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咨询:软件服务润滑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李占君[2](2021)在《石墨烯添加剂对锂基润滑脂摩擦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先进润滑技术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润滑脂作为一种常见润滑剂,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其中以锂基润滑脂的用量最大。添加剂作为润滑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特性,有成为“层片状结构”润滑添加剂的潜力,在油润滑、水润滑、自润滑复合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润滑脂中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本文系统研究了多层和少层石墨烯对锂基润滑脂的物理性能、摩擦学性能、流变性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拉曼光谱仪(RS)分析试验用多层和少层石墨烯,结果显示多层石墨烯约为14层、少层石墨烯为8~9层。通过物理分散的方式配制了含量分别为0.05 wt%、0.1 wt%、0.15 wt%、0.2 wt%的多层和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石墨烯在润滑脂中分散较为均匀,未观察到明显的团聚现象。通过分析配制好的试验用润滑脂的锥入度和滴点,发现多层和少层石墨烯的加入可以减小锥入度即提高润滑脂的稠度,滴点变化不明显。说明少量多层和少层石墨烯的添加,对锂基润滑脂的皂纤维结构影响不显着。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考察了原始锂基润滑脂和配制的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相同试验条件下,随着多层、少层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试验过程中的平均摩擦系数和试验后钢球的磨斑直径都是先减小后增加,当多层、少层石墨烯含量为0.1 wt%时,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都达到最小值,即多层、少层石墨烯添加量为0.1 wt%时的减摩抗磨性能最佳。摩擦试验后,利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磨斑表面形貌、化学元素分布及价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原始锂基润滑脂润滑条件下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以Fe3O4为主要成分的化学沉积膜。多层和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润滑时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富含多层、少层石墨烯的物理吸附膜和Fe2O3为主要成分的化学沉积膜。这是由于石墨烯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很弱,在摩擦过程中剪切力的作用下很容易沿着层间解离,同时石墨烯具有较高表面活性,它可以很容易地与摩擦表面相互作用附着在摩擦表面,形成物理吸附膜。另外由于石墨烯本身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及较高的强度,从而减小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并提高摩擦副的表面强度,减少微凸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提高了锂基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含量相同的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优于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随着转速、载荷的增加平均摩擦系数降低,而平均磨斑直径增加。转速和载荷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载荷的影响更显着。利用流变仪分析了含多层、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变性能。多层、少层石墨烯对锂基润滑脂线性粘弹性区域和非线性粘弹性区域的临界应变点影响不明显,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润滑脂承受更大的应变时才能由固态转变为流动态,造成流动点对应的应变值增大。相同含量时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比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动点应变更大。随着加入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润滑脂的触变环面积变大,且相同含量时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触变环面积比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大,表明破坏其结构所需的能量增加,皂纤维结构较难破坏,但结构破坏后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含量多层、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变方程。同时,通过对比摩擦系数、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多层、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摩擦系数及流动点、触变环面积的对应关系,定性分析了多层、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摩擦学性能与流变性之间的相关性。
孟兆磊[3](2021)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被誉为“工业黑金”,主要分为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大类,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有限的资源储量与快速新增的市场需求、严格的环保政策与粗放的开采方式、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技术研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成为学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行业的发展规律:从供给方面,在梳理石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石墨生产周期的波动规律;在需求方面,运用定量方法对石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本文围绕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结合天然资源、产能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分析,给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周期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利用滤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连续40年的生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波谷对波谷周期为10年左右,波峰对波峰周期为12年左右。目前国内外的天然石墨行业发展均处于刚刚经历过一次极值的阶段,近期预计会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出现发展拐点的概率较小。第二,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石墨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具体包括:对天然石墨的总需求量和一些重要行业对各类天然石墨的需求量影响预测。研究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相应的量化关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关联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将这四个关键影响因素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2个量化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对于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专利数量、锂电池产量、电动汽车销量;对于隐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粗钢产量和高品质无烟煤价格。GDP水平则对两类石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进行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预测了不同场景、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天然石墨的需求变化。模型主要分为人口、钢铁、政策和石墨预测四个子系统,包括35个辅助变量、3个水平变量、4个流量变量和2个影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态场景下,以探明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资源量可满足未来242.69年的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保证未来55年的供需平衡。以可开采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可满足59.1年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满足13.4年的供需平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和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墨消费量大幅度攀升,仅靠天然石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二者的探明储量都只能满足3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可开采储量满足年限更短。因此,应充分考虑高品质无烟煤对隐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以及人造石墨对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在有人造石墨替代的前提下,晶质石墨的可持续发展周期延长至103年。进而提出了促进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四,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原有天然石墨行业管理政策的重点及其作用,结合前述研究成果,从两个维度给出了天然石墨行业的发展建议:横向上从行业本身、产业链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思路;纵向上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路径建议。为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决策依据。
