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窗口”作用 做好服务工作——王忠禹接见各省区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负责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17)在《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H省驻京办事机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共青团工作在驻京办事机构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在加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联系、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的青年流动现象日益明显,青年思想价值观更加多元、视野更加开阔、学习愿望更加强烈、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成才需求更加多样,广大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易受到冲击。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工作面临来自外部环境巨大挑战的同时,内部也存在着组织定位不清晰、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力度缺乏、工作平台相对落后、工作保障缺乏等问题,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彰显重要。论文从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以H省驻京办事机构团委工作实践为范例,在对目前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共青团组织定位、完善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架构建设、完善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运行机制、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队伍建设、创新发挥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平台作用、加强驻京办共青团组织保障工作等多项促进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和建议。
张子新[2](2013)在《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文中提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设立,是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因为资料匮乏等原因,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题研究民国时期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学术成果,因此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深入研究,无疑有助于填补学术界的这一小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西藏驻京办事处是我们认识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窗口,对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因此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民国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间的不正常关系,是目前国外所谓“西藏独立”论的最主要理论根据,本文力图通过展示和分析这一时期西藏驻京办事处对中央和西藏地方间关系界定的各种档案材料,来论述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间关系的实质,从这个角度讲,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深入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国民政府时期西藏驻京办事处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西藏驻京办事处创设、发展和最后解散的整个历史过程,不仅从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组织构成、地位待遇、经费管理、人事特征、主要职员接替等方面对西藏驻京办事处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而且结合这一时期的具体藏事,如第三次康藏纠纷、青藏纠纷、九世班禅返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致祭、热振事件等,以及全国性重要会议、抗日救亡等国内重大政治活动和历史事件,论述了西藏驻京办事处在处理这些重要藏事,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本论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考证法,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西藏驻京办事处的汉、藏、英文材料,注意不同材料间的相互印证,并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以确保论述结论的正确性。民国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不仅与这一时期的其他藏区驻京机构有着相似性,并且因为国民政府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管理参照、甚至套用了国民政府其他中央部门的管理办法,因此本文也适当应用了历史比较法,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藏区其他主要驻京机构和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也通过国民政府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管理过程的分析,对国民政府在管理西藏驻京办事处过程中对中央部门管理办法的参照和套用进行了论述,以期较全面地体现国民政府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管理的特点。另外,本文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有关知情人士进行了采访,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确保对西藏驻京办事处认识的全面和准确。通过对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全面、深入地研究,可以看出,虽然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地位不高,所任命的官员在西藏地方政府中也并没有非常显赫的政治地位,并且受制于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间极不正常的关系的影响,以及国民政府中央推行的消极治藏政策,它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中央和西藏地方间的关系。但是,正是因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存在,使国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间实现了直接沟通,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双方发生大的误解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双方关系。正因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存在,使与中央政府相距“鸾远”,且交通极为不便的西藏地方得以就近派遣代表参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全国性重要政治活动,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西藏地方认可并接受国民政府中央政府地位的最主要历史证据之一。总体上来看,虽然西藏驻京办事处所发挥的实际效用有限,但是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间关系来说,却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存在,以及由它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对当时中央政府权威的认可和承认,成为这一时期中央和西藏地方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本文在广泛引用文献材料,对不同历史文献进行相互印证、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误记、漏载的历史问题进行了纠正、补充,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相关历史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
