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建平,魏昭[1](2021)在《高频超声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疑似肩关节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诊断,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本组52例疑似肩关节病变者,经最终诊断出阳性47例,阴性5例,高频超声经最终诊断证实阳性例43例、阴性4例,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47/52)、91.49%(43/47)、80.00%(4/5);高频超声诊断出肩关节病变47例,其中关节腔积液、肌腱钙化、肌腱增厚、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SD、肌腱撕裂各肩关节病变占比分别为19.15%、14.89%、10.64%、10.64%、17.02%、27.66%,不同性别肩关节病变分布情况差异不显着(P> 0.05);45~59岁患者各类型肩关节病变占比最高,其次为<45岁人群,≥60岁人群占比最低,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 0.05)。结论:高频超声在肩关节疾病诊断中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陈泓颖[2](2021)在《肩关节周围炎的肌骨超声下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以关节囊纤维化或伴有关节软骨面磨损为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该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肩周炎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肩周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是相当多的患者未经及时治疗预后较差,导致患侧肩的功能活动度不能恢复正常,有明显的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下降,更易受到创伤,病情反复发作,因此,肩周炎尽早诊治十分重要。患者常表现为缓慢起病,肩部疼痛、夜间加重,关节活动度受限,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这些临床表现多与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病理变化有关,但X线检查不能清晰显示这些病变部位,具有一定局限性。肌骨超声在显示软组织的细微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肩周炎的病变部位和范围可以准确、清晰、动态成像。随着肌骨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师经验的丰富,肌骨超声在辅助检查肩周炎中得到广泛应用。肩周炎西医临床上常采用关节镜手术或关节腔穿刺,但有治疗不彻底或病情反复的问题,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中医治疗肩周炎方法多样,在临床中更易被患者接受。但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从机体的整体考虑,对于肩周炎的局部辨证尚有争议。本研究将通过观察肩周炎的超声影像特点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拓展中医的望诊内容,给肩周炎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中医辨证施治。1研究目的观察肌骨超声下肩周炎的软组织病理改变。探究肌骨超声下肩周炎的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增加望诊中肌骨超声影像的内容,扩展望诊的范围,为中医对症治疗肩周炎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探索性临床观察研究。招募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望京医院门诊治疗及骨伤综合科住院的肩周炎患者,共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6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进行整理记录。由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进行问诊,填写肩周炎中医辨证分型量表,进行中医辨证,辨证后由超声科主任医师进行超声检查。肌骨超声检查方法:超声科主任医师使用SONIMAGE HS1彩超仪,选用C5-2高分辨力凸阵探头,参照肩关节超声检查指南,依次进行肩部肌肉和关节囊的检查。对比观察超声下患侧肩和健侧肩的影像表现,记录患侧肩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有无积液;记录冈上肌、肩胛下肌有无钙化点;三角肌下滑囊厚度,单位用(mm)表示。并进行Constant-Murly肩关节功能评分。三组间计量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正态、方差齐性)或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非正态和/或方差不齐);计数指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指标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两组间计量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正态、方差齐性)或Wilcoxon秩和检验(非正态和/或方差不齐);计数指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中医证候的重要因素,以及中医证型和肌骨超声影像特征的相关性。运用SAS 9.4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60例患者平均年龄(59.62±8.9)岁,中位数58.00岁;女性患者37例(61.67%);平均病程(3.62±1.56)月,中位数3.00月;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湿型有22例(36.67%),气滞血瘀型患者20例(33.33%),气血亏虚型患者18例(30.00%)。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病程分布、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证型间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87>0.05)。不同证型患者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有无积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冈上肌肌腱有无钙化变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肩胛下肌肌腱有无钙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证型患者三角肌下滑囊有无积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6>0.05),滑囊厚度是否>2m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16.993,P=0.0084),滑囊厚度≥2mm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3.778,P=0.0277),疼痛评分≥20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2.945,P=0.0529),日常生活评分≥20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11.045,P=0.0003),关节活动度评分≥20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3.778,P=0.0277)。冈上肌肌腱钙化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OR=35.286,P<0.001),肩胛下肌肌腱钙化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OR=9.444,P=0.0015),滑囊厚度≥2mm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OR=3.000,P=0.0096)。疼痛评分≥20与气血亏虚型证候呈正相关(OR=3.929,P=0.0208);肱二头肌腱周围积液周围积液与气血亏虚型证候呈负相关(OR=0.188,P=0.0067),滑囊厚度≥2mm与气血亏虚型证候呈负相关(OR=0.063,P=0.0001)。4结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是风寒湿型证候在超声诊断方面的重要特征,冈上肌、肩胛下肌肌腱钙化以及滑囊厚度≥2mm是气滞血瘀型在超声诊断方面的重要特征,气血亏虚型患者超声下表现无特异性。年龄、病程、肩关节疼痛评分是影响中医辨证分型的显着因素之一,性别因素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不显着。