黄芙蓉[4](2021)在《Y公司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模式实践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产业升级”“互联网+”“人才争夺战”的大背景下,企业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互联网+的大浪潮,也让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加入,使得整个行业从产品到服务都在经历着革命性的颠覆。企业想要打造其竞争优势并持续发展,需要牢牢地把握好人的要素,于是开始纷纷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优化。Y公司就是由四个在校大学生在这股浪潮中创立并成长起来的企业,而作为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选择Y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产业分析和现行人力资源组织体系研究,通过内部抽样问卷和访谈求证,找出公司现阶段人力资源模式出现的关键问题及其形成原因,问题主要有以下五方面:HR各个模块之间缺乏联动各自为战、HR面临信任危机、公司人员配置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清晰、激励奖惩制度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和Y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尝试将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的标准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到Y公司当中,设计了Y公司的HRBP组织框架,对HRBP模式下的业务流程按照五个问题进行针对性对应设置。同时,探讨该模式要在Y公司发挥其价值,需要从高层宣导,得到高管的支持,业务部门全员统一思想,并做好HRBP团队建设。本文对HRBP模式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是针对Y公司现阶段情况来制定的,在应用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发展及市场变化,及时做出优化。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探索与调整,最终实现用适合的人力资源模式来打造公司竞争优势,驱动业务发展,推动战略实现。笔者期望借本文抛砖引玉,让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断探求人力资源业务合作模式在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以Y公司为样本摸索出这一类型企业在实践中,该如何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来提升HR整体价值,支持企业战略可持续发展,并试图找出人力资源业务合作模式在企业内的实践规律,丰富该模式的案例及相关理论。
李孝林[5](2021)在《建设项目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项目管理绩效的持续改善一直是项目管理研究者与实践人员追求的终极目标。随着研究的推进,学者普遍认为关系治理是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有效机制,其机理在于:关系治理具备操作上的灵活性,能极大程度地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并可降低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关系治理的积极作用在部分项目的管理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实现了与理论预设的一致性;但在部分项目中,关系治理的积极作用却未能显现、甚至出现了关系治理有损于项目管理绩效的现象。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关系治理困境”——关系治理并非总能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并非总能改善项目管理绩效。关系治理困境的存在,表明既有研究存在不足。借助对关系治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既有研究在论证关系治理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时,暗含了关系治理要素单独发挥作用的前提,未对关系治理包含的要素类型加以界定,从而忽略了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及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共同作用。因此,既有研究无论是在关系治理作用方式探讨的深度方面、还是在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方面以及对管理实践的贡献方面,均有所局限。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分析关系治理困境的成因并探索其形成机理,并提出关系治理困境的治理路径,以持续提升项目管理绩效。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下述工作:首先,对关系治理困境的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既有研究尚不清楚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关系治理困境以何机理存在及该如何应对。基于此,对关系治理困境的理论根源——关系治理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全方位地揭示关系治理的研究现状。对关系治理要素进行凝练,将其概括为关系规范、关系行为和关系情境三大类型,并界定各类型下的核心要素。进而对既有“关系规范—项目管理绩效”二元研究框架进行双向拓展,搭建起“关系情境—关系规范—关系行为—项目管理绩效”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相关观点,引入项目控制权配置这一类别变量,考察其对本研究框架的调节作用,以此提炼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其次,开展检验与论证,揭示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基于282份建设项目参与方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Smart PLS 3.0软件对本研究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初步揭示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借助Vensim PLE8.2.1软件探讨关系情境不对称依赖、关系规范信任和沟通、关系行为协调等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动态响应情况及内在联系,以深入揭示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基于此,得出下述研究结论:关系规范信任和沟通均正向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关系行为协调正向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关系规范和关系行为动态地影响着项目管理绩效、情境因素不对称依赖是造成关系治理困境的重要诱因、项目控制权配置对理论模型的调节作用不显着。最后,整合结构方程模型SEM量性分析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的结果,从关系情境不对称依赖、关系规范信任和沟通、关系行为协调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出发,揭示了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基于此,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了关系治理困境的治理路径:(1)避免建立不对称依赖关系,防止其对关系治理的积极效应发挥造成阻碍;(2)提升EPC、PPP等项目中业主与承包商的信任水平,稳定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路径;(3)完善项目沟通机制,加强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4)改善项目协调机制,提升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协调效率。本研究创新性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的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关系治理的既有研究,构建了“关系情境—关系规范—关系行为—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框架。