韩晓晔[3](2013)在《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既是一项新闻语言学的工作,也是一项语用学和批评语言学的工作。任何学术都是目标、问题、方法的统一。中国语言学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往往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语法修辞分析的语料或是语体研究的文本加以分析,但新闻语言也是一种公共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既是社会生活现代性的一种标志,更是对于社会语言生活现代性的一种型塑,新闻语言已经明显承担起为社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发展导夫先路的任务。因此,本文的基本目标是:第一,通过对于中国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分析,了解新闻语言在指称序列问题上的性质、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动因,丰富语言学对于指称序列的认识:第二,更要通过对新闻语言中指称的序列问题的具体考察,有效地认识中国新闻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识中国新闻语言现代性艰难而有效的进步,认识如何推进中国新闻语言乃至整个社会语言生活的现代化、民主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新闻语言是如何揭示着同时也型塑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具有几千年宗法制传统,当代中国正大步迈向现代化;中国的新闻生活是一个具有高度的信息垄断性,中国新闻正在发生强烈的现代变革;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序列”正是语序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选择中国新闻语言的指称序列问题,这既是一个中国当代生活中一个非常“自己”的重要问题,也是汉语研究中一个更加“自己”的问题.本文的主要方法是:以批评语言学、“新言语行为分析”、观念史学等为主要理论工具,以创刊至今的《人民日报》为主要语料来源。由此,我们从对“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重新定义出发,讨论了新闻语言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类别,指出“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就是“新闻媒体语言中由若干成员按一定维度在线性过程中排列的集合而构成的一种图式。这一图式不断的强烈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不断的重塑社会的意识形态”。由此,新闻语言指称序列应该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序列和重要序列。他们的语用规律非常不一致,前辈学者研究发现的制约汉语序列的规则,通常只适用于新闻语言中的一般序列,而重要序列则需要另加分析。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成为“新闻”传播,只有“目标受众最需要的”的才最有资格成为“新闻”,由此,我们必须首先分析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人物、重要地名、重要机构和重要术语等类指称序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人物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关系。指出新闻报道中多是比较僵化、死板、固定的按照官衔或者职衔的高低来排序,忽略了新闻的关联性和易读性等原则。接着,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争议地名的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对于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性的问题,也是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新闻立场与话语权力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分析了有争议地区地名指称形式的语用原则应该遵循“新闻客观”、“国家利益”、“语用有序”三大原则,以及“原叙转述分别”、“行为主体与行为匹配”、“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分别”、“标题正文分别”等具体原则。其次,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权力机构指称序列,考察了我国权力机构指称序列的变化与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提高的关系。再次,我们通过分析政治核心术语指称序列,考察了其变化与我国社会思想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此外,我们还通过对新闻语言中其他的特殊序列,包括我国现代宗教的排序、各民主党派的排序以及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的指称序列的分析,考察了序列变化与生活多元化的关系。最后,我们从“新言语行为分析”和范畴化、关联理论等角度讨论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动因和语用原则,对如何促进中国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提出我们的认识。并汇总出改革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的一系列建言。
朱翔[4](2013)在《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文中认为南京英商和记洋行(International Export Company )是英国联合冷藏公司在华分公司,1916年在香港注册,位于南京下关宝塔桥江边。本文的研究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对与近代史有重要联系的诸如外商征地制度、不平等条约与外事保护、民族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乃至南京大屠杀等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个案的分析与思考。和记洋行主要从事鸡蛋、牛肉等农副产品的采购、生产及出口业务,满足欧美市场的食品需求,是联合冷藏公司全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记洋行的业务模式有利于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也带动了民族资本的投资,促进行业的变革。一战期间,和记洋行承担了保障英国食品供应的战略任务,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外交支持,助其在华事业的发展。和记洋行推动了近代南京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造就了南京早期的产业工人。近代南京动荡的政治环境是和记洋行业务衰落的主要原因。五卅运动时期,和记洋行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同时,工人内部在劫持罗步洲事件及是否坚持罢工等问题上意见分歧,甚至对抗。本文也对“七·三一”惨案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些探讨。1930年和记洋行失业工人引发的“四·三”惨案,是中国共产党精心组织并施行的重大政治事件,本文结合了档案及各种史料,再现了事件的经过。“四·三”惨案也导致了中国共产党斗争路线的急遽左倾,也是晓庄师范学校被强行封闭的直接原因。由于持续不断的工潮进一步导致了生产的衰退,而业务的衰落又会进一步激化劳资冲突,最终导致了和记的关厂。同时,本文也对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和记洋行也做了细致的考证,维护历史真相,也对学界关注较少的买办韩永清、和记共产党员邓定海的有关史事进行了考证,有助于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研究认为,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从其创办,发展、衰落直到1956年被改造为南京市肉联厂,也见证了近代中国、近代南京的风云变幻。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的历史也是南京近代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周和[5](2012)在《合作治理视域下的香港区议会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由传统公共行政往新公共行政的转变过程中,政府也由过去注重“公平”和“效率”之外开始关注“公平”,而随后由新公共行政往新公共管理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开始引入了市场化工具来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和效能。但在这些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共服务碎片化、政府空心化、公共权力的边缘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公民权的不断扩大促进了政府与公民、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公私合作关系的形成。于是,致力于促进形成这种关系的治理理论也开始盛行,例如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合作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等,而在这些治理理论当中,真正符合公民权且较大程度推进民主化的就是合作治理理论。基于此,本论文根据香港的特色而有针对性选取了合作理论,并将其作为分析香港区议会的理论工具。作为特别行政特区,回归后的香港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其过去合理部分,而我国中央政府也积极保证香港的地方自治,这些都促进了香港基层民主,香港区议会就是这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的区议会,是20世纪80年代港英政府所推出“地方行政”改革的一个产物。自成立以来,区议会在地区甚至整个香港事务上发挥重要咨询作用,不仅能促进社区建设、反映民意,还能监察地区层面的公共服务和推广政府举措。另一方面,香港政治各方面的发展,亦推动了区议会角色、结构、功能的相应发展。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以区议会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历史、管治、政制视角分析香港区议会的特点,最后针对香港区议会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完善路径。在历史角度上,笔者首先对包括区议会在内的区域组织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再着重探讨了香港区议会的制度背景、成长历程、结构组成、职权功能和运作方式,并针对现行区议会政策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评估。透过对区议会历史发展路径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区议会设立背后的制度因素和政治因素。从区议会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及效果来看,港英政府推行区议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英国延续其统治的一种政治安排,而不是致力于还政于民和权力下放。