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李宛谊[1](2021)在《啤酒废水资源化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资源紧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从废物中回收资源成为研究热点。啤酒废水作为一种有机物浓度高且无毒无害的废水,在废水资源回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啤酒废水资源化的不同方法,对每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为啤酒废水资源化方法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艾胜书[2](2021)在《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完成脱氮除磷过程,多数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装置中进行,或是在时间上造成交替好氧和缺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装置中进行,工艺存在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等特点。而寒区城市污水处理往往还存在冬季低温运行不稳定、进水碳氮比低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在总结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从构建反应器内混合液循环流态强化活性污泥性能和提升物质传递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种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存在不同氧环境原位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Airlift Micro-pressure Dual-circulation Bioreactor,AL-MPDR)。为了探明AL-MPDR的污水处理性能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为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开展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和不同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性能研究。首先,利用数值模拟和反应器实测手段研究了AL-MPDR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反应器液相循环流态随着曝气强度增大逐渐呈现中间流速低,四周流速高趋势,且在曝气量为0.6m3/h时,液相循环流态最稳定,中心区域流速最低,并以反应器主反应区几何中心呈均匀对称分布。通过流态清水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反应器内能够形成循环流态,且循环时间随曝气强度增大而变小。而受反应器内液相流态的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差异也较大,在曝气量为0.6m3/h时,KLas变化差异最大,外围区域达到0.4529,中心区域只有0.1822,此时的液相流态最稳定。也正因为反应器内的特殊循环流态,致使反应器具有了以中心区域溶解氧值低、外围区域溶解氧值高的氧梯度分布规律,和中心区域高、外围区域低、反应器出口更低的污泥浓度分布规律的流场特性。在结合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0.104 L/(min·L)、0.156 L/(min·L)和0.208 L/(min·L),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8h、10h、12h和14h的运行条件下,AL-MPDR均表现较强的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并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制完成了氮的去除。反应器内的氧梯度环境是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特殊的流场特征使反应器内同时富集了具有硝化功能的Haliangium和Nitrospira、反硝化功能的Acinetobacter和Zoogloea、以及反硝化除磷功能的Rhodoferax和Aeromonas等多种功能菌属完成污染物的同步去除,且系统具备完整的有机物、氮磷代谢途径。针对我国城市污水存在低温、低C/N的特征,结合AL-MPDR具有的流场特性及脱氮除磷机制,分别研究了低温和低C/N下的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四季温度变化大特点,采取常温低污泥浓度、低温高污泥浓度的运行模式。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出水COD、NH4+-N、TN和TP分别保持在40mg/L、5mg/L、15 mg/L和0.5 mg/L以下,仍保持较强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低温下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降低,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反应器内Bacteroidetes、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e和Firmicutes菌门相对丰度增大,一些耐冷、嗜冷菌属,如Flavobacterium、Zoogloea和Rhodobacter相对丰度也明显增大。此外,Haliangium、Nitrospira和Aeromonas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也略有增加。这些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形成优势菌群,保证了反应器低温运行效果。在进水C/N比为3.2~9.4之间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均保持较高的有机物、氮磷污染物同步去除能力。随着C/N比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只是小粒径污泥占比越来越多,但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并未受缺氧微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平均SND率仍为88.67%。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随C/N比降低均略有升高,Denitratisoma、Thauera和Aeromonas等特殊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并且相对丰度提高,使系统可能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等生物脱氮除磷机制,进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生物系统对碳源的需求,确保了反应器在低C/N比下的运行效果。在实验室小试研究基础上,对AL-MPDR装置进行了为期368天的现场中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为6.9~16℃,COD、NH4+-N、TN和TP分别为111.30~2040.00mg/L、5.33~15.15mg/L、14.31~40.97mg/L和1.89~13.12mg/L的水质、水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试运行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中试的AL-MPDR装置内混合液流态更趋于稳定,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且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差异性较大。相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L-MPDR具有相似的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的是相对丰度占比较高的优势菌门数量更多。在中试装置内同样富集了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菌属,如Thermomonas、Terrimonas、Dechloromonas、Thaurea和Dechloromonas等。
