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报纸印刷机的杰出代表——海德堡主流80印刷机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罗公央[1](2021)在《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乘着改革春风,顺应全球发展大势,包装印刷市场全球范围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巨大。加上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包装印刷近年来成为印刷行业和包装行业中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之一。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投资迅猛,并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核心区域聚集发展,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海外市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西欧市场自然成为了大大小小包装印刷企业的必争之地,这大军中也包括众多中小外贸导向型加工企业。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自身固有一些短板,需要承受来自国内同行特别是同质化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同时近年来以东南亚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快速发展形成直接竞争,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波动频繁等不利因素,使得这类企业现实竞争多元而激烈,生存状况堪忧。本文基于战略管理和波特竞争战略理论,选择恒信惠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达的西欧市场为研究区域,开展竞争战略的研究。首先,借助PEST模型和竞争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结合相关数据,深入透彻的分析了公司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而分别运用外部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以量化的方式评价了恒信惠公司外部和内部的关键要素;其次,通过SWOT矩阵,结合之前进行的分析,对外部和内部关键因素进行了组合分析,接着对企业竞争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运用定量战略计划(QSPM)矩阵对企业竞争战略做出相对最优化选择是集中化竞争战略,并通过对比分析将集中化战略市场定位于细分领域珠宝首饰工艺品行业。最后,通过对竞争战略实施目标,实施措施,实施步骤,实施保障及风险控制的深入分析保证了集中化竞争战略的有效落地。本文通过对恒信惠公司所做的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在当下及未来可预知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无疑会对恒信惠公司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其他类似中小型外贸导向型加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改善现状赢得竞争优势,具有现实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王目坤[2](2020)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调整变化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控制社会思想传播,监管社会舆论变化,过滤敌对价值观的书刊审查制度是维系俄国专制统治的重要保障,受到历任俄国沙皇的格外重视。受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国际国内革命形势、沙皇个人思维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果以俄国出版业发展为水平线,那么书刊审查政策就以波浪线式的方式悬挂在上方,时而自由较宽松,时而保守较严苛,就这样来回切换:亚历山大一世执政前期(1801—1812)是书刊审查政策的宽松自由期,颁布了第一个书刊审查法律,规范了书刊审查秩序,国民教育部和大学负责处理书刊审查事务,到他执政后期(1812—1825),书刊审查政策开始转向保守;尼古拉一世时代(1825—1855)是书刊审查政策的保守严苛期,颁布了两部书刊审查法律,其中一个被称之为“铁律”,出现了部门书刊审查体系,在1848—1855年甚至出现了极度严苛的书刊审查政策,被史学界称之为书刊审查史上的“白色恐怖”;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1855—1881)的书刊审查政策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从1855年至19世纪7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整体上比较宽松、缓和:实施了豁免预审制(仅限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允许私人创办报刊,运用司法手段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纠纷;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阶级矛盾加剧,书刊审查政策逐步走向保守,行政专断权和经济处罚举措更多的出现了书刊审查事务处理之中,这种保守趋势一直延续到亚历山大三世时期。亚历山大三世时代(1881—1894)是书刊审查政策走向全面保守的时期,“四大臣委员会”的筹建将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的行政专断权发挥到了极致,经济手段开始更多的用于对出版物的惩罚之中,这种专断权延伸到了尼古拉二世时期。直到1901年,在出版业与俄国专制政府斗争了一个世纪左右之后,终于从法律层面出现了利于出版业的规定:出版物的警告处罚不再是无限期性质:在没有受到其它处罚的情况下,第一次警告处罚的期限为1年,如果在1年之内获得了第二次警告处罚,则有效期延长至2年,如果没有第3次警告处罚,则之前的警告处罚自动消除。到1905年,又剥夺了“内务大臣禁止出版物登载广告”和“四大臣委员会”的特权。至此,俄国的出版业在法律层面迎来了曙光。在俄国君主专制体制下,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认可。书刊审查和新闻出版业是一对矛盾体,直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认为出版业和社会舆论应完全依附于绝对君主制度的公理之下,政府无须对社会舆论负责。在政治选择上,国家君主享有绝对的自由权,沙皇的权力由上帝赋予,沙皇只对上帝负责,国家君主也没有义务去考虑任何人的意见。到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出版业和社会舆论的崛起,完全“封印”出版业的策略已经宣告失败,俄国政府开始调整书刊审查政策:第一,改变出版业过去被完全压制的发展道路,“疏通发展渠道”;第二,开始主动利用新闻出版业,有意制造和利用社会舆论为政府服务;第三,完善对出版物的惩罚体系,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打压敌对舆论和出版物。这些举措将长期成为俄国政府制定书刊审查政策的核心出发点。
