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米波脉冲固态振荡器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保进[1](2019)在《C波段脉冲调制信号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无线测量领域,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多路径效应就目前来说还不能完全被消除,但是高隔离度的脉冲信号源可以减弱其造成的影响。本文以脉冲调制信号源为研究对象,并重点对宽带频率合成技术及时域矢量对消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针对频率源的宽频带要求,本文利用锁相式频率合成技术成功研制微波宽带频率源,频率源的输出频率范围为1GHz-10GHz,以点频形式输出;频率源具有输出频率稳定、频带范围宽、体积小等特点。通过对比微波开关调制和脉冲功放调制的优缺点,选择了使用微波开关调制的方式并成功设计了微波开关调制器,所设计的调制器在C波段频带内隔离度为45dB,具有调制速度快,隔离度高等特点。其次,针对传统调制方案调制隔离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时域矢量对消技术和微波开关调制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加脉冲信号的隔离度。时域矢量对消系统包括微带Wilkinson功分器、超宽带平面巴伦等。经过仿真、优化、加工等步骤,成功设计了工作于C波段的Wilkinson功分器和超宽带平面巴伦。经过实物测试,微带Wilkinson功分器在C波段的插入损耗小于1dB,回波损耗优于15dB,隔离度大于20dB,具备等功分及功率合成的性能;超宽带平面巴伦在C波段的输出端口幅度不平衡度小于1dB,相位差为180°,误差小于10°,具备输出信号等幅反相的功能。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时域矢量对消系统的有效对消频率范围为4.6GHz-6.4GHz。使用时域矢量对消系统可以使单个微波开关调制器的隔离度增加10dB以上;将时域矢量对消系统和级联微波开关调制器的方式一起使用可以使调制信号的隔离度达到80dB。满足本课题脉冲调制信号源对高隔离度的需求。
宋金鹏[2](2019)在《基于零中频的频率交织采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超宽带采样技术要求模数转换(ADC)电路具有极高的瞬态性能,是太赫兹通信和雷达、高端测量仪器、毫米波脉冲成像等前沿应用的基础。频率交织技术(FI-ADC)能够突破时间交织架构(TI-ADC)在满功率模拟带宽和时钟稳健性方面的关键技术瓶颈,在未来超宽带采样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FI-ADC大多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由于结构复杂、集成难度大,相关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鉴于FI-ADC内部存在多种电路非理想性,包括本振(LO)时钟引入的谐波失真和混叠,I/Q支路失衡造成的镜像误差,子带隔离不理想引起的频谱泄露与失配误差(频响失配和带宽失配),子ADC过采样率不足导致的频谱混叠,以及LO和采样时钟抖动与相位噪声等,为实现FI-ADC系统电路规模的大范围缩减和高密度集成,拟提出一种基于全数字实时样点重构的超宽带信号采样与测量框架,并针对该框架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FI-ADC中存在的频谱泄露与混叠、子带失配及时钟随机抖动等非一致性误差进行了系统级电路行为描述。将M通道的TI-ADC与FI-ADC分别简化并抽象为单通道的直接采样结构和基带采样结构,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总结统计特征,分析和讨论了两种结构的动态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 TI-ADC和FI-ADC系统的ENOB频率响应稳定性和时钟鲁棒性2)提出了基于Krylov子空间法的数字综合滤波器组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FI ADC系统的重构精度和效率。推导了频域均衡模型对应的矩阵描述,将失配误差的补偿问题转化为线性系统的求解问题;研究和比较了基于多种Krylov子空间法设计的综合滤波器组对于系统误差的补偿效果;提出使用Gauss-Seidel预处理技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的性能;通过构建子带间频谱泄露的数理统计模型,提出了基于自相关矩阵的频谱泄露误差量化体系,以更加直观地衡量FI-ADC系统中的子带交叠效应,以及合理地评价各综合滤波器组设计方案对频谱泄露的补偿性能。3)大范围缩减了现有FI-ADC系统的电路结构规模,省去了模拟混频器之后用于子带分解和抗混叠的模拟低通滤波器(LPF)组,以及用于各通道频率响应失配均衡的数字综合滤波器组。考虑到FI-ADC中的各种误差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提出在进行任何失配误差校准之前首先进行通道重组,随后利用全数字样点重构电路对所有误差进行统一修正的设计思想,称这种简化的频率交织架构为LPF-less FI-ADC。4)将镜像误差和LO谐波干扰加入讨论范围,并分别从理论和实际层面论证了上述几种误差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指出了对其进行同时统一修正的必要性。首先忽略谐波混叠,建立了LPF-less FI-ADC的频域误差模型;基于该模型分别推导了系统信噪失真比和镜像抑制比对于任意通道数M的封闭表达式,并据此详细分析了采样时钟抖动和LO时钟相位噪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基于自相关矩阵量化方法研究和分析了 LPF-less FI-ADC中子带交叠、带内混叠和带间混叠三种交叠效应在频谱泄露和镜像误差中的传播规律和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了LO时钟谐波干扰对LPF-less FI-ADC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在每个模拟信号通路内仅使用单个由方波LO时钟驱动模拟混频器的全数字谐波抑制方案,大大简化了FI-ADC的射频前端电路。推导了在谐波混叠存在的情况下,LPF-less FI-ADC的频域误差模型。5)推导了M通道LPF-less FI-ADC的离散时间等效模型,及其相对应的矩阵描述;推导了2M周期时变(PTV)系统的频域模型和线性级联的PTV系统模型;推导了等效模型的矩阵形式;提出了基于坐标松弛迭代的实时样点重构框架以实现所有线性误差的在线统一修正。阐述了基于Richardson、Jacobi和Gauss-Seidel三种松弛迭代重构方案的基本原理与收敛条件;分别对两种PTV数字滤波器在提出的样点重构框架中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原理阐述和模型推导;并进行了相关的实现复杂度分析与比较。