回归后,为了实现真正的权力下放,香港特区政府不仅在强化区议会原有咨询角色的同时,逐渐放开决策权,还加大了区议会在地方行政计划和地区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以进一步扩大区议会的职能。从特区区议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来看,特区政府旨在提高行政效率,以真正落实“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原则。尽管如今的区议会整体上运作较为顺利,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区议会的功能仍然有待完善。在管治角度上,笔者根据管治理念、管治权力、管治模式等方面对香港区议会功能进行总结,归纳并详细分析区议会与香港政府、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由于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加,香港特区政府越来越感觉到无能为力,为此,特区政府开始让渡公共权力,将区议会引入到治理体系当中,旨在依靠区议会来承担部分公共管理职能,从而尽可能提高香港管治能力。在政制角度上,笔者不仅分析并比较港英政府时期与香港特区政府时期政治体制的异同,并剖析香港区议会在整个香港政治体制架构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分别从组织、制度、法律层面展开区议会结构和功能。港英政府时期,民主和普选一直是香港政治体制所追求的目标,但香港基础政治制度的重心却并未朝这个方向推进,而且作为基层民意机构的区议会也大多在于提供一定社会服务的功能。回归后,区议会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许多专家和知识分子开始涌入区议会,特区政府也开始大力支持并促进区议会发展,使得区议会在香港公共问题解决上发挥了重要功能。最后,本文根据香港区议会结构和功能可能欠缺部分,以合作治理核心要素来提出香港区议会的完善路径:优化区议会结构、加强区议会职能、设立独立秘书处、加大财政支持、增加参政机会等等,这些对策满足了民意并一定程度推动了地方事务发展,但要真正发挥香港特区政府与区议会之间的合作治理功效,则涉及区议会结构、职能、人事、财政、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的有待改进。只有如此,作为香港重要部分的区议会,才能迎合中国“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促进香港的资本主义与大陆的社会主义互相促进和发展。
李斌[6](2011)在《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1919-1931)》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绪论部分主要分析选题的意义,界定了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的概念,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构,并指出了创新及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分十章论述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的互动关系。第一章主要分析废约运动全面兴起的政治环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为废约运动提供了浓厚的政治氛围及平台;苏俄发表对华宣言提升了国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的信心,而五四时期的国民大会运动及国民强烈的废约诉求,为废约运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全面兴起阶段的废约运动对南北政局的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引发的废约诉求,既是南北尝试统一的契机,同时,又是南北争端的纠结点。内政的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京政府废约外交的成效。第三章主要阐述废约运动对北京政府内政的影响。中日对山东问题的交涉,成为各派政治势力较量的重要借口,是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后来奉系主导的北京政府,既在国民政府的压力下试图加快废约的步伐,同时,又因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而力不从心。地方势力如冯玉祥、孙传芳等人的废约态度和主张反映了其政见的变化,对政局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废约政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共产党以废约反帝为打倒军阀和北京政府的号召,以民众运动为废约反帝的重要途径,突出国民党在废约运动中的作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在革命低潮时期,共产党坚持废约反帝并反对国民党,虽然废约运动及革命遭受挫折,但仍然为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精神食粮,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并取得最终的胜利。第五章主要分析中苏废约外交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一方面,苏俄的对华政策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策略如影随形,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积极和消息的双重作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对中苏废约交涉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又针因国共两党与苏俄的关系,中国掀起一股关于“赤化”和反“赤化”的大讨论和政治斗争。第六章主要论述废约运动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势力发展的相互促动。国民党以废约反帝为国民革命和北伐的重要旗帜,得到了大多数民心的支持,基本上取得了国家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尽管南京政府受到共产党的反对,但通过调整废约外交为修约外交,南京政府得到了列强的承认,在一定意义上稳定了其政治地位。第七章主要介绍政府决策机制外的团体组织的废约情况及其对政治的影响。政府成立的正式组织,为政府的废约政策出谋划策,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作用。各种非政府团体组织具有很强的协作性,外争国权,内争民主,对国民革命的发展和废约运动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第八章主要阐述知识阶层对废约运动及政局的关注。知识阶层在废约运动中不仅提出或“先内后外”或“先外后内”的,或激烈或温和的废约主张,而且关注南北政府和国共两党在政局中的地位变化,对列强态度的影响也予以评判,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的渴求。第九章主要分析废约运动与国民会议运动及各惨案事件引发的爱国运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广大民众将废约纳入国民会议的议案,共同推动了国民会议运动的开展,掀起了一股要求政治民主的风潮。由惨案事件引发的爱国运动,其主要内涵也是废除不平等条约,既推动了废约运动的深入,又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第十章主要分析了废约运动中经济文化领域的斗争与民国政治的关系。抵货运动、国货运动、商会的斗争,非基督教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等,既是废约运动的重要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还具有极大的政治斗争意义。结语部分主要论述在民族主义的驱动下,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的相互影响。废约与否,成为民众评判政治势力的重要指标,成为“得道”与“失道”的筹码。同时,也是其时判断民众和思想界政见的重要标准。
黄建雄[7](2010)在《“潜沟通”:当代中国“驻京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驻京办”是京外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派驻北京的办事机构。本文旨在对我国地方政府“驻京办”产生的根源及其功能和行为逻辑进行分析和解释。强调“驻京办”作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沟通渠道,其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在我国也有长久的历史。不过,不同时期的“驻京办”的结构、功能及其行为方式不尽相同。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驻京办”实际上是我国法定政府体系之外的半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其行为也是一种半公开化的沟通方式,可称之为一种“潜沟通”。这与中央权力和资源过分集中及不规范和不透明的分配体制有关。只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政府体制及资源分配机制,理顺中央与地方权责利关系,使驻京办的“潜沟通”显性化,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驻京办”问题。本文共分八章进行讨论。第一章,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驻京办”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本研究所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厘清了分析思路和论文的框架,交待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传统社会“驻京办”。以历史回顾的方式,对传统中国社会的“驻京办”的雏形“留邸”、“进奏院”、“会馆”等进行了介绍,指出传统社会“驻京办”的功能就是“耳目、进奏和乡谊”。在信息的沟通方面,体现的是“君臣”、“臣民”之间的私人之间的沟通。第三章,当代中国“驻京办”的发展。主要介绍了解放初期“驻京办”的建设、60年代“驻京办”的两次撤销、改革开放后“驻京办”的发展。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驻京办”的快速增长,重点对2000年以来“驻京办”的功能的拓展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当代中国“驻京办”的建置与管理。对当前中国“驻京办”的性质、类型、设施、机构设置等进行客观介绍和归纳。