徐倩倩[3](2021)在《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并运用肌骨超声量化评价两者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艾灸治疗肩周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从门诊及住院部收集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以针刺患肩取穴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阳陵泉、曲池、阿是穴,得气后留针20分钟。试验组于针刺结束后在相同穴位予艾灸仪治疗,时间30分钟。每周治疗5天,每天1次,治疗4周为一疗程。两组均需在治疗基础上每天配合患肩功能锻炼。治疗前后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进行评估,利用肌骨超声(MSKUS)测量治疗前后喙肱韧带(CHL)和肩关节腋下囊(IC)的厚度,并记录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1.治疗期间,共有2例对照组的患者因对治疗效果不够满意而脱落,1例试验组的患者因出现针刺局部皮下瘀血而脱落。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分布上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CMS各项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CMS分值,其中试验组对患者疼痛、日常生活及关节活动度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力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患肩肌骨超声的CHL、I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H L、IC厚度均变薄,试验组变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两组试验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卡方检验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在改善疼痛及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是临床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有效方案。

李宏波,许华宁,徐大华,张芹,陆倩,高慧,何玉冰[4](2021)在《高频超声在冻结肩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冻结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8月~2019年08月诊断为冻结肩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无任何肩关节症状者53例为对照组,均行肩关节超声检查,通过高频超声评估无症状健康人群和冻结肩患者肩部盂肱关节囊厚度等超声表现,分析影响盂肱关节囊厚度值的因素,比较两组肩关节超声表现和盂肱关节囊厚度。结果对照组中男性的平均厚度大于女性(P<0.01),男性和女性左肩与右肩之间的腋下关节囊厚度无差异(P>0.01)。腋下关节囊厚度与身高(r=0.323)和体重(r=0.317)呈正相关,与BMI(r=0.163)和年龄(r=-0.102)无关。冻结肩患者患侧较对照组超声测得腋下关节囊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盂肱关节囊厚度对冻结肩有较好的诊断精度。结论超声能准确评估盂肱关节下方关节囊厚度、肩袖间隙回声及血流信号变化,反映患者肩关节形态结构的变化,可作为冻结肩辅助诊断的重要工具。

魏昭,郭建平,陈燊[5](2020)在《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将高频超声用于肩周炎诊断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从2017年8月—2019年9月期间抽取62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MRI诊断,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高频超声诊断价值。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55%,与MRI 96.7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1,P>0.05);高频超声对肌腱炎、滑膜炎、肩腱钙化、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检出率分别为72.58%、62.90%、41.94%、45.16%、48.39%,与MRI 75.81%、66.13%、45.16%、48.39%、51.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9、0.141、0.131、0.129、0.129,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显示肩关节及周边软组织病变情况,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应用。