本研究以建设项目管理领域存在的关系治理困境为出发点,分析了关系治理困境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缺口,在此基础上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回顾了关系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将其细分为关系规范、关系行为、关系情境三大类型,填补了既有研究侧重于关系规范分析的不足,拓展了关系治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层面。此外,本研究对既有“关系规范—项目管理绩效”的二元研究框架进行了双向延展,搭建起本研究“关系情境—关系规范—关系行为—项目管理绩效”研究框架。此外,通过将类别变量项目控制权纳入到本研究的分析体系之中并梳理各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了项目控制权配置方案调节下的数个中介模型,为从形成机理层面揭示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由此,本研究可推动关系治理相关研究的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层面的创新性。第二,本研究设计了“实证+仿真”的综合研究模式,深入揭示了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关系治理困境的治理路径。实证研究长于静态地分析某一时间点上各变量之间的横向联系,却难以动态地展现各变量间的变化过程。因此,实证研究对关系治理困境形成机理的诠释势必具有局限性。由此,本研究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另从系统建模的角度构建起关系治理范式下的项目管理系统,藉此对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仿真演示,实现了对关系治理困境形成机理的深入诠释。故本研究“实证+仿真”的综合研究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实证分析与系统仿真结果的互补与对照,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加强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与可信度。因此,本研究使关系治理的研究实现了从静态分析到动态揭示的进步,“实证+仿真”的综合研究模式亦具有研究方案设计方面的创新性。
林玉玺[6](2021)在《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低流行趋势,但在高危人群中疫情较为严重。性传播是目前我国HIV传播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同性性传播在性传播途径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HIV检测不仅是提供干预和关怀的切入点,也是接受治疗的前提条件。数据显示,我国MSM中近12个月内未进行过HIV检测的比例高达62%,并且有接近50%的MSM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HIV检测,因此积极开展MSM的HIV检测调查与干预项目是控制该人群艾滋病疫情的重要任务。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HIV自检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MSM通过网络获取HIV检测服务。了解MSM对HIV检测模式的选择情况、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程度和利用情况十分有必要,能够为在MSM人群中开展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探究MSM选择不同HIV检测模式的影响因素,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在山东省10个城市的MSM中开展基于网络的调查,并在随机选择的5个城市中施加包括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拟合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GLMM)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选择不同HIV检测模式的影响因素、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该服务的接受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结果1.MSM基本情况共666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研究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6岁(四分位间距:23-32岁),居住在研究城市超过2年者占91.3%,62.2%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员,未婚者占74.0%,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70.9%,45.8%的研究对象月收入在3001-5000元之间。94.1%认为自己是男性,73.9%认为自己的性取向为同性恋,66.1%的研究对象曾将自己的性取向告知医务工作者。2.不同HIV检测模式的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32.6%的研究对象偏好HIV机构检测,24.9%的研究对象偏好HIV自我检测,42.5%的研究对象对两种HIV检测的偏好程度相等。相对于HIV机构检测,最近三个月做过梅毒检测(AOR=0.454,95%CI:0.269-0.768)、HIV检测自我效能较高(AOR=0.882,95%CI:0.818-0.952)者偏好HIV自我检测的可能性较小;最近三个月有一个固定性伴(AOR=1.931,95%CI:1.047-3.561)、HIV预期污名水平较高(AOR=1.073,95%CI:1.023-1.125)者偏好HIV自我检测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HIV机构检测,最近三个月有一个固定性伴(AOR=1.669,95%CI:1.004-2.776)者对两种HIV检测模式偏好程度相等的可能性较大。3.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83.0%的研究对象接受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网络寻找性伴(AOR=1.852,95%CI:1.095-3.133)、HIV 检测自我效能较高(AOR=1.232,95%CI:1.134-1.338)者接受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可能性较大;离异/丧偶(AOR=0.410,95%CI:0.195-0.865)者接受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可能性较小。4.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在干预组自报接受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202名研究对象中,42.6%(86/202)实际领取了基于网络的HIV自检试剂包。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0.220,P<0.001,领取意愿与领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在研究城市居住时间超过2年(AOR=3.530,95%CI:1.272-9.797)、同性恋(AOR=2.712,95%CI:1.313-5.604)、接受过润滑剂发放服务(AOR=2.484,95%CI:189-5.190)者更可能出现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情况。最近三个月与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AOR=0.468,95%CI:0.235-0.934)、最近三个月在社交软件接触过HIV检测信息(AOR=0.422,95%CI:0.201-0.885)者接受意愿与行为不符的可能性较小。结论1.山东省MSM仍存在多性伴和无保护性行为现象且向医务工作者公开自己性取向的比例有待提高,今后可开展相关干预项目以及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2.山东省MSM选择不同HIV检测模式的人群不尽相同,进行过梅毒检测和HIV检测自我效能较高者更倾向于HIV机构检测,HIV预期污名较高者更倾向于进行HIV自我检测。今后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可考虑结合梅毒防控一起开展。HIV自我检测服务可作为扩大检测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HIV预期污名较高的 MSM。3.MSM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程度较高,影响MSM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接受意愿的因素包括:离异/丧偶、网络寻找性伴、较高的HIV检测自我效能。今后应该利用官方网站和各类新媒体平台,推送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信息、他人HIV自检经验、HIV自检试剂使用操作视频等,以提高MSM的HIV检测自我效能。4.MSM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接受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较差,意愿与行为不符的影响因素包括:在本地居住2年以上、同性恋、与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在社交软件接触HIV检测信息和参加润滑剂发放服务。在提供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时,应注重MSM个人隐私的保护,提供检测前与检测后的咨询服务。