在“驻京办”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着重介绍了“驻京办”内部管理以及“驻京办”的规范与管理体制。第五章,“驻京办”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从“驻京办”的竞取资源、信息传输、接待服务、经济协作、信访维稳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第六章,“驻京办”的工作方法与流程。从“驻京办”的工作对象入手,分别介绍了“驻京办”与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派出地政府之间的沟通。“驻京办”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工作对象是有明确的指向性的,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工作方法,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同时,还介绍了“驻京办”在工作方式上的乡情和人际规则、服务与情报规则、产业与招商规则等。第七章,“潜沟通”:“驻京办”的产生及其行为的逻辑。文章指出,其一,“驻京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在中国自古以来,存在了一千八百多年,日本、德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也有类似“驻京办”机构,其本质就是加强中央与地方的一种沟通方式。其二,我国“驻京办”是一种半制度化的沟通渠道,是制度化的沟通渠道的补充,是一种法定政府体系之外的产物。其三,“驻京办”是一种半公开化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半暗半明、非黑非白的“灰色沟通”,本文视之为是一种“潜沟通”。第八章,“驻京办”的改革:“潜沟通”的显性化。“驻京办”发展到现在,社会对其有许多议论和不同看法,既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更有来自于体制内的约束。社会上有关“驻京办”的去留问题,应放在整个政治体制的宏观视野下进行思考和理性的分析,而不应就“驻京办”论“驻京办”。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的意见,可以看作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是中央与地方从各自需要出发,相互妥协的产物,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要从根本上解决“驻京办”问题,就要使“驻京办”“沟通”公开化、透明化,也即“潜沟通”的显性化,让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畅通民主渠道,建设民主、法治政府。
孙宝根[8](2004)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缉私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考察,目的是揭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局限性。 本文认为,战时走私不仅有助于日寇实现其“以战养战”之阴谋,而且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都给中国抗战带来巨大冲击,严重破坏了国统区的工农业经济,影响了国民政府财政税收,腐蚀了公务员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采取的缉私策略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认为,为应对战时日趋猖獗的走私活动,国民政府首先自上而下地整顿海关行政,逐步健全海关缉私组织机构,组建关警队,加强海关缉私队伍建设,以保证各海关的缉私工作顺利进行;国民政府从修订海关章程条例入手,重申海上缉私主权,废除了“会讯”制度,颁行《海关缉私条例》和设立海关罚则评议会,恢复了中国海关的缉私主权和走私违章处分的管辖权,扭转了在外籍税务司制度下海关缉私形同虚设的反常现象,在国家法权思想和民族自主精神的基础上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全面调整缉私工作的整体格局,强化财政部缉私署 中文提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卜一一四45)的缉私职能,统一缉私机关,颁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缉私行为,明确缉私职责,切实加强反走私情报信息、工作,加强缉私警黔‘队伍的建设,初创针一对缉私人员的督察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战时缉私制度,取得了显着的缉私成效。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充分运用查禁走私与利用走私的策略,争取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了抗战。 本文认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缉私策略和抬施基本适应战时日寇对华走私策略的擅变。但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处于进攻地位,国民政府整个经济抗战战略具有明显的应战意味,其缉私策略和措施始终处于被动的应对地位,因此,对国民政府缉私成效不应有过高的估计;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战时政治、经济、军事体制存在着根本性的制度缺陷,造成缉私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导致战时走私严重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发祥[9](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渠长根[10](2003)在《功罪千秋 ——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表明1938年发生的花园口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花园口事件研究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现代史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军事史的重要内容,同时具有多学科的价值。 花园口事件研究经历了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中国大陆和台湾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而且,各自走过了具有自我特色的研究道路,也各自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所有这些研究又都是分散的、杂乱的、浅层次的,而且,尚未出现具有针对性的宏观系统研究。此次以1938—1945年为时间界限所进行的花园口事件再探讨,是对以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更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化的专题研究。 一个原则。坚持“论从史出,理由事生”。对于花园口事件,无论是在现象描述、过程梳理,还是在得失论述、功过提示等诸方面,力求以当事人、亲历者的记录为依据,依托档案资料建立研究平台,以述为主,以论为辅,述中见论,由述求解。 三个历史规定性。第一,花园口决堤发生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首先是一个抗击外敌入侵的军事行为。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弱国、穷国抵御强大的敌人的民族战争。花园口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是既定的和难以回避的。第三,考察、评价花园口事件,既要立足抗战的军事立场,同时还应兼及政治、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既不能以单纯军事观点论事,也不能从纯粹的政治立场出发回溯过去。 两种条件。在目前情况下,重新审视花园口事件所面临的环境是双重性的,既有有利的层面,也有不利的因素。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现并公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其彼此之间得以相互印证,从而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而且还弥补了一些史料的空缺,因此夯实了研究的基础,拓展了研究的空间。从消极的方面看,在一些重要史料相继面世的同时,也有一些史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正在丧失其佐证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进一步研究花园口事件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确属刻不容缓。另外,1938—1945年毕竟其时不久、其事不远,至今,花园口事件还带有一定的敏感性。这是学术研究不容回避的困扰。 两个基本任务。第一,根据新的史料对过去的结论进行验证和重新确认。比如,关于花园口决堤的时候有没有通知和疏散居民的措施和行动,对此,以前是完全否认的,新的资料表明并非如此。再如,是谁最早提出利用黄河的伟大障碍力和破坏力,打击、削弱日军的强劲攻势,现在证实不是陈果夫而是法肯豪森,还比如中国军事领导机关“以水代兵”、“以黄制敌”决策的形成确实就是草率、匆忙的吗?也未必。第二,对过去研究中遗留的空白和缺陷进行补缺平遗。这又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填补前人研究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却因缺乏史料而留下的空白。如花园口决堤是“炸堤”还是“掘堤”,决堤成功后,到底是谁率先把这一重大消息公布于世的;再如1945年日本谋求投降的活动跟黄泛区有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二是开创性地检证前人研究时并未发现的问题和遗缺。如花园口决堤之后,国民政府对黄泛区的救助救济政策和行动,再如黄泛区形成后,中国军民在此开展的艰苦抗战的具体情形等。 六个步骤。第一,从日本处心积虑发动侵华战争的战略与策略出发,研究日本全面占领中国的军事进攻路线,回顾、展示中国政府相应的对策运筹及实际的抵抗行动,结合战争变化、推延的态势,显现中、日两国军队在中原尤其是河南正面交锋的必然性,特别是黄河被利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整理在战争形势下,中国利用黄河制约日军进攻这一思想的发生、演变和决策过程,揭示其酝酿、决定时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要素的互动关系。第二,全面展示花园口决堤的具体行动过程和决堤真相的社会传播过程,分析决堤给中、日双方所造成的近期直接后果,尤其是对日军进攻态势的巨大影响。第三,论述花园口决堤的另一后果一一副产品一一黄泛区的形成过程和新黄河的军事价值,着重阐述中国军民是如何继续贯彻“以黄制敌”策略,利用黄河打击日伪政权的。第四,揭露日军在黄泛区内的殖民统治,再现中国军民在黄泛区艰苦而顽强的抗战历程,揭示中原抗战对全国抗战格局的支持和协调作用。第五,首次较为全面地披露国民政府对黄泛区的善后态度和救助救济政策与行动。第六,借助前面的过程梳理和事实再现,分析、提示对花园口事件的历史评价和功过推定。