丛浩伦[6](2020)在《MRI联合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肩袖结构改变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MRI联合高频超声在评价2型糖尿病(T2 DM)患者不同病程肩袖结构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WHO(1999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00例T2 DM患者,分为2组:A组50例,病程>10年;B组50例,病程≤10年。另招募健康志愿者50例,为C组。年龄45-65岁,右利手,无肩关节创伤或手术史,无特殊运动功能锻炼,无风湿性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其中男77例,女73例。对150例患者行右侧肩关节MRI扫描,获得FS-FSE T2WI横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及SE T1WI斜冠状位磁共振图像,观察肩袖肌腱的信号变化及有无撕裂、撕裂程度,记录有无肩关节腔积液及滑囊积液,观察滑囊有无水肿和增厚,评价肌腱附着点骨质改变。运用高频超声辅助测量肌腱厚度及明确肌腱有无钙化,对比分析其在三组病例中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有无差异。患者年龄及三组间肌腱厚度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ruskal-Wallis Test)和多重比较(Tamhane Test)两两对比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肩袖肌腱MRI分级、肌腱钙化、肌腱附着点骨质改变及肩袖周围结构改变与糖尿病病程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肩袖损伤的MRI影像学表现分为4级:0级为正常;1级为肌腱炎;2级为部分撕裂;3级为完全撕裂。本研究三组病例中无完全撕裂者。其中冈上肌腱:A组2级13例(26%),1级27例(54%);B组2级9例(16),1级15例(30%);C组1级8例(16%)。肩胛下肌腱:A组2级2例(4%),1级15例(30%);B组2级1例(2%),1级13例(26%);C组中1级2例(4%)。冈下肌腱:A组2级1例(2%),1级8例(16%);B组1级7例(14%);C组1级1例(2%)。小圆肌腱:A组1级8例(16%);B组1级3例(6%);肱二头肌长头腱:A组1级16例(32%);B组1级13例(26%);C组1级3例(6%)。A组中冈上肌腱、肩胛下肌腱、冈下肌腱、小圆肌腱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出现异常的比率与C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冈上肌腱出现异常的比例较B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高频超声测量肌腱厚度,A、B组各肌腱与C组相比,厚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中冈上肌腱厚度较B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中冈上肌腱、肩胛下肌腱、冈下肌腱肌腱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钙化比例较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附着点骨质改变MRI上表现为肌腱附着点骨皮质增厚、不光滑。三组病例中,A组及B组与C组相比,冈上肌腱附着点骨质改变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周围组织结构,A组、B组肩关节腔及滑囊积液出现的比例较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肩关节囊增厚水肿的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结构诸肌腱出现MRI信号异常的比例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有显着增加的趋势,冈上肌腱尤为显着。利用二维高频超声技术清晰显示组成肩袖的肌腱的厚度,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肌腱厚度及肌腱内钙化灶的出现率呈显着增加趋势。肌腱附着点骨质改变,MRI上表现为肌腱附着点骨皮质增厚、不光滑,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冈上肌腱附着点骨质改变比例增加。肩关节腔积液、滑囊积液、关节囊水肿以及关节囊增厚等肩袖周围组织结构改变的出现比例亦随糖尿病病程增加而显着提高。

周斌[7](2020)在《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2018年11月2019年12月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114例,按照随机顺序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试验组参照Van Holsbeeck的肩袖超声检查法和2006版《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针刀取点进行松解,取点:喙突点、肱骨大结节点、肩峰前内侧点、肩峰下缘点。每周治疗1次,3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参照2006版《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针刀术式进行松解,取点、疗程同试验组。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的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超声影像,两组治疗中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后12周的UCLA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病例治疗前在性别、主要病位、年龄、病程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在VAS评分中,两组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12周的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显着缓解肩痛;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更明显缓解肩痛。2、在肩关节活动度中,两组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12周的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显着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更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3、超声影像研判:治疗前试验组超声影像提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阳性,治疗后12周试验组超声影像均未出现肩峰下撞击征象。表明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松解能够有效解除引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因素。4、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两组治疗安全性均得到保障。5、根据治疗后12周两组随访UCLA评分结果,试验组实际观察49例,其中治愈43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失访8例(总有效率98.0%,失访率14.0%);对照组实际观察47例,其中治愈34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4例,失访10例(总有效率91.5%,失访率1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收获更好的满意度,总体疗效更佳。结论: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更能明显缓解肩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保障治疗安全性,收获更好的满意度。

