴浊阴上僭头痛案 |
2.4.13 阳虚水寒相火不藏宫寒不孕案 |
2.4.14 水寒土湿木郁相火不敛阴疮案 |
2.4.15 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 |
2.4.16 命门火衰气机逆乱神不守舍阴癫案 |
2.4.17 肾阳虚衰脾失统摄虚火上浮鼻衄案 |
2.4.18 命门火衰虚阳不潜虚风内动面瘫案 |
2.4.19 脾肾阳虚真龙上浮肾气不固淋证案 |
2.4.20 少阴阳虚心肾不交龙火扰神不寐案 |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
2.5.1 三阴不升相火上扰鼻渊案 |
2.5.2 三阴脏寒气滞血瘀头痛案 |
2.5.3 水寒土湿木郁痿证案 |
2.5.4 水寒土湿乙木寒郁乳癖案 |
2.5.5 三阴不升乙木郁滞头痛案 |
2.5.6 阳虚中寒水饮不化妊娠恶阻案 |
2.5.7 三阴脏寒痰湿内蕴眩晕案 |
2.5.8 脾肾阳虚肝寒犯胃胃脘痛案 |
2.5.9 水寒土湿木郁湿蕴肌表湿疹案 |
2.5.10 水寒土湿木郁头痛案 |
2.5.11 三阴脏寒三焦失运仓禀告亏胃脘痛案 |
2.5.12 三阴脏寒清阳不升耳痹案 |
2.5.13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气痰交结痰核案 |
2.5.14 三阴不升早泄案 |
2.5.15 三阴脏寒气痰交阻胃痞案 |
2.5.16 三阴脏寒阴郁气结案 |
2.5.17 三阴脏寒气郁不宣寒厥案 |
2.5.18 三阴不升寒湿凝结症瘕案 |
2.5.19 三阴脏寒气痰交结郁证案 |
2.5.20 脾肾阳虚肝寒血瘀乳癖案 |
2.5.21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郁证案 |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
2.6.1 脾弱肝旺圆运不畅小儿疳积案 |
2.6.2 脾肾阳虚肝寒气滞腑气不通案 |
2.6.3 阳虚寒瘀聚而成痈肛痈案 |
2.6.4 三阴脏寒胆胃不降胃痞案 |
2.6.5 心肾不交营卫不和心悸案 |
2.6.6 脾弱肝旺木风虫动小儿风证案 |
2.6.7 脾肾阳虚中气不足圆运失常便秘案 |
2.6.8 水寒土湿木郁口糜案 |
2.6.9 水寒土湿乙木郁陷甲木冲逆郁证案 |
2.6.10 三阴脏寒相火不秘嘈杂案 |
2.6.11 肝寒血虚冲任不调相火扰神不寐案 |
【附】落水受冻经脉闭 附子中毒自体验(自救自解)案 |
五、小结 |
六、致谢 |
七、个人简介 |
四、温肝法临床应用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医大师吕仁和治疗2型糖尿病430例医案研究[D]. 史银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叶天士肝系病证治法研究[D]. 王启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从温肝阳论治郁证[J]. 谭令,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 江西中医药, 2019(08)
- [5]乌梅丸方证析义及其临床应用[D]. 徐菁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国医大师李士懋温肝阳、益肝气治疗慢性肝炎探究[J]. 刘洋,张明泉,张洁晗,刘宇,李世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4)
- [7]王文友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少阳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季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阎小萍教授运用温法治疗风湿病的经验[D]. 苏英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7)
- [9]扶阳医案数据库的初步构建及相关核心治法的内涵研究[D]. 李钰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10]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D].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