二、发挥“窗口”作用 做好服务工作——王忠禹接见各省区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负责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窗口”作用 做好服务工作——王忠禹接见各省区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负责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H省驻京办事机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
1.3.2 国外类似“驻京办事机构”设置情况综述 |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理论基础 |
2.1 组织建设理论 |
2.1.1 组织的含义 |
2.1.2 组织结构 |
2.1.3 组织设计 |
2.1.4 组织理论发展 |
2.2 共青团组织建设基本内容 |
2.2.1 共青团组织特点 |
2.2.2 共青团组织战略与目标 |
2.2.3 共青团组织结构建设 |
2.2.4 共青团制度体系建设 |
2.2.5 团干部与团员队伍建设 |
2.3 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特点 |
2.3.1 驻京办事机构的特点 |
2.3.2 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的特点 |
3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现状及问题 |
3.1 驻京办事机构沿革 |
3.2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现状 |
3.2.1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基本情况 |
3.2.2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挑战 |
3.3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外部环境 |
3.3.1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外部环境变化 |
3.3.2 共青团中央对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要求 |
3.4 H省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内部问题 |
3.4.1 组织定位困境 |
3.4.2 机构设置不合理 |
3.4.3 运行机制不健全 |
3.4.4 队伍建设力度缺乏 |
3.4.5 工作平台相对落后 |
3.4.6 工作保障缺乏 |
4 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措施 |
4.1 明确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定位 |
4.2 完善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架构建设 |
4.2.1 强化组织体系 |
4.2.2 合理设置组织机构 |
4.2.3 加强各处室团支部建设 |
4.3 完善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运行机制 |
4.3.1 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
4.3.2 协同推进保障机制 |
4.3.3 探索建立社会化运行机制 |
4.3.4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
4.4 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队伍建设 |
4.4.1 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团干部队伍建设 |
4.4.2 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团员队伍建设 |
4.5 创新地发挥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平台作用 |
4.5.1 宣传平台 |
4.5.2 发展平台 |
4.5.3 服务平台 |
4.6 加强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保障工作 |
4.6.1 加强工作资金保障 |
4.6.2 提高信息化水平 |
5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问题和不足 |
第1章 设置西藏驻京机构的动因探究 |
1.1 南京国民政府前的西藏驻京人员 |
1.2 南京国民政府强化对藏治理 |
1.3 西藏地方政府内向的必然性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创设、组织和职能 |
2.1 西藏驻京机构的创设与发展 |
2.2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组织构成 |
2.3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堪准洛松” |
2.4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历任处长及主要职员 |
2.5 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基本职能 |
2.6 与藏区其他驻京机构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重大涉藏纠纷中的作用 |
3.1 对康藏纠纷的调处 |
3.2 参与调解青藏纠纷 |
3.3 在“中印运输线”交涉及“外交局事件”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藏内部事务的延伸 |
4.1 与班禅系统的关系 |
4.2 对班禅回藏事宜的交涉 |
4.3 在“热振事件”中的作用 |
4.4 参与达赖喇嘛圆寂致祭及转世灵童的寻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与中央政府的政治活动 |
5.1 参政议政: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作用 |
5.2 参与孙中山奉安大典与中山陵谒陵 |
5.3 积极促成中央大员入藏 |
5.4 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办事处的历史认识 |
6.1 在西藏与国民政府关系方面的作用 |
6.2 西藏驻京办事处与蒙藏委员会的关系 |
6.3 西藏驻京办事处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新闻指称序列的研究现状、分析思路和论文框架 |
1.1 研究现状 |
1.1.1 新闻语言问题的研究现状 |
1.1.2 指称问题的研究现状 |
1.1.3 序列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 分析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理论资源 |
1.2.3 技术路径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类型 |
2.1 序列的基本性质 |
2.1.1 序列的基本要素 |
2.1.2 序列的一般特性 |
2.1.3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属性 |
2.2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基本类型 |
2.2.1 一般序列与重要序列 |
2.2.2 固化序列、半固化序列、非固化序列 |
2.2.3 显性序列和非显性序列 |
2.2.4 单一序列和非单一序列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与国家的民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一 |
3.1 新闻语言中人物身份指称常见类型 |
3.1.1 单纯性指称 |
3.1.2 复合性指称 |
3.2 新闻语言中人物复合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
3.3 新闻语言中不同人物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
3.3.1 对新闻报道中两份名单序列的解析 |
3.3.2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一般语用规则 |
3.3.3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最新语用规则 |
3.4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3.4.1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3.4.2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3.4.3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四章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二 |
4.1 与中国主权相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研究 |
4.1.1 “钓鱼岛”与“尖阁群岛”指称分析 |
4.1.2 “南沙群岛”与“斯普拉特利群岛”指称分析 |
4.1.3 有关“黄岩岛”指称分析 |
4.1.4 “中国南海”与“南中国海”指称分析 |
4.2 与中国主权无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问题研究 |
4.2.1 “北方四岛”与“南千岛群岛”指称分析 |
4.2.2 “独岛”与“竹岛”指称分析 |
4.2.3 “马岛”与“福克兰群岛”指称分析 |
4.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4.3.1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4.3.2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4.3.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五章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与社会的法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三 |