桑林林[3](2021)在《文昌市龙楼镇区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各地特色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污水量不断增加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城镇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针对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污水总量不大,排污分散,排水不均匀性强;污水厂投入运行后污水的进水水质和进水水量存在较大波动;污水处理要求高,必须按照国家最新排放标准执行等,本课题以文昌市龙楼镇区污水处理厂设计为例,结合当地污水排水系统现状、地形、气候等实际情况,围绕污水水质水量预测、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的确定及厂区总体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其主要结果如下:1.针对文昌市龙楼镇区常住人口数与户籍人口数不相匹配的特点,分别利用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城市分类用地指标法对镇区污水处理系统进水量进行预测,确定了龙楼镇区近期(2020年)污水量为1.0万m3/d,远期(2025年)污水量为3.5万m3/d。预测镇区污水厂进水水质主要指标为COD≤250 mg/L,BOD5≤140 mg/L,NH4+-N ≤ 30 mg/L,TN ≤ 35 mg/L,TP ≤ 5mg/L,SS ≤ 200mg/L。2.在AAO反应器的模拟试验中,COD和BOD5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0~85%。BOD 污泥负荷从试验初期的 0.16 kgBOD5/kgMLSS·d增加至 0.23kgBOD5/kgMLSS·d;出水COD随进水量的增大而升高,但其值仍可保持在65 mg/L以下;出水总氮去除率亦可达到70%以上。在整个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污泥沉淀性能良好。污泥混凝沉淀适宜的PAC与PAM的投加比为40:1。3.通过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功能、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技术可靠性、运行成本等方面比较,确定了龙楼镇区污水处理主工艺为“AAO+深度处理”工艺,其流程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旋流沉砂池→AAO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滤布滤池→紫外消毒池→宝陵河。可实现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一级A排放标准。4.考虑到污泥特性、投资成本、稳定性和运行管理等因素,本项目选择了重力浓缩和板框压滤机压缩的污泥处理方案,并确定相关工艺参数。近期产泥量较小时,压缩污泥送往就近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远期产泥量增加时,则送至电厂焚烧处理。
张凯宁[4](2021)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发酵工业废水达标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柠檬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ular sludge,AGS)由于其良好的沉降性能和高效节能的特点,在工业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尚未有以AGS技术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研究。以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厌氧阶段出水为对象,对AGS技术处理的工艺可行性、AGS稳定性和工艺过程放大进行了研究,最终达到提高处理效率和污泥沉降性能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合成废水和柠檬酸生产废水培养AGS在9 L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中,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以合成废水为进水培养AGS,经过40 d的运行后反应器达到稳定状态,AGS生物量浓度为6.8 g/L,SVI5(污泥体积指数5 d)<30 m L/g(远小于AGS的基本要求50 m L/g),表现出良好的沉降性能。形成的AGS呈光滑球形或椭球形,平均粒径为2 mm,颗粒呈黄色且表面有大量凝胶状物质。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废水中COD、TN、NH4+-N和TP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与之相对照,在相同序批式反应器中,以柠檬酸生产废水为进水培养AGS,运行60 d后,反应器内SVI5和SVI30(污泥体积指数30 d)分别下降到29 m L/g和26 m L/g并维持稳定,反应体系达到稳定运行状态,78 d后形成了形状规则,平均粒径为1.2 mm,颜色为黄褐色的AGS,对废水中COD、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80%、96%和97%,出水污染物浓度均达到柠檬酸生产废水间接排放标准(GB19430-2013)。小试实验验证了AGS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可行性,相比较于合成废水培养AGS过程,由于柠檬酸生产废水中组分较为复杂,难降解COD含量较多,通过柠檬酸生产废水培养AGS时,微生物生长速率相对较慢,其启动时间和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的时间都有所延长,形成的好氧颗粒平均粒径较小,颜色较深,但是,在污染物去除效率方面,尤其是对NH4+-N和TP的去除表现出更好的效果。(2)污泥负荷对AGS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影响在9 L规模的序批式反应器中,以合成废水培养的成熟AGS为接种污泥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反应器运行稳定,对污染物处理效果良好。初始进水污泥负荷较低,反应器运行稳定,逐步增加进水污泥负荷,污泥体积指数快速上升,AGS反应器运行效果变差,随后通过降低污泥负荷的方法使AGS反应器恢复稳定。反应器运行前10 d,由于废水成分的突然改变,接种的AGS表面微生物需要一个转化适应的过程,颗粒污泥的宏观形态发生明显改变,颗粒粒径变小,颗粒表面颜色由黄色转变为褐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颗粒污泥的形态基本保持稳定。运行40 d后,反应器内生物量浓度由初始接种的12 g/L下降到7.5 g/L左右,后基本保持不变。在进水容积负荷为1.4 kg 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AGS反应器对废水中COD、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2%、72%、92%和92%,出水污染物浓度均可达到柠檬酸生产废水间接排放标准,相比较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运行初始,进水污泥负荷为0.2 kg COD/(kg TSS·d)时,丝状菌快速生长,AGS表面结构松散,容易解体,污泥沉降性能变差,不利于反应器的稳定运行。通过将进水污泥负荷降低至0.05kg COD/(kg TSS·d),丝状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在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颗粒表面结构逐渐紧密,稳定性开始恢复。(3)中试规模下利用AGS技术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在200 L规模的中试序批式反应器中,经45 d左右培养出成熟的AGS,78 d时,反应器内的生物量浓度为8.124 g/L,SVI5与SVI30分别下降到45 m L/g与32 m L/g,沉降性能良好,最终形成的AGS粒径主要分布在0.5-2 mm(>80%)之间,且形状规则,颜色为黄褐色。相比较于小试规模的培养过程,反应器在运行40 d后,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偏低,在进水容积负荷为0.41 kg COD/(m3·d)时,废水中COD、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为60%、45%、60%和58%。对污染物去除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器未达到稳定运行状态,AGS的活性不足等。后续实验采用基于COD比消耗速率的进料模式,在厌氧期依据AGS吸收COD的比速率不断调节进水容积负荷,发现基于COD比消耗速率的进料模式不仅可以加速AGS的形成,同时可以对絮状污泥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AGS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78 d后,进水容积负荷为1.23kg COD/(m3·d)时,废水中COD、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0%、70%、85%和75%,相比较之前有明显的提升。