黄浩[7](2021)在《不同工况下RV减速器传动效率研究与试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节能绿色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潮流。RV减速器作为一种传动比大、结构紧凑的高精密仪器,被广泛用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RV减速器在中国工业中的需求快速增加,其传动效率得到密切关注。研究减速器功率损耗、传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提高减速器传动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试验分析对减速器实际工作中不同工况下功率损耗和传动效率分析,主要的工作如下:(1)分析RV-40E减速器结构特点和传动原理,得到某工况下组成构件的旋转速度。建立考虑曲柄轴旋转的渐开线齿轮、摆线轮、针齿壳、输出盘和曲柄轴的静力分析模型,通过对静力平衡方程的求解得到渐开线直齿轮、摆线轮、支撑轴承和转臂轴承随曲柄轴旋转的受力。采用Solid Works建立减速器虚拟样机,通过ADAMS对减速器第二级摆线针轮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为后续RV减速器功率损耗分析奠定理论基础。(2)减速器负载无关功率损耗分析。建立齿轮和轴承负载无关功率损耗模型,分析齿轮和轴承的负载无关功率损耗的影响因素。通过对RV减速器整机负载无关功率损耗进行测试,验证负载无关功率损耗模型可靠性。分析减速器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工况下功率损耗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引起的负载无关功率损耗最大,轴承的负载无关功率损耗次之,摆线轮的负载无关功率损耗最小。(3)减速器负载相关功率损耗分析。考虑相对速度、法向载荷和摩擦系数时变性的基础上,依次建立直齿轮、摆线轮和轴承的混合润滑摩擦功率损耗模型,并对齿轮和轴承时变负载相关功率损耗进行分析。通过试验验证建立的减速器负载相关功率损耗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分析在不同工况下构件负载相关功率损耗变化以及对减速器负载相关功率损耗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减速器实际工作中,轴承引起的负载相关功率损耗占主导地位,摆线轮的负载相关功率损耗次之,直齿轮的负载相关功率损耗最小。(4)RV减速器传动效率试验研究。以国产某型号RV-40E减速器为样机,通过传动效率测试平台实施考虑不同工况对减速器功率损耗及传动效率影响的试验。以输入转速、输出扭矩和工作温度为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RV减速器整体负载相关损耗和负载无关损耗及对传动效率的影响。以RV减速器的传动效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建立传动效率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基于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传递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负载扭矩和工作温度对RV减速器传动效率有显着性影响,输入转速对效率无显着性影响。
耿晓磊[8](2021)在《资本介入与创作自由 ——汉斯·哈克对艺术赞助制度的批判》文中研究说明汉斯·哈克作为艺术赞助制度批判的先驱,将艺术赞助制度批判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挑战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文化领域所展现的合法化的统治关系,揭示了企业控制下意识产业的统治和权威。哈克批判性的艺术作品引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观念的反思。本文以哈克对艺术赞助制度的批判为中心,着重探讨艺术赞助制度下企业与博物馆之间的资本运作,以具体作品为例揭露艺术赞助背后的真实目的。文章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主要对艺术赞助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解读,试图说明艺术赞助兴起的原因,揭示在冷战背景下作为象征资本的文化被企业和政府作为战略武器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其次,以上述历史背景为基础,回顾哈克早期物理、生物系统艺术的发展以及向批判艺术的转变。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试图说明哈克之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末走向批判艺术赞助的原因。文章的第二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哈克对艺术体制性审查的批判,通过分析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朱利安尼市长对其作品的审查、拒绝和由此产生的社会争论,揭露在倡导自由民主的社会背景下,艺术的自由却被体制性的审查套上枷锁;第二部分是对艺术赞助中资本运作的批判,通过分析美孚公司与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石油公司与泰特美术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这四个例证,探讨艺术的象征资本如何转变为经济政治资本而被企业和政府利用,揭露艺术赞助背后不为人知的政治经济目的;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延伸,主要是对艺术收藏的批判的探讨。通过对《1974年马奈-计划》和《1888~1975年修拉的“模特们”》这两件作品以及哈克作品的拍卖信息的研究,以另一个角度分析企业艺术投资的真正目的,并指出哈克面对企业艺术收藏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第三章主要是对哈克艺术赞助制度批判的反思进行分析论述。这章首先研究的是哈克的艺术乃至艺术界都存在并不断探讨的问题,即艺术的自由问题。最后,深入探究艺术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及哈克的艺术对解决艺术困境的启示。
程帆[9](2021)在《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改善的影响研究 ——社会交换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公共项目建设大型化与复杂化趋势凸显了核心契约主体协作的重要性,而中国情境下发承包双方普遍存在的对抗关系和防御思维加剧了公共项目跨组织协作的难度。虽然已有研究关注到控制和信任作为正式与非正式治理手段的核心要素,二者耦合对促进组织间协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聚焦以组织间协作驱动绩效改善的研究忽略了交易双方互动的社会交换特征。发承包双方的协作效果,将受到交易过程中指导和限定发承包双方交互行为的社会交换规范的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公共项目发承包双方在存在控制措施和信任要素作用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采取促进组织间协作的自愿行为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结合组织管理和项目治理的相关研究,梳理并界定了组织间控制和组织间信任的内涵和维度,将组织间控制划分为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将组织间信任划分为计算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两个维度。同时引入社会交换规范作为组织间控制、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影响的中介变量,并对其内涵和维度在公共项目情境下进行引申,以缩小社会交换理论在建设项目背景下的“应然”与“实然”差异,提出组织间控制、组织间信任、社会交换规范、公共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并构建概念模型。本研究选取北京、江苏等地,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97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构念的测量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并采用PLS-SEM研究方法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信任比控制更能有效促进社会交换规范的应用和发展,体现在:公共项目的高度复杂性导致难以实施合理的控制治理并为机会主义创造大量空间,不利于社会交换规范的运行,而信任可通过影响社会交换规范的各方面加强组织协作的内在意愿。(2)信任和控制对公共项目绩效而言均不可或缺但信任的影响更为显着,体现在:控制可以有序地组织所有参与者,但其仅提供了基本的实施规则和框架,而信任是驱动规则和框架的关键因素。(3)社会交换规范的中介作用只存在于信任与公共项目绩效之间,体现在:组织间信任氛围可引导发承包双方遵循社会交换规范并激发组织间协作行为。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批判性演绎,本研究验证了以社会交换规范为传导的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控制和信任作为促进组织间协作平行路径的“宏观-微观互补”关系。同时,本研究依据结论得出管理启示:以公共项目组织间协作带动绩效改善应从项目级层面发挥控制和信任的协同作用,并从互惠、协商、信息共享三方面突破公共项目发承包双方的组织间协作壁垒。研究成果为破解公共项目组织间协作困境以获得项目绩效改善提供了理论指导。