朱俐[8](2020)在《基于肌骨超声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肌骨超声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及机制,为临床上采用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提供依据;探索肌骨超声在肩周炎诊断、疗效评价上的优势及理论依据。方法招募2019年01月-2019年06月于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门诊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肩周炎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将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治疗组)和等待治疗组(等待组)。另外招募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和等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治疗组与等待组均采用太极推拿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连续治疗5次可休息1日,共治疗10次。等待组在试验期内不接受治疗,试验结束后再进行治疗。治疗组和等待组分别在本试验治疗前、治疗后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利用肌骨超声测量SubS、CAL、SupraS、冈下肌腱及小圆肌腱厚度,治疗组、等待组和健康组在治疗前分别进行以上评估;治疗后,仅治疗组、等待组再次进行以上评估。结果1.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30例,其中男性14名,女性16名。最终纳入肩周炎患者55例。55例病例中,男性患者22例,占40%,女性患者33例,占40%。病例中左肩发病例数22例,占40%,右肩发病例数33例,占60%。体力劳动者30例,占54.55%,脑力劳动者25例,占45.45%。以上信息分别经统计学比较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后,CM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与等待组相比疼痛、日常生活、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CMS总分指标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以上指标也均增加(P<0.05)。提示推拿治疗具有改善肩周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等作用。3.治疗前,肌骨超声测量显示,治疗组、等待组与健康组相比,SubS、CAL、SupraS、冈下肌腱、小圆肌腱厚度均增加(P<0.05)。表明肌骨超声对肩周炎损伤韧带、肌腱的测量上具有诊断、检测意义。4.治疗后,肌骨超声测量显示,治疗组与等待组相比SubS、CAL、SupraS、冈下肌腱、小圆肌腱厚度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以上指标也均降低(P<0.05)。表明推拿可对肩周炎患者以上指标进行改善,而肌骨超声不仅可以用于肩周炎的诊断,在肩周炎治疗效果的评价上也具有重要意义。结论1.太极推拿基于肩周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采用补虚益损的推拿操作能有效的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方面。2.结合治疗前后肌骨超声的检测结果,表明太极推拿能对患肩SubS、CAL、SupraS、冈下肌腱、小圆肌腱进行针对性治疗。3.肌骨超声在临床上既可用于肩周炎的诊断,也能用于肩周炎治疗效果的评价。

米亚儒[9](2020)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在冈上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irtual touch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在冈上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7月间80例因单侧冈上肌腱(supraspinatus tendon,SST)损伤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于术前一周内行肩袖常规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超声检查根据二维声像图表现诊断肌腱病、部分撕裂(partial-thickness tear,PTT)或全层撕裂(full-thickness tear,FTT);应用VTIQ测量冈上肌腱的剪切波速度(shear-wave velocity,SWV)。患者对侧正常肩关节进行相同VTIQ检查。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判断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正常冈上肌腱SWV的差异;分析不同程度损伤病变的SWV差异,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二维超声诊断冈上肌腱撕裂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8%、70%、76%,诊断肩袖肌腱病、部分撕裂、全层撕裂的敏感性分别为70%、71%、86%,特异性分别为90%、86%、88%,准确率分别为83%、73%、8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正常冈上肌腱SW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冈上肌腱SWV(6.68±1.05m/s)与肌腱病(5.66±0.97 m/s)、部分撕裂(4.67±0.63 m/s)、全层撕裂(3.78±0.55 m/s)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V鉴别冈上肌腱肌腱病与肌腱撕裂的界值为4.83m/s,鉴别冈上肌腱部分撕裂与全层撕裂的界值为4.08m/s。结论:超声检查对冈上肌腱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可通过评估组织硬度反映病变类型及病变程度,可作为冈上肌腱损伤术前诊断的有效辅助方法,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查在冈上肌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李鹏伟[10](2020)在《肌骨超声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对肩袖损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仍存在大多数人对肩袖损伤认识不够,误认为肩周炎而延误甚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为肩袖损伤在生活中很常见,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降低生活质量,所以,在临床上探索一种便捷、廉价、高效的诊断方式必将给患者带来福音。目的:开展肩关节肌骨超声的检查,以肩关节镜作为诊断肩袖损伤的金标准,分别对比分析研究肌骨超声与MRI的影像学表现;探究肌骨超声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疑似肩袖损伤的患者并收入院,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56名患者,术前56名患者都常规行肩关节(双侧)肌骨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作为诊断肩袖损伤的金标准,应用计量资料配对卡方检验(Mc Nemar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交叉表肌骨超声与MRI对肩袖撕裂的差异性分析,评估肌骨超声和MRI对检出肩袖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肌骨超声与关节镜之间一致性指标的检测阳性、阴性似然比、Kappa值等;同时绘制两种检查方法与金标准之间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56例患者中经关节镜证实肩袖全层撕裂:27例占48.21%,MRI:24例占42.86%,肌骨超声:26例占46.43%;部分撕裂当中:肩关节镜:16例占28.57%,MRI:17例占30.36%,肌骨超声:14例占25.00%。肌骨超声与关节镜检查出肩袖全层撕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6,P=0.850);MRI与关节镜检查出肩袖完全撕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4,P=0.569);肌骨超声与关节镜检查出肩袖部分撕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2,P=0.670);MRI与关节镜检查出肩袖部分撕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x2=0.043,P=0.836);以肩关节镜检查作为诊断肩袖撕裂的金标准,评估肩袖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完全撕裂:超声分别为:85.19%、89.66%、87.50%、88.46%、86.67%;MRI分别为:85.19%、96.55%、91.07%、95.83%、87.50%;部分撕裂:肌骨超声分别为:75.00%、95.00%、89.29%、85.71%、90.48%;MRI分别为:87.50%、92.50%、91.07%、82.35%、94.87%;ROC曲线下面积:肌骨超声与MRI分别为:完全撕裂0.981、0.944;部分撕裂0.938、0.988。结论:肌骨超声和MRI在肩袖撕裂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由于MRI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时间长且存在禁忌症等缺点,使得一部分人无法获得诊断;但是肌骨超声具有价格低廉、可重复操作及动态下观察、术中准确定位损伤部位等优势,因此可作为肩袖撕裂的筛查和术后随访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在肩关节疾病诊断中广泛推广。