杨金生,冯进军[3](2018)在《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正交场微波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空间太阳能电站应用微波源,介绍了两种大功率真空电子器件磁控管和正交场放大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当前国内外两种器件所达到的效率和功率容量特性。从太阳能电站应用角度出发,对两种电真空器件潜在的效率、寿命及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根据两种器件的自身特性,面向高功率合成提出了技术方案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寿命、效率和功率合成角度来看,采用正交场放大管作为太阳能电站微波源更为适宜,对太阳能电站系统方案选择与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徐竟之[4](2018)在《脉冲调制W波段倍频链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毫米波技术得到普及。毫米波具有带宽宽、波束窄、探测能力强、安全保密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制导等领域。毫米波源作为毫米波系统的一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能优良的毫米波源是毫米波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高效高性能的毫米波倍频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W波段倍频链路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利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完成了U波段二倍频器的设计。U波段二倍频器是在ADS中完成二极管的阻抗提取,并在HFSS中以阻抗边界代替,分别对输入输出阻抗进行匹配,仿真表明:输出频率为46.648.6GHz时,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均大于20dB。然后利用肖特基变容二极管研制了W波段二倍频器,二倍频器采用单管到地的形式,在精确建模的基础上通过仿真软件HFSS及ADS进行联合仿真。实验表明:在90.4GHz95.6GHz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12mW。在此基础上本文研制了W波段16次倍频模块。倍频模块采用四级级联的方式,前两级采用MMIC芯片来实现信号由C波段到K波段的倍频;第三级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实现U波段二倍频,并通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第四级采用肖特基变容二极管实现W波段二倍频;最后,信号经探针过渡到波导,再经W波段滤波器滤波后由WR-10标准波导输出。为减小模块功耗,倍频模块采用脉冲调制的方式,对放大器的漏极进行调制。最终的实验表明:所研制脉冲调制W波段倍频模块输入功率为14.5dBm时,在95GHz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1.63dBm,检波脉冲峰值电压为116mV。TTL信号频率50kHz,占空比10%时,其脉冲上升沿时间为25.34ns,下降沿时间为56.77ns。
肖晶[5](2017)在《和差式毫米波主被动复合系统目标探测和识别》文中研究说明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是将毫米波雷达与辐射计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武器作战效能的一种综合探测方法,是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采用和差式的毫米波主被动复合系统,利用目标的主动散射和被动辐射特性,完成目标识别及方位判定。其中主动系统对诱饵干扰进行了有效识别,被动辐射计对目标中心实现了精确定位。本文系统分析了毫米波雷达的目标特性、毫米波辐射计的辐射特性和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的工作特点。针对拖曳式雷达诱饵易对毫米波雷达造成欺骗性干扰的问题,在分析拖曳式雷达诱饵作用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雷达回波信号中的雷达截面积统计特性、极化特性、微多普勒特性,利用贝叶斯(Bayes)数据融合算法实现目标和诱饵的有效识别。仿真分析结果表明Bayes算法能够显着提高识别率。为了对近距离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本文采用基于单脉冲雷达天线形式的和差式三通道毫米波辐射计实现。三通道毫米波辐射计利用和差器实现天线接收目标辐射能量的和、俯仰差与方位差。三通道信号经放大采样后,在数字信号处理阶段给出定位结果。本文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2812为核心,完成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工作,并基于LabVIEW平台实现了 DSP与PC机间的串口通信。通过辐射计和模拟目标测试实验,实现对目标的俯仰角和方位角的测量,以及目标中心的识别判定,并通过外场实验验证了和差式辐射计在实际环境下的探测和定位性能。