姜玉龙[10](2020)在《煤系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界面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改善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清洁能源。然而,由于煤层气储层渗透性较低,通常需采用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增渗改造。目前,对煤层气的开采大多是照搬石油行业中的压裂工艺技术及参数,但与石油储层脆性特征相比,煤层气储层通常呈现“碎软”特性,其破坏形式表现为韧性破坏,即应力峰值后存在明显的应变软化区。已有压裂工艺,无论是垂直井,还是水平井,其在脆性度高的储层中压裂效果较好,但同样面临着成功率低、开发成本高、单井产量低等问题。此外,虽然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中低阶煤层气资源占比高达78.9%,从近几十年开采效果来看,该类储层由于其弹性模量小、脆性度低,导致在煤层中直接进行水力压裂作业时裂缝延展性差,裂缝短、宽,储层改造体积有限,且由于储层赋存条件差异较大,导致开采工艺区域适配性极差。因此,如何提高低渗煤系储层渗透率,实现煤层气工业化开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工程难题。本文以低渗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层顶板水平井定向水力压裂开采工艺技术(间接压裂),从科学试验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揭示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临界条件、多裂缝最优布置间距,优化了水平井布置层位;探究应力、界面强度、压裂流体、注液流量、顶板岩性及水平井层位等因素对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此外,建立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TCHFSM-Ⅰ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模拟装置进行了煤岩组合体水力压裂试验,探究煤岩界面强度、应力对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揭示注液压力演化规律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界面强度显着影响水力裂缝跨界面(岩体→煤岩界面→煤体)扩展规律,裂缝跨界面扩展存在应力阈值,且随着界面强度的增大,应力阈值逐渐减小;(2)水力裂缝极易在弱界面强度处发生偏转,且随着煤岩界面强度的逐渐降低,裂缝偏转现象越显着;(3)水力裂缝贯穿煤岩界面时,注液压力呈现二次抬升现象,且声发射事件占比增幅高达51.4%,而当裂缝未能贯穿界面时,未发现二次起裂现象,此时声发射事件增幅仅为6%。(2)基于大尺寸天然煤岩体试件探究了应力差异系数、压裂流体及注液流量对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讨论了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应力差异系数η≥2.00时,水力裂缝能够贯穿煤岩界面,形成有效裂缝,反之,裂缝沿界面扩展或在界面处止裂;(2)相较于注液流量、压裂流体,地应力是制约水力裂缝与煤岩界面交互扩展规律的主控因素。此外,低流量清水压裂时,压裂井筒周围裂缝较为复杂;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时,远、近场裂缝均呈现复杂缝网结构。(3)高注液流量与高黏度的压流液有越利于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反之,压裂裂缝极易沟通界面及层理弱面;(4)清水压裂时,注液流量越大,试件起裂时间越短、其起裂压力越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时,起裂压力较低,相比同流量条件下的清水压裂,起裂压力降低5.79 MPa,衰减近39.3%。(3)基于注液压力、声发射、动态散斑及3D形貌扫描技术,研究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多孔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直观地揭示水力裂缝与界面动态交互扩展形态,并对裂缝断面形貌进行数字化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多孔裂缝扩展形态显着不同,存在临界裂缝间距,即50 mm;(2)当裂缝间距为10 mm时,左、右两侧压裂孔流量占比分别为49.86%、41.63%,中部压裂孔流量占比仅为8.51%,当裂缝间距较大(≥50mm)时,中间孔应力阴影效应逐渐减弱,三个压裂孔流量分配逐渐均衡,占比均为33%;(3)水力裂缝与界面交互时,裂缝首先贯穿人工预制裂缝,然后在沟通预制裂缝,形成复杂的“┼”型裂缝形态;(4)水力裂缝呈现椭圆形扩展形态,且该裂缝椭圆形区域向试件两侧界面扩展过程中,并未呈现出双翼对称性扩展的形态,而是以单翼形态扩展并贯穿人工预制裂缝;(5)压裂后,裂缝尖端最大位移为4.2192×10-1 mm,最大应变为7.0317×10-3,清水压裂时裂缝壁面粗糙度为6~10。(4)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建立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水力裂缝与界面交互扩展预测模型,并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探究了弹性模量、水平井距界面距离对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优化水平井层位布置。研究结果表明:(1)水平井距煤岩界面距离较近、较远时,水力裂缝跨界面压裂效果较差,存在最佳水平井布置间距。同时,由于顶板岩性的不同,水平井最佳布置间距也不相同;(2)数模模拟研究表明,相较于线弹性本构方程,采用弹塑性本构方程计算求解时能够准确的表征与预测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数模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3)建立了不同交汇角度、界面摩擦、应力状态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并在物理试验的基础上加以验证。针对低渗煤系储层煤层气的开采,建议采用间接压裂技术,该技术不仅客服了在本煤层中钻井难、易垮孔差等难题,而且能有效促进裂缝的延伸扩展。对于间接压裂技术,应优先布置在应力差异较大的地质区域,尤其适用于深部储层。与此同时,水平井的层位布置应根据顶板岩层赋存情况及应力条件进行优选设计,采用高粘度压裂液,通过大排量携砂压裂工艺技术,促进水力裂缝跨界面扩展。此外,当水平井抽采至衰减期时,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进行二次改造,增加远、近场裂缝形态,延长抽采年限。
二、咨询:软件服务润滑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咨询:软件服务润滑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
3.2.1 推拉理论 |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
3.2.3 承认理论 |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
5.1.1 世界观考察 |
5.1.2 政治观考察 |
5.1.3 人生观考察 |
5.1.4 法治观考察 |
5.1.5 道德观考察 |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石墨烯添加剂对锂基润滑脂摩擦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润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润滑脂简介 |
1.2.2 润滑脂中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2.3 石墨烯在润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2.4 润滑脂流变学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方案及材料 |
2.1 试验用多层和少层石墨烯 |
2.2 试验用润滑脂的制备 |
2.3 试验方法及过程 |
2.3.1 润滑脂物理性能的检测 |
2.3.2 润滑脂摩擦学性能试验 |
2.3.3 钢球试样摩擦磨损表面表征 |
2.3.4 润滑脂流变性能试验 |
第3章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性能研究 |
3.1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物理性能 |
3.2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 |
3.2.1 多层石墨烯含量对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的影响 |
3.2.2 转速对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的影响 |
3.2.3 载荷对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的影响 |
3.2.4 时间对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摩擦系数的影响 |
3.3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 |
3.3.1 多层石墨烯含量对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
3.3.2 转速对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
3.3.3 载荷对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
3.4 PV值对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抗磨性的影响 |
3.5 减摩抗磨机理分析 |
3.5.1 磨损表面分析 |
3.5.2 减摩抗磨机理 |
3.6 多层石墨烯含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3.6.1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粘弹性 |
3.6.2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动特性 |
3.6.3 多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变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性能研究 |
4.1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物理性能 |
4.2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 |
4.2.1 少层石墨烯含量对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的影响 |
4.2.2 转速对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的影响 |
4.2.3 载荷对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性能的影响 |
4.2.4 时间对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摩擦系数的影响 |
4.3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 |