黄秋硕[3](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认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郁智宏[4](2020)在《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探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迈进了数字化时代,传统印刷企业的生存开始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业务量的萎缩与客户对印刷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也进一步地驱使着传统印刷企业进行数字化的改造,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和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传统印刷企业在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方面起步较晚,就算是在全国印刷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印刷企业,在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方面也一直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发展阶段,没能形成覆盖全工艺过程的数字化改造,特别是在传统印刷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胶印企业,在数字化改造中存在着改造比较单一的问题,大部分企业还只能实现局部生产的数据化,但没能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本文的具体工作是针对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进行调查与分析,梳理了传统印刷企业生产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为传统胶印企业实现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升级方法与思路。并着重从传统胶印企业数字改造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建立或选择合适的数字化业务平台来实现互联网+印刷、印前方面如何实现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印刷与印后方面实现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以及在管理与生产控制中如何实现数字化改造等六个方面,来研究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的方法。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适合中小型传统印刷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的方案,并提供在改造后数字化工作流程为企业在业务、生产效率、印刷品品质等方面的提升数据。该方案能为传统胶印企业进行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宁廷州,葛美芹[5](2019)在《智能印刷设备的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及有效战略》文中提出目的综述智能印刷设备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为智能印刷设备的发展提供战略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回顾印前、印刷和印后等设备的发展历史,总结国内外智能印刷设备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提出"标准先行、夯实基础,数据驱动、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示范引领"的智能印刷发展三步走战略。结果当前智能印刷设备的发展相对缓慢,与之相关的研究普遍较少,智能印刷尚处于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数字化阶段。结论通过制定智能印刷标准体系,加快智能印刷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行智慧印厂和印刷云工厂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智能印刷的有序发展。
齐洪洲[6](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邓小娇[7](2012)在《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文中认为《近现代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2010)》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文化传播学、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在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与社会文化、出版的互动等这些方面,做了清晰的脉络梳理。并重点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业态。分析在书刊印刷技术、从业人员相关要素、书刊印书的经营上都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上海的书刊印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等。本论文从历史的思维角度出发,对于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上海书刊印刷业做变迁分析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上海的书刊印刷自20世纪3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成为全国甚至是远东的书刊印刷中心。自此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上海的书刊印刷在全国书刊印刷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已不复书刊印刷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本世纪80、90年代以后,印刷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的书刊印刷步入微利时代,尤其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业发展非常的迅速,上海远远落后。分析上海的书刊印刷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是对于历史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也是为了对于当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在数字时代下,在转型时期如何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作用。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史料分析、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对于这些资料本人做了基础性的梳理,并进行了多次的再整理。本文运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等对上海书刊印刷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初探,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这些宏观环境、国家层面的控制力影响着书刊印刷的生产关系,促使书刊印刷业调整生产力,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达到平衡。