徐文涛[6](2016)在《基于FPGA车辆防碰避障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近3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家用小汽车也逐渐进入平常百姓家中,由于城市中车辆的不断增长,车辆事故率逐渐增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因此,研究车辆的防碰避障技术就变的日益重要。在驾驶过程中,为了更智能的为驾驶者提供路况辅助信息,本文展开以摄像头和雷达为辅助工具的车辆防碰避障技术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汽车厂商以及科研单位在车辆防碰避障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对目前各大汽车厂商在车辆防碰避障方面常用的技术方案进行概括比较。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些年FPGA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大量数据存储能力使它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的优势也日益突出。文章主要研究了一个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与传统毫米波雷达相结合的车辆防碰避障系统,该系统以摄像头模块和毫米波雷达模块作为数据输入模块,EP4CE6E22C8N作为数据处理器,使图像处理技术与传统雷达测距相结合,更加准确预判前方目标车辆的状态,设计了从安全距离建模、图像采集、存储、模板匹配、雷达测距、预警信息触发条件的完整系统。在完成摄像头图像采集后,采用Sobel算子边缘检测算法和数学形态学实现对目标车辆的检测和识别。在车辆预警系统设计中,根据车辆本身刹车系统以及驾驶员习惯,设计模糊规则库和触发条件,实现更加智能的预警系统,为驾驶者提供可靠参考信息。在本设计中,建立临界安全模型,并用MATLAB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图像处理方面主要在实验板上实现,并通过VGA显示。
胥鑫[7](2015)在《微波毫米波雷达频率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的任务不仅是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和仰角,而且还包括测量目标的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取更多信息,从而进行目标识别。雷达频率源是雷达系统的关键部件。它不仅为雷达接收机提供本振和参考信号,而且为全相参雷达提供发射激励源和系统时钟。它的性能和发展依赖于雷达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时频率源的发展又为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创造了条件。因此对高性能的频率源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雷达系统中的高性能微波毫米波频率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频率源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与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对宽带捷变频频率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宽带宽、低相噪、低杂散的捷变频频率合成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锁相环(PLL)与可编程门阵列(FPGA)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DDS工作频率低、跳频带宽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中反馈回路影响频率转换时间的问题。基于该方法研制了工作在C波段的宽带捷变频频率源。所设计的频率源工作带宽1.016GHz,最小步进频率8MHz,输出相位噪声优于-102dBc/Hz@10kHz,杂散抑制优于55dBc,任意频率间的转换时间小于0.5μs。2.宽带脉间频率步进雷达,具有收发隔离好、接收机瞬时带宽小和距离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全相参脉间频率步进雷达收发前端的频率合成技术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各种频率合成器和相关器件的优点,对发射激励源和各个相参本振源的频率进行规划,并采用新的阻抗匹配结构来提高杂散抑制特性。基于新结构设计的功分器不仅保证了工作频带内的传输特性,还提高了带外抑制度,降低了滤波器的设计难度。该方案既实现了雷达频率源输出信号间的全相参,又获得了很好的相位噪声、杂散抑制和功率平坦度等性能指标。基于该方案所研制的样品已成功运用于某毫米波雷达系统中。3.对于线性调频脉冲雷达而言,调频线性度决定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本文对频率源中影响输出信号线性度的各种参量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叠加在理想线性调频信号相位上的固定相差、正弦调制和高斯噪声三种情况,利用理论分析推导的公式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和分析。通过相关分析,理论证明了采用高速控制单元控制DDS逐点输出线性调频信号的可行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多种波形间快速切换的线性调频脉冲雷达频率源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DDS+PLL的混合频率合成方式,通过FPGA控制来实现输出信号脉冲宽度0.5至32μs范围内快速可调。实现了单一重复周期内输出频率、脉冲宽度、信号重复周期等参数的快速变换,同时保证了输出信号的高性能指标。4.采用DDS可以实现雷达波形数字化产生,其波形和参数可以在系统中重新配置,使得雷达波形产生方式更加灵活,雷达性能更加优越。但是受技术发展的制约,这些方案无法直接运用于毫米波雷达。本章基于前面章节所研制的微波频率源,对毫米波雷达频率源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提出了一种W波段低相噪雷达频率源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高质量的微波雷达频率源信号,配合毫米波频段倍频和混频器来实现W波段的低相噪、低杂散雷达频率源。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相位噪声、杂散抑制以及功率平坦度等方面都达到了满意的性能指标。从理论和工程实践上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袁琪[8](2014)在《弹载双模毫米波雷达PD分系统设计及其多核DSP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D体制雷达利用目标与雷达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实现对目标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因为采用全相参体制,实现多脉冲相参积累,不仅具备很高的速度分辨能力,而且对地杂波干扰有非常强的抑制能力。