杨媛[5](2021)在《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量持续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成功实现水污染控制的同时,也面临着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污泥产量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污水处理日益重要。将厌氧发酵与膜分离技术耦合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可有效截留生长速率缓慢的厌氧微生物,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调控,降低污泥产量及曝气引起的能量消耗,同时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富含甲烷的生物气,实现能源回收与利用,因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技术逐渐得到研究与应用。然而,AnMBR技术仍然需要克服两方面的难点问题:一是分离膜本身的高成本、高能耗和膜污染问题;二是对于低有机物浓度的城市污水直接厌氧发酵产能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动态膜分离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提出采用廉价粗孔微网作为支撑材料制备动态膜组件,构建两级动态膜高效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工艺,即通过第一级动态膜过滤反应器(DMF)直接过滤污水完成有机物的富集浓缩,耦合第二级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完成浓缩液发酵实现能源回收。结合批式和连续实验,研究了两级动态膜系统(DMF-AnDMBR)的处理特性和稳定运行问题,分析了污水及其浓缩液中污染物的赋存状态,评价了系统的有机物和能量的收支平衡关系,为该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解析了城市污水的颗粒物尺度和有机物组分分布,构建了 DMF装置并开展污水浓缩实验研究。典型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440 mg/L,SS浓度约为170mg/L,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类。DMF工艺可有效富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单周期运行(24h)后,可获得COD浓度超过2000mg/L的污水浓缩液,其中沉淀态SS和悬浮态SS占比分别为63%和34%,有机物中蛋白质和脂类占比分别为40%和4%,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能达到262.52±11.86 mL CH4/g COD,为回收生物能源提供了有利条件。(2)基于自生动态膜(SF)和预涂动态膜(PC)两种成膜方式,构建了两组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F-AnDMBR和PC-AnDMBR),开展动态膜形成过程及污水处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下均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膜,跨膜压差(TMP)增长缓慢,但是PC-AnDMBR的出水浊度更为稳定(27.1±9.44NTU),COD去除率更高(83%)。对比分析微生物降解和动态膜截留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发现两组反应器的差别不大,生微物降解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率均大于65%,而预涂动态膜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截留效果优于自生动态膜。(3)确定了 AnDMBR工艺预涂形成DM的最优操作条件。通过批式实验,考察了抽吸通量和抽吸时间对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DM的性质以及过滤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快速形成稳定DM的操作条件为高通量(380 L/m2·h)下的短时间(15 s)抽吸,在该条件下,可以快速形成稳定的DM并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以此作为后续实验的DM预涂最佳操作条件。(4)研究了运行温度(25℃与37℃)与反应器构型(完全混合式(CSTR)和上向流)对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功效的影响。不同温度与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均可实现缓慢的TMP增长,完成COD和浊度的高效去除(>96%)。相较于25℃,中温(37℃)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性更高,提升了污水浓缩液的甲烷化效率。在中温条件下,CSTR-AnDMBR通过水力剪切加强了混合与传质作用,强化了水解酸化作用,达到较高的甲烷转化率(0.16LCH4/g COD),提高了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优势微生物,尤其是参与有机物水解酸化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甲烷丝菌(Methanothrix)也具有较高相对丰度。(5)基于处理水质、有机物和能源收支平衡解析,全面评价了 DMF-AnDMBR的工艺性能。第一级DMF工艺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富集浓缩,第二级AnDMBR完成厌氧消化产能。两级反应器的出水均呈有机物浓度低、氮磷浓度高的特点,且SS浓度低,满足农业灌溉回用水的要求。在整个系统中,由于对溶解性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差,随出水损失的COD占据33%左右,虽然污水中可转化为甲烷的COD占比不高(24%),但是通过污水处理和浓缩液厌氧发酵,可产生的能量折算为电能可达到1.29 kWh/m3,高于系统自身的能耗,实现可观的能量盈余。
宋吉[6](2020)在《基于MBBR工艺的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MBBR生物处理工艺,其全称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以下简称MBBR工艺),作为当下最具研究热点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不仅综合了传统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方法,而且具有下列特点:对有机物处理负荷较高;曝气池的容积相对较小,结构简单,降低了建设成本及运营管理费用;该工艺的剩余污泥产生量较低,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理工作难度;MBBR工艺使用颗粒状悬浮生物填料,填料挂膜效率高、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不需另建填料支架,可直接投入生化处理池使用,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经济支出,便于维护和管理。因此,该工艺凭借特有的优势,可在未来的污水处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本次课题采用实验室试验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对MBBR工艺在实际应用方面进行深度研究,通过小试试验和实际工程研究,可以得出下列主要结论:(1)在适宜曝气量及水力停留时间情况下,填料投放量是影响MBBR工艺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全面评估试验所达到的处理效果,同时兼顾成本问题,最终得出填料的最佳投放量为20%。(2)通过小试试验得到的最佳投放量对实际工程进行提标改造,经过向好氧池投加悬浮填料的手段改造后,COD指标的出水浓度在30mg/L以下,氨氮指标的出水浓度在1mg/L以下,反应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由6h缩短至5h。(3)利用MBBR工艺升级改造后,与活性污泥法相比,COD去除率上升20%左右,氨氮的去除率上升30%左右,且MBBR工艺具有操作过程简单、运行维护管理容易、无需扩建池容等优点。