二是,技术层面的技术革新是书刊印刷业变迁的直接动力,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使得书刊印刷业的形态,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三是,微观层面上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不断革新对于书刊印刷的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王世玉[8](2011)在《单张纸高速印刷机印版套准快速检测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单张纸高速印刷机凭借高速度、高效率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但是在印刷过程中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快速检测,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这也是制约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的瓶颈。套印不准是多色印刷机经常出现的故障,因此研究快速套准检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课题是在调研国内外单张纸印刷机,特别是高速印刷机的基础上,针对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印版套印不准故障进行分析,通过印版的制作、安装,结合国外高速印刷机和卷筒纸印刷机套准系统的状况;采用高速摄像机对最后的印刷品进行套准检测,操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故障的发生及时解决,缩短查询故障原因的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结合现在单张纸平版印刷机最常用的PS版的性质、特点以及高速印刷机的操作流程,本设计采用CTP直接制版,避免因为制版不当造成套印不准;进行安装印版时,为了消除人为的因素,使用了自动装版装置。传统的印版套准检测的技术有色彩检测和套准线检测,目前所用的智能密度、智能套准系统和RGS自动套准系统,有的检测复杂,有的检测不稳定,都没有推广应用。本文设计了基于摄像机进行印版套准检测装置是利用工业摄像机获取套准色标点的图像,CCD图像传感器对图像进行传递处理,计算出色标点的相对偏差。如果超出设定范围就自动报警。该装置由系统设计、硬件和软件系统、图像的采集与传输装置以及报警装置组成,系统的嵌入式控制器采用Microchip的dsPIC33FJ128GP706高性能16位数字信号控制器。CCD图像传感器的视频解码芯片采用SAA7113,编译环境采用microchip的公司的MPLAB IDE V8.10,编译器采用MPLABC30,编程语言采用C语言,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匡导球[9](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陈梅[10](2005)在《海德堡公司中国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文中提出总部坐落于德国海德堡市的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套印刷设备生产商。也是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无论从产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还是从产品技术含量、企业发展速度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来看,海德堡都是当之无愧的印刷工业领导者。有着150多年的发展历史,海德堡公司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印刷机厂发展成为今天的印刷业巨擎,已经在17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所服务的客户遍及世界各地。海德堡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其遥遥领先的市场地位,与其总体发展战略,在产品质量以及技术上的推陈出新,适时而动的市场策略都是分不开的。 海德堡来到中国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通过丹麦代理商宝隆洋行进行产品的销售。1999年,海德堡正式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更进一步地开展业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刷行业作为传统的基础行业,发展势头十分看好。中国有望取代已趋于衰退的世界四大印刷中心而成为新的世界印刷业发展中心,因而也成为世界各大印刷设备生产商的必争之地。 本论文主要通过介绍海德堡公司的整体情况,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印刷行业发展的状况及前景分析,探讨海德堡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道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发展历程,主要产品方案以及其近期重要的市场战略调整;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海德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印刷行业的前景,结合对海德堡公司竞争力分析,探讨海德堡在中国发展的前景;第四部分是作者个人对海德堡在中国发展的一些建议。 总体来讲,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充满了机会,为海德堡这种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海德堡公司从整体战略针对中国市场应予以进一步的关注和支持。
二、21世纪报纸印刷机的杰出代表——海德堡主流80印刷机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报纸印刷机的杰出代表——海德堡主流80印刷机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工具综述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竞争战略理论 |
2.2 主要研究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2.2.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2.2.5 SWOT矩阵 |
2.2.6 定量战略计划(QSPM)矩阵 |
第三章 恒信惠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西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2.1 行业发展现状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4 替代品的威胁 |
3.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3.4 竞争对手分析 |
3.4.1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
3.4.2 直接竞争对手分析 |
3.5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第四章 恒信惠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简介与现状分析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4.2 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1 营销能力 |
4.2.2 创意设计能力 |
4.2.3 制造能力 |
4.2.4 供应链能力 |
4.2.5 人力资源能力 |
4.3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第五章 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选择 |
5.1 企业使命与愿景 |
5.2 SWOT矩阵 |
5.3 竞争战略备选方案可行性分析 |
5.3.1 成本领先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5.3.3 集中化战略 |
5.4 竞争战略选择 |
第六章 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实施与控制 |