本文围绕弹载毫米波双模体制雷达对地运动目标末制导问题,对PD雷达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参数配置以及与PD体制和高分辨率体制雷达实现联合制导的工作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双模制导雷达的硬件架构设计以及基于TMS3220C6678多核DSP实现了PD分系统的并行信号处理。本文首先分析了PD雷达工作体制的特点,阐述了脉冲多普勒雷达基本原理和信号特征,详细分析了雷达回波信号处理的流程和关键技术。对目标回波的数字正交相位检波、单脉冲双平面测角算法以及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脉冲压缩方法、动目标检测以及恒虚警等模块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验证,并以此构建了PD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其次,根据PD雷达理论分析,对弹载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弹载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为什么需要双模制导、如何进行双体制联合工作。并且在末制导的各个阶段如何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方案设计。重点对目标搜索扫描阶段、远程搜索阶段以及近程高分辨率成像三个阶段的PD体制雷达信号波形、雷达系统关键器件的参数进行了设计。然后,在双模联合制导在理论设计和论证的基础上,给出了双模制导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框架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给出了双模制导雷达的硬件设计指标参数的分析和论证,并阐述了架构内各个模块的任务分工和工作内容。最后,在多核DSP的数字信号处理平台上,根据双模雷达联合制导方案设计过程中PD雷达在各阶段的参数设计,对雷达信号处理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基于多核DSP的数字信号处理并行模式,任务映射方式等。本文选择了基于EDMA+IPC任务架构,对目标回波的数字信号处理进行了仿真,得到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的信息。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算法仿真的精度以及基于多核DSP数字信号处理的实时性。
刘树峰[9](2014)在《多路况下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系统是利用多种智能型传感器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汽车外界环境,综合不同车况的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影响安全驾驶情况,自动采取措施对车辆进行控制,使汽车主动避免碰撞危险,从而尽量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针对现有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中,各个系统独立设置造成系统冗余、未充分考虑路况及汽车盲区对系统影响、系统虚警率和误警率高等问题。因此,研究设计适用于多种路况,并且将汽车盲区等考虑在内的汽车主动安全防碰撞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一种多路况下的汽车防碰撞及行人保护的综合预警系统。系统使用主从机控制系统,正面防碰撞预警采用毫米波雷达,侧面盲区行人保护系统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使用一套主控制器,并结合方向盘转角、油门踏板位置等多种传感器检测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实现汽车纵向和横向主动安全保护;通过引入附着系数这一参数,根据汽车制动过程和制动距离建立不同路况条件下汽车安全距离计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检验;利用汽车最大内轮差计算公式建立汽车转弯过程中侧面保护安全距离模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中关于机动车会车的规定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数据要求得到的侧向最小安全间距,并拟合出汽车侧面预警安全距离模型;设计系统安全距离模型仿真软件,可以对距离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设计一种集显示,声音、灯光报警,模式选择为一体的控制面板。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安全距离模型仿真软件能够根据不同行驶路况建立不同的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在系统侧面试验中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速度行驶的汽车、行人准确识别并做出相应反应,报警显示控制面板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安全距离模型软件试验结果与软件仿真结果相对误差在7%以内。系统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提高汽车行车的安全性。
周丽娟[10](2013)在《毫米波主被动阵列探测系统信号处理算法》文中提出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是由主动工作模式和被动工作模式相复合的系统。远程时,探测器工作于主动模式,搜索、识别并跟踪目标,当目标距离达到预设值时,探测器转向被动工作模式,继续跟踪直到精确锁定目标中心。本文主要研究了阵列式的主被动相复合的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阵列数为三元,一路发射通道,两路接收通道,区别于一般的单通道探测器,不能识别目标径向中心,该系统能够对目标进行精确的二维定位。采用FPGA+DSP的工作方式对信号进行处理,FPGA主要用于实现主动测距及产生调制信号锯齿波的功能;DSP主要用于被动工作模式中对回波信号的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进行二维定位的功能。首先,本文介绍了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主动工作模式采用Xilinx公司的XC3S50芯片,主要用于产生频率可变的调制信号锯齿波,并根据恒定差频体制测距。文中讨论为减小系统误差,调制过程中的调制周期,调制频偏等系统参数的选取。其次,本文介绍了辐射计的工作的原理,文中被动工作模式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芯片,主要用于目标特征识别及目标径向中心的确定,着重介绍了双通道辐射计目标探测的工作原理,对两路通道扫描与目标交汇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介绍了目标二维定位的算法—相关算法。首先介绍了相关算法的基本理论及使用该算法确定目标中心的可行性;其次基于DSP的C语言编写相关算法程序;最后基于三通道的主被动探测系统验证相关算法对目标二维定位的可行性。经实验验证,FPGA与DSP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模式具有实时性高、硬件电路体积小、高速处理等优点。