二、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频超声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高频超声对肩关节病变诊断结果分析
    2.2 不同性别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2.3 不同年龄段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3讨论

(2)肩关节周围炎的肌骨超声下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肩关节周围炎在中医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 肩周炎病名的起源
    2 肩周炎的病因病机
    3 中医辨证分型
    4 肩周炎的分期
    5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6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肌骨超声在肌肉骨骼疾病诊断与辨证分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肌骨超声在肌肉骨骼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2 肌骨超声在辅助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运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样本量计算
    3 研究方法
        3.1 中医辨证分型
        3.2 肌骨超声检查
        3.3 观测和评价指标
        3.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人口学特征、病程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
        1.1 患者总体分布情况
        1.2 不同中医证候的人口学特征分布及比较
    2 肌骨超声下肩周炎的影像学特征
    3 不同中医证型下的Constant-Murly评分
    4 不同中医证型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肩周炎各证型发病因素分析
    2 超声下影像特点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3 肩周炎各证型肩关节功能评分因素分析
结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个人简历

(3)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与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不良反应
        2.5 疗效标准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CMS 比较
        2.1 治疗前后的 CMS 疼痛评分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的 CMS 日常生活评分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的 CMS 肌力的比较
        2.4 治疗前后的 CMS 肩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3 治疗前后 MSKUS 中 IC、CHL 厚度测量值比较
        3.1 治疗前后 MSKUS 中 IC 厚度测量值比较
        3.2 治疗前后 MSKUS 中 CHL 厚度测量值比较
    4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5 不良事件
讨论与分析
    1 疾病理论基础
        1.1 中医对AC的认识
        1.2 西医对AC的认识
    2 灸法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分析
        2.1 艾灸的发展及现状
        2.2 艾灸的作用机制及原理
        2.3 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3 肌骨超声在AC的使用
    4 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
        4.1 立题思路
        4.2 选穴方义
        4.3 评价指标的选用
        4.4 艾灸仪的临床运用
    5 对两组观察指标的讨论与结果分析
        5.1 疼痛
        5.2 日常生活质量
        5.3 关节活动度
        5.4 肌力
        5.5 肌骨超声
    6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分析
    7 不良事件分析
    8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2012 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肩周炎诊断标准及分型
    附录 B 2009 年《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肩周炎诊断标准
    附录 C 2015 版《中医骨伤科学》肩周炎临床分期标准
    附录 D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 E
    附录 F 肌骨超声影像
文献综述 肩周炎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高频超声在冻结肩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盂肱关节囊超声表现
    2.2 盂肱关节下方关节囊厚度测量结果
    2.3 不同超声征象诊断价值
3 讨论
4 结论