邹义龙,冯斐,邓觅,万金保[7](2020)在《UASB+CASS组合工艺处理啤酒生产废水》文中认为采用UASB+CASS组合工艺处理啤酒废水,介绍了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指标。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最终出水CODCr、BOD5、SS、NH3-N、TP质量浓度分别为35、15、32、3.56、0.18 mg·L-1,达到GB 19821—2005《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标准要求。
王岑[8](2020)在《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构建两组平行的、不同电极间距的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CW-MFC)(反应器A、B,其电极间距分别为18、28 cm),探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有机碳源浓度(COD)以及电极间距等因素对耦合系统的污水处理及产电性能的影响情况,考察了反应器A中阴极微生物对系统产电性能的影响情况。并通过分析两个反应器阳极以及反应器A阴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将宏观的实验现象与生物分析数据相结合。本研究为该新型耦合系统的后期研究以及实际运行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HRT的延长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及发电效果,然而过多的延长对提高CW-MFC系统的产电性能效果并不明显。当进水COD为500 mg/L时,反应器A、B均在HRT为48 h时获得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而分别在HRT为24 h及48 h时达到最佳产电性能。进水COD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产电性能。HRT为24 h的条件下,反应器A、B均在进水COD浓度为1000 mg/L时达到最佳产电性能,最高输出电压以及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548 mV、540 mV;120.31 mW/m3、116.83 mW/m3。电极间距的减小有利于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相比反应器B,电极间距较小的反应器A对COD的去除率高出-0.2%~4.7%,对NH4+-N的去除率高出-5.6%~1 1.9%,最大功率密度高出2.9%~73.2%。(2)阴极微生物的引入使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进水COD分别为500 mg/L、1000 mg/L和2000 mg/L时,阴极加入微生物的反应器A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94.8%、91.5%,比同等条件下未加入微生物的反应器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出6.9%、5.0%和64.2%;反应器Al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99.5%、79.8%,比反应器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出9.6%、50.7%和70.2%。同时,阴极微生物的引入会显着抑制系统产电性能。进水COD为500 mg/L、1000 mg/L时,非生物阴极反应器A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72.39 mW/m3、185.80 mW/m3,阴极微生物的加入使反应器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下降了 53.34%、27.7%。(3)在属水平上,反应器A阳极微生物中菌属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菌,如Sulfuritalea菌属、水螺旋菌属、Arcobacter菌属、脱硫菌属、假单胞菌属、氨基酸杆菌属及土杆菌属等。而反应器B阳极微生物中则存在较多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如Anaerofustis菌属、Sedimentibacter菌属及Desulfitobacterium菌属。反应器A、B阳极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总占比分别为17.15%、14.78%。从电子传递角度猜测阳极存在更多革兰氏阴性菌的反应器A电活性更好,这与反应器的宏观产电情况一致。(4)反应器A的阴极微生物中包含较多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且部分菌种已被证实具有电活性,但阴极微生物的引入使阴极产电半反应的反应物(O2、NO2-和NO3-)减少,由此对系统产电性能造成更大的抑制作用。因而反应器A中阴极微生物的引入对系统的产电性能有限制作用。
赵哲[9](2020)在《厌氧-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参数研究及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染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等特点。本论文以河北三利毛纺有限公司产生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填料的投加构成厌氧-A/O工艺反应器,使用模拟印染废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填料种类和回流比对厌氧-A/O工艺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然后使用实际印染废水进一步验证厌氧-A/O工艺反应器在以上研究的参数下,处理该种印染废水的可行性。稳定后,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厌氧-A/O工艺反应器各个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结论及数据进行了厌氧-A/O工艺的工程设计。厌氧-A/O工艺反应器启动阶段稳定后,进水COD为1600 mg/L,出水COD为63 mg/L,COD去除率为96%,色度去除率为79%。启动完成后即先后对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和回流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HRT为48 h时反应器出水效果最好,此时COD、NH4+-N、色度的去除效果分别为95%、82%和79%,苯胺生成量为0.52mg/L。在最优HRT条件下开始研究填料种类对厌氧-A/O工艺反应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填料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其它两种填料。此时COD、NH4+-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8%、94%和85%,苯胺生成量为0.48 mg/L。然后在最优HRT和填料条件下开始研究回流比对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时反应器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COD、TN、NH4+-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68%、94%和80%,苯胺生成量为0.42 mg/L。厌氧-A/O工艺处理模拟废水的研究结束后,在研究的最优条件下,通过使用实际印染废水验证处理效果。厌氧-A/O工艺反应器运行稳定后,COD、TN、NH4+-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7%、67%、96%和67%,苯胺生成量为0.78 mg/L。通过高通量测序表明,厌氧池中部微生物群落的丰度都低于底部的微生物群落丰度,缺氧池微生物的丰度最低,好氧池中微生物的丰度明显高于缺氧池。反应器厌氧池底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都大于中部的,好氧池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大于缺氧池的。反应器在门水平上主要的物种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具有硝化作用。拟杆菌门是水解酸化与反硝化的主要门类。反应器在属水平上主要的物种有肠杆菌属、微丝菌属、脱硫杆菌属。肠杆菌属可以进行脱色与水解酸化。从试验结果看,厌氧-A/O工艺反应器可有效降低工厂产生的印染废水污染指标,本次试验厌氧-A/O工艺适合于处理河北三利毛纺有限公司产生的印染废水。