二、毫米波脉冲固态振荡器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毫米波脉冲固态振荡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波段脉冲调制信号源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脉冲调制信号源系统方案分析 |
2.1 脉冲调制信号基本原理 |
2.2 系统方案分析 |
2.3 频率源设计基本原理 |
2.3.1 锁相环的基本理论 |
2.3.2 锁相环各模块理论分析 |
2.4 脉冲幅度调制方案的选择 |
2.4.1 脉冲功放调制 |
2.4.2 微波开关调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调制信号源系统模块设计 |
3.1 宽带频率源的设计 |
3.1.1 锁相环芯片的选型 |
3.1.2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
3.1.3 系统整体电路的设计 |
3.2 时域矢量对消技术研究 |
3.2.1 微带Wilkinson功分器的设计 |
3.2.2 超宽带平面巴伦(Balun)的设计 |
3.2.3 微波开关调制器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调制信号源的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4.1 宽带频率源的测试 |
4.2 矢量对消系统测试 |
4.2.1 超宽带平面巴伦的测试 |
4.2.2 微带Wilkinson功分器的测试 |
4.2.3 微波开关调制器的测试 |
4.2.4 矢量对消系统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零中频的频率交织采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时间交织与频率交织采样 |
1.2.1 时间交织ADC |
1.2.2 频率交织ADC |
1.3 零中频FI-ADC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FI-ADC系统建模及误差分析 |
2.1 基本工作原理 |
2.2 系统数学建模 |
2.2.1 前端电路缺陷行为级描述 |
2.2.2 系统传递函数与完美重构 |
2.2.3 关于偏置失配误差的讨论 |
2.3 直接采样与基带采样原理分析比对 |
2.3.1 ENOB频率响应分析与比较 |
2.3.2 时钟稳定性建模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Krylov子空间的FI-ADC失配补偿方法 |
3.1 频域均衡模型的矩阵描述 |
3.2 基于Krylov子空间的迭代算法 |
3.3 基于自相关矩阵的算法性能分析 |
3.4 仿真实验验证与分析 |
3.4.1 模拟LPF选型 |
3.4.2 系统补偿方案性能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PF-less FI-ADC系统建模及误差分析 |
4.1 LPF-less FI-ADC |
4.2 系统数学建模 |
4.3 时钟抖动与相位噪声 |
4.4 I/Q失衡和镜像误差 |
4.4.1 时钟抖动对镜像抑制的影响 |
4.4.2 频谱泄露与混叠效应的影响 |
4.5 谐波失真与混叠 |
4.5.1 模拟混频器选型 |
4.5.2 方波LO与正弦波LO讨论 |
4.5.3 谐波抑制技术路线 |
4.5.3.1 多相谐波抑制结构理论与实现 |
4.5.3.2 主从谐波抑制结构理论与实现 |
4.5.4 谐波混叠误差行为描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PF-less FI-ADC全数字统一修正方法 |
5.1 LPF-less FI-ADC离散时间等效模型 |
5.1.1 忽略谐波混叠时的等效模型 |
5.1.2 考虑谐波混叠时的等效模型 |
5.2 LPF-less FI-ADC数字频域等效模型 |
5.2.1 2M周期时变系统的频域模型 |
5.2.2 线性级联的周期时变系统模型 |
5.3 等效模型的矩阵描述 |
5.4 松弛迭代统一修正理论 |
5.4.1 Richardson修正结构基本原理与收敛性分析 |
5.4.1.1 级联的Richardson修正结构等效模型 |
5.4.1.2 Richardson迭代算法收敛性分析 |
5.4.2 Gauss-Seidel修正结构基本原理与收敛性分析 |
5.4.2.1 级联的Gauss-Seidel修正结构等效模型 |
5.4.2.2 Gauss-Seidel迭代算法收敛性分析 |
5.5 周期时变样点实时重构框架的滤波器实现 |
5.5.1 多级Farrow结构与可变数字滤波器 |
5.5.1.1 实现方案原理阐述与推导 |
5.5.1.2 实现复杂度分析与总结 |
5.5.2 正交调制与时不变数字滤波器级联 |
5.5.2.1 实现方案原理阐述与推导 |
5.5.2.2 实现复杂度分析与总结 |
5.6 仿真实验验证与分析 |
5.6.1 谐波失真和混叠误差已校准的情况 |
5.6.2 谐波失真和混叠误差未校准的情况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正交场微波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本工作原理 |
2 效率 |
2.1 磁控管 |
2.2 正交场放大管 |
3 寿命 |
3.1 磁控管 |
3.2 正交场放大管 |
4 功率容量 |
4.1磁控管 |
4.2 正交场放大管 |
5 可靠性 |
6 结论 |
(4)脉冲调制W波段倍频链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毫米波特点与应用 |
1.2 毫米波频率源简介 |
1.3 毫米波倍频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毫米波倍频器国外发展动态 |
1.3.2 毫米波倍频器国内发展动态 |