5.1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指称序列 |
5.1.1 “党政军”与“四大班子”指称序列 |
5.1.2 “党委”与“人大”指称序列 |
5.1.3 “党委”与“政府”指称序列 |
5.1.4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指称序列 |
5.2 国家司法机构的指称序列 |
5.2.1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类型 |
5.2.2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解释 |
5.3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指称序列 |
5.3.1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变化 |
5.3.2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基本规律 |
5.4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
5.4.1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5.4.2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5.4.3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六章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与思想的现代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四 |
6.1 中共指导思想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6.1.2 邓小平理论 |
6.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1.4 科学发展观 |
6.2 国家建设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2.1.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
6.2.2. 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
6.2.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指称的新四化 |
6.3 社会发展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3.1. “民主”、“文明”两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3.2. 富强、民主、文明三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3.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
6.4. 社会发展总布局并列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
6.4.1.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2.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3.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4.4.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
6.5 价值观核心术语序列的变化 |
6.5.1. “五讲四美三热爱”指称序列 |
6.5.2. “三讲”与“两个治国方略”指称序列 |
6.5.3. “八荣八耻”指称序列 |
6.5.4. “24字”核心价值观指称序列 |
6.6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
6.6.1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6.6.2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6.6.3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七章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与生活的多元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五 |
7.1 新闻语言中宗教指称序列研究 |
7.2 新闻语言中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研究 |
7.2.1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的特殊现象 |
7.2.2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特殊性的成因 |
7.3 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指称序列 |
7.4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
7.4.1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
7.4.2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
7.4.3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
第八章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分析 |
8.1 空间及其在时间上的投射: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排序的基本原则 |
8.1.1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一般原则 |
8.1.2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原则 |
8.2 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心理 |
8.2.1 新闻指称的范畴化 |
8.2.2 新闻指称序列的重新范畴化 |
8.3 型塑与被型塑: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意识形态功能 |
结语:本文的主要贡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附录:重要指称序列改革的建言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 |
第一节 近代南京开搏与城市经济发展 |
第二节 联合冷藏公司来华投资 |
一、和记洋行的创办人——韦思特兄弟 |
二、近代中国丰富的蛋产资源与汉口和记洋行的创办 |
第三节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在华业务发展 |
一、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的筹建、发展与工人的来源 |
二、一战期间业务的繁荣 |
三、社会环境影响与生产业务的衰落 |
第四节 和记洋行外庄交易模式 |
第五节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茂昌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竞争 |
第二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土地主权问题 |
第一节 和记与芜湖方面围绕租地权利的交涉 |
一、英商和记洋行与日商日清轮船公司芜湖租地优先权的争论 |
二、违约购地与放弃芜湖建厂的考证 |
第二节 金陵关监督冯国勋与和记的严重交涉 |
一、和记在南京征地 |
二、和记违规征地问题与冯国勋的交涉经过 |
第三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业务发展与英国外事保护 |
第一节 一战期间英、德关于南京英商和记洋行骡马出口问题的交涉 |
第二节 征购畜牛与地方的抵制 |
第三节 铜元运输与国内金融 |
第四节 围绕合肥蛋行的交涉 |
第五节 外事保护与和记洋行抗税 |
一、浦口码头停泊费的交涉 |
二、房捐问题 |
三、“三联单”问题 |
第四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以五卅运动为中心 |
第一节 五卅惨案与和记洋行工人罢工的实现 |
一、学生游行 |
二、和记洋行工人罢工的实现 |
第二节 全城游行与复工谈判 |
一、全城游行 |
二、学生、工人与资方围绕复工的谈判 |
三、坚持发放工人救济金 |
第三节 复工抑或坚持罢工——和记买办罗步洲被劫持事件 |
第四节 和记工人复工与五卅工人学校的创办 |
一、关于工人复工的争论 |
二、五卅工人学校的创办 |
第五节 扑朔迷离的“七·三一惨案”真相调查 |
一、惨案的发生及媒体的报道 |
二、英方对事件的辩解 |
三、北洋政府与英方的交涉 |
第六节 和记洋行工人组织的发展 |
第五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共产革命——以“四·三”惨案为中心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和记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关于邓定海的史事考证 |
第三节 “四·三”惨案的经过 |
第四节 金大、晓庄等校学生的声援 |
第五节 国民政府对事件的调查 |
第六节 “四·三”惨案对中国共产党“左”倾路线的影响 |
第六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在华历史的终结 |
第一节 劳资纠纷与和记关厂 |
第二节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英商和记洋行有关史实的考证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英国资本的撤离 |
一、战后和记洋行业务的恢复 |
二、和记转营毛纺业 |
三、南京和记洋行的谈判与转让 |
结语 |
第一部分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发展大事记 |
第二部分 和记洋行部分重要档案摘录 |
第三部分 历任和记洋行买办、经理简况 |
第四部分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制度摘要 |
附图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合作治理视域下的香港区议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区议会的研究文献 |