邓敬敏[10](2020)在《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8%。与此同时,由石化行业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年排放量可高达35.5亿吨,位居整个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首。随着石油炼制过程中加工重质原油比例持续增加,炼化废水的生物毒性、处理负荷和生物降解难度不断提高,废水水质不断恶化。目前,生化处理阶段为整个炼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近年来,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衍生出来的具有同步脱碳脱氮效果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众多生化处理新工艺中脱颖而出,该方法污泥沉降性能好,生物量大,处理负荷高,形成的颗粒污泥结构致密,能够耐受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优势并针对该技术在炼化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拟采用生物强化方法构建具有石油降解功能的微生物菌群并通过固定化的方法与载体结合,将其投加到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从固定化载体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机污染物去除性能、颗粒污泥形态、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来考察不同反应器中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情况、反应器运行性能和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变化。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石油降解菌群(Brevundimonas sp.Y1、Bacillus sp.Y2、Microbacterium sp.Y4、Rhodococcus sp.Y5、Bacillus sp.Y6、Bacillus sp.Y7和Planococcus sp.Y8)在2:1.5:1.5:1.5:2:1:2的投加比例时,对石油的降解效果最佳,达到55.06%。投加至SBR反应器中可以发现,生物炭和活性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可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与空白反应器相比,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反应器在10天内已经基本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其中污泥粒径大于0.45 mm的颗粒污泥分别占69.11%和84.24%。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呈椭球形,表面粗糙,但结构完整。其微生物组成多以短杆菌和丝状菌为主,还伴随着少量的球菌。添加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平均COD的去除效果均高于98%。生物炭和活性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添加可以缓解炼化废水的生物毒性,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也提高了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生物炭与活性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小,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的石油降解菌群含量均高于其他反应器,该研究证实了通过多孔炭载体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不易流失、生物稳定性高,对炼化废水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本研究为生物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啤酒废水资源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啤酒废水培养光合细菌 |
2 啤酒废水发酵产氢和甲烷 |
3 啤酒废水培养微藻 |
4 啤酒废水作为外加碳源 |
5 啤酒废水生产PHA |
6 结语 |
(2)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
1.2.2 常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
1.2.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2.4 低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2.5 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
1.3.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 |
1.3.2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4 循环流生物反应器研究及应用 |
1.5 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CFD数值模拟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AL-MPDR实验室试验装置 |
2.1.2 AL-MPDR中试试验装置 |
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验用水 |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 |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 |
2.3.3 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 |
2.3.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2.4 试验方案 |
2.4.1 AL-MPDR流场特性研究方案 |
2.4.2 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方案 |
2.4.3 低温试验研究方案 |
2.4.4 低C/N试验研究方案 |
2.4.5 中试性能研究方案 |
第3章 AL-MPDR流场特性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AL-MPDR构建 |
3.3 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研究 |
3.3.1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模拟 |
3.3.2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清水验证试验 |
3.3.3 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特性 |
3.3.4 反应器内溶解氧分布规律 |
3.3.5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分布规律 |
3.4 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分析 |
3.4.1 不同曝气强度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2 不同HRT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3 反应器内OUR、TTC、EPS分布特征 |
3.4.4 反应器内有机物降解规律分析 |
3.4.5 反应器内氮的转化规律分析 |
3.5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代谢功能分析 |
3.5.1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
3.5.2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 |
3.5.3 微生物群落组成 |