1.4 脉冲调制电路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倍频器的基本理论 |
2.1 倍频器的基本理论 |
2.1.1 倍频器工作原理 |
2.1.2 倍频器的分类 |
2.2 二极管简介 |
2.2.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2.2.2 变容二极管 |
2.2.3 变阻二极管 |
2.3 二极管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调制W波段倍频链路的实现 |
3.1 链路方案 |
3.2 单片简介 |
3.3 U波段二倍频器仿真设计 |
3.3.1 器件的选择 |
3.3.2 仿真设计 |
3.4 W波段二倍频器的仿真设计 |
3.4.1 二极管建模与参数提取 |
3.4.2 低通滤波器设计 |
3.4.3 探针过渡结构基本理论与设计 |
3.4.4 倍频电路整体仿真 |
3.5 E面膜片滤波器设计 |
3.6 W波段检波器简介 |
3.7 W波段16次倍频链路的实现 |
3.7.1 倍频链路的集成化设计 |
3.7.2 脉冲调制电路方案选择 |
3.7.3 脉冲调制电路的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4.1 U波段驱动放大器测试 |
4.2 W波段二倍频器的测试 |
4.3 集成化W波段16次倍频模块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和差式毫米波主被动复合系统目标探测和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系统关键技术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2 毫米波和差式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 |
2.1 毫米波主动探测系统 |
2.1.1 毫米波雷达 |
2.1.2 雷达目标特性 |
2.1.3 雷达目标识别 |
2.2 毫米波被动探测系统 |
2.2.1 对空目标天线温度模型 |
2.2.2 对空目标辐射温度模型 |
2.2.3 毫米波辐射计 |
2.3 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目标与拖曳式诱饵的主动探测与识别 |
3.1 拖曳式雷达诱饵 |
3.1.1 拖曳式雷达诱饵作用原理 |
3.1.2 拖曳式雷达诱饵特点 |
3.1.3 拖曳式雷达诱饵识别方法 |
3.2 目标特征提取 |
3.2.1 基于RCS序列的目标特征提取 |
3.2.2 目标极化特征提取 |
3.2.3 目标多普勒特征提取 |
3.3 融合特征识别 |
3.3.1 Bayes算法 |
3.3.2 融合模型 |
3.3.3 融合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和差式辐射计目标探测 |
4.1 和差式毫米波辐射计原理 |
4.1.1 和差式毫米波辐射计 |
4.1.2 振幅法测角原理 |
4.1.3 识别定位原理 |
4.2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硬件设计 |
4.2.1 系统结构 |
4.2.2 信号处理器 |
4.2.3 外围电路 |
4.2.4 总电路图 |
4.3 目标探测的软件实现 |
4.3.1 DSP初始化 |
4.3.2 DSP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
4.4 LabVIEW串口通信 |
4.4.1 DSP串口通信软件实现 |
4.4.2 LabVIEW串口通信软件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和差式辐射计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缩比模型测试实验 |
5.1.1 实验场景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2 外场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6.2 本文的不足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FPGA车辆防碰避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几种不同防撞技术的比较 |
1.3.1 超声波防撞雷达 |
1.3.2 红外防撞雷达 |
1.3.3 毫米波雷达测距 |
1.3.4 基于摄像头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车辆安全距离模型建立 |
2.1 车辆安全距离建模目的 |
2.2 车辆制动过程行驶距离建模分析 |
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2.3.1 制动初速度 |
2.3.2 各段时间的确定 |
2.3.3 最大制动减速度值的确定 |
2.4 仿真结果 |
2.4.1 前车静止状态 |
2.4.2 前车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 |
2.4.3 前车减速运动 |
第3章 目标车辆的检测 |
3.1 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 |
3.1.1 同车道车辆目标初选 |
3.1.2 目标体的初次确定 |
3.2 摄像头图像处理算法 |
3.2.1 图像灰度化 |
3.2.2 中值滤波处理 |
3.2.3 图像边缘检测的Sobel算法 |
3.2.4 图像二值化 |
3.3 基于图像处理的目标车辆检测 |
3.3.1 常用车辆检测方法 |
3.3.2 感兴趣区域的选取 |
3.3.3 前方目标车辆检测 |
3.4 信息融合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4.2.1 雷达处理模块的设计 |
4.2.2 摄像头处理模块的设计 |
4.2.3 SDRAM控制器的设计 |
4.2.4 VGA显示模块设计 |
4.2.5 预警单元模块的设计 |
4.3 系统算法模块设计 |
4.3.1 雷达距离采集 |
4.3.2 图像采集模块 |
4.3.3 图像预处理模块 |
4.3.4 图像特征分析 |
4.4 决策算法设计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毫米波雷达有效目标判断 |
5.2 车辆检测测试 |
5.3 预警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微波毫米波雷达频率源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频率源的基本理论 |
2.1 雷达频率源的功能 |
2.2 基本的频率合成方式 |
2.2.1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 |