4.3.1 少层石墨烯含量对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
4.3.2 转速对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
4.3.3 载荷对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
4.4 PV值对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减摩抗磨性的影响 |
4.5 减摩抗磨机理分析 |
4.5.1 磨损表面分析 |
4.5.2 减摩抗磨机理 |
4.6 少层石墨烯含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4.6.1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粘弹性 |
4.6.2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动特性 |
4.6.3 少层石墨烯锂基润滑脂的流变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层、少层石墨烯对锂基润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 |
5.1 物理性能比较 |
5.2 减摩性能比较 |
5.3 抗磨性能比较 |
5.4 流变性比较 |
5.4.1 对粘弹性的影响 |
5.4.2 对流动性的影响 |
5.5 石墨烯锂基润滑脂流变性与摩擦学性能的相关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3)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
2.1.1 经济周期理论 |
2.1.2 产业周期理论 |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
2.2.1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延伸 |
2.2.2 战略管理理论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
2.3 石墨行业的相关研究 |
2.3.1 石墨行业的基本介绍 |
2.3.2 技术角度的研究 |
2.3.3 政策角度的研究 |
2.3.4 评价角度的研究 |
2.4 研究方法综述 |
2.4.1 Dematel方法 |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
3.1 国际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石墨矿产储量情况 |
3.1.2 天然石墨产量分布情况 |
3.1.3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趋势 |
3.1.4 全球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概况 |
3.2.1 我国石墨矿储量情况 |
3.2.2 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与产区 |
3.2.3 天然石墨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
3.2.4 国内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3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规律分析 |
3.3.1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波动性分析 |
3.3.2 国内外GDP与石墨生产关系分析 |
3.3.3 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天然石墨需求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天然石墨需求影响指标池的确定 |
4.1.1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1.2 影响因素指标池确定 |
4.2 晶质石墨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2.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2.2 回归分析 |
4.3 隐晶质石墨的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3.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3.2 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分情景的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发展趋势研究 |
5.1 场景设置 |
5.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场景设置 |
5.1.2 专利数量的场景设置 |
5.1.3 人口迁移的场景设置 |
5.2 系统分析 |
5.3 系统结构及可靠性验证 |
5.3.1 人口模块 |
5.3.2 钢铁模块 |
5.3.3 预测模块 |
5.4 系统结果分析 |
5.4.1 分场景的趋势分析 |
5.4.2 按因素的趋势分析 |
5.4.3 趋势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
6.1 |
6.1.1 可持续发展潜力静态分析 |
6.1.2 分场景的潜力动态分析 |
6.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6.2.1 人造石墨发展现状 |
6.2.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关于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
7.1.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
7.1.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分领域的政策分析 |
7.1.3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内容总结 |
7.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强天然石墨矿产勘查,确保可持续性资源供给 |
7.2.2 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
7.2.3 推进石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发挥资源优势 |
7.3 我国石墨产业链重点发展建议 |
7.3.1 关于我国石墨提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2 关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3 关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
7.4.1 战略基础阶段(2020~2025年) |
7.4.2 战略成长阶段(2025~2030年) |
7.4.3 战略提升阶段(2030~2035年)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Y公司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模式实践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HRBP相关理论 |
2.1.1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模式定义 |
2.1.2 三支柱理论 |
2.1.3 角色理论 |
2.1.4 双因素理论 |
2.1.5 理论述评 |
2.2 HRBP模式有效性研究 |
2.3 HRBP模式实践做法研究 |
2.3.1 HRBP模式产生原因及作用路径 |
2.3.2 HRBP模式实践应用 |
第3章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Y公司简介 |
3.1.1 Y公司产品与服务介绍 |
3.1.2 Y公司所处产业分析 |
3.1.3 Y公司组织架构 |
3.1.4 Y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盘点 |
3.1.5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
3.2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2.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2 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3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3.3.1 公司定位不明确 |
3.3.2 内部消耗大 |
3.3.3 制度建设陈旧 |
第4章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
4.1 Y公司需要HRBP模式的原因 |
4.2 引入HRBP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4.2.1 HRBP模式在Y公司实践的可行性 |
4.2.2 HRBP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 |
4.3 Y公司HRBP模式建立 |
4.3.1 Y公司HRBP组织框架设计 |
4.3.2 Y公司HRBP模式下业务流程机制 |
4.3.3 Y公司HRBP模式实施保障 |
4.4 HRBP模式应用预测 |
4.4.1 Y公司HRBP模式实施挑战 |
4.4.2 实施策略 |
4.4.3 HRBP模式的局限性与模型升级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建设项目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解构 |
1.2.1 现实问题 |
1.2.2 科学问题 |
1.2.3 关键问题 |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与要素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关系治理理论 |
2.1.2 资源依赖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系治理困境研究 |
2.2.2 关系治理的研究脉络 |
2.2.3 不对称依赖文献综述 |
2.2.4 项目管理绩效文献综述 |