1.2.2 合作治理研究文献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非政府组织 |
1.3.2 合作治理 |
1.3.3 地方治理 |
1.3.4 结构功能主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香港区议会功能的理论基础 |
2.1 合作治理理论 |
2.1.1 合作治理理论的界定 |
2.1.2 合作治理的构成要素 |
2.1.3 合作治理产生的影响 |
2.2 与合作治理相关的理论 |
2.2.1 协作治理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3 合作治理与香港区议会功能的契合 |
3 香港区议会职能的实践探索——历史维度 |
3.1 香港区议会的发展历程 |
3.1.1 区议会的成长背景分析 |
3.1.2 区议会发展历程 |
3.2 其它区域组织发展历程(市政局、区域市政局、乡议局) |
3.2.1 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历史进展 |
3.2.2 乡议局发展路径 |
3.3 2000年以来政府加强区议会角色和职能的举措 |
3.3.1 为区议会和民政事务处增拨资源 |
3.3.2 巩固咨询制度,扩大参与事务权 |
3.3.3 完善选举制度,促进区议员参政 |
3.3.4 加强政府与区议会沟通 |
4 香港区议会在合作治理中发挥的功能——管治维度 |
4.1 香港区议会管治体制 |
4.1.1 管治的概念 |
4.1.2 香港区议会管治制度的特点 |
4.2 香港合作治理中的区议会角色 |
4.2.1 “区议会”在香港特区与内地互动合作中的角色 |
4.2.2 区议会与政府及其他团体的关系 |
5 香港政制下的区议会结构与功能分析——政制维度 |
5.1 香港政制模式——行政主导 |
5.1.1 香港政治体制与行政主导 |
5.1.2 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特点 |
5.1.3 实行行政主导的缘由 |
5.1.4 改进后的行政长官制 |
5.2 香港政制结构 |
5.2.1 港英政制的基本架构 |
5.2.2 香港特区政制架构 |
5.2.3 香港回归前后的政制结构比较 |
5.3 区议会基本架构和职能 |
5.3.1 区议会的结构 |
5.3.2 区议会的功能 |
6 区议会结构和功能发挥的未来思考 |
6.1 “一国两制”的未来展望——以高度自治权为视角 |
6.1.1 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制度 |
6.1.2 “一国两制”体制下的区域管理 |
6.1.3 香港区议会与“一国两制” |
6.2 区议会结构和功能的完善 |
6.2.1 未来区议会结构完善的路径 |
6.2.2 未来区议会职能完善的路径——完善小型工程,拓展区议会业务 |
6.2.3 未来区议会管治完善的路径 |
6.2.4 未来区议会人事、财政管理完善的路径 |
6.2.5 未来区议会运作方式完善的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6)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1919-193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状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废约运动兴起的政治环境 |
第一节 外争国权内争自由的政治诉求 |
一、参战激发了国民力争国际地位的信心 |
二、巴黎和会激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 |
三、苏俄对华宣言增强了国人的废约信念 |
第二节 反对巴黎和约凝聚了爱国精神 |
一、外争国权内争民主的国民大会运动 |
二、"五四"爱国精神的影响 |
第二章 废约运动与南北和谈及政争 |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南北和会 |
一、巴黎和会与南北统一的尝试 |
二、对德和约与南北和会的纠结点 |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与南北政局 |
一、会议代表问题与南北统一的契机与争端 |
二、外交家对南北统一的诉求 |
三、华盛顿会议的政治影响 |
第三章 废约运动与北京政府的内政 |
第一节 对德和约引发北京政府内争 |
第二节 山东问题与第一次直奉战争 |
第三节 废约问题与奉系军阀政治 |
第四节 废约运动与地方军政势力 |
一、冯玉祥的废约主张与政见 |
二、其他地方势力的废约态度及政见 |
第四章 废约运动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
第一节 将废约反帝纳入国民革命的范畴 |
一、废约反帝与革命的中心工作 |
二、废约反帝与打倒军阀政治 |
第二节 以废约运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废约反帝革命 |
第四节 革命低潮中的废约反帝运动 |
一、争取废约反帝革命的领导权 |
二、反对国民党修约的革命策略 |
三、以民众为废约和反对国民党的主力 |
第五章 中苏废约外交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
第一节 苏俄与中国废约运动 |
一、苏俄对华宣言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对中共早期废约政策的指导 |
三、指导废约运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
四、促使废约反帝成为国共合作的共识 |
第二节 苏俄对中共废约反帝策略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中俄相关条约的处理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废约与"赤化"的争论及影响 |
一、反对苏联、反对"赤化" |
二、"赤化"与反"赤化"是政治手段 |
三、以废约去"赤化" |
四、国民党内的反"赤化"因素 |
五、共产党对"赤化"的澄清 |
六、"赤化"是民族主义高涨的结果 |
第六章 废约运动与国民党势力的发展 |
第一节 废约运动与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
一、废约运动与国民革命初步结合 |
二、废约为"国民革命第一重要工作" |
第二节 废约运动与北伐 |
一、欲废约反帝,先去不肖军人政客 |
二、北伐的胜利,就是国民革命的胜利 |
三、以废约为主要理由,各个击破 |
第三节 废约与国民政府合法地位的争取 |
一、以废约为南北统一的前提条件 |
二、否认北京政府的合法性 |
三、强调国民政府的权威性及合法性 |
第四节 民众对北伐和国民政府的支持 |
第五节、国民政府国际地位的稳定 |
一、南方护法政府对国际承认的争取 |
二、分析列强的态度,调整废约政策 |
三、实行修约政策,得到各国正式承认 |
第七章 团体组织的废约努力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废约运动与政府组织 |
一、废约与北京政府成立的相关组织 |
二、废约与国民政府成立的相关组织 |
第二节 非政府团体组织与废约运动 |
一、团体组织是国民参与废约的重要载体 |
二、关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团体 |
三、团体组织参与废约运动的政治性 |
四、团体组织在废约运动中的协作性 |
第八章 知识阶层对废约运动与政局的关注 |
第一节 对废约与国家统一的诉求 |
一、知识阶层的民族主义情结 |
二、废约问题是政治问题 |
三、整理内政以废约 |
第二节 关注列强对南北政府的态度 |
一、谴责列强的观望态度 |
二、关注国民政府的国际承认问题 |
第三节 关注南北政府的废约举措 |
一、对北京政府的质疑 |
二、对政府修约外交的认可 |
三、以"国别谈判"争取国家主权 |
第四节 现代评论派对政府修约的反应 |
一、抨击南京国民政府的修约政策 |
二、国民政府须具备权威姿态 |
三、以民众运动为政府后盾 |
四、激进的民族自决途径 |
第五节 对学生参与废约运动的关注 |
第九章 废约运动与国民运动的高涨 |
第一节 废约运动与国民会议运动 |
一、共产党以国民会议为反帝反封的重要方式 |
二、国民党以国民会议为政治斗争的重要途径 |
三、民众以国民会议为力争内外自主的途径 |
第二节 有关事件激发的废约与革命浪潮 |
一、五卅惨案与国民革命的诉求 |
二、其他有关废约的事件与国民革命 |
第十章 废约运动与经济文化领域的政治斗争 |
第一节 废约运动与经济领域的斗争 |
一、具有政治意义的抵货运动 |
二、维护民族工商业的国货运动 |
三、关税自主斗争 |
第二节 废约运动与教育权的维护 |
一、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政治原因 |
二、非基督教运动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相互促进 |
三、教育权的维护与国民革命 |
四、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政治文化意义 |
结语 |
一、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的互动 |
二、民族主义是废约运动的精神内核 |
三、废约是政治势力博弈的"道义"之旗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潜沟通”:当代中国“驻京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驻京办" |
二、信息沟通 |
三、政治沟通与行政沟通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驻京办" |
第一节 "留邸"与"会馆" |
一、从"留邸"到"进奏院" |
二、从会馆到"准政治机构"的衍生 |
第二节 进奏、耳目与乡谊 |
一、收传文件,办理赋税 |
二、进京联络,请示裁夺 |
三、修容之地,栖身之所 |
四、报事诏令,潜通朝庭 |
第三节 "防范壅弊":帝制时代的信息沟通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驻京办"的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驻京办"的建设 |
一、建国初期"驻京办"的设立 |
二、60年代"驻京办"的撤销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驻京办"的发展 |
一、改革开放初期到1994年的"驻京办" |
二、分税制改革后"驻京办"的发展 |
第四章 "驻京办"的建置与管理 |
第一节 "驻京办"的建置与类型 |
一、"驻京办"的性质 |
二、"驻京办"的设施 |
三、"驻京办"的类型 |
第二节 "驻京办"组织与管理 |
一、"驻京办"的机构与设置 |
二、"驻京办"的规范与管理 |
第五章 "驻京办"的功能与作用 |
第一节 竞取资源 |
一、竞取政策资源 |
二、竞取项目资源 |
三、竞取人脉资源 |
第二节 接待服务 |
一、接待服务的内容 |
二、接待服务的条件 |
第三节 信息传输 |
一、政务信息的传输 |
二、商务信息的传输 |
第四节 经济协作 |
一、招商引资 |
二、产业投资 |
第五节 信访维稳 |
一、信访接待 |
二、维护稳定 |
第六章 "驻京办"的沟通流程与方法 |
第一节 "驻京办"的沟通对象 |
一、"驻京办"与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沟通 |
二、"驻京办"与北京市政府之间的沟通 |