2.2.2 间接频率合成技术 |
2.2.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
2.2.4 混合频率合成技术 |
2.3 雷达频率源的主要性能指标分析 |
2.3.1 相位噪声 |
2.3.2 杂散输出 |
2.3.3 频率转换时间 |
2.3.4 频率源输出功率大小与稳定度 |
2.3.5 其他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宽带步进捷变频频率源技术研究 |
3.1 课题设计指标要求 |
3.2 系统方案分析 |
3.2.1 频率合成方式分析 |
3.2.2 DDS参考时钟选择 |
3.2.3 频率规划及系统方案设计 |
3.3 方案可行性论证 |
3.3.1 相位噪声估算 |
3.3.2 杂散频谱估算 |
3.3.3 频率转换时间估算 |
3.4 宽带步进捷变频频率源电路研制 |
3.4.1 DDS倍频模块设计 |
3.4.2 本振电路设计 |
3.4.3 扩频电路模块设计 |
3.5 频率源指标测试与分析 |
3.5.1 频率源实物图 |
3.5.2 频率源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相参脉间频率步进频率源研究 |
4.1 脉间频率步进雷达简介 |
4.1.1 脉间频率步进雷达信号波形 |
4.1.2 脉间频率步进雷达工作原理 |
4.2 全相参脉间频率步进雷达频率源系统方案设计 |
4.2.1 频率源设计指标 |
4.2.2 频率源设计方案 |
4.2.3 系统相参性分析 |
4.2.4 系统相位噪声分析 |
4.2.5 系统杂散分析 |
4.3 数字单元基准信号电路设计 |
4.4 相参微波频率源设计 |
4.5 无源电路设计 |
4.6 全相参脉间频率步进频率源测试 |
4.6.1 全相参脉间频率步进频率源实物图 |
4.6.2 测试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线性调频脉冲雷达频率源研究 |
5.1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基本理论 |
5.1.1 线性调频信号基本概念 |
5.1.2 线性调频雷达工作原理 |
5.1.3 线性调频信号的线性度 |
5.2 频率源扫频非线性影响分析 |
5.3 线性调频信号合成方式 |
5.3.1 VCO直接合成方式 |
5.3.2 PLL间接合成方式 |
5.3.3 DDS直接合成方式 |
5.4 多波形线性调频脉冲频率源设计 |
5.4.1 指标要求 |
5.4.2 设计方案 |
5.4.3 线性度分析 |
5.4.4 LFM信号源设计 |
5.4.5 微波本振源设计 |
5.4.6 波形控制电路设计 |
5.5 频率源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1 频率源实物图 |
5.5.2 频率源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W波段雷达频率合成技术方案研究 |
6.1 W波段雷达频率源方案提出 |
6.2 W波段上变频模块设计 |
6.2.1 W波段四倍频器 |
6.2.2 W波段混频器 |
6.2.3 W波段滤波器 |
6.2.4 W波段放大器 |
6.3 W波段雷达频率源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弹载双模毫米波雷达PD分系统设计及其多核DSP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毫米波雷达概述 |
1.1.2 PD雷达系统概述 |
1.1.3 雷达数字信号处理分析 |
1.1.4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弹载雷达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脉冲多普勒雷达 |
2.1 引言 |
2.2 PD雷达工作原理 |
2.2.1 PD雷达概述及其分类 |
2.2.2 PD雷达测距和测速基本原理 |
2.2.3 PD雷达测角基本原理 |
2.3 PD雷达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流程 |
2.4 雷达测距测速模糊及其解模糊 |
2.4.1 PD雷达的测距模糊 |
2.4.2 PD雷达的测速模糊 |
2.5 PD雷达的杂波 |
2.6 PD雷达的优缺点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D雷达数字信号处理 |
3.1 引言 |
3.2 PD雷达的发射及回波信号模型 |
3.3 PD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 |
3.4 PD雷达回波正交双通道处理 |
3.5 PD雷达回波的脉冲压缩处理 |
3.6 PD雷达回波的动目标检测(MTD) |
3.7 PD雷达恒虚警(CFAR)处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载双模毫米波雷达PD分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弹载双模体制毫米波雷达系统 |
4.2.1 双模雷达工作模式分析 |
4.2.2 弹载毫米波雷达末制导系统架构 |
4.3 弹载双模毫米波雷达PD分系统设计 |
4.3.1 搜索扫描阶段雷达信号参数设计 |
4.3.2 远程跟踪搜索阶段信号参数设计 |
4.3.3 目标识别/近程高分辨率成像阶段PD参数设计 |
4.3.4 PD雷达系统硬件参数设计 |
4.4 基于频率步进体制的高分辨率成像分析 |
4.4.1 频率步进成像原理 |
4.4.2 运动补偿方法分析 |
4.5 PD体制与高分辨率成像体制雷达联合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6678的弹载双模雷达分系统设计与核心算法实现 |
5.1 引言 |
5.2 双模体制雷达的总体设计 |
5.3 TMS320C6678 DSP性能分析 |
5.3.1 多核DSP KeyStone架构介绍 |
5.3.2 模块核间通信方法 |
5.3.3 增强型直接存取访问EDMA3通信原理 |
5.3.4 CCSv5多核编程环境 |
5.3.5 大点数FFT的多核DSP实现 |
5.4 复合体制雷达软件设计和实时性分析 |
5.4.1 雷达目标速度跟踪仿真分析 |
5.4.2 雷达目标角度跟踪仿真分析 |
5.4.3 雷达目标距离跟踪仿真分析 |
5.4.4 软件处理的数据量和实时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多路况下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1 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的研究意义 |
1.3 路面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1 路面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路面识别的研究意义 |