(5)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高频超声、MRI诊断结果分析
    2.2 高频超声显示肩周炎与MRI检查结果对比
3 讨论

(6)MRI联合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肩袖结构改变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分组标准
    2 MRI检查设备与方法
        2.1 MRI检查设备
        2.2 检查前准备
        2.3 MRI扫描序列及参数
    3 高频超声检查设备与方法
        3.1 高频超声设备
        3.2 检查方法
    4 图像分析及标准
        4.1 肩袖结构改变的MRI表现
        4.2 肩袖结构改变的高频超声表现
        4.3 肩袖周围组织结构异常的MRI表现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三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2 右侧肩袖各肌腱的MRI表现
    3 右侧肩袖肌腱厚度的测值比较
    4 右侧肩关节肩袖周围组织结构的异常表现
        4.1 三组肩袖肌腱钙化和附着点骨质改变的比较
        4.2 三组肩袖周围组织结构异常表现的比较
讨论
    1 糖尿病对肩袖肌腱改变的影响分析
    2 糖尿病患者肩袖肌腱钙化和附着点骨质改变的比较分析
        2.1 糖尿病对肩袖肌腱钙化的影响分析
        2.2 糖尿病对肩袖附着点骨质改变的影响分析
    3 糖尿病对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改变的影响分析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脱落的处理原则
研究方法
    1 研究分组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所需仪器药品
        2.2 试验组: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松解
        2.3 对照组:非直视下针刀松解
    3 注意事项
        3.1 关于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测的注意事项
        3.2 关于试验组操作区域与操作方式的注意事项
        3.3 关于超声引导的注意事项
        3.4 关于针刀松解的注意事项
    4 评价标准
        4.1 VAS评分
        4.2 肩关节活动度
        4.3 超声影像研判
        4.4 安全性指标
        4.5 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组间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4 超声影像研判
    5 安全性分析及随访记录
    6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讨论
    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医学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认识
    2 针刀医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认识
        2.1 针刀医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2.3 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选点依据
        2.4 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可视化需求
    3 超声影像技术在诊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运用
        3.1 超声影像技术在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运用
        3.2 超声影像技术在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运用
    4 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4.1 详细观察病变,精准定位病灶
        4.2 引导针刀进针,降低治疗风险
        4.3 动态观察松解,提高临床疗效
        4.4 定期随访追踪,客观评估疗效
    5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评分标准
    6 研究结果分析
    7 评价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1 存在的不足
        8.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肌骨超声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治疗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
        3.2 肌骨超声检测
        3.3 疗效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6 结果
        6.1 治疗前基线水平
        6.2 治疗组、等待组治疗前后情况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3 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分析
    4 肌骨超声技术与肩周炎
    5 结果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之处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中文版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量表
    附录3:肌骨超声检测记录单
致谢

(9)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在冈上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技术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肌骨超声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肩袖损伤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频超声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初步应用[J]. 郭建平,魏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3)
  • [2]肩关节周围炎的肌骨超声下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 陈泓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徐倩倩.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高频超声在冻结肩中的诊断价值[J]. 李宏波,许华宁,徐大华,张芹,陆倩,高慧,何玉冰. 西部医学, 2021(04)
  • [5]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J]. 魏昭,郭建平,陈燊.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8)
  • [6]MRI联合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肩袖结构改变的应用价值研究[D]. 丛浩伦. 青岛大学, 2020(01)
  • [7]超声引导针刀精准定位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基于肌骨超声技术量化评价太极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D]. 朱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在冈上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D]. 米亚儒.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肌骨超声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D]. 李鹏伟. 承德医学院, 2020(02)

标签:;  ;  ;  ;  ;  

高频超声在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