6.1 战略实施目标 |
6.2 战略实施措施 |
6.2.1 品牌形象集中化体现 |
6.2.2 产品集中化 |
6.2.3 生产配套集中化 |
6.2.4 基于集中化的工艺和设计 |
6.2.5 基于集中化的营销 |
6.2.6 基于集中化的供应链服务 |
6.3 战略实施步骤 |
6.4 战略实施的保障 |
6.4.1 建立高效组织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6.4.2 高效可控的供应链管理,“借船出海”战略联盟 |
6.4.3 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
6.4.4 优化采购管理,打实成本和质量根基 |
6.4.5 加强财务管理,发展资金储备 |
6.4.6 构建积极务实的企业文化 |
6.4.7 安全、环保可持续绿色发展 |
6.5 战略风险控制 |
6.5.1 国际国内政策风险 |
6.5.2 集中化战略本身带来的风险 |
6.5.3 技术和设备更新的风险 |
6.5.4 供应链的风险 |
6.5.5 财务方面的风险 |
6.5.6 客户信息保密的风险 |
6.5.7 后进入者模仿的风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书刊审查以及对象的概念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俄国书刊审查发展的历史沿革 |
1.1 俄国书刊审查的起源 |
1.1.1 书刊审查的发端——宗教审查 |
1.1.2 第一个正式书刊审查文件——《百章会议》 |
1.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的兴起 |
1.2.1 世俗书刊审查初露锋芒 |
1.2.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体系初步成型 |
1.2.3 书刊审查组织工作 |
1.3 俄国书刊审查制度的确立 |
1.3.1 《1804年书刊审查章程》 |
1.3.2 19世纪初的俄国出版业现状 |
1.4 书刊审查秩序的重新建构 |
1.4.1 书刊审查法律秩序的重新建构 |
1.4.2 书刊审查机构的重新建构 |
1.4.3 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新闻出版业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19世纪6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论争 |
2.1 失败的战争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崛起 |
2.2 知识分子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
2.2.1 革命民主派 |
2.2.2 自由派 |
2.2.3 斯拉夫派 |
2.2.4 保守派 |
2.3 官僚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
2.3.1 自由派官僚 |
2.3.2 保守派官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 |
3.1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筹备 |
3.2 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
3.2.1 书刊审查隶属权的变更 |
3.2.2 中央书刊审查机构组织改革 |
3.2.3 地方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
3.3 主要的书刊审查政策 |
3.3.1 废除部门书刊审查体系 |
3.3.2 施行预审制豁免制度 |
3.3.3 新惩罚机制体系 |
3.3.4 引入司法审判体系 |
3.3.5 设立印刷厂、图书贸易专职监察员 |
3.4 1865年4月6日书刊审查政策立法评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影响 |
4.1 改变了俄国书刊审查官员结构 |
4.2 改变了俄国定期出版物的结构 |
4.2.1 俄国出版物数量增加 |
4.2.2 改变了定期出版物结构 |
4.3 俄国出版业的资本化趋势 |
4.3.1 报刊成员组织构成 |
4.3.2 日趋现代化的印刷厂 |
4.3.3 报刊的财务资本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书刊审查政策的倒退 |
5.1 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对比 |
5.2 俄国政府的舆论宣传 |
5.2.1 创办普适性官方报刊 |
5.2.2 支持半官方出版物 |
5.2.3 支持保守派和右翼报刊 |
5.3 渐趋反动的出版业政策 |
5.3.1 书刊审查领域保守主义思想的强化 |
5.3.2 逐渐增多的反动政令 |
5.3.3 反动书刊审查政策下的出版物现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基本理论 |
2.1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概念 |
2.2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及现状 |
2.2.1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 |
2.2.2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现状 |
2.3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
2.3.1 CIP3与PPF格式 |
2.3.2 CIP4与JDF格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前的准备工作 |
3.1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提出改造的预期目标 |
3.2 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组 |
3.2.1 项目组负责人选择 |
3.2.2 项目组员的选择 |
3.3 搭建网络架构 |
3.3.1 内网的搭建 |
3.3.2 外网的搭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 |
4.1 业务模式的数字化改造 |
4.1.1 传统业务模式的不足 |
4.1.2 传统胶印企业建立O2O模式 |
4.2 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 |
4.2.1 选择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 |
4.2.2 印前文件的生成与检查 |
4.2.3 印前打样 |
4.3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 |
4.3.1 实现油墨预置系统 |
4.3.2 实现闭环控制保证印刷品颜色一致 |
4.4 印后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 |
4.4.1 切纸工艺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 |
4.4.2 烫金工艺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 |
4.5 生产管理的MES系统应用 |
4.5.1 MES系统的功能 |
4.5.2 MES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案例 |
5.1 L印刷有限公司情况简介 |
5.2 L印刷有限公司对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的期望 |
5.3 L印刷有限公司进行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实施 |
5.3.1 确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方案 |
5.3.2 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设备投入 |
5.3.3 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时间安排 |