1.4 国外主要防碰撞雷达产品简介 |
1.4.1 美国 VOPAD 防碰撞雷达 |
1.4.2 德国 77GHzFMCW 防碰撞雷达 |
1.4.3 瑞典 77GHz 防碰撞雷达 |
1.4.4 日本 60GHz 防碰撞雷达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的技术原理和总体设计 |
2.1 汽车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
2.1.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
2.1.2 毫米波雷达测距传感器 |
2.1.3 激光测距传感器 |
2.1.4 红外线测距传感器 |
2.1.5 测距传感器性能比较 |
2.2 系统关键影响因素简介 |
2.3 CAN 总线技术分析 |
2.3.1 CAN 总线简介 |
2.3.2 CAN 总线技术特点 |
2.4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4.1 系统组成 |
2.4.2 系统工作原理 |
3 防碰撞系统功能算法设计 |
3.1 制动过程与制动距离分析 |
3.2 主动防碰撞系统安全距离算法的研究 |
3.3 安全距离模型的建立 |
3.3.1 安全距离计算 |
3.3.2 系统正面防碰撞安全距离模型确定 |
3.3.3 距离模型参数的讨论 |
3.4 弯道保护预警距离建立 |
3.5 侧面保护预警距离建立 |
4 系统硬件设计 |
4.1 毫米波测距单元 |
4.1.1 毫米波雷达结构 |
4.1.2 毫米波雷达参数及工作方式确定 |
4.2 超声波测距单元 |
4.3 信息处理单元 |
4.3.1 微控制器的选型 |
4.3.2 微控制器的外围电路 |
4.4 声光报警显示单元 |
4.4.1 发光报警电路 |
4.4.2 声音报警电路 |
4.4.3 显示电路 |
4.5 辅助制动单元 |
4.6 传感器感知单元 |
4.6.1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
4.6.2 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 |
4.6.3 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 |
4.6.4 车速传感器 |
4.7 CAN 总线通信单元 |
4.8 硬件抗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功能模块分析 |
5.2 模块的软件设计 |
5.2.1 主程序模块 |
5.2.2 初始化程序模块 |
5.2.3 防碰撞程序模块 |
5.2.4 弯道及侧面保护程序模块 |
5.2.5 CAN 总线通讯程序模块 |
6 试验与分析 |
6.1 软件开发环境 |
6.1.1 Keil-uVision4 集成开发环境 |
6.1.2 JLINK-V8 仿真下载器 |
6.2 控制模块电路与程序软件调试 |
6.3 安全距离模型仿真验证 |
6.3.1 安全距离模型软件仿真 |
6.3.2 安全距离模型软件测试 |
6.4 系统关键模块硬件测试 |
6.4.1 超声波测距模块 |
6.4.2 侧面保护程序实车测试 |
6.4.3 系统报警显示模块测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毫米波主被动阵列探测系统信号处理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毫米波探测系统的发展 |
1.3 DSP技术概述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毫米波主被动阵列探测器系统原理 |
2.1 概述 |
2.2 工作原理 |
3 主动通道工作原理及目标测距算法 |
3.1 调频雷达的工作原理 |
3.1.1 锯齿波调频雷达测距原理 |
3.1.2 系统相关参数的选择原则 |
3.2 恒定差频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 恒定差频系统目标测距的软件实现 |
3.3.1 FPGA概述 |
3.3.2 XC3S50芯片简介 |
3.3.3 基于XC3S50芯片的主动模块的系统设计 |
3.3.4 XC3S50芯片产生调制信号的原理 |
3.3.5 测量目标距离的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双波束辐射计探测原理及目标中心识别算法 |
4.1 毫米波辐射计概述 |
4.1.1 圆锥扫描 |
4.1.2 毫米波辐射计的技术指标 |
4.2 双通道辐射计的探测原理 |
4.2.1 单通道辐射计系统的缺点 |
4.2.2 双波束交流全功率辐射计探测原理 |
4.3 信号处理算法 |
4.3.1 相关系数和相关函数概述 |
4.3.2 相关函数的主要性质 |
4.4 基于DSP的相关算法 |
4.4.1 DSP简介 |
4.4.2 TMS320F2812简介 |
4.4.3 ADC模块的配置 |
4.4.4 相关算法对两路波束接收到的信号的处理 |
4.5 信号处理实验验证 |
5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毫米波脉冲固态振荡器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波段脉冲调制信号源关键技术研究[D]. 刘保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2]基于零中频的频率交织采样技术研究[D]. 宋金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正交场微波源分析[J]. 杨金生,冯进军. 空间电子技术, 2018(02)
- [4]脉冲调制W波段倍频链路研究[D]. 徐竟之.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5]和差式毫米波主被动复合系统目标探测和识别[D]. 肖晶.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6]基于FPGA车辆防碰避障技术的研究[D]. 徐文涛. 贵州大学, 2016(03)
- [7]微波毫米波雷达频率源关键技术研究[D]. 胥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8]弹载双模毫米波雷达PD分系统设计及其多核DSP实现[D]. 袁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6)
- [9]多路况下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设计与仿真[D]. 刘树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10]毫米波主被动阵列探测系统信号处理算法[D]. 周丽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