2.2.5 项目控制权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系治理困境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变量的选择 |
3.1.1 关系情境:不对称依赖 |
3.1.2 关系规范:信任和沟通 |
3.1.3 关系行为:协调 |
3.1.4 项目管理绩效 |
3.2 研究变量的作用路径 |
3.2.1 研究变量的直接作用路径 |
3.2.2 研究变量的间接作用路径 |
3.3 项目控制权配置的调节作用 |
3.3.1 项目控制权对理论模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2 项目控制权与项目交付方式的对应关系 |
3.4 量表与问卷设计 |
3.4.1 量表设计 |
3.4.2 问卷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系治理困境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获取 |
4.1.1 数据获取方法 |
4.1.2 数据分析方法 |
4.2 小样本预检验与量表修正 |
4.2.1 小样本预检验流程 |
4.2.2 小样本预检验结果 |
4.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4.3.1 大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4.4.1 模型建立与拟合分析 |
4.4.2 结构模型检验结果 |
4.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5.1 研究结果 |
4.5.2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系治理困境形成机理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5.1 关系治理困境的系统动力学描述 |
5.1.1 系统动力学与关系治理困境研究的适用性 |
5.1.2 关系治理困境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流程 |
5.2 系统动力学建模 |
5.2.1 问题界定 |
5.2.2 系统边界确定 |
5.2.3 反馈关系分析 |
5.2.4 变量定义 |
5.2.5 方程建立 |
5.2.6 量化模型建立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量化模型检验 |
5.3.2 量化模型评估 |
5.3.3 系统仿真分析 |
5.3.4 政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系治理困境的治理路径选择 |
6.1 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 |
6.1.1 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根源:不对称依赖 |
6.1.2 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一:信任的中介作用 |
6.1.3 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二/三:信任与沟通/协调的链式中介作用 |
6.2 关系治理困境的治理路径 |
6.2.1 治理路径一:避免建立不对称依赖关系 |
6.2.2 治理路径二:提升 EPC、PPP 等项目中业主与承包商的信任水平 |
6.2.3 治理路径三:完善项目沟通机制 |
6.2.4 治理路径四:改善项目协调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业主与承包商间信任、依赖、沟通、协调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简表 |
前言 |
1.1 艾滋病流行现况与MSM规模 |
1.2 HIV检测情况 |
1.3 HIV自我检测 |
1.4 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 |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数据分析 |
2.3 研究流程图 |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不同HIV检测模式的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3.3 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3.4 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接受意愿与行为一致性 |
讨论 |
4.1 MSM基本情况 |
4.2 不同HIV检测模式的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4.3 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4.4 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意愿与行为一致性 |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不同工况下RV减速器传动效率研究与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V减速器传动性能研究 |
1.2.2 减速器负载无关功率损耗 |
1.2.3 减速器负载相关功率损耗 |
1.2.4 传递效率试验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RV减速器传动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RV减速器结构 |
2.3 RV减速器传动比 |
2.4 静力学分析 |
2.4.1 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受力分析 |
2.4.2 摆线轮受力分析 |
2.4.3 针齿壳受力分析 |
2.4.4 输出盘受力分析 |
2.4.5 曲柄轴受力分析 |
2.4.6 算例分析 |
2.5 动力学仿真 |
2.5.1 虚拟样机建模 |
2.5.2 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V减速器负载无关功率损耗分析 |
3.1 引言 |
3.2 齿轮负载无关损耗 |
3.2.1 齿轮负载无关损耗建模 |
3.2.2 影响因素分析 |
3.3 轴承负载无关功率损耗 |
3.3.1 轴承负载无关损耗建模 |
3.3.2 轴承负载无关功率损耗因素分析 |
3.4 试验分析 |
3.4.1 试验设计 |
3.4.2 结果对比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V减速器负载相关功率损耗分析 |
4.1 引言 |
4.2 直齿轮啮合功率损耗建模 |
4.2.1 齿轮啮合和接触压力 |
4.2.2 齿轮相对速度 |
4.2.3 摩擦系数 |
4.2.4 直齿轮摩擦功率损耗分析 |
4.3 摆线轮负载相关损耗建模 |
4.3.1 摆线轮啮合和接触压力 |
4.3.2 齿轮相对速度和摩擦系数 |
4.3.3 摆线轮摩擦功率损耗分析 |
4.4 轴承负载相关功率损耗建模 |
4.4.1 轴承滑动摩擦功率损耗 |
4.4.2 轴承滚动摩擦功率损耗 |
4.4.3 轴承摩擦功率损耗分析 |
4.5 试验分析 |
4.5.1 试验设计 |
4.5.2 结果对比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V减速器不同工况下传动效率试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台搭建 |
5.3 试验一:单因素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5.3.3 试验实施方法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试验二:响应面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响应面试验设计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资本介入与创作自由 ——汉斯·哈克对艺术赞助制度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汉斯·哈克艺术赞助制度批判观念的形成和确立 |
第一节 二战以后艺术赞助的发展 |
一、艺术赞助的兴起 |
二、艺术赞助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哈克艺术风格的确立 |
一、早期“系统理论”艺术 |
二、走向艺术赞助制度批判 |
第二章 汉斯·哈克揭露艺术赞助背后的真相 |
第一节 对体制性审查的批判 |
一、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审查 |
(一) 1971 年被取消的个人展览 |
(二)哈克和艺术界人士的回应 |
二、朱利安尼市长的审查 |
(一)从“轰动”展览到《卫生》作品 |
(二)朱利安尼市长和惠特尼博物馆的回应 |
第二节 对资本运作的批判 |
一、文化资本的经济效益 |
(一)大都会博物馆与美孚石油公司 |
(二)泰特美术馆与英国石油公司 |
二、文化资本的政治效益 |
(一)撒切尔夫人 |
(二)里根总统 |
第三节 对艺术收藏的批判 |
一、艺术品的收藏 |
(一) 《1974 年马奈-计划》 |
(二) 《1888~1975 年修拉的“模特们”(小稿)》 |
二、艺术品的拍卖 |
(一)西格劳布-普罗扬斯基合同 |
(二)哈克的拍卖合同 |
第三章 对汉斯·哈克批判艺术赞助制度的反思 |
第一节 艺术的两难境地 |
一、艺术困境是什么 |
二、艺术陷入困境的原因 |
第二节 哈克艺术对解决艺术困境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汉斯·哈克生平年表 |
附录二 汉斯·哈克作品目录 |
附录三 图片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改善的影响研究 ——社会交换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项目建设大型与复杂化趋势凸显核心契约主体协作的重要 |
1.1.2 公共项目组织间协作研究忽略了交易双方互动的社会交换特征 |
1.1.3 以嵌入社会交换规范为传导的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路径有待揭示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项目治理中组织间控制与信任的研究综述 |
2.1.1 项目治理中组织间控制的解析 |
2.1.2 项目治理中组织间信任的解析 |
2.1.3 控制与信任之间的交互影响 |
2.1.4 控制与信任促进组织间协作的路径 |
2.2 公共项目绩效的研究综述 |
2.2.1 公共项目绩效的内涵 |
2.2.2 公共项目绩效的测量 |