3.5.4 微生物功能及代谢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对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4.1 引言 |
4.2 反应器运行控制策略 |
4.3 污染物去除性能 |
4.3.1 有机物的去除 |
4.3.2 氮的去除及脱氮机制分析 |
4.3.3 磷的去除 |
4.4 反应器污泥生化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4.4.1 TTC脱氢酶活性变化 |
4.4.2 胞外聚合物特性变化 |
4.4.3 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C/N对 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不同低C/N污染物去除性能 |
5.2.1 有机物的去除 |
5.2.2 氮的去除 |
5.2.3 磷的去除 |
5.3 不同低C/N反应器污泥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5.3.1 污泥沉降性能 |
5.3.2 污泥形态结构 |
5.3.3 污泥胞外聚合物 |
5.3.4 微生物菌群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L-MPDR处理城市污水中试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污水处理效果 |
6.2.1 运行期间水温变化 |
6.2.2 SS的去除 |
6.2.3 COD的去除 |
6.2.4 NH_4~+-N、TN的去除 |
6.2.5 TP的去除 |
6.3 AL-MPDR内 MLSS和 DO的变化 |
6.3.1 MLSS变化 |
6.3.2 DO变化 |
6.4 AL-MPDR中试装置微生物群落分析 |
6.4.1 装置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
6.4.2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影响 |
6.4.3 AL-MPDR功能菌群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文昌市龙楼镇区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2.1 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2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现状 |
1.3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3.2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应用现状 |
1.3.2.1 生物脱氮工艺 |
1.3.2.2 生物除磷工艺 |
1.3.2.3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龙楼镇区污水水量与水质预测研究 |
2.1 镇区概况 |
2.1.1 镇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
2.1.2 镇区排水系统现状与规划 |
2.2 污水预测及设计规模确定 |
2.2.1 污水量预测方法概述 |
2.2.2 镇区污水水量预测 |
2.3 镇区污水水质预测 |
2.3.1 近期水质预测 |
2.3.2 进水水质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
3.1 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初选 |
3.1.1 初选工艺介绍 |
3.1.2 初选工艺比较 |
3.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确定 |
3.2.1 研究依据 |
3.2.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3.2.3 AAO工艺参数试验分析 |
3.2.4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参数试验分析 |
3.2.5 污水处理构筑物及主要工艺参数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研究 |
4.1 污泥处理工艺方案论证 |
4.1.1 污泥量及污泥来源 |
4.1.2 污泥处理的要求 |
4.1.3 污泥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4.1.4 污泥性状分析 |
4.1.5 污泥处理主要工艺参数确定 |
4.2 污泥处置工艺方案论证 |
4.2.1 污泥处置常用方法简介 |
4.2.2 污泥处置的论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酵行业废水概述 |
1.1.1 发酵行业废水的特点 |
1.1.2 发酵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及处理工艺 |
1.2 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2.1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工艺来源和组成特点 |
1.2.2 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
1.3 好氧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针对工业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现状 |
1.3.2 AGS技术概述 |
1.3.3 AGS技术在发酵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
1.3.4 AGS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合成废水和柠檬酸生产废水培养 AGS 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通过合成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 |
2.3.2 通过柠檬酸生产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污泥负荷对 AGS 反应器运行过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好氧颗粒污泥的宏观形态变化 |
3.3.2 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形态 |
3.3.3 生物量浓度及污泥体积指数变化 |
3.3.4 粒径分布变化 |
3.3.5 颗粒化率变化 |
3.3.6 出水污染物浓度及去除率变化 |
3.3.7 不同工艺的运行参数及处理效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试规模下利用AGS技术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变化 |
4.3.2 生物量浓度和污泥体积指数 |
4.3.3 颗粒粒径分布及颗粒化率 |
4.3.4 反应周期内污染物浓度变化 |
4.3.5 出水污染物浓度及去除率变化 |
4.3.6 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及恢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1.1.1 城市污水产生和处理现状 |
1.1.2 城市污水的能源回收潜力与方式 |
1.2 城市污水有机物富集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高负荷活性污泥(HRAS)工艺 |
1.2.2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工艺 |
1.2.3 膜分离技术 |
1.3 城市污水的生物能源回收技术 |
1.3.1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
1.3.2 AnMBR技术 |
1.3.3 AnDMBR技术 |
1.3.4 AnDMBR和AnMBR工艺性能比较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动态膜组件及污水水质 |
2.1.1 动态膜材料与膜组件 |
2.1.2 污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 |
2.2.1 污水分级实验 |
2.2.2 DMF污水浓缩实验 |
2.2.3 AnDMBR中DM形成实验 |
2.2.4 AnDMBR厌氧发酵城市污水浓缩液实验 |
2.2.5 分析指标 |
2.3 污泥及泥饼分析 |
2.3.1 污泥及泥饼层前期预处理 |
2.3.2 BMP及SMA实验 |
2.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2.4 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4.2 仪器分析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据差异性分析 |