三、"驻京办"与派出地政府的沟通 |
第二节 显性:"驻京办"的沟通方式 |
第三节 隐性:"驻京办"的沟通方法 |
一、乡情与人际的方法 |
二、服务与情报的方法 |
三、产业与招商的方法 |
第七章 "潜沟通":"驻京办"的产生及其行为逻辑 |
第一节 "驻京办":一种普遍现象 |
一、"驻京办"的普遍性 |
二、"驻京办"的特殊性 |
第二节 "驻京办":半制度化的沟通渠道 |
一、权力集中体制下的"潜沟通"的衍化 |
二、体制改革轨迹下的"潜沟通"的演进 |
第三节 "驻京办":半公开化的沟通方式 |
一、关系文化 |
二、利益博弈 |
第四节 "驻京办":"潜沟通"的局限性 |
第八章 "驻京办"改革:"潜沟通"的显性化 |
第一节 "撤"或"留"的争论 |
一、"驻京办"转型中的困惑 |
二、"撤"或"留"的争论 |
第二节 "潜沟通"的显性化 |
一、国外"驻京办"经验的借鉴 |
二、近期"驻京办"的管理与规范 |
三、"驻京办"与政府体制的转型 |
第三节 长期的政策选择及体制的改革 |
一、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事权合理匹配 |
二、政治沟通体系的民主化建设 |
三、中央与地方府际间的良性互动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 关境与关税 |
二、 走私 |
三、 缉私 |
第三节 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一、 文献资料 |
二、 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创新性研究成果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战前中国海关缉私体制 |
第一节 中国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一、 晚清海关缉私体制的衰败 |
二、 中国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第二节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体制 |
一、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组织 |
二、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规章 |
三、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体制评价 |
第二章 猖獗的战时走私活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 |
一、 国民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关税税率 |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走私概况 |
一、 华北走私 |
二、 华中走私 |
三、 华南走私 |
第二节 七七事变至抗战胜利前夕走私概况 |
一、 走私规模与数量 |
二、 走私路线和方式 |
三、 走私货物及种类 |
第三节 走私猖獗的原因 |
一、 日本方面 |
二、 中国方面 |
第四节 走私的影响 |
一、 经济方面 |
二、 政治与社会方面 |
三、 军事方面 |
第三章 战时缉私组织机构之演进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整饬海关行政 |
一、 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 |
二、 国民政府整饬海关行政 |
三、 国民政府全面控制海关 |
第二节 海关缉私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
一、 海关创立专门缉私机关 |
二、 防止路运走私总稽查处 |
三、 防止公路内河私运稽查处 |
第三节 海关缉私工作陷于困顿 |
一、 沦陷区海关缉私主权的丧失 |
二、 海关缉私线分崩离析 |
第四节 战时层层叠叠的查缉走私机构 |
一、 战区货运稽查处 |
二、 财政部重整海关机构 |
三、 运输统制局监察处(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 |
四、 对敌经济封锁委员会 |
五、 国民党各战区经济委员会(战区经济作战处) |
六、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特检处(军事委员会办公厅邮航检查处) |
第五节 全国性统一缉私机构的组建 |
一、 统一缉私机构的建立 |
二、 规范缉私署和省缉私处组织工作 |
第六节 抗战结束前缉私机构的调整 |
一、 裁并缉私署内分支机构及缉私部队 |
二、 裁撤缉私署 |
三、 裁撤海关监督和海关内地磁卡 |
第七节 简评 |
第四章 战时缉私规章制度之变迁 |
第一节 《海关缉私条例》 |
一、 国民政府意图恢复中国海关缉私主权 |
二、 《会讯船货入官章程》的终结 |
三、 颁行《海关缉私条例》与设立海关罚则评议会 |
四、 评《海关缉私条例》 |
第二节 颁行一系列打击走私的新规章 |
一、 关于进出口船只及货物管理和检验的规定 |
二、 关于处罚走私偷漏关税行为的规定 |
三、 有关海关缉私奖励的规定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统一缉私政令 |
一、 应对战时环境的各项查缉走私的法令法规 |
二、 各项查缉走私法令法规的施行 |
三、 统一缉私政令 |
第四节 简评 |
第五章 战时缉私队伍之建设 |
第一节 海关缉私警察制度 |
一、 关警队的组建 |
二、 关警队的发展 |
三、 全面抗战期间的关警队 |
第二节 缉私署税务缉私警察制度 |
一、 税务缉私警察制度 |
二、 税务缉私警察管理 |
三、 财政部税警总团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经济游击队 |
一、 经济游击队的组建 |
二、 经济游击队的缉私工作 |
三、 经济游击队的裁撤 |
第四节 国家总动员会议经济检查队 |
一、 组建 |
二、 组织与分工 |
三、 缉私与抢购 |
第五节 财政部查缉人员干部训练班(简称查干班) |
一、 组建情况 |
二、 训练内容 |
三、 班期沿革 |
四、 学员招募与分发 |
五、 内部控制 |
第六节 简评 |
第六章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策略之嬗变 |
第一节 1931年9月到1937年6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民众呼吁国民政府加强缉私 |
二、 国民政府防止白银走私的努力 |
三、 由妥协退让向强硬政策的转变 |
四、 强化海关缉私制度的建设 |
第二节 1937年7月至1943年3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国民政府经济抗战的战略调整 |
二、 加强金融方面的缉私 |
三、 提高查禁走私的效能 |
第三节 1943年4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缉私策略 |
一、 国民政府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
二、 走私活动对战时物资供需的作用 |
三、 国民政府战时利用走私的策略 |
四、 财政部货运管理局的抢购与缉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成效评估 |
第一节 海关缉私成效评估 |
第二节 缉私署缉私成效评估 |
结语 |
第一节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的积极作用 |
一、 对维持国民政府战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二、 战时确立的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第二节 战时国民政府缉私存在的问题 |
一、 决策者的认识问题 |
二、 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10)功罪千秋 ——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抗战与决堤策略 |
一、 日军西进南下,中国军队节节抵抗 |
二、 以水代兵策略的酝酿与权衡 |
三、 兰封会战与决堤决策 |
第二章 豫东抗战失利与仓促的决堤行动 |
一、 花园口决堤 |
二、 决堤真相披露与社会反应 |
三、 决堤对近期抗战的直接影响(1938年内) |
第三章 黄泛区的形成与新黄河的军事意义 |
一、 黄泛区的形成 |
二、 黄泛中心区域--豫东地区 |
三、 以黄制敌:新黄河的军事价值 |
第四章 黄泛区的艰苦抗战 |
一、 日伪在黄泛区的统治 |
二、 黄泛区中国军民的抗战(1939-1945年) |
第五章 抗战中国民政府的黄泛善后与社会救助 |
一、 为抗战牺牲的豫皖苏 |
二、 抗战中黄泛的社会关注 |
三、 国民政府对黄泛区的救济救助措施 |
四、 国民政府黄泛善后与救助、救济活动评价 |
结语 沉重而复杂的历史反思 |
一、 戏剧性的一幕:侵华日军投降谈判最初发生在黄泛区 |
二、 不是尾声的尾声:1947年花园口堵复合龙 |
三、 阻敌自卫,功过任评说 |
附录 |
一、 花园口事件大事纪要 |
二、 花园口事件文献辑录 |
三、 中国电报时间用语 |
后记 |
四、发挥“窗口”作用 做好服务工作——王忠禹接见各省区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负责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驻京办事机构共青团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H省驻京办事机构实践[D]. 张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2)
- [2]国民政府时期的西藏驻京办事处研究[D]. 张子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3]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D]. 韩晓晔.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8)
- [4]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D]. 朱翔.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5]合作治理视域下的香港区议会功能研究[D]. 周和. 武汉大学, 2012(06)
- [6]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1919-1931)[D]. 李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9)
- [7]“潜沟通”:当代中国“驻京办”研究[D]. 黄建雄.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 孙宝根. 苏州大学, 2004(01)
- [9]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10]功罪千秋 ——花园口事件研究(1938—1945)[D]. 渠长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