2.3 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综述 |
2.3.1 社会交换在建设项目领域的适用性 |
2.3.2 社会交换规范的构念及测量 |
2.4 文献评述及启示 |
第三章 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改善影响的假设与模型 |
3.1 研究假设 |
3.1.1 组织间控制与公共项目绩效的关系假设 |
3.1.2 组织间信任与公共项目绩效的关系假设 |
3.1.3 组织间控制与社会交换规范的关系假设 |
3.1.4 组织间信任与社会交换规范的关系假设 |
3.1.5 社会交换规范与公共项目绩效的关系假设 |
3.2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
4.1 量表的设计及初始量表的确定 |
4.1.1 组织间控制的量表设计 |
4.1.2 组织间信任的量表设计 |
4.1.3 社会交换规范的量表设计 |
4.1.4 公共项目绩效的量表设计 |
4.2 研究方法 |
4.2.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分析方法 |
4.3 小样本预检验与量表修正 |
4.3.1 小样本预检验的程序与标准 |
4.3.2 小样本量表调查与检验 |
第五章 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改善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大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样本描述 |
5.1.3 数据描述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1 反应型测量模型检验 |
5.3.2 形成型测量模型检验 |
5.4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5.4.1 模型建立与拟合分析 |
5.4.2 潜变量路径系数分析 |
5.4.3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5.1 研究结果 |
5.5.2 结果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改善的影响——社会交换视角的研究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煤系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界面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煤层气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煤层气储量及生产开采现状 |
1.2.2 水力压裂开采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力压裂裂缝与煤岩界面交互扩展研究现状 |
1.3.1 物理试验研究现状 |
1.3.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3 理论及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4 煤层气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界面强度及应力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影响的试验研究 |
2.1 人工煤岩组合体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
2.1.1 人工煤岩组合体试件制备 |
2.1.2 试验装置 |
2.1.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案 |
2.2 煤岩界面摩擦特性规律 |
2.3 不同作用因素条件下裂缝跨界面扩展试验 |
2.3.1 不同应力条件下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 |
2.3.2 不同界面强度条件下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 |
2.4 界面强度突变对裂缝扩展路径的影响 |
2.5 注液压力演化规律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 |
2.5.1 不同裂缝扩展形态注液压力演化规律 |
2.5.2 不同裂缝扩展形态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 |
2.6 煤岩界面裂缝起裂、偏转理论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裂工艺参数对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1 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
3.1.1 大尺寸天然煤岩立方体试件制备 |
3.1.2 试验装置 |
3.1.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案 |
3.2 天然煤岩组合体煤-岩受力特征分析 |
3.3 压裂参数对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 |
3.3.1 不同应力差异系数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
3.3.2 不同压裂流体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
3.3.3 不同注液流量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
3.4 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作用机理 |
3.4.1 应力差异对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机制 |
3.4.2 黏度及速率对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机制 |
3.4.3 材料特性对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的影响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裂缝间距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
4.1 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
4.1.1 平面板状岩体试制备件 |
4.1.2 试验装置 |
4.1.3 试验过程与试验方案 |
4.2 不同压裂孔裂缝间距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
4.2.1 不同裂缝间距条件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
4.2.2 多孔压裂注液压力演化规律 |
4.2.3 不同裂缝形态条件下注液流量动态演化特征 |
4.3 多孔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
4.3.1 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起裂扩展规律 |
4.3.2 注液压力演化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 |
4.3.3 多孔压裂裂缝扩展位移与应力分布规律 |
4.3.4 岩体裂缝断面形貌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因素作用下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水力压裂裂缝跨界面扩展预测模型 |
5.1.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2 模型验证 |
5.2 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煤岩组合体水力压裂数值模型 |
5.2.1 基于弹塑性裂缝的水力压裂模型 |
5.2.2 基于弹塑性模型煤-岩组合体水力压裂数值模型 |
5.3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不同距煤岩界面距离条件下裂缝扩展规律 |
5.3.2 不同顶板岩性条件下裂缝穿层扩展规律 |
5.4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煤岩体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咨询:软件服务润滑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2]石墨烯添加剂对锂基润滑脂摩擦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D]. 李占君.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3]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孟兆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Y公司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模式实践应用研究[D]. 黄芙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5]建设项目关系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D]. 李孝林.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6]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对基于网络的HIV自检服务的接受性研究[D]. 林玉玺. 山东大学, 2021(12)
- [7]不同工况下RV减速器传动效率研究与试验分析[D]. 黄浩.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8]资本介入与创作自由 ——汉斯·哈克对艺术赞助制度的批判[D]. 耿晓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9]控制和信任对公共项目绩效改善的影响研究 ——社会交换视角[D]. 程帆.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10]煤系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及界面影响机理研究[D]. 姜玉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