2.5.2 数据相关性分析 |
2.5.3 产气数据模拟分析 |
3 动态膜过滤工艺(DMF)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
3.1 DMF-AnDMBR系统的构建原理 |
3.2 DMF的优化与污水浓缩效能 |
3.2.1 城市污水分级特性 |
3.2.2 DMF的工艺条件优化 |
3.2.3 DMF的污水浓缩效能 |
3.3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1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2 污水和污水浓缩液的差异分析 |
3.3.3 污水浓缩液中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分析 |
3.3.4 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AnDMBR中动态膜的形成方式与优化研究 |
4.1 厌氧动态膜形成方式对比 |
4.1.1 过滤性能分析 |
4.1.2 常规污染物去除分析 |
4.1.3 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分析 |
4.2 动态膜的性质分析 |
4.2.1 动态膜的物化性质 |
4.2.2 动态膜的形态分析 |
4.2.3 动态膜的阻力分析 |
4.3 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的优化 |
4.3.1 不同预涂参数设置下动态膜运行特性 |
4.3.2 最优预涂条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的工艺性能研究 |
5.1 温度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1.1 过滤性能 |
5.1.2 COD去除率与产甲烷分析 |
5.1.3 DM膜组件的清洗 |
5.2 反应器构型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2.1 过滤性能 |
5.2.2 COD去除及产甲烷分析 |
5.2.3 污泥及泥饼性质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3.2 不同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DMF-AnDMBR污水浓缩与产能系统评价 |
6.1 DMF-AnDMBR的水质评价 |
6.2 COD平衡及能量收支平衡分析 |
6.2.1 COD平衡分析 |
6.2.2 能量收支平衡计算分析 |
6.3 DMF-AnDMBR的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6)基于MBBR工艺的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污染现状 |
1.2.1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
1.2.2 水污染的危害 |
1.2.3 水污染现状 |
1.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现状 |
1.3.1 活性污泥法 |
1.3.2 生物膜法 |
1.3.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试试验 |
2.1 试验厂区概况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3 试验装置 |
2.4 悬浮填料与试验用水 |
2.4.1 悬浮填料 |
2.4.2 试验用水 |
2.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2.6 活性污泥驯化 |
2.6.1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 |
2.6.2 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MLSS、SV值 |
2.6.3 活性污泥法最佳水力停留时间 |
2.7 悬浮填料投加量对COD、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
2.7.1 悬浮填料投加量的不同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2.7.2 悬浮填料投加量的不同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2.7.3 基于COD、氨氮的去除率对悬浮填料投加量的分析 |
2.8 悬浮填料对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2.9 实际工程提标改造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BBR+A/O”工艺设计 |
3.1 工艺流程确定 |
3.2 工艺流程分析 |
3.3 各构筑物选型及设计计算 |
3.3.1 中格栅选型及计算 |
3.3.2 调节池 |
3.3.3 提升泵 |
3.3.4 旋流沉砂池 |
3.3.5 MBBR主体工艺 |
3.3.6 竖流沉淀池 |
3.3.7 纤维转盘滤池 |
3.3.8 纤维转盘缓冲池 |
3.3.9 消毒池 |
3.3.10 贮泥池 |
3.3.11 污泥脱水设备 |
3.3.12 附属构筑物及附属设备 |
3.4 构筑物尺寸一览表 |
3.5 设备一览表 |
3.6 高程计算 |
3.6.1 水头损失 |
3.6.2 标高计算 |
第四章 投资估算 |
4.1 估算依据 |
4.2 土建工程投资估算 |
4.3 设备、材料投资估算 |
4.4 运行成本估算 |
4.5 投资估算汇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UASB+CASS组合工艺处理啤酒生产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 废水来源及水量水质 |
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构筑物 |
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2.2 主要处理构筑物 |
1) 集水井。 |
2) 初沉池。 |
3) 调节池。 |
4) UASB反应器。 |
5) CASS反应器。 |
6) 砂滤池。 |
7) 事故池。 |
8) 污泥浓缩池。 |
3 工程调试 |
3.1 UASB调试 |
3.2 CASS反应器调试 |
4 运行情况 |
5 技术经济分析 |
6 结论 |
(8)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及水污染现状 |
1.1.2 啤酒工业废水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及工作原理 |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类型 |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
1.3 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 |
1.3.1 CW-MFC的研究现状 |
1.3.2 产电性能影响因素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的构建 |
2.2 实验装置的接种和启动 |
2.2.1 特殊菌种的培养 |
2.2.2 反应器接种及实验用水 |
2.3 实验仪器 |
2.4 水质检测析方法 |
2.5 电化学检测方法 |
2.6 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
3 CW-MFC系统污水处理及产电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整体运行效果 |
3.2 不同HRT对 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HRT下污水净化效果 |
3.2.2 不同HRT下产电性能 |
3.3 进水COD对 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进水COD下污水净化效果 |
3.3.2 不同进水COD下产电性能 |
3.4 电极间距对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电极间距下污水净化效果 |
3.4.2 不同电极间距下产电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4 阴极微生物对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阴极微生物对CW-MFC系统污水净化性能的影响 |
4.2.1 污染物去除效果 |
4.2.2 反应器沿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4.3 阴极微生物对CW-MFC系统产电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CW-MFC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