5.3.4 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效果 |
5.4 L印刷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后回访 |
5.4.1 业务方面的提升 |
5.4.2 网屏汇智True Flow工作流程软件为L公司带来的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智能印刷设备的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及有效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印刷设备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
2 智能印刷设备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2.1 国外智能印刷设备的发展现状 |
2.2 国内智能印刷设备的发展现状 |
2.3 智能印刷设备的研究现状 |
3 智能印刷设备发展的有效战略 |
3.1 标准先行、夯实基础 |
3.2 数据驱动、融合发展 |
3.3 模式创新、示范引领 |
4 结语 |
(6)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一、史料 |
二、对书刊印刷变迁机制的理论分析 |
三、多角度探讨上海书刊印刷发展 |
四、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建国前上海书刊印刷业发展概述(1930—1949) |
第一节 背景概述 |
一、民国时期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 |
二、现代意义出版印刷的产生 |
第二节 上海——近代书刊印刷业的中心 |
一、繁荣一时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二、战乱中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第三节 解放前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特点 |
一、民营资本构成占主流 |
二、商业化的经营模式 |
三、印刷技术的先进性和依赖性 |
第三章 建国后上海书刊印刷的恢复与提高(1950-1977) |
第一节 建国后书刊印刷业的大调整 |
一、薄弱的书刊印刷业 |
二、逐渐复苏的书刊印刷业 |
三、对图书出版业的有力支撑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上海书刊印刷力量的调整与转移 |
二、书刊印刷管理体制格局的形成 |
三、上海书刊印刷仍旧发挥主导作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书刊印刷业(1978—2010)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业的繁荣 |
一、供不应求的书刊印刷市场 |
二、上海书刊印刷业的向前发展 |
第二节 书刊定点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业 |
一、 书刊印刷定点的背景 |
二、两级定点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 |
三、出版系统书刊印刷的改革 |
第三节 新时期的上海书刊印刷 |
一、微利时代的来临 |
二、书刊印刷的数字化 |
第五章 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变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书刊印刷行业的变迁 |
一、书刊印刷技术的前进 |
二、书刊印刷从业人员相关要素的转移 |
三、书刊印刷业经营形态的转移 |
第二节 书刊印刷行业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分析 |
一、书刊印刷生产和社会的互动分析 |
二、国家强制指令和国家引导 |
三、技术变革影响分析 |
四、企业管理制度影响 |
第三节 展望 |
一、现阶段上海书刊印刷业的SWOT分析 |
二、结语 |
论文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致谢 |
(8)单张纸高速印刷机印版套准快速检测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印版套准检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自动检测在印刷机械上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印版套准综述 |
2.1 印刷套准简介 |
2.2 纸张的定位装置及意义 |
2.2.1 纸张定位装置及原理 |
2.2.2 侧规机构的作用 |
2.2.3 侧规机构的分类 |
2.3 印版套准 |
2.3.1 印版简介 |
2.3.2 印版套准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版套准的检测 |
3.1 印版套准检测技术 |
3.1.1 颜色套准检测 |
3.1.2 智能密度系统(IDS) |
3.2 套准线检测 |
3.2.1 智能套准系统(IRS) |
3.2.2 RGS自动套准系统 |
3.3 套准检测系统在单张纸印刷机上的应用 |
3.3.1 海德堡胶印机CPC和CP Tronic系统 |
3.3.2 罗兰胶印机RCI、CCI和PECOM系统 |
3.3.3 小森胶印机PAI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摄像机进行印版套准检测技术 |
4.1 CCD图像传感器 |
4.2 自动套准的原理 |
4.3 系统的组成 |
4.3.1 硬件设计 |
4.3.2 图像的采集与传递 |
4.4 软件设计 |
4.5 自动套准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海德堡公司中国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一) 公司发展历程 |
(二) 产品结构及市场策略调整 |
二、海德堡在中国发展现状 |
(一) 进入中国 |
(二) 海德堡中国在海德堡公司全球版图上的位置 |
(三) 德堡在中国发展情况 |
三、海德堡在中国发展前景分析 |
(一) 中国印刷行业前景分析 |
(二)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四、对于海德堡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 |
(一) 海外建厂 |
(二) 关注民营印刷企业 |
(三)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21世纪报纸印刷机的杰出代表——海德堡主流80印刷机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 罗公央. 兰州大学, 2021(02)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D]. 王目坤.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传统胶印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改造探析[D]. 郁智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智能印刷设备的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及有效战略[J]. 宁廷州,葛美芹. 包装工程, 2019(19)
- [6]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上海近现代书刊印刷业变迁研究初探(1930年-2010年)[D]. 邓小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8]单张纸高速印刷机印版套准快速检测装置设计[D]. 王世玉. 山东大学, 2011(07)
-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10]海德堡公司中国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D]. 陈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