5.1 CW-MFC系统阳极微生物种群分析 |
5.1.1 阳极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5.1.2 阳极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2 CW-MFC系统阴极微生物种群分析 |
5.2.1 阴极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5.2.2 阴极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厌氧-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参数研究及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行业背景和课题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课题背景 |
1.2 我国印染废水特征 |
1.3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物化法 |
1.3.2 生物法 |
1.4 厌氧-A/O工艺概述 |
1.4.1 厌氧-A/O工艺原理及特点 |
1.4.2 厌氧-A/O工艺研究现状 |
1.5 填料概述 |
1.5.1 填料的作用和种类 |
1.5.2 填料在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性质 |
2.1.2 填料性质 |
2.1.3 药品规格 |
2.2 实验设备 |
2.3 微生物群落结构测试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3 厌氧-A/O工艺的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
3.1 接种污泥驯化 |
3.2 启动阶段研究 |
3.3 水力停留时间的优化研究 |
3.4 水力停留时间优化阶段小结 |
3.4.1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反应器的处理效果比较 |
3.4.2 反应器的各个阶段出水情况 |
3.5 填料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3.5.1 海绵填料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2 组合填料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3 玄武岩填料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4 填料阶段研究小结 |
3.6 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厌氧-A/O工艺的运行状况及微生物群落研究 |
4.1 反应器运行状况 |
4.1.1 COD变化规律 |
4.1.2 NH_4~+-N变化规律 |
4.1.3 色度变化规律 |
4.1.4 TN变化规律 |
4.1.5 苯胺变化规律 |
4.2 反应器各个阶段运行状况 |
4.3 微生物群落结构 |
4.3.1 系统内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 |
4.3.2 门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4.3.3 属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厌氧-A/O工艺工程设计 |
5.1 设计进出水水质、水量 |
5.2 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
5.3 厌氧池阶段计算说明 |
5.3.1 厌氧池体积 |
5.3.2 气体收集装置 |
5.3.3 排泥设备 |
5.4 缺氧池阶段计算说明 |
5.5 好氧池阶段计算说明 |
5.6 高程布置 |
5.7 工程投资估算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炼化废水的特性及危害 |
1.2 炼化废水的生化处理技术 |
1.3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3.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概述 |
1.3.2 好氧污泥颗粒化形成机理 |
1.3.3 好氧污泥颗粒化影响因素 |
1.4 微生物强化技术 |
1.4.1 石油降解菌的种类及其降解机理 |
1.4.2 石油降解菌的应用 |
1.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
1.5.1 固定化方法 |
1.5.2 固定化载体 |
1.5.3 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与评价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 |
2.2.2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3 石油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
2.2.4 石油样品组分分析 |
2.2.5 石油降解菌的生物降解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纯化 |
2.3.2 石油降解菌的鉴定 |
2.3.3 石油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
2.3.4 石油四组分分析 |
2.3.5 石油降解菌降油效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分析方法 |
3.2.1 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 |
3.2.2 石油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 |
3.2.3 石油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效果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油降解菌群降解效果分析 |
3.3.2 石油降解菌群降解效果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4.1.3 实验所用培养基 |
4.1.4 实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4.2 实验分析方法 |
4.2.1 石油降解菌群的固定化 |
4.2.2 生物量的测定 |
4.2.3 分析指标和方法 |
4.2.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4.3.2 反应器运行效果分析 |
4.3.3 污泥颗粒化效果分析 |
4.3.4 微生物群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啤酒废水资源化研究进展[J]. 李宛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10)
- [2]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D]. 艾胜书.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文昌市龙楼镇区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研究[D]. 桑林林. 扬州大学, 2021(08)
- [4]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工艺研究[D]. 张凯宁. 江南大学, 2021(01)
- [5]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D]. 杨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MBBR工艺的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设计[D]. 宋吉.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UASB+CASS组合工艺处理啤酒生产废水[J]. 邹义龙,冯斐,邓觅,万金保.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0(03)
- [8]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研究[D]. 王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厌氧-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参数研究及工程设计[D]. 赵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的实验研究[D]. 邓敬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